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军事问题:老山作战松毛岭战斗大队越军如何通过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00:58
网络流传的战史写道:7.12日凌晨大队越军埋伏在我阵地前300米左右,可是我军阵地前早在7.5日已布雷30万颗!!!难道这雷布的地方有问题?网络流传的战史写道:7.12日凌晨大队越军埋伏在我阵地前300米左右,可是我军阵地前早在7.5日已布雷30万颗!!!难道这雷布的地方有问题?
没人能出来帮忙解惑吗?
30万地雷?怎么埋?
headbox 发表于 2011-8-20 22:12
30万地雷?怎么埋?
“越军6·12反攻老山之战惨败后,又组织了六个团的兵力伺机反攻老山。7月5日,我军工兵部队用火箭布雷车向我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30多万颗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公里、纵深宽500米的地雷区。”
http://www.79china.org/ziliao/new_show.asp?id=437

从这里看到的
84式火箭布雷车单车一次性布雷200 颗,7万颗是个什么概念自己算算
7公里的防御正面是个什么样
号角 发表于 2011-8-20 22:53
84式火箭布雷车单车一次性布雷200 颗,7万颗是个什么概念自己算算
7公里的防御正面是个什么样
不理解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我也有类似的疑问,进攻时如何快速通过对方的雷区?平原地区可以用扫雷车,那山区呢?
大林 发表于 2011-8-20 23:24
我也有类似的疑问,进攻时如何快速通过对方的雷区?平原地区可以用扫雷车,那山区呢?
不仅通过了,还成功埋伏了.
每平米0.1个!地雷也不大,工兵简单排雷排出几个通道不算复杂!
布雷的最大作用是把敌人集中(工兵毕竟短时间只能排几条通道),便于集中火力!同时也能有效保护侧翼!
再说老山地形复杂,反复拉锯后战场环境也很恶劣!虽然火箭布雷,地雷不能埋到土里,但也是不容易快速排雷的!
有布雷的,就有破雷的
雷阵可以引爆,抛掷药索,只要是打开一条通道就好。
朝鲜战争时期双方也大量布雷吧,那进攻一方是如何快速扫雷的呢?是不是炮火覆盖就可以起到扫雷的效果?

求科普
哦,是埋伏啊,估计是白天组织过炮火攻击把,
LZ先搜索一些排雷装备的资料再说吧
宽才500米,不是很困难
总要留几条通道吧。再加上扫雷也可以快速扫出几条通道。
楼主还是先找些火箭布的雷照片先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了。
被越南的拾荒者捡走了
ppl 发表于 2011-8-20 23:44
楼主还是先找些火箭布的雷照片先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了。
考虑到松毛岭我军在防守,白天通过雷区是不可能的,晚上通过是怎么避免触雷?哪怕雷都露在外面,象松毛岭越军至少埋伏了两个营,被我军凌晨火力侦察时就干掉了两个营长.
600人夜晚通过雷区不触雷是否是奇迹啊?
奇迹个毛!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1-8-20 23:51
考虑到松毛岭我军在防守,白天通过雷区是不可能的,晚上通过是怎么避免触雷?哪怕雷都露在外面,象松毛岭越军 ...


38军在朝鲜敌前潜伏,之前训练能达到不影响青蛙叫唤。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1-8-20 23:51
考虑到松毛岭我军在防守,白天通过雷区是不可能的,晚上通过是怎么避免触雷?哪怕雷都露在外面,象松毛岭越军 ...


