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打造“海上大巴” 高速双体船称霸海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8:04:41
<P>来源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4919-1333112.html</P>
<P>高速双体船(HSV)作为一种新型海上作战支援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从澳大利亚海军在参加1999年的东帝汶维和行动中首次把它从商场拉到战场后,它在兵力投送和后勤支援方面的优势开始使其“扬名”,此后,美军连续从澳大利亚租借了3艘,历经3年的使用验证后,美军高层近日表示,将在全球部署100艘HSV,并希望美军在2012年前能够获得近30艘组成舰队,将其打造成未来的“海上大巴”,希望借此在21世纪继续称霸海洋。</P>
<P>2004年3月,一年一度的韩美联合军演中,美军的高速支援舰在短短1个多小时内把几百名美军士兵和其装备的“斯特赖克”装甲车从位于日本冲绳的军事基地运到了韩国海岸,完成这一火速支援任务的是美军的高速支援舰——“合资企业”号,由于部署在美军驻日海军基地供美第三海军陆战队使用,该舰有了个贴切的绰号——“西太平洋快车”。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是一艘从澳大利亚租借来的高速双体船HSV,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军事强国只有租借高科技武器给其他国家,少有从其他国家借“家伙”来使的,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生产的高速双体船具有符合美军新作战需求的特定优势。 </P>
<P>  <B>维和任务完成出色受重视</B>
<P>  世界上最先制造出双体船的是美国,但让它在军事领域“扬名”的却是澳大利亚海军。
<P>  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美国海军就已开始重视双体船的研制,并于1973年率先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小型双体船“凯玛利诺”号。该船排水量为220吨,船长27米,宽14米。美国后来又建造了两艘试验船,以进一步探讨双体舰的发展前途。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建成的“海影”号隐形试验舰也是双体结构。另外,美国海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服役了3500吨级AGOS-19“维多利亚”级双体船型的海洋监视船,长71.5米,宽29米,吃水7.6米,航速16节,可搭载36人,它在实际中的使用表明,双体船具有非常好的适航性。
<P>  除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进行双体船的研制,但常规双体船虽然具有较好的适航能力,但航速比较低,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求,为此各国开始把目标转向现代高速双体船的研究,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是澳大利亚。2003年5月,澳大利亚因凯特INCAT公司所生产的高速双体船,曾荣获了世界造船界的一个重要奖项——“最受瞩目新建快速渡轮奖”,而因凯特公司的高速双体船占世界高速船市场份额近40%,具有十分成熟的技术。
<P>  正是高速双体船在商用领域的成功使它获得了军界的重视。在1999年到2001年东帝汶维和行动中,澳大利亚海军租借了一艘长86米的高速双体船,将其改名为“杰维斯湾”号。在行动中,该船高速往返于各港口之间,在国际维和部队的兵力投送和后勤支援方面表现出色,证明了大型商用双体船在海上军事运输中可以担当重任。
<P>  2000年7月,在美国“塔拉瓦”两栖戒备大队的配合下,澳大利亚海军与该国国防科技机构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对“杰维斯湾”号进行了一系列海上测试,也就是在此期间,美国海军相中了该船的高速支援能力,并着手把这种新式后勤补给舰通过租赁的方式引入美军。美军希望以其为蓝本,通过使用测试,直接利用它的技术,发展符合美军作战需求的新型战区支援舰,因此,美军此后连续从澳大利亚租借了3艘高速双体船。
