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退役司令眼中的中国军队(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8:50
A 政军关系…危机感引起党的加紧控制
冷战后,中国共产党政权仍显示出世界绝不安宁,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强化军事同盟对和平与安全将构成威胁,内战或局部纷争将不断发生的情势认识。因此,为防止侵略,维护社会主义体制,确保国家的主权、祖国的统一、领土及领海.海洋权益,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力。
国防力中心的人民解放军,是以实力支撑中国共产党政权的重要角色。人民解放军本来并非为防卫国家所创立的军队,而是为达成共产党革命而创立的,可谓经由革命战争而成长的军队。如所谓「枪口出政权」这句话所示,做为中国共产党的柱石,具有经常隶属共产党来存续的军队性格。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以来,共产党再强化对军队的领导,但有鉴于***等非法组织的活动对军队内部造成相当影响的事实,或信息化社会所带来军队内西方化(自由化)或国家化(排斥党领导).非党化(军队隶属国家)的倾向,因此当前正强化思想的加紧控制,由此可看出党的危机感。
B 军事战略…重视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战略
人民解放军在1985年从「重视大战」向「重视局部战」进行战略转换,为因应冷战后的情势,1993年再次进行战略转换。定位为「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的这种新战略,更强调重视向「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的转换,这是强烈意识波湾战争所采取的战略。1998年依据江泽民主席的「科技强军战略思想」(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强大军队),展开「科技练兵」(采用科学技术的训练)。在战术方面,汲取波湾战争或南斯拉夫空中轰炸的战训,自1999年6月起,提出「新三打三防」(打击隐形飞机、巡弋飞弹、武装直升机,防御精密攻击、现代化侦察监视、电子干扰)。
2000年10月进行的「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重视信息战,以攻击为主体的训练备受瞩目。2001年6月底起,进行名为「解放1号」的为期约2个月的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演习。在新华社网际网络版明示该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占领台湾」与「打击航空母舰」,也传出在其它训练,设想以空军的战斗机部队进行正式的海上对抗演习,或以海军轰炸机部队奇袭攻击台湾本岛的超低空轰炸训练,向台湾或美国明确表达牵制的意向而备受瞩目。
C 军事组织…缓慢进行的少数精锐化政策
人民解放军在1997年提出删减50万兵员,2000年3月,江泽民宣布完成删减,可是从相关的国内征兆来看,却不由令人怀疑。因为这次不像1985年删减100万兵员般,进行大规模的部队改编,除改革军队教育机关或三军联勤体制,即后方支持部门的三军统合化之外,陆军删减三个集团军,同时把一部分兵力移交人民武装警察,海、空军的部分编成部队被解散。有关删减50万兵员的详细内容,军官20万、士官.兵10万,合计30万,其余可能主要是以征兵人员提前退伍或精简录用来调整。无论如何,这些改革是依据更进一步进行军队的高科技化、少数精锐化的方针。
D 军事装备…积极推动现代化
人民解放军应该会从事提高在台湾或南海的战斗能力,其首要前提无疑是时时谨记逐渐现代化的台湾军的兵力结构,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意识到和美军的对抗。为此,人民解放军军事装备的现代化,是以改善飞机、水上舰艇、潜舰、各种飞弹等遂行对称战争的能力,同时致力于提高短程弹道飞弹或网络战等遂行非对称战争的能力为特征。在对称战的领域,是以独自开发在短期内无法赶上的装备,采取向显著改善关系的俄罗斯采购武器的手段。在这数年间,除引进2艘现代级驱逐舰、约90架Su-27(苏恺27)战斗机、约40架Su-30战斗机、4艘基罗级潜艇、8个营S-300SAM(地对空飞弹)之外,也开始Su-27的授权生产,传闻也计画Su-30的授权生产或追加采购舰艇。据说在2001年2月,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订定今后6年内军事技术协力的方针。 此外,共同开发中的FC-1战斗机(巴基斯坦)或J-10战斗机(以色列),似乎已经开始生产,而具有3000km射程的「红鸟」空对地巡弋飞弹的开发,似乎也正进行中。有关战略武器方面,据说在1999年8月与2000年11月,成功试射DF-31(东风31)。此外,一部份人观测,也开始建造新型094型SSBN(核能弹道飞弹潜艇),而且在2001年6月,已成功试射这种潜艇所携带的射程8000km的SLBM(潜艇发射弹道飞弹)「巨浪2A」。