38军在朝鲜敌前潜伏,之前训练能达到不影响青蛙叫唤。
查了一下松毛岭
--------------------------------------
7.12松毛岭大战是自收我越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反扑之一,在此役当中,越军损失惨重,死亡人数占整个老山战役(84~89)的40%还有多!
1984年4月2日凌晨,沉睡中的老山、者阴山静悄悄的。
忽然间,随着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我边防部队集结的数千门各式火炮同时开火,数十万发炮弹带着中国人的愤怒猛烈地倾泻在老山、者阴山的越军阵地上。炮火打得气壮山河,越军阵地完全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越军士兵在睡梦中就被炸得尸骨无存。
火力准备整整持续了26天!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9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发起进攻!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6高地,5小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到5月15日,又收复了八里河东山。
经过18天的血战,我边防部队收复老山、者阴山。
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以西,主峰海拔1422.2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越双方对这个地方都极为重视,,因此越军丢失老山阵地后,频频反扑,妄图重新夺回老山这个咽喉要地。于是就有了4.28、6.12、7.12大反扑,其中,7.121松毛岭之战是越军最大规模的一次师团级进攻。也是老山拉锯战中最为最为惨烈的一仗。
1984年6月12,越军偷袭我老山近那拉方向的阵地,守卫该阵地的二连几乎全部阵亡,随后上去查看情况的我数名士兵也被越军打死,天亮后我一个排45人上去,又几乎全数尽墨。后来一个火箭炮齐射,我步兵才重新占领阵地。其后越军出动500~600人冲击,结果被我炮兵牢牢地封锁住,死伤惨重。
老山的阵地实在太重要了,于是,失利后的越军决定再次发动攻击。
由于有了4.28及6.12之战,我军各方面均加强了警惕,在情报的搜集上更是不遗余力。情报指出,越军有可能对我松毛岭阵地发动进攻。但越军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虽然我已得悉越军即将有所行动,但准确的日子还是无法确定。
有鉴于此,我各方均作好准备,尤其是炮兵。12个炮连,加上4个坦克连。火力分配,分兵把口,在敌人可能接近的地方计划了拦阻火力,分地段,一个连负责一段。两个连顺公路乱打,逐段拦阻。三个火箭炮连,在142高地一个,在李海欣高地一个,在结合部一个。诸元全数准备好,榴弹炮装上弹丸。火力计划代号"野猪",一说进"野猪状态",就装上了。
根据各方的情报,我判断越军应该于7月12日凌晨将会有所行动。越军兵力为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一个特工团,共计六个团的兵力。
情报证实,于是我军加紧准备,囤积弹药。我XX师(也许因为保密,没有公布)119炮群赵扣斌团长在凌晨时就准备好了2.5个基数的弹药。前沿阵地为14军40团士兵。
0300时,指挥部给出三个点,命令119炮群进行扰乱性射击,打一个齐射。而赵团长认为,一次齐射太少。通过电台联络前沿阵地,但前沿的答复是没有情况。于是赵团长对着沙盘问步兵团长张友侠团长,意思是假设越军凌晨5点出击,按步兵常规,部队现时应该在那里?张团长指出,只能在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只能在阵地前500米以内,不会以外。但指挥部给的点是1000米以外。于是赵团长报告了炮兵指挥部并说明理由,得到指挥部的同意后,赵团长决定了三个点, 6个炮连一起给干。隔了十分钟后,又打第二次。前沿再次报告:"没有反应!"于是发射照明弹,但前沿答复依旧。于是,大家都认为是情报有误,虚惊一场,除了一线警卫部队外所有部队都放松了警惕并沉沉睡去。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恐怖的。实际的情况是:越军已经潜伏到我军阵地前的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两个营长当场被击毙,兵员死伤惨重。但失去指挥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倾刻,照明弹起,严密伪装的越军蜇伏如前, 重伤员至死不动,无线电也静默,纪律与素质令人瞠目。
凌晨5点(情报很准确!),越军偷偷地摸了上来,一瞬间,全线开火。我立即还击,在黎明的黑暗之中,弹道发出的光亮密如雨丝。由于越军是偷袭,我守卫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紧急呼叫炮火支援。但越军已经摸了上来,敌我交错,赵团长不敢开炮,怕打了自己人,参谋提醒:封锁阵地前沿,打后续梯队。赵团长恍然大悟!
一瞬之间,119炮群发出怒吼,炮口制退器发出的气浪扑地而来,连指挥部都感到震动。
火箭炮一口气打了十三个齐射,85加农,100迫,152榴,甚至师属的坦克营的坦克也一字排开,就在阵地前200米处分六个点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红了。空爆弹、榴弹、燃烧弹,弹群所到之处,一炸就是一大片,大批的越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炸起的硝烟都是红色的。整整一个上午,越军都没能靠近我阵地,那一天119炮群干进去了一万多发,到中午1200点,2.5个基数的弹药全部干进去,在指挥所里的步兵团长张有侠一听炮弹没了,当场就昏了过去,他一的个步兵团,没有炮火的支援,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越军6个团的攻击。幸好赵团长在早晨一开炮,就马上命令从红河州调出的470台卡车去拉炮弹。
由于没有的炮火的支援,尽管士兵们拼死守卫,但越军一个营还是占领了164高地。
下午1300时,炮弹运到,119炮群重新发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轰164高地,顿时,164高地上硝烟秘迷漫,一片火海,步兵一个排45人随着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冲,一下子就收复了164高地,越军一个营数百人,只剩下6人活的,164阵地上尸横遍野,到处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
164阵地的失利并没有使越军退缩,相反更凶猛地冲上来。越军士兵的表现也真的是无话可说,硬碰硬,6个团一批一批往上冲,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的集团式冲锋,我方士兵的机枪、炮弹象割草一样把越军一批一批地击倒,鲜血把山坡都染红了。
7.12一战,越军在松毛岭上留下了3700多条生命,尸体把山坡都盖满了。叶剑英元帅看过战场录像后不禁惊叹:"自淮海战役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我军在今次战斗中也有一定的损失,但由于保密的原因,没有公布伤亡数字,但可以肯定是,作为守方,还有重火力的支援,伤亡损失肯定是相对较少的。由于尸体太多,加上南亚丛林气候炎热潮湿,因此尸体很快就开始腐烂,而且出于人道,我方决定通知越军收尸。
7月14号,我们打宣传弹,让越军来收尸,规定他们要打红十字旗,50人以下不准带武器,但越军来了六、七十人,不但不打旗,还架着高射机枪。好哇,你败了还违反规定,还来逞能,我也没客气,于是炮兵一个急促射,打得一个也没回去,于是越军再也不来收尸了,正好赶上雨季大热天,尸体腐烂得很快,防化兵上去消毒,大瓶香水到处洒,用火焰喷射器烧,前沿阵地臭气熏天,士兵们被熏得连连作呕,连饭也吃不下,此乃后事。
7.12松毛岭大战,打出了我军的军威、国威,一扫79自卫战时的失利颓废,大快我心。
网络流传的战史写道:7.12日凌晨大队越军埋伏在我阵地前300米左右,可是我军阵地前早在7.5日已布雷30万颗

