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当年珍宝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59:46
珍宝岛,俄罗斯称为达曼斯基岛(остров Даманский),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全岛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500米。距西岸中国一侧约200米,距东岸俄罗斯一侧约300米。岛的北端原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1915年形成小岛,但在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可以徒步上岛。因为此岛两头尖、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得名为珍宝岛。每到冬季,江面冰层厚达2米以上,可以通行各种车辆。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却几乎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大战。





珍宝岛,俄罗斯称为达曼斯基岛(остров Даманский),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全岛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500米。距西岸中国一侧约200米,距东岸俄罗斯一侧约300米。岛的北端原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1915年形成小岛,但在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可以徒步上岛。因为此岛两头尖、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得名为珍宝岛。每到冬季,江面冰层厚达2米以上,可以通行各种车辆。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却几乎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大战。

珍宝岛2.jpg (23.2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11 14:08 上传



珍宝岛1.jpg (8.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11 14:08 上传



珍宝岛.jpg (5.8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9-11 14:08 上传

1969年3月2日,中国和苏联边防军为了争夺珍宝岛的归属,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3月15日,冲突进一步升级,双方加强兵力火力,进行了一天的恶战。3月17日,冲突仍然持续。此后,中苏两国掀起了互相指责的滔天浪潮,在几千公里的边境地区调兵遣将,积极进行临战准备。苏联不但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甚至还企图用“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举摧毁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和重要城市,迫使中国屈服。中国则被迫转入战时经济体制,开始了持续多年的“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
因为诸多的国际国内因素,中苏两国最终保持了克制,没有酿成战争惨祸。但此后中苏由意识形态争论变成国家关系上的彻底反目,中国脱离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共同的利益与美国互相走近,联手抗苏,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日后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从此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而苏联为封堵遏制中国,挑动越南反华,出兵阿富汗,在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至国家疲弊。追根溯源,都是从这个小岛开始的。

说到当年震惊世界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就必须了解中苏边界争端的由来。

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中苏边界线分为东西两段,全长约7300公里,是当时世界最长的陆地边界线。历史上,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离中国还颇为遥远。在14世纪到15世纪的100多年间,沙皇俄国不断向东扩张,跑马圈地般地收获领土,终于与当时清朝统治的中国接壤。因为国力不逮,俄国不能像征服伏尔加河下游和西伯亚诸民族那样征服中国,只得暂时满足于其所能获得的边界。在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的东段边界。1727年,中俄又接连签订了《布连奇斯条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两国的中段边界。此后,中俄的边界稳定了100多年。

历史进入19世纪后,大清王朝不思进取,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国势大为衰落,终于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俄国人100多年来一直觊觎中国北方领土,至此才算有了机会。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与讹诈欺骗下,通过其炮制的19个不平等条约,半个世纪内夺取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珍宝岛的问题,就是在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后产生的。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至北京近郊,火烧圆明园。清廷非常震骇,咸丰皇帝也跑路到了热河。此时俄国乘机介入,假意帮助中国向英法调停,连威胁带欺骗,逼迫清廷签订了《瑷珲条约》,除江东六十四屯外,割去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两国共管。实际上当时那里已经有了大量俄军,完全已经是俄国在管理了。1860年,俄国再次采用欺骗手段,以要退出向英法调停为名,逼得清廷又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所谓“共管”土地全部割让给俄国。当时俄国人用铅笔在一张比例尺小于100万分之一的《北京条约》地图附图中沿着乌苏里江里的中国江岸随手划了一条粗线,以至于酿成了绵延近百年的中俄边界纠纷。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家陷于内战饥荒之中。列宁基于其革命理念,也因为当时远东大片土地还在白卫军和外国干涉军手中,所以在1919年7月由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意思实际上是说我现在控制不了那块地了,中国要是有能力就自己拿回去。遗憾的是中国当时还是在北洋军阀的混乱统治之下,虽然也跟着外国干涉军派出了少量军队去远东,但既无决心,也无能力收复历史上的失土。

等到苏俄名将布柳赫尔,也就是后来帮着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的加仑将军带领红军打到了远东地区后,列宁就说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永远是我们的。”1920年9月,苏俄政府又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宣言,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时苏俄内部争论也是激烈的。老资格的外交家越飞相信列宁在第一次对华宣言中的态度,准备以此来和中国政府进行交涉谈判。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对越飞是连讽刺带挖苦。

1922年,苏俄政府开始对华交涉后,不再同意归还给中国任何领土,甚至连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中宣布归还的中东铁路也不肯放弃。列宁逝世后,1924年5月,以中国北京政府承认苏联在外蒙驻兵和继承沙俄时期拥有的中东铁路,苏联放弃沙俄在华特权和庚子赔款、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为交换条件,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但两国的领土问题并未解决。不但如此,利用中国国内的混乱,苏联还继续攫取中国领土,于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时占领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面积达375平方公里的黑瞎子岛地区。1944年又宣布将其早已控制,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并入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图瓦自治州。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全方位友好的政策,边界问题一时被掩盖了。到了1960年代初,中苏两国之间的蜜月期已经过去,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很多分歧,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边界争端也渐渐浮出水面。从1964年开始,中苏两国开始举行边界谈判。中国的意思是首先苏联得肯定沙皇俄国政府与中国清政府签订的边界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在此基础上确定边界走向。而苏方拒不承认那些条约的不平等性质,认为现在的边界并没有什么问题。双方的分歧点,除了在很多地段含混不清外,主要在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岛屿的归属。在先前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并没有详细规定江中岛屿的归属。按照通行的国际规则,可以主航道的中心线为界,本来并不难解决。可是苏方却以当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地图附图为凭据,也就是那张在江中划了一笔的地图,认为边界早已划定,正是沿着中国江岸的,因此将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600多个岛域划归苏联。中国方面认为《中俄北京条约》正文中写明“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河东之地,属俄罗斯;二河西属中国。”这就是说是以江面为界。而当年的这张地图附图非常粗糙,连江心岛几乎都没有标出,图上的划的一笔并不表明边界线在江中的位置。从历史上和传统习惯上来说,珍宝岛也一直归中国管辖。这样,中苏边界问题就出现了“中俄条约线”、“苏联地图线”和“实际控制线”交错的复杂情况,双方意图又针锋相对,谈判陷入了僵局之中。
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在接见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等人时提出:“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凡是能够划过去的,他都要划。有人说,他们还要把中国新疆、黑龙江划过去”“一百年多年前,已经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堪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呢。”与此针对,9月15日,赫鲁晓夫在与日本议员的谈话中强调:“苏联的领土是历史形成的”“苏联的边界是神圣的”“谁胆敢破坏它,谁就会遭到苏联各族人民的最坚决的反击。”赫鲁晓夫还提出:“中国的历代皇帝是不次于俄国沙皇的掠夺者”,他们“夺取了蒙古、西藏和新疆”。在如此的互相攻讦中,能否解决边界问题可想而知。

