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开炮开炮我们也不用马上还击,从“郑伯克段于鄢”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39:36


    最近看《古文观止》,第一篇就是《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忽然想到当下南海的局势以及前几天被人痛骂的那篇关于菲律宾海军开火我们也不要还击的文章,还是有不少感触的。
    下面是《左传》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文章的意思我不解释了,我读书的时候好像这篇是上了语文课本的。现在南海的局势以及家政服务员邻居的表演跟当时郑国的情况是有几分相似的。抛开孝悌的礼仪以及孔子对郑庄公的负面评价不说(毕竟人家是亲兄弟)。郑庄公在谋略上是十分高明的。以史为鉴,我们大可以学学郑庄公,共叔段愿意闹,就让他闹好了,甚至可以说闹的越大越好,就怕他没有那个胆子。
所以我觉得,前几天那篇文章其实没什么不对,要是菲律宾海军先开火,真的就让他开几炮好了,菲律宾海军的坚船利炮我们前几天在军演时都看见了,那么具有历史价值的宝贝,你忍心将她击沉??所以,开几炮就开几炮吧,真的。
    以美国人这么下作的军事、外交做派,每每都要把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上,更何况我们几千年的仁义之邦呢??
    《左传》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就是“退避三舍”的故事,原文是“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是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和楚国人打仗的故事。其实晋文公也主要也不是感念其出奔时楚国对他的收留之恩,更多的也是一种策略,也是为了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
    因此,无论是从仁义上说还是从谋略上讲,我都希望对手闹的更欢,而我们更隐忍。甚至我们还可以扇扇阴风,让火烧得更旺一点。这在刑法学上,叫做“防卫挑唆”。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

    最近看《古文观止》,第一篇就是《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忽然想到当下南海的局势以及前几天被人痛骂的那篇关于菲律宾海军开火我们也不要还击的文章,还是有不少感触的。
    下面是《左传》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文章的意思我不解释了,我读书的时候好像这篇是上了语文课本的。现在南海的局势以及家政服务员邻居的表演跟当时郑国的情况是有几分相似的。抛开孝悌的礼仪以及孔子对郑庄公的负面评价不说(毕竟人家是亲兄弟)。郑庄公在谋略上是十分高明的。以史为鉴,我们大可以学学郑庄公,共叔段愿意闹,就让他闹好了,甚至可以说闹的越大越好,就怕他没有那个胆子。
所以我觉得,前几天那篇文章其实没什么不对,要是菲律宾海军先开火,真的就让他开几炮好了,菲律宾海军的坚船利炮我们前几天在军演时都看见了,那么具有历史价值的宝贝,你忍心将她击沉??所以,开几炮就开几炮吧,真的。
    以美国人这么下作的军事、外交做派,每每都要把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上,更何况我们几千年的仁义之邦呢??
    《左传》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就是“退避三舍”的故事,原文是“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是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和楚国人打仗的故事。其实晋文公也主要也不是感念其出奔时楚国对他的收留之恩,更多的也是一种策略,也是为了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
    因此,无论是从仁义上说还是从谋略上讲,我都希望对手闹的更欢,而我们更隐忍。甚至我们还可以扇扇阴风,让火烧得更旺一点。这在刑法学上,叫做“防卫挑唆”。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
不可生搬硬套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价值观是一样的,那就是道德。一国失道,领国都能当正常理由兴兵,其他国也认同这个兴兵理由。(这个道德观的推行,也是靠的实力。实力最强选择一个道德体系,然后向外推行,听的就奖赏下,不听的就打趴下。)

现在世界各国的价值观不同,有的看重 道,有的看重实力。周边这一票的国家都看重实力,咱中国一国看重 道(虚力),这怎么行得通?
再通俗点,一群人聊足球聊得正嗨,你加入,聊诗歌,你得多大能耐?
我的看法是,郑伯克段更多是讲谋略,这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让别人开第一枪就够了吧
没必要不还击
楼主类比不太当
langoo 发表于 2011-7-16 18:45
不可生搬硬套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价值观是一样的,那就是道德。一国失道,领国都能当正常理由兴兵,其 ...
"窃钩者盗,窃国者储侯"-----这个造反有理的道德早在春秋就形成了,哼哼,战国的价值观。。。孔丘没收足下入门真是莫大的损失啊。
其实他们开第一枪就是我们占领道德制高点的最好机会,再没有更好的理由了,如果人家开枪打了你都不还击,那咱还要等什么样的机会?非要等到人家搞登陆才反击?


我们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