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种子的欺骗》--兼谈阿帕德•普斯陶伊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07:31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在全球泛围内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最畅销的书籍。

   “关于你正在食用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自转基因食品被“发明”以来争议不休的问题。在欧、美之间,分歧尤大:欧盟不愿意进口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因为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没有得到认证。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本书作者、长期制抵转基因食品的科学活动家杰弗里•史密斯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提供了转基因食品产生意想不到结果的案例,包括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增加土豆里淀粉的含量),还包括最怪诞的结果(没有生殖器的猪)。

  在本书中,作者披露了大量围绕支持“转基因食品安全说”所产生的阴谋与谎言。比如,他描述了美国一个利益集团是如何企图收买赞成转基因工程不安全的加拿大政府科学家;一些科学家如?因不赞成转基因食品而受到了威胁:以及“利益冲突、马虎科学和产业影响”是如何能够扭曲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流程,等等。

  在这本爆炸性的国际畅销书中,作者清晰、深入地告诉你转基因食品的幕后真相:生物技术公司是怎样在科学报告中作假,并通过与各种利益集团的勾结操纵政府、食品工业和大众媒体。本书中真诚、独到的见解让食品管理机构感到十分震惊,而大量丰富翔实的案例更使每一章读起来都如同一次历险。


作者:(美)杰弗里·M.史密斯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欢迎网友正版阅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在全球泛围内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最畅销的书籍。

   “关于你正在食用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自转基因食品被“发明”以来争议不休的问题。在欧、美之间,分歧尤大:欧盟不愿意进口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因为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没有得到认证。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本书作者、长期制抵转基因食品的科学活动家杰弗里•史密斯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提供了转基因食品产生意想不到结果的案例,包括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增加土豆里淀粉的含量),还包括最怪诞的结果(没有生殖器的猪)。

  在本书中,作者披露了大量围绕支持“转基因食品安全说”所产生的阴谋与谎言。比如,他描述了美国一个利益集团是如何企图收买赞成转基因工程不安全的加拿大政府科学家;一些科学家如?因不赞成转基因食品而受到了威胁:以及“利益冲突、马虎科学和产业影响”是如何能够扭曲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流程,等等。

  在这本爆炸性的国际畅销书中,作者清晰、深入地告诉你转基因食品的幕后真相:生物技术公司是怎样在科学报告中作假,并通过与各种利益集团的勾结操纵政府、食品工业和大众媒体。本书中真诚、独到的见解让食品管理机构感到十分震惊,而大量丰富翔实的案例更使每一章读起来都如同一次历险。


作者:(美)杰弗里·M.史密斯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欢迎网友正版阅读。
全球畅销书作家杰弗里•M.史密斯(Jeffrey M. Smith)是说明转基因生物产品健康危害的首席代言人,“基因免费学校”运动的发起人,“负责的技术”研究所的执行主席,电视栏目《儿童食品的安全隐患》和纪录片《转基因生物三部曲》的独立制作人。1998年,为了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到转基因农作物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他参加了美国议员竞选,成为美国国会转基因食品市场监测实验室的副主席。2003年,他写了第一本有关转基因食物的书《种子的欺骗》,阐述转基因食物严重而未知的副作用。该书以其令全球敬仰的专业研究和与读者充满魅力的交流风格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成为有关转基因食物健康风险方面的全球最畅销书,并被认为能激发消费者改变购物习惯,转而购买更安全的非转基因食物。2007年,他又在新书《转基因赌局》中,揭露了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试验的内部文件,再次引起读者的共鸣。 目前,他已在数家非盈利机构的董事会和政府部门的基因问题研究部门工作超过十年以上。他走访过32个国家,与那里的官员会晤,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言。他的著作与言论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群,并改变了部分国家的相关政策。全球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媒体都报导过或正在报导他的研究工作。 史密斯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如今与妻子住在美国爱荷华州,那里到处都种植着转基因玉米和大豆。 作者的网站:http://www.seedsofdeception.com/Public/Home/index.cfm。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
  苏珊(Susan)去应门,却吃惊地看到门口站着一群记者,还有更多人正从车里往这边跑,她家门前的街道上停满了小汽车和新闻采访车。

  ?可是,你们知道,我们什么都不能说,不然会被起诉的,而且……”

  “现在可以了,”第四电视频道(Channel Four Television)的记者打断她的话,他在苏珊面前挥动着一份文件,“他们放过你丈夫了,他现在可以告诉我们真相了。”

  苏珊接过那份文件,一边高声喊她丈夫:“阿帕德,快来呀!”阿帕德•普斯陶伊(Arpad Pusztai,亦译普兹泰)年近七十,却依然气宇不凡。趁着他走过来,盯着妻子递过来的那张纸,记者们连忙溜进屋子,普斯陶伊却没注意到。

  他一眼就看到文件的抬头,上面写道:苏格兰(Scotland)阿伯丁(Aberdeen)罗威特研究所(The Rowett Institute)。那是一家世界顶尖的营养研究院,他在那里工作了35年,然而7个月前,他突然遭到停职对待。显然,现在他们已经撤销了封口令,他终于可以讲出实情了!

  封口令撤销当天,也就是1999年2月16日,记者们就立即采取了行动。事实上,20分钟前,这30名记者还在参加罗威特研究所召开的记者招待会。院长菲利普•詹姆斯(Phillip James)教授不经意间提到,他们已经解除了对普斯陶伊博士的言论限制。结果,詹姆斯还没讲完,这群记者就冲出会场,跳进车子,直奔北艾什丽公园(Ashley Park North)旁边普斯?伊的家。虽然普斯陶伊一家7个月前才搬过来,但记者们对这个地址已经相当熟悉。现在,这30名记者,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拿着录音机,成群结队地涌入普斯陶伊家的客厅。

  阿帕德把文件从头到尾读了两遍。他一抬起头,在场记者立即向他抛出了诸多问题。阿帕德微笑起来,他觉得呼吸都比之前轻松许多。他从未放弃过希望,此刻,他终于有机会告诉大家转基因食品的危险性了。

  此后数月,欧洲各路媒体持续登载阿帕德揭露的转基因食品真相,警告读者,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可能造成严重威胁。不过,美国媒体对此却不置一词。监管媒体的新闻查禁办(Project Censored)声称,这是本年度十大失实报道新闻事件之一。事实上,直至1999年5月,美国各主流媒体都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隐而不谈,以避免争论。即使在5月份,他们谈及的也只是如何使帝王蝶不受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影响,而对人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依然置之不理。

  直到2000年,安万特公司开始大规模召回其“星联”牌玉米加工食品,美国人才惊觉自己每天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这让美国媒体也不得不开始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此前,美国媒体还设法曲解欧洲国家拒绝进口美国转基因玉米的行为,称之为毫无科学依据的反美主义行为。但随着阿帕德揭露转基因食品真相一事广为传播,继上次“星联”产品引起轻微过敏反应之后,大众发觉了更为严重的健康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欧洲人民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情绪进一步高涨。

  阿帕德•普斯陶伊工作能力超群。在同行眼中,他们甚至认为他是个伟人。在严谨、精确的实验生物学领域,他取得的成就“全面又而彻底”。历经50多年的工作,普斯陶伊登上了事业的巅峰。他发表了300篇左右的科研论文,编写和校订过12本书,并定期与世界一流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2)
  当头一棒

  阿帕德的妻子苏珊也是声名显赫的资深科学家。1995年,阿帕德、苏珊,还有来自罗威特研究所、苏格兰农作物研究院(Scottish Crop Research Institute)、杜伦大学生物学院(University of Durham School of Biology)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科研团队,阿帕德担任该团队的协调员1。他们在28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苏格兰农业环境渔业部(the Scottish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Fisheries Department)160万英镑的科研基金资助。他们承担的科研任务是找到新方法,用来检测转基因食品,以确认其安全性。如果成功,他们的检测方法将成为英国标准,并有望在整个欧盟范围采用。

  在他们获得那笔科研基金资助的时候,还没有人开展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全球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疑问重重,忧虑甚多。因此,普斯陶伊和他的科研团队承担的职责,便是设计周密的检测方案,让大家对转基因食品增强信心。

  1998年4月,这时该团队的科研项目已经开展了两年左右,罗威特研究所院长菲利普•詹姆斯教授来到普斯陶伊的办公室,将一大摞文件放在他的桌子上,并叫来了隔壁办公室的苏珊。

  詹姆斯教授说,欧洲各国的部长大臣们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Brussels)碰头,对转基因食品的相关规范进行投票。这些文件是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呈交的申请书,它们在为自己寻求支持,希望申请书能获得批准,允许它们销售各种转基因大豆、玉米和西红柿。英国农林渔业部(The British Ministry of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MAFF)也将参加这次会议,并需要科学依据来推荐这些公司。

  新型食品与加工顾问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Novel Foods and Processes,ACNFP)由12名科学家组成,詹姆斯教授也是其中一员。该委员会负责评估在英国出售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分析工作由詹姆斯教授负责。

  普陶斯伊看了看那一大摞文件,里面有六七个文件夹,总共将近七百页,每个文件夹里都是不同公司提出的申请,希望获得批准。他知道詹姆斯和其他11位科学家都是大忙人,几乎不可能仔细阅读这些文件。以詹姆斯教授为例,他在12个诸如此类的委员会里都担任了职务,还要定期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发言。他大多时候都不在研究院里,普陶斯伊偶尔在研究院大厅碰见他时,常常这样跟他打招呼:“你好啊,陌生人。”此外,詹姆斯和该委员会大部分成员都没有真正从事科研。作为委员会成员,他们主要是参与筹款,制定政策,关注与科学界有关的政治问题等。另一方面,这两年多来,阿帕德和苏珊则一直在致力于设计各种方案,用于在转基因食品上市前对其进行检测。他们正在对一系列转基因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测试,这是该科研基金资助工作的一部分,因为苏格兰农业环境渔业部希望这些新品种能够商业化种植和销售。普斯陶伊夫妇不仅懂理论,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因此,夫妇二人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最适合审阅和评估詹姆斯带来的那些文件。

  普斯陶伊问:“大臣需要的推荐意见最迟什么时候要?”

  “两个半小时以内,”詹姆斯答道。

  于是,阿帕德和苏珊马上开始工作。他们把这些申请书分成几份,并着重翻阅文件中最重要的依据:研究规划和数据。

  阿帕德•普斯陶伊一份接一份地看了那些申请,看到最后,他不由?吃一惊。

  “作为科学家,我真的感到很震惊,”他说,“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形,委员会收到的这些东西根本站不住脚。文件中数据不全,研究规划极为糟糕,实际上他们做的那些实验非常粗浅,这些文件完全没有说服力。其中有些工作做得一团糟。我想说的是,那真的是骇人听闻。”

  一开始,阿帕德和苏珊都觉得两个半小时太仓促,只能给大臣提交初步的推荐意见,结果他们发现,这点时间足够了,他们完全能够充满信心地完成大臣的任务。从各个公司提交的研究结果来看,根本无法证实那些转基因食品对人和动物是无害的。所有那些公司都没?提供充分的证据。普斯陶伊给大臣拨了电话。

  “我告诉大臣,虽然我们只花了两个半小时来翻阅这些文件,但据我们目前了解的那些内容,我建议他对转基因食品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批准这些公司的申请,”他继续说道,“但是大臣在电话里说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詹姆斯教授都已经批准了。’”

  普斯陶伊惊呆了:尽管那些公司的研究结果根本站不住脚,委员会却已经批准它们生产和销售那些转基因农产品,而且是在两年前就批准了!詹姆斯只是想再要一些科学依据,供大臣参考。普斯陶伊和该领域的其他科?家,还有5800万英国人,都不知道他们已经吃了转基因的西红柿、大豆和玉米,而且还吃了将近两年!因为那些文件都是秘密批准的。

  这件事成为普陶斯工作上的转折点。在那以前,他一直都坚信英国社会是有秩序的社会,一定会从科学角度仔细、彻底地检测这项新技术。但现在,他开始担忧了,而且非常担忧。

  打完电话,普斯陶伊找詹姆斯教授谈了话,告诉对方,为什么自己认为委员会不应该批准这些食物。他说,文件中没有关键数据。他还对教授说明,他们这个科研团队运用的研究模式,比那些生物公司使用的方法准确、缜密无数倍。他正在?一些转基因马铃薯进行测试,已经获得了一些结果,证明其具有危险性,那些公司所做的研究很粗浅,根本就没有采集西红柿、玉米和大豆这几种转基因食品的标本进行研究。

  詹姆斯教授并没有就委员会的决定作出辩解。事实上,他对普斯陶伊的结论不仅表示支持,而且极为赞同。詹姆斯很理智地说,如果该研究院的科学家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用于检测转基因食品,就有可能为研究院带来大好的机会,赢得许多非常有利可图的合同,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数以百万计英镑的资金。

  “他当时认为那是个为研究院的科研项目筹集资金的大好机会,”普斯?伊说,“你也明白,所有的研究机构都缺乏资金。他认为我们应该继续研究下去,找到更好的方法。”

  然而,普斯陶伊却并无多大的热情。商店里一直在销售那些未经检测的西红柿、大豆和玉米等转基因农产品,他对此感到极为忧虑。他还知道,市场上的大豆、玉米及其制成品,有70%都是转基因的,这一事实让普斯陶伊更加担忧。

  随着普斯陶伊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他对转基因食品的忧虑越来越深。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3)
  
棘手问题

  普斯陶伊这支科研团队正在设法改变一种马铃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让它具备以前任何一种马铃薯都不具有的特性。那就是?这种转基因马铃薯自身可以产生杀虫剂。这是一种植物凝集素(lectin),通常可以在雪花莲里发现,其功能是保护植株不受蚜虫或其他害虫侵害。转基因行业的目标是大量种植这种具有杀虫特性的马铃薯,减轻农民负担,让他们不用亲自去喷洒农药。这部分实验包括在整个研究项目中,普斯陶伊和罗威特研究所那些科学家一道,准备着手检测这种马铃薯对老鼠健康有什么影响。

  那时,已有转基因马铃薯在美国出售,消费者也已经开始食用。那种马铃薯的DNA被植入了外源基因,这种基因来自于一种类似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x)的土壤细菌。植入基因之后,这种马铃薯能产生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thuringiensis toxin,或称Bt菌)的杀虫剂。如果害虫不幸食用了这些转基因植物,植物细胞里的Bt菌就会迅速杀死它们。能够制造Bt菌的基因同样也被植入玉米和棉花籽的DNA,那些转基因玉米和棉花也已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还被美国环境保护署(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正式归类为杀虫剂。尽管如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却明确表示,它们认为转基因农产品是安全的,转基因农产品的营养成分与天然农产品的相似。这种认识成为美国转基因政策的基石,因此,在未经过安全检测的情况下,美国就种植了数百万英亩的转基因作物,产品也面市销售,还让消费者吃了下去。

  如上文所述,普斯陶伊的科研团队对某种马铃薯作了基因改造,让它能产生一种新型杀虫剂,即某种植物凝集素,这是有些植物为避免害虫伤害而产生的天然杀虫剂。阿帕德•普斯陶伊花了将近七年的时间,研究这种植物凝集素的性质。他是世界顶尖的植物凝集素专家,知道这种凝集素对人类安全,人类可以吃下去。他发表过一篇研究论文,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和研究结果。普斯陶伊给老鼠喂食了高浓度的凝集素,这个浓度是转基因马铃薯中凝集素浓度的800倍,但并未对老鼠造成明显的伤害。因此,他用这种能自己产生凝集素的马铃薯喂食老鼠时,并没有想到会出现任何问题。

  然而,实验结果却让普斯陶伊与同事极为震惊。首先,尽管生长在同样的环境里,有些转基因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与其非转基因的父本和母本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些转基因马铃薯子代就比其父本和母本的蛋白质含量降低20%。第二,即使父本和母本相同,生长环境也相同,各个转基因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也存在巨大差异。

  即使普斯陶伊的研究结果只是以上这么多事实,也足以影响整个转基因食品的监管过程了,因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政策的基石便是:转基因食品性状稳定,营养成分不会改变。

  但是,与普斯陶伊另一项令人不安的发现相比,以上结果完全黯然无色。他发现,食用了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其免疫系统受到了损伤,与未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同类相比,其白细胞的反应要迟缓得多,这让它们面对疾病和感染时表现得更加脆弱。不仅如此,这些老鼠免疫系统各器官(例如胸腺和脾脏)也出现了一些损伤。相比其他食用非转基因饲料的老鼠,有些食用了转基因饲料的老鼠,大脑、肝脏和睾丸都变小,发育不良。有些老鼠出现体内组织肿大的问题,例如胰腺和肠道。有的老鼠则出?肝脏萎缩的情况。更严重的是,食用转基因饲料的老鼠,其胃肠部位的细胞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改变,出现了增殖现象,这正是癌症风险增大的征兆。

  这些老鼠食用转基因马铃薯仅仅10天,就出现了这些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110天以后,依然存在。这个时间段相当于人类寿命的10年。

  在给老鼠喂食时,普斯陶伊是按照不同食物的性质分配给老鼠的,有的老鼠吃的是转基因马铃薯,有的吃的是非转基因马铃薯,还有的同时吃非转基因马铃薯和纯凝集素(份量与转基因马铃薯体内能产生的凝集素一样多),然后再对这些老鼠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喂食的马铃薯,有生的,也有采用多种方式加工过的:有煮熟的,也有烘烤的。他们还会改变饲料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分别以10天和110天为期限进行测试。这些实验方案都预先经过了政府基金管理部门的仔细审查和批准,并与一些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他们最后发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只有食用了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有证据清楚表明,让老鼠健康受到损害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凝集素,而是转基因马铃薯带来的某些影响损害了幼鼠的器官,进而引发免疫功能障碍。“我们使用的转基因方法与食品公司使用的完全一致,”普斯陶伊如是?道。

  普斯陶伊明白,他的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表明,那些已经获准销售、每天都有几十亿人食用的转基因食品,极有可能对人类造成同样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儿童,受到的伤害会更为严重。

  普斯陶伊处于极为棘手的困境中。他明白,如果他自己培育的这种转基因马铃薯,也像那些已经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马铃薯、大豆和玉米一样,接受同样粗浅的研究和审批过程,势必也能顺利获得新型食品及加工顾问委员会的批准,最终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置身于世界各地的煎锅里。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4)

  普斯陶伊还知道,对转基因马铃薯、大豆和玉米所作的表面审查,绝不会发现他遇到的这些严重问题。此外,就算人类会出现与实验老鼠同样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多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而且可能没有人会怀疑那是转基因食品惹的祸。

  “我有确凿的事实,可以表明转基因食品存在严重问题,”普斯陶伊说,“科研论文的发表有可能要等上两三年,可那些转基因食品已经出现在商场的货架上。我们研究转基因马铃薯时,一直在不断进行各种检测,可大家正在消费的那些转基因食品却并未经过严格的生物测试。”他想,如果在论文发表前他只是一味等待,谁知道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将会受到多么严重的伤害!