布雷30万颗 ?
有没有人想过时什么概念?
以1974式火箭布雷车为例,一次齐射能发50枚地雷,30万发要齐射多少次?

30万发估计是个大范围,大时间段的布雷数
团长是张又侠?。。。厉害啊
现在 哪里还是到处是雷区,,经常有人被炸残
楼上和楼上的文字威武
这不是电视剧《军魂》里的片段吗?当时要有红外侦察手段就好了
TB是吃过大炮兵的苦啊,往事也是不堪回首
看到张又侠昏过去那段笑了。
burn 发表于 2011-8-21 09:20
看到张又侠昏过去那段笑了。
一个团扛两个师啊,没火力支援就全送那了,按描述越军的素养真是没说的。
没看见布的雷只有500米纵深,开辟几条通道不难
TG的炮兵确实给力啊。。。。
大炮轰他娘兮。。。
看到张又侠昏过去那段笑了。
话说我也笑了,有些人确实是太败了,果然得改改军痞作风
一扫79年失败?
burn 发表于 2011-8-21 09:20
看到张又侠昏过去那段笑了。
那是杜撰的  没有事实依据
对越反击战过后几年,作为学通社的记者,萨们到部队蹲点写稿呆过一个月,我们的大姐大晓筠带队,专题是《新一代的人民子弟兵》,主要是向学生读者介绍新一代的解放军,荣幸的是我们这批孩子还参加了当时在华北北部的那次大规模装甲兵演习。采访的结果在《大学生》等刊物上发过几次专题,反响不错。

  

我们去的部队,驻扎在河北,号称天下第一军,熟悉我国军事的朋友大概猜得出是哪一支了。哈,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就是威名远震的“万岁军”!我们采访的是它的一个重型装甲师。至今还记得他们的军歌:“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有在该部服役经历的朋友当知道这首歌。

