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工程的祸害--广州--“穿衣戴帽”维护费该谁买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37:52
<P>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hyp/200409210244.asp</P>
<P>“穿衣戴帽”维护费该谁买单</P>
<P>2004-09-21 09:30:3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杨晓红 成婷</P>
<P></P>
<P>一群工人正在清洁建筑物屋顶。“美化城市,人人有责”这句熟悉的口号现在因为资金问题而变得有点尴尬。 刘可 摄</P>
<P>  “三年一中变”政府出资8亿改造城市景观,三年后却因后续维修资金缺口问题引发争议</P>
<P>  日前,广州市有人大代表针对广州内环路一带的沿线房屋在几年前大规模的“穿衣戴帽”工程后出现的后期维修和保养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政府能从市财政支出中设立相关的专项维修基金。有关部门则答复应该以房屋业主维修为主,政府适当支持为辅。</P>
<P>  这一答复在市民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穿衣戴帽”是政府的政绩工程,市民不应该出钱。那么沿街房屋“穿衣戴帽”到底是形象工程还是福民工程?六年后广州将迎来亚运,市民还需不需要“穿衣戴帽”?市容扮靓怎样买单付账才合理?</P>
<P>
  ■ 名词解释</P>
<P>  “穿衣戴帽”:按行内人士解释,所谓“穿衣”,是指凡城市临街建筑,均需进行外部清尘并统一色彩;所谓“戴帽”,是指进行统一规格的屋顶造型。</P>
<P>
  ■ 记者调查</P>
<P>  城市的“面子”出了问题</P>
<P>  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间纷纷上马“穿衣戴帽”工程。广州人都还记得,2001年4月,在“三年一中变”的城市建设中,广州继初步解决了市容脏乱差和交通堵塞问题之后,曾对全市“一边三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景观改造工程。“一区三边”指的是中心区、内环路边、珠江岸边、主干道边,其涉及范围之广、改造力度之大,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P>
<P>  据事后相关统计表明,经过这次环境整治,广州约5000余栋陈旧楼宇焕然一新,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在上下九、北京路、龟岗一带,代表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重现光彩;而恒福路、桂花岗一带的旧楼都换上了新装,当时看上去比许多新建的楼盘还要漂亮;滨江路一带更是变得风景宜人。政府为此项城市景观改造工程买单达到8亿多元。</P>
<P>  然而,三年后,当初“穿衣戴帽”的临线房屋,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本月16日,记者在滨江路、南田路和内环路一带,发现许多临街房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墙体剥落、裂缝、以及许多因墙面脱落而裸露出来的大块大块斑驳不堪的内墙。在滨江中路,面朝马路的一片民居墙上,大片蓝色、黄色的涂料已大面积剥落,有人则用白色涂料填补,形成一个醒目的大“补丁”。</P>
<P>  对于房屋立面维修的问题,市民大多反映冷淡。在滨江路沿线,一位住沿街的老伯则称:“墙里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但是墙外的事就和我们没多大关系了,政府不能为了他们的面子,不管我们的里子。”</P>
<P>
  ■ 观点交锋</P>
<P>  焦点A: “穿衣戴帽”有无必要?
  
  不如优先发展经济</P>
<P>  周先生(保险公司职员):不光广州,现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有急躁冒进的感觉。搞城市形象没错,但只肯花表面功夫涂脂抹粉,不肯真正下力气来踏踏实实解决老城区改造问题、解决就业难题、解除城市经济发展的种种桎梏等,我敢说,目前,99%的“穿衣戴帽”工程都无必要。</P>
<P>  冯女士(家庭主妇):现在下岗人员生活紧张,政府有钱不如优先发展经济,现在花钱买面子恐怕不合适吧?
  
