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不归:海外博士面临归国生存考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39:0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524.shtm










对于时下的海外学子而言,“归不归”其实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怎么归”。



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等中国留学生聚集的“圈子”里,一些博士毕业面临择业压力的年轻人,正在为去留的问题激烈斗争。一股彷徨、焦虑的情绪在蔓延。



“归吧,(国内)消费与国际接轨了,收入归到了第四世界,怎么归?回国图个啥?”也有人追问:“那每天吃饭图啥啊,活着图啥啊?”



“圈子”内的争论再次打破既有单纯、平静的求学生活。



在距离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开启留学生涯140年的今天,一些博士海归开始为能否回国、以何种身份回国而纠结。



想做事的人还是想回来



即使是现在,郭伟(化名)仍然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回国,虽然他在一两年前就在考虑不再续签工作合同。受他法国导师的看重和挽留,他一直待在国外做博士后,负责一些项目及研究工作。其间有一天,他远在上海的夫人在电话中跟他讨论“幸福感”的问题,他才意识到回国发展的紧迫性——对家庭而言,经济上的考虑固然重要,但一家人在一起才是首要的目标。



现在,郭伟开始留意国内外好的就业机会,并频频与国内几家单位接洽,游走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



与那些在国外拿到学位的“纯海归”不同,郭伟的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国内获得,随后他赴法国做博士后,因此算是“半海归”。



坐在宿舍电脑前和记者视频聊天,郭伟强调:“人太多了,得先回国占一个位置。占个位置很重要!”



其实,国内用人单位对于“一般”海归挑挑拣拣的做法已非新闻。由于近年受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中国,海外人才不断涌入,以前那种海外学历吃香的时代正在远去。这或许是当下中国的一个时代特征。



博士学位还不够



一边是高校、科研机构,一边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回国路径的抉择上,高校与城市是两个重要的衡量因素。



多数情况下,博士毕业的海归会首选高校,如“211工程”名校,以国内排名TOP10为主。如果遇到非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不去的情况,甚至退而求其次,进入一般大学的也大有人在。



留学生倾向于国内名校的职位,国内高校同样看重海归们的名校身份。近年来,名校之争、大城市之争在海归的归国选择中愈演愈烈,这让很多国内名校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位也越来越少,让一般人不敢染指。



以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为例,一些高校所聘岗位不仅要求求职者是留学海外的博士、博士后,还必须来自海外如北美名校。中国前20名的高校对于北美高校的博士生,尤其是拿到终身教职的人才,基本上会照单全收。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国内高校对留学生‘海外名校毕业’的身份要求近乎苛刻,甚至已超出职位本身的能力要求。”郭伟说。



去年,郭伟到上海某高校应聘,对方出于对他“非名校出身”的判断,继而对他的科研能力、专业方向也不在意起来。对方甚至明确表态:你来了后能拉来项目、拉来钱吗?



“国内高校不是想培养大师,而是想引进大师,通过引进来带动一个方向或领域。”这种直白的表述引发了郭伟的沮丧和愤怒,“它们(国内高校)缺乏容忍、隐忍、厚积薄发的精神,急功近利,很想成功,又没有耐心。”



通过和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老外、海归们交流,郭伟发现大家在某一点上有着高度的认同:想回国发展,想要获得更好的机会,博士学位已远远不够。必须在海外高校拿到教职,那时候回国才会受到“真正的”欢迎。



过渡阶段先占个位置



相比较国内博士生每月几百元的补贴,国外的补贴、奖学金则相对丰厚许多。在韩国,博士奖学金为150万元韩币,相当于9000多元人民币。其中除去70万元的学费,以及每个月三四十万元的伙食费,还能省下一部分。其博士后月薪约为240万元韩币。



在欧洲,博士后的月薪约为2400欧元,维持基本生活且尚有结余不成问题。



在北美,取决于不同州,博士的全奖略有不同,但平均也在2万美元左右。



依靠微薄的补贴或奖学金,尤其读到博士的同学往往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很多已经娶妻生子,国内的博士生将面临生存困境,他们很难不向家里要钱,而且这种境遇还和导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在生活的重压下,又期望他们做出优秀的研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博士生在待遇上的国别差异,恰恰反映出他们在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酬水平。“海外的博士挣钱确实比国内多,如果我们回到国内一线城市从讲师做起,每个月几千元的基本工资很难撑起一个家庭。”郭伟说,所以他会相应降低标准,先在国内占一个位置过渡一下,然后再考虑进一步发展。例如,去二三线城市发展。



郭伟的选择虽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他认为这也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对于不少倾向于回国的海外学子来说,国内的位置越来越少,待遇也不高,这让他们难以抉择,陷入想回又不能回的两难境地。



