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0:35:13


为了抢时间,苏联人采取了很多粗糙的简化方法,SS-6与美国同期的Atlas相比处于明显的技术劣势,本人简单总结一下,自当是抛砖引玉了,多爱轻拍
第一,在大推力火箭的设计上,没有单纯着眼于提高单台发动机推力,大胆采用多燃烧室并联方案,避开了不稳定燃烧的技术难题
第二,使用小型游动发动机为火箭提供姿态控制力,避开了结构复杂、技术水平更高的主发动机可摆动喷管
第三,采取一级半构型方案,避开了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的技术难题,实现了设计的简单性和可靠性
第四,助推器和芯级互为独立系统,彼此之间没有液压和气管路连接,只保持电路连接,助推器通过两个承力结构和芯级固定在一起,减少了耦合震动
第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通用性,由此派生出了世界最庞大的航天运载火箭家族
相比之下,美国的Atlas要先进得多,外壳燃料箱、超薄壳体制造技术、可抛式助推发动机、主发动机可摆动喷管…………这都是苏联专家可望不可及的
另外,SS-6若想打击美国本土目标,必须在加拿大境内设置地面无线电导引站,否则SS-6能不能飞到美国上空都是个问题,就算能飞到美国上空,它也过不了重返大气层的气动加热这一关,这就是为什么连“导弹狂人”赫鲁晓夫都不敢对它抱太大希望的原因