  阿帕德•普斯陶伊一边忧虑转基因食品的种种危害,一边收集实验结论,准备?表。恰是在此期间,英国电视台(the British TV)“世界在行动”(World in Action)谈话节目的制作人员请求采访他,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尤其希望知道普斯陶伊的观点。因为他们知道,普斯陶伊这支团队是世界上唯一正在用转基因食品开展喂养实验的团队。

  围绕是否接受采访的问题,普斯陶伊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根据科学家应该遵守的传统行为准则,他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在学术研讨会上提交过,也没有写成论文公开发表过,就不应该公之于众。但最后,他恪守的社会道德原则让他下了决心,及时向社会公布他的研究发现。

  让普斯陶伊有勇气站出来大声疾呼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项研究使用的是公共资金。他说:“英国纳税人向这个在罗威特研究所开展下去的科研项目投入了160万英镑的资金,他们有权获知实情。”同时,他也知道,这次采访时间只够他做一次两三分钟的总结,因此,并不会泄露很多细节,不会对以后要发表的论文产生不良影响。

  他征求了詹姆斯的意见,后者对此持赞成态度。但两人也达成共识,普斯陶伊不在节目中提及具体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写成论文首次发表会更合适。詹姆斯让罗威特研究所的公关人员陪同普斯陶伊去摄影棚录?了访谈节目。

  对普斯陶伊的采访持续了将近2小时,但录制的内容最终只剪辑制作成一段时长为两分半钟的电视节目,其中内容就包括,普斯陶伊说转基因马铃薯在实验中“造成老鼠生长发育略有停滞,还对老鼠免疫系统造成了影响。在食用转基因马铃薯110天以后,老鼠免疫功能衰退了。”

  在被问及他自己是否会食用转基因食品时,他说:“如果那些转基因食品没有经过实验检测,没有经过我们所做的那种实验检测,那么,只要我有选择权,我都不会去吃转基因食品。我相信人类一定会掌握转基因技术,如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能得到证实,我们?能为各位同胞做出巨大贡献。正因为这样,我一直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审查,检测标准要严格。”

  他还说:“我们常听到有些人这样信誓旦旦地说:‘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可以经常吃,也应该能经常吃,我们想不出它会有什么危害。’但是,作为活跃在这一领域的科学家,我的观点是:把我们的同胞当小白鼠是极不公平的,我们必须先用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开展实验。”

  普斯陶伊也想到过自己的言论会造成一些震动,但他绝没想到,他这番话会引发那么大的争议。

媒体大爆发

  在美国,我们几乎完全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情况,但在英国,情况恰好相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即将达到沸腾状态。生物科技巨头孟山都公司开始在报纸上打起整版广告,鼓吹转基因食品的好处,企图争取公众信任。另一方面,英国主流报刊却开始发布文章和社论,指责那些广告用虚假信息误导大众,并引用质疑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学家发出的言论作为论据。公众本来就因疯牛病的危害惶恐不已,尽管政府作出种种安全保证,但大家并不相信,仍然认为疯牛病已导致数人死亡。此时,普斯陶伊的言论如同投在这片沃土上的炸弹,激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

  1998年8月9日这天是星期日,次日的“世界在行动”节目就会播出对普斯陶伊的采访。电视台播出了这次访谈节目的预告,重点提到普斯陶伊的几个观点,并强烈推荐观众第二天收看节目。9日午夜,电视台还让英国报纸发布了一条相关新闻,结果,有些记者便立刻开始给普斯陶伊打电话,弄得他直到凌晨都无法入睡。

  他第二天去上班时发现,“研究院的人员都正在接受各种电话的轮番轰炸,有的是新闻记者打来的,有的是位于伦敦的农业与渔业部工作人员打来的,因为后者事前并不知道他接受了采访,”普斯陶伊说道。

  不过,快到中午时,他办公室的电话终于安静下来了。普斯陶伊起初还以为这场骚乱已经结束,他又可以安心工作了。“后来我才发现,到早上11点时,我?不得不噤声了,”普斯陶伊回忆道,“院长接管了一切工作,包括所有的公关工作,他将我办公室的电话全部转到了他的办公室,并拦截了所有的传真和邮件,就连我们儿子都没法与我们取得联系。”

  另一方面,詹姆斯教授则获得了空前的知名度。“每10分钟左右,大家就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身影。他反复解释转基因食品研究的重要性,说这项工作是科学界的巨大进步,”普斯陶伊回忆说,“他充分利用了这一事件引发的良机,尽量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甚至就在节目约定播出这一天的上午,詹姆斯教授还就该团队开展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新闻稿,而且?没有事先与普斯陶伊一起讨论和核对新闻稿的内容。他在新闻稿的最后写道:欲知详情,请联系菲利普•詹姆斯博士。

  “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他享誉全球,”普斯陶伊说。

  詹姆斯有这种渴望是有原因的。英国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曾要求詹姆斯为新成立的食品标准署(Food Standards Agency)设计一幅工作蓝图。这个机构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智能类似,不过只针对食品这一块。这将成为一个权威机构,工作人员有3000名,都是公务员。人人都认为菲利普•詹姆斯博士将成为该机构首任领导?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职务。

  现在,詹姆斯似乎想给自己的前程锦上添花,也许还想给他未来的上司托尼•布莱尔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独霸了这次引起公众关注的机会,开始独自发布转基因马铃薯的有关信息。

  问题是,他出了错!无论是他透露给新闻界的信息,写在新闻稿里的信息,还是他在电视里发布的信息,全都错了!他事先没与普斯陶伊核对过有关信息的具体内容,也没有与研究团队的任何其他成员核对过。

  他最致命的错误,就是说错了研究团队使用的凝集素类型。他们在改造马铃薯基因时,使用的凝集素是从雪花莲中提取的,称为雪花莲凝集素(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GNA),对老鼠和人体都完全无害,而詹姆斯描述的那种凝集素则是“伴刀豆凝集素A”(concanavalin A)。众所周知,伴刀豆凝集素A是有毒的免疫抑制剂。

  他这项错误完全误导了公众。如果老鼠是因为吃了实验中用于制造已知毒素的实验用马铃薯,受到了伤害,那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新闻报道中说,是这种毒素引起了老鼠的各种健康问题,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商店货架上又不卖这种马铃薯,而且永远也不会卖。

  可是,普斯陶伊实验中用的凝集素却是无害的。因此,詹姆斯这项错误导致?个更加严重的问题遭到忽视,即对老鼠造成伤害的并不是凝集素,明显是基因植入过程出现了问题,而现在我们每个人正在食用的转基因食品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星期一下午,阿帕德和苏珊发现,他们的电话线已经改动了,这样詹姆斯就可以独自掌控新闻媒体了。那天晚上听到广播,他俩才发现,詹姆斯向媒体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到了星期二,两位科学家几次想办法联系詹姆斯,想要指出他出现的错误,但詹姆斯切断了与他们的一切联系。普斯陶伊夫妇联系不上詹姆斯,其他人也联系不上普斯陶伊夫妇。

  “时间一点儿一点儿过去,我们越来越苦?,”普斯陶伊说道,“每当他发布新闻或是出现在电视上,我们都知道他又在胡说八道。于是,我妻子决定采取行动,让他不要再发表谬论了。”在他们团队的帮助下,苏珊写了一份总结,描述了这次研究的实情,篇幅不到两页纸。“我们知道,如果文件太长,他是不会去读的,”普斯陶伊说。

  星期二下午三点,他们终于有了与詹姆斯见面的机会。尽管詹姆斯并没有邀请阿帕德,他还是与苏珊一起去了詹姆斯的办公室,同行的还有与他们共同做研究的免疫学家、部门领导和研究院副院长。苏珊把总结递给了詹姆斯。

  詹姆斯阅读这两页纸的总结,大?都一言不发。普斯陶伊看到,詹姆斯脸上慢慢流露出绝望的表情,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以前发布了错误消息。看完总结,詹姆斯轻声说道:“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6)
  “在了这个时候,我们都赞成由能说会道的副院长拟定一份更简短的总结,第二天上午公之于众。这样一来,围绕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这场争议,就有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后来,我们就离开了詹姆斯的办公室。大家决定在第二天也就是12号的上午重新碰面,”普斯陶伊说。

  第二天,普斯陶伊夫妇带着真相终于大白的释然心情去上班。有人通知他们去开会,阿帕德•普斯陶伊还以为是要让他审核正确的新闻稿。但他走进房间时,却发现所有的上级管理人员都在里面。詹姆斯教授说话的方式跟前一天完全不同。说实话,普斯陶伊夫妇从未见过他如此说话。

  “他说要暂时停止我的职务,他们将对整件事进行审查,然后会把我辞退,”普斯陶伊说道,“无论审查结果如何,都会把我辞退。?

  研究院查封了研究团队使用的电脑,没收了所有的研究记录、实验数据以及一切与转基因实验有关的东西。这项研究被立刻叫停,团队也就地解散。

  “他的态度改变得非常突然,”普斯陶伊说,“星期二下午五点之前我们才分开,到了周三上午,我就出其不意地遭到停职。这是他的决定。那两天时间,他一直在公众面前独领风骚,似乎那样做对他和研究院都很有利。后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极为严重的事情,才让他发表的观点和声明突然有了几乎180度的大转弯。”

  詹姆斯教授这样大变脸,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对此,普斯陶伊无法确定,但他还是怀有一些猜测:“很有可能是他受到了政治干扰。”在前两天接受采访时,发布的新闻稿中,詹姆斯都还在称赞研究团队的科研方法,说这种方法最适合用来测试已上架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他还建议应该开展更多的研究,想必还是在罗威特研究所进行。但是,“英国政府,尤其是首相托尼•布莱尔,一直在支持生物科技,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普斯陶伊如是说。普斯陶伊认为,布莱尔把詹姆斯视为一个重要政府机关领导的首选对象,但詹姆斯“突然之间把事情搞砸了,因为他那两天宣扬的东西与政府政策背道而驰”。

  “有一些传言,不过?没有得到证实,”普斯陶伊说道,“听说11号傍晚,从唐宁街(Downing Street)首相办公室来过两通电话。”这则消息是研究所的接线员提供的。(据英国媒体报道,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就曾经多次给托尼•布莱尔打电话,他一直希望布莱尔能坚决支持发展转基因食品。)

  詹姆斯的态度彻底变了,他停了普斯陶伊的职务。这样做,无论是出于首相的指令,还是出于其他原因,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即对詹姆斯很有好处,他可以维护自己的公信力。如果他发布更正报告,承认自己以前散布了假消息,其名声将会遭到重创。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7)
  乱矢横飞,无从抵挡

  新闻界对此事倍加关注,穷追不舍。普斯陶伊说:“那些新闻记者几乎就在我家门前安营扎寨了,周围到处都是记者,我根本没法出门。德国电视台(the German TV)对此事每隔一个小时就报道一次,这把我彻底打倒了。我知道自己说过的话并不容易为人接受,但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

  不久,普斯陶伊收到了詹姆斯教授寄来的两封威胁信,信上落款的日期分别是8月18日和20日。信中说,禁止普斯陶伊夫妻在住所接受媒体采访。普斯陶伊说:“院长援引合同,对我下了封口令,”“未经院长书面许可,不得告诉他人任何事情。”

  普斯陶伊清楚,申请基金成功,签下研究合同,罗威特研究所获取了大量收入。如果詹姆斯断言普斯陶伊的言论让研究所丢失了项目,就可以起诉普斯陶伊,要求他支付巨额赔偿。

  普斯陶伊说:“如果我对任何记者,实际上就是对任何人说了转基因食品的内幕,也会遭到起诉。因为我损害了研究所的利益,他们会要求我赔偿其巨额损失。”

  他说:“现在我已经不再年轻,职业生涯即将结束。我现在遭到停职处分,只剩下住房和一些储蓄了,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一生换来的。我不是有钱人,而且谁都知道,打官司要付出的成本可不低。因此,我决定保持沉默。”他妻子也与罗威特研究所签有合同,同样也只能保持沉默。

  研究所在对普斯陶伊夫妻下达封口令的同时,又开始使出种种公关手段。他们在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声明,其中有些声明还相互矛盾,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不再相信普斯陶伊及其获得的研究结果。

  就普斯陶伊博士遭到停职一事,研究所给了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他违反了研究所的规定,自己的研究结果尚未提交给其他科学家评审,就将其公之于众。但媒体并不知道,詹姆斯曾积极鼓励普斯陶伊与新闻界接触,甚至在访谈节目播出后还打电话到他家表示祝贺。此外,对普斯陶伊的采访是7周以后才播出的,如果詹姆斯果真反对普斯陶伊接受采访,在那7周里,他随时都可以要求电视台取消计划,不要播出那次采访的内容。

  罗威特研究所在媒体发表的公开声明中说,普斯陶伊博士的报告结果有误导性,因为他将不同实验的结果混在了一起。他们还另外作出几次声明,尽力把普斯陶伊刻画成一个老糊涂,“思维混乱,濒临崩溃”。詹姆斯还说普斯陶伊“十分苦恼,正高举双手表示认错道歉。”

  他们还在有些声明中提到,普斯陶伊开展研究时根本就没有使用转基因马铃薯,而是把非转基因马铃薯和凝集素混在一起作为代替。研究所还说,普斯陶伊博士的研究有缺陷,断言转基因马铃薯并不会用来作食品。研究所主办的期刊在11月份那一期上刊登了生物研究室主管的一篇文章,其观点更加耸人听闻,竟宣称普斯陶伊的研究结果是伪造的。普斯陶伊说:“他完全不看我的实验数据,就发表了这种观点。”他还说:“研究所的人认为,他们可以从这件可怕的事件中侥幸脱身,因为他们知道我无法回应。”研究所将普斯陶伊“出现错误”的谎言传遍世界,没有受到任何质疑。他们竭力想让人们相信,普斯陶伊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警告毫无科学依据。美国《时代》(The Times)周刊登载了一篇文章,题为《实验室承认:科学家就转基因马铃薯发出的警告有误》(Scientist’s Potato Alert Was False, Laboratory Admits)?而苏格兰报纸《每日记录》(Daily Record)和《星期日邮报》(Sunday Mail)都发表了题为《博士的大错》(Doctor’s Monster Mistake)”的头条新闻。普斯陶伊的信誉及声望彻底遭到摧毁。

  詹姆斯并没有单独行动。他选了一组科学家对普斯陶伊的研究进行审查,但他选的科学家显然并非营养学家。普斯陶伊说:“一家营养研究所竟不让营养学家来审查研究结果,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此外,这些科学家并未得到完整的实验数据,他们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全部审查,而且完全没有与普斯陶伊进行过接触。

  这些科学家的审查报告摘要于当年10月28日发布,该摘要称普斯陶伊的研究有重大缺陷。该审查报告的全文从未公开发表过,而且,为了避免泄露内情,该报告只印了10份,甚至连审查组的主席也未得到全文。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8)
  漏 洞

  这段时间,欧洲各国的资深科学家也在不断地询问普斯陶伊。这些科学家和他共事多年,不会轻信报道中“玩忽职守”与“年迈”这说辞,他们希望了解事实真相。然而,因为受到罗威特研究所威胁,为了免遭起诉,普斯陶伊无法说出他知道的实情。

  但是后来,普斯陶伊发现自己与罗威特研究所签订的合同存在法律程序方面的漏洞,那份合同并未禁止他与其他科学家分享尚未公布的研究结果。在科学界,共享信息这一传统由来已久。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普斯陶伊的研究数据没有对外公布,他就可以和这些顶级科学家共享。

  尽管如此,还是有个重大的障碍。普斯陶伊说:“研究所没收了我们的实验数据,而科学需要准确,因此,我不能靠记忆行事。否则,如果后来有事实证明我?初没有全部说对,那我就真的完了。”

  到了11月下旬,普斯陶伊遭停职这件事出现了转机。英国议会(the British Parliament)为应对媒体上的激烈争论,要求詹姆斯提供针对普斯陶伊的证据,以供评估,还要拿到上议院(House of Lords)某个委员会予以证实。詹姆斯觉得,他们可能会要求普斯陶伊作自我辩护,普斯陶伊也会用得着以前得到的实验数据。詹姆斯还想起,研究所与雇员的合同上也有规定:一旦进行审查,被审查人员有权使用相关实验数据就审查结果进行答辩。研究所只好勉强把一部分没收的数据还给了普斯陶伊。

  有了这次机会?拿着这些数据,普斯陶伊就可以回答同行的问询了。他给那些科学家发去了实验设计与发现,罗威特研究所的审查报告,还有他本人的应答。这些数据非常有说服力,因此,来自13个国家的23名科学家决定组成独立的专家调查组,对这位同行进行正式评估,然后把评估报告送交英国议会。

  专家组这23位科学家仔细分析了普斯陶伊的实验数据和罗威特研究所的报告,于1999年2月12日发布一份备忘录,指责罗威特研究所的报告似乎专门选用能推翻普斯陶伊结论的研究结果,并对其作出解释,却刻意忽略了更多的相关数据。独立专家调查组认为,尽管该研究院的审查报告带着明显的偏见,但其中分析的数据仍然非常清楚地说明,“使用了雪花莲凝集素的转基因马铃薯对免疫机能有明显影响,单凭这一项就完全能够证明普斯陶伊博士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还在评估报告中写道:事实上,审查报告中的数据很适合与普斯陶伊博士提交的材料一同发表在同行评审刊物上。备忘录上还说:“尽管有些还只是初步结果,但这些结果足以表明:与没吃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相比,食用了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体内器官的重量明显不一样,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也衰退了,这已经足够让普斯陶伊博士免受指控。”

  专家组还要求推迟销售转基因食品。

  激烈的争论再次爆发,这次达到了高潮。两天后,有一则报道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场论战爆发之前,美国孟山都公司送给英国罗威特研究所14万英镑的巨资。这则报道在传媒界引起了更为强烈的反响。

  普斯陶伊这件事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迫于由此产生的强大压力,英国议会请普斯陶伊向下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递交证据。议会这项要求推翻了普斯陶伊与罗威特研究所签订的合同,迫使詹姆斯撤销了封口令。这天是1999年2月16日。就在这一天,普斯陶伊夫妻出乎意料地在客厅里接待了30位媒体工作人员。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9)
  为争取公众支持而战

  欧洲媒体围绕转基因食品引发的种种争议掀起了报道热潮,形势如火如荼,而美国主要新闻机构对此仅仅作过两次报道。1998年10月25日,《纽约时报周日刊》(New York Times Sunday Magazine)在封面报道中介绍了具有杀虫功能的Bt菌转基因马铃薯,并说明这种马铃薯还没有经过彻底的安全检测,就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批准,可以上市。后来那一周,美国有一家主要新闻网推出了一则转基因食品方面的报道。此后,有几个月之久,再也没有转基因食品方面的报道。

  然而,在英国及西欧部分地区,这方面的大量报道让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越来越不屑一顾。斯坦•格林勃格(Stan Greenberg)是孟山都公司民意测试员,此人曾经为美国总?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以及德国总理杰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做过民意测验。1998年10月,他撰写的民意调查报告泄露了内容。报告中说道:“最近的调查显示,公众对生物科技及转基因食品的支持率持续下滑。”他还写道:“每次民意调查结果出来,我们都以为公众支持率已经降至最低,民意将趋于稳定。但很显然,最低点尚未到来,支持率还会继续下滑……一年前,对转基因食品持否定态度的人员占调查对象的38%,今年五月升至44%,现在已经达到51%。现在,有三分之一的民众坚决反对转基因食品,比以前增加了20%。”新闻机构最终直?从普斯陶伊那里知道了马铃薯研究的真相,这注定了媒体的报道会让这个比例升至更高。

  欧洲媒体简直像疯了一般,热切关注转基因食品问题。仅仅1999年2月第3个星期这一周时间,报纸上有关基因工程的报道总量就超过了1900栏寸(Column inch)1。有一篇社论宣称:“一周之内,因转基因食品引起的恐惧已经演变成大规模的论战。”在整个2月份,英国媒体刊登了700多篇与转基因作物有关的文章。英国《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杂志有位专栏作者写道:围绕转基因问题引起的争论,已经将社会分成两个对立的集团,一方认为转基因食品非常可怕,是“自杀食品”,另一方则不以为然,积极支持转基因食品。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就积极支持转基因食品。该组织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抨击转基因食品的做法给他们的科研经费与日常生计带来了很大威胁。1999年2月23日,该组织有19名成员给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和《卫报》(Guardian)写信,批评研究人员“擅自公布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发现,引发了转基因食品危机”。

  两周以后,在詹姆斯和普斯陶伊到英国下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作证时,詹姆斯仍然在谴责普斯陶伊,说他把未经发表的研究结果拿出来讨?。但议员威廉斯(Williams)博士反驳道:“你说讨论未公布的研究结果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在我们看来,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据我了解,顾问委员会同意将转基因食品提供给大家消费,其依据全都来自那些商业公司,作为依据的那些研究结果,同样也没有公开。这样做难道就民主了吗?一方面,因为研究结果没有发表,所以,我们并不能讨论这些证据是对还是错;另一方面,现在又没有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为此,我们只好把这件事全权交给顾问委员会,让他们代表我们作出决断,是不是?说实话,供他们作出决断的所有依据,全部都是那些商业公司提交的。这?谈不上民主,对不对?”有议员补充道:“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没有任何信息公布出来,你让公众又如何来判断这些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呢?”