“想做事的人还是想回来,在国内能调动的资源毕竟比海外多得多。”郭伟直言不讳地说,“其实最理想的一条回国路,就是在国外混得小有名气。只要你是牛人,国内肯定欢迎,待遇也很好。”



海归语录



现在国内虽然有很多人才引进计划,会提供项目资助、经费支持,但要求很高,如是否是紧缺专业,是否有雄厚的背景(拿到国外教职)以及其他头衔。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高技术人才的侧重点有点偏,对牛人太重视,对一般性有发展潜质的科研人才重视不够,造成他们的生存环境很艰难。



真要回去,心态肯定要调整,不管怎么样,自己要问心无愧吧。对于国家民族,我拆开来说,为了“家”为了父母回国的心是肯定有的;“民族”,就像文化落差的问题,是根啊;“国”,其实,我们这些在外面的“穷二代”,可能很多人真的还是想着国家,总想回国的。虽说现在国内很多情形让我们挺失望的,比如毒奶粉、撞动车什么的,可是,只能说想恨不容易,爱难说出口吧。



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巨流河》里面的一段话,是国学大师钱穆说的。他说:“‘文革’结束后,五十岁左右的人仍会保存一些国粹,他们有说话的一天,中国文化仍有延续的希望。”然后我在人人网和国内很多同学讨论这段话,我们都在思考,我们这一代人,预示的就是中国的将来,我们又会把中国引向哪里?(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林采写)



回国后担心被浮躁



一周前,苏瑾(化名)和她在韩国浦项工业大学的同学登记结婚,至今仍沉浸在一种甜蜜的幸福之中。



苏瑾的硕士、博士都在浦项工业大学就读,专业方向是化工,预计明年博士毕业。在博士毕业之前搞定自己的婚姻问题,对于不少抱憾于与婚姻无缘或者被岁月蹉跎了的博士来说,无疑是一件幸福而又明智的事情。



苏瑾向记者描述自己的时候,称自己小眼睛、矮个子……热心、活泼,认死理。当记者征询因为隐私是否有必要隐去学校名字时,她在QQ窗口打了一行字:不用,算是为浦项工大免费宣传一次。



苏瑾家在中部城市,她老公家在东北,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于双方父母的照顾成为他们回国发展的决定因素。“回国是肯定的,不过可能不会毕业后马上回国。”苏瑾说,“假如以后我们在国外发展的话,父母肯定是我们的心病。”



选择回国是一种家国情结



把握回国时机,对海归们来说尤为最重。特别是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仅有国外博士学位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否则即使回到国内高校,也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和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短期内难以开创局面。



心仪高校,和苏瑾的性格有关。在学校和实验室呆久了,让她始终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找到外界无法理解的满足感。由此,高校成为他们夫妻回国发展的首选。



选择回国,还出于异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落差。“留在国外,最主要的是文化需求上比较难满足。本来在外面很多中国的东西都接触不到,然后待的时间太长,总觉得没根没底的,心里很不安稳。”



在集体主义比较严重的韩国,实验室的同学一般都是一起做事,这让中国学生很不习惯。“韩国学生聊得开心,虽然也会照顾你,给你找话题,但是总是觉得很孤独。”苏瑾说。这种天然的疏离、排斥,让外人很难融入。



苏瑾的同学评价她是一个才女,文史方面的书看得较多,容易感性。她的选择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回国,是很多海归们都有的“家国情结”带来的必然选择。



看重在二线城市发展



浦项工大的软硬件条件在亚洲高校中属于佼佼者,硬件条件尤为突出。之前有东京大学的博士生来此作交流,对学校环境很是称赞。



苏瑾研究的是新能源方面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于他们组来说属于新开发的方向,近几年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在产业化和合作方面也多有突破。



“我们课题组在韩国来说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大组,但是理论支持还不是太够。国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宁波材料所都做得很好。”苏瑾说。同时,专业上的优势未必会成为回国就业和发展的优势。“还是要看平台。要是有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正好有发展这个方向的考量,又有资金和项目支持,可能就比较契合。”



出于对回国后生活压力的考虑,苏瑾将来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发展,并且不排除回双方一方的老家。对于如今很多海归首选一线城市,造成一线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苏瑾的选择更多是出于一种理性和对从容生活的追求。



在尝试和国内学校一些老师接触,了解到一些情况之后,苏瑾感到博士毕业立即回国好像不大有优势。



“比较好的高校,如‘985工程’之类的,博士回去后只能是讲师,一开始没有学生,没有课题,只能跟着大组的大老板后面打杂。每个月基本工资,挣扎在温饱线上吧。”差一些的学校可想而知。



