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总统突然宣布近期辞职 反对派称是虚假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10:58
也门总统萨利赫

  突然宣布近期辞职

  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8日发表电视讲话,称将在数日内放弃权力,呼吁支持者“坚持不懈,应对挑战”。不过,也门反对派质疑萨利赫的交权诚意,称他的话是“纯粹的虚假信息”。

  电视讲话

  即将交权

  也门国家电视台8日播出萨利赫讲话。他说:“我拒绝权力,将在今后几天放弃它。我呼吁我的所有支持者坚持不懈,应对所有挑战。”萨利赫说,“不可能让他们(反对派)破坏国家。”萨利赫表示,“真诚的人”有能力管理也门,“无论他们是军人还是平民”。

  这是今年1月也门爆发反政府表威行游活动之后,萨利赫第一次在官方电视台宣布在未来几天内离职。也是继萨利赫突然回国之后,做出的另一个突然之举。

  也门多个地区今年1月下旬起陆续发生反政府表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今年4月提出旨在化解也门国内危机的调解协议,萨利赫曾先后3次同意签署协议,但随后均未践行。

  萨利赫认为,过去9个月的表威是一场阴谋。“也门民众制抵了这场阴谋,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民众没有做到,无论是突尼斯、埃及还是利比亚。”他说,议会定于近期开会。“我们将在今后几天内开会,完全透明地向民众交代真相和相关进展”。

  9月底,萨利赫在总统官邸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交权有条件,需消除导致也门局势紧张的“所有因素”。

  质疑讲话

  “虚假信息”

  也门主要反对党党派联合会议高级官员穆罕默德·萨布里告诉法新社记者,萨利赫所说是“纯粹的虚假信息”。“如果他是认真的,在也门民众的要求下,他为什么不今天晚上就放弃权力。”

  也门政治分析师阿卜杜勒-加尼·埃里亚尼说,萨利赫的最新讲话“没有新意”。“我记得,他先前说过准备在任何一天放弃权力,因此,我不相信他想的和说的一样。”

  萨利赫1942年3月也门首都萨那附近出生,接受教育不多,16岁从军。其后被北也门总统加什米任命为塔伊兹(北也门第二大城市)军事统领。1978年加什米被炸弹炸死后,萨利赫成为北也门领袖。

  萨利赫掌权后,南北也门于1979年爆发冲突。1990年也门统一,萨利赫1994年被国会选为总统,1999年成为也门首位民选总统。2006年再度当选,任期7年。

  也门国内什叶派、“基地”等不同势力盘踞,萨利赫擅长从中取利,争取外国援助和巩固权力。但萨利赫任内国家贪污严重,失业率高企,四成人口每日收入2美元,1/3人长期饥饿。

  也门年初爆发大规模表威,萨利赫3月表示不会在2013年寻求连任,在反对派施压下,4月一度宣布30日内下台,但其后不了了之。

  6月3日,总统府内发生炸弹爆炸,萨利赫重伤,飞往沙特阿拉伯治疗,其间多次表示会和谈。

  上月初,萨利赫授权副总统,代他签署权力过渡计划并与反对派对话,但反对派拒绝接受。

  辞职原因

  健康及压力

  其实早在9月12日,萨利赫就已经授权副总统哈迪签署海合会的调解协议,而协议的主要内容就包括萨利赫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并于30天内宣布辞职。因此可以说,从上个月12日开始,萨利赫就已经开始做辞职的准备。另外,萨利赫8日的电视讲话并未就辞职给出具体的时间,他是否会一再拖延也无从得知。

  此外,身体不适也可能是萨利赫辞职的原因之一。也门执政党方面人士近期透露,萨利赫健康状况不佳,而也门反对派一家网站8日透露,尽管萨利赫于上个月23日回国,但是其没有痊愈,在呼吸和听觉方面依然有着困难,因此将于近期离开也门,前往德国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该网站还表示,萨利赫已于10月6日离开首都萨那,前往亚丁的一家德国医院进行检查。但是也门政府方面对萨利赫出国治疗一事表示了否定。

  当然,萨利赫宣布辞职也可能是要给反对派以及国际社会的一种压力。也门反对派人士塔瓦库·卡曼女士近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对萨利赫政府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那么萨利赫顺应反对派的呼声下台,自然把压力给了反对派和国际社会,一旦在其下台之后,也门安全局势依然得不到改善,那么萨利赫可以说就占据了有理的一方。X097

  分析

  全身而退

  幕后指挥?

