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学出现以贫富划分交往现象 贫困生自尊受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41:44
<P>转:新华网</P>
<P>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用手机,贫困生却要靠到处打工维持学业和生活。大学校园里日益突出的的贫富差距现象给大学生心理成长造成冲击,也使校方的学生管理面临难题。专家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对他们毕业后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事业、人生带来不利。专家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缩小"象牙塔"里的贫富差。</P>
<P>大学校园出现以贫富划分交往群体现象 </P>
<P>  记者在西安几所高校采访时发现,许多贫困生学习期间很大精力用在联系勤工助学岗位上,他们在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学生却是手机、电脑、数码像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P>
<P>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附近的餐馆,生意十分火爆,记者看到来这里消费的大多是高校学生。一些正在就餐的同学告诉记者,通常在节日、同学生日或有同学得奖学金的时候,他们就出来聚餐,大多是家境还可以的,埋单一般是大家"凑份子",一顿饭二三百元左右。也有"有钱人"轮流"坐庄"请客的,一顿吃四五百元是常事。</P>
<P>  西北大学物理系大四学生苏斌说,现在大学生交往很多是以经济条件的好坏来划分的,能穿得起同等品牌的衣服、用同等品牌的化妆品、都有笔记本电脑等等,就有共同语言,容易成为好朋友。相反,贫困生因为生活都比较拮据,在一起相处的共同语言也多些。</P>
<P>  西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舒拉分析说,如今大学生开支大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因为那些家庭条件不宽裕的学生要和他们交往势必也要多花钱,因此也就不愿和他们交往。这样,学校里自然就把学生分成了两类,有钱的一类,没钱的一类。 </P>
<P>  西安交通大学一位来自江苏太仓、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谈及贫困生时说:"他们就知道学习,没有去过麦当劳,不知道奥斯卡,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我只是同情他们。"他告诉记者,他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那些人家庭条件都不错,这样才可以一起出去吃饭、逛街、旅游。</P>
<P>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石英认为,大学校园中的高消费者与贫困群体的出现是社会上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体现。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各人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种差异带到大学里,必然导致学生的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应该高度重视这个新的校园现象,特别是它对贫困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P>
<P>  <B>贫富差距挫伤贫困生自尊心 </B></P>
<P>  据了解,陕西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在30%左右,其中特困生有10%。他们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100元至150元之间,有的甚至更低。为了完成学业,一些贫困生不得不通过兼职、课外打工等方式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张舒拉认为,校园中的贫富差距对贫困生的负面影响更大,他们本身就承受着一定的经济压力,有钱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优越感,会使他们感到另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冲击他们经过多年主流教育而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P>
<P>  苏斌同学介绍说:"我们班上一个贫困生因为没钱暑假不回家,40天只花了60多元钱,一天只吃一顿饭,而同班家里经济好的同学有人一月零花钱就上千元。这种强烈的反差对人的刺激很大,尤其是贫困生感到心里不平,不少贫困同学都有人生而不公的心理。"</P>
<P>  记者采访到的高校老师和教育专家分析指出,贫富差距这个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这种差距对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让他们更容易产生消极的看法,对家庭、社会产生不满和抱怨,甚至抵触和仇恨的情绪。 </P>
<P>  石英认为,贫富差异客观上已经把同龄大学生镶嵌在了不同的阶层上,而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大学生处在同一个年龄段,又同处校园,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有的学生为一日三餐发愁,如此近距离的对比反差更大。加之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生活需求旺盛,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尤其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 </P>
<P>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的贫困生为了在同学面前充面子而虚构自己的家庭情况,甚至在用助学贷款购买手机等奢侈品,还有的负债高消费。 </P>
<P>  西北大学新闻系大四学生谢方芳说,家庭条件好,只要不是盲目的"摆阔"攀比,保持理性的消费态度,量入为出,既使是花钱比别人多,他人也无可指责。但是有的人家里明明很困难,自己还申请减免学费,也要高消费就不足取了。比如我认识的一个男生,家里条件不好,可是为了追女朋友,就向别人借钱给女朋友送花、买礼物,为此欠下了不少债。 </P>
<P>  陕西师范大学数科院辅导员王启明介绍说,我带的班上有一贫困生,父亲工伤残疾,母亲神经有问题,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都是弱智。她一个月仅靠学校发的师范类助学金73块钱生活,每月还要节省一点寄给家里。而班上另一个男生父亲是一个外地某大企业的副总。第一年上学报到时他母亲来送,手机、笔记本电脑一应俱全,走时给他留下一个存折说是他一年的零花钱,我一看上边存了4万元。她母亲还嫌我们学校的住宿条件不好,没有中央空调。同样都是大学生,又同在一个班,这样的差距对贫困生的伤害太大了。 </P>