  尽管议会中来自执政党的议员很支持转基因作物研究,该委员会成员还是认为詹姆斯做得不对:首先,他并未参与转基因马铃薯的研究,不了解研究情况,却对公众发表各种声明;其次,他把研究中使用的凝集素说错了。詹姆斯最终承认,他从未认为普斯陶伊有任何错误或欺骗行为。这进一步挽回了普斯陶伊的声誉。

  1999年4月,面对来自消费者的压力,英国食品业作出了让步。英格兰(England?最大的食品生产商联合利华(Unilever)发表声明,承诺它在欧洲销售的产品将不再含有转基因原料。据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报道:“这份声明发表以后,接下来那一周,其他很多家喻户晓的食品领军企业也紧随其后,纷纷发表声明。”例如,紧随联合利华之后,第二天,雀巢公司(Nestlé)就发表了类似的声明。此外,还有好几家主要的超市连锁企业,包括特易购(Tesco)、塞恩斯伯里(Sainsbury)、西夫韦(Safeway)、阿斯达(Asda)及索莫菲尔德(Somerfield)也都在这天发表了声明。麦当劳(McDonalds)与汉堡王(Burger King)也承诺,在它们供应欧洲的产品原料中,将不再包括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到最后,所有大型零售商都表示,它们不再销售转基因农产品和转基因食品,将花费数以百万计的资金,寻求新的供货渠道,只卖非转基因的玉米、大豆及其制成品,或者改变配方,在原料中彻底弃用玉米和大豆制品。(欧盟通过了一项法规,要求含转基因成分超过1%的食品必须给出标识。但欧洲大多数食品生产商为了避免贴上这种标识,都不再使用转基因原料。2003年7月2日,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经投票表决,将转基因原料成分需作出标识的最低标准放宽到9%。)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0)
  科学服务于公司利益

  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数十亿,开发转基因食品,而转基因食品却遭到公众反对,该行业自然急切地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然而,这些公司,尤其是孟山都公司,却无法直接出面为自己说话。孟山都公司在欧洲地区的首席发言人丹•维琪斯(Dan Verakis)说:“欧洲人都憎恶我们”。《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在2月21日重点报道了此人,文章标题是:《食品骚乱:他从事英国最糟职业》(Food Furor: The Man with the Worst Job in Britain)。

  事实上,3月份,英国议会自由民主党议员(a Liberal Democrat Member of Parliament)诺曼•贝克(Norman Baker)甚至对下议院宣称,孟山都公司是“头号公敌”。贝克说:“他们执意剥消费者的选择权,胁迫民选政府,强行把他们的劣质产品卖给大众。”他强烈要求限制该公司的各种行为。

  很显然,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内,整个转基因技术行业不得不通过中间人进行宣传。民意测试专家格林勃格撰写的那份报告泄露了,其中内容显示,孟山都公司有朋友身居要职。该报告披露,孟山都公司的策略是把由国会议员和“高层公务员”组成的“社会经济精英”争取过来。

  诺曼•贝克非常憎恨孟山都公司,但当时英国执政党工党(Labor party)的领导人却并非如此。据1998年2月《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从上一年工党执政以来,政府官员和内阁成员与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公司代表共见面81次,其中有23次是单独会见孟山都公司的代表。”这些公司的努力得到了相当优厚的回报:“政府划拨了2200多万美元经费,用来资助英国生物科技公司。”而且英国政府领导人都毫不掩饰地支持生物科技行业。

  如今,这些领导人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选民强烈反对生物科技。根据内阁自己所做的民意测验来看,只有35%的英国人相信“政府将代表他们的利益对生物科技做出抉择”,公众不相信政府会“如实提供生物科技发展方面的信息,同时对等地提供管理规范方面的信息。”仅有1%的民众认为转基因食品“对社会有益。”

  在转基因食物问题上,政府的可信度连遭挫折。例如,尽管英国政府声明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但1998年初,有一份报告遭到泄露。报告的内容表明,其实政府本身并不确定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可靠。英国新型食品及加工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曾与超市主管人员举行过秘密会谈,这些主管可以查到约3000万持超市会员卡的顾客购买食品的记录。该委员会想将顾客的食品购买记录与健康资料库里面的数据作交叉比对,看看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患病。“这项研究重点关注儿童食物过敏症、癌症、先天畸形患?以及住院病人,观察患者人数是否在增加。”消息走漏后,英国政府尴尬不已,撤销了所有监控计划。

  英国政府领导人目前正在拟定一份计划,意在重新赢得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星期日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得到一份机密文件。据该报纸报道,英国卫生大臣(the Health minister)、环境大臣(Environment minister)及食品安全大臣(the Food Safety minister)5月10日会面,仔细讨论了“扭转公众态度、动员人们支持转基因食品的策略”。报道还说:“其中一位大臣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要贬损阿帕德•普斯陶伊博士?研究成果。”

  不知经由何种渠道,反正这几位大臣都提前知道了英国五月份将要发布三份支持生物科技的报告,而且知道报告的内容。这三份报告分别出自英国皇家学会、下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新型食品及加工顾问委员会,三份报告都将抨击普斯陶伊。因此,这些大臣计划等到报告发布时,让支持生物科技的科学家进一步指责普斯陶伊开展的研究工作。这些科学家由英国科学和技术局(th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精心挑选,他们也将利用这个机会“追踪政府的关键信息”。其中一则信息是让公众相信“应该给生物科技行业时间,让其发展?并展示转基因产品有可能带来的种种好处。”据《星期日独立报》报道,那些大臣希望众多专家“能接受广播访谈、撰写文章”,但其实,这些所谓的“独立”专家都“直接或间接地被生物科技公司雇佣了”。

  除此之外,众位大臣自己也决定多在媒体面前亮相,“观点一致地”直接对公众表态。卫生大臣主动要求给报纸写篇文章,并准备以首相的名义发表:“政府将建立直接反驳机制,以应对‘激进分子及其他施压集团’。”那些大臣还准备寻求皇家学会及其他机构的支持,文章中表示,这将“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办得更好”。

  三份支持生物科技、?对普斯陶伊的报告都将在同一周发布,上述那些行动也会随机展开,紧接着众大臣会宣布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的新方案,而且迅速借助于媒体高调亮相。只需一周时间,他们就将赢回顾客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

  其中一份报告出自下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那些议员已经听过普斯陶伊和詹姆斯陈述证词。普斯陶伊一直满怀信心,认为他们会为他辩护。在普斯陶伊陈述证词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那些议员不允许他详细陈述科研细节。不过,在呈交给该委员会的文件里,普斯陶伊对研究结果作了详尽的描述,这是他此前花费一个月时间精心准备的。

  但是,?告出来了,他当初提交的很多证词都被蓄意遗漏了,有的还遭到故意歪曲:“报告内容与他的证词截然不同”。实际上,即使是大体比较一下公开证词的抄本和该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也能看出二者具有本质差别。普斯陶伊很清楚,该委员会根本就没有阅读他呈递的文件。观察家认为,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这份报告,旨在保护转基因食品的信誉,因此不惜牺牲普斯陶伊的清誉。

  对此,普斯陶伊直言不讳:“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年轻时,逃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匈牙利,选择在英国定居,是因为深信英国人宽容大度,英国社会体制健全。然而,在读到这份?自英国最高机构的报告当天,他说道:“我对这个民主政体的信念被彻底摧毁了。”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1)

  正如众位大臣所料,英国皇家学会也否定了普斯陶伊的研究工作。据认为,英国皇家学会对普斯陶伊的研究工作组织了同行评审。自成立以来,350年了,皇家学会从未组织过同行评审,这次完全是个例外。问题在于,他们既没有看到普斯陶伊这项科研的完整资料,也拒绝会见普斯陶伊,还拒绝提供参与此次评审的科学家的名单与资质。这个匿名评审委员会断言普斯陶伊的工作“漏洞百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普斯陶伊又遭遇另外几件蒙羞受辱的事情。他家晚上进了贼,许多文件让贼偷走了。不久以后,罗伊特研究所的监控摄像显示,有个夜贼闯进了普斯陶伊的办公室;还有个夜贼闯入了斯坦利•伊文(Stanley Ewen)的房子,被当场抓住。伊文是普斯陶伊的同事,正在忙于将普斯陶伊那项研究深入下去。)

  在这三份报告发布以后,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那些大臣及其精心挑选的所谓“独立”科学家便开始在英国媒体上大做文章。然而,尽管他们曾设想在一周内赢回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实际上却没能如愿。

  根据有些大臣所做的民意测验,大众对医生的信任远远高于对政府的信任。因此,英国医学会(the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那周“呼吁推迟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商业化种植”,“警告大家:转基因食品和农作物对环境与食物链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而且不可逆转,”这让这些大臣心情很不爽。依然?在那一周,有人透露,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the Government’s Chief Scientific Adviser)罗伯特•梅爵士(Sir Robert May)说:“最早也要等到2003年,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的转基因作物才有可能实现商业化种植。”

  也就在那个星期,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1发表社论,详细介绍了英国皇家学会对普斯陶伊博士发出的史无前例的指责:“普斯陶伊对他在罗伊特研究所共事的那些科学家无礼至极,令人震惊。那些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只应该在全部公开发表以后接受评判。”社论里也提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在对?基因食品的立场仍然与1992年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这真令人惊骇不已。”这表明,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对转基因农产品加工出来的食品全面进行科学检测”。《柳叶刀》指出:“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转基因食品会带来特殊危害,但政府的立场却与以前一模一样……政府应该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检测,看其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在此之前,政府决不应该允许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那些生物科技公司应该高度重视转基因食品给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影响。”文章还写道:“在美国,高达60℅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份,但迄今为止,美国民?似乎对此漠不关心。”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有些研究人员宣称,帝王蝶在接触含有Bt菌的转基因玉米花粉以后,不到一周时间就会死亡。这是“首个能清楚证明转基因农作物威胁野生昆虫的证据”。美国媒体步调一致,几乎从不报道转跟基因食品有关的新闻。这条消息一出,立即打破了这种局面。虽然主流媒体一直都避免报道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的问题,但帝王蝶面临危机这件事还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持续报道了数月时间。

  也还是在那一周,英国《星期日独立报》发表文章,揭发了众大臣意图利用媒体的秘密计划,说该?划“表明这些大臣在争论时各怀鬼胎,是对人类最恶毒的诅咒”。报纸说政府的种种行为是“自欺欺人的公关行动”,目的在于“挽回大臣的颜面”。

  那篇报道还写道:“政府官员以前就曾遭到抨击,说他们企图让科学家在媒体上亮相,支持转基因食品。”就在仅仅一周之前,农业大臣杰克•坎宁安(Jack Cunningham)还为此做了辩解,向这家报纸保证:“绝对没有操控科学家的行为,”也没有要求他们“参与政府在媒体上的宣传活动”。虽然他是这样保证的,但《星期日独立报》 在这篇报道中说:“举行秘密会议时,众大臣都竭力颠倒是非,甚至还确定由哪位‘独立’科学家参加‘今日’节目(Today program),表态支持政府。”该报最后得出结论:“这是迄今最显眼的事实,表明政府明显想把科学家也当成其开展公关宣传的道具。”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2)

  皇家学会反击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皇家学会接替了大臣的“工作”。据《卫报》报道,他们在“一个像是反驳机构”的地方设立了科学政策部门,目的是“让科学家和广大群众支持生物科技”,并且“向那些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及环保组织发起反击”。该部门的职能在于建立“有关转基因事件的数据库,由皇家学会成员通过邮件每日更新”。

  丽贝卡•宝登(Rebecca Bowden)是这个政策部门的负责人,她协调过普斯陶伊博士的同行评审工作,也曾在负责监管转基因食品的政府部门工作过。

  1999年秋,医学杂志《柳叶刀》准备发表普斯陶伊的研究成果,并已经将文章交给6位科学家进行同行评审。为此,宝登所在的政策部门立即采取行动。《柳叶刀》的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告诉《卫报》:“很多部门向杂志社施压,禁止发表普斯陶伊的文章,皇家学会也是其中一员。”

  那篇文章通过了同行评审,计划在1999年10月15日发表。10月13日,霍顿接到皇家学会一位资深成员的电话。据《卫报》报道:“打电话的人语气‘咄咄逼人’。他说霍顿发表普斯陶伊博士研究论文的做法不道德,因为‘普斯陶伊的研究结论不符合事实’。最后霍顿还说,打电话的人告诉他,如果他登载那篇文章,他主编的职位可能不保。”

  尽管霍顿拒绝透露是谁给他打的电话,但《卫报》认为那个人是“皇家学会前副主席兼生物秘书彼得•拉赫曼(Peter Lachmann),他同时也是医学科学院(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的主席”。

  在皇家学会那一帮打压普斯陶伊博士的19人中间,就有拉赫曼。他在经济方面与生物科技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卫报》报道,拉赫曼在“将绵羊多利(Dolly the sheep)克隆技术推向市场”的那家公司里担任过顾问,也是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高管,还是“制药业巨头史克必成公司(SmithKline Beecham)科学顾问委员会(the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的成员,而史克必成公司在生物科技方面投资不少。”

  但不管拉赫曼如何威胁,《柳叶刀》仍然打算发表普斯陶伊的论文。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3)
  后续研究最终夭折

  英国政府全力反驳和打压对转基因问题持不同意见的人,却没有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测试方面下功夫。

  如果在普斯陶伊博士已经开展的工作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就可以有一些发现,例如查明我们食用的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损害我们的免疫系统。但是,目睹普斯陶伊博士的遭遇后,没人愿意继续研究下去。

  英国政府显然也不愿意有人继续开展这项研究。英国自然法律党(the UK’s Natural Law Party)有位观察员说,政府之所以将研究工作委派给罗威特研究所,就因为“政府一开始相信,罗威特研究所能证明转基因土豆对消费者无害”。然而,当普斯陶伊博士首次发现实验老鼠出现健康问题,甚至还在他上电视之前,就向政府申请额外拨款,用?研究老鼠出现健康问题的原因,政府却不想再与这件事情扯上干系。事实上,普斯陶伊博士刚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英国政府就停止拨款,不再资助食品安全测试方面的研究。

  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只有两项独立研究的实验结果经过同行评审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一项是普斯陶伊开展的土豆实验,另一项是他早期就转基因豌豆开展的实验。除了这两篇文章,直至2003年初,也只有另外8篇涉及动物喂养实验的研究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公开发表了。不过,那些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生物科技公司资助。

  在那些研究中,有一项是针对被称为“抗农达”1的孟山都公司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该项研究的结果曾被生物科技行业用作证据,以说明转基因食物是安全的。

  孟山都公司有一种除草剂的注册商标是“农达”,这种“抗农达”转基因大豆能够抵御该公司“农达”牌除草剂通常会产生的致命副作用。种植这种耐除草剂的作物,农民就可以在作物生长期间多次喷洒除草剂,除草编得更容易。“农达”是孟山都公司给草甘膦取的商标名,也是世界销量最好的除草剂,其专利在2000年到期。由于担心失去市场份额,孟山都公司便推出了“抗农达”牌农作物。现在只要农民?买转基因作物种子,他们就要签署一份协议,协议规定他们只能使用孟山都公司拥有品牌的转基因作物种子,或者有孟山都公司品牌使用许可证的转基因作物种子。

  1996年,孟山都公司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动物喂养实验方面的论文,他们的实验目的是检测转基因大豆对老鼠、鲶鱼、鸡和奶牛有什么影响。但普斯陶伊博士说:“很明显,这项实验的目的就是掩人耳目,不会检测出任何问题。在我们这一行,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

  例如,研究人员用成年动物开展转基因大豆危害实验,却没有用动物幼仔做试验。蛋白质是构成动物幼仔肌肉、组织和?官的主要成分,而转基因饲料造成的问题就出现在动物的器官和体重这两方面,普斯陶伊博士用来作实验的幼鼠遇到的问题正是如此。但成年动物靠蛋白质进行组织更新及能量储存,普斯陶伊博士说:“针对成年动物开展的营养研究表明,即使饲料有问题,没有营养,也不会对成年动物的器官重量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有影响,动物出现的症状也只是身体衰弱,或是出现中毒迹象。”

  但是,即使成年动物的器官出现问题,研究人员也不会对此进行研究,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称量器官的重量。普斯陶伊说:“他们就只盯着那些动物看。我解剖过无数动物的尸体?我知道,即使它们器官的重量减少25%,用肉眼也看不出来。”

  更令人不安的是,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在开展旨在探索转基因大豆潜在副作用的研究时,有一次做实验,他们使用的标本中,主要成分却是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转基因大豆的蛋白质只占十分之一。另外两次实验,他们又分别把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在样本中的含量“稀释”了6倍和12倍。2003年,挪威科学家伊恩•普莱梅(Ian Pryme)和丹麦科学家罗夫•兰克(Rolf Lembcke)在《营养与健康》(Nutrition and Healt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转基因食品潜在健康后果,尤其含转基因农作物成分的食品和种子健康后果原位研究》(In vivo studies on possibl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health consequenc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fe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ingredients consi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materials)的论文。两人在文中写道:“在这类实验中,转基因大豆的含量太低,这便有可能保证得到他们想要的实验结果。”

  在这篇论文中,普莱梅和兰克分析了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转基因食品饲养实验研究结果。他们指出,有关人员在对“抗农达”转基因作物进行?究时,将饲料中非转基因蛋白质所占比例“人为地提高了很多”,这“几乎掩盖了转基因大豆潜在的不良影响,至少是有效降低了这种影响。”他们最后认为:“因此,极有可能,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所有副作用全都遭到了蓄意掩饰。”

  普斯陶伊博士同样在《营养与健康》杂志上发表过数篇论文。他说:“研究孟山都公司转基因作物的那篇论文,并没有达到常规期刊的录用标准。”除了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缺陷,该论文根本没有说明饲养实验中使用的饲料包含哪些成分。一般情况下,正规期刊都要求对此进行说明。但是,用普莱梅和兰克的话来说:“大部分?数都没有给出数据。”

  尽管那位研究孟山都公司农作物的作者发表该论文旨在宣布转基因大豆是安全的,但实际上,这篇文章还是揭示了“抗农达”转基因大豆与普通大豆存在若干重大差异,这与作者的论点是相左的。这些差异体现在大豆粉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成分方面。“抗农达”转基因大豆粉含有“更多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这是一种潜在的过敏原”。 在引进“抗农达”转基因大豆以后,英国大豆过敏人员数量激增,这也许便是原因所在。这一公共健康问题,我们会在后文另外一章加以讨论。用转基因大豆饲养奶牛,牛奶中脂肪含量也较高,这进一步表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这两种大豆存在很大差别。

  研究人员还检测了转基因大豆和普通大豆在其他方面存在的差异。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这些检测结果并没有公开发表,也没有出现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报告里。研究论文发表几年以后,医生作家芭芭拉•基勒(Barbara Keeler)从发表该论文的期刊社获得了被删去的测试结果,并就此写了一篇文章,将整个过程发表在《生命时报》(Whole Life Times News)上。这些曾被删掉的信息表明,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中,蛋白质、脂肪酸以及苯丙氨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含量极低。此外,烘焙后的转基因大豆粉中,植物凝集素的含量是普通大豆的两倍。植物凝集素会阻碍人体吸收营养成分。基勒在美国《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发表文章,断定该研究发出了好几种危险信号:“研究人员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对此进一步进行实验”。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4)


