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夏国到184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23:09
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夏国到1840年)
军队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那就是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的工具.可以说军队是和国家一起出现的.所以中国是历史上出现军队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在这里只是简单讨论一下中国军队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朝代,希望大家觉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能够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谢谢
   真正的军队的出现最早应该是在夏国,因为再以前中国是处在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作战并不是职业的军队,那时的军队是氏族内部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组成的为了维护自己氏族利益组成的,他们在战争期间作为战士,可是的当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氏族中生产的主要力量.虽然夏国的出现结束了这种局面,可是在战争时期这种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局面却一直保持了下来.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在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国家,那就是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预备役这个概念的国家(当然和现在预备役不同).
   在夏朝组成军队的组成中有一个部分是比较特殊的,那就是奴兵.夏朝由于自己统治地域大大超过以前一个氏族或者一个氏族联盟的范围,为了稳固统治,必然需要大量的军队.可是很显然在夏国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一只数量足够的军队的,在战争期间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在战争期间立即增加军队数量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最终夏国军队将奴隶组成军队,以弥补自由民的不足.但是这种军队的战斗力无疑是非常低下的,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近代才结束,同时夏国也是第一个将奴隶和俘虏用于战争的国家(历史上有过一些不是非常准确的记载).同时这个时期,夏国的军事体制也显得非常的混乱,不过对于一个刚刚职业化开始的职业,我们不可能要求其一步到位的.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中国从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整个国家的各种建设和工程,国家可是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军队体制初步的确立,出现了职业的军事长官,这和夏国是有着非常明显区别的.比如在商朝出现了师这个编制(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定,可是应该是出现了固定编制或者是相似的这种组织形式)这对于军队的重要影响可以说影响极其深远的.同时在历史上有了对于奴兵的准确记载,这就是牧野之战,不过这只军队的战绩可是非常的糟糕.大量的青铜武器进入军队可以说其的影响和信息化对于军队的影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王朝(东周和西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具体的军事组织形式,同时将军这个统称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当然包括东周).军人第一次出现了阶级的区别,以往的军队在阶级上的区别并不明显,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的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指挥系统.同时军队的将领也和文臣开始分开,以前的王朝文武不分(至少形式上是这样).周朝将领终于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出现了太尉,将军等称谓.另外一只长期保持战备状态的军队的出现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整个周王朝大概保持着一只数量适中的常备军(数量由于各种资料有很大出入所以本人倾向于20万左右,也就是春秋初期各国军队数量总和略少).
   但是当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中国的军队数量出现了恶性的膨胀。当时中国的总人口至多不会超过2000万,可是在战国末期军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00万,不过这个数量应该有极大的水分。因为中国历史上职业军人并不多,主要是以战争期间征兆的民夫以及特权阶级的个人武装为主,当时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40万,国力大衰就可以看出当时军队基本上是国家所有的轻壮年劳动力组成的,所以实际上各个国家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基本上常备军的数量并不会太多.另外本人想给大家澄清一些比较容易误导大家的误区首先是单纯根据人口(或者丁口)计算兵力。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有所谓“五人一丁”或者“三人一丁”的说法,但是丁所指的壮丁,除了担负兵役以外,一般来主要承担的还是劳役的工作,包括补给的运输等等。这个数量至少要占去整个动员兵力的一半以上,这还是仅仅直接参与战争的那一部分,相当一部分还要在地方负担一部分的徭役。因此单纯根据人口或者丁口计算兵力,往往会有很大的水分,就好像一部蒸汽机车迎面开来,蒸汽腾腾,声势惊人,可是如果停了下来,气缸里不再往外冒蒸汽了,体积也不过如此而已。至于所谓的秦国百万雄师几乎是全民皆兵的结果,拥有60W以上规模的动员军力不奇怪,注意这里指的是动员兵。战国后期的战争几乎都是这样的,每战必倾举国之力,所以规模很大。但是根据规模来认定群雄的常备兵力是不对的。比如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邯郸之战,秦国动员的兵力规模达到了30W以上,如果我们就此认定秦的常备兵力超过30W,那么邯郸之败秦军损失十余万后秦国几年内都无法对三晋用兵的状况就无法解释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秦用于兼并战争的常备军规模在8~10W乃至20W上下,为了击败像赵国这样强大的对手,出动了8W左右的常备军,加上20W左右的动员兵,在经过长平、邯郸这样的战役之后,常备军伤亡达到了6~7W,动员兵也伤亡了1XW(这里计入了长平之战的损失)。虽然动员兵的损失可以通过重新动员来弥补,但是,常备军的巨大伤亡(约占全部的1/3左右,估计)就很难弥补了。为了保证国家的战力,秦才不得不放慢了战争的脚步。秦灭楚之战也是一样,秦出动了几乎全部的常备军,再加上庞大的动员兵,总兵力达到了60W,因此估计秦的动员兵力在100W以上并没有错,但是常备军应该远没有这么多,否则王翦就不会对部下说:“秦王几乎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了我,怎么会不猜忌我呢?”这样的话了。其次第二个是根据动员兵力计算常备军力。一般来说,在非战争时期维持过分庞大的常备军对于任何政权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一旦战争爆发,单靠和平时期的常备军是不足以应付战争的变化的。因此任何时期的中国政权在这一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常用的办法是寓兵于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唐时期的“府兵”,这种军队类似于我国现代所采取的民兵和预备役——平时进行战斗训练,一旦战争爆发就转为正规军。但是将这部分计入常备军是不科学的,就好比我们现在是警察、工人、农民、学生,一旦战争爆发,我们这些受过初步军事训练的人都会被征入伍,成为军队的一部分。可是在计算常备军的时候,我们并不被计算在内,因为我们的职业不是军人,而是警察、工人、农民、学生。所以根据“XX之战,X方和X方各自动员了X万人参战”这样的史料进行常备军的估计是不正确的。