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痛批电影审查困局 称审查制度桎梏着创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30:14
http://yule.sohu.com/20110830/n317806785.shtml
Img317806787.JPG


    据时光网报道 本月26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了一次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专题协商会,众多文艺界委员与会发言。下文是导演冯小刚的发言实录,他建议暂停电影专项资金征收制度,同时指出我国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正在极大地“伤害和桎梏”着电影创作,并呼吁恢复上世纪80年代宽松的文艺政策。

以下为冯小刚发言实录:

  我从两个方面谈谈电影产业和电影创作普遍面临的实际困难,希望引起重视,推动解决。

  先谈一谈电影企业面临的一个具体困难。电影局规定所有制片公司及发行院线,发行放映的每一部影片,需要交纳其票房总收入的5%作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掌握使用的电影基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该项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改善农村基层的电影放映,资助奖励儿童电影、主旋律影片的拍摄。这项已经执行了21年的收费给正在处于起步发展中的电影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下面我用一组数字具体地阐述。

  去年全年票房总收入102亿,国产片为57亿。以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电影企业“华谊兄弟”为例,去年该公司拍摄发行的影片票房收入为17亿,除去与院线的分账,扣除制片成本、宣传发行成本、交纳各种税费,其净利润仅为8000万上下。而交纳的电影基金这一项约为4000万,与其利润相比,仅此一项就占去了利润50%的比例。去年该公司年报利润为1.5亿,电影板块的收入约占公司全年收入的50%。也就是说,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说,电影的收入是公司收入的主力利润。“华谊兄弟”是目前我国效益最好的电影企业,尚且不堪如此重负,可想而知其他电影企业发展的艰难。

  电影基金的用途是非常正当的,也起到推动电影事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将这一项公益支出摊派在利润微薄的电影企业身上,确实让企业有些力不从心,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虽然电影产业连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但全国的年产值也仅为100亿人民币,而美国的年产值已常年保持在100亿美元的水平。我们有能力也有空间在未来赶上或超过美国的产值,但现阶段需要政府对新兴的电影企业在各个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使其尽快发展。其中为企业减轻负担增加利润空间,是帮助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建议,减免企业交纳的5%电影基金,而转由政府支付补贴这项公益事业,待我国电影产业壮大之后再从影片效益中提取。

  另一个要谈的是创作的问题,电影是内容的产业,创作是根本。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社会各界对电影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伴随着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方方面面都可以对电影指手画脚。其中,望文生义、过度的负面联想,乃至对创作者的初衷进行无端的揣测,打棍子扣帽子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个没有经过审核的内参、一个片面摘录的舆情、一个网络恶搞、一个娱记不负责任的影评,都有可能换来各级领导的批示,从而使按程序合法审查的结果得以颠覆。因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电影局审查电影,全民审查电影局。

  电影局疲于解释各种质疑,阐述审片委员会通过影片的审查意见。面对批评,电影局不断地为影片的审查把关作出一次又一次的检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保不出任何问题,“积极还是消极”成为了判断一部影片好坏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号召创作人员要拍出无愧于时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精品。试问,如《红楼梦》、《雷雨》、《家春秋》、《茶馆》、《围城》,《红与黑》、《静静的顿河》、《悲惨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大批中外名著精品,哪一部是用“积极还是消极”来衡量的?而事实是,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都成为了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电影审查的压力最终转嫁到导演的身上,转嫁到作品的创作者身上。形而上学,上纲上线,曲解含义……很多的修改意见甚至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姜昆的讽刺相声《如此照相》,简直是如出一辙的现实翻版。严苛的审查让创作者感到无所适从在如此严格审慎的把关下,几经修改得以通过的《唐山大地震》,一经公映还是招致了社会部分人群严厉的批评,被扣上揭民族伤疤、发国难财的帽子大加鞭挞。在这种背景下,关照现实的作品纷纷回避,为了审查的安全,一窝蜂地去拍历史题材。作为一个导演,一个创作者,我们正经历着民族复兴的大时代,近些年来没有能够拍出几部记录这个时代的深刻变革的作品,我们是有愧于心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创作者的视野和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应该认真检讨一下我们的审查给创作带来的伤害和桎梏。这个问题不解决,想要拍出经得住时间考验,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将是一句空话。

  回想上世纪80年代,电影界拍出了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如《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包氏父子》、《红高粱》、《黄土地》、《霸王别姬》、《本命年》、《邻居》等等。为什么那时能涌现出这么多深得民心、立意深刻的作品?主要还是得益于当时相对宽松的文艺政策和思想解放的洪流,极大地调动了导演们的创作热情,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才会不断涌现出来。温故知新,上世纪80年代的创作环境应该可以作为我们新世纪中国电影创作的参照范本。http://yule.sohu.com/20110830/n317806785.shtml
Img317806787.JPG