<P>  西北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学生温玉说,面对贫富差距,有些学生怨社会也怨父母,抱怨他们为什么没钱没权。有钱的人穿名牌,用高档化妆品,没钱人吃咸菜啃馒头,现在有的女大学生干色情行业,有的当"二奶",其中一部分是生活所迫,另一部分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学们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因为钱能给人带来尊严呀。没钱连同学都瞧不起你。</P>
<P>  西安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曾对校内200名女生进行过一次女性成材取向问卷调查,其中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找一个好对象比靠自己努力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组织这次调查的钞秋玲老师说,现在大学女生之间谈得很多的是如何化妆,如何有女人味,贫困女生没钱也就无法享有这些,连谈恋爱的优势都没有。</P>
<P>  <B>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是难点 </B></P>
<P>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陈鹏教授认为,大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自尊心的伤害比其他伤害带来的挫折感更强,由此产生的极端情绪和心态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贫困大学生中出现极端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这个影响不仅仅在学校期间,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走向社会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选择。王启明说,在做辅导员工作中,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最大的难点。尽管学校在这方面探索了许多方法,力图使他们有自信自强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远不及现实对他们的影响深刻。</P>
<P>  据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除了强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外,不少学校还多种方式探索实施了弱化差距感的办法。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公寓尽管有不同等次,但校方坚持不以等次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明确规定不管家庭条件怎样,一律按院系划分宿舍,统一标准收费。副校长李伟说,"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存在什么穷人区、富人区,不能人为划分等级"。陕西师范大学多渠道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让贫困生在这些岗位上得到资助,更让他们自己组织实施岗位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王涛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感到这些工作不仅是能挣钱,还能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但学校创造这样机会的能力毕竟有限,解决不了大多数贫困生的问题。</P>
<P>  石英认为,校园贫富差异,表面上看是经济、消费上的差距,实际上已经涉及到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应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方面的教育,对盲目炫耀进行高消费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对于个别消费水平与家庭实际情况不符的学生应及时发现,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其走上邪路。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挺过思想上的难关,但解决这个问题更复杂,需要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P>
<P>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学校管理应尽量弱化贫富差距概念,比如学生公寓应该尽可能地统一住宿标准,统一收费标准。过去以院、系、班为单位集中住宿的办法应该坚持,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学校都建有不同档次的学生公寓,一些学校按不同的公寓收费标准让学生入住,这不但使同一院、系、班的学生分散居住,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客观上在校园里也形成了"富人"、"穷人"区,强化了贫富差距的氛围。另外,应该通过建立新的扶助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和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多创造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学生进一步增加收入;对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可比照城市贫困人口的低保工作,探索实施贫困学生低保机制,以减轻他们在校期间因对未来就业预期不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P>
<P>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部分老师认为,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加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工作方案。(新华网陕西频道 记者 白林 许祖华) </P><P>转:新华网</P>
<P>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用手机,贫困生却要靠到处打工维持学业和生活。大学校园里日益突出的的贫富差距现象给大学生心理成长造成冲击,也使校方的学生管理面临难题。专家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对他们毕业后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事业、人生带来不利。专家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缩小"象牙塔"里的贫富差。</P>
<P>大学校园出现以贫富划分交往群体现象 </P>
<P>  记者在西安几所高校采访时发现,许多贫困生学习期间很大精力用在联系勤工助学岗位上,他们在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学生却是手机、电脑、数码像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P>