另一方面,除这些装备、即「硬件」面的现代化之外,似乎也致力于「软件」面的现代化。和制海权、制空权一样,为获得作战的主导权,在制情报权也很重要的认识下,进行C4ISR(指管通情监资)的现代化。此外,在人的层面也着重现代化,修改兵役法等,建立确保专业性士官的制度。
在非对称战的领域,首先可举出的是在台湾对岸地区急速增强短程弹道飞弹。此外,也显著致力于非正规战的领域,除电子战装备或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手段之外,可能也迈向开发电磁波冲击弹、导向性武器等。这些动态可谓强烈意识到美国所进行的情报RMA。
E 进军海洋…贪得无餍的对海洋的关心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特别大会上的演说,把中国定位为开发中国家、第三世界的盟主,展开集结第三世界力量的理论。其中强烈意识到从前一年开始的联合国第三届海洋法会议的资源民族主义的主张,可谓成为中国迄今积极进军海洋的理论性根据。
中国现实上已认识到海洋的经济.军事的重要性,而积极因应的是从50年代末开始。在50年代后半和苏联之间产生的各种倾轧,60年代中苏对立公开化后,产生将以往依赖苏联经由西伯利亚铁路陆运的通商路线,改为和西方国家海运的必要性,因而依据毛泽东的指示,开始走上重视海运、自力更生的道路。
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计画,为了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提出致力于海洋调查的方向性,1964年从确保海上各种活动的安全,活用水产资源或海底矿物资源,整备国防上海洋资料的观点,创设国家海洋局做为国务院直属机关,之后海洋调查活动日趋活络,自1970年末以来,海洋科学与海洋石油工业或深海潜水技术急速发展。1982年提出在海洋调查活动上,和海军维持紧密关系的重要方针。
军方对国家发展与海洋开发重要性的认识,是在80年代中期的「解放军报」,当中论述删减100万兵员后中国军的发展方向,是「追求战略性边疆(国家的军力实际支配、关乎国家利益的地理性空间范围的界限)」以及「已扩展到太空空间与海洋的战略竞争」。尤其在战略性边疆中「…所谓「国门」的概念,是从原来的领海线…扩大到海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域的边缘…在太空空间方面,进入高度境界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与发展」,这种看法值得瞩目。在这种理论性根据的支持下,中国海军把海军战略从「沿岸防御」改为「近海防御」,随着以舰艇大型化、现代化为背景,急速提高海军舰艇在远方海域的部署能力、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进军南海从70年代就已经开始,因在冷战中看清美苏在南海方面的动向而趁虚而入、巧妙遂行。在1974年以武力攻略南越的西沙群岛,在1988年部署海军力,进军南沙群岛靠近越南南部的海域,并以实力有效支配几座珊瑚礁,进入90年代后进军菲律宾海域,在菲律宾主张领有的美济礁建设永久设施,美国与苏联基于当时的状况,持续采取不介入的方针。不过对1997年黄岩岛的冲突,中国从1998年秋到1999年初冬在美济礁的行动,想以美国为后盾对抗中国的菲律宾,和1995-96年在台湾海峡发射飞弹以来,希望具体牵制中国进军海洋政策的美国,在想法上是一致的,于是美国开始政治性介入,重开中断已久的美菲联合训练。不过美国却认为南海的领有问题「未解决」,而采取不适用美菲两国相互防卫条约的立场。
中国进军海洋不只是南海而已,也开始逐渐扩大到东海或日本的排他性经济水域,甚至日本的周边领域。其模式和南海一样,一开始都是先在领域问题尚未解决的海域从事一般海洋调查,如果见对方反应保守,就逐渐升级到以探勘资源为目的的海底地质调查或搜集反潜战资料,甚至展开军舰的活动或以情报搜集舰搜集各种情报,实施演习.训练。只差没有做的是建设该海域的油田.海底资源挖掘设施或离岛地区的设施。2000年,情报搜集舰巡航日本外围海域或越过中日中间线进行舰艇部队的各种训练,2001年,战车登陆舰或情报搜集舰在日本外围的活动受到瞩目。如果日本的因应稍有差池,中日的海洋系争点将变成对中国方面有力的既成事实,即依据环绕两国EEZ(距排他性经济水域领海基线200?的水域)境界的大陆棚延长说的画线(日本是中日中间线说)或牵涉占有水产资源、海底资源,最后可能关乎以实力有效支配尖阁诸岛(钓鱼台)。(从2000年9月起,中日两国政府展开调查船活动事前通报协议)如果更深入解读本问题,中国海军进军海洋的最终目标,就是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性对决,有关这点容后再述。A 政军关系…危机感引起党的加紧控制