<P>  第一艘为2001年租借的HSV-X1“合资企业”号。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美军要求因凯特公司对船体进行了结构改装,增加了直升机起降平台,使之能够起降SH-60“海鹰”和CH-46“海上骑士”这类大型军用直升机。此外还增加了一个液压车辆坡道,以便在船尾和船舷两侧迅速地装卸车辆。改进后的双体船已经适合美军的作战要求,“合资企业”号参加过伊拉克战争和出兵利比里亚等军事行动。
<P>  第二艘为2002年11月租借的高速双体船TSV-1X“矛头”,后更名为“先锋”号,美军将其定位为战区支援舰,这艘船也按美国陆军的要求进行了为期53天的改装。“先锋”号高速双体船长98米,采用全铝合金外壳,载重能力770吨。从作战性能上讲,TSV-1X“先锋”号除具有多功能、载重量大、吃水浅、速度快、机动性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外,还建有可搭载2架直升机的飞行甲板及一个可停放2架直升机的机库,这使得它能同时搭载4架直升机,具有更强大的作战支援能力。
<P>  去年8月,美军又从澳大利亚租了第三艘高速运输舰HVS-X2“迅捷”号也有译为“褐雨燕”号。“迅捷”号安装有一船艉坡道,具有直接从船尾或右舷装卸载货物的能力。坡道能够装载或卸载多种军用车辆,包括M1A1主战坦克。“迅捷”号同样也安装了一台起重机,能够在航行时发射和回收重达11.8吨的小型快艇和无人航行器。起重机还具有从飞行甲板上举起9.98吨货物的能力。“迅捷”号的直升机飞行甲板可供MH-60S“骑士鹰”、CH-46“海王”、UH-1“休伊”和AH-1“眼镜蛇”等直升机作业。船上还有一个区域,可停放和保存两架MH-60S直升机,以保护直升机免遭天气的侵蚀,从而改善直升机在白天、夜晚和各种天气条件下的航空作业。另外,“迅捷”号的每个船舱都安装有自动灭火系统。值班人员也能远程启动灭火设备。
<P>  除了这几艘租借来的HSV外,美国还着手研制自己的高速支援舰。应美国海战发展司令部的要求,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在2000年开展了“海长矛”小艇的设计方案研究。该项目目前还没有提出成熟的设计方案,但船体已经确定为使用双体船结构。
<P>  <B>多拉快跑符合快速作战要求</B>
<P>  高速双体船的研究和应用之所以如此受美军重视,关键在于它既能“多拉”又能“快跑”。
<P>  双体船由置于水下的两个圆筒形船体、小水线面的双支柱和上船体三部分组成。双体船的设计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减小水线面积,降低波浪对船舶的影响。其基本形状是水面上的箱体结构通过两个纵向支柱与水下的两个圆筒形船体连成一体。由于水流通过两个水下船体之间时产生相互作用,沿着船体方向存在着局部高压和局部低压区域。通过在船体特定的位置处改变船体半径或线型,可大大减小阻力。因此,与常规单体船相比,高速双体船受海浪影响小,有超常的高速度。这种双体船的速度可以轻松地达到42节,而美军现有的后勤支援舰速度只能达到10—12节,它速度比后者快出近3倍。此外它的机动性也令人称道,能以全速进行90度转弯,最高速行驶时的制动距离仅有一个半船身。
<P>  另外,长方形的上部箱体结构可提供较大的密闭容积和甲板面积,使它拥有超大的运输能力。美军最大的C-5军事运输机一次也不过运载2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而一艘98米长的战区支援舰却可以运输10辆,长112米的战区支援舰一次可以运输16辆,还可同时运输坦克乘员,就是说坦克在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便能直接开战。有了高速运输船后,部队机动就有了新的选择,过去要用一整天时间将一个排的装甲车塞进飞机,而现在同样时间可装载一两个连队。
<P>  这两项优势使它恰好满足与美军的快速部署与濒海战斗战略的要求。在美军近两年的军事战略大转型中,“快”字是美军目前追求的最高目标,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要求美军能够在96小时内将一支作战旅、在120小时内将一个作战师、在30天内将5个作战师投送到世界任何角落。要做到如此快速的机动部署能力,除了依靠空运和地面运输力量外,快速灵活的海运能力也必不可少,而高速双体船的两点优势正好弥补了美军目前海上运输能力不足的缺陷。
