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窥豹-浅谈国内军事书刊市场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12:23
    记得国内军事书刊市场最早就是现代舰船、舰船知识、坦克装甲车辆、世界军事、轻兵器,科技与国力,都是三四块钱一本,97年坦克装甲车辆3.85,五分钱那时候还是有人捡的。现代军事算是比较贵的,好像是10块钱吧。总的来说,2000年前的军事杂志都是官办或有公办背景,要么就是一两本零散出现的无正式刊号的地摊杂志。虽然那时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大多数人的层次水平都有限,拿本世界军事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逐字逐句的读。互联网又没有普及,翻译和交流水平都不高。但这一时期文风大都比较严谨,我认为可以这么理解,出书发表文章的平台有限,都很珍惜机会。
   进入21世代,国内军事书刊市场有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神奇时期,战场和火力时代等刊物出现,那些文章精当的分析研究很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军事爱好者研究多年的积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喷发,这种文思喷涌把军刊推向了一个高峰,虽然后期有些故意吸引人眼球的标题,但文章的内容质量还是不错的,但这段黄金时期并未延续多久,一方面或许是办杂志思路和经营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认为是那批作者多年的积累消耗一空的缘故,毕竟作者不可能一直处于创作巅峰,多产者的作品一般多不会是经典。经典是需要酝酿和积累的。随着可供发掘的题材消耗殆尽和作者精力专注方向的转移,现在CP wanghui那批人多是半隐状态,个人感觉他们多少有点江郎才尽的味道,办书卖书比单纯写书省力,好文章毕竟不是想写就能写得出来得,再加上办书更赚,换了谁也是不愿轻易出山了。
   突击、战争史研究、闪电战可以说是军刊市场“近现代”以来的“三剑客”,突击选题范围广泛,文章内容比较有料,战争史研究有历史资料的厚重感,但我觉得一味堆砌资料的风格不够鲜活,闪电战适合哈德派的兴趣,文章资料多抄袭"德国军事中心"等外国网站,---哦,不对,应当说是借鉴,再说现在哪里不是都在“借鉴”嘛。闪电战姐妹刊战舰很不错,题材和文章很有些看头。
    现在突击因为某些原因停了,可惜了一部不错的杂志。但只要有那些写书的人在,无非是换个刊物发表,大家也无需太过唏嘘。 较量、航空档案B刊也是过眼云烟。
    当前国内军事书刊市场大乾文化、知兵堂、闪电战博览杂志社几家割据天下,NAAS和舰载武器结盟,再加之军事评论三座大山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气候,办的好大一份家业,这几家都能稳定保持一批忠实读者。
    书出的多了,书价也是与与时俱进,越来越高,但这一块市场也是越来越浮躁,肯用心写书的少了,都是盯着钱,写书创作的比卖书炒作的多。胡编瞎侃,一窝蜂式的娱乐化。还有就是近年来出了许多二战德国的题材,如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上下)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北欧军魂-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战史、黑天鹅之死等等,太盲目了,一味翻译照抄别人的东西,有人或许会讲这是满足市场需要,大家就爱看这个,也不能说完全是错,不过写书出书的人应该有些格局气度,不能为了钱就一味庸俗化,这样的盲目发展模式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德国军队是有其可敬之处,他们的故事值得品读,但我就不明白老是围绕二战德国做文章不嫌闷吗,什么黑天鹅之死、库尔兰之战,还不都是败了,德粉就爱老看写德军败仗?这实际上是军刊市场发展的一条死路和歧路,杂志编辑和出版方要注意引导。