1964年以后,中苏两国的分歧从意识形态扩大到了国家关系,边境上的形势也更加紧张。借着中苏边界问题,苏联开始增加边境上的驻军,又把1950年代从蒙古撤出的军队重新派了进去,名义上是帮助没有常备军的蒙古镇守中蒙边界,实际上已经隐含了战时威胁北京的意图。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中国的政策更加强硬,开始向中苏边境部署大量的军队。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是志大才疏,偏偏又是个鹰派,喜欢军事解决问题。像提出“有限主权论”,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中苏军事对峙、拓展海外军事基地、出兵阿富汗,都是在他任内发生的。毛泽东当年批判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而斯大林控制东欧是为了建立保卫苏联边界的缓冲区,赫鲁晓夫主张和平共处,标准意义上的进行扩张的帝国主义行为,还是勃列日涅夫干出来的,毛泽东并没有说错。

中国国内开始“文化大革命”以后,“反修防修”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中苏之间的矛盾已难以弥合。而苏联则对中国采取施加压力的军事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要迫使中国屈服。可以想见,互有敌意的两国,又有着长达7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不出事是不可能的。

这出事的地方,集中到了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和七里沁岛。
珍宝岛位于七里沁岛南面,都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理所当然属于中国领土。可是苏联方面却基于“苏联地图线”说,坚持“达曼斯基岛”地区边界“直接沿乌苏里江的中国江岸通过”。实际上珍宝岛在19世纪还是中国江岸的一部分,直至1915年才被洪水冲刷形成岛屿。按照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珍宝岛也属中国所有。20世纪初,中国渔民张盖和臧盖年等老人上岛建房、捕鱼和种菜,因此又称“张盖岛”和“翁岛”。1928年起,中国居民陈远进与其儿子常住岛上。1945年以前,珍宝岛归虎林县公司亮子村管辖,后来归虎头区管辖。从1947年起,苏联边防军才将珍宝岛划入警戒线之内,中国边民在岛上进行打柴、捕鱼等活动,苏方却未干涉。直到1960年代中期中苏交恶升级以后,苏军开始拦阻中国边民进入珍宝岛。

新中国建立以后,一贯地对待边界的态度都是想保持稳定,不愿意主动生事。1960年代以后虽然又反美又批苏,但对美有实质意义上的援越抗美行动,对苏却多基于口头批判,并非想要改变边界现状,而是一让再让。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却总想压服中国,理论上说不通,经济上压不服就在军事上进行威胁。1964年以后,中苏边界上的苏军逐渐由赫鲁晓夫时期的10个师增加到54个师,达100多万人。1966年1月,苏联同蒙古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时,苏军还在中苏边界多次举行有针对性的军事演习。1967年1月,苏联在后贝加尔军区建立了针对中国的核导弹基地。1968年1月,苏军又将导弹运进蒙古。

在边界上,苏联也一再挑起纠纷。据前苏联驻华外交官叶利扎维金回忆:1966~1967年间,仅苏联驻华使馆就不止一次地主张在这个地区“对中国人上岛给予回击”。而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的立场,都自始至终地坚持一个观点,即中苏两国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苏中边界具有永久性条约基础,没有必要重新修订。任何中国方面对于苏联认为边界的侵略,都是不允许的,必须加以制止。这种傲慢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成为拦在中苏边界问题上的一道天堑。
2011-9-11 14:15 上传

毛泽东本人是信奉“枪杆子里边出政权”“打的只管打,谈的只管谈”“不斗则已,斗则必胜”的。早在1964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要考虑到赫鲁晓夫万一“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的危险,“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抵抗武装入侵的准备。”七里沁岛事件发生后,中央军委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电令沈阳军区,要求加强中苏边界东段的边防警戒。同时作出了一些克制性的规定:如遭到苏方殴打,我方可以还手,但不要开枪;如苏方使用装甲车等向我冲撞时,我方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向苏方提出强烈抗议;如苏方用装甲车等继续向我冲撞并轧死轧伤我方人员时,我方可以相应地还击,如炸毁其车辆,棒击其人员等,但不准开枪射击;如苏方向我开枪,我应当场向苏方提出最强烈抗议,并鸣枪警告。当我方两次警告无效,对方打死打伤我方人员时,我边防部队可以开枪还击。但是,在采取上述自卫措施时,应做到“先礼后兵”,并且把还击行动控制在我方境内。

