中国人的航母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41:53


    2011年8月10日,随着数声汽笛的鸣响,停泊在大连造船厂码头的瓦良格号航母,在数艘拖船的拖动下,缓缓地移动着它庞大的身躯,驶向烟波浩渺的大洋,开启了它命运中崭新的一页。瓦良格号的首次出海航行试验,是这艘命运多舛的前苏联废旧航母重获新生的重要一刻,也是中国发展强大海上武装力量的庄严宣告,同时对于中国航母的后续研发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它标志着人口数量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开始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向世界航母大国迈进。几代中国人的航母强国梦想,此时已不再遥不可及。

    翻开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人们只能将它与“屈辱”相联。由于当时国家综合国力的积贫积弱和国人海洋意识的淡漠缺乏,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破门而入,侵略我们的领土,他们依靠着坚船利炮,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愚昧幻想击得粉碎。惨痛的教训使得痛定思痛的清朝政府决定建立一支足以守卫海洋安全的庞大舰队。然而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在腐败无能的晚清统治者的指挥下,注定了全军覆没的悲剧结局。黄海的滚滚波涛,吞噬了李鸿章的铁甲战舰,也淹没了无数仁人志士对深海大洋的无限憧憬与渴望。

    时间的脚步迈入了20世纪,中国海军自甲午战败以来,逐渐拉开了与世界海洋大国的差距,进而导致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饱受海上战争之苦的中国人不甘心这样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意识到必须追赶各国列强,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于是,在一战期间,北洋政府海军部派出年轻的军官陈绍宽赴欧洲观战。就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英国对“暴怒”号军舰进行改进,加装了飞行甲板,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最终,从甲板上起飞的舰载机轰炸了德国的空军基地,彰显了这个海洋霸主的巨大作战能力。陈绍宽将海战的新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下定决心,中国的海军也要拥有航母!1920年,陈绍宽戴着欧战纪念勋章载誉归国。8年之后,他在向国民政府的呈文中首次提出要花2000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事与愿违,这个提议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并且在次年的全国编遣会议上与其他提议一起被否决。这是陈绍宽的航母计划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但是,他的航母热情依然不减。担任海军部部长后,陈绍宽在所有海军建设规划中,再一次将航母的建造作为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设想未来中国航母的海军基地于胶州湾,象山和大鹏湾。可是,蒋介石对陈绍宽的合理建议置若罔闻,始终没有在海军建设上投入足够的经费。抗战爆发,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母的实战威力。不过就战时中国的状况来看,发展航母根本没有可能。最后在抗战胜利之际,陈绍宽结合现有海军舰艇情况,制订了《海军分防计划》,在这份规划中,陈绍宽指出,中国将能够获得航母12艘,建造期限为30年。第一个10年先建造10000吨和8000吨航母各一艘,每吨造价6280美元。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自己的诺言时,内战的阴云开始笼罩中国大地,陈绍宽的航母梦也自然随之烟消云散,中国人首次为航母建设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一丝曙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时刻期待着中国航母的早日服役。缘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愿望终究没有变为现实。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的土地,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航空母舰的研究创造了难得的机遇。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航母在他的心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刘华清分析到,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程战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中国海军的实力有些捉襟见肘。中国海防疆域辽阔,却只具备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战爆发,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母,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1987年1月,刘华清在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到,航母必须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必须进行很好地研究和论证。我们研制航空母舰,不是为了和美、苏展开军备竞赛,主要是用于担负对台斗争,解决南海争端以及保障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地提高,有利于提升国威与军威。在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认为,航母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我们对海上机动编队只考虑到驱逐舰,护卫舰和水下潜艇,但进一步研讨后发现,这个编队如果没有空中保护,就无法奔赴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的区域作战。发展了航母,这些驱护舰艇既是护卫航母编队的舰只,又是海上机动作战的有效力量。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战,没有用作掩护的舰载航空兵,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虽然刘华清的很多想法因为各种因素未能成行,但是却促使了很多与航母相关的预研项目上马,为我国航母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航母之父”当之无愧。如今,老将军的梦想即将实现,瓦良格号航母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光荣地加入到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为中国的万里海疆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纵观全球,航空母舰是一个由各种复杂系统组合而成的海上综合作战平台,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装备技术水平的代表,更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国富民强的象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再次腾飞,中国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海洋。石油,天然气,矿藏等国家发展所必需的关键战略物资均依赖于海上运输和海底开发。在南中国海局势逐步升级的今天,面对着美丽的岛屿被强行霸占,丰富的资源被疯狂掠夺,我们需要航母,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远海综合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行之有效地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瓦良格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将为日后国产常规动力与核动力航母的开工建造积累宝贵的经验,储备优秀的人才,提供技术的支持。我们坚信,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航母,定会在蔚蓝色的大海上,承载着大国航母的梦想,劈波斩浪,走向深蓝。


    2011年8月10日,随着数声汽笛的鸣响,停泊在大连造船厂码头的瓦良格号航母,在数艘拖船的拖动下,缓缓地移动着它庞大的身躯,驶向烟波浩渺的大洋,开启了它命运中崭新的一页。瓦良格号的首次出海航行试验,是这艘命运多舛的前苏联废旧航母重获新生的重要一刻,也是中国发展强大海上武装力量的庄严宣告,同时对于中国航母的后续研发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它标志着人口数量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开始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向世界航母大国迈进。几代中国人的航母强国梦想,此时已不再遥不可及。