    我认为研究军事要培养点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才算是上了一层楼,讲武器型号性能还是下乘,讲史讲策略,给人以启发,才是大道。当前一个历史时期正是神州挑战美国,争夺世界控制权的重要时期,让国民的武德和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得到提高这一点十分必要。所以我希望军事刊物多采用些研究历史,策略分析类的文章,一来丰富题材,发掘市场,二来开拓读者视野,广博思想知识。    记得国内军事书刊市场最早就是现代舰船、舰船知识、坦克装甲车辆、世界军事、轻兵器,科技与国力,都是三四块钱一本,97年坦克装甲车辆3.85,五分钱那时候还是有人捡的。现代军事算是比较贵的,好像是10块钱吧。总的来说,2000年前的军事杂志都是官办或有公办背景,要么就是一两本零散出现的无正式刊号的地摊杂志。虽然那时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大多数人的层次水平都有限,拿本世界军事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逐字逐句的读。互联网又没有普及,翻译和交流水平都不高。但这一时期文风大都比较严谨,我认为可以这么理解,出书发表文章的平台有限,都很珍惜机会。
   进入21世代,国内军事书刊市场有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神奇时期,战场和火力时代等刊物出现,那些文章精当的分析研究很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军事爱好者研究多年的积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喷发,这种文思喷涌把军刊推向了一个高峰,虽然后期有些故意吸引人眼球的标题,但文章的内容质量还是不错的,但这段黄金时期并未延续多久,一方面或许是办杂志思路和经营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认为是那批作者多年的积累消耗一空的缘故,毕竟作者不可能一直处于创作巅峰,多产者的作品一般多不会是经典。经典是需要酝酿和积累的。随着可供发掘的题材消耗殆尽和作者精力专注方向的转移,现在CP wanghui那批人多是半隐状态,个人感觉他们多少有点江郎才尽的味道,办书卖书比单纯写书省力,好文章毕竟不是想写就能写得出来得,再加上办书更赚,换了谁也是不愿轻易出山了。
   突击、战争史研究、闪电战可以说是军刊市场“近现代”以来的“三剑客”,突击选题范围广泛,文章内容比较有料,战争史研究有历史资料的厚重感,但我觉得一味堆砌资料的风格不够鲜活,闪电战适合哈德派的兴趣,文章资料多抄袭"德国军事中心"等外国网站,---哦,不对,应当说是借鉴,再说现在哪里不是都在“借鉴”嘛。闪电战姐妹刊战舰很不错,题材和文章很有些看头。
    现在突击因为某些原因停了,可惜了一部不错的杂志。但只要有那些写书的人在,无非是换个刊物发表,大家也无需太过唏嘘。 较量、航空档案B刊也是过眼云烟。
    当前国内军事书刊市场大乾文化、知兵堂、闪电战博览杂志社几家割据天下,NAAS和舰载武器结盟,再加之军事评论三座大山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气候,办的好大一份家业,这几家都能稳定保持一批忠实读者。
    书出的多了,书价也是与与时俱进,越来越高,但这一块市场也是越来越浮躁,肯用心写书的少了,都是盯着钱,写书创作的比卖书炒作的多。胡编瞎侃,一窝蜂式的娱乐化。还有就是近年来出了许多二战德国的题材,如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上下)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北欧军魂-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战史、黑天鹅之死等等,太盲目了,一味翻译照抄别人的东西,有人或许会讲这是满足市场需要,大家就爱看这个,也不能说完全是错,不过写书出书的人应该有些格局气度,不能为了钱就一味庸俗化,这样的盲目发展模式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德国军队是有其可敬之处,他们的故事值得品读,但我就不明白老是围绕二战德国做文章不嫌闷吗,什么黑天鹅之死、库尔兰之战,还不都是败了,德粉就爱老看写德军败仗?这实际上是军刊市场发展的一条死路和歧路,杂志编辑和出版方要注意引导。
    我认为研究军事要培养点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才算是上了一层楼,讲武器型号性能还是下乘,讲史讲策略,给人以启发,才是大道。当前一个历史时期正是神州挑战美国,争夺世界控制权的重要时期,让国民的武德和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得到提高这一点十分必要。所以我希望军事刊物多采用些研究历史,策略分析类的文章,一来丰富题材,发掘市场,二来开拓读者视野,广博思想知识。