这个指示一出,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从苏联方面来说,趁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之机,加快苏联在全球扩张的步伐,改变冷战中的力量对比,是其根本战略。遏制和压服中国,是其全球战略中的一环。所以,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一直幻想要唤起中国党内的“健康力量”,取毛泽东而代之,或是迫使中共中央整体改变对苏联的态度和政策。这样,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勃列日涅夫缺乏手段,在边界上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摄,是他喜欢和擅长的,便成为顺手的工具。

从中国方面来说,轰轰烈烈搞起文革的依据就是要“反修防修”。毛泽东已断言苏联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面对帝国主义的挑衅,中国岂能示弱!毛泽东历来主张“扫帚不到,灰尘照旧不会跑”,不给社会帝国主义者一点厉害,他就不知道收敛。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中印边界反击战,都是如此的一脉相承。而且党的“九大”将要召开,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团结。边界上不再忍了,打一下“就使我们动员起来了。大敌当前,动员准备一下有利。”虽然中国军力远逊于苏联,但瞅准机会打一个防守反击,毛泽东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在七里沁岛流血事件后,中共中央就准备进行反击。根据中央军委的建议,沈阳军区从值班部队中抽调了部分精干人员秘密进入七里沁岛附近,准备于3月12日前后进行反击。但苏联因为捷克斯洛伐克搞起了“布拉格之春”,东欧局势不稳,因而收敛了越界行为。加上天气恶劣,连续的暴风雪,部队和物资开进困难,准备工作迟迟难以完成。随着春天乌苏里江解冻,中方的反击计划被迫取消。
搬好板凳,准备听课
1968年8月苏联大规模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中苏边界形势再度紧张。从当年12月27日到起1969年1月23日,苏联边防军一再出动装甲车、卡车运载携带武器的军人上岛,拦截上岛的中国边防巡逻队,并以棍棒对中国边防军人进行殴打。中方人员虽然以棍棒还击,却往往因力量不足而在打斗中吃亏,甚至武器也被抢走。据曾当过苏联伊曼边防总队队长的退役上校康斯坦丁诺夫回忆:1969年1月5日,在达曼斯基岛的一次打斗中,我们从中国人那里抢来15支枪,并发现枪膛里有子弹,我们非常吃惊,这使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及其副手确信,危险正在来临,如果说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那一定会发生在这里。

进入2月份后,只要中国边防人员一上珍宝岛,苏军就迅速出动人员前来干涉,而且苏军一般出动上岛的人员要多于中方人员2~3倍。康斯坦丁诺夫的说法是:达曼斯基岛和相邻边防队有可能受到威胁的哨所值勤人员都加强到了50人,并增加了装甲运兵车,同时,只要中国人一出现,我们的边防人员就向他们射击,将这些不速之客赶走。
擦枪,终于要走火的。而且,真正的武装冲突,是中国方面有预谋的反击。

在决定七里沁岛进行反击时,中央军委就要求边防部队注意选择政治上有利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事先做好准备,多设想几种可能,拟定行动方案,有重点、有计划地打击苏军的挑衅。珍宝岛形势紧张后,1969年1月25日,黑龙江省军区提出了在珍宝岛地区反干涉斗争的自卫还击斗争方案,设想以3个连精干兵力预先上岛设伏,如苏军以武力强行干涉中国巡逻分队执行任务,潜伏分队视情况给予支援。沈阳军区基本同意这一方案,但认为岛上气候寒冷,不宜潜伏。
2月7日,苏军上岛人员以冲锋枪向中国巡逻队射击,幸未造成伤亡。随着珍宝岛紧张形势的加剧,毛泽东认为苏方会有下一步的行动,有必要进行反击。随后中央军委下达了进一步指示。2月19日,总参谋部、外交部同意了黑龙江省军区的方案,并要求要严格遵守针锋相对、后发制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既不示弱,又不主动惹事。同时抽调精干部队前往珍宝岛地区参加反击行动。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沈阳军区决定由肖全夫副司令员率领工作组前往虎(林)饶(河)方向指导战备工作,并成立虎饶前指,由肖全夫、李少元统一指挥。黑龙江省军区决定,在靠近珍宝岛的公司边防站(因当地的公司亮子村而得名)成立“公司临时指挥所”。总的原则是:自卫还击严格限制在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要行动迅速,不纠缠、不恋战,取得胜利后立即撤至有利地区。

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有来自23军、39军、46军、64军的步兵、侦察兵、炮兵的精干分队。为了打胜这一仗,参战部队做了很多准备。

要在珍宝岛上部署部队就要上岛看地形,但珍宝岛又太狭窄,完全暴露在苏方观察范围内。中方人员上岛,不超过3分钟,苏军的装甲车就会冲过来,中方人员只能后退。而且岛上到处是积雪覆盖的“塔头”,人一绊一个跟头,机动起来非常困难。这就要另外进行针对性训练。当年参战的46军133师397团侦察排长于洪东回忆:战前搞了训练。内容太多了,我就简单说几个。第一,饶河有个大岱山,我们在其附近选了一个跟珍宝岛的地形非常相似的地方进行模拟训练。第二,我们一个月没有出去巡逻,让苏联以为中国害怕了。而苏联还派军队继续巡逻,这样我们就暗中观察他们的的行动规律,研究对策和作战方案。最后定下来怎么将苏军引进包围圈,怎么消灭他们。

因为多年政治运动,训练不足,战备废弛,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上去的部队只有一半配备自动武器。合江军分区副参谋长曹建华只得花钱将地方上民兵和武装部的武器弹药收购上来,集中了13辆车。武器运到后乱糟糟地堆在边防站的食堂里,没枪的战士都去抢。最后还剩下4具火箭筒没人要,曹建华让饶河勤务连的几个炊事员现学现卖。也正是这几个炊事员在后来的战斗中击毁了苏军1辆装甲车。

