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100亿对于振兴发动机仍是杯水车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0:18
http://war.news.163.com/11/0914/17/7DU8JP2Q00011MTO.html

核心提示:林左鸣表示100亿要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杯水车薪的。100亿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企业投入这100亿是为了打响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第一枪,就像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一样。
资料图:“CJ-1000A”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首台1:2金属模型。
资料图: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

6月16日,第49届巴黎航展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主体,中航工业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正计划努力用10年时间,实现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目标。请问,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有哪些?建成航空工业强国的标志是什么?

林左鸣:目前,无论是民用航空还是军用航空,我们的国际市场占有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民用航空方面,国家推动大飞机项目以后,未来中国空中不光飞着进口的飞机,还将飞着国产飞机,同时这个国产飞机还应该是进入世界市场的飞机。航空跟汽车、电子这样的产业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国际化、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产业。如果航空产业不能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市场,那就很难生存。所以一个国家如果单靠某个区域来支撑航空产业,就不太可能有很好的发展,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艰巨任务。另外在军用航空装备方面,虽然我们现在也有出口,并且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的占有量,但是军品是非常复杂的,要受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即便是非常好的产品,有些国家也不一定会买。

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有条件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所以要成为航空工业强国,中国航空工业首先要成为支柱产业而不仅仅是先导产业,航空技术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才能有市场占有量。这是综合实力、综合竞争与市场占有量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的航空工业很弱小,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很低,我们就谈不上是航空工业强国。第二,航空工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航空的很多高端和前沿技术都可以用在非航空产业上。航空产业一块钱的产出,可以带动其他产业15块钱的发展,也就是说航空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效应是1∶15。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尽管历史上我国航空工业几乎涉及过所有民用领域,但总体上带动效应是不够的。

从西方的经验看来,除了专业化的航空集成企业(比如波音公司,这种企业的航空零部件由全世界各地其他企业生产)外,其他航空系统公司,像柯林斯、霍尼韦尔、GE等公司,其整个业务构成中航空业务所占比例往往是很少的,约占20%左右。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航空业务板块还没能发挥很好的带动作用。我们提出挑战万亿的战略目标,如果我们按现在航空业务的收入乘以15倍,那早就超过万亿了。所以,航空的核心技术对民用产业的带动还不够。其实,很多领域都需要航空技术。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高铁领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企业,那就是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这个公司既做世界最高端的公务机和支线飞机,也做高速铁路产业。时速300公里的列车使用的雨刷就肯定是航空雨刷。航空技术应该来带动民用产业发展,对整个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应该起到领头羊作用。这两个方面如果能做好的话,才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航空工业强国。

记者:有一句广告语: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请问中航工业掌握了哪些核心科技?

林左鸣:在航空领域,主要有三大部分:整机、动力、机载系统。我们在整机技术水平上有很大发展,不管是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方面,还是新材料运用上与世界顶尖技术的差距已逐渐缩小。在系统技术上,我们也有很多独到之处。我们现在掌握的很多技术,比如飞行控制技术和关键元器件,是俄罗斯人也干不出来的。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航空领域差距比较大的方面是动力,不是我们搞动力的团队不努力,其实近十年来这方面已经有长足进展。世界上能够搞全谱系航空动力的国家非常少,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俄罗斯说他们在发动机的研制上停滞了20年,他们已经不能容忍了,准备奋起直追。我国航空动力为什么比较落后,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投入不够,因为航空动力在西方国家从来都是国家战略产业,排位比核技术还高。过去50年美国在航空发动机上的科研投入接近10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采购费用,仅是单纯的技术投入。

有人说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皇冠,而航空发动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是传统经典力学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从空气动力学、热力学、结构力学等所有经典力学都要体现。比如,我们坐波音飞机感觉很舒适,可现在波音飞机上的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都超过1500摄氏度,而且是在承受巨大负荷的情况下。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是非常核心的。现在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都采用单晶叶(微博)片,也就是整个叶片是一块晶体,叶片的表面就是晶体的表面,这样的可靠性要好很多。这些技术都是些实验性技术,航空发动机不光是设计出来,还要通过做实验取得数据,再反馈对设计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改完善,这些都需要巨大投资。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快,经济总量也很大,我们国家也有能力像其他国家一样支持航空发动机这样的高科技产业。

记者:您之前提到未来五年中航工业要自主投资100亿元,打一场航空动力的翻身仗。请问“航空动力翻身仗”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计划顺利实施,5年后我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将达到何种水平?