  普斯陶伊说,如果由他来审核那篇研究论文,它“绝不可能发表”。他相信,即使自己那些研究生助手,也能立刻发现文章中的严重错误。

  美国消费者联盟(the Consumers Union)负责发表《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该机构工作人员迈克•汉森说,普斯陶伊关于转基因土豆的研究“比那些由企业赞助的动物饲养研究好得多。我看过涉及“抗农达”转基因大豆和含Bt菌转基因玉米的同行评审资料,那真是漏洞百出”,稍微浏览一下,就能看出很多明显的问题。

  有两篇论文与目前人类和动物已在食用的转基因玉米有关。然而,这种研究都有其商业目的,并不是在进行安全评估。

  还有一篇论文谈及转基因玉米研究,采用的标本是永远不会投放市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这既不是合理的营养研究实验,也不是恰当的安全检测实验。例如,在实验中,评估用转基因玉米饲养成年老鼠造成的影响时,其主要检测变量居然只是看老鼠会不会因此死亡。

  有一篇日本人写的论文,评估了用孟山都公司“抗农达”转基因大豆喂食老鼠产生的影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吃了研究人员投放的食物以后,老鼠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喂食实验持续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幼鼠体重几乎没有丝毫增加。根据普斯陶伊的说法,这就等于小孩子超过十年都没有增加体重。这篇文章解释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喂食的大豆加热时间过长,失去了营养价值。无论原因是什么,从这些数据都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

  除了普斯陶伊的研究,还有另外三项针对转基因土豆的研究。第一项研究使用植入了大豆基因的土豆为标本。虽然含有大豆基因,土豆的蛋白质含量并没达到预期水平。第二项研究使用的土豆植入了某种强效杀虫毒素。由于研究人员没有给实验动物提供均衡饮食,导致动物体重急剧下降,因此,实验数据几乎没有什么用。第三项研究针对的是自身能产生Bt菌杀虫剂的转基因土豆。普斯陶伊认为,这三项都不是营养学研究,而且前两项研究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有效检测食品安全。

  不过,第三项研究的确包含了安全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分析组织样本。虽然研究人员只选择了小肠的一小部分进行分析,结果却与普斯陶伊研究转基因豌豆时发现的现象一样,也就是说,在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的大小肠里,细胞生长速度都异常加快。这种细胞增殖的相同现象,与老鼠食用了转基因豌豆后盲肠和小肠重量增加的情况一致。因此,在这仅有的三份能够发现异常情况的研究中,都发现了肠内细胞生长速度异常的现象。这种异常现象最终会带来什么影响,眼下尚不明朗,但是普斯陶伊等人认为这可能是患癌症的前兆。

  那些发表的论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没有任何一篇论文对普斯陶伊发现的动物器官和免疫系统受损的现象提出反驳。那些研究人员或许在自己使用的动物身上也发现了类似问题,只是由于他们并不关注这个方面,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没有注意这些问题。

  还有一项没有公开发表论文的研究也值得一提,研究的是转基因“佳味”番茄(FlavrSavr tomatoes),研究人员给“佳味”番茄植入了能延长其上架期的基因。因为这是美国第一种通过审核的转基因农作物,事实上,生厂商当初还曾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其提供的喂食实验数据。然而,后来,其他生产商却再也没有如此主动地要求接受审核。那些研究数据表明,许多食用了这种转基因番茄的老鼠,胃里都出现了受损病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研究人员并没有检测消化系统其他器官中的组织。他们给40只老鼠喂食了转基因番茄,其中有7只在两周内就意外死亡了。对此,研究人员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涉及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部研究,除了以上所述,还包括以下内容:有一篇未经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文中分析论证了装在试管中的组织标本,这些标本取自吃过转基因番茄的人和猴子的消化系统;有一篇没有发表的论文,讨论的是用美国种植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喂食动物的实验结果,文章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小鸡死亡率上升;有些研究比较了转基因食物和同类非转基因食物的营养成分,清楚地表明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还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新的过敏原(请参看第6章);有一些研究结果饱受争议,那些研究是有关转基因牛生长激素的,实验结果显然去掉了说明其有问题的负面数据(请参看第3章);还有一些公司自己开展的研究,例如提交给英国新型食品及加工顾问委员会的那些申请书提及的研究,其论据之匮乏,让普斯陶伊深感震惊。

  尽管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如此之少,转基因食品却已经成为美国人的日常饮食。2003年,全美种植的大豆中,约有80%为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约占全美生产总量的38%。70%的加工食品中含有这两种转基因农产品成分。此外,用来生产烹饪油的棉花籽和油菜籽中,有70%的棉花籽和超过60%的油菜籽已是转基因农产品。那些转基因农作物,有约75%植入了抗除草剂基因,17%植入了能自我生成杀虫剂的基因,剩下的8%则同时植入了这两种基因。成百上千种食物中含有转基因的烹饪调料、食品添加剂和酶,各种转基因的南瓜和木瓜也很普遍。此外,更有注射了转基因牛生长激素的奶牛生产的奶制品在市场出售。然而,所有这些?品,在出售时都没有贴上转基因的标签。

  美国的食品监管规范很不严密,没有包含食品售前安全检测要求。因此,没有办法确定这些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有人生病了,也不会从食物、杀虫剂、空气或水污染方面寻找原因。所以,病因始终不得而知。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1年3月登载的一篇文章写道:“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指出,科学家认为,美国国内食品引发的疾病种类数量是7年前的2倍……在与食物有关的疾病中,至少80%是由科学家无法识别的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据报道,美国现在每年有5000人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亡,325 000人这样住院,76000000人生病。疾病数量开始增长的时间基本上与美国人开始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时间一致。此外,肥胖病人的数量也急剧增长。1990年,美国各州肥胖人口占所在州总人口的比例都不超过15%,然而到了2001年,只剩1个州的肥胖人口比例低于15%。从1990年到1998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33%,患有淋巴癌和其他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这是否和转基因食品有关系呢?答案不得而知,因为没人从这方面寻找过答案。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5)
  见利忘义

  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开展的研究很少,转基因食品又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但那些口碑很好的研究机构、专家评估组、研究期刊,甚至政府官员,都竞相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如此急不可耐地对有可能用来保护公众利益的证据加以批判,这又是为什么呢?本书后面有关章节将会对此予以阐述,揭示这些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危险性。然而,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其根源在于金钱的魔力。

  由于公共机构提供的研究经费减少,越来越多的美国和欧洲科学家开始依靠企业提供资金赞助,所以,研究结果就必须符合企业利益。以英国顶级研究型大学为例,来自私人基金的研究经费高达总科研经费预算的80%~90%。然而,这种资金依赖带来潜在危害。

  英国曾对500名科学家进行了调查,他们要么任职于政府,要么在刚被私人收购不久的研究所工作。结果显示,有30%的科学家曾被赞助商要求修改研究结论。

  2000年9月,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的一篇报道指出:“这30%的科学家,其中有17%的人曾被要求将研究结论改为顾客愿意看到的,10%的人被要求必须修改结论,否则不能续签资助合同,还有3%的人宣称按照要求修改了研究结论,结果却导致文章无法发表。”

  有30%的科学家承认自己曾被要求修改研究结果。我们很好奇?不知道除了他们,还有多少科学家也曾被迫做过类似的事?他们是不是只是因为觉得难堪,所以不愿坦白回答呢?

  有一篇题为《赞助商要求科学家修改研究结果》(Scientists Asked to Fix Results for Backer)的文章这样写道:科学家抱怨说,“合同外包,科学研究商业化,这些因素正在威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

  《英国医学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编辑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博士说:“企业赞助的研究需要为企业利益服务,这种情况会对科学研究结论真伪产生巨大影响。”他还警告说:“如果相信科学绝对公正,那就完全是在自欺欺人。”

  不到10年时间,美国企业的科研捐款从1985年的8.5亿美元上升到40.25亿美元。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写道:“逐渐增加的资金都带有附加条件……如今,企业不仅赞助高校进行更多的研究,而且经常给研究活动强加限制条件。”

  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为例。1998年12月,诺华生物科技公司(Novartis)向该校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the Department of Plant and Microbial Biology)捐赠了25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作为交换,诺华?司拥有该系三分之一研究成果的优先受让权。这三分之一的研究成果,不仅包括诺华公司赞助的研究,还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和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赞助的研究。诺华公司还有权延迟研究结论的发表时间,让该公司有时间申请专利,有时间将其作为专有资料加以使用。此外,在该系决定研究经费用途的5人委员会中,就有2名委员来自诺华公司。

  得知这一协议的内容后,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的许多教职员工义愤填膺。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这会对学术自由产生“消极”甚至“极为消极”的影响;大约一半员工觉得,这会阻碍“公益研究”;还有60%的人认为,这样做会阻碍科学家彼此进行自由的思想交流。

  《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还写道:“较之强制保密和延迟发表,还存在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在文章发表之前,有些企业赞助商有可能私下要求篡改原稿,为他们的商业利益服务。针对工程领域主要研发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论文发表以前,35%的研发中心会允许企业赞助商删掉文章中的某些信息。

  除此之外,许多教授要么持有为其科研项目提供赞助的公司的股票,要么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或者在赞助公司里拥有某个职位,或者只是依赖公司提供的赞助从事研究。更有甚者,有些大学也在一些公司里?资,而这些公司会为大学提供资金,并从大学科研项目中受益。“谢尔登•克日姆斯基(Sheldon Krimsky)是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公共政策学教授,也是利益冲突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他研究了一系列学术期刊上登载的800篇论文后发现,有稍多于三分之一的作者,都与自己论文中涉及的研究存在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然而,这些论文无一提及这一重要信息。米尔德里德•赵(Mildred Cho)是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Stanford’s Center for Biomedical Ethics)高级研究员,他说:“如此之多的科学家成为各公司的董事,或者从事公司赞助的研究,这让人有理由怀疑:那些科研项目是如何确立的?哪些问题会被提出来研究?又有哪些问题不被提出来研究?”

  《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所做的研究表明,由非盈利组织赞助的致癌药物研究,得出抗癌药物药效不佳的概率是由制药公司赞助研究得出类似结论的8倍。我们再来看看转基因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的例子:1995年,针对该产品进行的同行评审大约有165起,其中,认为该产品没有安全问题的结论,与认为其存在安全问题的结论相比,几乎各占50%。认为阿斯巴甜糖没有安全问题的研究,全部是由阿斯巴甜糖生产商赞助的,而非行业和非政府性质的组织赞助的研究则发现其存在安全问题。顺便提一下,阿斯巴甜糖的生产商G. D. 希尔乐公司(G. D. Searle)当时是孟山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生物科技行业从学术领域获益极多,这一点已得到许多人的认同。社会学家沃尔特•鲍威尔(Walter Powell)认为,生物科技公司与大学的紧密联系是美国公司占据了生物科技产品市场的重要原因。同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转基因生物的教授安•卡普钦斯基(Anne Kapuscinski)指出,这一紧密联系,可能导致科学家难以提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大卫•克洛菲尔德(David Kronfeld)给一些兽医学期刊撰写文章和信件时的遭遇便证实了这一点。他在文章中就转基因牛生长激素(rbGH)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据乳品行业报纸《乳草属植物》(The Milkweed)报道,“由于大卫•克洛菲尔德发表了‘异端邪说’,1989年,孟山都公司有一名员工一连给大卫任职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写了三封信。信中含蓄地威胁说,如果大卫•克洛菲尔德继续发表文章质疑转基因牛生长激素研究,孟山都公司有可能停?对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提供赞助基金。”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6)

  医学博士杨•苏库伊拉(Jaan Suurküla)给负责任科技应用医生及科学家委员会(Physicians and Scientists for Responsibl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SRAST)主办的杂志写过一篇社论,文中说,鉴于科研活动对企业赞助基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可能指望科研专家保持独立性,也不要指望能把科研专家当做安全问题方面可信赖的咨询对象。《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周刊一位专栏作家警告说:“受企业赞助的科学家能影响政府高层的决策,他们时常出入政府部门。”

  罗威特研究所里就有很多受企业赞助的科学家。据PARAST主办的杂志报道,在很大程度上,罗威特研究所依靠其商业化子公司罗威特研究服务公司(Rowett Research Services)的盈利生存。这家子?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制药公司和其他相关公司签订了科研合同,而这些合同的收益则用来赞助罗威特研究所。因此,罗威特研究所是“依靠生物科技行业而存在”。像阿帕德•普斯陶伊这样的科学家,则依附于罗威特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

  事实上,为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在获得自己所在研究所书面许可之前,通常都不能发表其研究成果。例如,为了能在《柳叶刀》这份医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普斯陶伊必须同阿伯丁大学(Aberdeen University)的一位同事合作,这位同事以普斯陶伊的老鼠饲养实验为基础,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只有这六,普斯陶伊才可以成为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联合署名作者”。

  是不是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发现了转基因食品存在出人意料的问题,但他们考虑到经费赞助和工作问题,决定对此闭口不提呢?可是,为什么普斯陶伊会站出来揭露事情的真相呢?

  普斯陶伊的勇敢做法,似乎是出于良知和正直。他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认为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是如此。普斯陶伊是转基因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在发现用于实验的老鼠身上出现严重问题以后,他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即使遭到质疑,普斯陶伊依然对转基因技术满怀希望。然而,随着事件发展,他开始觉?了,当科学与金钱、政治和名誉利益攸关,科学已经不再是科学。

  普斯陶伊说:“最近这四五年,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些事情,也观察了很多类似的例子,我心中充满忧虑。转基因食品引发的种种问题也许将不可逆转,真正严重的影响或许只有等到将来才能看清楚。”

  现在的情形类似于烟草行业。在该行业内部,大家都知道内幕,却封堵了相关消息。他们捏造证据,误导公众,让公众误以为事态没有那么严重,可他们自己一直都知道事态很严重。烟草的危害已经很大了,如果转基因食品果真有问题,如果转基因食品的确会危害人类健康,那么,把这?者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烟草行业的危害性非常轻微,不值一提。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规模已经如此之大,它们将要带来的种种问题也非常巨大。”

  “如果我们损害了我们自己这代人、下代人以及后世子孙的健康,我觉得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弄虚作假的那些人应该为他们的罪行负责。”

  “转基因食品会带来问题,把这一点告知公众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必须去做这件事。”

  由于普斯陶伊出人意料地“受欢迎”,众多科学家现在开始向普斯陶伊靠拢,不仅从容地描述在研究中发现的骇人结果,还宣布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虽然本书列举?几则例子,但其他实例仍然不得不保密,至少目前还不得不如此。

第一章 来自海外的教训(17)
  
聪明的大雁

  美国伊利诺斯州(Illinois)有位农场主,多年来,他那50英亩大小的农场上一直都种的是大豆。不幸的是,附近有一片池塘,里面待着一群喜爱吃大豆的大雁。

  大雁是候鸟,出于生物本能,每次飞走以后,次年又会准确地回到这个地方,继续吃这位农民种植的大豆。不过,今年这群大雁似乎对他家庄稼地里其他那些高及腰际的大豆不感兴趣,专门吃地里有一片地里的大豆,导致这片地里的大豆只能长到脚踝那么高。原因就是:这位农场主今年栽种了新品种大豆,是转基因大豆,只有那一片地上除外。谁都可以在他家农场里准确地找到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地方,因为农场中央有一条分界线,一边是天然大豆,另一边就是转基因大豆,大雁对转基因大豆碰都没碰一下。

  参观了这座农场以后,农业方面的资深作家C.F.马利(C.F. Marley)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同一块地,往年种植传统大豆,大雁会去取食。今年种植了‘抗农达’转基因大豆,大雁根本就不靠近那块土地,这太令人感到惊异了!”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

  1985年,科研人员在有些母猪身上植入了人类特有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能控制人类生长激素的产生。科学家这样做,其目的是培育?生长速度更快的猪。结果,他们看到的转基因猪却长得非常怪异。“除了身上还披着鬃毛,长着大鼻子,转基因猪与我祖父农场里养殖的那些猪相比,一点儿都不像,”《圣路易斯邮报》(the St. Louis Post Dispatch)记者比尔•拉姆布雷希特(Bill Lambrecht)这样写道。这些母猪产下的第一批转基因小猪,有的没有肛门,有的没有生殖器;有些转基因小猪毫无生气,站都站不起来;有的患有关节炎、溃疡、心脏肥大、皮炎或肾病等疾病;还有的小猪视力不佳。早期开展的转基因实验居然会得到这种结果,这完全出乎实验人员的预料。事实上,基因工程?验经常会出现这类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吃惊连连。

  •科学家对烟草的基因进行改造,希望能让烟草植株内产生某种特殊的酸性物质,他们想要的只是这种东西。但结果如何呢?改变了基因的烟草不仅产生了这种酸性物质,还额外产生了一种有毒的化合物。要知道,正常的烟草植株是不含这种化合物的。

  •美国孟山都公司对棉花进行基因改造,想得到两种转基因棉花:一种可以抗孟山都公司自己生产的“农达”牌”除草剂;另一种,自身可以产生杀虫剂(称为BT菌)。实验人员认为,这些转基因棉花不会出现其他什么新特征。然而,刚?始种植转基因棉花,就在第一年,就有数万英亩棉花出现了异常情况。在美国密苏里州(Missouri),有的棉桃莫名其妙地就掉落下来了;有的本应该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却一喷除草剂就死。在美国德克萨斯州(Texas),多达50%的转基因棉花产生的BT菌杀虫剂达不到预想标准,而且“无数农场主发现,他们种植的转基因棉花纷纷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有的不发芽,有的生长不稳定,有的产量低,如此等等。”

  •有些科学家在作物植株内植入酵母菌控制基因,以增强其发酵作用。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发现转基因作物体内有一种毒素的含量比正常作物的增加了40~200倍。这些科学家就此现象撰写了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食品科技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他们在文章中承认,他们的试验结果“是一种证据,可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提出了一些质疑。许多消费者还无法接受转基因食品,而这些试验结果则为他们提供了某种依据。”他们还指出,试验中使用的酵母菌并没有植入外源基因,只是把作物本身酵母菌的基因增加几倍,却仍然出现了如此出人意料的结果。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开展试验,尝试抑制马铃薯中某?种酶的时候,意外地发现马铃薯中淀粉的含量增加了。该校植物科学系主任克里斯•利弗(Chris Leaver)教授说道:“我们大吃一惊。根据我们目前对植物代谢途径的了解,还没有哪种酶可以对淀粉的形成结果有这么重大的影响。”

  科学家对生物进行改造时,明明是想得到某一种结果,结果却常常得到意想不到的其他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种原因是:基因的表达很复杂,我们对此并不怎么了解。还有一种原因是:作为实施基因工程基础的那些最重要科学原理,其中许多内容已经证明是错误的,而且研究结论一直都是如此。

  基因改变以后,为什么会出现畸形的转基因猪,有毒的烟草,还有普斯陶伊发现的有毒马铃薯?要想弄明白导致这些结果的各种原因,我们必须了解基因工程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向大家解释的内容便是DNA。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2)
  DNA

  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广泛存在于每一个细胞核里。DNA是一种复杂的分子,我们认为它极为复杂,这并非夸大其词。它究竟复杂到什么程度呢?每一个DNA分子里都有数以十亿计的原子,以双螺旋结构的方式紧紧结合在一起(可以想像一架梯子扭曲成螺旋的样子)。如果把DNA分子展开,仅一个分子几乎就长达10英寸。DNA堪比一台巨型计算机,一幅蓝图,也可以比作一个控制中心。DNA控制生物细胞的行为,把生物信息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至于DNA具体是以怎样的方式控制细胞的,在我们看来,这多半还是一个谜团。