<P>  <B>想当主力还须弥补诸多缺陷</B>
<P>  尽管高速双体船在快速支援方面能力突出,但若要在海战中广泛应用还须做出相当的改进。
<P>  首先,它的续航力不足限制了高速双体船在海战中的推广使用。高速双体船发展的出发点不是要解决远程运输问题,而是解决两个港口之间的近程高速运输问题。其航速非常高,目前已经可以达到三、四十节以上,未来实现60~70节的高航速也是有可能的,但其航程非常有限,通常只有500~1000海里左右。但如果用于远程支援作战,则必须保证在不加油的情况下高速航行几昼夜到几十昼夜,航行数千海里,这对于目前的高速双体船来说,还远远达不到。
<P>  其次,目前的高速双体船的适航能力不足。澳大利亚海军在使用“杰维斯湾”号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受船体结构的限制,该船在浪高超过4米,风速超过33节,或者海况超过5级时,将无法正常运行。鉴于上述局限性,澳大利亚海军已经不再打算使用高速海运船。不过,美军依然期望通过技术改造使其达到作战要求。
<P>  首先要达到的是提高续航能力。其中有两种方案最为可行一种是加装远程燃油箱,另一种是加装油料补给设备。例如,美军租界的“合资企业”号已经安装了远程燃油箱,可额外携带24万升燃油,航程因此从400海里提高到了1250海里。但由于航行途中携带大量的燃油,造成排水量增大,如果使用原来的推进系统,则难以保持高速度优势,因此不得不要求生产商对动力系统做出改进。
<P>  “西太平洋快车”号上安装了逆渗透脱盐装置,当船上搭载1000名士兵时,基本上能够满足对淡水的需求,在运载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船舶的排水量。如果在船上配置直升机甲板,或者设置一个垂直补给点,船上还可以不再装载供运载部队使用的大量食品,可进一步降低排水量,提高续航能力。限制高速双体船续航能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船员编制。由于受空间和排水量的限制,船上人员编制较少,船员的工作负担相对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速双体船不能在海上持续航行过长时间。
<P>  为了缩短海军陆战队上下船的时间,“西太平洋快车”号的生产厂商棗澳大利亚Austal船厂设想了一种“机动装卸”的方法,也就是不再象常规运输船舶那样依靠人力和机械来装卸物资上下船,而是将装备和备品备件装在卡车等交通工具上,然后直接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直接开下来。Austal船厂的军品项目经理吉姆·吉利斯表示,如果依靠传统的物资搬运方式,95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其车辆、设备的上下船时间需要4~5小时,而使用“机动装卸”方法后的时间下降到2小时,将来还有可能降低到1小时。
<P>  另外,由于高速双体船的船体采用铝合金材料,这使得其在海洋中航行时的安全和抗打击能力大打折扣,若要将其在远程作战中大规模使用,船体的结实度必须有效提高。
<P>  目前,除了作为战区支援舰外,高速双体船在战场上的其它表现也相当成功。除了战场运输以外,“合资企业”还能投送特种部队、投放水下扫雷器、运送伤员,此外它还可以担任两栖行动的指挥与后勤基地。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先锋”号航程达到29305海里,行动区域从约旦到科威特,覆盖了中央司令部所辖战区西部的绝大部分,共运送751支部队和近1500辆军车,在卡塔尔海岸还跑出了48.7节的速度,性能令人称奇。据说还承担了对伊拉克港口的近海攻击任务,在战争开始初期突袭成功了伊拉克的海上石油供给转运站。
<P>  为了更好地满足作战需要,澳大利亚的造船公司还计划推出军用多用途高速船HSV—M。每艘HSV—M价值8500万美元,它加固了船首和烟囱,使其能够在恶劣的海况下以更高的速度航行。如果一切顺利,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希望得到17艘这种高速双体船,作为其未来的“海上大巴”。另外,美国海军还在“海长矛”双体船研究项目的启发下,进一步开展了代号为“石弓”的双体迷你航母研究项目,并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一种可搭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另一种可搭载无人作战飞机或无人侦察飞机,如果这一计划成功实施,高速双体船的未来海上军事用途将不再限于是“海上大巴补给支援舰队”,而将成为名副其实际的“海上大巴战队”。