最后是根据史料上记载的歼灭数字计算军队规模。一般军队规模由一个政权的经济能力和所能征用的丁口数字来决定。一个政权第一次被消灭了10W,第二次又被消灭了8W,不一定就意味着这个政权能够维持18W的军队规模,由其是当这种战役是重大战役或者决定性战役时。上述的那个例子,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这个政权能够维持一个大约10W上下的军队规模,第一次被消灭了10W之后,通过再度补充,恢复到了一个略差于原有水平的规模,第二次又被消灭8W。如果这个政权在这两场战役之后一蹶不振或者被消灭,那么这个分析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个时期中国军事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尤其是骑兵这个兵种进入了中央帝国的军事力量,这对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五人一丁或者三人一丁这种军事征兵体制,可以说这对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贡献,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拥有了完整成熟的指挥体系,同时拥有了成熟的征兵体制,那就是能够使国家存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扩充军队的体制.整个战国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力量一个重要的飞跃时期.这对于一个成熟的高效的战争机器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秦国时期,中国军事力量第一次踏出了中央帝国的原始范围,秦国向外派遣了大量的军队,一个方面进攻盘踞在帝国北方的匈奴,另一个方面进攻帝国南部的苗裔之地.这也让帝国的版图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广度.大部分的关内省份这个时候成为了帝国的领土,但是这种行为使得帝国原本精锐的30到50万常备军远离帝国中央,造成了帝国外强中干的情况.虽然秦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对于中国军队的职业化正规化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帝国也第一次出现了奴兵或者是犯罪者如果打了胜仗能够获得免除奴隶身份或者罪的记录(章邯一夜之间就武装了20万修建秦朝宫室的囚徒以及奴隶就运用了这个策略,这也意味着囚徒也要参与战争).不过秦朝最终没有能够逃过灭亡的下场.【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其后经历了几年短暂的内战,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王朝汉王朝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不过这个伟大帝国前期面对的确是一样强大的匈奴帝国,由于当时汉朝还不能够击败匈奴,所以选择了和亲政策,可是就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却在不断的强大起来尤其是骑兵摆脱了以往辅助兵种的角色,成为了和重步兵,轻步兵,弩兵等一样可以左右战争的角色.之前虽然骑兵也出现在战争中可是在秦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了。能够为此提供佐证的是孙膑对骑兵作战的叙述:“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骑兵甚至在这之后成为了汉朝纵横大陆的主要武器.伴随者强大军事工具的投入使用,中国军事实力大增,最终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军队击败了匈奴和西域各国.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军队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时期.在军事制度上高祖建国后,至文帝、景帝,内平七国之乱、与民休息,外和匈奴,国运蒸蒸日上;而武帝雄才大略,内兴水利、促农耕,外破匈奴、拓界疆,强汉威名远扬;及昭帝、宣帝,重新与民休息,国力益强。兵力分为郡兵和京兵。最高军事长官为太尉,但京兵一般由皇帝亲将。【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一、 郡兵:
仍沿袭秦制,兵力由郡守掌管,具体军务由郡尉负责,但西北边郡太守因边患均直接领兵;郡守、郡尉每年8、9月份校阅一次郡兵,称为“都试”,又叫“秋射”,通过演武考核划分军兵等级,上等叫“最”,下等叫“殿”,此之谓“课殿最”;郡兵因所在地不同而兵种不同,内地多为材官(步兵),平原有轻车(车兵,后逐渐消失),沿海、沿江多为楼船(水兵),西北多为骑士(骑兵);郡兵平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受中央调遣。
《汉旧仪》中记载,年满20周岁的青年男子每年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称为更卒,至56岁为止;从23岁起,必须服兵役两年,第一年在本郡当郡兵(称为正卒),第二年选拔“课殿最”中的优秀者送至都城做京兵或送至边境做边兵(称为戍卒);但遇有大规模战事时则须随时从征。
二、 京兵:
汉初建时,在东部、南部分封了一些宗室和勋贵,手握悍将骄兵,西北则匈奴屡犯,而郡兵散于四方,遇有边患内乱远水救不了近火;为了确保京畿重地,故此建立了一只精锐的京兵。西汉的京兵按职责不同分为四部分。
1、 南军:是负责皇宫各殿外至皇宫宫墙内的卫士,最高长官是卫尉,办公衙门在皇宫内,卫士们沿着宫墙扎营;因为卫士们驻防在皇宫——未央宫,而未央宫又地处长安城的南部,故此又称为南军。南军在创建初期约2万人,至武帝时约为1万人;南军士兵从郡兵中的优秀者选调,一年一换(防止日久生异心)。卫尉属下有1名南宫卫士令,统帅南宫卫士;1名北宫卫士令,统帅北宫卫士;左都侯、右都侯各1名,负责日常巡逻;每个宫门各设一名司马,掌管进出宫的盘查事宜。
2、 北军:是负责守卫京城的驻屯军,又称屯兵,平时维持治安,遇边警、内乱则以一部或全部出征,最高长官是中尉;因其驻地在长安城内北部故又称为北军,士兵也从郡兵中选调,具体人数不定,视时局时增时减,笔者估计在5~10万人。武帝时曾经对京兵改制,中尉改称执金吾,加派监军御史辅助、牵制之,防止专权。执金吾通常有一只亲兵,称为缇骑,是一只全由骑兵组成的快速部队;执金吾下设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三辅都尉,职权范围由长安城内至京畿。
3、 郎官:又称郎卫,类似于清朝的御前侍卫,负责皇宫中各殿内的护卫、陪同皇帝出巡,人数不定;最高长官为郎中令,武帝时改名为光禄勋。郎官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外郎,武帝时增设建章营骑(后改名羽林骑)、期门(后改名虎贲郎)、羽林孤儿(收养的战死将士遗孤)。郎官通常选自西北诸郡孔武有力的良家子弟和功臣、勋贵之后,待遇优厚、装备精良、对皇帝无限忠诚,属于死士。据《汉书.李广传》记载,名将李广也做过郎官。
4、 城门屯兵:最高长官为城门校尉(相当于北军的校尉),负责守卫京城长安的12个城门,人数不详。
但如遇有大规模战事,即会频繁补充兵员,主要有:
1、 谪发刑徒:又称为“七科谪”,即被判刑的人、杀人者,入赘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祖父母有商贾市籍的人等当时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
2、 自武帝时实行募兵制(“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盖因武帝时用兵地方很多、“买复”(即交纳一定的钱粮或奴婢可免除劳役、兵役)日盛,也因为募兵长期以此为生,大都受过良好的训练,战斗力较强。
为了保证必须的军费(没有查到西汉军队的具体人数,个人认为平时约30到50万人,战事高峰时约100万人),规定不能出“更卒”的适龄男子每人每年要交“更赋”300文钱;还有“算赋”,15~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120文钱,商、奴、入赘婿加倍,年满15岁的独身女子要交600文钱(鼓励早婚早育繁衍人口)。另外,武帝击匈奴时,因其僻地万里,粮草转运艰难,故此征集边兵60万人戍边、屯田(《史记.平淮书》),新设屯田校尉、护田校尉等职,推测还有顺便保卫丝绸之路的任务。可以说形成了完善的军事制度.
   不过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内部问题,那就是私人武装的盛行.这可以说间接导致了整个帝国的崩溃.这个时期中国军队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军阀化.东汉末年的军队干政可以说开了中国历史军人干政的先河,何进,曹操,董卓等这些高级将领都先后成为了王朝实际的统治者.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军队控制权和国家的统治者就再也分不开了,那就是军队将领权势过大甚至能够代替国君.