  有分析人士认为,萨利赫的辞职,将会推动也门执政党与反对党联盟之间的谈判。不过,就算萨利赫下台,他的儿子依然控制着也门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而他的亲属也在武器、石油等企业身居要职,这些都足以保证萨利赫的安全和利益。反对派近期在坚持要求萨利赫下台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就是要其家人不能在政府内担任要职,而这个要求的实现则较为困难。就算萨利赫辞去总统一职,他也不会真正放弃总统的权力,反而或将退居幕后,指挥副总统哈迪与反对派进行谈判。果真这样的话,反政府势力必定不会罢休,也门国内安全局势将会持续紧张。X097
http://news.sohu.com/20111009/n321593697.shtml
也门总统萨利赫

  突然宣布近期辞职

  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8日发表电视讲话,称将在数日内放弃权力,呼吁支持者“坚持不懈,应对挑战”。不过,也门反对派质疑萨利赫的交权诚意,称他的话是“纯粹的虚假信息”。

  电视讲话

  即将交权

  也门国家电视台8日播出萨利赫讲话。他说:“我拒绝权力,将在今后几天放弃它。我呼吁我的所有支持者坚持不懈,应对所有挑战。”萨利赫说,“不可能让他们(反对派)破坏国家。”萨利赫表示,“真诚的人”有能力管理也门,“无论他们是军人还是平民”。

  这是今年1月也门爆发反政府表威行游活动之后,萨利赫第一次在官方电视台宣布在未来几天内离职。也是继萨利赫突然回国之后,做出的另一个突然之举。

  也门多个地区今年1月下旬起陆续发生反政府表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今年4月提出旨在化解也门国内危机的调解协议,萨利赫曾先后3次同意签署协议,但随后均未践行。

  萨利赫认为,过去9个月的表威是一场阴谋。“也门民众制抵了这场阴谋,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民众没有做到,无论是突尼斯、埃及还是利比亚。”他说,议会定于近期开会。“我们将在今后几天内开会,完全透明地向民众交代真相和相关进展”。

  9月底,萨利赫在总统官邸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交权有条件,需消除导致也门局势紧张的“所有因素”。

  质疑讲话

  “虚假信息”

  也门主要反对党党派联合会议高级官员穆罕默德·萨布里告诉法新社记者,萨利赫所说是“纯粹的虚假信息”。“如果他是认真的,在也门民众的要求下,他为什么不今天晚上就放弃权力。”

  也门政治分析师阿卜杜勒-加尼·埃里亚尼说,萨利赫的最新讲话“没有新意”。“我记得,他先前说过准备在任何一天放弃权力,因此,我不相信他想的和说的一样。”

  萨利赫1942年3月也门首都萨那附近出生,接受教育不多,16岁从军。其后被北也门总统加什米任命为塔伊兹(北也门第二大城市)军事统领。1978年加什米被炸弹炸死后,萨利赫成为北也门领袖。

  萨利赫掌权后,南北也门于1979年爆发冲突。1990年也门统一,萨利赫1994年被国会选为总统,1999年成为也门首位民选总统。2006年再度当选,任期7年。

  也门国内什叶派、“基地”等不同势力盘踞,萨利赫擅长从中取利,争取外国援助和巩固权力。但萨利赫任内国家贪污严重,失业率高企,四成人口每日收入2美元,1/3人长期饥饿。

  也门年初爆发大规模表威,萨利赫3月表示不会在2013年寻求连任,在反对派施压下,4月一度宣布30日内下台,但其后不了了之。

  6月3日,总统府内发生炸弹爆炸,萨利赫重伤,飞往沙特阿拉伯治疗,其间多次表示会和谈。

  上月初,萨利赫授权副总统,代他签署权力过渡计划并与反对派对话,但反对派拒绝接受。

  辞职原因

  健康及压力

  其实早在9月12日,萨利赫就已经授权副总统哈迪签署海合会的调解协议,而协议的主要内容就包括萨利赫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并于30天内宣布辞职。因此可以说,从上个月12日开始,萨利赫就已经开始做辞职的准备。另外,萨利赫8日的电视讲话并未就辞职给出具体的时间,他是否会一再拖延也无从得知。

  此外,身体不适也可能是萨利赫辞职的原因之一。也门执政党方面人士近期透露,萨利赫健康状况不佳,而也门反对派一家网站8日透露,尽管萨利赫于上个月23日回国,但是其没有痊愈,在呼吸和听觉方面依然有着困难,因此将于近期离开也门,前往德国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该网站还表示,萨利赫已于10月6日离开首都萨那,前往亚丁的一家德国医院进行检查。但是也门政府方面对萨利赫出国治疗一事表示了否定。

  当然,萨利赫宣布辞职也可能是要给反对派以及国际社会的一种压力。也门反对派人士塔瓦库·卡曼女士近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对萨利赫政府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那么萨利赫顺应反对派的呼声下台,自然把压力给了反对派和国际社会,一旦在其下台之后,也门安全局势依然得不到改善,那么萨利赫可以说就占据了有理的一方。X097

  分析

  全身而退

  幕后指挥?

  有分析人士认为,萨利赫的辞职,将会推动也门执政党与反对党联盟之间的谈判。不过,就算萨利赫下台,他的儿子依然控制着也门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而他的亲属也在武器、石油等企业身居要职,这些都足以保证萨利赫的安全和利益。反对派近期在坚持要求萨利赫下台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就是要其家人不能在政府内担任要职,而这个要求的实现则较为困难。就算萨利赫辞去总统一职,他也不会真正放弃总统的权力,反而或将退居幕后,指挥副总统哈迪与反对派进行谈判。果真这样的话,反政府势力必定不会罢休,也门国内安全局势将会持续紧张。X097
http://news.sohu.com/20111009/n3215936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