  城市发展不能突击</P>
<P>  杨先生(广州某大学老师):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搞突击,如果只是为了配合一下上面的文件,或者单纯为了突击迎检,而整治城市环境就是劳民伤财了。
  
  城市面子关乎发展</P>
<P>  李先生(私营企业主):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即先要面子后赚钱,还是先赚钱后装扮面子。这也涉及到对视点经济如何定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面子问题就不再是小问题了,而是关乎进一步滚动发展的问题,即形象越好招商引资越快,形象越差越没经济活力。比如亚运会能向世人展示一个破烂的广州吗?
  
  政府有钱“扮靓”无妨</P>
<P>  龙先生(广告公司白领):“穿衣戴帽”让房屋变漂亮了,让城市美容了,怎么说也是好事,但要市民为此出钱,就有些勉强了。因为政府是靠纳税人养着的,当然应该为市民做好公益事业。政府掂量自己口袋,有钱就可以把城市打扮得更漂亮,没钱就暂时不做也问题不大。</P>
<P>
  焦点B: “穿衣戴帽”该谁买单?
  
  政府受益政府出资</P>
<P>  邹先生(外企员工):“穿衣戴帽”工程纯粹是政府行为,当初动工实施装修时,也没有征求房屋业主意见,现在维修让业主出钱,显然有些莫名其妙。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来看,也应该政府买单才是,政府不应该将自己行为的后果转嫁给市民。
  
  形象工程暂搁一边</P>
<P>  杨先生(政府公务员):由“穿衣戴帽”工程带来的维修费用问题,在我看来,只要不涉及房屋质量、仅仅只是房屋外观的话,可以暂时放一边,谁都不用为曾经的形象工程买单。相反,如果是涉及房屋安全质量,真正需要维修,则应该按建设部的有关规定来决定如何分摊维修费用,费用由业主分担也无异议。
  
  应该进行市民听证</P>
<P>  方小姐(媒体人士):政府花钱美化环境,房屋业主的房产也得到了形象改善,但只是一种外观收益,其带来的长远影响则是潜在的、暂时不可估量的,具体如何分摊维修费用,最好还是进行市民听证,让公众自己决定怎样分担。
  
  政府业主各出一半</P>
<P>  胡先生(广州某小学教师):政府出一部分钱,自己也拿出一些装修房子,自己住得舒服,从外面看起来也好看,何乐而不为?再说,如果一个大城市看上去到处破破烂烂,以后还有谁会来观光或投资啊?维护广州形象也是每个广州市民的应尽义务才是。</P>
<P>
  ■ 专家视点</P>
<P>  不应只是政府说了算</P>
<P>  省财政厅研究所所长黎旭东:美化市容环境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要不要做、采取什么方式做,却就不能单一由政府部门说了算。正确的解决途径应该是转变行政思维方式,将实施某一政策的好处、必要性讲足,然后通过合法的民主程序,来让市民自己决定要不要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城市问题。因为这些施政行为后面关涉到了成千上万市民的切身利益。
  
  沟通不够政府要补课</P>
<P>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博导蔡立辉:维护统一整洁的城市形象肯定有必要。目前争论其实是由于相关制度缺失和市民的公共责任不觉醒两方面促成的。</P>
<P>  在国外,涉及到业主房屋的维修,都是由业主自己来完成的。如果实在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或其它原因造成未能按期维修房屋,并因之影响市容,按相关法规,业主应受到政府一定惩罚。作为城市居民,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城市形象,对城市具有公共责任和义务的。但由于政府当初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时,没有充分地与市民沟通,没有让市民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志,结果造成目前的尴尬局面。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讲,最亟需的就是加紧“补课”,补上专门针对城市房屋外立面的维修而做出相关法规或制度化规定。
  