林左鸣:应该说,100亿要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杯水车薪的。100亿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企业投入这100亿是为了打响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第一枪,就像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一样。所谓的打翻身仗,第一,是想尽快启动整个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的关注,因为航空发动机几乎涉及工业的所有领域,所有相关工业领域都要有不惜血本去攻克难关的决心和行动。第二,希望国防建设中的武器装备不再受制于人。第三,希望自己生产的飞机能用上自己生产的发动机,甚至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

记者:“太行”发动机已经开始使用,未来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核心机是否使用了“太行”的核心机?

林左鸣:不是的。“太行”是用于军用航空装备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研制,进展很好,我们航空人也十分欣慰,当然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民用发动机要另起炉灶,我们运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在上海成立了,合资公司,即中航工业商用发动机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公司采用哑铃型,主要关注研发、集成和销售,国内现有的资源只要有能力参加,我们都欢迎。

记者:我们的发动机跟C919采购的外国发动机处于同一水平吗?

林左鸣:应该是一致的,甚至要进一步发展。根据国际惯例,民用飞机一般都是选用两型发动机的,所以我们也准备进入国产大飞机项目。

记者:这次巴黎航展,中航工业将以“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为主题,全面展示中航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最新成果,并且与世界顶尖航空工业企业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请问,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这句话在中航工业占有什么地位呢?

林左鸣:世界航空市场是统一的市场,很难有一个产品只针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比较小的区域,如果这样就基本上没有商业成功的可能。全世界所有干航空的都不是闭门造车,都是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波音、空客都是这样运作的,只要有能力就能参与。航空产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产业,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这个指导思想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扮演我们应有的角色,我们不但是供应商而且还是采购商,我们不仅做零部件制造,我们制造的飞机也要采购世界其他制造商的系统,比如MA60,我们选用了美国普惠的发动机、柯林斯的航电。这还不够,我们正在考虑跟世界很多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这次在巴黎航展也会有重要信息披露,准备跟欧洲企业联合开发一型发动机。CFM56发动机就是联合开发的典范,以美国和法国为主,其中很多零部件都有其他国家进行配套。

记者:中航工业很多企业都与国外合作生产子系统,而且不只是针对C919,是不是说,中航工业未来可能为海外其他飞机提供航电系统?

林左鸣:这是最典型的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举措。我举个GE公司的例子,GE公司是非常多元的公司,对于一些有前途的产业,他并不是从头研发,而是通过并购再注入资金和资源做强做大,并且通过与有能力的合作伙伴一起做大。GE并购了英国的史密斯公司,形成自己的航电产业。

去年中航工业跟GE公司成立了航电公司,建立50对50的合资企业,总部在上海。这个企业的产品针对全球所有的民机,都参与竞争,这同过去只给人家打工做零部件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从资本层面到技术层面的完全融合。

记者:中航工业是中国军机的主要供应商,您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中航工业要作为空天长城的基石,在推进这个战略中跟航天行业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林左鸣:航空工业对于空天飞行器来说具有很多优势,历史上曾经有过“协和”号和图144等高超音速飞机,高超音速的飞行器对人类未来的幸福生活还是很有用的。未来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是通过机场起飞,到邻近空间高速飞行,到目的地时再进入稠密大气层并降落。航空工业与航天更多的是合作,都是根据自己的优势技术和能力来发展。做好空天飞行器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动力,需要在很稀薄的大气层也能使用;第二是热防护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技术进步产生强有力的拉动。

记者:中航工业参加本次巴黎航展有哪些亮点和动作?