   三国时期中国军队在战术和装备上的发展相对缓慢,唯一的进步就是在后勤上的进步,尤其是蜀汉的诸葛亮对于后勤的巨大贡献,不过如果说这个时期的话基本没有发生对中国军队巨大影响的事件.伴随着内战的进行,中国军队的常备军数量达到了将近100万的惊人数字.这个时期的军事三国的军事制度有所发展和完善。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军权集中于皇帝,置尚书、中书二省长官为军政辅佐。尚书省之下设五兵尚书曹,为处理日常军事要务的专门机构,并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别兵和骑兵五曹郎,分理不同军队事务。凡有征伐,皇帝临时命宗室重臣为大将军或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参战诸军。后置而不废,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末期,魏国军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昭相府实为最高军事机构。蜀国建立后,刘备废大司马,亲掌军权,并统兵征战,以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为统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刘禅当政后,诸葛亮掌军政大权,总揽全军。末年,则以大司马主管军政,以大将军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为最高军事统帅。吴国军政大权决于孙权,以左、右大司马掌军事行政,大将军或上大将军为最高统帅。孙亮即位后,置大司马为最高军事统帅。其后,通常以大将军冠督中外诸军事或领中外诸军事总掌全国军务。此外,三国设军师参议军务,或协助将帅统军。曹操于建安(196~219)初年设军师,他任司空后又设军师祭酒,继有中、前、左、右军师。后来,外军中也设置军师,如征南、征东军师。曹丕称帝后,高级武官下皆设军师,如太尉军师、大司马军师、大将军军师、抚军大将军军师等。蜀国早期有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既当参谋又有指挥权,后来设中、前、后军师,也多为将军兼任。吴后期所设左、右军师,一般以左、右大司马兼任。地方军事机构,三国承汉,实行州郡领兵制。州刺史(州牧)或冠将军号,或以持节都督兼任,为辖境最高军政长官。郡太守加将军号者领郡兵,并置都尉专管。军队构成 三国形成时期之初,各起兵将领以将军亲自统军,兵力较少,并集中使用,实各为一支军队。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后,曹操同时要对付刘备、孙权,其中央军分为集中机动与分区镇守两部分:一部分集中于中央所在地,担任宿卫兼出征,称中军;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别镇守京外,尤其是与蜀、吴邻近地区的军事要点,称外军。中外军体制随之形成。当时,孙权、刘备仍以将军或王开府(设立机构),统掌军政大权,实行中、前、左、右、后五军制。蜀、吴统治者相继称帝后,同魏一样,军队分中央军和州郡兵,中央军分为中军、外军。中军魏初,主要由曹操相府亲军转变而来的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等五营组成。正副统帅为中领军和中护军。后期,司马氏为准备代魏,扩充中军,兵力远强于外军。蜀中军的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营、虎骑营,长官称部督或监。其他中军统帅不固定,有监军、都护、护军等称。吴中军以宿卫军为主,称羽林、武卫、虎骑等,首领称督或将军。外军。指由在京外各都督统领的军队。魏主要置于沿边诸州,由朝廷委宗室贵戚出任都督,统掌一方军事。有的还兼领太守、刺史,视其资望,加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或四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平(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将军称号;有的同时辖两三州驻军。其权限有使持节、持节、假节等。蜀、吴外军将领,一般将驻地名冠于都督或督前为称号,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州郡兵。即地方军,基本以刺史、太守私人部曲为基础增募组成。担负本州郡守备,有时也奉命配属或协同中外军征战,其长官由刺史、太守兼任,多带将军称号。魏在未置外军都督的各州,设监军1人,称监某州军事,以控制地方兵。三国军队,有步兵、骑兵、弩兵和水军等兵种。水军以吴最强,步、骑以魏为盛,弩兵以蜀最著名。三国总兵力,最盛之时约达近万:魏40万~50万,蜀10多万,吴20多万。兵役制度 三国形成之初,沿袭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至建安年间,因长期战乱,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曹操、刘备、孙权都开始逐渐实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确保兵源。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其兵称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称士家或兵户、军户。士家另立户籍,与民户分离,子孙世代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属。同时,规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后寡妻遗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士裔。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世袭,所统之兵亦世代相袭,家属随军营居。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又用招募、收降、征兵补充军队。还以多种手段,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员。如魏的乌桓兵、凉州兵,蜀的南中飞军、叟兵,吴的山越兵等。 三国沿袭汉制,建有抚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殓葬埋,魏曾规定送至其家,官为设祭。对伤残将士,免徭役,授土地,给耕牛,分米谷等。管理与训练制度 各国注重以法治军,定有管理、训练一系列制度,并严明赏罚,以确保其施行。曹操颁布的《论吏士行能令》、《军令》、《败军抵罪令》等,魏军一直奉为治军的法令、制度。其主要内容有:行军、列阵、攻守、驻营和战船停发等,均得按指挥信号行动,违令者斩;战场上士兵紧随本队旗帜,不得乱位,临阵逃脱者,一律斩首;家属隐藏逃回士兵逾一日不报,同罪;行军不得损坏庄稼等。还规定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三国的将领出征或镇边戍守,皆以家属为人质。魏、吴还设校事,监察军民隐事。军队有轮休制度,魏、蜀休假人数常为五分之一。各国都较重视军事训练,建有训练基地,诸葛亮在成都附近以八阵图演练军队,曹操作玄武池培训舟师,孙权利用江湖大练水军,收效显著。魏在每年立秋后举行阅兵,号曰“治兵”。 后勤保障制度 三国军队补给,主要由政府筹办。军粮、军费依靠租调和屯田收入,其中屯田收获的军粮比重很大。屯田有民屯和军屯。魏国军屯又分军队屯田和军户屯田。军队屯田,主要由驻守与吴、蜀临近地区的外军担任,按建制由各级军官管理,且耕且守,耕战结合。军户屯田,由军事系统的农官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管理。蜀军屯主要在与魏接壤的汉中地区,有时与农民杂错垦耕,但原建制不变,由当地长官担任督农,指导屯田。吴的军屯多是士兵和家属一起耕作。吴还实行奉邑制,赐给统兵将领若干县邑,用其租税收入供给部曲及所统之兵,奉邑多少根据官职大小和领兵数量而定。 武器装备,由官府作坊制造,设军官监造。相传蜀诸葛亮曾改制成一发十矢的连弩,装备部队。各国均有造船基地,吴国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所造“长安”号,可载士兵千余人。物资运输,主要靠牛马骡驴和车乘,传说蜀用“木牛”、“流马”运输,提高了山区补给效率。另外,三国袭用汉时边防烽燧制度,建有守望、报警和其他通信设施,沟通京城与边防、督将与部属间联系。军事文书由驿站传递,魏还定有在急信上插鸡毛的制度。三国军制突出的特点是:中央军建立中外军体制、普遍实行世兵制和大兴军屯。这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与军事斗争相适应。但后来外军势力膨胀,至东晋,中央已无法控制、指挥。世兵制有较强人身依附性,对后世士兵地位低贱化和门阀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夏国到1840年)
军队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那就是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的工具.可以说军队是和国家一起出现的.所以中国是历史上出现军队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在这里只是简单讨论一下中国军队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朝代,希望大家觉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能够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谢谢
   真正的军队的出现最早应该是在夏国,因为再以前中国是处在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作战并不是职业的军队,那时的军队是氏族内部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组成的为了维护自己氏族利益组成的,他们在战争期间作为战士,可是的当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氏族中生产的主要力量.虽然夏国的出现结束了这种局面,可是在战争时期这种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局面却一直保持了下来.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在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国家,那就是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预备役这个概念的国家(当然和现在预备役不同).