  计算机软件以“1”和“0” 为基础进行编码。与这种模式类似,DNA的“软件”是由我们称之为核苷酸或碱基的基本单位成双成对地组合而成的。像计算?软件编码一样,一旦这些碱基单位的组合序列不同,DNA“软件”携带的信息也就不同。

  每个细胞里都携带着DNA,但其大小、含量和复杂程度却各有区别。人类DNA拥有30亿个碱基对。

  科学家对DNA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证实,在很多高级生物体内,DNA分子中只有1%~3%的组分是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功能的特定碱基序列,是DNA的基本组成单元,携带有决定身体甚至思想意识的特定“指令”信息。我们体内的基因可以决定我们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身材的高低,也决定了我们身上无数的其他“特征”。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3)
  
基因工程不是自然繁殖的延伸

  某种生物的DNA出现变化,发生进化,其中有些是由有性生殖方式带来的。来自雌雄两性个体的基因结合在一起,以各种方式互相作用,彼此影响,最后,雌雄两性身上的基因都在后代身上表达出来。

  DNA也有可能发生变异。很多种类的生物,其体细胞内都有一些非常聪明的“复原”分子,这些分子的任务就是修复DNA。尽管如此,DNA发生突变的现象仍然无法避免,这些突变会遗传到下一代身上。

  数百年来,农民、园艺工作人员和牲畜养殖人员都在有意培植作物,精心饲养动物,希望能让这些植物和动物身上显出各种合意的特征。例如,如果有一种水稻生长良好,另一种水稻的大米味道不错,种植人员就会把这两种水稻杂交,希望培育出味道?、长势也好的水稻。这样杂交得到的后代,其DNA有时会让种植人员感到如愿以偿,有时又差强人意:大自然自有其规律。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让培育者与饲养人员拥有无数全然不同的育种诀窍。生物学家不需要依靠生物杂交或者交配去传递基因,他们只需要直接把基因从某种生物的DNA中取出来并加以修饰,然后直接植入另一种生物的DNA。因为所有生物都拥有DNA,因此,科学家不需要把基因来源限定于同一类生物,他们可以从植物、动物、细菌乃至人类身上找到拥有合意特征的基因,甚至还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自然界中本来并不存在的各种基因。

 ?例如,有位科学家知道北极地区有一种比目鱼能抵抗寒冷,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里也能生存,他希望自己培植的马铃薯也能抗寒,不会在霜冻天气死掉。鱼和马铃薯不可能交配,但这难不住这位科学家,他不需要等到两者有朝一日进行交配,只需要找出这种比目鱼身上有哪种基因可以抗冻,然后把那种基因植入马铃薯的DNA,就大功告成。自然生长的马铃薯体内从来没有出现过能抗冻的基因,但现在这位科学家培育的马铃薯及其长出的产物都会拥有抗冻基因。

  鼓吹生物科技的那些人常常认为,这种技术是自然繁殖过程的延伸。例如,美国众议院发言人在2003年3月这样说道:“很久以来,农民就一直在努力改良农作物,希望能提高产量,也想培育出能抵抗病虫害的新品种……生物科技不过是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自然发展历程的新阶段而已。”

  这种新方法也许是新品种培育人员工具箱中的新工具,但很多科学家却坚定地认为,这种新技术与传统的品种改良方法截然不同,绝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乔治•沃尔德(George Wald)是诺贝尔医学奖(Nobel Laureate in Medicine)得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担任生物学讲座教授。他指出,基因工程表明:“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题。这些问题不仅是科学史上的大问题,也是地球生命面临的大问题。基因工程让人类拥有重新设计现存生物的能力,这些生物本来是经过大约30亿年的漫长岁月才进化出来的。这些改变生物基因的行为绝不能与从前对生物(动物或植物)进行改良的做法相提并论,也不能与以前对生物体的突变进行人工干预的方法(例如X射线)混为一谈。以前所有的做法都是在某一生物种类内部开展的,或者是在密切相关的几种生物之间进行。然而,眼下这项新技术的关键一点却是把各种生物的基因来来回回地改来变去,既突破了物种界限,也跨越了任何现存生命有机体的界限。”

  在沃尔德看来,鱼不能与马铃薯交配,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地球生命自然进化的结果。但是,基因工程的研究人员却跨越了这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自然形成的物种界限,已经不再是仅仅对某一具体物种进行改良,他们正在给所有各种生物的进化过程带来影响。“结果就是出现本质上全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各种特征会保存在这些生物体内,进而一直延续下去。新的物种一旦创造出来,就再也不可能‘召回’。”

  沃尔德警告说,“从古至今,生物的进化过程一直非常缓慢,新的物种形式拥有充足的时间形成并稳定下来。然而,现在所有各种蛋白质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调换顺序,形成全新的关系。这种改变最后会给宿主或相邻种类的生物带来什么结果,任何人都无法预测。”

  沃尔德说,基因工程“可能提出了科学研究从来没有面临过的最大的伦理问题”。他还警告说:“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也许不仅不明智,甚至还可能非常危险。这样做,潜在的问题是,有可能招致新的动植物疾病,带来新的癌症病因,或诱发新的流行病。”

上当了,我是来看回复的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
转基因产品,种子的技术性垄断才是各国反对转基因的根本原因
由于对自由贸易的要求,用垄断的说法来限制转基因产品根本无法立足
各国只能通过技术壁垒进行限制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入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转基因大豆的危害
但是中国大豆市场已经沦陷
被牢牢绑在转基因大豆上了
并且是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4)
  基因工程以废弃的模式(Obsolete Model)为基础

  科学家从鱼身上提取抗冻基因,这是因为他知道这种基因可以产生一种特?的抗冻蛋白质。正是拥有这种蛋白质,这种鱼才能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产生,由蛋白质向细胞发出指令,进而把这种特征引入植物或动物个体。

  以前的基因理论认为,每个基因都具有编码功能,能产生特定的蛋白质。生物学家还推断,人类体内拥有的蛋白质多达10万种,甚至更多。因此,他们预测,人类DNA中也会相应地拥有大约10万个基因。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数量终于计算出来,报告的结果让科学界震惊不已:人类只有区区3万个基因。啊呀!

  这个数字不仅与早前推测的蛋白质数量相差甚远,而且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身上大量存在各种遗传特征。而且, 还有多达2.6万个基因如同杂草一般伴生在人类体内,没有什么用处。倘若前述这种一个基因产生一种蛋白质的理论成立,难道人类体内还应该有这么多无用的基因吗?看来,发生了什么错得离谱的事情。

  事实上,大部分基因并不只是对单独某一种特定蛋白质进行编码,相反,很多基因都可以编码产生许许多多种蛋白质。实际上,目前已有记载显示,果蝇身上单单一个基因就能产生多达38 016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至于人类,从理论上来说,几乎所有的基因都能产生两种乃至更多的蛋白质。只能产生一种蛋白质的基因并不多,不会超过双手手指的数量总和。

  一个基因能编码产生多种蛋白质,这一事实基本上能够解释为什么基因工程会产生那么多出人意料、让人震惊的后果。我们的基因工程会出什么错,以及为什么会出错,这是首先需要作出解释的问题。

  1. 扰码分子(Code Scramblers)

  为了产生蛋白质,DNA使用其独特的基因编码方式,为主要助手核糖核酸(RNA)写下一张处方。RNA则按处方配药,先产生氨基酸并将其组装起来,再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但有的时候,RNA还没有为蛋白质配好药,就出现了进行RNA剪接的多组分复合体(我们在后面?称其为扰码分子),这群分子把RNA剪切开来,重新排列,再加以组装。一旦RNA被重新组装(或者重新拼接),便会拥有一张全新的处方,结果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蛋白质。扰码分子可以用很多很多种方式改变某种RNA编码,结果,“由一个基因产生出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各种不同蛋白质。”

  扰码分子绝不会随意乱动。想像一下,四处游动着的扰码分子,仔细观察着身边经过的RNA分子,把它们与剪贴板上自己的“十种最爱(Ten Most Wanted)”图片进行比较。当看准RNA分子可以与其中一种最爱相配,扰码分子便迅速扑过去,从自己身上那条写着编码消息的腰带上找出对应的一段,与该分子进行核对,查阅最新“需求蛋白质”清单……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开始工作。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抗冻基因初次植入马铃薯DNA以后的情形。抗冻基因给RNA写下一张处方,指示它产生抗冻蛋白质。但是,如果RNA从扰码分子旁边经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扰码分子查阅了剪贴板,发现该RNA分子与其中一种最爱相配,情况又会如何呢?如果扰码分子扑向这种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外源RNA分子,然后四处移动,天知道它会弄出什么蛋白质来。(人类肯定无法知道。)

  只要科学家完全确信一个基因会而且只产生唯一一种蛋白质,他们就能信心十足地把那种基因植入另一新物种,确信那种基因会在新物种身上产生那种独特的蛋白质。科学家对此确信无疑,但实际上他们错了。

  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是美国女皇学院(Queens College)自然系统生物学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Biology of Natural Systems)的资深科学家,在他看来,“事实上,一个基因能编码产生多种蛋白质,这个发现彻底摧毁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产业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石,这便是农作物基因工程产业。”由于有扰码分子存在,植入转基因庄稼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产生许多?出人意料的蛋白质,“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

  在数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和扰码分子的这种关系一直存在,这种关系与DNA本身的进化密切相关。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基因和扰码分子在同一物种内部是如何同时发挥各自作用的。至于某一物种的基因遇到来自另一物种的扰码分子时,二者会如何同时发挥各自作用,我们当然就更没有办法预测。扰码分子会对外源基因视而不见吗?扰码分子会不会设法改变处方,碰巧产生出新的蛋白质呢?这种蛋白质说不定有毒,也许会引发过敏,也许能导致新疾病。情况很难说,真的很难说,因为没有谁大规模地开展过这种试验。

  “他们并不想知道这些,”约瑟夫•卡明斯(Joseph Cummins)这样认为。他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的遗传学名誉教授。卡明思说,尽管已有大量确凿的反面证据存在,但生物科技行业却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植入生物的外源基因总是会避开宿主的扰码分子。然而,如果外源基因避不开扰码分子,基因工程就会冒着极大的风险。

  从事基因工程的人员可能会辩解说,他们做过实验,把从细菌中提取的基因植入其他生物,并没有产生什么新的蛋白质。但是,细菌的基因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基因不一样,细菌的基因通常不会遭遇扰码。基因需要携带内含子(我们将在下文中称其为信号标),才会遭遇扰码。这些信号标会大声地向扰码分子发出明白无误的信息:“选我!”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几乎所有包含信标信号的基因最终都会受到扰码分子干扰,而不包含信标信号的基因则不会受到扰码分子影响。植物和动物的大多数基因都包含信标信号,而细菌的大多数基因都不包含信标信号。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5)

  因为细菌基因常常没有信标信号,科学家就认为,把细菌基因放进不同的基因环境即植入其他生物时,它们的编码不会遭到干扰。这思应该是说,含有Bt菌基因的转基因农作物不会受到扰码分子的影响。科学家培育含有Bt基因的转基因农作物,例如玉米、棉花和油菜,是想让这些农作物自身产生杀虫剂即Bt菌毒素。如上所述,这种能让农作物植株体内产生Bt菌毒素的外源基因,来源于Bt菌,该细菌的基因不包含信号标。

  可是,那些工程师第一次把Bt基因植入植物时,这种基因的表现并不怎么出色,它只在植物体内产生了很少一点儿Bt蛋白质。为了增加Bt蛋白质产出量,猜一猜转基因工程师把这种基因附着在什么东西上了?信号标!结果,这些信号标不仅能引发扰码现象,也能促进蛋白?产生。毋庸置疑,这些配置了全套装备的新BT基因的确能产生更多的BT蛋白质,即植物基因对这些信号标作出了反应。然而,难道这意思不是说植物体内的扰码分子也会作出反应吗?

  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商却不会细致地分析研究这类问题,核实作物体内是否产生了大家不想要的其他蛋白质,他们只是顽固坚持最初的看法。按照柯蒙讷(Commoner)的说法,这些生产商“并没有充分开展试验,因此,没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说明这样一种情况:能编码产生杀虫蛋白质的细菌基因在植入玉米以后,只会产生那种杀虫蛋白质,却不会产生任何其他东西。”

  研?发现,在细胞内部,扰码分子还不是唯一能改变外源基因特性的东西。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6)
  2. 选择搭载因子(Hitchhikers)

  即使外源基因经过扰码分子时没有与扰码分子发生任何接触,能按照计划产生出的蛋白质,?然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大卫•舒伯特(David Schubert)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生物研究院的教授,在他看来,某种特定蛋白质对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可能会被周围附加的其他分子修正,例如磷酸盐、硫酸盐、糖类或脂质”。这些附加其上的分子(我们称其为选择搭载因子)在不同生物中会有很大的变化。“每一类细胞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并有可能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修饰这种特定的蛋白质。例如,在肝脏和大脑中发现的同一种蛋白质,在这两个部位的细胞中可能附有完全不同的选择搭载因子,因此对身体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就BT转基因玉米而言,在玉米粒中,是否会有作为选择搭载因子的分子附着在外源杀虫蛋白质上,改变这种蛋白质的行为呢?在玉米根部、叶子或是玉米杆中,是否又有不同的选择搭载因子,在这些地方改变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呢?答案无从得知。科学家未必知晓蛋白质上是否附有选择搭载因子,也未必了解选择搭载因子会对植物产生什么影响。

  3. 蛋白伴侣

  除了氨基酸顺序和选择搭载因子会造成影响,蛋白质的形状也决定了它的功能。为了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新产生的蛋白质,最初像展开的分子带,这时也必须折叠起来,恰到好处地形成特定结构,”柯蒙讷如是?。他指出,以前的基因学理论认为, “氨基酸的顺序一旦确定,蛋白质总是会正确地折叠起来。然而,20世纪80年代,研究结果显示,有些……蛋白质,纯属其自身原因,有可能折叠时出了错,始终无法表现出生化活性。这种出现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只有遇到特殊类型的“伴侣”蛋白质,即蛋白伴侣,才能重新正确地折叠起来。”

  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外源杀虫蛋白质与玉米中的蛋白伴侣折叠助手相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蛋白伴侣折叠助手会对这种蛋白质视若无睹吗?它会不会设法折叠这种外源蛋白质?折叠时能保证不出错吗?这一切一切,我们同样不得而知。这些蛋白伴侣以前从来没有与这种外源杀虫蛋白质相遇过。

  奥克兰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的彼得•威尔斯(Peter Wills)博士警告说:“普通的细胞蛋白质折叠出错以后,在有些情况下……[能自我复制,]并会引起神经性传染病。”引发疯牛病的朊病毒,还有人类所患可致命的克雅病即海绵状脑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都是这类由蛋白质折叠错误带来危险的例子。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确定了基因工程中三种无法预测的潜在影响因素:扰码分子,作为选择搭载因子的各种分子,以及作为蛋白伴侣的折叠助手。对这些因素,基因工程研究人员都没有认真考虑过。用柯蒙讷的话来说,这些复杂的过程已经“经历了悠久的进化过程,达到了和谐状态”,经过了“大自然数万年的检测”。然而,如果把细菌的某种功能基因植入诸如大豆、棉花或玉米的DNA,由于“植物系统的进化史和细菌基因的进化史极为不同”,那么,原本在各自生存环境中可以和谐共存的基因,“就有可能受到说不清、不确定以及……难以预测的种种干扰。”柯蒙讷认为:“在真正培育出[转基因]生物之前,无数失败的试验结果已经揭示了这些干扰现象,在成功地将基因植入其他种类的生物以后,这些基因?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这也同样揭示了存在这些干扰现象。”

  柯蒙讷总结道:“生物科技行业赖以存在的科学知识只有短短40年历史,并且缺乏最新的研究结果。”他还说:“公众有充分的理由担心:把某个物种的DNA基因植入另一物种,会带来什么潜在的后果。他们并不是担心科学家开展基因实验,而是害怕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弄明白这门科学呢,科学家就作出很不理智的决定,把实验从实验室转移出来,在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里栽培转基因植物,饲养转基因动物。”

  理查德•斯特罗曼(Richard Strohman)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荣誉?授,他认为:“我们现在的处境危机四伏,我们知道基因这个概念存在种种缺陷,但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基因及其缺陷。孟山都公司明白这一点,杜邦公司(DuPont)也知道,诺华公司也知道。我知道的东西这些公司都知道。但它们不想正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要想弄明白,将会耗费巨资。”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7)
  4. 弄乱宿主正常的DNA

  在描述把外源基因“嵌入”宿主的DNA这种情形时,我们在前面使用了“植入”这个词。那是非常文雅的说法。在“植入”基因时,常用的方法是用口径为0.22 的基因枪把基因射入DNA中。科学家首先把外源基因包裹在数以千计金或钨的微粒外面,然后把这些携带了外源基因的金属离子装入基因枪,瞄准成千上万毫无防范的细胞,最后开枪,希望至少会把那么一部分外源基因准确植入有些DNA的合适位置。顺便说一句,这便是生物科技行业自诩的、高度精准的基因转移方法。

  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当这些外面裹着基因的金属粒子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行进,射入DNA,其影响所及,说不定就会导致目标基因的结构出现什么“后果”。生物原来拥有的基因有可能受到损害,而转基因工程师也许无法识别这些损害。

  无论是使用基因枪,还是采用其他什么方法,一旦外源基因在DNA中驻扎下来,就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迈克•安东尼奥(Michael Antoniou)是伦敦最重要的教学医院的分子病理学高级讲师,也是该医院一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说:“这种射击过程会导致生物基因本来的结构破裂,带来完全无法预测的后果。”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有可能发生重组,并混杂在一起。

  “基因植入目标DNA时会产生重组现象,这已经得到了广泛确认,”孟山都公司女发言人玛西亚•文森特(Marcia Vincent)承认道。然而,她这句话却把这种影响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明日世界杂志》(Tomorrow’s World Magazine)说得更清楚明了:“基因工程总的来说是不顾后果的恶性事件。基因植入的方式有可能出现错误,并没有植入预想的基因,有时是胡乱地到处植入,有时是随机散落在植物本身的基因组里,有时又出乎意料地植入其他基因,导致有可能破坏植物体内那些基因的活性,或者大幅度增强其活性。更让人担心的是,植物基因的成分很可能由此变得不稳定,这同样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这种无法预料也不可知的影响,有可能把失去活性的基因激活,或者让本来有活性的基因失去活性。基因可以在基因组中跳来跳去,没有显眼的规律,也没有明显的原因。此外,还有可能产生种种毒素,或是让本来已经有的毒素大幅度增加。这些问题很可能不会很快显现,要等到转基因农作物出现很多年以后,才会明显表现出来。”

  DNA性状不稳定是基因工程的常见特点。在有一次对至少30家培育转基因农作物的公司展开调查时,这些公司都表示注意到了DNA性状不稳定这一问题。

  近来,因为有了新的DNA芯片技术,科学家已经可以在把外源基因植入一种生物之后,检测DNA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一次,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在全部基因表达中,有5%左右受到了干扰。换句话说,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植入的外源基因,每20个基因就有1个在编码产生蛋白质时出现异常情况,要么是增加了蛋白质的产出量,要么是减少了蛋白质的产出量。舒伯特说:“基因表达的的确确出现了这些难以预料的变化,但除了使用DNA芯片的人,外界对此并没有给予多少关注。”他还说:“目前还没有办法预测合成蛋白质时会出现什么变化,引起什么后果。”

  由于植入外源基因,宿主的DNA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称为“插入突变(insertion mutation)”。就人类基因疗法,已?研究证实,插入突变有可能使儿童罹患白血病。这种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甚至有专门的术语用于描述这种影响:插入性致癌作用(insertion carcinogenesis)。卡明思认为,植物基因受到干扰的话,结果同样可能很危险,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毒素。然而,人类还没有就这个问题仔细开展研究。

  5.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抗生素抗性(Antibiotic Resistance)