好评论,部分非常同意,要提到战略那就扯谈了。另外先不要挑战美国。

好评论,部分非常同意,要提到战略那就扯谈了。另外先不要挑战美国。
也许是爱好原因,战役类非常不喜欢。总觉一堆番号头晕。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哈德,有人哈美,很正常。一个战役真正写好很困难,许多都是照着资料直接抄,然后再事后诸葛亮点评一下。至于说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军刊读者里面有几个是军队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是个人爱好。指望几本军刊来培养国民战略眼光,太不现实了。

前天淘书时看见一位兄弟一边翻一堆轻兵器一边说:“啊,我就是喜欢枪,其它军舰飞机都不看。这几本太好了。”你战史写得再好,他不看一眼有什么用。
许多二战德国的题材,如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上下)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北欧军魂-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战史、黑天鹅之死等等,太盲目了,一味翻译照抄别人的东西,有人或许会讲这是满足市场需要,大家就爱看这个,也不能说完全是错,不过写书出书的人应该有些格局气度——————这就是个人口味不同的事情了,我还是要强调我多年前就反复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缺的就是认真钻研之后写出的有价值的战史大部头,像沸腾的雪和黑天鹅这样比较优秀的作品还是少之又少,某些人觉得“滥”了,一来是不感兴趣,二来则是无水平重复作品过多罢了。
有道理,德军的书太多了。
当前一个历史时期正是神州挑战美国,争夺世界控制权的重要时期”,在M主义、邓论、三个表、胡发的光辉指引下,神州不陆沉就不错啦,您还等着看14亿人民做世界老大?洗洗睡吧!
战略教育那个让军杂来做是不现实的,之前军事世界画刊还是经常搞一些国政的东西,结果也死的很惨。。。
军杂军刊无论怎么特殊,也是出版物,甚至可以说是快速消费出版物,脱离受众现状和市场需求,搞什么都扯
三大知识LZ居然漏了两个?当年这三位才是撑起了军刊一片天地啊
黑天鹅之死、沸腾的雪、最后的胜利
这些精品书也成“滥”了
看来果然是各有所爱啊
中美两国的竞争是时势所趋,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中国老喊和平崛起,可人家就是把你当威胁,而且资本是排他性独占性的,资源市场有限,中国要赢得自己想要的地位,美国要保持绝对优势,中美必然是有一场较量的,无非是什么时间爆发和冲突烈度的问题。是像一二两次大战那样的总解决,还是苏美冷战长期拉锯,中国是国内隐患,美国是国际事务牵扯了精力,战线拉的太长,经济产业发展畸形化,就看谁布局高明,谁先理清自身弊病谁就是赢家。
非要从军刊扯到什么国际形势。。。。。。。算了我还是路过吧。
smzg 发表于 2011-9-28 21:02
黑天鹅之死、沸腾的雪、最后的胜利
这些精品书也成“滥”了
看来果然是各有所爱啊
有些人啊,真懒得多说了,只好姑且认为是众口难调。
沸腾的雪是本垒打几年时间原创,无论文字篇副,地图,照片,在中文军事书中可以说是精品。最后的胜利是作者翻译非常认真,精细,比如地名等是花时间翻的
不知道滥在哪,浮躁在哪?
我现在的购书兴趣都不在军刊,在科普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滥这个字始终是你自己在说,我只是举例,把书名提出来,说明我的论点-不必老是围绕二战德国做文章,应当选题宽一些,军刊市场是不是浮躁,这个各有己见嘛。再者说,真有水平的几本有多少是真正国人自己写的?
      现在的书尽是充斥二战德国题材,这本身就不是多合理的事,我本人对德国历史和德意志民族就有许多研究, 可是事情过犹不及,你把读者变得只知道些德军神勇,虎式无敌,V火箭人类神器,对其它就一概不见,这就很容易形成视野狭窄,学贵在博呀!英国人以一狭小岛国称雄世界,独占贸易殖民利益,建成日不落帝国,美利坚趁势用时超越老大欧洲,连横各国构建一超霸权,罗马希腊的辉煌这些巨人的智慧是不是更有品签得意义,灿烂中华文明难道就不值得一提,天天看些德军败仗史,有些人还很是陶醉,往轻了说都是病态,无语。
我也是一抒己见,大家看过则已,无需争论太多。
呵呵 发现我喜欢看的都是滥的 洗洗睡吧
欢迎原创,欢迎争论,虽然我也喜欢看这些烂战史。
我觉得像小小冰人这样好好翻译几本书的值得尊重与表扬,毕竟我们研究外国战史的渠道主要还是外版书籍。认真地翻译几本书,善莫大焉。不是说RAINGUN的书不好,但是,希望能把参考的书的参考的文献都能在书中注解清楚,好让人知道这段文献出自那里,这是一本著作应具有的学术态度。光列一大堆书目,而不列文献的具体出处,不是太好。毕竟我们找老兵访谈来写著作还是机会不大吧。近日读《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一书,颇有体会。希望RAINGUN,杨大乖以后的著作也能有脆弱的崛起一书的学术态度,也许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见谅了。
现在哈德的书多,有人哈德,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是个人觉得德国在二战中除了入侵苏联前打得还不错外,其余真是乏善可陈,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就说出了德军在二战后期战术上的落后。艾森豪威尔也有同样著述。 主要是李德哈特的著作忙着给德军将领著书立传,且影响颇大。这其实也与大英帝国在二战中不太对付有关,比如非要把隆美尔吹捧上天。反过来说,如果苏联二战中输给了德国,然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等人把失败原因都推给斯大林,会有人信他们吗?可惜,好多人就信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了。
看来精华帖子还真挺好拿。
就是 这样的帖子也能拿精华
哈德的书有市场 所以出得多 市场经济 这么简单的道理 再说lz列举的几本 要是都认为是很水的
劳烦您列几本军事题材觉得还可以的 我去拜读一下
最后扯上 国际政治 YY无敌啊