   在夏朝组成军队的组成中有一个部分是比较特殊的,那就是奴兵.夏朝由于自己统治地域大大超过以前一个氏族或者一个氏族联盟的范围,为了稳固统治,必然需要大量的军队.可是很显然在夏国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一只数量足够的军队的,在战争期间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在战争期间立即增加军队数量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最终夏国军队将奴隶组成军队,以弥补自由民的不足.但是这种军队的战斗力无疑是非常低下的,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近代才结束,同时夏国也是第一个将奴隶和俘虏用于战争的国家(历史上有过一些不是非常准确的记载).同时这个时期,夏国的军事体制也显得非常的混乱,不过对于一个刚刚职业化开始的职业,我们不可能要求其一步到位的.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中国从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整个国家的各种建设和工程,国家可是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军队体制初步的确立,出现了职业的军事长官,这和夏国是有着非常明显区别的.比如在商朝出现了师这个编制(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定,可是应该是出现了固定编制或者是相似的这种组织形式)这对于军队的重要影响可以说影响极其深远的.同时在历史上有了对于奴兵的准确记载,这就是牧野之战,不过这只军队的战绩可是非常的糟糕.大量的青铜武器进入军队可以说其的影响和信息化对于军队的影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王朝(东周和西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具体的军事组织形式,同时将军这个统称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当然包括东周).军人第一次出现了阶级的区别,以往的军队在阶级上的区别并不明显,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的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指挥系统.同时军队的将领也和文臣开始分开,以前的王朝文武不分(至少形式上是这样).周朝将领终于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出现了太尉,将军等称谓.另外一只长期保持战备状态的军队的出现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整个周王朝大概保持着一只数量适中的常备军(数量由于各种资料有很大出入所以本人倾向于20万左右,也就是春秋初期各国军队数量总和略少).
   但是当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中国的军队数量出现了恶性的膨胀。当时中国的总人口至多不会超过2000万,可是在战国末期军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00万,不过这个数量应该有极大的水分。因为中国历史上职业军人并不多,主要是以战争期间征兆的民夫以及特权阶级的个人武装为主,当时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40万,国力大衰就可以看出当时军队基本上是国家所有的轻壮年劳动力组成的,所以实际上各个国家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基本上常备军的数量并不会太多.另外本人想给大家澄清一些比较容易误导大家的误区首先是单纯根据人口(或者丁口)计算兵力。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有所谓“五人一丁”或者“三人一丁”的说法,但是丁所指的壮丁,除了担负兵役以外,一般来主要承担的还是劳役的工作,包括补给的运输等等。这个数量至少要占去整个动员兵力的一半以上,这还是仅仅直接参与战争的那一部分,相当一部分还要在地方负担一部分的徭役。因此单纯根据人口或者丁口计算兵力,往往会有很大的水分,就好像一部蒸汽机车迎面开来,蒸汽腾腾,声势惊人,可是如果停了下来,气缸里不再往外冒蒸汽了,体积也不过如此而已。至于所谓的秦国百万雄师几乎是全民皆兵的结果,拥有60W以上规模的动员军力不奇怪,注意这里指的是动员兵。战国后期的战争几乎都是这样的,每战必倾举国之力,所以规模很大。但是根据规模来认定群雄的常备兵力是不对的。比如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邯郸之战,秦国动员的兵力规模达到了30W以上,如果我们就此认定秦的常备兵力超过30W,那么邯郸之败秦军损失十余万后秦国几年内都无法对三晋用兵的状况就无法解释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秦用于兼并战争的常备军规模在8~10W乃至20W上下,为了击败像赵国这样强大的对手,出动了8W左右的常备军,加上20W左右的动员兵,在经过长平、邯郸这样的战役之后,常备军伤亡达到了6~7W,动员兵也伤亡了1XW(这里计入了长平之战的损失)。虽然动员兵的损失可以通过重新动员来弥补,但是,常备军的巨大伤亡(约占全部的1/3左右,估计)就很难弥补了。为了保证国家的战力,秦才不得不放慢了战争的脚步。秦灭楚之战也是一样,秦出动了几乎全部的常备军,再加上庞大的动员兵,总兵力达到了60W,因此估计秦的动员兵力在100W以上并没有错,但是常备军应该远没有这么多,否则王翦就不会对部下说:“秦王几乎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了我,怎么会不猜忌我呢?”这样的话了。其次第二个是根据动员兵力计算常备军力。一般来说,在非战争时期维持过分庞大的常备军对于任何政权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一旦战争爆发,单靠和平时期的常备军是不足以应付战争的变化的。因此任何时期的中国政权在这一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常用的办法是寓兵于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唐时期的“府兵”,这种军队类似于我国现代所采取的民兵和预备役——平时进行战斗训练,一旦战争爆发就转为正规军。但是将这部分计入常备军是不科学的,就好比我们现在是警察、工人、农民、学生,一旦战争爆发,我们这些受过初步军事训练的人都会被征入伍,成为军队的一部分。可是在计算常备军的时候,我们并不被计算在内,因为我们的职业不是军人,而是警察、工人、农民、学生。所以根据“XX之战,X方和X方各自动员了X万人参战”这样的史料进行常备军的估计是不正确的。最后是根据史料上记载的歼灭数字计算军队规模。一般军队规模由一个政权的经济能力和所能征用的丁口数字来决定。一个政权第一次被消灭了10W,第二次又被消灭了8W,不一定就意味着这个政权能够维持18W的军队规模,由其是当这种战役是重大战役或者决定性战役时。上述的那个例子,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这个政权能够维持一个大约10W上下的军队规模,第一次被消灭了10W之后,通过再度补充,恢复到了一个略差于原有水平的规模,第二次又被消灭8W。