因此,苏瑾也许会和老公先做一站博士后,一边做博士后一边继续留心国内的位置。回国是肯定的,对苏瑾来说,毕业后立即回去并不明智。



为浮躁之风担忧



前一阵子,南方科技大学因为核心团队出走而引发的案例特别火,引起苏瑾和香港及内地一帮同学的激烈讨论。



“我很奇怪,为什么在国内办一个民办研究型高校这么难。感觉到底还是因为制度问题,才会做点什么事情都显得惊世骇俗,口水多过行动。”苏瑾说。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类似于香港科技大学和浦项工大的研究型学校,这几年在韩国已有多所异军突起。“很顺利,建成没几年都能发SCIENCE、NATURE了。管理清明,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条件也都不错。”



据介绍,在用人招人上,韩国的私立大学经常招收刚从美国毕业的博士或者博士后,来之前工资和实验条件都谈好,新教授回国一般不到一年都能建成自己的实验室,买好仪器招好学生开工,上手特别快。



“感觉挺简单的事儿在国内都变复杂了。我觉得还是浮躁虚荣。驴粪蛋表面光!”



苏瑾担心回国后她会被这种浮躁所影响……虽然读博读到艰难的时候她也难免浮躁,但和一个国家的整体浮躁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苏瑾说:“一个国家的浮躁,挺危险的。”



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苏瑾也在两手准备:一边留意国内的职位,一边试着申请国外的博士后。如果不顺利的话,她只能选择别的方式“曲线回国”了。



回国 以什么身份?



张圆圆(化名)是典型的北京女孩,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辗转了几年,为了更好的发展留学德国。一切行动都很毅然决然,不拖泥带水。



在德国完成硕士学业后,她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最近,她回国了。她对她的一个朋友说:“我想结婚,先把个人问题解决了。”



也许是对于德国“严谨、刻板”的教育制度带来的超长学习周期(虽然这一教育制度已经改变)的厌倦和疲惫,她甚至可能放弃在读的博士学位。这也和她所选的文科专业以及未来并不明朗的就业前景不无关系。



另一个原因是,虽然德国的教育收费不高,对于以德语为主修语言的留学生来说甚至不会带来什么经济压力,但对主修英语的留学生来说则价格不菲。



国外的人想回来,但是以什么身份回来,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很多人于是选择暂缓回国。



张圆圆看似是个特例,其实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



10年前,海归们进入国内高校相对容易,那时候出国的人不多,回来的人更少,机会似乎俯拾皆是。海外学历是一个富有含金量的耀人光环。



现在的情形大为改观。海归,回来后活不活得下去都成问题。



不久前的一个例子,一个林业专业的德国硕士生毕业后曾考虑回北京,意向方单位开出税前月薪3000元的工资,把他“一闷棍打了回去”。



当时美国的房价也就每平方米6000元人民币,一般的美国人工作三四年就能买一栋上百平方米的独居。反观国内的生活成本,北京的房价,那个德国硕士没理由回来。



“以前国内缺人,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压根没位置。”张圆圆无奈地说,“我们在国外讨论很多,非常苦恼,但国内的工资实在太低,只要不是千分之十的人才,就别考虑(回来)。”



和大多数海归一样,张圆圆考虑最多的还是父母亲人都在北京,需要照顾。找工作也需要关系。“博士毕业后都30多岁了,年龄没有优势,怎么办?”



在德国留学,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一个班能顺利毕业的也就两三成。当然,一旦修成正果,前途相当明朗。



德国的薪酬透明、公正,博士毕业一旦有企业同意接收,必须按照规定的学历标准支付工资,低于标准的薪酬可视为违法行为。



张圆圆介绍,外国人得到一份工作前,必须先去当地的工作局(相当于国内的劳动人事局)办理工作签证,工作局会考察用工方支付的薪酬,如硕士、博士应有相应的薪酬标准。低于标准的外国人将无法获得工作签证。“必须遵循规范,同时也是出于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德国人就这么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国民性使然。”



博士多 不如技术工人多



在德国,小孩很早就开始进行分流,约25%的人选择升高级中学、上大学,剩下75%的孩子上技校当学徒或者学习其他技能。对于德国家庭,大学只是一个途径,相反技工挣钱也不少,学手艺更受德国家庭的欢迎。



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子中,有一些在当地找到工作,也有做买卖的,要不找个老外结婚,还有最后不得不回来的。当然,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出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不回来的可能性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养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主要取决于孩子父母的收入,德国政府对于低收入家庭有相对公平和完善的保障。



“德国也在吸引人才,计算机、生物、机械等专业比较缺,但毕业很难。只要毕业了,就会和工资水平挂钩。”张圆圆说。



在当地,外国人融入本地社会尤其难。“中国人和中国人玩。”张圆圆调侃道,“我出去之前谁愿意在央企待啊,现在不一样了,许多当时的同学都成为这个‘长’、那个‘长’的,回来请吃饭都是他们请。在国外的人一般都很节俭。”她的话透着一种失落感。



在德国待的这几年,让张圆圆对这个以技术工人闻名的国家抱有很大的敬畏感。就像德国家庭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技术工人,而不是大学教授。因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社会哪里需要那么多大学教授。



而中国,是不是应该大力培养技术工人,而不是博士?