<P>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附近的餐馆,生意十分火爆,记者看到来这里消费的大多是高校学生。一些正在就餐的同学告诉记者,通常在节日、同学生日或有同学得奖学金的时候,他们就出来聚餐,大多是家境还可以的,埋单一般是大家"凑份子",一顿饭二三百元左右。也有"有钱人"轮流"坐庄"请客的,一顿吃四五百元是常事。</P>
<P>  西北大学物理系大四学生苏斌说,现在大学生交往很多是以经济条件的好坏来划分的,能穿得起同等品牌的衣服、用同等品牌的化妆品、都有笔记本电脑等等,就有共同语言,容易成为好朋友。相反,贫困生因为生活都比较拮据,在一起相处的共同语言也多些。</P>
<P>  西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舒拉分析说,如今大学生开支大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因为那些家庭条件不宽裕的学生要和他们交往势必也要多花钱,因此也就不愿和他们交往。这样,学校里自然就把学生分成了两类,有钱的一类,没钱的一类。 </P>
<P>  西安交通大学一位来自江苏太仓、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谈及贫困生时说:"他们就知道学习,没有去过麦当劳,不知道奥斯卡,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我只是同情他们。"他告诉记者,他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那些人家庭条件都不错,这样才可以一起出去吃饭、逛街、旅游。</P>
<P>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石英认为,大学校园中的高消费者与贫困群体的出现是社会上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体现。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各人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种差异带到大学里,必然导致学生的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应该高度重视这个新的校园现象,特别是它对贫困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P>
<P>  <B>贫富差距挫伤贫困生自尊心 </B></P>
<P>  据了解,陕西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在30%左右,其中特困生有10%。他们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100元至150元之间,有的甚至更低。为了完成学业,一些贫困生不得不通过兼职、课外打工等方式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张舒拉认为,校园中的贫富差距对贫困生的负面影响更大,他们本身就承受着一定的经济压力,有钱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优越感,会使他们感到另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冲击他们经过多年主流教育而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P>
<P>  苏斌同学介绍说:"我们班上一个贫困生因为没钱暑假不回家,40天只花了60多元钱,一天只吃一顿饭,而同班家里经济好的同学有人一月零花钱就上千元。这种强烈的反差对人的刺激很大,尤其是贫困生感到心里不平,不少贫困同学都有人生而不公的心理。"</P>
<P>  记者采访到的高校老师和教育专家分析指出,贫富差距这个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这种差距对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让他们更容易产生消极的看法,对家庭、社会产生不满和抱怨,甚至抵触和仇恨的情绪。 </P>
<P>  石英认为,贫富差异客观上已经把同龄大学生镶嵌在了不同的阶层上,而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大学生处在同一个年龄段,又同处校园,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有的学生为一日三餐发愁,如此近距离的对比反差更大。加之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生活需求旺盛,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尤其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 </P>
<P>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的贫困生为了在同学面前充面子而虚构自己的家庭情况,甚至在用助学贷款购买手机等奢侈品,还有的负债高消费。 </P>
<P>  西北大学新闻系大四学生谢方芳说,家庭条件好,只要不是盲目的"摆阔"攀比,保持理性的消费态度,量入为出,既使是花钱比别人多,他人也无可指责。但是有的人家里明明很困难,自己还申请减免学费,也要高消费就不足取了。比如我认识的一个男生,家里条件不好,可是为了追女朋友,就向别人借钱给女朋友送花、买礼物,为此欠下了不少债。 </P>
<P>  陕西师范大学数科院辅导员王启明介绍说,我带的班上有一贫困生,父亲工伤残疾,母亲神经有问题,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都是弱智。她一个月仅靠学校发的师范类助学金73块钱生活,每月还要节省一点寄给家里。而班上另一个男生父亲是一个外地某大企业的副总。第一年上学报到时他母亲来送,手机、笔记本电脑一应俱全,走时给他留下一个存折说是他一年的零花钱,我一看上边存了4万元。她母亲还嫌我们学校的住宿条件不好,没有中央空调。同样都是大学生,又同在一个班,这样的差距对贫困生的伤害太大了。 </P>
<P>  西北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学生温玉说,面对贫富差距,有些学生怨社会也怨父母,抱怨他们为什么没钱没权。有钱的人穿名牌,用高档化妆品,没钱人吃咸菜啃馒头,现在有的女大学生干色情行业,有的当"二奶",其中一部分是生活所迫,另一部分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学们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因为钱能给人带来尊严呀。没钱连同学都瞧不起你。</P>
<P>  西安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曾对校内200名女生进行过一次女性成材取向问卷调查,其中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找一个好对象比靠自己努力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组织这次调查的钞秋玲老师说,现在大学女生之间谈得很多的是如何化妆,如何有女人味,贫困女生没钱也就无法享有这些,连谈恋爱的优势都没有。</P>
<P>  <B>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是难点 </B></P>