珍宝岛地区在冬季经常是零下30多度严寒,无论是作战还是潜伏,都要解决防冻的问题。在训练中,根据部队现有装备,要将人埋在雪里,刚开始时坚持不到40分钟,随着不断总结经验,最后战士们竟然能在雪里呆上6个小时。那时部队防寒也就是大衣、棉衣、绒衣这类简单装具,更重要的是靠精神和意志。当时边防战士流行着这样的口号:为了保卫毛主席,粉身碎骨志不移!为了打倒新沙皇,愿做雪地邱少云!
当年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后来回忆:为了最初的战斗,我们准备了2、3个月的时间,从3个军抽调了3个侦察连,每个连2、3百人,由有作战经验的参谋人员带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配备,打得干脆利落。

3月1日下午,反击部队开始集结,严格控制了去前沿的车辆,所有进入饶河的军车实行闭灯行驶,采用有线电联络,实行无线电静默。晚20时左右,曹建华率133师1个侦察连又2个侦察排、23军73师217团(原黑龙江省军区独立l师l团)l连,还有重机枪排、无后坐力炮排共约300人奉命上岛设伏。虎饶前指手里掌握着榴炮20团2营、85加农炮413团(辖1、2营)、高炮620团2营,准备随时以火力支援岛上的战斗。

上岛潜伏的指战员都身着和雪地一样颜色的白色披风,趟着齐漆深的大雪摸上了珍宝岛西端的可潜伏区域。战士们各自挖了个雪坑,上面挡上白褥单伪装起来。除了枪支、棒子外,每人还带了一小包饼干、一小瓶散装老白干和一包止咳药。为了防止有人睡着而冻死,每个战士还做了几个雪球,发现有人睡觉就用雪球砸。就这样,潜伏部队以顽强的意志在雪地中熬了一夜。
2011-9-11 14:30 上传



孙玉国很快发现,过去苏军上岛干涉中国边防人员巡逻时,一般是肩背枪,手持棍棒,大都不戴钢盔。而今天上岛的苏军都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保持着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姿态。据中方后来得到的消息,远东苏军指挥机构这时已下令,指示驱赶中国“越境”人员在必要时可以开枪。康斯坦丁诺夫则回忆,边防总队司令和政委曾被叫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远东军区指挥部,得到指示:如果发生武装挑衅,那就还击。但只是口头意见,不能作为依据。

从苏军上岛的态势看,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的7人小组和拉伯维奇中士率领的13人小组是准备正面堵住孙玉国巡逻小组,再迂回到侧后断其退路,形成合围态势。

孙玉国和第一巡逻组退到了距离离潜伏部队只有10余米的地方,与苏军形成对峙。双方都要求对方退出珍宝岛,气氛极为紧张。

很快,第一枪响了。
谢谢楼主发帖,只是注意,转帖请注明出处,原创也请注明,感谢
是我写的,不好意思。
2011-9-11 15:00 上传


1969年3月2日,中国边防军在冲突前
2011-9-11 15:04 上传


3月2日阵亡的苏联克格勃特别处侦察员H•布依涅维奇上尉


3月2日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因中国方面早有预谋,战场组织较好,在遭遇战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局部胜利。

康斯坦丁诺夫评说道:指挥这次行动的中国军事首长足智多谋、训练有素、十分狡猾,选择3月2日并非偶然。在当时的宣传报道中并没有提到这一天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一天非同寻常。

第一,3月1日晚至2日凌晨下着小雪,周围白茫茫一片,这使中国人可以悄悄地占领达曼斯基岛,雪可以掩盖他们行进的痕迹。
第二,3月2日是北滨海区送别冬天的节日――谢肉节。中国人估计可能会有人请边防总队指挥部的人去吃饭或联欢,造成和指挥所的联系“不畅”。的确如此,边防总队的领导去了维也坚斯卡亚村,很早就去了,但不是去参加联欢会,而是去参加演习。30年来没有人提起过演习的事。
实际上,事发前3天,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有2个师参加,军区指示由边防总队扮演“敌军”。难道2个师抽不出来2个连扮演“敌军”,而非要边防总队去扮演“敌军”吗?可能当时军区司令部的意图是好的,主要是在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士气。
第三,周日和周六,我们的边防军航空兵不飞行。

指挥这次行动的中国军官可能正是根据上述因素,才选定在这一天开始行动的。另外,我们在演习中也出现了一点问题:1个坦克团未能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宣布进行战术停顿。中午12点以后,康斯坦丁诺夫返回指挥所,演习指挥部里响起了“焦急”的电话铃声,远东军区司令部打电话来说:在下米哈依洛夫卡哨所,正在进行战斗,有人员伤亡。列昂诺夫马上下令给巴甫洛夫,让参加演习的军士学校和机动分队马上撤下,向达曼斯基岛出发。

事情就是这样,当达曼斯基岛2个哨所发生流血冲突时,整个预备队,即军士学校和机动分队却在离该岛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事情当然没有完。按照苏联人一贯的逻辑和行为准则,那是有仇必报。3月6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了对于珍宝岛武装冲突的方针:该岛自古以来就是苏联的领土,毫不让步、坚决对抗。中国方面当然也不会因为小胜而存有侥幸心理。更大的较量很快就要到来。
占座,等待更新~  这个历史要好好看看
3月2日以后,苏军在远东方向进入了临战戒备状态,多次派出配备有装甲车的武装部队越过乌苏里江上封冻的冰面,于3月4日、5日、7日、10日、11日、12日和14日连续登上珍宝岛,挑衅的意图很明显。

毛泽东已估计到后边还有大战,便通过中央军委指示当地边防部队继续上岛巡逻,不向苏军的挑衅低头,还要求沈阳军区加强边防部队的力量,准备迎击苏军的入侵。同时,在全国开展了声讨“苏修”入侵的群众性示威活动,参加者达1.5亿人以上。中苏边境、中蒙边界附近的中国军队和民兵也进入了战备状态。