“出国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会很痛苦。回家就是写作业,考试是实打实的,剩余的时间还得打工挣钱。”张圆圆认为,国内在出国留学的问题上或许存在误导。



改变它 融入它做科研交流使者



韦东胜,德国汉堡大学的生物博士,即将毕业。从当年获得德国政府奖学金,到现在代表德国到荷兰皇家科学院作3个月的短期访问,他用了近5年时间,也赢得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成绩。



“他是那种比较钻事业的人,也是一个书呆子。”他的朋友在评价他时也不忘捎带挖苦一句。但见过他照片或本人的人显然不会这么认为,说他敬业,事实俱在;说他迂阔,对于一个目光带着执著的人来说,怎么都靠不上。



韦东胜在荷兰访问期间,国内主要的科研院所、高校正在德国部分城市招聘人才。据说,中科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悉数到场。



他把这条信息当做花絮告诉记者,同时引出了他的另一个话题:今年,他得到欧洲微生物学会(FEMS)颁发的奖学金。这是一项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资助。



韦东胜的研究领域是微生物学,目前在荷兰的主攻方向是青霉和曲霉的系统分类。青霉和曲霉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医药和食品等行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他的研究方向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韦东胜认为,只要在国外脚踏实地工作,肯定会积累很多经验,回国后就能保证自身的优势,而不用担心有没有职位的问题。



他经常回国,和国内单位保持联系。“其实国内的实验条件并不比国外差。国内缺的是学科带头人。”他说。



韦东胜刚到德国的时候,遇到一件让他不解的事情。一个中国博士毕业后在当地中国餐馆当服务员。即使后来知道餐馆服务员的月薪可以达到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接近当地的中等收入水平。



今天,当面临博士毕业的时候,他开始理解了。许多留学生不回国,固然有种种考虑,但即使在德国当地找一份不算太好的工作,生活依然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很可能还比国内强。



“大部分人愿意留在国外,我理解,但这不是我的追求。”这是韦东胜一贯坚持的态度。他的目标是回到国内做一名学术带头人,并能够经常和国外科学家一起做课题、进行交流。



“我愿做一个交流的使者,能够带动两国在科研上的进一步交流。”正如当年他在申请德国政府奖学金时所坚持的那样,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梦想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选择出国。



“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周围人看自己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是外国人。这时候非常想家。”韦东胜说,博士毕业不回国是很可以理解的。不过祖国总是自己的。要改变它,最好的途径是参与。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524.shtm










对于时下的海外学子而言,“归不归”其实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怎么归”。



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等中国留学生聚集的“圈子”里,一些博士毕业面临择业压力的年轻人,正在为去留的问题激烈斗争。一股彷徨、焦虑的情绪在蔓延。



“归吧,(国内)消费与国际接轨了,收入归到了第四世界,怎么归?回国图个啥?”也有人追问:“那每天吃饭图啥啊,活着图啥啊?”



“圈子”内的争论再次打破既有单纯、平静的求学生活。



在距离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开启留学生涯140年的今天,一些博士海归开始为能否回国、以何种身份回国而纠结。



想做事的人还是想回来



即使是现在,郭伟(化名)仍然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回国,虽然他在一两年前就在考虑不再续签工作合同。受他法国导师的看重和挽留,他一直待在国外做博士后,负责一些项目及研究工作。其间有一天,他远在上海的夫人在电话中跟他讨论“幸福感”的问题,他才意识到回国发展的紧迫性——对家庭而言,经济上的考虑固然重要,但一家人在一起才是首要的目标。



现在,郭伟开始留意国内外好的就业机会,并频频与国内几家单位接洽,游走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



与那些在国外拿到学位的“纯海归”不同,郭伟的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国内获得,随后他赴法国做博士后,因此算是“半海归”。



坐在宿舍电脑前和记者视频聊天,郭伟强调:“人太多了,得先回国占一个位置。占个位置很重要!”



其实,国内用人单位对于“一般”海归挑挑拣拣的做法已非新闻。由于近年受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中国,海外人才不断涌入,以前那种海外学历吃香的时代正在远去。这或许是当下中国的一个时代特征。



博士学位还不够



一边是高校、科研机构,一边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回国路径的抉择上,高校与城市是两个重要的衡量因素。



多数情况下,博士毕业的海归会首选高校,如“211工程”名校,以国内排名TOP10为主。如果遇到非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不去的情况,甚至退而求其次,进入一般大学的也大有人在。



留学生倾向于国内名校的职位,国内高校同样看重海归们的名校身份。近年来,名校之争、大城市之争在海归的归国选择中愈演愈烈,这让很多国内名校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位也越来越少,让一般人不敢染指。



以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为例,一些高校所聘岗位不仅要求求职者是留学海外的博士、博士后,还必须来自海外如北美名校。中国前20名的高校对于北美高校的博士生,尤其是拿到终身教职的人才,基本上会照单全收。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国内高校对留学生‘海外名校毕业’的身份要求近乎苛刻,甚至已超出职位本身的能力要求。”郭伟说。



去年,郭伟到上海某高校应聘,对方出于对他“非名校出身”的判断,继而对他的科研能力、专业方向也不在意起来。对方甚至明确表态:你来了后能拉来项目、拉来钱吗?