为了抢时间,苏联人采取了很多粗糙的简化方法,SS-6与美国同期的Atlas相比处于明显的技术劣势,本人简单总结一下,自当是抛砖引玉了,多爱轻拍
第一,在大推力火箭的设计上,没有单纯着眼于提高单台发动机推力,大胆采用多燃烧室并联方案,避开了不稳定燃烧的技术难题
第二,使用小型游动发动机为火箭提供姿态控制力,避开了结构复杂、技术水平更高的主发动机可摆动喷管
第三,采取一级半构型方案,避开了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的技术难题,实现了设计的简单性和可靠性
第四,助推器和芯级互为独立系统,彼此之间没有液压和气管路连接,只保持电路连接,助推器通过两个承力结构和芯级固定在一起,减少了耦合震动
第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通用性,由此派生出了世界最庞大的航天运载火箭家族
相比之下,美国的Atlas要先进得多,外壳燃料箱、超薄壳体制造技术、可抛式助推发动机、主发动机可摆动喷管…………这都是苏联专家可望不可及的
另外,SS-6若想打击美国本土目标,必须在加拿大境内设置地面无线电导引站,否则SS-6能不能飞到美国上空都是个问题,就算能飞到美国上空,它也过不了重返大气层的气动加热这一关,这就是为什么连“导弹狂人”赫鲁晓夫都不敢对它抱太大希望的原因
学习了 很佩服 苏联的工程师们经过了肃反和卫国战争的洗礼之后,用他们的智慧给苏联贴上了超级大国的标签,有时不得不感叹乱世出英雄
毛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实现了目标,也是一种水平。
ATLAS不也是一级半设计么?
另外,SS-6是惯性指导,在加拿大弄引导干嘛?
第一次再入失败就能推论出后来的都失败?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0 19:40
ATLAS不也是一级半设计么?
另外,SS-6是惯性指导,在加拿大弄引导干嘛?
第一次再入失败就能推论出后来的 ...
Atlas和SS-6的一级半构型应该不一样吧,Atlas的可抛助推发动机和主发动机共用一套燃料系统,SS-6的助推器和芯级互为独立系统,彼此之间没有液压和气管路连接,只保持电路连接,至于技术领先么{:soso_e108:}
根据russianspaceweb资料,SS-6的弹道下方每隔500千米必须部署一个地面导引站为它作中继制导,据说赫鲁晓夫和乌斯季诺夫对此都颇有微词{:soso_e132:}
另外,SS-6那次“所谓的”成功(1957年8月21日)名不副实,弹头重返大气层时没有耐住气动高热而烧毁,6天后塔斯社竟然宣布“多级远程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哪有这样的成功{:soso_e119:}
还是冯布劳恩低调,1956年完成了美国第一次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并回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从外层空间回收人造物体,验证了烧蚀防热技术的有效性,为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解决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果换了苏联,塔斯社绝对让火星人都知道{:soso_e120:}
ATLAS那个构型以后可是再也没出现过了
那个是测控,不是中继制导
56年哪次测试投掷重量才多大呢?
SS-6的那个别扭的制导方式其实是科罗廖夫故意这么搞的,因为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而非洲际导弹。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0 22:26
ATLAS那个构型以后可是再也没出现过了
那个是测控,不是中继制导
56年哪次测试投掷重量才多大呢?
从丘拉塔姆到勘察加的十几座Ground guidance station没有给SS-6提供过地面制导,您蒙谁呢{:soso_e120:}
这个问题不用我说,astronautix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去看一下切尔托克的回忆录{:soso_e113:}
1956年那次的Payload是39.5千克,弹道高度1100公里,再入速度22000公里/小时,虽然说投掷重量比SS-6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但是要敢在SS-6之前放一个小卫星上天绝对木油问题,我以前就说了,若不是美国决策失误,冯布劳恩1956年放卫星是板上钉钉的{:soso_e112:}
还有,Atlas的构型以后再也没出现过能说明Atlas的技术比SS-6落后吗,SS-6的技术比Atlas强在哪儿了{:soso_e132:}
一开始就在发动机上赶工期省钱,注定了后来N1失败。
学习了。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0 19:40
ATLAS不也是一级半设计么?
另外,SS-6是惯性指导,在加拿大弄引导干嘛?
第一次再入失败就能推论出后来的 ...
嗯,其实不需要的,精度差一点,你就能无视了?
其实我们国家当年在新疆也有弹道导弹的引导站的。
这种技术二战时候德国就有,地面遥测火箭位置,然后将坐标传给导弹用于惯性系统修正,现在估计不用了,最起码用星光或者卫星信号还好一些。
如果是指起飞段的无线电制导,那倒是有可能
我不清楚SS-6有没有这玩意,宇宙神是肯定有的,但只是在起飞和转向过程使用,转向完就没他什么事了
多部雷达中继制导,这个要怎么做?每一部雷达都作为火控雷达,跟踪加制导,轮流上阵?或者是所有雷达都把数据用一个数据链传到一个指挥部,由指挥部来制导?
前一种方式在60年代可是天顶星级别的技术,后一种方式也是天顶星级别的技术……
更重要的一点,SS-6这类早期型弹道导弹并没有PBV一类的东西,芯级烧完之后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你就算弄了雷达,又怎么来制导?
而芯级燃尽的位置离发射点也就一两千公里而已
除了“另外”楼主说的每一点都像在夸苏联。
在技术实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以现有技术实现目标不是什么错。至于实用性~反正当时老美们也不知道,等老美知道了,也早实用了。{:soso_e113:}
在技术实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以现有技术实现目标不是什么错。至于实用性~反正当时老美们也不知道 ...
吓老美能把老美吓死?反倒打草惊蛇让老美增加投入。假如靠讹诈能把老美经济拖垮也行,但苏联又没老美富。