沈阳军区根据得到的情报判断,对面苏军已调来1个摩托化步兵团和大批炮兵。后来得知,苏军加强了兵力,由扬辛中校率领的1个45人的机动分队来到珍宝岛,还有4辆装甲运兵车和掷弹筒。岸上也集结了80名苏联边防军作为预备队,有装甲运兵车。不久又调上来了野战部队第135摩步师1个摩托化步兵团(3个摩步营、1个坦克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营(下属3个坦克连、1个摩步连)、1个122榴弹炮营、1个122加农炮营、1个152榴弹炮营、1个120迫击炮营和1个“冰雹”-BM-21火箭炮营等兵力。

沈阳军区也紧急加强前线兵力,除合江军分区公司边防站驻军和虎饶前指掌握的炮兵外,还有23军73师217团(原黑龙江军区独立师1团,后改68师202团)1营(辖1、2、3、机炮连4个连)、23军67师201团(辖1、2、3、炮营4个营)、23军高机连、64军190师侦察连、64军191师侦察连、39军侦察连、39军115师侦察连、39军117师侦察连、46军133师(后改138师)侦察连、46军133师397团侦察排、46军133师398团侦察排、46军133师炮团侦察排和23军67师200团75无后坐力炮连、120迫击炮连等部队。

部队虽多,但中苏两军的装备差距很大。中国军队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兵、工兵,既无坦克、装甲车也无空军支援。苏军开上来的是摩托化步兵,不仅有占优势的炮兵,还有大量坦克、装甲车及空军飞机、直升机可直接用于支援作战,火力上远强于中国军队。3月2日主要是遭遇战,现在双方都有备而来,拼的是实力,显然是一场难打的仗。
当时正在筹备召开九大,各大军区首长均已到了北京。珍宝岛反击战由毛泽东亲自掌握全局,周恩来在前台全盘操作。中央军委专门在京西宾馆开设了一个房间,架设了专线,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负责与前线联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负责掌握国际方面的情况,随时向周恩来汇报,并由周恩来下最后的决心。虎饶前指连续召开作战会议,几经讨论,上报了作战计划并得到批准。重点是准备反击入侵珍宝岛和七里沁岛的苏军,若苏军向一岛进犯则一岛打,若向两岛进犯则两岛一齐打。战术上炮兵部队要集中使用,形成拳头,在主要方向上重创敌人。步兵继续加强工事,利用上岛上积雪覆盖、沟壑纵横的自然条件,构成较严密的交叉射击火力网,并且注意形成一定的纵深。苏军坦克部队已准备参战,对于T-62坦克的前装甲防护,中国军队当年装备的75毫米无后坐力炮、85毫米加农炮和56式40火箭筒都无法有效将其击穿,这是一个大问题。最后决定,除将反坦克火力形成远近结合配系外,根据苏军坦克适合上岛的运动路线和地形地貌,预先设置一些雷区,加大对坦克的破坏能力。从两个岛的地形上判断,七里沁岛江岸多为90度峭壁,不利于坦克和装甲车机动;珍宝岛沿江地势平缓,坦克和装甲车可直接上岛。因此先在珍宝岛前沿埋设反坦克地雷。

3月14日深夜,于洪东带领46军133师397团侦察排1个班前往珍宝岛,掩护工兵在岛西江汊的冰层中埋设反坦克地雷。那个地雷个头很大,有8.5公斤重,为了不在雪地中暴露目标,外边都套上了白色的布袋。

于洪东回忆:打仗就是这样,先研究对方怎么打,对方有几种打法我方就有几种应付的办法。经我们研究认为,苏军的打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就在珍宝岛,还有一种是在别的地方开新战场。第二种可能性很低,一是,别的地方我们没部队;二是,别的地方也没有扩展战斗的余地。之后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最后确定了一个基本打法。我们认为苏军应该是首先从珍宝岛正面进攻,伺机坦克从背后迂回,抄我方后路,形成前后夹击。让我方回不来,后面援兵也上不去。结果这个研究正好和苏军的打法对上号了。

在岛西中国一侧的江汊埋设反坦克地雷,就是为了防止苏军坦克的迂回包抄。埋完地雷,于洪东又接到任务,带着侦察班上岛潜伏侦察,并掩护15日巡逻队上岛巡逻。非常有意思的是,3月15日凌晨4时,苏军出动6辆装甲车,乘天亮前的黑暗掩护步兵60余人进入珍宝岛北端,潜伏在丛林中,有偷袭中国登岛部队的迹象。这支部队就是扬辛中校带领的,接到司令部的新命令,要夺回达曼斯基岛,消灭登岛的中国巡逻队。两支部队同一地域潜伏,相隔不远,中国军队发现了苏军,并将情况上报,而苏军却没有发现中国军队。虎饶前指得知情况后,意识到苏军已经行动,大战在即,于是马上进行战前准备,增加了第二天的巡逻部队,准备和岛上潜伏部队配合进行反击作战。

值得提一下的是,在岛上潜伏的这一夜里,于洪东班10个人无一冻伤,而杨辛中校的潜伏分队却冻死了3名士兵。珍宝岛之战后,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和扎哈罗夫元帅带领各大军区的军界大腕们特意在莫斯科郊外组织了寒带潜伏演练,到底要看看当年依靠“俄罗斯冬天”打败了纳粹德军的苏联红军怎么不禁冻了。
3月15日早晨,除公司边防站站长孙玉国率领1个班的例行巡逻队外,23军73师217团1营营长冷鹏飞也率领1个排携带无后坐力炮于7时40分登上珍宝岛。通过事先得到的情报,2支分队避开了苏军潜伏分队的侧袭企图,从南侧上岛向北巡逻,就是不进苏军伏击区。