“国内高校不是想培养大师,而是想引进大师,通过引进来带动一个方向或领域。”这种直白的表述引发了郭伟的沮丧和愤怒,“它们(国内高校)缺乏容忍、隐忍、厚积薄发的精神,急功近利,很想成功,又没有耐心。”



通过和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老外、海归们交流,郭伟发现大家在某一点上有着高度的认同:想回国发展,想要获得更好的机会,博士学位已远远不够。必须在海外高校拿到教职,那时候回国才会受到“真正的”欢迎。



过渡阶段先占个位置



相比较国内博士生每月几百元的补贴,国外的补贴、奖学金则相对丰厚许多。在韩国,博士奖学金为150万元韩币,相当于9000多元人民币。其中除去70万元的学费,以及每个月三四十万元的伙食费,还能省下一部分。其博士后月薪约为240万元韩币。



在欧洲,博士后的月薪约为2400欧元,维持基本生活且尚有结余不成问题。



在北美,取决于不同州,博士的全奖略有不同,但平均也在2万美元左右。



依靠微薄的补贴或奖学金,尤其读到博士的同学往往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很多已经娶妻生子,国内的博士生将面临生存困境,他们很难不向家里要钱,而且这种境遇还和导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在生活的重压下,又期望他们做出优秀的研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博士生在待遇上的国别差异,恰恰反映出他们在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酬水平。“海外的博士挣钱确实比国内多,如果我们回到国内一线城市从讲师做起,每个月几千元的基本工资很难撑起一个家庭。”郭伟说,所以他会相应降低标准,先在国内占一个位置过渡一下,然后再考虑进一步发展。例如,去二三线城市发展。



郭伟的选择虽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他认为这也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对于不少倾向于回国的海外学子来说,国内的位置越来越少,待遇也不高,这让他们难以抉择,陷入想回又不能回的两难境地。



“想做事的人还是想回来,在国内能调动的资源毕竟比海外多得多。”郭伟直言不讳地说,“其实最理想的一条回国路,就是在国外混得小有名气。只要你是牛人,国内肯定欢迎,待遇也很好。”



海归语录



现在国内虽然有很多人才引进计划,会提供项目资助、经费支持,但要求很高,如是否是紧缺专业,是否有雄厚的背景(拿到国外教职)以及其他头衔。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高技术人才的侧重点有点偏,对牛人太重视,对一般性有发展潜质的科研人才重视不够,造成他们的生存环境很艰难。



真要回去,心态肯定要调整,不管怎么样,自己要问心无愧吧。对于国家民族,我拆开来说,为了“家”为了父母回国的心是肯定有的;“民族”,就像文化落差的问题,是根啊;“国”,其实,我们这些在外面的“穷二代”,可能很多人真的还是想着国家,总想回国的。虽说现在国内很多情形让我们挺失望的,比如毒奶粉、撞动车什么的,可是,只能说想恨不容易,爱难说出口吧。



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巨流河》里面的一段话,是国学大师钱穆说的。他说:“‘文革’结束后,五十岁左右的人仍会保存一些国粹,他们有说话的一天,中国文化仍有延续的希望。”然后我在人人网和国内很多同学讨论这段话,我们都在思考,我们这一代人,预示的就是中国的将来,我们又会把中国引向哪里?(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林采写)



回国后担心被浮躁



一周前,苏瑾(化名)和她在韩国浦项工业大学的同学登记结婚,至今仍沉浸在一种甜蜜的幸福之中。



苏瑾的硕士、博士都在浦项工业大学就读,专业方向是化工,预计明年博士毕业。在博士毕业之前搞定自己的婚姻问题,对于不少抱憾于与婚姻无缘或者被岁月蹉跎了的博士来说,无疑是一件幸福而又明智的事情。



苏瑾向记者描述自己的时候,称自己小眼睛、矮个子……热心、活泼,认死理。当记者征询因为隐私是否有必要隐去学校名字时,她在QQ窗口打了一行字:不用,算是为浦项工大免费宣传一次。



苏瑾家在中部城市,她老公家在东北,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于双方父母的照顾成为他们回国发展的决定因素。“回国是肯定的,不过可能不会毕业后马上回国。”苏瑾说,“假如以后我们在国外发展的话,父母肯定是我们的心病。”



