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造船业“你升我降”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14:33:00
http://www.eworldship.com/news/20118/2011828147744.html

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船舶工业,竞争注定会越来越激烈。半年刚过,两则新闻吸引了各界高度关注:
韩国《朝鲜日报》7月18日报道: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中国仅保3年又被韩国夺走。今年上半年,韩国的造船订单量为892万修正吨,赶超中国的517万修正吨。
新华社7月14日报道:据工信部统计,今年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09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1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18%,手持船舶订单量18176万载重吨,同比上年同期下降1.36%。
两则新闻,看上去是“你升我降”,但仔细分析数字所反映出的深层次信号,更能帮助我们理性认识成长中的中国造船业。     
信号一:全球造船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
经过2009年、2010年的强势扩张,中国造船业产能急剧增加。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造船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短短几年间,中国成为全球造船第一大国,而传统的欧美国家的造船业因为受到要素成本制约,纷纷萎缩,全球造船业向东转移的趋势逐渐增强。
但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航运市场不景气,新接船舶订单下滑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造船业仍将继续面临航运运力过剩的困难格局。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仍有国内知名船厂和韩国船厂“斩获大单”。
7月19日,上半年已接下多个大单的熔盛重工表示,预期公司可以完成今年30亿美元新订单的目标,甚至有可能高于此数,目前正就大批订单进行磋商,包括1万TEU在内的集装箱货船订单。
早些时候,扬子江船业集团与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出租企业——加拿大西斯班(Seaspan)公司签订25艘新一代节能环保型1万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金额达25亿美元,创下中国造船史上第一大单。
而在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招标的项目中,除了巴西本土公司拿到7艘深海钻井船订单以外,其余的钻井船(21艘)以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2艘)、海上液化天然气(LNG)专用供给基地——“浮式液化天然气储油再液化装置(LNG-FSRU)”(2艘)全部被韩国承揽。
但是,众多中小船厂则面临“订单荒”的困境。“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实则透露出一个信号:全球造船产能呈现出结构性过剩,尤其是中低端产能过多,需要调整优化。
信号二:韩国重返第一属“恢复性增长”
除在巴西中标大订单外,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业共获得69艘8000TEU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约占全球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总量的75%。由此,部分人士和韩国媒体认为:韩国造船重返全球第一。
从韩国知识经济部和韩国造船协会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韩国获得892万修正吨的造船订单,大幅超过中国517万修正吨的订单,韩国和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3.2%、30.8%。按订单金额计算,韩国今年上半年的订单总额为314亿美元,是中国(88亿美元)的3倍以上。
仅从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订单来看,确实韩国更胜一筹。国内造船界对此应全面地看:韩国历来是造船强国,产业基础好,其新增订单大增,其实是“恢复性增长”,而中国新增订单被韩国超过,这既要承认我国造船业的差距,也要看到,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造船业已拥有了与造船强国竞争的实力和底气。
对于这一点,韩国媒体也做了前瞻性的研判。《朝鲜日报》报道称,即便如此,中国仍有可能赶超韩国。因为,中国正大举投资几乎由韩国一统天下的钻井船和FPSO等海上采油平台市场。《朝鲜日报》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倡导“国轮国造”的理念,中国造船业界得益匪浅,如果中国政府把钻井船和FPSO订单都给本国造船厂,中国造船厂就会在短期内积累海上采油平台建设经验,在技术水平上赶超韩国。
综合密集的信息,可以从中找到这样的信号:韩国造船的恢复性增长对我国提升造船技术水平是一种动力。我们既要看到这几年来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差距,加快补齐“短板”。  
信号三:差异化竞争抢占行业制高点
说起差异化竞争,并非新话题。但作为年中盘点,对于当下中国造船业来说,是一道非常实际、急需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形成了许多船舶产业集聚区,既有许多瞄准高端的船舶企业,也有大量中小船舶企业。这样一来,就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端领域要立足“专、精、尖”,扶优做强,而是中小船企要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度,地方政府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加以推动。
我国重要的造船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南通,目前共有规模以上船舶企业近600家,如何实现差异化经营,南通市做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
从船舶种类的区域分布看,南通的五大船企集中区——如皋、启东、通州、港闸区、苏通大桥北岸,产品特征有所区别。在如皋港区,以江苏熔盛重工为代表,“大船”优势明显,今年上半年共出坞船舶17艘,其中熔盛共有5艘17.6万吨级、1艘15.6万吨级和1艘7.6万吨级的散货船出坞,仅此一家,新造船载重吨就超过百万。此外,7月10日,熔盛40万吨的矿砂船出坞,又刷新了南通辖区造船业一项新的纪录。
而位于苏通大桥北岸附近的中远川崎、中远船务、吉宝(南通)等船企,新造船舶中既有各种类型的货船、驳船、拖轮,又有海洋工程船、油轮、化工品船等,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下半年市场预测
据专家分析,下半年,国际船舶市场活跃程度可能低于上半年,预计2011年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约为8000万载重吨左右,比上一年下降幅度可能超过40%。
下半年,交船难仍将是船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散货船、油船交付难度较大尤为突出。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可能在1.4-1.5亿载重吨,略低于上一年。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继续大幅下滑,年底将降至4亿载重吨以下,全年降幅可能超过15%;此外,新船价格继续低迷,企业盈利难度加大。
http://www.eworldship.com/news/20118/2011828147744.html