中方的高音广播开始,要求苏联边防军离开中国领土,反抗修正主义等等。苏方也开了自己的高音广播,用汉语说:“中国军人,回心转意吧!我们这里都是抗日战争英雄的儿子们!”。过了几分钟,寂静笼罩了两岸。东岸的苏军在装甲车掩护下出动了,孙玉国带巡逻队转身向岛西南折去。见已无法实现伏击,潜伏苏军于8时02分向中国军队开枪,双方战斗开始。

苏军以6辆装甲车协同步兵向中国军队发起冲击,冷鹏飞指挥部队以冲锋枪打敌步兵,用40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打击装甲车,以猛烈火力将苏军步兵与装甲车分割开。与此同时,中国江岸上的炮兵也向苏军装甲车开火,支援上岛部队。战斗中,苏军出动30余人向岛南侧迂回,准备向中国军队侧后进行偷袭。他们正好路过于洪东小组的潜伏地域,于洪东一声令下,侦察班一齐开火,当即打死打伤10余名苏军,其余苏军撤入树林。苏军潜伏部队这才发现,眼前不远竟然也埋伏着一支中国部队,急忙集中火力向中国潜伏部队射击。江岸上的中国炮兵立即向岛北侧猛烈炮击,打得隐藏的苏军狼狈不堪,只好窜出树林向己方江岸逃去。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9时16分,苏军的装甲车和步兵全部撤回对岸。战斗中,中国军队毙伤敌20余人,击毁装甲车2辆。

战斗间隙,虎饶前指命令2个75无后坐力炮班、1个40火箭筒班迅速登岛支援战斗。又将1个75无后坐力炮排、3个火箭筒班向江边机动待命。

9时40分,苏军地面炮兵和坦克向中国一侧岸边阵地和上岛部队进行猛烈射击。接着在3架苏军飞机的俯冲掩护下,又出动6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发动进攻。其中4辆坦克扑向珍宝岛南端窜入中国江汊,迂回到中国上岛部队侧后。另外2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由岛北端向中国军队发起正面进攻。同时,苏军以大口径火炮和高射机枪火力封锁江汊,拦阻中国军队上岛支援。

紧急时刻,岛上的冷鹏飞、孙玉国分队迅速靠拢,占领土堤附近的有利地形,集中兵力和反坦克武器,轻机枪打短点射,冲锋枪打单发,40火箭筒打装甲车,顽强抗击正面进攻之敌。刚刚登岛的23军67师201团3营炮连7班班长杨林,率2个75无后坐力炮班在江边架起火炮就开打。苏军4辆坦克正沿着岛西侧江汊驶来,被杨林班的一顿炮火打乱了队形。1辆T-62坦克向前乱撞,正压上江汊中埋设的反坦克地雷,右侧履带被炸断。另外3辆坦克知道前边有雷区,转身原路逃回。杨林命令在冰面上架炮跟踪射击,打伤了掉在后面的1辆坦克的侧装甲。随后杨林带领2个班向纵深地区前出支援上岛部队作战,抵近开炮,又连续击毁2辆苏军装甲车。2辆苏军坦克冲过来,杨林此时左手已经负伤,右手被打断了3个指头,他倚在一棵小山榆树下,忍着剧痛继续操炮射击,几乎与坦克同时出炮,坦克中弹颤了一下,杨林则被炮弹击中英勇牺牲。

战斗中,冷鹏飞中弹受伤。经请示前指,由孙玉国代替冷鹏飞指挥作战。激战到中午12时,苏军撤回到己方江岸,第二次战斗结束。
2011-9-11 15:23 上传


3月15日战斗中被击毁的入侵苏军坦克装甲车中乘员烧焦尸体

3月15日的珍宝岛战斗,空前激烈。当天苏军共出动坦克、装甲车50辆以上,向中国领土发炮1万多发,并出动了飞机36架次(未投弹)。中国军队在劣势火力下,连续击退苏军三次大规模进攻,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力。全天战斗中,共击毁苏军坦克2辆、装甲车7辆,击毙苏军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扬辛中校等60余人,击伤80余人。苏军没有公布自己当天的伤亡数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了珍宝岛冲突中苏军总的伤亡数字:死亡58人,负伤94人。考虑到17日战斗苏军伤亡16人,再减去2日战斗伤亡的45人,15日战斗苏军死伤应该在90人左右。中国军队当天伤亡较小,阵亡12人,负伤27人。

谈到阵亡的苏军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和扬辛中校,苏联方面未增提及扬辛,却多次提到列昂诺夫。综合几方材料看,又是一个罗生门。

中国方面称列昂诺夫上校是在15日下午15点以后被中国军队的猛烈炮击打死的。

参加过珍宝岛之战的前苏联军人文章回忆:列昂诺夫上校是身先士卒,坐在坦克里冲锋。。。。。。上校乘领头的坦克车,向达曼斯基岛的南端开走了。在斯特列利尼科夫所长死难之处被中国军队用火箭筒打坏了领头坦克车。受伤的上校领带坦克手往回走了。在苏岸附近被流弹打中了上校的心脏。

康斯坦丁诺夫则说:后来又有9辆坦克前来支援,列昂诺夫发现坦克后说:“我现在去岛上”,说着他就匆忙出发了,甚至没有来得及确定联络信号。边防军虽有无线电台,但他们都不知道频率,坦克去参加战斗了,我们和它却没有任何联系。

中国人接近了列昂诺夫的坦克,跟随在他后面的2辆坦克又返回去了,并且不是返回岸上指挥所,而是返回了哨所。为什么会如此惊慌失措呢?因为有人觉得,中国人的坦克开到了我们这边,情况非常严重。列昂诺夫在坦克里受了重伤。此事报告到了莫斯科,莫斯科命令迅速救出坦克和列昂诺夫上校。结果,有几次试图冲向坦克都未能成功。