<P>  <B>超级租借助称霸</B>
<P>  近几年的战争实践表明,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它的重型军事物资的运输也常常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不断扬起鞭子让后勤部门跑得更快的情况下,美军的高层不得不多方需求解决方案,最近提出大型军用飞艇、大型海上军事浮动基地的概念都是这种作战要求逼迫下想出的绝招。
<P>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时没有高航速的后勤补给舰,怎么办﹖超级大国也选择外借路,于是便有了“超级租借”。一艘HSV高速双体船1年的租金是2000万美元,3艘1年就是6000万美元,不过,有美国纳税人毫无怨言的埋单,美国政府当然不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好在超级租借显示了超级性能,HSV在伊拉克近海的几次表现似乎让美军官员很满意。不过,美军租来HSV的初衷似乎是为了提高远程补给能力,但现在大有把它改进为濒海战斗舰的苗头,美国海军“石弓”双体迷你航母项目的展开即表明了这一点。
<P>  按理说,美军战舰从1960年越南战争以后,除用于少量小冲突以外,美国海军至今还没有面临直接对抗这些近岸威胁的局面,接着冷战结束和前苏联强大的远海舰队瓦解,美国海军在全球水面上没有任何实质威胁。但是,正所谓尺有所短,从90年代海湾战争开始,美国舰队在敌对方海岸水域进行军事行动,所有的作战已经是近海,并沿着海岸,在礁石和浅滩等恶劣水域环境,大型的舰只无法靠近,美国海军舰船在最近三十年损坏五艘,都发生在近海水域。欲保持绝对军事霸权的美军岂能忍受,这种情况下,HSV相对较好的适航性和吃水钱的优势就有了发挥的舞台。目前用于货物运输的滚装船或两栖运输舰的吃水深度至少要6米,而高速双体船的吃水深度只有3米多,这使其对港口规模的要求显著降低,从而使美军在全世界能利用的港口数量大大增加,若美国装备100艘双体船的目标实现,美国大兵将有更多显示存在的舞台。
</P><P>来源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4919-1333112.html</P>
<P>高速双体船(HSV)作为一种新型海上作战支援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从澳大利亚海军在参加1999年的东帝汶维和行动中首次把它从商场拉到战场后,它在兵力投送和后勤支援方面的优势开始使其“扬名”,此后,美军连续从澳大利亚租借了3艘,历经3年的使用验证后,美军高层近日表示,将在全球部署100艘HSV,并希望美军在2012年前能够获得近30艘组成舰队,将其打造成未来的“海上大巴”,希望借此在21世纪继续称霸海洋。</P>
<P>2004年3月,一年一度的韩美联合军演中,美军的高速支援舰在短短1个多小时内把几百名美军士兵和其装备的“斯特赖克”装甲车从位于日本冲绳的军事基地运到了韩国海岸,完成这一火速支援任务的是美军的高速支援舰——“合资企业”号,由于部署在美军驻日海军基地供美第三海军陆战队使用,该舰有了个贴切的绰号——“西太平洋快车”。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是一艘从澳大利亚租借来的高速双体船HSV,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军事强国只有租借高科技武器给其他国家,少有从其他国家借“家伙”来使的,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生产的高速双体船具有符合美军新作战需求的特定优势。 </P>
<P>  <B>维和任务完成出色受重视</B>
<P>  世界上最先制造出双体船的是美国,但让它在军事领域“扬名”的却是澳大利亚海军。