林左鸣:巴黎航展是我国跟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我们选择一些重大合作和签约事件通过巴黎航展对外公布。本届巴黎航展上,我们进行的签约有跟国际飞机发动机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等,这些合作对中国航空工业都很重要。第二,展台有静态展示,展示我们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合作的基本方向。在欧洲航展中,我们还没有派出过飞机进行飞行表演。我们在迪拜进行过飞行表演,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主要市场集中在非洲和中东地区。

记者:本届巴黎航展上将出现依靠太阳能动力的阳光动力号飞机,您对航空领域的新能源开发是怎么看待的?

林左鸣:能源问题一直都非常重要,化学能源毕竟有限而且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无污染能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水电、风电、太阳能是最重要的资源,怎样利用太阳能非常关键,将太阳能转换为可利用的能源非常困难,这也不是所有装备都能使用的,但在航空领域使用太阳能最有可行性。飞机的翼展可以做得很大,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驱动飞机飞行,有望实现将太阳能作为飞机的动力。现在有很多轻质飞行材料,它们可以承载更多的有效负荷。我认为,在巴黎航展亮相的太阳能飞机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记者:中航工业在新能源领域有何举措?

林左鸣:我们参加了风电能的开发,在这个领域我们在中国是领先的,对中国风电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风电的旋翼跟飞机的螺旋桨技术是相通的,我们河北保定的一家企业利用航空技术,发展成为风电领域国内重要企业。此外,还有航空技术中的电机、传动、控制等技术都是风电开发中的核心技术,这使得航空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

第二个是锂电池项目,该项目的整套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这跟国外引进的产品在竞争力上相比具有很大优势,这个月将有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在河南洛阳建成。

太阳能技术我们也在探索,我觉得像巴黎航展展示的太阳能飞机,如果技术成熟,可以让飞机长时间留空飞行,用途非常广泛。

除了生物技术,中航工业在新兴技术上基本都有介入。http://war.news.163.com/11/0914/17/7DU8JP2Q00011MTO.html

核心提示:林左鸣表示100亿要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杯水车薪的。100亿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企业投入这100亿是为了打响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第一枪,就像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一样。
资料图:“CJ-1000A”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首台1:2金属模型。
资料图: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

6月16日,第49届巴黎航展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主体,中航工业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正计划努力用10年时间,实现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目标。请问,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有哪些?建成航空工业强国的标志是什么?

林左鸣:目前,无论是民用航空还是军用航空,我们的国际市场占有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民用航空方面,国家推动大飞机项目以后,未来中国空中不光飞着进口的飞机,还将飞着国产飞机,同时这个国产飞机还应该是进入世界市场的飞机。航空跟汽车、电子这样的产业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国际化、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产业。如果航空产业不能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市场,那就很难生存。所以一个国家如果单靠某个区域来支撑航空产业,就不太可能有很好的发展,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艰巨任务。另外在军用航空装备方面,虽然我们现在也有出口,并且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的占有量,但是军品是非常复杂的,要受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即便是非常好的产品,有些国家也不一定会买。

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有条件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所以要成为航空工业强国,中国航空工业首先要成为支柱产业而不仅仅是先导产业,航空技术水平要达到国际领先才能有市场占有量。这是综合实力、综合竞争与市场占有量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的航空工业很弱小,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很低,我们就谈不上是航空工业强国。第二,航空工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航空的很多高端和前沿技术都可以用在非航空产业上。航空产业一块钱的产出,可以带动其他产业15块钱的发展,也就是说航空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效应是1∶15。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尽管历史上我国航空工业几乎涉及过所有民用领域,但总体上带动效应是不够的。

从西方的经验看来,除了专业化的航空集成企业(比如波音公司,这种企业的航空零部件由全世界各地其他企业生产)外,其他航空系统公司,像柯林斯、霍尼韦尔、GE等公司,其整个业务构成中航空业务所占比例往往是很少的,约占20%左右。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航空业务板块还没能发挥很好的带动作用。我们提出挑战万亿的战略目标,如果我们按现在航空业务的收入乘以15倍,那早就超过万亿了。所以,航空的核心技术对民用产业的带动还不够。其实,很多领域都需要航空技术。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高铁领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企业,那就是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这个公司既做世界最高端的公务机和支线飞机,也做高速铁路产业。时速300公里的列车使用的雨刷就肯定是航空雨刷。航空技术应该来带动民用产业发展,对整个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应该起到领头羊作用。这两个方面如果能做好的话,才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航空工业强国。

记者:有一句广告语: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请问中航工业掌握了哪些核心科技?