  成立业委会投票表决</P>
<P>  广州市律协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奋飞: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这个工程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了这个城市的整体大局来着想。“卫生城市”这个称号带来更重要的是经济和旅游投资方面的效益,能够让大多数人受益。如果这个工程只涉及到一些公共设施,像马路,路灯之类,这部分的资金应该由政府来出。如果工程涉及到了民居的话,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做法,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由业主来投票表决。</P>[em05]<P>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hyp/200409210244.asp</P>
<P>“穿衣戴帽”维护费该谁买单</P>
<P>2004-09-21 09:30:3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杨晓红 成婷</P>
<P></P>
<P>一群工人正在清洁建筑物屋顶。“美化城市,人人有责”这句熟悉的口号现在因为资金问题而变得有点尴尬。 刘可 摄</P>
<P>  “三年一中变”政府出资8亿改造城市景观,三年后却因后续维修资金缺口问题引发争议</P>
<P>  日前,广州市有人大代表针对广州内环路一带的沿线房屋在几年前大规模的“穿衣戴帽”工程后出现的后期维修和保养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政府能从市财政支出中设立相关的专项维修基金。有关部门则答复应该以房屋业主维修为主,政府适当支持为辅。</P>
<P>  这一答复在市民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穿衣戴帽”是政府的政绩工程,市民不应该出钱。那么沿街房屋“穿衣戴帽”到底是形象工程还是福民工程?六年后广州将迎来亚运,市民还需不需要“穿衣戴帽”?市容扮靓怎样买单付账才合理?</P>
<P>
  ■ 名词解释</P>
<P>  “穿衣戴帽”:按行内人士解释,所谓“穿衣”,是指凡城市临街建筑,均需进行外部清尘并统一色彩;所谓“戴帽”,是指进行统一规格的屋顶造型。</P>
<P>
  ■ 记者调查</P>
<P>  城市的“面子”出了问题</P>
<P>  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间纷纷上马“穿衣戴帽”工程。广州人都还记得,2001年4月,在“三年一中变”的城市建设中,广州继初步解决了市容脏乱差和交通堵塞问题之后,曾对全市“一边三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景观改造工程。“一区三边”指的是中心区、内环路边、珠江岸边、主干道边,其涉及范围之广、改造力度之大,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P>
<P>  据事后相关统计表明,经过这次环境整治,广州约5000余栋陈旧楼宇焕然一新,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在上下九、北京路、龟岗一带,代表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重现光彩;而恒福路、桂花岗一带的旧楼都换上了新装,当时看上去比许多新建的楼盘还要漂亮;滨江路一带更是变得风景宜人。政府为此项城市景观改造工程买单达到8亿多元。</P>
<P>  然而,三年后,当初“穿衣戴帽”的临线房屋,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本月16日,记者在滨江路、南田路和内环路一带,发现许多临街房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墙体剥落、裂缝、以及许多因墙面脱落而裸露出来的大块大块斑驳不堪的内墙。在滨江中路,面朝马路的一片民居墙上,大片蓝色、黄色的涂料已大面积剥落,有人则用白色涂料填补,形成一个醒目的大“补丁”。</P>
<P>  对于房屋立面维修的问题,市民大多反映冷淡。在滨江路沿线,一位住沿街的老伯则称:“墙里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但是墙外的事就和我们没多大关系了,政府不能为了他们的面子,不管我们的里子。”</P>
<P>
  ■ 观点交锋</P>
<P>  焦点A: “穿衣戴帽”有无必要?
  
  不如优先发展经济</P>
<P>  周先生(保险公司职员):不光广州,现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有急躁冒进的感觉。搞城市形象没错,但只肯花表面功夫涂脂抹粉,不肯真正下力气来踏踏实实解决老城区改造问题、解决就业难题、解除城市经济发展的种种桎梏等,我敢说,目前,99%的“穿衣戴帽”工程都无必要。</P>
<P>  冯女士(家庭主妇):现在下岗人员生活紧张,政府有钱不如优先发展经济,现在花钱买面子恐怕不合适吧?
  