15日夜到16日凌晨,师侦察连连长勃尔特科夫斯基率领侦察营救小分队前去营救,到达坦克时列昂诺夫上校已经阵亡。他想从下舱口出来时,被狙击手射中心脏部位。中国人没有动他,但拿走了坦克上的仪器。我们想用地雷将坦克炸毁,但没有成功;后来决定用火箭炮,从乌苏里江岸上发射每枚重达180公斤的火箭弹,并未射准。坦克被打歪了,瞄准手已经看不见它了。4月底,中国人将它拖了出来,现在已成为他们博物馆的展品。

这就有意思了。列昂诺夫乘坐的竟是在岛西江汊被地雷炸毁的那辆坦克吗?那可是15日上午发生的事。

再看看于洪东是怎么说的:等到下午2点钟,苏军发动了第三次攻击,把坦克也开来了。想迂回到我方后面去,没想到正好开到我们头一天晚上埋的雷场上。领头的坦克一下压了2个雷,当时履带就被炸折,趴下动不了了,而其余的坦克立刻撤退了。我们以前都没有打过坦克,没有经验,不明白怎么回事。我过去的时候苏军坦克兵都逃跑了,那辆坦克的连长腿受伤,不能跑,被遗弃在坦克底下,我走进才发现他。那个家伙看到我立刻拉手枪,我拿着冲锋枪一个点射就把他处理了。上前一看才发现他的子弹卡壳了,而且还是个上尉,以后才知道是个连长。事后真是后悔,早知道是这样就应该抓个活的。但是战场上你不可能事先知道他的手枪会卡壳,所以这事想想也不后悔了。

于洪东击毙的是个上尉,而且,还是下午2点钟。珍宝岛战斗中被地雷炸毁的只有1辆坦克,到底是上午炸的还是下午炸的?

按照康斯坦丁诺夫的说法,列昂诺夫乘坐的坦克肯定就是被地雷炸毁,后来又送到北京军博的那辆T-62。这个坦克只有1辆,于洪东看到的也是这辆。按于洪东的说法,他打死的肯定是上尉,不是上校。

俄罗斯历史学家金马则说:列昂诺夫上校亲自指挥4辆T-62型坦克向珍宝岛进攻,列昂诺夫上校乘坐的领头坦克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伤,上校在逃生的过程中被打在坦克侧面钢板上的跳弹击中阵亡,在3月15日还有一名苏军上尉在珍宝岛上阵亡。3月15日列昂诺夫上校的尸体和3月2日阵亡的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的尸体都是由后来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巴班斯基下士在珍宝岛上找到运回的。

真是说不清了,除非有更进一步的资料来证实。
2011-9-11 15:27 上传


珍宝岛冲突中被解放军缴获的T-62坦克

在3月2日、3月15日和3月17日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发射炮弹1万发,消耗枪弹11万发,统计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共17辆,估计毙伤苏军人员约250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当年苏军在边界冲突中死亡58人,负伤94人。中国军队在3次战斗中牺牲约30人,负伤62人,失踪1人(算为牺牲)。

在整个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共伤亡159人,其中牺牲71人,伤88人,这是包括了3月2日、15日、17日的战斗、20日排雷、4月份抢捞T-62坦克以及后来执行守备任务中因公牺牲的战士,也有一部分属于非战斗伤亡。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维基百科谈到珍宝岛冲突,都说苏军死亡约60人,中国军队伤亡800人,这是多年的以讹传讹了。

3月的珍宝岛战斗后,苏军在岛上布设了大量的防步兵地雷,己方人员即不再进入珍宝岛。中国方面为了缓和局势,此后也只是间或派人上岛巡逻。

康斯坦丁诺夫回忆:最后中国人放弃了该岛。开始,该岛的防御由135摩步师负责,直到4月,局势逐步稳定下来后,该岛的防守才又重新交给了边防军。一直到那年的9月,那里仍能听到枪声,还有人员伤亡。

从军事角度看,无论是双方的装备对比、战术运用,还是战果统计,无疑中国军队表现更加出色。珍宝岛反击战还刺激了中国反坦克技术的发展。中国军队高层意识到,一旦中苏开战,以现有的装备难以对付苏军的坦克洪流。于是全军开始重点进行打坦克的训练,“三打三防”,军工部门则组织了大规模的反坦克武器会战,实现穿甲技术上的突破,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69式火箭筒、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等一系列应急装备首先投产,整体上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2011-9-11 15:32 上传


周恩来与柯西金会谈
尽管勃列日涅夫不愿意就这样放了中国,此后又对中国保持了多年的军事高压。但毕竟双方都采取了缓和边界局势的措施,边界上中苏两军此后不再互相射击,苏联边防军人也不再进入有争议的珍宝岛、七里沁岛等地。两国的边界谈判则因为苏联的僵硬立场而长期搁置。

1969年8月的时候,中国军队在珍宝岛上建立了营房,开始常年驻守该岛。苏军也没有再来进行军事挑衅。

中苏刚一缓和,美国就抓住机会,提出尽快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同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又一次放松对华贸易限制,使朝鲜战争以来实行的对华禁运基本取消。此后中美连续华沙会谈,基辛格访问北京,乃至尼克松访华,国际政治格局迅速发生变化,中美联手抗苏的局面形成,中国面临的最危险的形势慢慢过去了。