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船舶工业,竞争注定会越来越激烈。半年刚过,两则新闻吸引了各界高度关注:
韩国《朝鲜日报》7月18日报道: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中国仅保3年又被韩国夺走。今年上半年,韩国的造船订单量为892万修正吨,赶超中国的517万修正吨。
新华社7月14日报道:据工信部统计,今年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09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1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18%,手持船舶订单量18176万载重吨,同比上年同期下降1.36%。
两则新闻,看上去是“你升我降”,但仔细分析数字所反映出的深层次信号,更能帮助我们理性认识成长中的中国造船业。     
信号一:全球造船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
经过2009年、2010年的强势扩张,中国造船业产能急剧增加。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造船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短短几年间,中国成为全球造船第一大国,而传统的欧美国家的造船业因为受到要素成本制约,纷纷萎缩,全球造船业向东转移的趋势逐渐增强。
但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航运市场不景气,新接船舶订单下滑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造船业仍将继续面临航运运力过剩的困难格局。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仍有国内知名船厂和韩国船厂“斩获大单”。
7月19日,上半年已接下多个大单的熔盛重工表示,预期公司可以完成今年30亿美元新订单的目标,甚至有可能高于此数,目前正就大批订单进行磋商,包括1万TEU在内的集装箱货船订单。
早些时候,扬子江船业集团与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出租企业——加拿大西斯班(Seaspan)公司签订25艘新一代节能环保型1万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金额达25亿美元,创下中国造船史上第一大单。
而在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招标的项目中,除了巴西本土公司拿到7艘深海钻井船订单以外,其余的钻井船(21艘)以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2艘)、海上液化天然气(LNG)专用供给基地——“浮式液化天然气储油再液化装置(LNG-FSRU)”(2艘)全部被韩国承揽。
但是,众多中小船厂则面临“订单荒”的困境。“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实则透露出一个信号:全球造船产能呈现出结构性过剩,尤其是中低端产能过多,需要调整优化。
信号二:韩国重返第一属“恢复性增长”
除在巴西中标大订单外,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业共获得69艘8000TEU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约占全球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总量的75%。由此,部分人士和韩国媒体认为:韩国造船重返全球第一。
从韩国知识经济部和韩国造船协会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韩国获得892万修正吨的造船订单,大幅超过中国517万修正吨的订单,韩国和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3.2%、30.8%。按订单金额计算,韩国今年上半年的订单总额为314亿美元,是中国(88亿美元)的3倍以上。
仅从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订单来看,确实韩国更胜一筹。国内造船界对此应全面地看:韩国历来是造船强国,产业基础好,其新增订单大增,其实是“恢复性增长”,而中国新增订单被韩国超过,这既要承认我国造船业的差距,也要看到,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造船业已拥有了与造船强国竞争的实力和底气。
对于这一点,韩国媒体也做了前瞻性的研判。《朝鲜日报》报道称,即便如此,中国仍有可能赶超韩国。因为,中国正大举投资几乎由韩国一统天下的钻井船和FPSO等海上采油平台市场。《朝鲜日报》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倡导“国轮国造”的理念,中国造船业界得益匪浅,如果中国政府把钻井船和FPSO订单都给本国造船厂,中国造船厂就会在短期内积累海上采油平台建设经验,在技术水平上赶超韩国。
综合密集的信息,可以从中找到这样的信号:韩国造船的恢复性增长对我国提升造船技术水平是一种动力。我们既要看到这几年来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差距,加快补齐“短板”。  
信号三:差异化竞争抢占行业制高点
说起差异化竞争,并非新话题。但作为年中盘点,对于当下中国造船业来说,是一道非常实际、急需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形成了许多船舶产业集聚区,既有许多瞄准高端的船舶企业,也有大量中小船舶企业。这样一来,就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端领域要立足“专、精、尖”,扶优做强,而是中小船企要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度,地方政府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加以推动。
我国重要的造船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南通,目前共有规模以上船舶企业近600家,如何实现差异化经营,南通市做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
从船舶种类的区域分布看,南通的五大船企集中区——如皋、启东、通州、港闸区、苏通大桥北岸,产品特征有所区别。在如皋港区,以江苏熔盛重工为代表,“大船”优势明显,今年上半年共出坞船舶17艘,其中熔盛共有5艘17.6万吨级、1艘15.6万吨级和1艘7.6万吨级的散货船出坞,仅此一家,新造船载重吨就超过百万。此外,7月10日,熔盛40万吨的矿砂船出坞,又刷新了南通辖区造船业一项新的纪录。
而位于苏通大桥北岸附近的中远川崎、中远船务、吉宝(南通)等船企,新造船舶中既有各种类型的货船、驳船、拖轮,又有海洋工程船、油轮、化工品船等,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下半年市场预测
据专家分析,下半年,国际船舶市场活跃程度可能低于上半年,预计2011年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约为8000万载重吨左右,比上一年下降幅度可能超过40%。
下半年,交船难仍将是船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散货船、油船交付难度较大尤为突出。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可能在1.4-1.5亿载重吨,略低于上一年。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继续大幅下滑,年底将降至4亿载重吨以下,全年降幅可能超过15%;此外,新船价格继续低迷,企业盈利难度加大。
这个在情理之中,我国企业总有大干快上一股劲儿的冲动……
数量不重要。质量才重要。话说这不是前些日子某些人得知中国造船企业超过韩国以后一直酸溜溜的调调吗?还给你们没意见吧?
没有退路。
只有拼出一条路
等我们国妈下水,数量什么的都是浮云。