我认为哈德的人多是跟冷战时美国的宣传政策倾向有关,而且德文翻译英文的比较多;由于冷战的隔阂和苏联S主义的主流自我封锁与人性的压抑导致很多俄文的书外界不知道,目前俄语的人又去做生意了,因此才造成如此不平衡。别忘了俄国人是很有文学传统的,你只要懂俄文,德文去看看原著或者网络的资源也非常丰富。就算只看英文那书也是堆积如山,从来都是直接上原版比翻译的要快和丰富,至于你说自己不会那是自己的问题了,要求知哈德哈美只好辛苦点。扯远了另外我认为战史、武器介绍、传记这类都可以写得有深度,内容翔实、脉络清晰、数据精准、文字流畅、深挖内涵是我对好文章的标准。你们可以看看张明德、陈朴等人的文章对比一下,或者拿巡航者对比一下就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文章缺乏什么了。

我认为哈德的人多是跟冷战时美国的宣传政策倾向有关,而且德文翻译英文的比较多;由于冷战的隔阂和苏联S主义的主流自我封锁与人性的压抑导致很多俄文的书外界不知道,目前俄语的人又去做生意了,因此才造成如此不平衡。别忘了俄国人是很有文学传统的,你只要懂俄文,德文去看看原著或者网络的资源也非常丰富。就算只看英文那书也是堆积如山,从来都是直接上原版比翻译的要快和丰富,至于你说自己不会那是自己的问题了,要求知哈德哈美只好辛苦点。扯远了另外我认为战史、武器介绍、传记这类都可以写得有深度,内容翔实、脉络清晰、数据精准、文字流畅、深挖内涵是我对好文章的标准。你们可以看看张明德、陈朴等人的文章对比一下,或者拿巡航者对比一下就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文章缺乏什么了。