林左鸣:在航空领域,主要有三大部分:整机、动力、机载系统。我们在整机技术水平上有很大发展,不管是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方面,还是新材料运用上与世界顶尖技术的差距已逐渐缩小。在系统技术上,我们也有很多独到之处。我们现在掌握的很多技术,比如飞行控制技术和关键元器件,是俄罗斯人也干不出来的。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航空领域差距比较大的方面是动力,不是我们搞动力的团队不努力,其实近十年来这方面已经有长足进展。世界上能够搞全谱系航空动力的国家非常少,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俄罗斯说他们在发动机的研制上停滞了20年,他们已经不能容忍了,准备奋起直追。我国航空动力为什么比较落后,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投入不够,因为航空动力在西方国家从来都是国家战略产业,排位比核技术还高。过去50年美国在航空发动机上的科研投入接近10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采购费用,仅是单纯的技术投入。

有人说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皇冠,而航空发动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是传统经典力学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从空气动力学、热力学、结构力学等所有经典力学都要体现。比如,我们坐波音飞机感觉很舒适,可现在波音飞机上的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都超过1500摄氏度,而且是在承受巨大负荷的情况下。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是非常核心的。现在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都采用单晶叶(微博)片,也就是整个叶片是一块晶体,叶片的表面就是晶体的表面,这样的可靠性要好很多。这些技术都是些实验性技术,航空发动机不光是设计出来,还要通过做实验取得数据,再反馈对设计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改完善,这些都需要巨大投资。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快,经济总量也很大,我们国家也有能力像其他国家一样支持航空发动机这样的高科技产业。

记者:您之前提到未来五年中航工业要自主投资100亿元,打一场航空动力的翻身仗。请问“航空动力翻身仗”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计划顺利实施,5年后我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将达到何种水平?

林左鸣:应该说,100亿要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杯水车薪的。100亿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企业投入这100亿是为了打响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第一枪,就像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一样。所谓的打翻身仗,第一,是想尽快启动整个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的关注,因为航空发动机几乎涉及工业的所有领域,所有相关工业领域都要有不惜血本去攻克难关的决心和行动。第二,希望国防建设中的武器装备不再受制于人。第三,希望自己生产的飞机能用上自己生产的发动机,甚至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

记者:“太行”发动机已经开始使用,未来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核心机是否使用了“太行”的核心机?

林左鸣:不是的。“太行”是用于军用航空装备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研制,进展很好,我们航空人也十分欣慰,当然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民用发动机要另起炉灶,我们运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在上海成立了,合资公司,即中航工业商用发动机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公司采用哑铃型,主要关注研发、集成和销售,国内现有的资源只要有能力参加,我们都欢迎。

记者:我们的发动机跟C919采购的外国发动机处于同一水平吗?

林左鸣:应该是一致的,甚至要进一步发展。根据国际惯例,民用飞机一般都是选用两型发动机的,所以我们也准备进入国产大飞机项目。

记者:这次巴黎航展,中航工业将以“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为主题,全面展示中航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最新成果,并且与世界顶尖航空工业企业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请问,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这句话在中航工业占有什么地位呢?

林左鸣:世界航空市场是统一的市场,很难有一个产品只针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比较小的区域,如果这样就基本上没有商业成功的可能。全世界所有干航空的都不是闭门造车,都是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波音、空客都是这样运作的,只要有能力就能参与。航空产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产业,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这个指导思想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扮演我们应有的角色,我们不但是供应商而且还是采购商,我们不仅做零部件制造,我们制造的飞机也要采购世界其他制造商的系统,比如MA60,我们选用了美国普惠的发动机、柯林斯的航电。这还不够,我们正在考虑跟世界很多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这次在巴黎航展也会有重要信息披露,准备跟欧洲企业联合开发一型发动机。CFM56发动机就是联合开发的典范,以美国和法国为主,其中很多零部件都有其他国家进行配套。

记者:中航工业很多企业都与国外合作生产子系统,而且不只是针对C919,是不是说,中航工业未来可能为海外其他飞机提供航电系统?

