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 一般的木柄手榴弹威力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43:40
求教,话说在武器不足时,手榴弹也是一种补充求教,话说在武器不足时,手榴弹也是一种补充
QBQ上曾有一旧帖,话说当年一贯道配合汉奸势力搞武装暴乱,边区民兵去镇压,甩出一排边区造手榴弹,一阵爆炸后,匪首从烟尘中摇晃站起,大呼刀枪不入,一时间“贼势大盛”
不过最后一贯道还是被民兵镇压了,刀枪不入的匪首也被处死
边区造手榴弹的威力,大的可以危及投掷者自身安全,小的就如一贯道那批,离散性大,破片不均匀,据说经常出现两个瓣的
QBQ上曾有一旧帖,话说当年一贯道配合汉奸势力搞武装暴乱,边区民兵去镇压,甩出一排边区造手榴弹,一阵爆炸 ...
那就是说边区造很多时候只能听个响?

池鱼思故渊 发表于 2011-9-14 23:30
那就是说边区造很多时候只能听个响?


RP问题,一炸两瓣的手榴弹可能炸不死人,也可能干掉安全区外的自己人甚至你自己。手榴弹要求杀伤半径大,安全距离小,这就要破片均匀,几米内可能没事而几十米外可能中招的手榴弹是很吓人的。
池鱼思故渊 发表于 2011-9-14 23:30
那就是说边区造很多时候只能听个响?


RP问题,一炸两瓣的手榴弹可能炸不死人,也可能干掉安全区外的自己人甚至你自己。手榴弹要求杀伤半径大,安全距离小,这就要破片均匀,几米内可能没事而几十米外可能中招的手榴弹是很吓人的。
虼蚤笼 发表于 2011-9-15 00:09
RP问题,一炸两瓣的手榴弹可能炸不死人,也可能干掉安全区外的自己人甚至你自己。手榴弹要求杀伤半径大 ...
边区兵工厂有点不开窍,干嘛不用马粪纸包裹钉子,再刷沥青若干层——预制破片外壳,成本还不高
弄个铸铁壳,还要耗费铸造工时,麻烦还危险

如果镇压一贯道的用这个纸壳钉子手榴弹,那妖道嚣张不起来


      编辑掉

      编辑掉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9-15 00:25
边区兵工厂有点不开窍,干嘛不用马粪纸包裹钉子,再刷沥青若干层——预制破片外壳,成本还不高
弄个铸铁 ...
手榴弹不光用来杀人还要用来爆破工事当锤子砸人(直罗镇红军就是用手榴弹肉搏锤翻东北军)。


虼蚤笼 发表于 2011-9-15 00:39
手榴弹不光用来杀人还要用来爆破工事当锤子砸人(直罗镇红军就是用手榴弹肉搏锤翻东北军)。


那么边区手榴弹该朝这个方向去设计了,不响也够吓人

two-handed-mace.jpg (34.2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15 00:53 上传

虼蚤笼 发表于 2011-9-15 00:39
手榴弹不光用来杀人还要用来爆破工事当锤子砸人(直罗镇红军就是用手榴弹肉搏锤翻东北军)。


那么边区手榴弹该朝这个方向去设计了,不响也够吓人
……
事实上,中国当时黄色炸药都是件稀罕物,所以装填手榴弹的很多都是黑火药,黑火药的爆炸威力很小……不过爆炸后烟雾效果不错,有记忆好的同志记得当年小学课本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描写么?那里就有写到对着碉堡投掷手榴弹就是为了产生烟雾掩护爆破手接近的……

在朝鲜,美国人管志愿军投掷的手榴弹叫做”木柄震撼手榴弹“,经常有手榴弹扔到脚边也没受伤的案例出现。
但在当时,中国自己能够生产的武器太有限,委员会步枪能用到抗美援朝。
一般来说武装游击队的武器只有单打一手枪或者土枪,这种情况下手榴弹的价值就要比这些相当不靠谱的枪靠谱的多了……
即使是”正规“军,由于装备的弹药太少,手榴弹就成为了弥补枪弹不足的重要武器
更况且在中国,75毫米炮都算是”重炮“了,手榴弹再怎么说也是能爆炸的……
所以抗战时弄到鬼子的甜瓜,抗美援朝时弄到美制手榴弹都管他们叫手雷,倒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外形和手榴弹不一样,而是威力比自己的手榴弹靠谱太多了
恩,不过,说起来,1944年下半年开始德国为了武装”国民掷弹兵”,就专门开发了水泥手榴弹,实际上就是和边区造一样的货,只不过把木杆换成水泥棍子……里面的料也是黑火药,战后德国人评价这种东西就说这简直是回到了中世纪……