选择回国是一种家国情结



把握回国时机,对海归们来说尤为最重。特别是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仅有国外博士学位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否则即使回到国内高校,也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和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短期内难以开创局面。



心仪高校,和苏瑾的性格有关。在学校和实验室呆久了,让她始终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找到外界无法理解的满足感。由此,高校成为他们夫妻回国发展的首选。



选择回国,还出于异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落差。“留在国外,最主要的是文化需求上比较难满足。本来在外面很多中国的东西都接触不到,然后待的时间太长,总觉得没根没底的,心里很不安稳。”



在集体主义比较严重的韩国,实验室的同学一般都是一起做事,这让中国学生很不习惯。“韩国学生聊得开心,虽然也会照顾你,给你找话题,但是总是觉得很孤独。”苏瑾说。这种天然的疏离、排斥,让外人很难融入。



苏瑾的同学评价她是一个才女,文史方面的书看得较多,容易感性。她的选择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回国,是很多海归们都有的“家国情结”带来的必然选择。



看重在二线城市发展



浦项工大的软硬件条件在亚洲高校中属于佼佼者,硬件条件尤为突出。之前有东京大学的博士生来此作交流,对学校环境很是称赞。



苏瑾研究的是新能源方面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于他们组来说属于新开发的方向,近几年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在产业化和合作方面也多有突破。



“我们课题组在韩国来说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大组,但是理论支持还不是太够。国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宁波材料所都做得很好。”苏瑾说。同时,专业上的优势未必会成为回国就业和发展的优势。“还是要看平台。要是有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正好有发展这个方向的考量,又有资金和项目支持,可能就比较契合。”



出于对回国后生活压力的考虑,苏瑾将来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发展,并且不排除回双方一方的老家。对于如今很多海归首选一线城市,造成一线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苏瑾的选择更多是出于一种理性和对从容生活的追求。



在尝试和国内学校一些老师接触,了解到一些情况之后,苏瑾感到博士毕业立即回国好像不大有优势。



“比较好的高校,如‘985工程’之类的,博士回去后只能是讲师,一开始没有学生,没有课题,只能跟着大组的大老板后面打杂。每个月基本工资,挣扎在温饱线上吧。”差一些的学校可想而知。



因此,苏瑾也许会和老公先做一站博士后,一边做博士后一边继续留心国内的位置。回国是肯定的,对苏瑾来说,毕业后立即回去并不明智。



为浮躁之风担忧



前一阵子,南方科技大学因为核心团队出走而引发的案例特别火,引起苏瑾和香港及内地一帮同学的激烈讨论。



“我很奇怪,为什么在国内办一个民办研究型高校这么难。感觉到底还是因为制度问题,才会做点什么事情都显得惊世骇俗,口水多过行动。”苏瑾说。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类似于香港科技大学和浦项工大的研究型学校,这几年在韩国已有多所异军突起。“很顺利,建成没几年都能发SCIENCE、NATURE了。管理清明,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条件也都不错。”



据介绍,在用人招人上,韩国的私立大学经常招收刚从美国毕业的博士或者博士后,来之前工资和实验条件都谈好,新教授回国一般不到一年都能建成自己的实验室,买好仪器招好学生开工,上手特别快。



“感觉挺简单的事儿在国内都变复杂了。我觉得还是浮躁虚荣。驴粪蛋表面光!”



苏瑾担心回国后她会被这种浮躁所影响……虽然读博读到艰难的时候她也难免浮躁,但和一个国家的整体浮躁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苏瑾说:“一个国家的浮躁,挺危险的。”



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苏瑾也在两手准备:一边留意国内的职位,一边试着申请国外的博士后。如果不顺利的话,她只能选择别的方式“曲线回国”了。



回国 以什么身份?



张圆圆(化名)是典型的北京女孩,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辗转了几年,为了更好的发展留学德国。一切行动都很毅然决然,不拖泥带水。



在德国完成硕士学业后,她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最近,她回国了。她对她的一个朋友说:“我想结婚,先把个人问题解决了。”



也许是对于德国“严谨、刻板”的教育制度带来的超长学习周期(虽然这一教育制度已经改变)的厌倦和疲惫,她甚至可能放弃在读的博士学位。这也和她所选的文科专业以及未来并不明朗的就业前景不无关系。



另一个原因是,虽然德国的教育收费不高,对于以德语为主修语言的留学生来说甚至不会带来什么经济压力,但对主修英语的留学生来说则价格不菲。



国外的人想回来,但是以什么身份回来,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很多人于是选择暂缓回国。