如果这个政权在这两场战役之后一蹶不振或者被消灭,那么这个分析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个时期中国军事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尤其是骑兵这个兵种进入了中央帝国的军事力量,这对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五人一丁或者三人一丁这种军事征兵体制,可以说这对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贡献,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拥有了完整成熟的指挥体系,同时拥有了成熟的征兵体制,那就是能够使国家存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扩充军队的体制.整个战国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力量一个重要的飞跃时期.这对于一个成熟的高效的战争机器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秦国时期,中国军事力量第一次踏出了中央帝国的原始范围,秦国向外派遣了大量的军队,一个方面进攻盘踞在帝国北方的匈奴,另一个方面进攻帝国南部的苗裔之地.这也让帝国的版图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广度.大部分的关内省份这个时候成为了帝国的领土,但是这种行为使得帝国原本精锐的30到50万常备军远离帝国中央,造成了帝国外强中干的情况.虽然秦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对于中国军队的职业化正规化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帝国也第一次出现了奴兵或者是犯罪者如果打了胜仗能够获得免除奴隶身份或者罪的记录(章邯一夜之间就武装了20万修建秦朝宫室的囚徒以及奴隶就运用了这个策略,这也意味着囚徒也要参与战争).不过秦朝最终没有能够逃过灭亡的下场.【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其后经历了几年短暂的内战,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王朝汉王朝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不过这个伟大帝国前期面对的确是一样强大的匈奴帝国,由于当时汉朝还不能够击败匈奴,所以选择了和亲政策,可是就在这个时期,中国军队却在不断的强大起来尤其是骑兵摆脱了以往辅助兵种的角色,成为了和重步兵,轻步兵,弩兵等一样可以左右战争的角色.之前虽然骑兵也出现在战争中可是在秦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了。能够为此提供佐证的是孙膑对骑兵作战的叙述:“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骑兵甚至在这之后成为了汉朝纵横大陆的主要武器.伴随者强大军事工具的投入使用,中国军事实力大增,最终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军队击败了匈奴和西域各国.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军队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时期.在军事制度上高祖建国后,至文帝、景帝,内平七国之乱、与民休息,外和匈奴,国运蒸蒸日上;而武帝雄才大略,内兴水利、促农耕,外破匈奴、拓界疆,强汉威名远扬;及昭帝、宣帝,重新与民休息,国力益强。兵力分为郡兵和京兵。最高军事长官为太尉,但京兵一般由皇帝亲将。【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一、 郡兵:
仍沿袭秦制,兵力由郡守掌管,具体军务由郡尉负责,但西北边郡太守因边患均直接领兵;郡守、郡尉每年8、9月份校阅一次郡兵,称为“都试”,又叫“秋射”,通过演武考核划分军兵等级,上等叫“最”,下等叫“殿”,此之谓“课殿最”;郡兵因所在地不同而兵种不同,内地多为材官(步兵),平原有轻车(车兵,后逐渐消失),沿海、沿江多为楼船(水兵),西北多为骑士(骑兵);郡兵平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受中央调遣。
《汉旧仪》中记载,年满20周岁的青年男子每年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称为更卒,至56岁为止;从23岁起,必须服兵役两年,第一年在本郡当郡兵(称为正卒),第二年选拔“课殿最”中的优秀者送至都城做京兵或送至边境做边兵(称为戍卒);但遇有大规模战事时则须随时从征。
二、 京兵:
汉初建时,在东部、南部分封了一些宗室和勋贵,手握悍将骄兵,西北则匈奴屡犯,而郡兵散于四方,遇有边患内乱远水救不了近火;为了确保京畿重地,故此建立了一只精锐的京兵。西汉的京兵按职责不同分为四部分。
1、 南军:是负责皇宫各殿外至皇宫宫墙内的卫士,最高长官是卫尉,办公衙门在皇宫内,卫士们沿着宫墙扎营;因为卫士们驻防在皇宫——未央宫,而未央宫又地处长安城的南部,故此又称为南军。南军在创建初期约2万人,至武帝时约为1万人;南军士兵从郡兵中的优秀者选调,一年一换(防止日久生异心)。卫尉属下有1名南宫卫士令,统帅南宫卫士;1名北宫卫士令,统帅北宫卫士;左都侯、右都侯各1名,负责日常巡逻;每个宫门各设一名司马,掌管进出宫的盘查事宜。
2、 北军:是负责守卫京城的驻屯军,又称屯兵,平时维持治安,遇边警、内乱则以一部或全部出征,最高长官是中尉;因其驻地在长安城内北部故又称为北军,士兵也从郡兵中选调,具体人数不定,视时局时增时减,笔者估计在5~10万人。武帝时曾经对京兵改制,中尉改称执金吾,加派监军御史辅助、牵制之,防止专权。执金吾通常有一只亲兵,称为缇骑,是一只全由骑兵组成的快速部队;执金吾下设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三辅都尉,职权范围由长安城内至京畿。
3、 郎官:又称郎卫,类似于清朝的御前侍卫,负责皇宫中各殿内的护卫、陪同皇帝出巡,人数不定;最高长官为郎中令,武帝时改名为光禄勋。郎官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外郎,武帝时增设建章营骑(后改名羽林骑)、期门(后改名虎贲郎)、羽林孤儿(收养的战死将士遗孤)。郎官通常选自西北诸郡孔武有力的良家子弟和功臣、勋贵之后,待遇优厚、装备精良、对皇帝无限忠诚,属于死士。据《汉书.李广传》记载,名将李广也做过郎官。
4、 城门屯兵:最高长官为城门校尉(相当于北军的校尉),负责守卫京城长安的12个城门,人数不详。
但如遇有大规模战事,即会频繁补充兵员,主要有:
1、 谪发刑徒:又称为“七科谪”,即被判刑的人、杀人者,入赘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祖父母有商贾市籍的人等当时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
2、 自武帝时实行募兵制(“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盖因武帝时用兵地方很多、“买复”(即交纳一定的钱粮或奴婢可免除劳役、兵役)日盛,也因为募兵长期以此为生,大都受过良好的训练,战斗力较强。
为了保证必须的军费(没有查到西汉军队的具体人数,个人认为平时约30到50万人,战事高峰时约100万人),规定不能出“更卒”的适龄男子每人每年要交“更赋”300文钱;还有“算赋”,15~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120文钱,商、奴、入赘婿加倍,年满15岁的独身女子要交600文钱(鼓励早婚早育繁衍人口)。另外,武帝击匈奴时,因其僻地万里,粮草转运艰难,故此征集边兵60万人戍边、屯田(《史记.平淮书》),新设屯田校尉、护田校尉等职,推测还有顺便保卫丝绸之路的任务。可以说形成了完善的军事制度.