冷战后,中国共产党政权仍显示出世界绝不安宁,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强化军事同盟对和平与安全将构成威胁,内战或局部纷争将不断发生的情势认识。因此,为防止侵略,维护社会主义体制,确保国家的主权、祖国的统一、领土及领海.海洋权益,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力。
国防力中心的人民解放军,是以实力支撑中国共产党政权的重要角色。人民解放军本来并非为防卫国家所创立的军队,而是为达成共产党革命而创立的,可谓经由革命战争而成长的军队。如所谓「枪口出政权」这句话所示,做为中国共产党的柱石,具有经常隶属共产党来存续的军队性格。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以来,共产党再强化对军队的领导,但有鉴于***等非法组织的活动对军队内部造成相当影响的事实,或信息化社会所带来军队内西方化(自由化)或国家化(排斥党领导).非党化(军队隶属国家)的倾向,因此当前正强化思想的加紧控制,由此可看出党的危机感。
B 军事战略…重视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战略
人民解放军在1985年从「重视大战」向「重视局部战」进行战略转换,为因应冷战后的情势,1993年再次进行战略转换。定位为「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的这种新战略,更强调重视向「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的转换,这是强烈意识波湾战争所采取的战略。1998年依据江泽民主席的「科技强军战略思想」(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强大军队),展开「科技练兵」(采用科学技术的训练)。在战术方面,汲取波湾战争或南斯拉夫空中轰炸的战训,自1999年6月起,提出「新三打三防」(打击隐形飞机、巡弋飞弹、武装直升机,防御精密攻击、现代化侦察监视、电子干扰)。
2000年10月进行的「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重视信息战,以攻击为主体的训练备受瞩目。2001年6月底起,进行名为「解放1号」的为期约2个月的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演习。在新华社网际网络版明示该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占领台湾」与「打击航空母舰」,也传出在其它训练,设想以空军的战斗机部队进行正式的海上对抗演习,或以海军轰炸机部队奇袭攻击台湾本岛的超低空轰炸训练,向台湾或美国明确表达牵制的意向而备受瞩目。
C 军事组织…缓慢进行的少数精锐化政策
人民解放军在1997年提出删减50万兵员,2000年3月,江泽民宣布完成删减,可是从相关的国内征兆来看,却不由令人怀疑。因为这次不像1985年删减100万兵员般,进行大规模的部队改编,除改革军队教育机关或三军联勤体制,即后方支持部门的三军统合化之外,陆军删减三个集团军,同时把一部分兵力移交人民武装警察,海、空军的部分编成部队被解散。有关删减50万兵员的详细内容,军官20万、士官.兵10万,合计30万,其余可能主要是以征兵人员提前退伍或精简录用来调整。无论如何,这些改革是依据更进一步进行军队的高科技化、少数精锐化的方针。
D 军事装备…积极推动现代化
人民解放军应该会从事提高在台湾或南海的战斗能力,其首要前提无疑是时时谨记逐渐现代化的台湾军的兵力结构,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意识到和美军的对抗。为此,人民解放军军事装备的现代化,是以改善飞机、水上舰艇、潜舰、各种飞弹等遂行对称战争的能力,同时致力于提高短程弹道飞弹或网络战等遂行非对称战争的能力为特征。在对称战的领域,是以独自开发在短期内无法赶上的装备,采取向显著改善关系的俄罗斯采购武器的手段。在这数年间,除引进2艘现代级驱逐舰、约90架Su-27(苏恺27)战斗机、约40架Su-30战斗机、4艘基罗级潜艇、8个营S-300SAM(地对空飞弹)之外,也开始Su-27的授权生产,传闻也计画Su-30的授权生产或追加采购舰艇。据说在2001年2月,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订定今后6年内军事技术协力的方针。 此外,共同开发中的FC-1战斗机(巴基斯坦)或J-10战斗机(以色列),似乎已经开始生产,而具有3000km射程的「红鸟」空对地巡弋飞弹的开发,似乎也正进行中。有关战略武器方面,据说在1999年8月与2000年11月,成功试射DF-31(东风31)。此外,一部份人观测,也开始建造新型094型SSBN(核能弹道飞弹潜艇),而且在2001年6月,已成功试射这种潜艇所携带的射程8000km的SLBM(潜艇发射弹道飞弹)「巨浪2A」。