林左鸣:这是最典型的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举措。我举个GE公司的例子,GE公司是非常多元的公司,对于一些有前途的产业,他并不是从头研发,而是通过并购再注入资金和资源做强做大,并且通过与有能力的合作伙伴一起做大。GE并购了英国的史密斯公司,形成自己的航电产业。

去年中航工业跟GE公司成立了航电公司,建立50对50的合资企业,总部在上海。这个企业的产品针对全球所有的民机,都参与竞争,这同过去只给人家打工做零部件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从资本层面到技术层面的完全融合。

记者:中航工业是中国军机的主要供应商,您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中航工业要作为空天长城的基石,在推进这个战略中跟航天行业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林左鸣:航空工业对于空天飞行器来说具有很多优势,历史上曾经有过“协和”号和图144等高超音速飞机,高超音速的飞行器对人类未来的幸福生活还是很有用的。未来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是通过机场起飞,到邻近空间高速飞行,到目的地时再进入稠密大气层并降落。航空工业与航天更多的是合作,都是根据自己的优势技术和能力来发展。做好空天飞行器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动力,需要在很稀薄的大气层也能使用;第二是热防护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技术进步产生强有力的拉动。

记者:中航工业参加本次巴黎航展有哪些亮点和动作?

林左鸣:巴黎航展是我国跟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我们选择一些重大合作和签约事件通过巴黎航展对外公布。本届巴黎航展上,我们进行的签约有跟国际飞机发动机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等,这些合作对中国航空工业都很重要。第二,展台有静态展示,展示我们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合作的基本方向。在欧洲航展中,我们还没有派出过飞机进行飞行表演。我们在迪拜进行过飞行表演,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主要市场集中在非洲和中东地区。

记者:本届巴黎航展上将出现依靠太阳能动力的阳光动力号飞机,您对航空领域的新能源开发是怎么看待的?

林左鸣:能源问题一直都非常重要,化学能源毕竟有限而且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无污染能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水电、风电、太阳能是最重要的资源,怎样利用太阳能非常关键,将太阳能转换为可利用的能源非常困难,这也不是所有装备都能使用的,但在航空领域使用太阳能最有可行性。飞机的翼展可以做得很大,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驱动飞机飞行,有望实现将太阳能作为飞机的动力。现在有很多轻质飞行材料,它们可以承载更多的有效负荷。我认为,在巴黎航展亮相的太阳能飞机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记者:中航工业在新能源领域有何举措?

林左鸣:我们参加了风电能的开发,在这个领域我们在中国是领先的,对中国风电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风电的旋翼跟飞机的螺旋桨技术是相通的,我们河北保定的一家企业利用航空技术,发展成为风电领域国内重要企业。此外,还有航空技术中的电机、传动、控制等技术都是风电开发中的核心技术,这使得航空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

第二个是锂电池项目,该项目的整套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这跟国外引进的产品在竞争力上相比具有很大优势,这个月将有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在河南洛阳建成。

太阳能技术我们也在探索,我觉得像巴黎航展展示的太阳能飞机,如果技术成熟,可以让飞机长时间留空飞行,用途非常广泛。

除了生物技术,中航工业在新兴技术上基本都有介入。
单位要换成英镑才够启动资金
记者:2010年中航工业实现利润105亿元,在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大幅提升。这十年发展这么快,是怎么做到的?