<P>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陈鹏教授认为,大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自尊心的伤害比其他伤害带来的挫折感更强,由此产生的极端情绪和心态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贫困大学生中出现极端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这个影响不仅仅在学校期间,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走向社会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选择。王启明说,在做辅导员工作中,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最大的难点。尽管学校在这方面探索了许多方法,力图使他们有自信自强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远不及现实对他们的影响深刻。</P>
<P>  据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除了强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外,不少学校还多种方式探索实施了弱化差距感的办法。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公寓尽管有不同等次,但校方坚持不以等次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明确规定不管家庭条件怎样,一律按院系划分宿舍,统一标准收费。副校长李伟说,"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存在什么穷人区、富人区,不能人为划分等级"。陕西师范大学多渠道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让贫困生在这些岗位上得到资助,更让他们自己组织实施岗位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王涛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感到这些工作不仅是能挣钱,还能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但学校创造这样机会的能力毕竟有限,解决不了大多数贫困生的问题。</P>
<P>  石英认为,校园贫富差异,表面上看是经济、消费上的差距,实际上已经涉及到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应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方面的教育,对盲目炫耀进行高消费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对于个别消费水平与家庭实际情况不符的学生应及时发现,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其走上邪路。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挺过思想上的难关,但解决这个问题更复杂,需要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P>
<P>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学校管理应尽量弱化贫富差距概念,比如学生公寓应该尽可能地统一住宿标准,统一收费标准。过去以院、系、班为单位集中住宿的办法应该坚持,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学校都建有不同档次的学生公寓,一些学校按不同的公寓收费标准让学生入住,这不但使同一院、系、班的学生分散居住,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客观上在校园里也形成了"富人"、"穷人"区,强化了贫富差距的氛围。另外,应该通过建立新的扶助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和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多创造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学生进一步增加收入;对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可比照城市贫困人口的低保工作,探索实施贫困学生低保机制,以减轻他们在校期间因对未来就业预期不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P>
<P>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部分老师认为,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加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工作方案。(新华网陕西频道 记者 白林 许祖华) </P>
正常啊!这就是中国社会!
<P> 什么是阶级矛盾,这就是阶级矛盾</P>
这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贫富差距是现实,早面对早习惯。
人生而不平等```事实
<P>经济上不是有个什么恩戈尔系数,超过一定值国家机器就有问题了。</P><P>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过大的经济差距肯定会造成社会动荡。</P><P>发达地区不是天生就该发达的,是政策性的财富转移,想当年东三省何等辉煌,至今大庆还是国家税收的头把交椅,可大庆人民这几年受的苦纨绔子弟何曾关心,讲讲良心吧。</P><P>人本应生来就平等的,设想自己生在偏远地方会是什么样!</P><P>爹娘给的不是自己的本事,国外大富豪的子女和我们小暴发户的子女比一下就知道我们的民族教育、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已到了多么危险的境地,总要人为造成仇视、或是报复心理,有多少人真正具有人类应有的爱心...,不敢想象。</P><P>还是希望我们具有天然的、淳朴的、没有任何功利思想的真正爱心,那样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P>
<B>以下是引用<I>shanghaioto</I>在2004-9-19 20:01:00的发言:</B>

<P>经济上不是有个什么恩戈尔系数,超过一定值国家机器就有问题了。</P>
<P>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过大的经济差距肯定会造成社会动荡。</P>
<P>发达地区不是天生就该发达的,是政策性的财富转移,想当年东三省何等辉煌,至今大庆还是国家税收的头把交椅,可大庆人民这几年受的苦纨绔子弟何曾关心,讲讲良心吧。</P>
<P>人本应生来就平等的,设想自己生在偏远地方会是什么样!</P>
<P>爹娘给的不是自己的本事,国外大富豪的子女和我们小暴发户的子女比一下就知道我们的民族教育、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已到了多么危险的境地,总要人为造成仇视、或是报复心理,有多少人真正具有人类应有的爱心...,不敢想象。</P>
<P>还是希望我们具有天然的、淳朴的、没有任何功利思想的真正爱心,那样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P>

<P>兄台所言极是,不过这和恩格尔指数没关系,恩格尔指数是指居民的生活质量指数,指居民在生活中投入在吃上面的钱在自己总支出的比例。指数越低,人民生活水平越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