   不过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内部问题,那就是私人武装的盛行.这可以说间接导致了整个帝国的崩溃.这个时期中国军队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军阀化.东汉末年的军队干政可以说开了中国历史军人干政的先河,何进,曹操,董卓等这些高级将领都先后成为了王朝实际的统治者.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军队控制权和国家的统治者就再也分不开了,那就是军队将领权势过大甚至能够代替国君.
   三国时期中国军队在战术和装备上的发展相对缓慢,唯一的进步就是在后勤上的进步,尤其是蜀汉的诸葛亮对于后勤的巨大贡献,不过如果说这个时期的话基本没有发生对中国军队巨大影响的事件.伴随着内战的进行,中国军队的常备军数量达到了将近100万的惊人数字.这个时期的军事三国的军事制度有所发展和完善。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军权集中于皇帝,置尚书、中书二省长官为军政辅佐。尚书省之下设五兵尚书曹,为处理日常军事要务的专门机构,并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别兵和骑兵五曹郎,分理不同军队事务。凡有征伐,皇帝临时命宗室重臣为大将军或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参战诸军。后置而不废,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末期,魏国军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昭相府实为最高军事机构。蜀国建立后,刘备废大司马,亲掌军权,并统兵征战,以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为统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刘禅当政后,诸葛亮掌军政大权,总揽全军。末年,则以大司马主管军政,以大将军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为最高军事统帅。吴国军政大权决于孙权,以左、右大司马掌军事行政,大将军或上大将军为最高统帅。孙亮即位后,置大司马为最高军事统帅。其后,通常以大将军冠督中外诸军事或领中外诸军事总掌全国军务。此外,三国设军师参议军务,或协助将帅统军。曹操于建安(196~219)初年设军师,他任司空后又设军师祭酒,继有中、前、左、右军师。后来,外军中也设置军师,如征南、征东军师。曹丕称帝后,高级武官下皆设军师,如太尉军师、大司马军师、大将军军师、抚军大将军军师等。蜀国早期有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既当参谋又有指挥权,后来设中、前、后军师,也多为将军兼任。吴后期所设左、右军师,一般以左、右大司马兼任。地方军事机构,三国承汉,实行州郡领兵制。州刺史(州牧)或冠将军号,或以持节都督兼任,为辖境最高军政长官。郡太守加将军号者领郡兵,并置都尉专管。军队构成 三国形成时期之初,各起兵将领以将军亲自统军,兵力较少,并集中使用,实各为一支军队。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后,曹操同时要对付刘备、孙权,其中央军分为集中机动与分区镇守两部分:一部分集中于中央所在地,担任宿卫兼出征,称中军;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别镇守京外,尤其是与蜀、吴邻近地区的军事要点,称外军。中外军体制随之形成。当时,孙权、刘备仍以将军或王开府(设立机构),统掌军政大权,实行中、前、左、右、后五军制。蜀、吴统治者相继称帝后,同魏一样,军队分中央军和州郡兵,中央军分为中军、外军。中军魏初,主要由曹操相府亲军转变而来的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等五营组成。正副统帅为中领军和中护军。后期,司马氏为准备代魏,扩充中军,兵力远强于外军。蜀中军的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营、虎骑营,长官称部督或监。其他中军统帅不固定,有监军、都护、护军等称。吴中军以宿卫军为主,称羽林、武卫、虎骑等,首领称督或将军。外军。指由在京外各都督统领的军队。魏主要置于沿边诸州,由朝廷委宗室贵戚出任都督,统掌一方军事。有的还兼领太守、刺史,视其资望,加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或四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平(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将军称号;有的同时辖两三州驻军。其权限有使持节、持节、假节等。蜀、吴外军将领,一般将驻地名冠于都督或督前为称号,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州郡兵。即地方军,基本以刺史、太守私人部曲为基础增募组成。担负本州郡守备,有时也奉命配属或协同中外军征战,其长官由刺史、太守兼任,多带将军称号。魏在未置外军都督的各州,设监军1人,称监某州军事,以控制地方兵。三国军队,有步兵、骑兵、弩兵和水军等兵种。水军以吴最强,步、骑以魏为盛,弩兵以蜀最著名。三国总兵力,最盛之时约达近万:魏40万~50万,蜀10多万,吴20多万。兵役制度 三国形成之初,沿袭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至建安年间,因长期战乱,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曹操、刘备、孙权都开始逐渐实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确保兵源。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其兵称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称士家或兵户、军户。士家另立户籍,与民户分离,子孙世代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属。同时,规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后寡妻遗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士裔。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世袭,所统之兵亦世代相袭,家属随军营居。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又用招募、收降、征兵补充军队。还以多种手段,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员。如魏的乌桓兵、凉州兵,蜀的南中飞军、叟兵,吴的山越兵等。 三国沿袭汉制,建有抚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殓葬埋,魏曾规定送至其家,官为设祭。对伤残将士,免徭役,授土地,给耕牛,分米谷等。管理与训练制度 各国注重以法治军,定有管理、训练一系列制度,并严明赏罚,以确保其施行。曹操颁布的《论吏士行能令》、《军令》、《败军抵罪令》等,魏军一直奉为治军的法令、制度。其主要内容有:行军、列阵、攻守、驻营和战船停发等,均得按指挥信号行动,违令者斩;战场上士兵紧随本队旗帜,不得乱位,临阵逃脱者,一律斩首;家属隐藏逃回士兵逾一日不报,同罪;行军不得损坏庄稼等。还规定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三国的将领出征或镇边戍守,皆以家属为人质。魏、吴还设校事,监察军民隐事。军队有轮休制度,魏、蜀休假人数常为五分之一。各国都较重视军事训练,建有训练基地,诸葛亮在成都附近以八阵图演练军队,曹操作玄武池培训舟师,孙权利用江湖大练水军,收效显著。魏在每年立秋后举行阅兵,号曰“治兵”。 