  外源基因注入细胞之后,仅有一小部分基因会最后进入DNA。生物体内有数千种细胞,为了发现其中哪些细胞的DNA中含有外源基因,科学家一般会在植入外源僚因之前,在这种基因上附着某种抗生素抗性标记(Antibiotic Resistant Marker,ARM)基因。如果将这种带有标记的基因注入DNA,抗性标记基因就能让细胞产生抗性,因此,通常会让本来能够导致生物死亡的大剂量抗生素,现在对这种细胞却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因此,在这类基因注入生物细胞以后,那些细胞里便产生了抗生素。有的细胞能够抵挡抗生素,幸存下来,这些细胞的DNA中从此就含有这种抗生素基因;有的细胞则会遭到抗生素杀死,其DNA中则不含这种抗生素基因。其实,仅有数千分之一的细胞能够幸存下来。

  很多科学家担心,如果人类和动物吃了转基因食物,抗性标记基因就会转移到宿主消化系统拥有的那些细菌体内。基因跨越物种,实现转移,这一过程就称为“水平基因转移”。如果抗性标记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移动,就有可能导致危险的新型抗性疾病。英国医学会指出,这正是他们呼吁立即停止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其中一个原因。

  那些生物科技公司信誓旦旦地对公众宣称,抗性标记基因不可能由食物转移到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细菌体内。美国消费者联盟(the Consumers Union)的迈克•汉森说,他们查阅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动物研究资料,发现“没有资料显示,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DAN还能保持完整”。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更精密的检测方法,科研人员的动物饲养实验证实,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DNA不仅仍然可以保持完整,而且在动物血液、肠壁、肝脏、脾脏、粪便中都能找到,甚至可以在消化系统里完整地保留5天以上。怀孕的老鼠吃下食物以后,食物中的DNA甚至能够通过胎盘移动到胚胎里。不仅如此,2002年还开展了一项更加客观的研究,被称为“世界上首次以人类自愿者为对象的转基因食品实验”。研究人员选取了7名志愿者开展实验,志愿者的大肠都摘除了,他们身体的消化系统也经过改道,移到身体外面?放在结肠造瘘袋中。他们消化的食物经过小肠时,“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转基因DNA仍然保留了下来。”不仅如此,这7个人,其中3个人的身上的确发生了水平基因转移现象。在他们消化道里,有些细菌体内含有转基因大豆拥有的抗除草剂基因。志愿者吃下含有转基因大豆的食物以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检测,发现水平基因转移现象并没有增多。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志愿者体内出现的水平基因转移现象可能是他们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造成的。

  针对这项研究,安东尼奥说:“以前所有人都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但现在,这项实验表明,抗性基因可以分散在人的胃里,有可能产生抗生素抗性。”

  Bt转基因玉米含有抗性标记基因,这种基因对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和氨苄青霉素会产生抗性。科学家担心,如果这种基因广泛存在于人与动物的食物,会导致氨苄青霉素对疾病无效。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国上议院(Britain’s House of Lords)、美国医学会(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甚至包括英国皇家学会,都已呼吁要逐步减少使用抗性标记基因,将其淘汰。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8)
  
6.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s)

  在外源基因嵌入DNA时,我们无法判断它会嵌在基因的哪一部分。嵌入的基因会破坏基因?各种自然表达,嵌入位置不同,破坏的情形也有不同。例如,科学家在一株植物体内嵌入芥科植物基因,根据嵌入基因所在位置不同,这株植物与有亲缘关系的植物杂交的能力也会不同。同样,外源基因嵌入的位置能够决定它对宿主植物又怎样的影响。嵌在某些位置,外源基因根本不能编码合成蛋白质;换个位置,它也许就能合成少许蛋白质。这些具有特异性的位置变化就是“位置效应”,堪称基因领域里的俄式轮盘赌局。

  7.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

  有一种很常见的基因位置效应,那就是在某个特定位置,无论是外源基因还是与它相邻的天然基因,都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基因都无法合成蛋白质。这种司空见惯却无法预测的情况,称为“基因沉默”。

  如果外源基因正好嵌入天然基因中间,这种方式会导致天然基因永久失去活性。这种情况曾在一次实验中出现过,导致老鼠胚胎逐渐死去。

  让天然基因沉默,会造成各种各样无法预测的后果。例如,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提出证据之前,迈克•汉森就警告说,如果基因工程“关闭”了天然基因用以阻止“某种毒素表达”的功能,“那么,基因嵌入最终会导致毒素增加。”

  8. 环境影响

  科学家在培育矮牵牛花植株时,观察到了基因沉默现象。嵌入外源基因本来是为了表达橙红色,科学家实际上期望所有的矮牵牛花植株都开出同样橙红色的花朵。但是结果,这些花的颜色和花样都各不相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植物植株中的外源基因沉默了。外源基因会在哪些植物中沉默,这主要由位置效应决定,即这些外源基因嵌在植株体内DNA的什么位置。

  然而,在这项实验中,还有一种因素也影响了矮牵牛花植株。随着季节变化,这些矮牵牛花的颜色会莫名其妙地发生变化;随着季节变化,越来越多的外源基因无法表达。这点显示,基因表达发生变化,明显与环境变化有关。



  9. 电灯开关——激活休眠基因(随意而为?)

  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里的基因可能正忙于编码合成蛋白质,但是在另一个细胞里,同样的基因可能安静地待着,没有派上用场,因为并不需要它合成那种蛋白质。就以让眼睛呈现蓝色的基因为例吧,在眼球虹膜的色素细胞里,这种基因会忙个不停。但是,如果在眼白的细胞里,它就会非常轻松。否则,如果它在那儿也合成蛋白质,我们的整个眼睛可能都会变成蓝色。

  谁告诉基因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呢?每个细胞?有办法为其内部的所有基因提供清晰的工作流程表,有的在这个细胞里工作,有的在那个细胞里休息;此时工作一阵子,彼时休息一会儿。根据身体需要,工作流程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基因工程师把杀虫剂基因植入玉米DNA时,玉米细胞却一点儿头绪也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基因:该不该表达这个基因呢?生物学家不会用细胞的语言说话,他们无法像细胞给基因传达信息那样不知道怎么告诉细胞,让它监测整个生物机体的情况,跟对待其他基因一样,仅在需要的时候表达出这个新基因。不过,生物学家找到了替代的方法,他们在细胞实验方面作了史无前例的尝试。他们给新基因携带一个“电灯开关”,牢牢植入DNA“开着”的位置,永久不动。这就让新基因能在植物体内所有细胞里全天候不停地表达。这个“电灯开关”称为“启动子”,由附着于杀虫基因上的遗传物质组成,杀虫基因位于嵌入基因前面。

  选取这种遗传物质的过程既有趣,又冒险。细胞保护DNA不受外源基因影响。动植物体内一般都有一套完善的防御体系,防止外源基因闯进去插上一脚。但是仍有一些富于侵略性的基因可以打通细胞的防御系统。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病毒基因,有些还是致癌的,它们会严重破坏DNA和生物?整个机体。

  由于“电灯开关”在各类植物DNA中都能发挥作用,分子生物学家便从其中一种病毒体内把“开关”提取出来,这种“开关”叫做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promoter)。汉森说:“提取这种启动子,旨在攻破植物细胞上用于阻止外源DNA表达的防御系统。”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电灯开关”即启动子,是花椰菜花叶病毒能够“黑掉植物的遗传机制,确保自己的基因大量自我复制的关键成分”。

  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这种霸道的本性让它可以完全摆脱宿主细胞正常、协调、共存的自我调节机制,为所欲为。因此,尽管身上附着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基因受到细胞和DNA的制约,仍然被这种启动子激活,大肆表达。

  有些生物学家警告说,植物需要很多能量和资源,才能保证让每个细胞内的这种基因都整天连续不断地表达,这会抽走其他各种系统因需要的能量和资源。我们无从知晓,为了提供足够的能量,其他系统会作出什么牺牲,换句话说,这会给植物(或者以植物为食者)的健康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但是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潜在危害比这种危害要大得多。汉森告诉环境保护署一个评审小组,这种启动子“不受植物本身DNA控制”,这可能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转基因食品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普斯陶伊教授的研究团队就怀疑,正是由于启动子不稳定,不受控制,本性霸道,才导致他们实验中使用的小白鼠免疫系统和器官都受到损害。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对花椰菜花叶病毒十分关注,呼吁立即禁止使用。

  有些实验结果让这些科学家陷入了更深的忧虑。这些研究显示,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不仅会激活它附着其上的外源基因,也会激活其他天然基因。换句话说,像眼白细胞里的蓝眼基因那样的,本该处于休眠状态的,却被迫开始合成蛋白质,这并非如细胞所愿。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很可能从头至尾激活整条DNA链上的天然基因,即使这些基因与它相距很远。它甚至还能激活另一条染色体(基因片段)上的基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阻止这些化学变化,也无法调整其规模。这些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完全不需要的蛋白质。

  激活和抑制基因是另一种形式的俄式轮盘赌局。无论这场赌局是会产生新的毒素、过敏原、癌症,还是会导致营养成分改变,谁都说不准。

  10. 热区(Hot Spots)

  研究还表明,启动子会导致DNA出现一个“热区”。这就是说,启动子会导致整个DNA片段或者染色体变得很不稳定。这种变化有可能引起DNA链断裂,?同的染色体发生基因交换。卡明斯认为,启动子“造成的影响与大剂量伽玛射线辐射造成的影响一样”。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9)
  

11. 唤醒沉睡的病毒

  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还会带来另一种风险,卡明斯认为,“这可能是转基因农作物带来的最大威胁。?他说,实验研究证明,“将经过修饰的病毒和昆虫病毒基因植入农作物,可能产生具有致命危害的新病毒。”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再看看自开展基因工程以来,遗传学理论是如何发展的。DNA结构中,只有一小部分认定为基因。人体中,这个比例大概是1.1%~1.4%。科学家将除此之外大部分DNA都称为“DNA垃圾”,认为那些都是物种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碎片,没有什么用处。过去有人认为,把外源基因嵌入DNA垃圾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实际上,结果很可能恰恰相反。

  随着DNA进化,它成为有史以来各种遗传物质的储藏库。在这些遗传物质里,?些是远古时期就想方设法进入DNA的病毒,但是现在,这些病毒正休眠呢。卡明斯说:“大部分病毒都已经缺胳膊掉腿的,不能再度激活了”。但是他也警告说:“有些病毒还完好无损,很容易被激活。”

  卡明斯等人担心,几乎所有各种商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都用上了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这种启动子说不定就会激活休眠的病毒。他们除了担心启动子会激活玉米、大豆和其他转基因食品中病毒的DNA之外,还担心启动子会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在生物种间移动。例如,假设转基因玉米中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进入人的胃部,再次与处于休眠状态的病毒DNA结合在一起,那么,这种启动子现在可能就不会按照先前预设的那样,去激活杀虫剂基因,而是很可能会激活病毒。在他们共同撰写的论文《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极大危害》(Cauliflower Mosaic Viral Promoter—A Recipe for Disaster)中,霍(Ho)、赖安(Ryan)和卡明斯发出了警告:“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的水平转移••••••有可能会在转入各种生物之后,激活这些生物体内休眠的病毒,或者产生新的病毒。”

  12. 癌症

  霍等人都说,在“碰巧被转移”之后,花椰菜花叶病毒开关和转基因农作物使用的其他病毒启动子也都可能激活宿主生物体内的其他非病毒基因。“基因像这样不合时宜地过度表达,其后果很可能就包括致癌。”

  斯坦利•伊文是苏格兰组织疾病方面的首席专家,他也这么认为。他说,“虽然未经证实,”但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有可能加速胃部和结肠内膜发生癌变,导致生长因子效应,从而影响这两处器官”。伊文曾和普斯陶伊教授在《柳叶刀》杂志出版方面合作过,很可能早早了解到老鼠增厚的肠壁出现了这种生长迹象。事实上,这三项揭示了细胞异常增殖(详见上章)的研究,或许已经确认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引起了这种?应。

  2002年12月,伊文向苏格兰议会健康和社区护理委员会(Health and Community Care Committee)发出强有力的警告,当时,该委员会正在考虑转基因农作物试验田今后的命运。伊文说,即便是转基因农作物周边区域的食物和水,也会受到转基因物品污染。他还提到了饲养转基因动物带来的危害。“牛奶中可能含有转基因物质,这类物质会像牛奶或者奶酪一样,由人体直接吸收。即使是一大块烹饪得半生不熟的菲力牛排,其中也可能含有活性转基因物质。”

  把食物加工熟透,可能会彻底破坏绝大多数转基因物质。胃酸或许也可以近乎彻底地破坏这类物质(不过,后面有一章提供的证据与此有冲突)。伊文担心,有些只不过因为胃部感染就导致消化功能变弱的病人,更有可能受到完好的转基因物质危害,更容易由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引起生长因子效应。

  伊文说:“我不想危言耸听,也想大事化小,但是,我非常担心,那些食用本地农产品的人有可能正受着伤害。”

  13. 吸入转基因DNA的危害

  2003年夏天,菲律宾(Philippines)39名住在BT转基因玉米田附近的居民,在玉米授粉期间出现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和皮肤过敏反应。挪威基因生态学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for Gene Ecology)为他们做了血液检测,确认他们体内有Bt毒素的抗体,这说明花粉引起了免疫系统的反应。这只是初步检测结果,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些症状跟玉米有关。好几年以前,英国政府的食品安全与标准联合工作组(Joint Food Safety and Standards Group)曾告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吸入转基因花粉对人体存在诸多潜在危害,并警告说那些基因可能转移到人体内。

  虽然以上研究发现,人体只是对Bt毒素作出了反应,还没有发生基因转移,但是挪威这家研究所在另一次研究中发现,给老鼠喂一次混有转基因物质的东西,分别在两小时、六小时和满?天时提取老鼠组织细胞进行检测,每次都能检测到完整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他们还开展试管实验,发现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在人类、老鼠和鱼类的细胞中都有活性。这些发现颠覆了转基因行业的谎话,它们断言不可能发生水平基因转移,声称启动子只在植物体内起作用。

  虽然在花椰菜和其他蔬菜中发现了花椰菜花叶病毒,但是,根据英国开放大学(UK’s Open University)遗传学家兼生物物理学家霍梅万(Mae-Wan Ho)的观点,在蔬菜中发现病毒很正常,病毒四周环绕着一层蛋白质呢,蛋白质把DNA团团裹住,因此,这就可以阻止花椰菜花叶病毒?入哺乳动物细胞。然而,转基因食品中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是裸露的,这种病毒DNA周围并没有裹上一层蛋白质外壳。

  其他一些未知的东西

  基因工程是根据一系列预设实施产业化运作的,主要预设就是:外源基因在宿主体中产生作用的方式与该基因在原生物体内时的一样。然而,接下来说到的这四点却对此设想提出了质疑。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0)
  14. 人工合成基因

  大多数引入转基因农作物的外源基因都不是天然产物,而是人工合成的。表达同一种氨基酸时,植物基因与细菌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一样,因此,必须改变细菌基因的编码,才能让它们进入作物植株之后受到准确识别。卡明斯说:“在基因工程领域,人工合成基因得到普遍使用,还被认为与天然基因等价,但是人工合成基因与天然基因存在的很多不同却都让人忽视了。特别是用于生产含Bt菌转基因作物、“抗农达”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那些细菌基因,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天然就存在调节基因”,所以美国政府相关机构就相信了那些公司的臆想,认为人工合成基因基因与天然基因等价。

  15. 遗传因素

  哪怕是将同一种基因接入同系植物的不同植株,结果都有很大不同,这究竟是因何原因,我们现在还不清楚。汉森2000年10月向美国环境保护署科学顾问小组(the EPA Science Advisory Panel)提交的证词这样说道:“在有些生物体内,外源基因会表现出期望中那样的特点,但是在其他生物体内,其表现出来的特点也许不能如人所愿。”同样,即使是同系的植物,把其中一棵植株的基因植入另一棵植株,也很有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遗传性状的影响不可预知,目前,在其安全性研究领域,还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

  16. 不可预知的复杂反应

  美国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的沙拉德•费塔克(Sharad Phatak)说:“如果你植入一种外源基因,整个代谢过程都会改变,你并不是只改变了一样东西。每一次改变都将会影响其他基因。会不会有一种基因能让一切彻底大变样呢?我们都说不准。”

  基因可以互相影响,蛋白质也可以相互作用。蛋白质变性之后,有的会激活沉默的基因,有的会让基因失去活性。每发生一次改变,就会引起新的相互作用,并带来更多的变化。这类无法预测的链反应,很可能产生毒素,引发致命的疾病。下一章,我们将会具体说到这一点。

  17. 编?重组(Rearranged codes)

  基因工程有时会导致遗传信息编码序列发生重组。尽管个中原因尚不清楚,但这有可能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使用基因枪给宿主DNA植入外源基因,二是细胞试图修复由此造成的创伤。使用基因枪给宿主DNA植入外源基因,会给DNA造成创伤;细胞对受伤的DNA加以修复时,出现差错,导致DNA上的遗传信息序列重组。

  18. 基因叠加(Gene Stacking)

  如果转基因作物体内植入的外源基因不止一种,而是有很多种基因“叠加”在一起,这就会显著增加产生异变的机会,引发各种无法预测的反应。例如,孟山都公司培育?一种新叶马铃薯(New Leaf potato),同时拥有8种不同的性状,既能杀虫、防病,又能耐受杀虫剂,还可以增大个头和产量,还能减少碰撞损伤。某些作物在异花授粉过程中,无意中获得了多余的外源基因。在加拿大,有两家公司培育的油菜就携带了外源基因,每家公司的油菜都只对自己公司生产的杀虫剂具有耐受性。

  叠加基因及其编码产生的蛋白质之间,有可能发生各种反应,而反应方式具有多重危险。传统杀虫剂就能证明这一原理:将传统杀虫剂和其他杀虫剂混合使用,杀虫效果成倍增大。“各种杀虫剂混合使用能增强杀虫效果,这事儿并不新鲜。?事实上,各种转基因的玉米、棉花和油菜籽,都携带有自体产生的BT转基因毒素。这种毒素即便是与极其微量的天然抗生素(细菌产生的副产物)混合,混合物对昆虫都有“更加致命”的毒性。这是科学家意外发现的现象。目前,尚未开展相关试验,因而无法确认这种“极大增强”的毒性是否会危害人类和野生动植物。

  19. 营养问题

  DNA发生改变,无论是正常变化还是突变,都将影响作物的营养成分。实际上,许多有可能改变转基因食品健康价值(health value)的潜在问题都已经列入这份清单。研究指出,将基因玉米和大豆与相应的天然非转基因作物对比,就会发现转基因作物与天然作物存在诸多不同。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将带来无法预料的副作用。比如说,给奶牛喂食转基因大豆(GM Roundup Ready soy),牛奶中脂肪含量有所增加。这说明转基因作物会引起级联反应,问题一个带一个,接踵而来。

  20. 过敏原(Allergens)

  基因工程可以让原本无害的食品摇身一变,含有具备潜在致命危害的过敏原即变态反应原。其途径至少有三种:第一,提高天然产生的过敏原的含量;第二,将一种食品含有的基因植入另一种植物,传播变态反应原性(即致敏性);第三,前所未见的外源基因和蛋白质?现在人类食物中,带来未知的过敏原。对这一严重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详加讨论。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1)
 
 21. 人为失误

  基因工程研究人员依据过时的理论,凭借有限的知识,在随时会出现人为失误的陌生领域从事这项工作。有的失误后来被人发现了,有的失误则遗漏过去了。

  1999年2月21日,英国《独立报》(UK’s Independent)就报道过一次遗漏了的失误。这天是星期天,该报说,孟山都公司在抗除草剂玉米中混入了某种外源基因的“关键信息”。错误数据已递交给英国环境释放咨询委员会(the UK’s Advisory Committee on Releases into the Environment (ACRE)),用于安全评估。据这篇文章报道,该委员会的“委员们都愤怒了,因为孟山都公司提供的信息并不准确,却让他们批准该公司产品上市”,“他们谴责孟山都公司提交研究报告的做法马虎了事,‘解释不充分’,该公司产品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他们将这一切归因于孟山都公司“没有资格”推广转基因产品,“完全不能接受”该公司的产品标准。

  分子生物学家简内•怀特(Janey White)就说:“这真叫人担心,这明摆着就是孟山都公司内部有人在存心捣乱。”显然,这一过失在美国监管人员那儿过关了,这种玉米已经获准在美国上市。

  不仅在转基因生物的产生或评估环节存在失误,还有一种常见的失误,是无意中把未通过认证的转基因生物投入粮食市场。例如,2003年2月路透社 (Reuters)报道:“在美国,用于生物工程研究的近400头生猪,可能已经进入食物供应链,因为它们没有被销毁,而是卖给了牲口贩子。”

  同样,此前一年,有11头转基因小猪让人有意无意地加工成了家禽饲料。此外,还发生过许多起把未经认证的农作物放入食品的事故,最著名的案例当属“星联”玉米事件。用作生产药品和工业化学品的转基因作物,有的因为传粉,有的由于偶然混合,也污染了附近农田中的作物。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2)
  
案例分析:“抗农达”转基因大豆

  2000年5月,媒体披露了一个案例,其中既包括人为失误,也显示基因工程带来了无法预?的结果。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转基因大豆投放市场已经长达七年之久,该公司一直以为,他们只给这种大豆植入了一种外源基因(连同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一起)。这种源自细菌的基因,可以让转基因大豆抵抗孟山都公司生产的高浓度“农达”牌除草剂。然而,该公司没有想到,他们发现该大豆的DNA被偶然植入了另外两种基因的片段。

  独立研究小组“基因监察(Genewatch)”的主任苏伊•梅尔(Sue Mayer)女士认为:“这些结果表明,人类还没能熟练驾驭基因修饰过程,这种操作并不像他们经常宣称的那样准确无误。无论是基因数量、植入顺序还?植入位置,都无法控制。”

  她还表示:“多余的基因复本和片段会影响其他外源基因发挥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影响产品成分。这些都会攸关人类安全和自然环境。”

  在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任职的查理•克洛尼科(Charlie Kronick)也表示:“孟山都公司将各种产品投放市场很多年了,才透露说,无论是转基因行业内部还是监管人员,都不清楚这些产品里面究竟含有哪些基因。我们不知道的究竟还有多少呢?”