  城市发展不能突击</P>
<P>  杨先生(广州某大学老师):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搞突击,如果只是为了配合一下上面的文件,或者单纯为了突击迎检,而整治城市环境就是劳民伤财了。
  
  城市面子关乎发展</P>
<P>  李先生(私营企业主):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即先要面子后赚钱,还是先赚钱后装扮面子。这也涉及到对视点经济如何定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面子问题就不再是小问题了,而是关乎进一步滚动发展的问题,即形象越好招商引资越快,形象越差越没经济活力。比如亚运会能向世人展示一个破烂的广州吗?
  
  政府有钱“扮靓”无妨</P>
<P>  龙先生(广告公司白领):“穿衣戴帽”让房屋变漂亮了,让城市美容了,怎么说也是好事,但要市民为此出钱,就有些勉强了。因为政府是靠纳税人养着的,当然应该为市民做好公益事业。政府掂量自己口袋,有钱就可以把城市打扮得更漂亮,没钱就暂时不做也问题不大。</P>
<P>
  焦点B: “穿衣戴帽”该谁买单?
  
  政府受益政府出资</P>
<P>  邹先生(外企员工):“穿衣戴帽”工程纯粹是政府行为,当初动工实施装修时,也没有征求房屋业主意见,现在维修让业主出钱,显然有些莫名其妙。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来看,也应该政府买单才是,政府不应该将自己行为的后果转嫁给市民。
  
  形象工程暂搁一边</P>
<P>  杨先生(政府公务员):由“穿衣戴帽”工程带来的维修费用问题,在我看来,只要不涉及房屋质量、仅仅只是房屋外观的话,可以暂时放一边,谁都不用为曾经的形象工程买单。相反,如果是涉及房屋安全质量,真正需要维修,则应该按建设部的有关规定来决定如何分摊维修费用,费用由业主分担也无异议。
  
  应该进行市民听证</P>
<P>  方小姐(媒体人士):政府花钱美化环境,房屋业主的房产也得到了形象改善,但只是一种外观收益,其带来的长远影响则是潜在的、暂时不可估量的,具体如何分摊维修费用,最好还是进行市民听证,让公众自己决定怎样分担。
  
  政府业主各出一半</P>
<P>  胡先生(广州某小学教师):政府出一部分钱,自己也拿出一些装修房子,自己住得舒服,从外面看起来也好看,何乐而不为?再说,如果一个大城市看上去到处破破烂烂,以后还有谁会来观光或投资啊?维护广州形象也是每个广州市民的应尽义务才是。</P>
<P>
  ■ 专家视点</P>
<P>  不应只是政府说了算</P>
<P>  省财政厅研究所所长黎旭东:美化市容环境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要不要做、采取什么方式做,却就不能单一由政府部门说了算。正确的解决途径应该是转变行政思维方式,将实施某一政策的好处、必要性讲足,然后通过合法的民主程序,来让市民自己决定要不要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城市问题。因为这些施政行为后面关涉到了成千上万市民的切身利益。
  
  沟通不够政府要补课</P>
<P>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博导蔡立辉:维护统一整洁的城市形象肯定有必要。目前争论其实是由于相关制度缺失和市民的公共责任不觉醒两方面促成的。</P>
<P>  在国外,涉及到业主房屋的维修,都是由业主自己来完成的。如果实在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或其它原因造成未能按期维修房屋,并因之影响市容,按相关法规,业主应受到政府一定惩罚。作为城市居民,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城市形象,对城市具有公共责任和义务的。但由于政府当初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时,没有充分地与市民沟通,没有让市民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志,结果造成目前的尴尬局面。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讲,最亟需的就是加紧“补课”,补上专门针对城市房屋外立面的维修而做出相关法规或制度化规定。
  
  成立业委会投票表决</P>
<P>  广州市律协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奋飞: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这个工程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了这个城市的整体大局来着想。“卫生城市”这个称号带来更重要的是经济和旅游投资方面的效益,能够让大多数人受益。如果这个工程只涉及到一些公共设施,像马路,路灯之类,这部分的资金应该由政府来出。如果工程涉及到了民居的话,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做法,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由业主来投票表决。</P>[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