  

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的主力并没有参加南疆作战(军侦察大队参加了两山轮战) 位朋友问了问,这些写了行不行?他说你就写吧,只要不丑化解放军的形象,你道听途说的那些算不了什么。 好吧,那么可以写了。好在我当时的采访笔记还在,几次搬家都没有舍得抛掉,虽然内容不多,部队番号等等都在,总算是一手材料,希望给爱好军事的朋友带来一些算是“新”的旧闻吧。当然,时间久,有疏漏的地方在所难免,请熟悉的朋友指点,如果有参战过的朋友指教就更好了。 -- 的确,护国宝刀,岂能轻出?打越南还用不着他们。从兵种上说,这支部队的主力是实施集群打击的重型战车和自行炮兵部队,用于丛林作战也不太适合。那么,我们的采访怎么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挂上钩的呢?

对越反击战过后几年,作为学通社的记者,萨们到部队蹲点写稿呆过一个月,我们的大姐大晓筠带队,专题是《新一代的人民子弟兵》,主要是向学生读者介绍新一代的解放军,荣幸的是我们这批孩子还参加了当时在华北北部的那次大规模装甲兵演习。采访的结果在《大学生》等刊物上发过几次专题,反响不错。 我们去的部队,驻扎在河北,号称天下第一军,熟悉我国军事的朋友大概猜得出是哪一支了。哈,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就是威名远震的“万岁军”!我们采访的是它的一个重型装甲师。至今还记得他们的军歌:“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有在该部服役经历的朋友当知道这首歌。 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  

打过七九年反击战和老山战斗的官兵在部队是“宝贝”,三十八军是陆军中的“老大”,因此要人的时候“骄横”。我们所见,该师颇有一些参战的官兵。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对这方面的采访任务。当时我们这些毛孩子被郑重其事要求过不得问和作战有关的问题,好像是避免泄漏军事机密,说的一本正经,听的也紧张认真,小记者们觉得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今天写下这个标题之前,还和在国防大学任教的一位朋友问了问,这些写了行不行?他说你就写吧,只要不丑化解放军的形象,你道听途说的那些算不了什么。

  

对越反击战过后几年,作为学通社的记者,萨们到部队蹲点写稿呆过一个月,我们的大姐大晓筠带队,专题是《新一代的人民子弟兵》,主要是向学生读者介绍新一代的解放军,荣幸的是我们这批孩子还参加了当时在华北北部的那次大规模装甲兵演习。采访的结果在《大学生》等刊物上发过几次专题,反响不错。 我们去的部队,驻扎在河北,号称天下第一军,熟悉我国军事的朋友大概猜得出是哪一支了。哈,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就是威名远震的“万岁军”!我们采访的是它的一个重型装甲师。至今还记得他们的军歌:“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有在该部服役经历的朋友当知道这首歌。 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好吧,那么可以写了。好在我当时的采访笔记还在,几次搬家都没有舍得抛掉,虽然内容不多,部队番号等等都在,总算是一手材料,希望给爱好军事的朋友带来一些算是“新”的旧闻吧。当然,时间久,有疏漏的地方在所难免,请熟悉的朋友指点,如果有参战过的朋友指教就更好了。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当时此人在14军的某师,还是59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当时此人在14军的某师,还是59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
  

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当时此人在14军的某师,还是59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  

当时此人在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14军的某师,还是59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当时此人在14军的某师,还是59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 我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个“红军团”(不说番号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就两个,38A一个,沈阳军区一个,熟悉的都能猜出来),我们参加演习就是坐他们的步战车去。 步战车大家知道么?就是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简称,这玩意儿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运输车,它外形低矮,装有中口径火炮炮塔,能带反坦克导弹,还能够载运七名步兵,最厉害的是车体材料好,坚固而轻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性能还好。步战车内部也比坦克舒服,带有减震系统。当时这玩意儿还少得很,那时候全军都看他们的试点呢。 因为是新武器,整个团也就四五台的样子,所以不是首长坐,就是客人坐。整个演习期间,步战车最出风头,在战车编队中如同矫健的猎豹,忽前忽后,机动飘忽,相信给参观演习的高级军官带来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开始装备步战车。 我们和军人相处融洽,而且这帮小记者们中间也真有发狂的军事爱好者,不免疯狂的“追剿”官兵们在南疆的战场轶事。当时我们能接触的除了宣传部,主要是几位参谋,后来发现,他们都在南疆有过参战经历,其中有一个外号叫“炮手”的战功最为传奇。 作战情况,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多数和我们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具体得多。他们当时都是下层指战员,如果问对越作战中部队高层的情况,这几位参谋也不清楚,有个印象他们说1979年杨得志将军也没有亲临前线,按照军官们的看法是老将军毕竟年龄大了,养成的指挥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当时此人在14军的某师,还是59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
  