   很快,有人又披露了一条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消息。过了一年,比利时一组科学家发布了令人吃惊的研究结?,他们发现,在那些无良奸商植入的基因片段附近,出现了一组DNA序列,含有534个碱基,既不属于除草剂基因,也不是天然大豆基因。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些科学家的发现“表明,这种未知基因极可能就是该植物自身的基因,只是在植入细菌基因的时候,让它发生了重组,或者打乱了它本来的序列。他们说,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该作物基因中,有一部分遭到了删除,这个位置让其他基因占据了。”

  知情者还提供了第三种可能:正常情况下,作物自身用于纠正DNA失误的蛋白质,可能与外源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重组。

  无论原因如何,“DNA已经非常反常,到了可以产生新蛋白质的程度,这种蛋白质可能非常有害。”

  绿色和平组织驻英国首席科学顾问杜格•帕尔(Doug Parr)警告说:“谁也不知道这种多余的基因序列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会在大豆体内生成什么,更不知道它会带来什么后果。”

  孟山都公司的托尼•昆比斯(Tony Combes)就新近发现的DNA片段辩解道:“在用于评估“抗农达”牌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研究中,它本来就应该是这种大豆DNA中的一个片段。”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3)
  
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研究的是什么?阿帕德•普斯陶伊说,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研究可以充分确认正常源基因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别说基因片段,或者说遭到扰码的DNA了。

  我们来具体看一看,检查一下对“抗农达”大豆进行的安全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里既包括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结论,也包括没有发表的研究报告,即孟山都公司提交给英国新型食品及加工顾问委员会审议的材料。我们看一看,对本章到现在为止一直在讨论的各种潜在风险,孟山都公司有没有做过充分的测试。

  1.为确保扰码分子不会对孟山都公司植入作物的外源基因的编码进行重组,以致产生预料不到的新蛋白质,研究人员必须确定该大豆中所有蛋白质的类型和数量,在基因修饰前后各确认一次。这一前一后两次检验,也是为了确保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没有意外激活大豆DNA上任何天然基因。但研究人员没有做过这些测试。

  2.为避免受到这些选择搭载因子的意外干扰,研究人员必须确保他们发现的新蛋白质不含这些附加分子。他们还需要在作物的各个部位和各种生长环境中监测这些分子进行。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3.为避免大豆中的蛋白伴侣折叠助手让新蛋白质出现折叠错误,研究人员需要将他们在豆类作物中发现的蛋白质与细菌身上发现的天然蛋白质进行形状对比,也要对处于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大豆做比较。然而?他们还是没有这样做。

  4.研究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转基因农作物的整个基因结构,确保植入基因或花椰菜花叶病毒热区时,其他序列不会遭到破坏。

  他们显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外源DNA的那两个片段,也没有注意到那种前所未见的神秘的DNA序列。

  5.外源基因的位置效应和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引起基因沉默,意外地关闭天然基因,造成特别棘手的问题。有些天然基因只有遇到非常特殊的环境才会表达性状,有的只在植株上非常有限的部位表达出来。如果这种很少表达的基因沉默下来,研究人员怎么才能知道呢?要想知道答案,?们必须细心比较各种情况下天然作物和转基因作物每一部分的蛋白质表达,包括生长条件改变,生长阶段变化,疾病,营养成分,自然环境,虫害,以及其他一些说得出来的条件。如此彻底的分析基本不可能实现,因此,不用说,根本就没人去做过。

  6.研究人员也还没有成功阻止新病毒出现。从理论上说,唤醒宿主体内沉睡的病毒,发生水平基因转移,都有可能导致新病毒出现。研究人员同样没有经常调查新病毒的产生情况,没能看一看新病毒的出现是不是与转基因源有关系。

  7.抗生素抗性转移给有传染性的细菌,这一问题与“抗农达”牌转基因?豆无关,因为这种转基因大豆不含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转基因玉米才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充分检验转基因玉米,没能充分了解其抗生素抗性转移问题。

  8.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品种大豆转基因以后出现的差异,都只在特定条件下做过评估。而且,评估环境影响时,只考虑了少数几种因素,比如玉米产量。

  9.人工合成基因被视为天然基因的替代品。然而,这类研究绝口不提两者可能存在什么区别。

  10.各种复杂的反应和多个外源基因都会让基因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但很少有研究对此进行评估。这些外源基因,有的是由人为的基因叠加形成的,有的是由异花传粉带来的。

  11.研究人员并没有探索转基因物质的转移渠道,不知道这类物质是来自肉食还是牛奶,也不知道是来自受污染的饮水还是吸入转基因花粉所致。他们臆断不存在这些转移渠道。

  12.科学家担心,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会促进细胞生长,引发癌症。还没有任何严谨的研究能排除这一可能性。

  13.尽管研究人员按部就班地对比了某些营养成分,但这远远不够,根本不能确定可能由基因工程引起的诸多差别。不仅如此,有些营养成分变化本来已经得到证实,后来却又遭到了忽视。

  14.最后,研究人员没有充分检测一下,看看是否有人对他们培育的转基因大豆过敏。虽然他们粗略分析过转基因大豆可能引起哪些过敏反应,但我们会在后面安排一章内容,揭露他们并未考虑过要充分开展测试。由于缺乏安全性研究,普斯陶伊便把过敏反应称为“转基因食品的致命弱点”。因此,无论孟山都公司代表所谓安全评估究竟是什么,其中没有任何评估能够充分证明或完全消除那些潜在的严重问题,说不定那些问题已经像瘟疫一样传遍了整个社会。

  我们努力去找出多毛生猪,有毒烟草以及大量其他灾难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结果,我们发现的问题比找到的答案还多。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到位地理解比利时那组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了,他们着手去揭示转基因作物在科研领域不为人知的一切。他们说:“争议和认知鸿沟似乎全面展现出来了。”

  认知方面的鸿沟不仅仅出现在学术层面。舒伯特(Schubert)说:“就算我们现在不了解转基因技术会带来什么后果,但是,选择转基因食品绝对不安全。”知情人员警告说:“这些必不可少的测试,一样都没有做过,现在人们仅仅凭借对这些变化最粗浅的认知,就种植了数十亿株转基因作物。如果有些意外影响出现得比较缓慢,我们就应该连续监测好几代转基因作物?找到其影响后果。”

  这位知情人员还说:“没有详细的、连续的分析研究,我们无从知道会不会出现各种危险的后果……现在已经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就代表了大规模的无序实验,其后果必然无法预料。最终结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最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莫过于出现新毒素。安东尼奥说:“如今,人们在转基因的细菌、酵母菌、农作物和动物身上都发现了未曾预料到的有毒物质,只有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转基因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显现毒性的时间或长或短。短的,有可能食用后立即出现问题;长的,?可能几年之后才会完全显露后果。”

  我们会在后面安排一章,研究一下这样一种对健康造成致命危害的问题:如果不是该疾病症状独特,发病很急,如果不是遇到一位警惕性很高的医生,对其进行特别检查,如果不是我们运气很好,我们可能还要等到很多年以后才能发现这种危害。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3)
  
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研究的是什么?阿帕德•普斯陶伊说,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研究可以充分确认正常源基因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别说基因片段,或者说遭到扰码的DNA了。

  我们来具体看一看,检查一下对“抗农达”大豆进行的安全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里既包括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结论,也包括没有发表的研究报告,即孟山都公司提交给英国新型食品及加工顾问委员会审议的材料。我们看一看,对本章到现在为止一直在讨论的各种潜在风险,孟山都公司有没有做过充分的测试。

  1.为确保扰码分子不会对孟山都公司植入作物的外源基因的编码进行重组,以致产生预料不到的新蛋白质,研究人员必须确定该大豆中所有蛋白质的类型和数量,在基因修饰前后各确认一次。这一前一后两次检验,也是为了确保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没有意外激活大豆DNA上任何天然基因。但研究人员没有做过这些测试。

  2.为避免受到这些选择搭载因子的意外干扰,研究人员必须确保他们发现的新蛋白质不含这些附加分子。他们还需要在作物的各个部位和各种生长环境中监测这些分子进行。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3.为避免大豆中的蛋白伴侣折叠助手让新蛋白质出现折叠错误,研究人员需要将他们在豆类作物中发现的蛋白质与细菌身上发现的天然蛋白质进行形状对比,也要对处于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大豆做比较。然而?他们还是没有这样做。

  4.研究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转基因农作物的整个基因结构,确保植入基因或花椰菜花叶病毒热区时,其他序列不会遭到破坏。

  他们显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外源DNA的那两个片段,也没有注意到那种前所未见的神秘的DNA序列。

  5.外源基因的位置效应和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引起基因沉默,意外地关闭天然基因,造成特别棘手的问题。有些天然基因只有遇到非常特殊的环境才会表达性状,有的只在植株上非常有限的部位表达出来。如果这种很少表达的基因沉默下来,研究人员怎么才能知道呢?要想知道答案,?们必须细心比较各种情况下天然作物和转基因作物每一部分的蛋白质表达,包括生长条件改变,生长阶段变化,疾病,营养成分,自然环境,虫害,以及其他一些说得出来的条件。如此彻底的分析基本不可能实现,因此,不用说,根本就没人去做过。

  6.研究人员也还没有成功阻止新病毒出现。从理论上说,唤醒宿主体内沉睡的病毒,发生水平基因转移,都有可能导致新病毒出现。研究人员同样没有经常调查新病毒的产生情况,没能看一看新病毒的出现是不是与转基因源有关系。

  7.抗生素抗性转移给有传染性的细菌,这一问题与“抗农达”牌转基因?豆无关,因为这种转基因大豆不含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转基因玉米才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充分检验转基因玉米,没能充分了解其抗生素抗性转移问题。

  8.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品种大豆转基因以后出现的差异,都只在特定条件下做过评估。而且,评估环境影响时,只考虑了少数几种因素,比如玉米产量。

  9.人工合成基因被视为天然基因的替代品。然而,这类研究绝口不提两者可能存在什么区别。

  10.各种复杂的反应和多个外源基因都会让基因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但很少有研究对此进行评估。这些外源基因,有的是由人为的基因叠加形成的,有的是由异花传粉带来的。

  11.研究人员并没有探索转基因物质的转移渠道,不知道这类物质是来自肉食还是牛奶,也不知道是来自受污染的饮水还是吸入转基因花粉所致。他们臆断不存在这些转移渠道。

  12.科学家担心,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会促进细胞生长,引发癌症。还没有任何严谨的研究能排除这一可能性。

  13.尽管研究人员按部就班地对比了某些营养成分,但这远远不够,根本不能确定可能由基因工程引起的诸多差别。不仅如此,有些营养成分变化本来已经得到证实,后来却又遭到了忽视。

  14.最后,研究人员没有充分检测一下,看看是否有人对他们培育的转基因大豆过敏。虽然他们粗略分析过转基因大豆可能引起哪些过敏反应,但我们会在后面安排一章内容,揭露他们并未考虑过要充分开展测试。由于缺乏安全性研究,普斯陶伊便把过敏反应称为“转基因食品的致命弱点”。因此,无论孟山都公司代表所谓安全评估究竟是什么,其中没有任何评估能够充分证明或完全消除那些潜在的严重问题,说不定那些问题已经像瘟疫一样传遍了整个社会。

  我们努力去找出多毛生猪,有毒烟草以及大量其他灾难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结果,我们发现的问题比找到的答案还多。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到位地理解比利时那组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了,他们着手去揭示转基因作物在科研领域不为人知的一切。他们说:“争议和认知鸿沟似乎全面展现出来了。”

  认知方面的鸿沟不仅仅出现在学术层面。舒伯特(Schubert)说:“就算我们现在不了解转基因技术会带来什么后果,但是,选择转基因食品绝对不安全。”知情人员警告说:“这些必不可少的测试,一样都没有做过,现在人们仅仅凭借对这些变化最粗浅的认知,就种植了数十亿株转基因作物。如果有些意外影响出现得比较缓慢,我们就应该连续监测好几代转基因作物?找到其影响后果。”

  这位知情人员还说:“没有详细的、连续的分析研究,我们无从知道会不会出现各种危险的后果……现在已经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就代表了大规模的无序实验,其后果必然无法预料。最终结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最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莫过于出现新毒素。安东尼奥说:“如今,人们在转基因的细菌、酵母菌、农作物和动物身上都发现了未曾预料到的有毒物质,只有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转基因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显现毒性的时间或长或短。短的,有可能食用后立即出现问题;长的,?可能几年之后才会完全显露后果。”

  我们会在后面安排一章,研究一下这样一种对健康造成致命危害的问题:如果不是该疾病症状独特,发病很急,如果不是遇到一位警惕性很高的医生,对其进行特别检查,如果不是我们运气很好,我们可能还要等到很多年以后才能发现这种危害。

第二章 会出什么问题?——部分名单(14)
  
奶牛的智慧

  1998年,霍华德•维利格(Howard Vlieger)的农场位于爱荷华州莫里斯市(Maurice)。1998年,他同时收割了天然玉米和含Bt菌的转基因玉米。维利格很想知道,家里的奶牛对这种具有杀虫功能的Bt菌玉米会作出什么反应。于是,他将天然玉米和Bt菌玉米分别放在16英尺长的饲料槽两端。通常情况下,奶牛都是有多少玉米就吃多少,一点儿也不剩。然而,这一次,围栏里关着的那25头奶牛都首先去吃天然玉米,吃完之后仅仅尝了一口Bt菌玉米,就迅速掉头走开了。

  几年以后,在爱荷华州艾姆斯市(Ames),维利格和一屋子的农场主坐在一起,听美国总统候选人阿尔•戈尔(Al Gore)发表演讲。戈尔不加质疑地接受转基因食品,维利格对此感到很困惑。他问戈尔是否支持美国国会最近提出的一项议案,即准备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标签。戈尔回答说,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任何区别。维利格尊重戈尔,但不同意他的观点,就跟他详细介绍了自家奶牛不愿吃转基因玉米的情况。末了,维利格还加了一句:“看来我家的奶牛比你那些科学家还要聪明。” 屋里顿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戈尔就问,还有没有其他人发现动物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反应,现场大约有12-15个人举起了手。

   “一片农田里,如果既有转基因玉米,也有天然玉米,牲口一般都会吃天然玉米。”

  ——盖尔•拉西(Gale Lush),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

  “我有个邻居曾经种过Bt菌转基因玉米,但牲口只是碰一碰这种玉米的秸秆,并不会去吃它们。”

  ——加里•史密斯(Gary Smith),美国蒙大拿州(Montana)

   “我家的奶牛很喜欢天然玉米,不怎么喜欢杂交玉米,更不喜欢吃转基因玉米。”

   ——蒂姆•艾森贝斯(Tim Eisenbeis)

   美国南达科塔州(South Dakota)

  1999年,生态农业杂志《美国土地》(Acres USA)上有一篇文章曾提到,牲口竟然会冲破栅栏,穿过整片“抗农达”转基因玉米种植田,只为能吃到天然玉米。对于近在眼前的转基因玉米,它们连碰都不碰一下。

第三章 牛奶的秘密(1)
 
 “科学家在加拿大参议院委员会前的作证场景,就像是科幻电视系列剧《X档案》(X-Files)中的画面。”有6位加拿大政府的科学家试图顶住压力,坚?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当时的情形便是这样,加拿大最著名的报纸《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对此进行了报道。这6位科学家就职于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这个部门类似于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98年,这些科学家开始检测重组牛生长激素 (rbGH)的安全性。当奶牛被注射该激素后,能够提高10%—15%的产奶量。这6名科学家的工作是确定人们饮用这种牛奶是否安全,最后他们认定这种牛奶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但加拿大高级官员和该激素的研发商孟山都公司却企图迫使他们改变结论,让他们承认这种牛奶是安全的。

  《渥太华?民报》(Ottawa Citizen)是这样报道该事件的:“玛格丽特•海登博士(Dr. Margaret Haydon)说,在一次会议上,药品制造商孟山都公司表示,要提供100-200万美元的报酬给加拿大卫生部这6位科学家。她还说,这笔款项只能视为贿赂。在她提起这笔巨款的金额时,在座的所有参议员惊讶得目瞪口呆。”

  海登博士还说:“她办公室的柜子锁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科研数据笔记和文件,它们是孟山都公司提供的,但后来却被偷了。”所有的参议员都在认真听着她的叙述。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于对人们健康问题的考虑,她坚决不赞成让该激素通过安全?检测,于是她就被从这个检测团队中除名了。

  这些科学家向参议院委员会陈述道“制药商在药品审批过程中影响太大了。”

  科学家“质疑某种新药的安全性并阻止该药通过审核时,常常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受到威胁。”不仅如此,“在科学领域毫无经验的管理人还经常想要操控他们的决定。”

  希夫•乔普拉(Shiv Chopra)是作证的科学家中的一员,他揭露说,管理部门的政策是“为客户服务”。然而,这里所指的“客户”并不再是公众,而是制药产业。

   “我们一直承受着压力,被迫让可疑药物通过审查,其中就包括rbGH。”乔普拉向委员会如此报告道。他还作证说,该部门的一个管理人曾经威胁他们,说如果他们不尽快作出对rbGH的有利评价,那么他和他的同事都会被送到其他部门去,到了那里,他们“就永远别想再有出头之日”。乔普拉补充说,所有跟rbGH有关的文件现在都掌握在一个高官手中,如果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无法看到。此事史无前例,从来没有什么文件像这份资料一样有如此苛刻的查看限制。