张圆圆看似是个特例,其实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



10年前,海归们进入国内高校相对容易,那时候出国的人不多,回来的人更少,机会似乎俯拾皆是。海外学历是一个富有含金量的耀人光环。



现在的情形大为改观。海归,回来后活不活得下去都成问题。



不久前的一个例子,一个林业专业的德国硕士生毕业后曾考虑回北京,意向方单位开出税前月薪3000元的工资,把他“一闷棍打了回去”。



当时美国的房价也就每平方米6000元人民币,一般的美国人工作三四年就能买一栋上百平方米的独居。反观国内的生活成本,北京的房价,那个德国硕士没理由回来。



“以前国内缺人,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压根没位置。”张圆圆无奈地说,“我们在国外讨论很多,非常苦恼,但国内的工资实在太低,只要不是千分之十的人才,就别考虑(回来)。”



和大多数海归一样,张圆圆考虑最多的还是父母亲人都在北京,需要照顾。找工作也需要关系。“博士毕业后都30多岁了,年龄没有优势,怎么办?”



在德国留学,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一个班能顺利毕业的也就两三成。当然,一旦修成正果,前途相当明朗。



德国的薪酬透明、公正,博士毕业一旦有企业同意接收,必须按照规定的学历标准支付工资,低于标准的薪酬可视为违法行为。



张圆圆介绍,外国人得到一份工作前,必须先去当地的工作局(相当于国内的劳动人事局)办理工作签证,工作局会考察用工方支付的薪酬,如硕士、博士应有相应的薪酬标准。低于标准的外国人将无法获得工作签证。“必须遵循规范,同时也是出于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德国人就这么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国民性使然。”



博士多 不如技术工人多



在德国,小孩很早就开始进行分流,约25%的人选择升高级中学、上大学,剩下75%的孩子上技校当学徒或者学习其他技能。对于德国家庭,大学只是一个途径,相反技工挣钱也不少,学手艺更受德国家庭的欢迎。



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子中,有一些在当地找到工作,也有做买卖的,要不找个老外结婚,还有最后不得不回来的。当然,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出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不回来的可能性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养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主要取决于孩子父母的收入,德国政府对于低收入家庭有相对公平和完善的保障。



“德国也在吸引人才,计算机、生物、机械等专业比较缺,但毕业很难。只要毕业了,就会和工资水平挂钩。”张圆圆说。



在当地,外国人融入本地社会尤其难。“中国人和中国人玩。”张圆圆调侃道,“我出去之前谁愿意在央企待啊,现在不一样了,许多当时的同学都成为这个‘长’、那个‘长’的,回来请吃饭都是他们请。在国外的人一般都很节俭。”她的话透着一种失落感。



在德国待的这几年,让张圆圆对这个以技术工人闻名的国家抱有很大的敬畏感。就像德国家庭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技术工人,而不是大学教授。因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社会哪里需要那么多大学教授。



而中国,是不是应该大力培养技术工人,而不是博士?



“出国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会很痛苦。回家就是写作业,考试是实打实的,剩余的时间还得打工挣钱。”张圆圆认为,国内在出国留学的问题上或许存在误导。



改变它 融入它做科研交流使者



韦东胜,德国汉堡大学的生物博士,即将毕业。从当年获得德国政府奖学金,到现在代表德国到荷兰皇家科学院作3个月的短期访问,他用了近5年时间,也赢得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成绩。



“他是那种比较钻事业的人,也是一个书呆子。”他的朋友在评价他时也不忘捎带挖苦一句。但见过他照片或本人的人显然不会这么认为,说他敬业,事实俱在;说他迂阔,对于一个目光带着执著的人来说,怎么都靠不上。



韦东胜在荷兰访问期间,国内主要的科研院所、高校正在德国部分城市招聘人才。据说,中科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悉数到场。



他把这条信息当做花絮告诉记者,同时引出了他的另一个话题:今年,他得到欧洲微生物学会(FEMS)颁发的奖学金。这是一项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资助。



韦东胜的研究领域是微生物学,目前在荷兰的主攻方向是青霉和曲霉的系统分类。青霉和曲霉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医药和食品等行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他的研究方向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韦东胜认为,只要在国外脚踏实地工作,肯定会积累很多经验,回国后就能保证自身的优势,而不用担心有没有职位的问题。



他经常回国,和国内单位保持联系。“其实国内的实验条件并不比国外差。国内缺的是学科带头人。”他说。



韦东胜刚到德国的时候,遇到一件让他不解的事情。一个中国博士毕业后在当地中国餐馆当服务员。即使后来知道餐馆服务员的月薪可以达到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接近当地的中等收入水平。



今天,当面临博士毕业的时候,他开始理解了。许多留学生不回国,固然有种种考虑,但即使在德国当地找一份不算太好的工作,生活依然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很可能还比国内强。



“大部分人愿意留在国外,我理解,但这不是我的追求。”这是韦东胜一贯坚持的态度。他的目标是回到国内做一名学术带头人,并能够经常和国外科学家一起做课题、进行交流。



“我愿做一个交流的使者,能够带动两国在科研上的进一步交流。”正如当年他在申请德国政府奖学金时所坚持的那样,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梦想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选择出国。