习惯比较老化,不一定适应现代战场,还是留在后边好,不然添乱。杨是明白人,所以不去干涉具体的战术指挥。 至于具体战斗,参谋们就有的说了。他们讲部队普遍反映火力不足,还有就是越南人的穿甲弹比较厉害,作为装甲兵他们有切身体验。单兵素质我们好,身体也好,可是作战经验不行。上面说到的那位“炮手”,是从坦克部队直接提到长沙炮校的(战后上边让他挑装甲兵学院和长沙炮校,他想换个家伙玩玩,这位装甲兵就上了炮校)。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上荣立战功。 当时此人在14军的某师,还是59中型坦克的坦克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该部奉命包抄越南老街市的一个车站。 战斗夜间开打,连着打了两天还没有拿下老街 -- 我们看报纸印象似乎中国军队打过去摧枯拉朽一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越南人在老街的部队是地方省防军,打野战不行,可是防守相当顽强。坦克部队一直给步兵作火力掩护,直瞄打火力点。第三天中午,他们强行穿透老街市区进行穿插的时候,突然和越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当时“炮手”的战车是首车,按照命令快速通过越军控制的地域,见到有威胁的火力点只用机枪还击,并不恋战,因此进展神速。打到纵深,他们在公路上急转弯,忽然发现正前方迎面开来一辆越军PT-76水陆两用坦克,接触的瞬间,双方都傻了。 越南人傻是因为中国战车部队穿插得太快,没有反应过来,我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们傻是因为一直没有碰到越南人的装甲部队,进行坦克战的思想准备不足。这个时间很短,等反应过来双方几乎同时开炮! 结果,越南人的炮打飞了,我们的炮打中了,可是小小的PT-76愣是打不穿,挨了一炮虽然不再还手可是还往前走,把我们这位“炮手”急得一炮一炮接着打,也顾不得去想水陆两用的PT-76怎么这么结实?! -- PT-76苏联设计,行家说法装甲象纸一样薄。好在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久,越南人不是被震晕了就是被打蒙了,操纵失灵自己翻了车,滚到山坡下面去,燃烧起来,坦克手被俘。据说这是我军在云南方面击毁的第一辆越南坦克。 事后才发现当时中国装甲兵也的确是蒙了,打坦克上的是杀伤弹,也就是带小钢箭的开花散弹,这个打坦克怎么打得穿?!该换穿甲弹可是一车人全忘光了。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 这位“炮手”说其实也不怕,距离太近了,大不了撞它,59中重得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还是炮打的过瘾。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00x5.html) - 铁与火的南疆  一. 第一辆被击毁的越军战车_萨苏_新浪博客
cd09300478 发表于 2011-8-21 08:24
网络流传的战史写道:7.12日凌晨大队越军埋伏在我阵地前300米左右,可是我军阵地前早在7.5日已布雷30万颗
...
用火焰喷射器,竹竿,铁丝网,带磁性功能的铁球都可以快速扫出一条道路,但是在战时不可能扫的那么干净
cd09300478 发表于 2011-8-21 08:24
网络流传的战史写道:7.12日凌晨大队越军埋伏在我阵地前300米左右,可是我军阵地前早在7.5日已布雷30万颗
...
用火焰喷射器,竹竿,铁丝网,带磁性功能的铁球都可以快速扫出一条道路,但是在战时不可能扫的那么干净
也许能从侧面绕过去
越军也有排雷高手啊,和MD玩了那么多年,排雷早玩的滚瓜烂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