<P>  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美国海军就已开始重视双体船的研制,并于1973年率先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小型双体船“凯玛利诺”号。该船排水量为220吨,船长27米,宽14米。美国后来又建造了两艘试验船,以进一步探讨双体舰的发展前途。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建成的“海影”号隐形试验舰也是双体结构。另外,美国海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服役了3500吨级AGOS-19“维多利亚”级双体船型的海洋监视船,长71.5米,宽29米,吃水7.6米,航速16节,可搭载36人,它在实际中的使用表明,双体船具有非常好的适航性。
<P>  除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进行双体船的研制,但常规双体船虽然具有较好的适航能力,但航速比较低,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求,为此各国开始把目标转向现代高速双体船的研究,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是澳大利亚。2003年5月,澳大利亚因凯特INCAT公司所生产的高速双体船,曾荣获了世界造船界的一个重要奖项——“最受瞩目新建快速渡轮奖”,而因凯特公司的高速双体船占世界高速船市场份额近40%,具有十分成熟的技术。
<P>  正是高速双体船在商用领域的成功使它获得了军界的重视。在1999年到2001年东帝汶维和行动中,澳大利亚海军租借了一艘长86米的高速双体船,将其改名为“杰维斯湾”号。在行动中,该船高速往返于各港口之间,在国际维和部队的兵力投送和后勤支援方面表现出色,证明了大型商用双体船在海上军事运输中可以担当重任。
<P>  2000年7月,在美国“塔拉瓦”两栖戒备大队的配合下,澳大利亚海军与该国国防科技机构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对“杰维斯湾”号进行了一系列海上测试,也就是在此期间,美国海军相中了该船的高速支援能力,并着手把这种新式后勤补给舰通过租赁的方式引入美军。美军希望以其为蓝本,通过使用测试,直接利用它的技术,发展符合美军作战需求的新型战区支援舰,因此,美军此后连续从澳大利亚租借了3艘高速双体船。
<P>  第一艘为2001年租借的HSV-X1“合资企业”号。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美军要求因凯特公司对船体进行了结构改装,增加了直升机起降平台,使之能够起降SH-60“海鹰”和CH-46“海上骑士”这类大型军用直升机。此外还增加了一个液压车辆坡道,以便在船尾和船舷两侧迅速地装卸车辆。改进后的双体船已经适合美军的作战要求,“合资企业”号参加过伊拉克战争和出兵利比里亚等军事行动。
<P>  第二艘为2002年11月租借的高速双体船TSV-1X“矛头”,后更名为“先锋”号,美军将其定位为战区支援舰,这艘船也按美国陆军的要求进行了为期53天的改装。“先锋”号高速双体船长98米,采用全铝合金外壳,载重能力770吨。从作战性能上讲,TSV-1X“先锋”号除具有多功能、载重量大、吃水浅、速度快、机动性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外,还建有可搭载2架直升机的飞行甲板及一个可停放2架直升机的机库,这使得它能同时搭载4架直升机,具有更强大的作战支援能力。
<P>  去年8月,美军又从澳大利亚租了第三艘高速运输舰HVS-X2“迅捷”号也有译为“褐雨燕”号。“迅捷”号安装有一船艉坡道,具有直接从船尾或右舷装卸载货物的能力。坡道能够装载或卸载多种军用车辆,包括M1A1主战坦克。“迅捷”号同样也安装了一台起重机,能够在航行时发射和回收重达11.8吨的小型快艇和无人航行器。起重机还具有从飞行甲板上举起9.98吨货物的能力。“迅捷”号的直升机飞行甲板可供MH-60S“骑士鹰”、CH-46“海王”、UH-1“休伊”和AH-1“眼镜蛇”等直升机作业。船上还有一个区域,可停放和保存两架MH-60S直升机,以保护直升机免遭天气的侵蚀,从而改善直升机在白天、夜晚和各种天气条件下的航空作业。另外,“迅捷”号的每个船舱都安装有自动灭火系统。值班人员也能远程启动灭火设备。
<P>  除了这几艘租借来的HSV外,美国还着手研制自己的高速支援舰。应美国海战发展司令部的要求,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在2000年开展了“海长矛”小艇的设计方案研究。该项目目前还没有提出成熟的设计方案,但船体已经确定为使用双体船结构。
<P>  <B>多拉快跑符合快速作战要求</B>
<P>  高速双体船的研究和应用之所以如此受美军重视,关键在于它既能“多拉”又能“快跑”。