“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周围人看自己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是外国人。这时候非常想家。”韦东胜说,博士毕业不回国是很可以理解的。不过祖国总是自己的。要改变它,最好的途径是参与。

看看街头 有多少金发碧眼的洋面孔在中国混饭
中国不是没有工作机会 创业机会 只是有些人不能面对社会现实 没有能拿来上手的工作能力
到国外老老实实学个技工 可能来的更好
锤子教授还是不回来的好
千万别回中国高校任职........整一坑爹,忍不住都想爆粗口
逍遥虫虫 发表于 2011-8-9 11:30
千万别回中国高校任职........整一坑爹,忍不住都想爆粗口
同感~~~~~


阿妹例假的刀克特其实还是想留美多,不过不少专业在美难寻工作,只能谋教职,美国每年提供教职数又有限,是不得不归。
现在想回国内发考题也不容易啊。

阿妹例假的刀克特其实还是想留美多,不过不少专业在美难寻工作,只能谋教职,美国每年提供教职数又有限,是不得不归。
现在想回国内发考题也不容易啊。
happywar 发表于 2011-8-9 11:36
同感~~~~~
民工都不如,不是歧视民工,只是一般大家都认为民工薪水不高.

特别是211大学,整一大坑,我女朋友放弃了香港汇丰银行的offer,放弃了深圳50w底薪的工作,回来长沙一211大学当老师,还是以海外归国人才引进算的,结果在学校的所有收入七七八八算进去月均2k多点,前段时间开个会说现在自考招生难,院里没油水了大家要减薪,直降到1k多月薪...这怎么要求老师把心思放在教学上?还不是鼓励大家少在学校上课,多去外面接活.

国内嘛。。。拿钱的太多,做事的太少,这就是现状,所以都想混个”长“吃吃闲饭。顺便说一句,民工收入蛮高的。
lgmark 发表于 2011-8-9 13:34
国内嘛。。。拿钱的太多,做事的太少,这就是现状,所以都想混个”长“吃吃闲饭。顺便说一句,民工收入蛮高 ...
是啊

技术性人才的民工有些地方都过w了...
逍遥虫虫 发表于 2011-8-9 11:52
民工都不如,不是歧视民工,只是一般大家都认为民工薪水不高.

特别是211大学,整一大坑,我女朋友放弃了香 ...
很奇怪你老婆怎么挣到年薪50万的,对高校的待遇连点基本情况都没摸清楚就跳进来?
岭上多白云 发表于 2011-8-10 23:39
很奇怪你老婆怎么挣到年薪50万的,对高校的待遇连点基本情况都没摸清楚就跳进来?
她学的英语同传,当时是猎头公司联系她说看中了她的简历推荐给一了一家公司,说只要她来,年薪不少于50w并暗示还能加价.后根据只言片语查到那家公司应该是深圳平安银行还是平安保险...我忘了.3年前就没更的简历现在还经常能收到电话

主要是没想到高校钱少到这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平均月2k多,新院长上台,直接降到1k多.每周课有8节不给课时费,而且因为学校相关老师太少,所以导致了课多.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典型.真不知道高校如何想的,居然大张旗鼓的说要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有脸说.
逍遥虫虫 发表于 2011-8-11 05:56
她学的英语同传,当时是猎头公司联系她说看中了她的简历推荐给一了一家公司,说只要她来,年薪不少于50w并暗 ...
你老婆有工作经验吗?没有的话怎么可能这么高?我转一个猎头给我的邮件:

岗位职责:

1、 全面负责公司财务管理;

2、 负责公司上市工作;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八年以上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注册会计师,男性优先;

2、精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税务筹划;擅长资本运作和上市融资;

3、具有国内或境外上市融资实务经验,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上市条例。

4、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口语流利;

5、性格稳重,风险意识强,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工资标准:税前年薪30万-50万



所属行业: 软件行业  人员规模: 200-500人

公司成立已经9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属浙江省高新技术软件企业。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p2p技术的开发,是国内最早从事基于P2P流媒体点播技术开发的公司之一。

banbridge1525 发表于 2011-8-11 08:29
你老婆有工作经验吗?没有的话怎么可能这么高?我转一个猎头给我的邮件:

岗位职责:
有的,好像当时的工作经历有国内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外贸部和投资银行,另外还接过一些大会或政府部门或大型公司董事会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

主要是同声传译这行能接到活的话比较赚钱,一天4k-6k,不过也确实比较辛苦
所以啊,我等没有实力的更不能回去了,说学位没学位,说经验没经验的,更没有靠山。还是带着外面把,反正也是拿那么多。希望澳元冲8吧。
一年几十万?同声传译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