    据时光网报道 本月26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了一次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专题协商会,众多文艺界委员与会发言。下文是导演冯小刚的发言实录,他建议暂停电影专项资金征收制度,同时指出我国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正在极大地“伤害和桎梏”着电影创作,并呼吁恢复上世纪80年代宽松的文艺政策。

以下为冯小刚发言实录:

  我从两个方面谈谈电影产业和电影创作普遍面临的实际困难,希望引起重视,推动解决。

  先谈一谈电影企业面临的一个具体困难。电影局规定所有制片公司及发行院线,发行放映的每一部影片,需要交纳其票房总收入的5%作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掌握使用的电影基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该项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改善农村基层的电影放映,资助奖励儿童电影、主旋律影片的拍摄。这项已经执行了21年的收费给正在处于起步发展中的电影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下面我用一组数字具体地阐述。

  去年全年票房总收入102亿,国产片为57亿。以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电影企业“华谊兄弟”为例,去年该公司拍摄发行的影片票房收入为17亿,除去与院线的分账,扣除制片成本、宣传发行成本、交纳各种税费,其净利润仅为8000万上下。而交纳的电影基金这一项约为4000万,与其利润相比,仅此一项就占去了利润50%的比例。去年该公司年报利润为1.5亿,电影板块的收入约占公司全年收入的50%。也就是说,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说,电影的收入是公司收入的主力利润。“华谊兄弟”是目前我国效益最好的电影企业,尚且不堪如此重负,可想而知其他电影企业发展的艰难。

  电影基金的用途是非常正当的,也起到推动电影事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将这一项公益支出摊派在利润微薄的电影企业身上,确实让企业有些力不从心,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虽然电影产业连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但全国的年产值也仅为100亿人民币,而美国的年产值已常年保持在100亿美元的水平。我们有能力也有空间在未来赶上或超过美国的产值,但现阶段需要政府对新兴的电影企业在各个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使其尽快发展。其中为企业减轻负担增加利润空间,是帮助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建议,减免企业交纳的5%电影基金,而转由政府支付补贴这项公益事业,待我国电影产业壮大之后再从影片效益中提取。

  另一个要谈的是创作的问题,电影是内容的产业,创作是根本。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社会各界对电影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伴随着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方方面面都可以对电影指手画脚。其中,望文生义、过度的负面联想,乃至对创作者的初衷进行无端的揣测,打棍子扣帽子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个没有经过审核的内参、一个片面摘录的舆情、一个网络恶搞、一个娱记不负责任的影评,都有可能换来各级领导的批示,从而使按程序合法审查的结果得以颠覆。因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电影局审查电影,全民审查电影局。

  电影局疲于解释各种质疑,阐述审片委员会通过影片的审查意见。面对批评,电影局不断地为影片的审查把关作出一次又一次的检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保不出任何问题,“积极还是消极”成为了判断一部影片好坏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号召创作人员要拍出无愧于时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精品。试问,如《红楼梦》、《雷雨》、《家春秋》、《茶馆》、《围城》,《红与黑》、《静静的顿河》、《悲惨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大批中外名著精品,哪一部是用“积极还是消极”来衡量的?而事实是,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都成为了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电影审查的压力最终转嫁到导演的身上,转嫁到作品的创作者身上。形而上学,上纲上线,曲解含义……很多的修改意见甚至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姜昆的讽刺相声《如此照相》,简直是如出一辙的现实翻版。严苛的审查让创作者感到无所适从在如此严格审慎的把关下,几经修改得以通过的《唐山大地震》,一经公映还是招致了社会部分人群严厉的批评,被扣上揭民族伤疤、发国难财的帽子大加鞭挞。在这种背景下,关照现实的作品纷纷回避,为了审查的安全,一窝蜂地去拍历史题材。作为一个导演,一个创作者,我们正经历着民族复兴的大时代,近些年来没有能够拍出几部记录这个时代的深刻变革的作品,我们是有愧于心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创作者的视野和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应该认真检讨一下我们的审查给创作带来的伤害和桎梏。这个问题不解决,想要拍出经得住时间考验,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将是一句空话。

  回想上世纪80年代,电影界拍出了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如《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包氏父子》、《红高粱》、《黄土地》、《霸王别姬》、《本命年》、《邻居》等等。为什么那时能涌现出这么多深得民心、立意深刻的作品?主要还是得益于当时相对宽松的文艺政策和思想解放的洪流,极大地调动了导演们的创作热情,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才会不断涌现出来。温故知新,上世纪80年代的创作环境应该可以作为我们新世纪中国电影创作的参照范本。
楼上是发帖机器人吗?
电影局其实已经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了!
很多被禁的片子,都是很不错的!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陈冲的《天浴》,都有很深刻的内涵!
一线导演里面敢对体制放炮的就冯大牙了,其他的都忙着捞钱呢。
说实话,不可能
现在的宣传部门对这方面太害怕了
不干这个,人家吃什么。
姜昆的讽刺相声《如此照相》