  参议员尤金•惠兰(Eugene Whelan)回应说:“我甚至都不敢相信这是在加拿大发生的事,你们的文件被偷了,而且,现在所有关键性的文件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我们现在到底是个什么体制?”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体制的可怕。作证后,乔普拉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很快,他就被勒令停职停薪5天。他后来告诉另一个参议员委员会,自己之所以被停职,就是因为出庭作证这件事。

  加拿大科学家在1998年的遭遇,和美国政府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历相似。当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评估rbGH。从该激素的审批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利益冲突、不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有制药产业,都对转基因食品政策有着很大影响。不过,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那就是美国食品药?监督管理局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与其对待药物的态度相比,可是相差甚远。他们可以花费几年的时间去评估rbGH,但对于转基因食品却不进行任何安全检测。

  1994年2月,孟山都公司生产的rbGH被正式批准上市。但是早在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已经宣布它对人类是安全的,并且允许该公司出售注入过rbGH的奶牛产的牛奶,以及这种牛奶加工的奶制品,也允许该公司销售这种牛的肉。根据一份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偷出,后来在《乳草》上的发表的文件来看,管理局是在对激素的“特点和生物活性”进行了错误假设的基础上,仅根据用老鼠作实验对象的为期28天的饲养研究,就批准了该激素的商业化。管理局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种牛奶是安全的,有些人还大胆地说了出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化学家约瑟夫•塞泰帕尼(Joseph Settepani)负责兽药审批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在一位纽约国会议员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塞泰帕尼说道:“在兽药中心,没人关注人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他说出此话后不久,就被指责违抗命令,甚至受到威胁,说要撤销其主管职务,解雇他。他指控说,如果威胁到行业的利益,肯定不允许有异议存在。

第三章 牛奶的秘密(2)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另一名科学家亚历山大•阿普斯特罗(Alexander Apostolou)作出了类似的反应。因其在业界和学术界的杰出成就,阿普斯特罗成为毒理学部(the Division of Toxicology)主任。在书面证词中,他写道:“对人类食品安全问题的评估方式已经不再科学合理。兽药中心的上司为得到有利于制药业的科学结论,一直对我施加压力。我在兽药中心工作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药品生产商对该机构的科学分析、决策和基本任务的干涉。阿普斯特罗还介绍道,在这里存在着一种明显的趋势,即该机构对赞助商的要求和数据不加批判地接受,甚至违反原则,篡改数据,以使那些数据能被药品生产商接受。

  阿普斯特罗在该机构工作时,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结果遭到敌视。“他们派给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在公告中说他表现欠佳,这是压制异议的常用伎俩。”阿普斯特罗最后离开了这家机构。

  阿普斯特罗说,业界都知道,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评审员更看重检测的数量,而不是检测的质量。当时有4个公司都在寻求自己生产的rbGH获得批准,他们提交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堆得像小山似的,据孟山都公司声称,仅他们提交的文件就有67英尺高。

  在评审rbGH过程中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兽医理查德•巴勒斯(Richard Burroughs)说:“评审时的工作量极大,我们简直要被压垮了。”有一次,人体安全部(Human Safety Division)仅在两周就审查了四十份文件。

  巴勒斯承认,评审这些研究需要懂得专业知识,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巴勒斯虽然没有承认他们理解不了,但他这样说道:“兽药中心一心把不利的研究结论掩盖起来,”官员们“甚至隐瞒和假造数据,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和其他药品一样,FDA也没有对rbGH进行检测,而是由生物科技企业对其进行测试,并总结数据提交给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评审员。对rbGH最初的安全性测试评价是巴勒斯写的。他说,作为评审过程的一部分,药物开发者“会到中心来协商评估结?。如果检测结果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就会给出他们的数据,想方设法来推销他们自己的产品。”

  药物开发商不会把所有的数据都提交给FDA。据巴勒斯说,像患了乳腺炎的奶牛,就往往没有包括在研究里,因此那些研究结果会失真。FDA和孟山都公司都说只见到少量奶牛患乳腺炎,但通过自由信息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所获得的文件显示,来自500个农场的9500只奶牛感染了乳腺炎。除了删减数据,他们还提交了很多不确定的统计资料,这些都进一步掩盖了药物的不良影响。

  巴勒斯是这个机构里唯一真正具有奶牛养殖经验的人,他从事批准rBGH上市这一工作已经快5年了。当他看见有人用他不可接受的方式来进行食品安全研究时,他公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巴勒斯得知对奶牛进行测试的时间只限于一个挤奶周期,他坚持说至少要两年才行。他需要知道药物对新生的小牛以及奶牛接下来的哺乳期有什么影响。巴勒斯的要求让那些生产商很感恼火,因为他们正急于把产品推向市场。在1989年下半年,巴勒斯甚至还要求对奶牛进行药理学和免疫学实验,这显然让他们忍无可忍了。大约1个月后,巴勒斯被解雇了。他告诉人道养殖协会(the Humane Farming Association):“有人告诉我,我阻碍了审批进程。”在他离开这个机构后,他们便取消了他以前要求进行的毒理学研究。

  塞泰帕尼、阿普斯特罗和巴勒斯表示异议后,便受到了打击报复,这一切,其他雇员都心知肚明。因此,机构中的其他人想揭露审批过程中的暗情时,他们便改变了方式,寄了一份匿名信给国会议员。他们写道:“如果公开说出来,我们担心会遭到主任罗伯特•利文斯顿博士(Robert Livingston)的报复。谁与利文斯顿博士的观点相左,就会被他公开打击。”这封信写于1994年3月16日,当时FDA已作出决议,不对注射过rbGH的奶牛所产的牛奶作出标识,这封信就是针对这个决议的。

第三章 牛奶的秘密(3)
  

    [下面是他们信件的部分内容。信里提到的BST就是rbGH。 BST是bovine somatotropin的缩写,意思是牛生长素,而rbGH是recombinant bovine growth hormone的缩写,意思是重组牛生长激素。上个世纪80年代,孟山都公司发现“激素”一词容易引起争议,便不再使用rbGH这个术语,转而采用BST。]“我们感到很担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各种迹象来看,利文斯顿博士与其助手玛格丽特•米勒(Margaret Miller)博士是极为“亲密的朋友”,而FDA这次负责写审核意见的正是米勒博士,她的意见是不应该对注射过BST的奶牛所产牛奶贴标识。但是,在来FDA之前,玛格丽特•米勒博士一直都在孟山都公司做有关BST的研究。在她代表FDA写有关BST标识的审核意见之际,她仍然在和孟山都公司的科学家一起?版关于BST研究的论文。在我们看来,这其中涉及直接的利益冲突。大家都知道,如果牛奶上贴有奶牛注射过BST的标识,消费者是不会去买这种牛奶的,这就意味着孟山都公司会损失大量金钱。米勒博士以前的几位同事也会因此失业。”FDA的雇员也抱怨说,米勒来到FDA之后,她提高了牛奶可含抗生素水平的标准,从亿分之一上升到百万分之一。她为了让BST能通过审核,就必须这样做。这是因为,注射过BST的奶牛患乳腺炎的几率增大,农场主要给奶牛治病,就需要增加抗生素的用量。然而,多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含量增加,超过FDA规定的安全标准。为了让BST获批上市,米勒便把FDA以前的安全标准做了一番改动。

  匿名信继续写道:“她很随意就决定允许牛奶中有百万分之一的抗生素含量,毫无科学依据,也没有做过做过任何消费者安全测试。”他们指出,百万分之一的限制是针对每一种药物而言的。牛奶中可能会有很多种抗生素分别都达到了这个含量。”“牛奶中可能会有很多种抗生素,但她对此置之不理。” 这封信还声称:“尽管这样会增加抗生素的使用量,米勒博士的政策仍被用做BST获批上市的依据。让米勒博士参与这件事,本身就涉及直接的利益冲突。

  匿名信进一步指责道:“ 这不是CVM雇员第一次指控利文斯顿博士以欺诈手段危害公众安全。然而,似乎谁胆敢表示异议,最后遭殃的并不是利文斯顿,而是反对者本身。我们是政府职员,无法理解为什么还允许这种现象存在。”

  1994年4月15日,3名国会议员对匿名信作出回应,他们要求美国审计总署(GAO)对此进行调查。GAO是负责政府内部事务调查的机构,议员们要求GAO不仅要调查有关玛格丽特•米勒的利益冲突,还要调查与迈克•泰勒(Michael Taylor)和苏珊•斯琴(Susan Sechen)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

  身为FDA副局长,泰勒在米勒的支持?,也坚决认为注射过rbGH的奶牛所产之奶不该贴上相关标识。他还制定了指导方针,让牛奶生产商难以给自己的产品贴上“无激素”标识。进入FDA以前,泰勒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议员们的信上说:“孟山都公司是那家事务所的客户,他负责该公司食品标识和监管方面的事务。”那家律师事务所利用泰勒的指导方针,指控那些贴了“无激素”标识的牛奶厂。斯琴在进入FDA以前,则参与了由孟山都公司赞助的研究项目。她在FDA里也积极支持通过rbGH进入市场。

  议员们写道:“整个FDA对rbGH的审查过程,似乎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FDA和孟山都公司都在误报信息,行为可疑。信中还描述了GAO以前为调查rbGH的批准过程所做的努力,他们“不得不放弃……因为孟山都公司拒绝告诉他们任何相关的临床数据。”

第三章 牛奶的秘密(4)
  
  FDA评估之评价

  所有动物的脑垂体都会自然分泌生长素。“早在1930年,人们就发现,将牛脑垂体提炼物注射到奶牛体内,就可以增加了牛奶产?。”然而,在基因工程创造出低成本的生产方法后,这种做法才变得有利可图。工程师对生成生长素的奶牛基因稍作改变,将它注射到大肠杆菌中,创造出一个活工厂。生成的激素很相似,但与自然生成的种类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注射到奶牛体内,就会加速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同时也能加快乳腺细胞的活动速度。这就会增加牛奶产量。

  孟山都公司研制的生长素引发了争议。这是FDA第一次关注与食品相关的转基因产品。也正因如此,药物批准过程进展得并不顺利。威斯康辛州(Wisconsin)乳品业报纸《乳草》的编辑皮特•哈丁(Peter Hardin)说:“领头的击球手必须打好基础,因为随后的相关影响不可小觑。”

  药物上市几年后,加拿大科学家编写了一份冗长的报告,叙述FDA在批准药物上市的过程中,对资料进行了很多删除,有很多内容要么是矛盾的或论据不足,要么根本就还缺乏合理的数据。这份报告被称为《差异分析报告》(the Gaps Analysis Report)。报告指责FDA“1990年所做的评估,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对生产商提供的结论做了一番表面的理论性调查,对生产商提供的数据,既没有进行详细研究,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分析。”

  rbGH的批准过程也许是FDA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药?批准过程了。为了给这种药辩护,FDA做了一些史无前例的工作。1990年8月,2名FDA科学家在享有盛誉的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保证rbGH是安全的。作者提到了两项研究,即给老鼠口服或注射rbGH,然后观察它们健康状况的变化。虽然人类不会服用也不注射rbGH,但牛奶中含有少量自然生成的牛生长素(bovine growth hormone,bGH)。如果给奶牛注射rbGH,那么这种外源基因很可能就会与bGH一样进入牛奶中。因此,给老鼠服用rbGH,是一种检验摄取的转基因激素是否会产生问题的方式。

  第一项研究只持续了28天。FDA宣称,吃了rbGH的老鼠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良症状。这项研究持续时间之短令评论界一片震惊。加拿大卫生部的乔普拉(Chopra)说:“28天,你能发现什么?”第二项研究持续的时间仍然很短,只有90天。

  《差异分析报告》写道,因为rbGH是一种激素“要研究它引起的化学反应,本应该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更为彻底和长久的研究。” 这些研究 “通常是必要的……以确保人类的安全。”因为没有进行长期全面的研究,“很多潜在的危害就无法发现,例如不孕不育、生育缺陷、癌症和免疫紊乱等。”测定一种药品是否有致癌性,就需要在不同品种的老鼠身上做2年实验,也?是老鼠存活一生的时间。无视只做了90天实验这一事实,《科学》这篇文章的作者指出,注射了rbGH的老鼠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那些食用了rbGH的老鼠没有不良的生物反应,这就证明食用rbGH是安全的。

   rbGH经审核通过几年后,罗伯特•柯恩(Robert Cohen)决定对《科学》上这篇文章的结论进行分析。尽管柯恩是个商人,但他在大学读的理科,并且在实验室工作过。他很盼望能核实这些数据。他带着这篇文章和计算机,在办公室花了3天时间不停地计算这些数据。他对自己的发现很不满意。很多他需要的数据没有,那些结论常常是以汇总或是未?表的数据为依据,公司研究的细节并没有公开。虽然作者在文章中说,90天的饲养实验后,他们测量了很多动物器官和组织的重量,但这篇论文中却仅列出了四样 。

  1994年,柯恩打电话给FDA,要求看一下其他器官和组织的测量结果。但据柯恩说,FDA的官员理查德•特斯科(Richard Teske)告诉他这属于商业机密。柯恩深感困惑,为什么器官的重量会被认为是商业机密呢?健康和公众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监察主任理查德•P.库瑟娄(Richard P. Kusserow),曾在1992年的一份报告中肯定地说“只有等FDA批准BST商业化之后?才会完全披露BST的研究数据。”但孟山都生产的 rbGH在1994年已经获准上市,所以现在柯恩希望能获悉所有的数据。

  柯恩也尝试过从孟山都公司获得数据,但是运气不佳。他以《信息自由法案》为依据申请了解研究数据,但却被拒绝了。他向FDA上诉,令他惊奇的是,他的诉求又回到了初次拒绝他的人手里,结果可想而知,柯恩又失败了。FDA拒绝的理由是:“公开这些信息,会引起激烈的竞争,损害孟山都公司的经济利益受损。”柯恩决心坚持到底。他在联邦法院起诉,但法院裁决他输,其依据仍然是器官重量属于商业机密。裁决书里写道,公开这些信?会引起“竞争”,对孟山都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第三章 牛奶的秘密(5)
  
  (2003年3月26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丹尼斯•哈斯特德奇(J. Dennis Hastert)曾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作出声明:“在整个审批流程中,公众?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和评论?而且审批结论依据的数据也是公开的。” 然而科恩的经历与这番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一个朋友与国会议员金里奇(Gingrich)的关系, 1995年4月21日,科恩得到机会与FDA的官员见面,讨论他对rbGH研究的关注。此时,柯恩才获悉,FDA事实上从来没有收到原始数据。据科恩说,他问理查德•特斯科,FDA是否评估过原始数据,特斯科说他们评估过,但当特斯科又去问负责统计分析的罗伯特•康登(Robert Condon)时,康登坦承说,事实上,他们从未评估过原始数据。

  同样地,三年后,即1998年的10月,另一位FDA的官员约翰•沙伊德(John Scheid)告诉美联社,FDA从没有对孟山都的老鼠饲养实验原始数据进行过检查,FDA的结论是基于孟山都提供的一份总结。

  他承认的这个事实很严重。瑞切尔的《环境和健康周刊》(Environment and Health Weekly)这样说道:“依靠研究总结而不是具体数据就得出结论,这是违背FDA公开发布的评估程序的。”实际上,1990年在《科学》上发表文章的FDA科学家是这样说的:“FDA要求制药公司提交他们产品的所有相关研究资料”,此外,他们还说:“制药公司还要提交关于药物安全研究的所有原始数据,FDA将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决定是否通过该药品上市。公司递交的材料确保了CVM的科学家作出精确的结论”。不过,在同篇论文中,作者很可能没有看过数据,就以一项只进行了90天的老鼠饲养实验为依据,得出了他们的结论。

  加拿大卫生部的科学家对rbGH进行调查之后,他们确定,FDA公布的饲养研究数据是“不合理”。FDA得出的结论是,rbGH“以前没有也不可能被血液吸收。”这个结论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预设上,即“就像其他蛋白质一样,人体摄入的rbGH也会在人的胃肠道被降解,”二是实验结果,研究人员说,在吃了rbGH的老鼠身上?并没有出现“临床问题”。但这两种依据都是错误的。根据老鼠饲养研究数据,的确有其它的蛋白质经过消化之后残留下来,并且已经有了一些临床实例。事实上,20-30%的实验鼠产生了抗体反应。对于这种反应,瑞切尔说,“这是一种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发现某种物质进入体内,并做出了反应。”

  据乔普拉说,很显然,FDA从没有评估过有关抗体的数据。此外,这个加拿大小组还发现,一些喂食了rbGH的公鼠甲状腺出现了囊肿,而且前列腺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发现本应引起进一步的调查。

  来自FDA的官方报道承认,他们无意中忽视了抗体研究数据?但是,与沙伊德给记者的解?以及科恩对会面内容的回忆相反,FDA声称已经对研究所得的其他数据进行了评估。

   除了观察rbGH被吸收后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外,乔普拉还特别关心奶牛生病后对牛奶及牛肉有何不利影响。这份加拿大的报告指出:“奶牛身上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无数的反作用,”而FDA和加拿大兽医医药中心人体安全部(the Human Safety Division of Canada’s Bureau of Veterinary Drugs,BVD)早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例如,加拿大那份《差异分析报告》就曾指出,注射了rbGH的奶牛确实可能出现先天畸形、生殖障碍、乳腺炎感染率升高和其他问题。其它方面的消息还曾报道,这类奶牛足部和腿部受伤机率更高,还容易出现代谢失调、子宫感染、消化不良、胃气涨、腹泻、机能障碍和寿命缩短。早在《科学》刊登那篇文章6个月前,《乳草》就发布了FDA被窃取的数据。数据表明,经过8个月的rbGH注射,奶牛的心脏、肝脏、肾脏、卵巢和肾上腺都有明显增长。不过,在孟山都公司递交给FDA的报告中,这些改变都被当作正常的生理变化而删除了。

  虽然器官体积增大,但肌肉体积却在减小。哈丁表示,平均来看,在产奶周期里,因为新陈代谢的压力,接受治疗的奶?比没接受治疗的奶牛体重下降更多。一些接受治疗的奶牛变得越来越瘦,最后便死去。对于需要奶牛身上白条肉的屠宰场来说,这类奶牛的肉用价值价值微乎甚微。屠宰场还抱怨这类奶牛的注射部位有时肿得很高,在运往市场之前,必须将那些肿胀的部位割掉。

  窃取的数据还显示,注射了rbGH的奶牛也更难受孕。在为期8个月的试验期间,未注射的奶牛有95%的都怀孕了;而接受注射的牛中,只有52%的牛怀孕。据《乳草》报道:“孟山都公司指出,接受注射的牛受孕率并不低于一般牛的正常概率,那是统计上的谎言。实验所得的生殖数据显示,孟山都公司在给?牛注射前选的牛很多都是已经?孕的牛!”

  请注意:孟山都公司的产品标识上有警告,内容时说在接受rbGH治疗的过程中,奶牛可能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它也提到,由于感染疾病的奶牛数量不断增加,牛奶可能会抑制体细胞的增长数量。体细胞数是脓或者说死白血球的另一种说法。有趣的是,为了促使rbGH获准上市,孟山都发布了有关脓的调查概要。但它们只是发布了9个小型研究的总结,其中有些研究显示死白血球有增加,有些并没有统计意义。三位独立科学家得以获取这些数据,并由此算出死白血球平均上涨了19%。他们还发现,死白血球数量很大的奶牛的百分比是孟山都公司说的数据的2倍。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脓度超标,农场主就会受罚。当时3位科学家试图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但孟山都公司阻止了他们。在rbGH获准上市前,孟山都成功地阻止了学术刊物发表他们的研究论文,时间长达3年。 (其实19%的平均涨幅也很低,因为孟山都公司显然已经把最后几个星期的研究数据去掉了,而那段时间的脓液含量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