这种政策不是成心给对手当陪练吗?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2 14:01
吓老美能把老美吓死?反倒打草惊蛇让老美增加投入。假如靠讹诈能把老美经济拖垮也行,但苏联又没老美富。 ...
不然又能怎样?差距就在那,而且当时的美国可不像现在这样进两步退一步的,苏联难道能光靠社会ZY制度就能马上反超美国?当然,争需名对提高实力没什么直接作用。但也别忘了,当时的苏联和现在的TB可不同,人家是要抗靶子的。
在技术实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以现有技术实现目标不是什么错,至于实用性~反正当时老美也不知道
这不,终于还是不情愿地承认了SS-6落后于Atlas的现实,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胳膊拧不过大腿啊{:soso_e120:}
也许是苏联那一连串的“第一”太耀眼了,再加上赫鲁晓夫习惯性的装B,掩盖了苏联对美国真正的技术差距,就拿“东方计划”为例,虽然加加林的飞天壮举开创了载人航天飞行的先河(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事件),但东方计划取得的技术成果并不比水星计划更高,尤其是发射救生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烧蚀防热技术和再入回收技术,这都是NASA在水星计划中取得的技术突破(相比之下,苏联的东方计划要逊色得多){:soso_e104:}
SaturnV 发表于 2011-7-12 15:34
在技术实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以现有技术实现目标不是什么错,至于实用性~反正当时老美也不知道
这不,终 ...
哪门子“不情愿地承认了”?:L
我什么时候说苏联技术水平比美国强了?又什么时候说SS-6比Atlas先进了?;P
看不清楚也不要乱说。:@
不然又能怎样?差距就在那,而且当时的美国可不像现在这样进两步退一步的,苏联难道能光靠社会ZY制度就能 ...
即使赶不上,能维持跟踪保持一定的对抗能力也行。一般造军舰之类军备竞赛都是大的说成小的避免刺激对手,很少有人反过来往大了吹。
毛子也不易,当靶子这么多年,终于没抗住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2 17:52
即使赶不上,能维持跟踪保持一定的对抗能力也行。一般造军舰之类军备竞赛都是大的说成小的避免刺激对手, ...
所以说:“人家是要抗靶子的”。
而且这个靶子抗上了,什么时候能放下得对手说了算。{:qiliang:}所以TB才死活不愿抗。{:chan:}
主发动机摇摆喷管???????????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还没见过能摆动的


你想说的是:发动机摇摆吧?
emellzzq 发表于 2011-7-12 19:08
所以说:“人家是要抗靶子的”。
而且这个靶子抗上了,什么时候能放下得对手说了算。所以TB才 ...
发射完这颗卫星之后抗上的靶子,自找当陪练被K到死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2 19:55
发射完这颗卫星之后抗上的靶子,自找当陪练被K到死
是冷战一开始就抗上的靶子,而冷战的开始,并不以苏联意至为左右。

emellzzq 发表于 2011-7-12 20:07
是冷战一开始就抗上的靶子,而冷战的开始,并不以苏联意至为左右。


稍微低调一点,美国出啥自己出啥,至少不会刺激美国迅速搞阿波罗计划,也许不会搞阿波罗计划
emellzzq 发表于 2011-7-12 20:07
是冷战一开始就抗上的靶子,而冷战的开始,并不以苏联意至为左右。


稍微低调一点,美国出啥自己出啥,至少不会刺激美国迅速搞阿波罗计划,也许不会搞阿波罗计划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2 21:18
稍微低调一点,美国出啥自己出啥,至少不会刺激美国迅速搞阿波罗计划,也许不会搞阿波罗计划
那是毛子不是TB……难道能指望毛子以XX之物力,结XX之欢心?整个思维路线都不一样,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套他们。
这B 一个劲的说 美国鬼子先进   先进与否关你鸡毛 吊事啊  难不成你美爹先进你家祖坟上就冒黑烟?  咸吃萝卜淡操心
不生产SS-6难道要继续和MD比轰炸机部队?
SS-6没用?几乎一夜之间就让MD庞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变成落后的玩具,这还不叫有效?
只是MD家底太厚,两线砸钱都砸得起,而苏联一线都砸不起而已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3 20:05
不生产SS-6难道要继续和MD比轰炸机部队?
SS-6没用?几乎一夜之间就让MD庞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变成落后的玩 ...


造了不告诉MD(没侦察卫星的时代,试射看不出来)
继续造更好的,让MD慢慢玩烘炸鸡烧钱去,等到一夜醒来……
没准还能珍珠港一次,不过地球就废了。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3 20:05
不生产SS-6难道要继续和MD比轰炸机部队?
SS-6没用?几乎一夜之间就让MD庞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变成落后的玩 ...


