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再讨论一些屠呦呦先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z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46:14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原创]再讨论一些屠呦呦先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20:55:57 2011, 美东)

我在这里再讨论讨论屠呦呦先生拿奖的可能性,估计大家比较感兴趣,我们先对比一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基础医学奖。

先从历史上整体看,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一共只有11位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由于拉斯克奖一共有79位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显然另外有68位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人太多,没具体数, 大家有兴趣去数数),似乎临床医学奖要少很多, 只有基础医学奖的六分之一。但显然我们应该看有多少届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发给了拉斯克临床/基础医学奖得主,而不是单纯以人数凑数, 因为奖是发给一个成就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 三个人。另外近年的数据比20-30年前的数据显然更有意义, 因为现在的颁奖委员会和过去显然不一样,发奖的侧重点也会有不同。我们就来看看过去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2001-2010),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获得者(2001,2002, 2007,2009), 同样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2003,2005,2008,2010)。具体如下:

Leland H. Hartwell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ir Paul M. Nurse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yndey Brenner (2002诺贝尔医学奖,197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Paul Lauterbur (2003 诺贝尔医学奖, 1984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Barry J. Marshall (2005 诺贝尔医学奖,1995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Oliver Smithie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io R. Capecchi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tin J. Evan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Luc Montagnier (2008 诺贝尔医学奖,1986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Elizabeth H. Blackburn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Carol W. Greider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Jack W. Szostak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Robert G. Edwards (2010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还有三位化学奖得主

Roderick MacKinnon (2003诺贝尔化学奖, 1999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aron Ciechanover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vram Hershko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可以看出虽然12位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只有4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 人数上看的确基础医学奖的多很多,但两方分别拿了六届/四届,差别不大,在医学奖上更可以说是平起平坐。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委员会并没有完全倾向于基础研究,他们对临床医学上的成就一样重视,所以从对比上看,屠呦呦先生虽然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她拿奖几率并不比现在这些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低多少。

那么紧跟着的一点就是青蒿素的成就够不够格拿奖?这个本来不需要说什么,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就足以说明它够格。拉斯克奖的评审委员会基本上都是学科大牛,你说一个可能看走眼,20多位盯着呢,评出来的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而且好几个诺奖得主,提名诺奖完全没问题。我在原来那篇文章里面已经谈过,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有人说这个成就比不上青霉素,所以不够格。这个说法就比较出格了,诺贝尔医学奖本来就有高有低,青霉素这种成就一百年来都没几个,如果每一届诺贝尔医学奖都按照青霉素, DNA双螺旋的标准
,估计10-20年都难发一个奖。青蒿素只需要对比现阶段诺贝尔医学奖的平均水平就好了,从这点上看,很多目前还没有什么医学价值的成果都拿了奖,而这个实实在在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的如果拿不到奖,我个人觉得是违背诺贝尔本人设立这个奖的初衷的。还有就是奎宁和青蒿素对比,首先,奎宁19世纪就出来了,那时候还没有诺贝尔奖,所以这个对比本身就是关公战秦琼。更重要的一点, 青蒿素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奎宁/氯奎宁,是抗疟药一个里程碑的成就,新药和新类型的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一点意义重大。而且目前青蒿素没有耐药性, 不是每个新药都能有青蒿素的成就。另外还补
充一点,抗菌药不光青霉素拿过奖,另外两个类型的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也单独拿过,从这个例子看,青蒿素和奎宁没有任何冲突,完全可以单独拿。还有人说青蒿素的发现没理论和技术上原创的东西,这就比较扯了,请问青霉素有吗?医学奖的本来目的就是改善和提高人类医疗水平, 攻克疑难杂症,看重的首先就是贡献。