另一方面,除这些装备、即「硬件」面的现代化之外,似乎也致力于「软件」面的现代化。和制海权、制空权一样,为获得作战的主导权,在制情报权也很重要的认识下,进行C4ISR(指管通情监资)的现代化。此外,在人的层面也着重现代化,修改兵役法等,建立确保专业性士官的制度。
在非对称战的领域,首先可举出的是在台湾对岸地区急速增强短程弹道飞弹。此外,也显著致力于非正规战的领域,除电子战装备或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手段之外,可能也迈向开发电磁波冲击弹、导向性武器等。这些动态可谓强烈意识到美国所进行的情报RMA。
E 进军海洋…贪得无餍的对海洋的关心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特别大会上的演说,把中国定位为开发中国家、第三世界的盟主,展开集结第三世界力量的理论。其中强烈意识到从前一年开始的联合国第三届海洋法会议的资源民族主义的主张,可谓成为中国迄今积极进军海洋的理论性根据。
中国现实上已认识到海洋的经济.军事的重要性,而积极因应的是从50年代末开始。在50年代后半和苏联之间产生的各种倾轧,60年代中苏对立公开化后,产生将以往依赖苏联经由西伯利亚铁路陆运的通商路线,改为和西方国家海运的必要性,因而依据毛泽东的指示,开始走上重视海运、自力更生的道路。
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计画,为了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提出致力于海洋调查的方向性,1964年从确保海上各种活动的安全,活用水产资源或海底矿物资源,整备国防上海洋资料的观点,创设国家海洋局做为国务院直属机关,之后海洋调查活动日趋活络,自1970年末以来,海洋科学与海洋石油工业或深海潜水技术急速发展。1982年提出在海洋调查活动上,和海军维持紧密关系的重要方针。
军方对国家发展与海洋开发重要性的认识,是在80年代中期的「解放军报」,当中论述删减100万兵员后中国军的发展方向,是「追求战略性边疆(国家的军力实际支配、关乎国家利益的地理性空间范围的界限)」以及「已扩展到太空空间与海洋的战略竞争」。尤其在战略性边疆中「…所谓「国门」的概念,是从原来的领海线…扩大到海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域的边缘…在太空空间方面,进入高度境界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与发展」,这种看法值得瞩目。在这种理论性根据的支持下,中国海军把海军战略从「沿岸防御」改为「近海防御」,随着以舰艇大型化、现代化为背景,急速提高海军舰艇在远方海域的部署能力、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进军南海从70年代就已经开始,因在冷战中看清美苏在南海方面的动向而趁虚而入、巧妙遂行。在1974年以武力攻略南越的西沙群岛,在1988年部署海军力,进军南沙群岛靠近越南南部的海域,并以实力有效支配几座珊瑚礁,进入90年代后进军菲律宾海域,在菲律宾主张领有的美济礁建设永久设施,美国与苏联基于当时的状况,持续采取不介入的方针。不过对1997年黄岩岛的冲突,中国从1998年秋到1999年初冬在美济礁的行动,想以美国为后盾对抗中国的菲律宾,和1995-96年在台湾海峡发射飞弹以来,希望具体牵制中国进军海洋政策的美国,在想法上是一致的,于是美国开始政治性介入,重开中断已久的美菲联合训练。不过美国却认为南海的领有问题「未解决」,而采取不适用美菲两国相互防卫条约的立场。
中国进军海洋不只是南海而已,也开始逐渐扩大到东海或日本的排他性经济水域,甚至日本的周边领域。其模式和南海一样,一开始都是先在领域问题尚未解决的海域从事一般海洋调查,如果见对方反应保守,就逐渐升级到以探勘资源为目的的海底地质调查或搜集反潜战资料,甚至展开军舰的活动或以情报搜集舰搜集各种情报,实施演习.训练。只差没有做的是建设该海域的油田.海底资源挖掘设施或离岛地区的设施。2000年,情报搜集舰巡航日本外围海域或越过中日中间线进行舰艇部队的各种训练,2001年,战车登陆舰或情报搜集舰在日本外围的活动受到瞩目。如果日本的因应稍有差池,中日的海洋系争点将变成对中国方面有力的既成事实,即依据环绕两国EEZ(距排他性经济水域领海基线200?的水域)境界的大陆棚延长说的画线(日本是中日中间线说)或牵涉占有水产资源、海底资源,最后可能关乎以实力有效支配尖阁诸岛(钓鱼台)。(从2000年9月起,中日两国政府展开调查船活动事前通报协议)如果更深入解读本问题,中国海军进军海洋的最终目标,就是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性对决,有关这点容后再述。
请继续[[em09]
45年为什么没把那个小破岛炸平了?!!![em05][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