不过,当时的土共和果脯兵工厂只要能弄到足够的军用炸药,还是能造正常威力水平的手榴弹的,不过到了使用者手里嘛……说实话,指望中国当时的文盲士兵分清哪个是黄色炸药手榴弹,哪个是黑火药手榴弹……要求高了点,所以才会出现“有的手榴弹威力不错,有的一炸两半”这样的说法了,其实很简单,就看里面装药是啥……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9-15 00:25
边区兵工厂有点不开窍,干嘛不用马粪纸包裹钉子,再刷沥青若干层——预制破片外壳,成本还不高
弄个铸铁 ...
你以为手榴弹是造出来马上就跑工厂旁边去扔出去的啊?你不考虑储存携行问题的啊?而且钉子可不是在农业社会里随手就能搞得到的东西,就更甭提沥青了……
对了,木柄手榴弹有个缺点,木柄本身所对的方向是杀伤死角,没有破片向这个方向飞出。所以即使是67式手榴弹,理论上来说使用的是正规的军用炸药,制造工艺也已经现代化,依然有杀伤死角。所以后来土共曾经开发过铁杆手榴弹,其实就是把卵型手榴弹拉长做成木柄手榴弹的样子……不过没啥意思,现在的土共也学西方搞的是塑料弹体,在里面浇铸钢珠预制杀伤体的设计。
一般抗战初期用的就是木柄手雷吧
还有,手榴弹对于工业国家来说主要的在于引信,意大利手榴弹的评价不高就是因为为了搞碰炸,设计了个很复杂的引信,结果可靠性不行。德国整个二战期间都用的导火索不用机械引信,很蛋痛。
战后时代么大家机械加工能力都过剩,所以基本都用了机械引信。甚至80年代后还出现了电子引信……
但这一切对于抗战中的中国,不管是土共还是果脯,没意义……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化工,根本造不出足够多的化学炸药,只能大量使用黑火药充数……

pzrb 发表于 2011-9-15 00:57
你以为手榴弹是造出来马上就跑工厂旁边去扔出去的啊?你不考虑储存携行问题的啊?而且钉子可不是在农业社 ...


也是,纸壳容易戳破摔烂(糊层布可能好一点)
不过成本可以低廉不少
钉子总比铸铁壳省料吧
pzrb 发表于 2011-9-15 00:57
你以为手榴弹是造出来马上就跑工厂旁边去扔出去的啊?你不考虑储存携行问题的啊?而且钉子可不是在农业社 ...


也是,纸壳容易戳破摔烂(糊层布可能好一点)
不过成本可以低廉不少
钉子总比铸铁壳省料吧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9-15 00:52
那么边区手榴弹该朝这个方向去设计了,不响也够吓人
好胸好凶
火药是个大问题,黑火药配比是知道了,可以当时边区的条件谁能保证那3种原材料的纯度呢。黄色炸药更是奢侈。
如果有够好的炸药,种些葫芦或者用木头挖个形状,里面用鱼胶之类粘些铁柱、铁粒,一层马粪纸,里面火药,威力不会比现代手雷差。


一个老红军回忆,只要能听见手榴弹的爆炸声,就是阵地还在
铸铁(或回收)弹壳加黑色炸药别指望能有多大威力,但是毕竟是自给自主,老军工前辈在那样的 条件下不易啊

一个老红军回忆,只要能听见手榴弹的爆炸声,就是阵地还在
铸铁(或回收)弹壳加黑色炸药别指望能有多大威力,但是毕竟是自给自主,老军工前辈在那样的 条件下不易啊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9-14 23:25
QBQ上曾有一旧帖,话说当年一贯道配合汉奸势力搞武装暴乱,边区民兵去镇压,甩出一排边区造手榴弹,一阵爆炸 ...
  我在襄阳时问过看烈士陵园的原华野老兵,他说华野兵工厂自造的手榴弹一炸两半,把敌人炸一跟头过一会爬起来跑了。缴获的手榴弹要是扔好了能炸倒两三个敌人。
平心而论,李云龙一点儿也不认为这种土造手榴弹有什么好,比起日军的那种柠檬式手榴弹差得太远啦,边区造的铸铁弹体质量太差,爆炸后有时只炸成两半,弹片的杀伤效果极糟糕,这种玩艺儿在战斗中常耽误事。可话又说回来了,就这种边区造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部队,用李云龙的话说:能拔脓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
==========================================================================
亮剑第一章
tony2010 发表于 2011-9-15 01:52
火药是个大问题,黑火药配比是知道了,可以当时边区的条件谁能保证那3种原材料的纯度呢。黄色炸药更是奢侈。 ...
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是错误的,,,
本质上硝酸部分的成分达到75%才是威力最大的,之所以为啥最早发明火药的中国却一直没搞懂火药的配方。后人估计中国人火药重要用途是放烟花,按照最好的配比,烟花威力太大,效果也不好,所以一直用低配置的。。。。。或者错误配置的。
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火药的简易配方。这方法也不知历经了多少年代,劳动人民付出多少血汗,才摸索总结出来。-------------这句话倒是真没错,只不过是在长期放烟花的过程中,总结摸索出来的。。。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9-15 01:08
也是,纸壳容易戳破摔烂(糊层布可能好一点)
不过成本可以低廉不少
钉子总比铸铁壳省料吧
铁壳木把的还有很高概率不响,以当时的工艺水平,纸壳布包平时刮风下雨磕磕碰碰的打仗的时候还打算响不?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9-15 09:29
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是错误的,,,
本质上硝酸部分的成分达到75%才是威力最大的,之所以为啥最 ...
你的说法是现代化学计算结果,对于中国古代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配方而是材料纯度。既没高质量的材料来源,又没精确的检测手段,就算知道75%又如何。
古代早就用火药来作战,早期却主要用来做燃烧弹之类,或者攻城时包些有毒的东西发烟就是这原因,因为大量生产的话,那材料品质连爆炸都难以保证
其实,在电视剧《亮剑》里,主角“李云龙”团长已经对这种木柄手榴弹效果做出了评价的,原话忘记了,大概意思:远不如小鬼子的,一炸2半威力不足(貌似因为是铸铁的关系,里面也如上面说的是黑火药),不过总比没有强。具体哪集想不起来,好像是他被贬到当后勤厂长的时候说是。
木杆手榴弹还有个缺点,就是准备时间长,那67手榴弹来说,先得拧开盖,再戳破防潮纸,把拉火环拴到小拇指上,最后投出。这就比卵形手榴弹的动作复杂。79边境反击战时战士往往为了反应及时,将斜跨的手榴弹拉火环拉出来,以便随时投出。但由于树枝草丛密集,拉火环容易被这些东西挂住,造成误炸。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9-15 01:08
也是,纸壳容易戳破摔烂(糊层布可能好一点)
不过成本可以低廉不少
钉子总比铸铁壳省料吧
建国以后我国才摆脱了主要靠进口“洋钉”的时代。
工业化以前大量生产钢钉是不可能的事。
2011-9-16 11:28 上传