后勤保障制度 三国军队补给,主要由政府筹办。军粮、军费依靠租调和屯田收入,其中屯田收获的军粮比重很大。屯田有民屯和军屯。魏国军屯又分军队屯田和军户屯田。军队屯田,主要由驻守与吴、蜀临近地区的外军担任,按建制由各级军官管理,且耕且守,耕战结合。军户屯田,由军事系统的农官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管理。蜀军屯主要在与魏接壤的汉中地区,有时与农民杂错垦耕,但原建制不变,由当地长官担任督农,指导屯田。吴的军屯多是士兵和家属一起耕作。吴还实行奉邑制,赐给统兵将领若干县邑,用其租税收入供给部曲及所统之兵,奉邑多少根据官职大小和领兵数量而定。 武器装备,由官府作坊制造,设军官监造。相传蜀诸葛亮曾改制成一发十矢的连弩,装备部队。各国均有造船基地,吴国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所造“长安”号,可载士兵千余人。物资运输,主要靠牛马骡驴和车乘,传说蜀用“木牛”、“流马”运输,提高了山区补给效率。另外,三国袭用汉时边防烽燧制度,建有守望、报警和其他通信设施,沟通京城与边防、督将与部属间联系。军事文书由驿站传递,魏还定有在急信上插鸡毛的制度。三国军制突出的特点是:中央军建立中外军体制、普遍实行世兵制和大兴军屯。这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与军事斗争相适应。但后来外军势力膨胀,至东晋,中央已无法控制、指挥。世兵制有较强人身依附性,对后世士兵地位低贱化和门阀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短暂统一的时期,不过随后却发生了历史上五胡乱中华的事情.整个中央帝国陷入了外族的统治之下,只有长江以南还在汉族的统治之下.这个时期可以说中国军队一直处在内战期间,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上都缺少值得记录的东西
   再之后中国进入了隋以及唐前中时期,由于中央大王朝在相当时期内对与周边国家拥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一战争相对较少军队数量下降可是质量却大大提高,可惜的是这个时期中央帝国发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唐的节度使制度.唐初时道相当于现在的军区,长官为大都督(战时出征称大总管),又以守捉、军、城、镇作为不同等级的边防军分区,其长官称为"使",有时一部分都督以钦差身份持节上任,至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以节度使为固定官职取代"使"时仍只有统兵权;玄宗时沿边以数州为一镇设九节度使、一经略使,藩镇既指节度使及所部军队,首长由重臣出任,赐双旌双节、揽军政大权,十镇共拥兵486900人:
藩镇名            所在地         职责                            军力
安西节度使      今新疆库车   管理西域                      24000
北庭节度使      今吐鲁番      防御突骑施、坚昆          20000
河西节度使      今甘肃武威   隔离吐蕃、突厥             73000
朔方节度使      今宁夏灵武   防御突厥                      64700
陇右节度使      今青海乐都   防御吐蕃                      75000
剑南节度使      今成都         防御吐蕃、绥靖南夷       39000【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岭南五府经略使今广州         绥靖南夷                      15400【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河东节度使      今山西太原   防御突厥                      55000
范阳节度使      今北京         防御契丹、奚                91400
平卢节度使      今辽宁锦州   招抚室韦、靺鞨             37500
当时唐王朝中央军只有15万左右,而节度使的兵力几乎是中央军的3倍。
2、藩镇军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儿、罢诸州团练使后新组建的团结兵和地方乡兵;按构成划分有只领的外镇兵、属下州的郡兵、屯于藩镇帅府内宅的内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称衙兵,藩镇之最亲兵,极为精锐,负责保卫衙城和藩帅,是藩镇军的核心力量。
3、节度使权限过大,亦有身兼数镇者,终至酿成安史之乱。乱平后,以前为平叛新设的和归附的藩镇林立,兵将久镇一处导致节度使出现世袭现象、尾大不掉,朝廷无力节制;而一些忠于王事的藩镇因宦官监军掣肘、国家粮秣供应不及时也倍受钳制。噫,藩镇!军制之毒瘤也!这个制度可以说使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军人干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都由这些高级军官控制,节度使甚至对于皇帝的命令都能够充耳不闻,整个帝国的中央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之后的北宋,中央帝国面队的是四周林立的强国,所以建立了一直历史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常备军,不过伴随着数量的急剧增加这只军队也成为了宋朝身上的一个大大的毒瘤.宋建国初期禁军总数不超过三十万,这是经过五代十国长期战乱锻炼的百战精锐,属于常备军中的骨干,通常实行轮戍,大约一半兵力驻守都城开封,另一半驻守外地的战略要地和军事敏感地区,由于选拔严格,又是职业化军队,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随着国家进入长期和平状态,实行偃武修文政策,禁军的战斗意志和作战水平迅速下滑,又由于辽、西夏边境吃紧,禁军数量大幅度增加,达到破天荒的七八十万,这可是招募的职业军人,因此一度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80%以上用于军费开支,但由于制度问题和官僚腐败,战斗力不但没有起色,反而成为冗兵的大弊政,所以说作为招募的职业军队,宋代禁军作为常备军多则多矣,但作战能力相当差当属事实。除禁军另有收编招募的地方厢军,初期数目没有禁军多,负责地方守备,具有一定战斗力,不过后来大量招募流民,数量急剧增加,作战训练水平几乎可以忽略,大多充当劳役,约在三四十万,基本没有作战能力,不过从编制来看,地方厢军还属于常备军,只是情况特殊。在这些禁军厢军之外,还有一些属于国家统一调度的武装力量,应当和常备军一起讨论,例如番军,这是宋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部落,投靠宋,获得宋的经济支持和军事庇护,常常提供人员战马从属宋军作战,具有相对固定编制,领取军饷和作战物资,有些类似外籍军团的味道;还有北方和西北的“弓手”,初期只是地方保甲等级的自卫武力,但由于处在辽、西夏边境,历经多年实战考验,后来战斗力反倒超过了原有的常备军,成为这些军事敏感地区的主要武装之一,很多陆续被提高等级,成为常备武装力量;这一点很有特色,宋代的主要常备军中,厢军几乎没多少战斗力,这部分吃饷的职业军人不能打仗;驻守京师的禁军多少有些战斗能力,不过历来战绩不佳;反倒是充当边防的非专职军人战斗力最强,在北宋后期对西夏的战争中,这部分边防军转制成为常备军的一部分,发挥了很有效的作用,成功的收复了河湟地区,这个水草丰美的地区已经在唐后落入吐蕃、回鹘等控制一百多年,这次胜利可以说是北宋罕见的主动出击的大胜利,可惜随着几年后首都开封被金兵迅速攻破,这支骁勇的西北边防军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军队一样,失去指挥和补给,迅速溃散,辉煌的战果只是昙花一现。
   之后的金国可以说缺乏可以拿的上桌面的东西,以骑射起家结果被更为强大的蒙古骑兵击败,足以说明其的问题,那就是在军队建设上缺乏进步.