林左鸣:主要是企业体制机制的转变。现在中航工业正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这是核心工作,对我们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十年前我们处于亏损状态,很多企业都倒闭了。改革开放初期,航空工业发展还是不错的,当时要军转民,航空具有技术优势,第一轮民用产业兴起时,航空杀进几乎所有产业,而且做得都还不错,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一些民营企业的机制比较活,把我们饭碗抢了,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不少是从我们这里挖去的。在90年代初我们出现了问题,很多企业很困难,特别是90年代后期,行业出现了很困难的情况。之后我们做了重大调整,开始转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变化非常大,这是内在的动力。

此外,航空工业的发展跟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还处在仿制创汇的时代,目前我国就没有财力开发先进航空产品了。我们航空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整体的发展,我们超过50%的领域是非航空的,说明我们国家对非航空的需求很大。

总体而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内部是因为企业机制的转变,员工、团队、观念的转变外部是因为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的。

记者: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主要有哪些举措?

林左鸣: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的规模,增大市场占有份额。

第一,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在我们提出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五化”主要是围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我们理想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上市的国有控股的公众公司,形成母子公司结构,母公司形成战略和财务管控的中心,按专业分成各个板块,专业化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个过程。

第二,我们必须围绕整个产业的战略格局做调整。我们过去军工企业大部分都在三线地区,这样的产业格局显然不是贴近市场、贴近资源的,在现代竞争中是不行的。在天津成立了空客的总装厂,我们感到了巨大压力,我们沿海地区一旦跟国外航空企业结合起来,必然使我们过去的航空产业全盘崩溃,为什么?到时候人都给你挖走了。我们做出了重大决定就是在市场发展的前沿阵地进行布局,就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坦率地讲,这样做的阻力是很大的,原有三线地区的航空企业、研发中心弄到沿海地区去,当地政府就会很有意见。比如,我们在天津搞了直升机的研发总部,在人才聚集上就没有问题了。之前我们在景德镇,有一段时间连一个学直升机的大学生都招不到,招学拖拉机的去设计直升机,大量已经成熟的人才都跑了。我们这样做,将来的实践会证明是正确的,江西原有的直升机基地也会越发展越好,我们只是把需要吸引高端人才的业务拿到沿海,加工制造还是在江西,那里劳动力成本低,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产业带动起来。我们把通用飞机的总部放到珠海去,把商用发动机的总部放到上海去,把直升机的总部放到天津,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圈的布局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对队伍的培训。中航工业成立了中航大学,我担任这个大学的校长,每年培训四五千人次,不只针对内部,而且还培训客户。

记者:中航工业在国际合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林左鸣:我们最近开启了一大批海外并购,在奥地利并购了FACC,这是一个复合材料企业,并购之后也促进了C919的复合材料的进展。FACC是奥地利最大的航空企业,张德江副总理去的时候,当地官员说这是我们奥地利最大的航空企业,是奥地利的骄傲。张副总理说这个企业还是奥地利的企业,还在奥地利解决就业、为奥地利纳税。我们也希望通过企业搭建我们同奥地利人民的友好关系,也能支持C919的发展。还有我们并购的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专注做航空活塞发动机。我们对全球第二大通用飞机公司西锐公司实现并购,对这个公司的并购既有利中国迎接低空空域开展,也有利于拉动美国经济发展,对中美两国是双赢的。

非航空也做了很多并购,我们和北京亦庄开发区合作并购了美国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这个公司在七个国家有企业,去年有2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今年可能还能增加。在德国我们还并购一个水泥机械工厂。我们在国外的这些并购都是对现有产业链的延伸,一方面通过并购使国外的先进技术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也能够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实现双赢,更有效地占领国际市场。

做这些并购的时候我们还是非常审慎的,我们不是缺钱,我们缺的核心资源是管理团队。在并购后,我们不会轻易解雇他们原有的高管,团队的培养对我们来说也是挑战。

记者:未来还有什么国际并购计划?

林左鸣:很难说有什么计划。在中小尺寸的TFT面板方面我们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我们并购了日本 NEC公司 TFT面板的整体业务,包括几千个专利。飞亚达公司在瑞士并购了130多年的老钟表厂,这都是原有产业链的扩张。并购有两种,一种是横向并购,另一种是纵向并购,这两种我们都会考虑去做。只有在国际上的并购做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做航空这样的产业不形成跨国公司是不行的。
本来烧钱的东西嘛。

对于航发工业,有个知道死要钱得领导,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确实不够干嘛的!美国人在发动机上的投入都是百亿美元计的!100亿元确实不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