边区造手榴弹杀伤力波动大的原因在于其装药吧
nobunaka 发表于 2011-9-16 11:21
建国以后我国才摆脱了主要靠进口“洋钉”的时代。
工业化以前大量生产钢钉是不可能的事。
碎石都可以
如果外壳在铸造的时候就考虑预制破片威力会不会提升很多,毕竟破片比较均匀了。
   边区造手榴弹的铸铁壳由于工艺的关系大多是白口铸铁,强度差非常脆再加上壁厚不均。多出弹片是不可能的。
具有TG优良传统的手榴弹不容污蔑,君不见<番号>里的英雄用手榴弹能把飞机打下来
nobunaka 发表于 2011-9-16 11:29
其实我比较喜欢日本鬼子的那个触发短延时引信的手榴弹。
四十八瓣使用起来不如米尔斯方便
磕轻了不着,重了又太响,如果没带钢盔光脚丫丫,周围也不到伸手可砸之物,奈何?


某QBQ旧帖原作者表示,这是我爷爷说的真事,但是用的手榴弹并非边区造,而是胶东当地县里手工做的,主要供应民兵,也没扔一排,只扔了一个,然后民兵们就溃散了。道众们是后来被区小队县大队之类消灭的。

另,我爷爷不是那个战斗的经历者,他作为县宣传干事参加了审判和处决为首者而已

某QBQ旧帖原作者表示,这是我爷爷说的真事,但是用的手榴弹并非边区造,而是胶东当地县里手工做的,主要供应民兵,也没扔一排,只扔了一个,然后民兵们就溃散了。道众们是后来被区小队县大队之类消灭的。

另,我爷爷不是那个战斗的经历者,他作为县宣传干事参加了审判和处决为首者而已
那会的手榴弹就是个大炮仗,毕竟条件简陋,看过有回忆说是边区老人小孩都发动起来去老房子里刮壁硝做炸药原料的
突然想起用陶瓷做壳子如何?
木柄手榴弹装药就不大
铸铁弹体没有刻槽,更没有预制破片
别说边区造,就是建国之后的木柄手榴弹,和同期国外手榴弹比杀伤效果都不理想

59式木柄手榴弹,装药TNT 25g,无预制破片但可加破片套;67式木柄手榴弹装药TNT 38g,平均一个手榴弹破片只有60几片。
同期苏军的RGD5装药110g,有掐压钢丝预制破片,破片数量二百多。美军MK26,装药更是150g。

木柄手榴弹长期在中国生产的原因无它,就是工业能力不足又面临大规模战争或者备战世界大战的需要。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9-15 09:29
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是错误的,,,
本质上硝酸部分的成分达到75%才是威力最大的,之所以为啥最 ...
宋朝中国火药配比就开始增加硝的比例了
而且对硝和硫磺的作用有了浅显的认识
petrus 发表于 2011-9-16 13:59
某QBQ旧帖原作者表示,这是我爷爷说的真事,但是用的手榴弹并非边区造,而是胶东当地县里手工做的,主要供应 ...
居然找到作者了,原来是你写的,把原帖弄来看看
思想的幽灵 发表于 2011-9-16 12:56
边区造手榴弹的铸铁壳由于工艺的关系大多是白口铸铁,强度差非常脆再加上壁厚不均。多出弹片是不可能的。 ...
在铸造的时候就考虑凹槽也不可能么?理论上应该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