造了不告诉MD(没侦察卫星的时代,试射看不出来)
继续造更好的,让MD慢慢玩烘炸鸡烧钱去,等到一夜醒来……
没准还能珍珠港一次,不过地球就废了。
还是一句话,等着看我的文章,宇宙神和大力神我还是搞很清楚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0 22:26
ATLAS那个构型以后可是再也没出现过了
那个是测控,不是中继制导
56年哪次测试投掷重量才多大呢?
宇宙神和大力神I的实战型号,在发射阵地上都有无线电导航站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7-10 22:26
ATLAS那个构型以后可是再也没出现过了
那个是测控,不是中继制导
56年哪次测试投掷重量才多大呢?
还是有过的,但仅限于方案阶段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1 01:25
一开始就在发动机上赶工期省钱,注定了后来N1失败。
RD-107/108和NK-15两码事,而且N1也不是死在了NK-15上
RD-107/108和NK-15两码事,而且N1也不是死在了NK-15上
发动机基础研发投入不足,而且回避大单室的燃烧不稳定性问题没有正面解决,到了N1发展乏力。
学习了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4 20:14
发动机基础研发投入不足,而且回避大单室的燃烧不稳定性问题没有正面解决,到了N1发展乏力。
你怎么知道发动机基础研发投入不足,感情RD-0120和RD-170都是一夜之中变戏法出来的,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情况,不等于人家不在努力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7-15 09:09
你怎么知道发动机基础研发投入不足,感情RD-0120和RD-170都是一夜之中变戏法出来的,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 ...
鉴于N-1登月火箭失败的教训,前苏联于1974年开始研制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及它的两台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RD-170和RD-0120。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7-15 12:53
鉴于N-1登月火箭失败的教训,前苏联于1974年开始研制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及它的两台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R ...
苏联在60年代已经储备了比较多的火箭技术,为后来的研发铺平了道路,所谓苏联在液体火箭方面投入不足是不正确的,毕竟60年代在RD-253基础上还在搞RD-270。燃烧不稳定和推力室压力有密切关系,苏联人的做法是首先提升室压,RD-170和RD-107研制过程中都面临燃烧不稳定问题,但是两者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室压摆在那里。倒过来,我们能不能说美国液体火箭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室压没有正面解决呢?还是那句话,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情况,不等于人家不在努力。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7-15 13:12
苏联在60年代已经储备了比较多的火箭技术,为后来的研发铺平了道路,所谓苏联在液体火箭方面投入不足是不 ...


走提升室压的路线说明对燃烧不稳定性的机理和条件缺乏研究和重视,连降低压力回避都不知道。

燃烧不稳定性并非新东西,30年代业余液体火箭时代已经出现了,导致瓦列尔被炸死
亲历这一幕的冯布劳恩后来对此的重视程度就不要说了。
到了F-1燃烧不稳定的时候,流体稳定性的先驱Crocco都被组织进来做理论工作。

苏联如果早点把Kolmogorov之类理论大牛找来正面进攻燃烧不稳定性问题,没准N1还有戏。
可惜科罗廖夫早年是造飞机开飞机而不是研究发动机出身的,又捡了V2的现成货,没这个重视程度。
在设计R-7发动机的伊萨耶夫面对大单室燃烧不稳定性选择回避的时候,N1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
至少在60年代,苏联已经不可能造出足以登月的发动机,后来怎么亡羊补牢都是后话了。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7-15 13:12
苏联在60年代已经储备了比较多的火箭技术,为后来的研发铺平了道路,所谓苏联在液体火箭方面投入不足是不 ...


走提升室压的路线说明对燃烧不稳定性的机理和条件缺乏研究和重视,连降低压力回避都不知道。

燃烧不稳定性并非新东西,30年代业余液体火箭时代已经出现了,导致瓦列尔被炸死
亲历这一幕的冯布劳恩后来对此的重视程度就不要说了。
到了F-1燃烧不稳定的时候,流体稳定性的先驱Crocco都被组织进来做理论工作。

苏联如果早点把Kolmogorov之类理论大牛找来正面进攻燃烧不稳定性问题,没准N1还有戏。
可惜科罗廖夫早年是造飞机开飞机而不是研究发动机出身的,又捡了V2的现成货,没这个重视程度。
在设计R-7发动机的伊萨耶夫面对大单室燃烧不稳定性选择回避的时候,N1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
至少在60年代,苏联已经不可能造出足以登月的发动机,后来怎么亡羊补牢都是后话了。
苏联30年代液体火箭的研究重点是如何火箭飞机和助飞火箭,格鲁什科的RD-1/2/3本身就是用活塞发动机驱动贮箱增压的助飞火箭发动机,所以强调什么科罗廖夫是造飞机出身的,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