<P>  双体船由置于水下的两个圆筒形船体、小水线面的双支柱和上船体三部分组成。双体船的设计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减小水线面积,降低波浪对船舶的影响。其基本形状是水面上的箱体结构通过两个纵向支柱与水下的两个圆筒形船体连成一体。由于水流通过两个水下船体之间时产生相互作用,沿着船体方向存在着局部高压和局部低压区域。通过在船体特定的位置处改变船体半径或线型,可大大减小阻力。因此,与常规单体船相比,高速双体船受海浪影响小,有超常的高速度。这种双体船的速度可以轻松地达到42节,而美军现有的后勤支援舰速度只能达到10—12节,它速度比后者快出近3倍。此外它的机动性也令人称道,能以全速进行90度转弯,最高速行驶时的制动距离仅有一个半船身。
<P>  另外,长方形的上部箱体结构可提供较大的密闭容积和甲板面积,使它拥有超大的运输能力。美军最大的C-5军事运输机一次也不过运载2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而一艘98米长的战区支援舰却可以运输10辆,长112米的战区支援舰一次可以运输16辆,还可同时运输坦克乘员,就是说坦克在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便能直接开战。有了高速运输船后,部队机动就有了新的选择,过去要用一整天时间将一个排的装甲车塞进飞机,而现在同样时间可装载一两个连队。
<P>  这两项优势使它恰好满足与美军的快速部署与濒海战斗战略的要求。在美军近两年的军事战略大转型中,“快”字是美军目前追求的最高目标,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要求美军能够在96小时内将一支作战旅、在120小时内将一个作战师、在30天内将5个作战师投送到世界任何角落。要做到如此快速的机动部署能力,除了依靠空运和地面运输力量外,快速灵活的海运能力也必不可少,而高速双体船的两点优势正好弥补了美军目前海上运输能力不足的缺陷。
<P>  <B>想当主力还须弥补诸多缺陷</B>
<P>  尽管高速双体船在快速支援方面能力突出,但若要在海战中广泛应用还须做出相当的改进。
<P>  首先,它的续航力不足限制了高速双体船在海战中的推广使用。高速双体船发展的出发点不是要解决远程运输问题,而是解决两个港口之间的近程高速运输问题。其航速非常高,目前已经可以达到三、四十节以上,未来实现60~70节的高航速也是有可能的,但其航程非常有限,通常只有500~1000海里左右。但如果用于远程支援作战,则必须保证在不加油的情况下高速航行几昼夜到几十昼夜,航行数千海里,这对于目前的高速双体船来说,还远远达不到。
<P>  其次,目前的高速双体船的适航能力不足。澳大利亚海军在使用“杰维斯湾”号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受船体结构的限制,该船在浪高超过4米,风速超过33节,或者海况超过5级时,将无法正常运行。鉴于上述局限性,澳大利亚海军已经不再打算使用高速海运船。不过,美军依然期望通过技术改造使其达到作战要求。
<P>  首先要达到的是提高续航能力。其中有两种方案最为可行一种是加装远程燃油箱,另一种是加装油料补给设备。例如,美军租界的“合资企业”号已经安装了远程燃油箱,可额外携带24万升燃油,航程因此从400海里提高到了1250海里。但由于航行途中携带大量的燃油,造成排水量增大,如果使用原来的推进系统,则难以保持高速度优势,因此不得不要求生产商对动力系统做出改进。
<P>  “西太平洋快车”号上安装了逆渗透脱盐装置,当船上搭载1000名士兵时,基本上能够满足对淡水的需求,在运载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船舶的排水量。如果在船上配置直升机甲板,或者设置一个垂直补给点,船上还可以不再装载供运载部队使用的大量食品,可进一步降低排水量,提高续航能力。限制高速双体船续航能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船员编制。由于受空间和排水量的限制,船上人员编制较少,船员的工作负担相对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速双体船不能在海上持续航行过长时间。