“研究军事要培养点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才算是上了一层楼,讲武器型号性能还是下乘”这种是彻底的偏见,不否认每个人有偏好,但是说到要研究所谓军事的话,战史-人物-武器三位一体缺失都会导致偏颇,讲一种武器的发展与系统的构成也可以上升到影响战术与战略的层面,单讲战略也可以外延至人文历史-武器系统,众多的因素的交织才是战争的本来面目,要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往上登,空中楼阁从来都只是过眼云烟。。。

“研究军事要培养点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才算是上了一层楼,讲武器型号性能还是下乘”这种是彻底的偏见,不否认每个人有偏好,但是说到要研究所谓军事的话,战史-人物-武器三位一体缺失都会导致偏颇,讲一种武器的发展与系统的构成也可以上升到影响战术与战略的层面,单讲战略也可以外延至人文历史-武器系统,众多的因素的交织才是战争的本来面目,要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往上登,空中楼阁从来都只是过眼云烟。。。
嘿嘿,从民国到现在 ,德粉横行 ,这也不算新闻
楼主所说的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上下)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库尔兰战役、北欧军魂-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战史、黑天鹅之死等等都是精品战史书啊,怎么能说是滥呢?


文以载道,读者爱好什么是不能强迫的,但杂志和出版方是有引导和培育的责任,寓教于乐嘛。满足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点眼光视野有何不好。你只爱看点武器,读些德军战史那也是你的自由,但我始终认为要有大视野,学贵在博,我也没强迫你,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价值观,审美取向。“哈德的书有市场 所以出得多 市场经济”这话是把结果当原因,你货架上只有火腿,大家为了填肚子就买了,不能咬定没人爱吃鱼子酱,正因为有了一些与德挂钩的书籍获得肯定,大家捧场,然后一窝蜂全上这道菜,其它方面就寥寥无几,但实际上是没有给大伙更丰富的选择,很多好东西没让大家见识到,打个比方,你只知道苍井空,就惊为天人,等见得多了,才晓得一棵树和一片树林的区别,大家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别吊死在一棵树上,这道理有错了吗?我也不是想砸谁的饭碗,那些一副冷嘲热讽的腔调大可不必。
那种见谁都要挑错,不显摆自己就不行,党同伐异的做法让人倒胃口。

文以载道,读者爱好什么是不能强迫的,但杂志和出版方是有引导和培育的责任,寓教于乐嘛。满足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点眼光视野有何不好。你只爱看点武器,读些德军战史那也是你的自由,但我始终认为要有大视野,学贵在博,我也没强迫你,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价值观,审美取向。“哈德的书有市场 所以出得多 市场经济”这话是把结果当原因,你货架上只有火腿,大家为了填肚子就买了,不能咬定没人爱吃鱼子酱,正因为有了一些与德挂钩的书籍获得肯定,大家捧场,然后一窝蜂全上这道菜,其它方面就寥寥无几,但实际上是没有给大伙更丰富的选择,很多好东西没让大家见识到,打个比方,你只知道苍井空,就惊为天人,等见得多了,才晓得一棵树和一片树林的区别,大家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别吊死在一棵树上,这道理有错了吗?我也不是想砸谁的饭碗,那些一副冷嘲热讽的腔调大可不必。
那种见谁都要挑错,不显摆自己就不行,党同伐异的做法让人倒胃口。
有些书确实不错,我自己也买了,我只是认为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要把眼光放远,眼界放宽。
未命名.JPG
战败史怎么了?失败往往更能让人从中吸取到教训,让后人不再重蹈前人的覆辙,怎么就成了病态了?
这贴得了精华,实在是意外,其实我就是说了点心里想说的话,不曾想得到版主的肯定,谢了。有人说三道四,说不应加精,瞧这心态,哎。摸摸良心,不管如何我总比那些一两句话的帖子有点含金量吧,某某书已到,见到必买之,当然不是说这不好,大多数贴就是表达基本意思,通个信息。但你别鸡蛋里挑骨头,那就让人把你看低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武器、有人喜欢战史。都是爱好,没有什么上乘下乘之说,这点请楼主注意。我说喜欢足球的比喜欢排球的高贵你能同意么?另外,对武器的熟悉和热爱是军迷的基础。设想一下,你对T-34和黑豹的性能都不熟悉,那么讨论二战战史的时候怎么体现你是军迷呢,与纯粹的历史爱好者不就没有分别了么?
有人说三道四,说不应加精,瞧这心态,哎。摸摸良心,不管如何我总比那些一两句话的帖子有点含金量吧,————————我就懒得吐槽了。。。。。。。
真的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有点人穷怪物饥的味道。不是出版商只出德军书籍,只是德军多一些,不是我们不想出其他图书,而是你们不买啊,我们也要吃饭啊!要我们亏本出?楼主忍心吗?