中苏边境的紧张局势多年没有解除。每到“五一”“十一”,中国军队就要紧急战备防止苏联进行偷袭。在中美走近期间,美国人注意到,毛泽东、周恩来紧绷的一根弦,就是确信要打仗。1973年12月9日,毛泽东在讨论关于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政治局会议上,仍然如此说:“我还可以打一仗呢。要打就打嘛,天下大乱,包括中国嘛!我能吃饭,也能睡觉,所以要打,我最欢迎了。”到了1979年,在南线发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同时,东北、华北、西北的中苏、中蒙边界上的气氛也十分紧张。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都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策应行动。从1969年开始,三北的广大地区就一直处在战备状态中,一直提防苏联打进来。新疆、内蒙还好些,边境一线地广人稀。东北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城市林立,人民的恐慌情绪就特别严重。当时边境一线很多城市的市民都组织了起来,男人平时都在单位集中,进行民兵训练,一旦开战就下发武器打游击战。老人、女人和孩子在家留守,睡觉不脱衣服,时刻备好可做5日之用的干粮,开战后就火速向后方疏散,或者钻入地下人防工程躲避。老一辈东北人有过当年苏联红军进来的经历,知道“毛子”兵好糟蹋女人,于是家家没出嫁的年轻姑娘就紧急相亲结婚,也不问条件,差不多的就赶快办事,那时候的光棍们还真捞到了。

直到1986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视察符拉迪沃斯托克时说,中苏边界可以主航道的中心线为界,这是苏方第一次在边界问题上表示让步。此后,中苏两国终于开始恢复接触。1989年,边界谈判也恢复了。1991年5月16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和苏联外交部长别斯梅尔特内赫共同签署了《中苏东段国界协定》,按照主航道中心线原则和非主航道的河流中心线原则,解决了两国东段边界的绝大部分问题。协定中明确规定了当年双方发生冲突的珍宝岛等地为中国领土。苏联解体以后,中俄两国关系不退反进,更趋友好。1994年9月3日,中俄两国又签署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通过以上两个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98%的边界线走向。双方所剩的问题只有额尔古纳河上游阿巴该图洲渚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二处。

2004年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阿巴该图洲渚和黑瞎子岛将由两国均分。以这个边界协定为标志,中俄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走向终于完全确定了。

2005年4月27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的决定。

2005年5月25日,俄国斯联邦议会上议院以157票赞成,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批准了俄中边界东段补充协定。

2008年9月,中俄两国勘界完毕。

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中国陆军“东方第一哨”进驻黑瞎子岛西部。

2011年2月22日,中方声明中俄两国政府已达成共识,将共同开发黑瞎子岛,成为互免签证区。

2011年7月20日上午,首批中国游客登上了黑瞎子岛。

至此,中俄边界终于尘埃落定。

今日的珍宝岛早已淋浴了和平的阳光。中国官兵已在岛上修建了“国防大门”和营房,有4名解放军官兵长年驻守。进了大门,走过林荫道,就能看到杨林牺牲时倚靠的那棵山榆树,如今已是枝繁叶茂,被称为“英雄树”,成为珍宝岛上最著名的景观,见证着那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因为岛上树林茂密,当年埋设的2000多枚反步兵地雷难以完全清除,现在还能见到雷场标志,提醒游客们这是昔日的战场,注意安全。

最后,再看一段老熟人康斯坦丁诺夫的回忆:此前并不是没有和平的努力。苏联边防军就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领土争端。还有1964年时,当时的边防军司令济里亚诺夫上将受命与中国就这些问题进行磋商。为完成这一使命,他又被赋予副部长的头衔。济里亚诺夫在一次磋商会上曾有勇气声明,有可能就一些岛屿做出让步,其中就包括达曼斯基岛。赫鲁晓夫得知后将其从北京召回,并对其大发雷霆,进行了粗暴的训斥。在冲突发生前一年,即1968年夏,济里亚诺夫再次声明:应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现在俄中边界划界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已不再拥有达曼斯基岛了。它已划归中国,因为它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如果在1964年时我们听从济里亚诺夫将军的建议,那就不会发生1969年3月的悲剧。
2011-9-11 15:39 上传

说明毛子是疯狗,必须狠狠地抽。否则越退让它越凶残。


康斯坦丁诺夫回忆:最后中国人放弃了该岛。开始,该岛的防御由135摩步师负责,直到4月,局势逐步稳定下来后,该岛的防守才又重新交给了边防军。一直到那年的9月,那里仍能听到枪声,还有人员伤亡。

————————————————————————————————
为啥说这句?该岛现在不在我们手上?当然有可能是我看帖不认真所致……
话说下次写什么,铁列克提?

擦!CD抽风啊!发帖时明明是25楼,一刷新,多出个四五楼!

康斯坦丁诺夫回忆:最后中国人放弃了该岛。开始,该岛的防御由135摩步师负责,直到4月,局势逐步稳定下来后,该岛的防守才又重新交给了边防军。一直到那年的9月,那里仍能听到枪声,还有人员伤亡。

————————————————————————————————
为啥说这句?该岛现在不在我们手上?当然有可能是我看帖不认真所致……
话说下次写什么,铁列克提?

擦!CD抽风啊!发帖时明明是25楼,一刷新,多出个四五楼!
好文啊,图片多点就更好了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
关键时刻还是要用拳头说话!
排坐慢慢看  
老一辈领导人得勇气还真让人佩服,敢在朝鲜和MD领导的联合国军对阵,敢和侵犯自己领土的老大哥翻脸!
好文啊,图片多点就更好了
还是老毛主席有魄力
实力!!!!!!!!!!!!!!真希望所有中国人记得而且知道这一点!实力是所有事情的基础。
不要道义!虚伪的道义是有实力者用来安哄芸芸卢瑟的一种实力。
不错,珍宝岛的细节恰好掌握得最少,补上了。

不过国际政治一段不咋样,楼主的强项显然是军史,而非国际关系史。{:soso_e112:}
当年形势真的很紧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