<P>  为了缩短海军陆战队上下船的时间,“西太平洋快车”号的生产厂商棗澳大利亚Austal船厂设想了一种“机动装卸”的方法,也就是不再象常规运输船舶那样依靠人力和机械来装卸物资上下船,而是将装备和备品备件装在卡车等交通工具上,然后直接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直接开下来。Austal船厂的军品项目经理吉姆·吉利斯表示,如果依靠传统的物资搬运方式,95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其车辆、设备的上下船时间需要4~5小时,而使用“机动装卸”方法后的时间下降到2小时,将来还有可能降低到1小时。
<P>  另外,由于高速双体船的船体采用铝合金材料,这使得其在海洋中航行时的安全和抗打击能力大打折扣,若要将其在远程作战中大规模使用,船体的结实度必须有效提高。
<P>  目前,除了作为战区支援舰外,高速双体船在战场上的其它表现也相当成功。除了战场运输以外,“合资企业”还能投送特种部队、投放水下扫雷器、运送伤员,此外它还可以担任两栖行动的指挥与后勤基地。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先锋”号航程达到29305海里,行动区域从约旦到科威特,覆盖了中央司令部所辖战区西部的绝大部分,共运送751支部队和近1500辆军车,在卡塔尔海岸还跑出了48.7节的速度,性能令人称奇。据说还承担了对伊拉克港口的近海攻击任务,在战争开始初期突袭成功了伊拉克的海上石油供给转运站。
<P>  为了更好地满足作战需要,澳大利亚的造船公司还计划推出军用多用途高速船HSV—M。每艘HSV—M价值8500万美元,它加固了船首和烟囱,使其能够在恶劣的海况下以更高的速度航行。如果一切顺利,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希望得到17艘这种高速双体船,作为其未来的“海上大巴”。另外,美国海军还在“海长矛”双体船研究项目的启发下,进一步开展了代号为“石弓”的双体迷你航母研究项目,并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一种可搭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另一种可搭载无人作战飞机或无人侦察飞机,如果这一计划成功实施,高速双体船的未来海上军事用途将不再限于是“海上大巴补给支援舰队”,而将成为名副其实际的“海上大巴战队”。
<P>  <B>超级租借助称霸</B>
<P>  近几年的战争实践表明,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它的重型军事物资的运输也常常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不断扬起鞭子让后勤部门跑得更快的情况下,美军的高层不得不多方需求解决方案,最近提出大型军用飞艇、大型海上军事浮动基地的概念都是这种作战要求逼迫下想出的绝招。
<P>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时没有高航速的后勤补给舰,怎么办﹖超级大国也选择外借路,于是便有了“超级租借”。一艘HSV高速双体船1年的租金是2000万美元,3艘1年就是6000万美元,不过,有美国纳税人毫无怨言的埋单,美国政府当然不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好在超级租借显示了超级性能,HSV在伊拉克近海的几次表现似乎让美军官员很满意。不过,美军租来HSV的初衷似乎是为了提高远程补给能力,但现在大有把它改进为濒海战斗舰的苗头,美国海军“石弓”双体迷你航母项目的展开即表明了这一点。
<P>  按理说,美军战舰从1960年越南战争以后,除用于少量小冲突以外,美国海军至今还没有面临直接对抗这些近岸威胁的局面,接着冷战结束和前苏联强大的远海舰队瓦解,美国海军在全球水面上没有任何实质威胁。但是,正所谓尺有所短,从90年代海湾战争开始,美国舰队在敌对方海岸水域进行军事行动,所有的作战已经是近海,并沿着海岸,在礁石和浅滩等恶劣水域环境,大型的舰只无法靠近,美国海军舰船在最近三十年损坏五艘,都发生在近海水域。欲保持绝对军事霸权的美军岂能忍受,这种情况下,HSV相对较好的适航性和吃水钱的优势就有了发挥的舞台。目前用于货物运输的滚装船或两栖运输舰的吃水深度至少要6米,而高速双体船的吃水深度只有3米多,这使其对港口规模的要求显著降低,从而使美军在全世界能利用的港口数量大大增加,若美国装备100艘双体船的目标实现,美国大兵将有更多显示存在的舞台。
</P>
图2
这是它那个发展阶段正常发生的事
<P>这是租借澳大利亚的啊!!!!!!!!!!!</P>[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