就想你楼主做生意一样,卖德国书一本赚5块,其他书一本赚1块,或许还要亏本,你咋个办?有人给你说你要为了引导国民的战略眼光,少卖点德国的,我想你一巴掌就扇过去了吧?

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大帽子不要扣在我们身上,特别是二渠道民营书商,我们是用自己的血汗在挣钱,没有谁补贴我们,市场喜欢什么我们就出什么!

“让国民的武德和战略眼光和思维意识得到提高这一点十分必要。”这个不是我们的责任,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

如果楼主每年赞助我们几百万千把万的,我们可以试试。

可以吗?
不知怎么想起葛优在《编辑部的故事》饰演的李东宝对杂志优劣的评判标准,大意是说能够在上卫生间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杂志。后来,东宝急着上卫生间,也顾不上杂志优与劣了,随便拿上一本就跑……没什么,博诸位一乐!
wmlhb 发表于 2011-9-29 12:34
真的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有点人穷怪物饥的味道。不是出版商只出德军书籍,只是德军多一些,不是我们不想出其 ...
写美英真的这么不招人待见?
至少海军这块,手头详细点的文章几乎全是鬼子船,想不哈日都不行。
埃塞克斯、南达科他、巴尔的摩、光辉、斐济,啥时候像介绍赤城加贺、大和武藏一样从透视图到模型照,主副炮备弹、动力性能、水兵住宿、各时期涂装什么的一应俱全了?
战舰15弗莱彻那篇算是开了个好头。
wmlhb 发表于 2011-9-29 12:34
真的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有点人穷怪物饥的味道。不是出版商只出德军书籍,只是德军多一些,不是我们不想出其 ...
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吧,网络本身就是个什么路子的声音都有的地方。
PS:青年师战史下部年前有希望不?
战国春秋 发表于 2011-9-29 11:00
楼主所说的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上下)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库尔兰战役、北欧 ...
民间军刊的读者究竟定位在哪个层次,不知道是怎么定的。
像库尔兰、黑天鹅这样的战史书,详细程度是否已经超出了一般军迷的信息需求,有多少人愿意为一个非著名战役掏几十块钱(东线系列是知名重大战役,可能还好点)……
而那些综合性出版社做的战史书籍,严谨程度和信息量又不是为军迷定做。
当然可以说这种“军迷”属于高不成低不就,但这部分市场和真正爱钻研的高端军迷、业余研究者相比哪个更大些,就不知道了。
我倒是觉得二战研究应该向更细更深层次不断发展,如果总是看着那些大战役,转折点的过程,背都能背过了还有什么意思,在这里感谢RAINGUN们给我们编辑出版这些所谓滥刊,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知道的细节,或被历史遗忘的故事。
另以为,这个帖子能掀起这个争论,各抒己见,也不枉加精吧。
我希望军事刊物多采用些研究历史,策略分析类的文章-----恰恰是这一块最不赚钱,因为到这个档次的读者太少,更多的读者(恐怕九成以上)都是武器迷,喜欢杂志爆猛料,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某一种武器,这种武器诞生的时代和技术背景,很少人有耐心去了解,一句话,快餐文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