   而随后强大的蒙古军队可以说在装备上和战争策略上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以装备而言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敌天下并不是靠刀枪,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轻骑无双的机动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纵横欧亚,无人能阻。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mangudai)。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 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 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 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轻骑相比。如果对上蒙古骑射手,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天下无敌的攻城利器,那就是巨炮,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十年而不克的襄阳城,所以蒙古人亦称此炮为“襄阳炮” .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大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后勤方面 ,他们吃的东西可以储存很长时间,喝的马奶酒(一种马奶发酵而成,且可以兑水,水中有了酒精成份可以存放很长时间而不变质),烧烤的肉类也可以提供大量热量,再加上他们是以战养战的方式进行作战(他们要的是征服奴役,不是长期驻守从而不敢毁坏当地经济).这就使得蒙古军队几乎甩开了不管什么时代军队使用中令人最讨厌的“尾巴”——庞大的后勤补给。蒙古军队是当时世界上对于后勤压力最小的部队,从而得以保证高速的机动能力。在攻灭花刺子模后马不停蹄的立即攻入俄罗斯大地,这种连续作战能力只有蒙古军这种对后勤压力如此微小的高速骑兵部队可以做到。在战略上蒙古人在战略上并没有学到多少汉族人优秀的战略,他们的高层战略指挥并不见得十分高明,他们主要学会的就是速度决定战争胜负这个法则,他们真正的高明是体现在小范围的战斗中所采取的战术,而该种战术能够顺利实施,取决于他们特有的优质的士兵素质。而这种士兵个人的素质正是作为中央帝国的汉族所缺乏的,因为农业帝国不可能保证军队大量士兵在战场上的高素质.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
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
拥而来。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象蒙古人一样利用四
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
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 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
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各部落的领导即是生活生产的管理组织者,是军事行动的管理组织者。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市被攻克。所以可以说蒙古帝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军事的顶峰,伴随着这种军事制度蒙古人只需要维持一直数量相对较少的常备军(50万左右)就足以维持庞大帝国的稳固和安宁.
   元朝之后的明朝是汉族最后一个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个军队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朝除了庞大的正规军之外甚至还最早的发明了准军事组织以及情报特务部门,这样造成了明朝军队数量激增,同时大量的新武器进入军队.。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军队开始了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的时代,可以说这个时期一点也不比西方晚,但是就明军大量装备火器来说,从依靠材料的弹射力量到利用火药爆炸来形成推动力,是一个进步,可这不是决定性的进步。近代欧洲火器运用上就经过多次反复,刚大规模装备火枪时,出现了火枪队单行横列的阵型,意在发挥火力。但实战检验后,又回复到方阵阵型,前面又加上了保护作用的长矛兵。后来能够将火枪队的战力提高到在野战中不需依靠冷兵器部队的支援,可以独力对抗骑兵的冲锋,关键还在于连发装置与膛线的出现。这二者提高了火枪的发射效率、射程与精度,它的出现与子弹的产生,枪械铸造工艺的提高密不可分。而所有这些进步,依靠的是其背后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军事学的深厚积累。中国的文化中既然没有这样的积累,也就很难期望它会有这样的革新。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明末时期的日本,火枪的制造工艺在世界上已经算先进的了,三百年后,依旧有西洋重炮开国之辱。单以幕府禁止民间拥有火枪来解释是不通的,它禁得了民间,禁得了自己的军队么?那么明朝军队最终依靠购买和自铸,装备上了与同时期欧洲火炮性能相近的火炮,操控技术也随天主教人士的翻译而引入,相应的战法也得到改进,我们恐怕也不能说这时中国的军事科技已经赶上了欧洲,姑且不论从火炮的改良到火枪的改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单就火炮本身而言,吴三桂后来在山海关主持铸造了一门铜质铁芯的重炮,可以算作是一个工艺上的里程碑,其他的进步乏善可呈。
   之后的清朝在军事上就更加的保守和落后.现今流行的说法是,满洲人因为自己凭弓马立国,入主中原后便不着力发展火器,乃至三百年后拖上汉族人承受坚船利炮破国之辱。潜台词是,如果还是明朝的话,哪怕是大顺统治也好啊,只要重视火器装备,就不至有鸦片战争的割地赔款.不过客观的说满清的统治者们在军事上是很好学的,明朝引进的红夷火炮厉害,那么在崇祯帝吊死之前,满清军队的火炮已经不输与明军了,后来多铎打扬州市还多亏火炮攻城之利。那么为什么他们没有大量装备类似明军使用的轻型火器,什么“连珠子”啊,“霹雳炮”啊,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关外打了几十年,但凡对手有什么好兵器,没有不发了疯想弄过来的,何况后来又进了北京,坐了天下,财政、资源都不再是问题,一大堆洋教士们也跑过来凑趣。之所以还以弓马立国是因为,实战检验增强了满清统治者们依仗弓马骑射的决心。清初五次大征伐:平三藩,灭准噶尔,降台湾,灭策零阿卜拉坦,进藏。几件事做完,国土面积翻番。其中进藏基本上是和平解决。前几桩除降台湾外都主要是骑兵建功。以灭准噶尔为例,他们运气不好,打着打着,传染病流行,人口死了一大半。就这样,清军还是打得很麻烦,最后一次远征,主力交战时,噶尔丹的部队装备了大量俄制火枪,比清军装备的鸟铳好使多了,又以驼马围成车阵(很熟悉的战法吧)。八旗子弟一个冲锋,打下来了。之后是康熙亲率轻骑追击,终于逼死了噶尔丹,几乎全灭了这个民族,自己也差点饿死。这里也显示了骑兵的另一个优势,跑得快,不仅在战场上,也体现在行军当中。这样需要携带的军粮便相对少的多,征伐所及之处也因此广大得多。历史也证明了,自中原向北方或西域进军,所依仗的仅能是骑兵部队,而且是轻骑。装备重型火炮的部队走得忙,就算能无敌,也会被饿死。好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康雍乾三世,满清军队所战必克,他们几乎所有的对手在火器上都还有些长处,而满清的骑兵最后总能获胜,可是这种经验论却导致了中国军队第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落后于世界军事科技.以往中国能够保持在军事科技上的至少是相对优势,但是在清王朝时期,中国的军队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全面落伍,最终的结果就是1840年,以及其后一百年中国军队的被动挨打局面.
<P>MM你好强,这么长的文章都让你打出来了,呵呵。</P><P>不过挺详细的,谢了</P>
还有喜欢军事的mm?
好文章。楼主应该发在中国历史区。
要你QQ
<P>但是元朝就是败在了没有建立好一套真正对治国合适的制度,他们还停留在一种战时征服的体制上去。</P>
<P>元朝的军队好厉害!</P><P>这下大家知道情报机关明朝建立的吧!·</P>
<P>MM的贴 顶一下</P>
实际上连子铳不装备还是有一定技术原因的
好帖,顶一下[em02]
太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