讽刺相声和小品也都消失多年了   
现在忙着做文化产业。。圈钱是第一位的。。他说这些,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冯小刚的白癜风真严重,头一次见到被惊了下,怎么好好一脸全白了
这个涉及到体制问题了
围观一次冯导以示钦佩。
我记得血战昆仑关是借着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东风才出来的。
这个真的是体制问题。。
想让广电放松内容审查,这是很难滴,其实俺一直不明白,上面到底怕个什么?
肾虚道长 发表于 2011-8-30 19:18
想让广电放松内容审查,这是很难滴,其实俺一直不明白,上面到底怕个什么?
不让事情扩大化的方法就是让事情不公开的发生,没有起源何谈结局,连过程都木有了。
一帮官僚来管理电影,能出好片子才怪。
哪怕是古装电视剧,只要提及国外的,基本就给喀嚓过了。
“电影局审查电影,全民审查电影局”——这个该怎么说呀
车车 发表于 2011-8-30 20:32
一帮官僚来管理电影,能出好片子才怪。
你们怎么都被小冯同志 牵着鼻子走》?

他指出的两个问题是问题?》???

1 缺钱》》天下第一大谎。。。

2 监管 。。。导致不出佳片  但是《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包氏父子》、《红高粱》、《黄土地》、《霸王别姬》、《本命年》、《邻居》 这些放在现在审查 一样是佳片

天朝文化错就错在 浮躁 和国足一个样 还不会走就想飞  就想商业化 就想赚钱。。。

看看人家国外怎么 分账的   中国就靠炒明星  炒的社会乌烟瘴气   不尊重文化
肾虚道长 发表于 2011-8-30 19:18
想让广电放松内容审查,这是很难滴,其实俺一直不明白,上面到底怕个什么?
冯导已经提到了,其实,与其说有关部门严厉,倒不如说是社会上各种渠道的意见影响到审查。

有关部门现在对“舆论”太敏感,怕把握不好,引起非议,所以只好这样了。

看标题我还觉得心有戚戚焉,仔细一看全文,感觉不对味啊。
如21楼所说,娱乐界真的缺钱吗?华谊一年的利润才8000万?感觉难以置信。
仔细看他说的审查问题,他抱怨的不是广电的审查,而是民众舆论对电影创作的意见影响了广电领导,导致审查的加码……说白了,他的意思是说,你们广电领导为什么要受“一个没有经过审核的内参、一个片面摘录的舆情、一个网络恶搞、一个娱记不负责任的影评”的影响?
mrchedan 发表于 2011-8-30 21:26
冯导已经提到了,其实,与其说有关部门严厉,倒不如说是社会上各种渠道的意见影响到审查。

有关部门现 ...
所以这形成了一个怪圈,管理层还是僵化,适应不了时代的进步,你的一些破事就是让知道了又如何?老百姓顶多就是骂骂还能怎样?MD被民众吗了几百年了,到现在不还是活蹦乱跳,
现在演艺界有几个好东西?
不过是为了炒作自己罢了
8000万?真要这数早关门去炒房了
有些片子卡是其他部门的事
至于现在的娱乐枪战片之流倒是卡的太松!
说实话,当初审查能够过这个,现在不一定能过,这就是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倒退……冯小刚,你把中年献给谁。
bensonie 发表于 2011-8-30 21:25
你们怎么都被小冯同志 牵着鼻子走》?

他指出的两个问题是问题?》???
《碧血剑》去哪了?嘿嘿
很简单,如果拍现实主义的片子,揭露政府如何鱼肉人民,官员如何为非作歹,搜刮民脂民膏,GCD的天下本来就快摇摇欲坠了,还拍这些片子倒台速度只会更快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拍过大量的反腐倡廉的片子,结果近几年一部都没有了。
我爱老婆的马甲 发表于 2011-8-31 00:00
很简单,如果拍现实主义的片子,揭露政府如何鱼肉人民,官员如何为非作歹,搜刮民脂民膏,GCD的天下本来就快 ...
你不是要移民新西兰吗?还没走啊。
人家抱怨的是,审查部门不应该因为P民的看法就去折腾电影艺术家们。说白了,就是广电总局不应该听取P民的意见。
让人卖了帮着数钱是一大批傻缺的共同特点。
伴随 发表于 2011-8-31 08:30
P民意见,广电总局当个P。
D的意见,才是天。
仔细去看冯导演的讲话原文是咋说的。
冯小刚的意思其实是
1,国家去投钱扶植农村基础电影市场以及主旋律,不要找企业要钱。公益性事物应该是政府的责任。企业已经交过税了,怎么用这笔税钱,国家的事。向企业搞摊派是不对的。
2. P民对电影有各种看法没问题,但是审查局被这些看法左右了电影的生存与否,才是问题。既然审查局已经无法以独立的立场来审查一部电影,那就没必要存在了。直接交由大众和票房来评判就可以了。
还真当自己是根葱了,看来中宣部要好好向冯导学习占领思想阵地的重要性
电影已经算好的了,想想网游魔兽世界的审查吧,那才是活生生的一出喜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