TG该对南棒动刀子了,不动刀子也不该对他好

TG该对南棒动刀子了,不动刀子也不该对他好
早就应该限制韩棒子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了
看看他们嚣张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垃圾国家
应该限制别国发展自己的企业才是
算没事军工哦,我们的产能很多给了军工吧
一个暂时的订单数,还搞出了几个贴子,有谁能发个完工数和手持订单数?
现在的中韩造船业类似于十七世纪的英国荷兰。虽然荷兰是马车夫但是英国的国货国运政策必将打败荷兰。
不天 发表于 2011-9-24 00:00
早就应该限制韩棒子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了
看看他们嚣张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垃圾国家
应该限制别国发展 ...
哈哈。中国早就是棒子的娱乐殖民地了~      还有,造船厂在中国开。帮助寒狗降低成本打压我们~
jingbo911 发表于 2011-9-24 05:24
现在的中韩造船业类似于十七世纪的英国荷兰。虽然荷兰是马车夫但是英国的国货国运政策必将打败荷兰。
YY吧。 10年 H国 汽车,造船,网游,娱乐,电子产品全部跟我国
越来越远~  
中国早就是棒子的娱乐殖民地了~      还有,造船厂在中国开。
这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结果,跟当年手机突然异军突起以及彩电业突然崛起一样
单纯的只是追求数量,而不去掌握核心技术,早晚悲剧
还是产业升级的速度太慢,高端LNG还是南棒的天下,万箱高速集装箱船也不是人家对手
铁血167 发表于 2011-9-24 00:06
算没事军工哦,我们的产能很多给了军工吧
搞笑,就海军那种便秘一样的造船速度,能占多少产能?
让人惊讶的是连054A那样的军舰都还在继续造,更让惊讶的是CD上一群神棍还把054A这货吹成世界先进水平。。
  都别乱扯了,高端造船上真正的技术都在欧美手里,中韩都是买欧美的专利造的。。半斤八两。
造船(军舰、游轮除外)是典型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造一条船挣的钱可能还没卖一套导航设备挣得多。西方国家早已将此产业转移至后起国家。


有理。

当年超韩国,或者可以说是下驷对上驷。
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有理。

当年超韩国,或者可以说是下驷对上驷。
毕竟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