饶毅担心过屠呦呦先生的年龄,毕竟满80快81的人了,这也是我担心的,这估计是阻碍得奖的最大因素,诺贝尔奖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不颁给过世的人。现在关键就是屠呦呦先生能不能hold住, 等到拿奖那一天。今年估计很难,可以看看上面最近10年拿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之间明显有时间差。最快的拿拉斯克奖(06)后三年拿诺贝尔奖(09),慢的等了31年。如果是前者,还很有戏,如果后者,绝对没戏。如果单独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也不乐观,快的等了9年,慢的等了22年。按照最快的,也要到2020年,都90高龄,希望还能hold住。不过也许不用等那么久。

至于其它什么政治,文化,中西医等等因素,我不想多讨论,我想诺贝尔奖一百多年来的名望还是靠的住的。(这里专指科学上的三个奖,其它的和平奖,文学奖, 经济学奖不在我讨论范围)。

最后还是那句话: 青蒿素的工作拿到拉斯克奖已经证明一切了,可以说已经不需要其它更多的什么证明了。

最后欢迎大家指正错误,也欢迎大家转载,让我们多多宣传中国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过那种转贴完全不提原作者名字的就不欢迎了。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原创]再讨论一些屠呦呦先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20:55:57 2011, 美东)

我在这里再讨论讨论屠呦呦先生拿奖的可能性,估计大家比较感兴趣,我们先对比一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基础医学奖。

先从历史上整体看,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一共只有11位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由于拉斯克奖一共有79位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显然另外有68位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人太多,没具体数, 大家有兴趣去数数),似乎临床医学奖要少很多, 只有基础医学奖的六分之一。但显然我们应该看有多少届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发给了拉斯克临床/基础医学奖得主,而不是单纯以人数凑数, 因为奖是发给一个成就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 三个人。另外近年的数据比20-30年前的数据显然更有意义, 因为现在的颁奖委员会和过去显然不一样,发奖的侧重点也会有不同。我们就来看看过去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2001-2010),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获得者(2001,2002, 2007,2009), 同样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2003,2005,2008,2010)。具体如下:

Leland H. Hartwell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ir Paul M. Nurse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yndey Brenner (2002诺贝尔医学奖,197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Paul Lauterbur (2003 诺贝尔医学奖, 1984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Barry J. Marshall (2005 诺贝尔医学奖,1995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Oliver Smithie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io R. Capecchi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tin J. Evan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Luc Montagnier (2008 诺贝尔医学奖,1986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Elizabeth H. Blackburn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Carol W. Greider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Jack W. Szostak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Robert G. Edwards (2010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还有三位化学奖得主

Roderick MacKinnon (2003诺贝尔化学奖, 1999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aron Ciechanover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vram Hershko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可以看出虽然12位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只有4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 人数上看的确基础医学奖的多很多,但两方分别拿了六届/四届,差别不大,在医学奖上更可以说是平起平坐。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委员会并没有完全倾向于基础研究,他们对临床医学上的成就一样重视,所以从对比上看,屠呦呦先生虽然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她拿奖几率并不比现在这些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低多少。

那么紧跟着的一点就是青蒿素的成就够不够格拿奖?这个本来不需要说什么,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就足以说明它够格。拉斯克奖的评审委员会基本上都是学科大牛,你说一个可能看走眼,20多位盯着呢,评出来的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而且好几个诺奖得主,提名诺奖完全没问题。我在原来那篇文章里面已经谈过,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有人说这个成就比不上青霉素,所以不够格。这个说法就比较出格了,诺贝尔医学奖本来就有高有低,青霉素这种成就一百年来都没几个,如果每一届诺贝尔医学奖都按照青霉素, DNA双螺旋的标准
,估计10-20年都难发一个奖。青蒿素只需要对比现阶段诺贝尔医学奖的平均水平就好了,从这点上看,很多目前还没有什么医学价值的成果都拿了奖,而这个实实在在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的如果拿不到奖,我个人觉得是违背诺贝尔本人设立这个奖的初衷的。还有就是奎宁和青蒿素对比,首先,奎宁19世纪就出来了,那时候还没有诺贝尔奖,所以这个对比本身就是关公战秦琼。更重要的一点, 青蒿素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奎宁/氯奎宁,是抗疟药一个里程碑的成就,新药和新类型的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一点意义重大。而且目前青蒿素没有耐药性, 不是每个新药都能有青蒿素的成就。另外还补
充一点,抗菌药不光青霉素拿过奖,另外两个类型的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也单独拿过,从这个例子看,青蒿素和奎宁没有任何冲突,完全可以单独拿。还有人说青蒿素的发现没理论和技术上原创的东西,这就比较扯了,请问青霉素有吗?医学奖的本来目的就是改善和提高人类医疗水平, 攻克疑难杂症,看重的首先就是贡献。