    翻开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人们只能将它与“屈辱”相联。由于当时国家综合国力的积贫积弱和国人海洋意识的淡漠缺乏,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破门而入,侵略我们的领土,他们依靠着坚船利炮,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愚昧幻想击得粉碎。惨痛的教训使得痛定思痛的清朝政府决定建立一支足以守卫海洋安全的庞大舰队。然而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在腐败无能的晚清统治者的指挥下,注定了全军覆没的悲剧结局。黄海的滚滚波涛,吞噬了李鸿章的铁甲战舰,也淹没了无数仁人志士对深海大洋的无限憧憬与渴望。

    时间的脚步迈入了20世纪,中国海军自甲午战败以来,逐渐拉开了与世界海洋大国的差距,进而导致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饱受海上战争之苦的中国人不甘心这样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意识到必须追赶各国列强,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于是,在一战期间,北洋政府海军部派出年轻的军官陈绍宽赴欧洲观战。就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英国对“暴怒”号军舰进行改进,加装了飞行甲板,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最终,从甲板上起飞的舰载机轰炸了德国的空军基地,彰显了这个海洋霸主的巨大作战能力。陈绍宽将海战的新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下定决心,中国的海军也要拥有航母!1920年,陈绍宽戴着欧战纪念勋章载誉归国。8年之后,他在向国民政府的呈文中首次提出要花2000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事与愿违,这个提议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并且在次年的全国编遣会议上与其他提议一起被否决。这是陈绍宽的航母计划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但是,他的航母热情依然不减。担任海军部部长后,陈绍宽在所有海军建设规划中,再一次将航母的建造作为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设想未来中国航母的海军基地于胶州湾,象山和大鹏湾。可是,蒋介石对陈绍宽的合理建议置若罔闻,始终没有在海军建设上投入足够的经费。抗战爆发,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母的实战威力。不过就战时中国的状况来看,发展航母根本没有可能。最后在抗战胜利之际,陈绍宽结合现有海军舰艇情况,制订了《海军分防计划》,在这份规划中,陈绍宽指出,中国将能够获得航母12艘,建造期限为30年。第一个10年先建造10000吨和8000吨航母各一艘,每吨造价6280美元。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自己的诺言时,内战的阴云开始笼罩中国大地,陈绍宽的航母梦也自然随之烟消云散,中国人首次为航母建设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一丝曙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时刻期待着中国航母的早日服役。缘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愿望终究没有变为现实。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的土地,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航空母舰的研究创造了难得的机遇。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航母在他的心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刘华清分析到,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程战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中国海军的实力有些捉襟见肘。中国海防疆域辽阔,却只具备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战爆发,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母,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1987年1月,刘华清在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到,航母必须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必须进行很好地研究和论证。我们研制航空母舰,不是为了和美、苏展开军备竞赛,主要是用于担负对台斗争,解决南海争端以及保障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地提高,有利于提升国威与军威。在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认为,航母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我们对海上机动编队只考虑到驱逐舰,护卫舰和水下潜艇,但进一步研讨后发现,这个编队如果没有空中保护,就无法奔赴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的区域作战。发展了航母,这些驱护舰艇既是护卫航母编队的舰只,又是海上机动作战的有效力量。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战,没有用作掩护的舰载航空兵,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虽然刘华清的很多想法因为各种因素未能成行,但是却促使了很多与航母相关的预研项目上马,为我国航母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航母之父”当之无愧。如今,老将军的梦想即将实现,瓦良格号航母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光荣地加入到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为中国的万里海疆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纵观全球,航空母舰是一个由各种复杂系统组合而成的海上综合作战平台,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装备技术水平的代表,更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国富民强的象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再次腾飞,中国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海洋。石油,天然气,矿藏等国家发展所必需的关键战略物资均依赖于海上运输和海底开发。在南中国海局势逐步升级的今天,面对着美丽的岛屿被强行霸占,丰富的资源被疯狂掠夺,我们需要航母,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远海综合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行之有效地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瓦良格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将为日后国产常规动力与核动力航母的开工建造积累宝贵的经验,储备优秀的人才,提供技术的支持。我们坚信,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航母,定会在蔚蓝色的大海上,承载着大国航母的梦想,劈波斩浪,走向深蓝。
舰船知识还是现代舰船的文章吗?
转贴未标明出处
原创吗?

木有文章来源啊?
回应者不多。
好像是某杂志文
没意思。。。。


我自己写的,当然没有文章来源。

我自己写的,当然没有文章来源。
drakan 发表于 2011-10-14 13:11
舰船知识还是现代舰船的文章吗?
是我自己今天上午写的,怎么说是《舰船知识》和《现代舰船》上的???
铁血167 发表于 2011-10-14 15:23
好像是某杂志文
哪个杂志的?是我自己今天上午写的。
zbzb 发表于 2011-10-14 13:22
原创吗?
是我自己的原创。
不错阿,支持原创,~
支持下楼主,写的挺好!
木有文章来源啊?
写的挺好,我一开始也以为是军事杂志上的呢
挺不错的  支持一下楼主,这个舞台 本就不仅仅是属于大神们的
楼主好文,有个建议,既然是原创,那不妨直接在标题或帖子里注明
谢谢各位的建议,今后继续努力,支持中国的海军,强军强国。
绝对是楼主原创,诸位不必怀疑
楼主写得不错,拥有航母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原创好文,支持楼主
原创好啊
我相信燃气机没问题的
瓦良格使用的是四台蒸汽轮机吧。
这种计划蒋公日记里多的是,就是共|匪作乱才没完成
蒋介石除了陆军之外,把精力都放在了见效快的空军建设上。
支持原创
还原创过《亮舰,中国海军》《亚丁湾,中国海军在护航》,今后希望向武器分析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