饶毅担心过屠呦呦先生的年龄,毕竟满80快81的人了,这也是我担心的,这估计是阻碍得奖的最大因素,诺贝尔奖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不颁给过世的人。现在关键就是屠呦呦先生能不能hold住, 等到拿奖那一天。今年估计很难,可以看看上面最近10年拿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之间明显有时间差。最快的拿拉斯克奖(06)后三年拿诺贝尔奖(09),慢的等了31年。如果是前者,还很有戏,如果后者,绝对没戏。如果单独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也不乐观,快的等了9年,慢的等了22年。按照最快的,也要到2020年,都90高龄,希望还能hold住。不过也许不用等那么久。

至于其它什么政治,文化,中西医等等因素,我不想多讨论,我想诺贝尔奖一百多年来的名望还是靠的住的。(这里专指科学上的三个奖,其它的和平奖,文学奖, 经济学奖不在我讨论范围)。

最后还是那句话: 青蒿素的工作拿到拉斯克奖已经证明一切了,可以说已经不需要其它更多的什么证明了。

最后欢迎大家指正错误,也欢迎大家转载,让我们多多宣传中国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过那种转贴完全不提原作者名字的就不欢迎了。
屠老太太确实做出了诺奖级的贡献。

这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10年前,很多中国人就为老太太的贡献进行宣传。
可能是过去10年里,此药在非洲以及亚洲一些穷国比如柬埔寨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的生命,
这才慢慢的让人们意识到其重要性。

这也算是一个迟来的认可吧。
Lasker奖的评审委员会,其阵容比诺贝尔奖评上委员会还要强大。
  
  J. Michael Bishop (诺贝尔得主,发现逆转录病毒癌基因)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Paul Nurse (HHMI trustee, 诺贝尔得主,阐述细胞周期)
  The Royal Society
  
  Lucy Shapiro (癌症领域大牛)
  Stanford University
  
  Joseph Goldstein (诺贝尔得主,发现胆固醇代谢通路)
  Chairman of the Jury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Cornelia Bargmann (HHMI,线虫行为、神经领域的大牛)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Donald Ganem (HHMI,成名于病毒复制)
  Novartis Institutes for Bi omedical Research
  
  Diane Mathis (T细胞免疫)
  Harvard University
  
  Huda Zoghbi (HHMI,神经疾病)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Richard Lifton (HHMI,疾病遗传学,横跨各科疾病)
  Yale University
  
  Charles Sawyers (HHMI, 癌症领域大牛)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Titia de Lange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Robert Horvitz (HHMI,诺贝尔奖得主,发现细胞凋亡的机制)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ric Kandel (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
  Columbia University
  
  Michael Brown (诺贝尔奖得主,和Goldstain一起)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Martin Raf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Günter Blobel (诺贝尔奖得主,蛋白运输)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Marc Tessier-Lavigne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Jeremy Nathans (HHMI)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
  
  Jack Dixon (HHMI)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Phillip Sharp (HHMI,诺贝尔奖得主,发现mRNA可变剪接)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anley Cohen (诺贝尔奖,发现神经生长因子)
  Stanford University
  
  Craig Thompson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Stuart Kornfeld
  Washington University
  
  Gregory Petsko (结构生物学大牛)
  Brandeis University
  
  
  这种阵容,简直是科学研究梦之队啊,强大的没法形容了。有些人还没拿大奖,只是时间问题,有些人机缘巧合错过了。
,,,,,,,,,,,,,,,,,
转自天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