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电控共轨系统制造装备有望“十二五”实现重大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8:37:58


http://china.toocle.com

2011年05月10日09:12 机电商报

生意社05月10日讯  

  电控共轨系统是世界汽车领域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项核心技术,是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竞相争夺的制高点。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以下简称“无锡泵所”)十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开发了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共轨系统。不仅如此,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电控共轨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国产化,无锡泵所作为责任单位,联合9家单位,以“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为题,共同申报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04专项”),志在“十二五”期间一举攻克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难关,这也是04专项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记者从2月25日召开的项目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9个子课题的机床总体技术方案均已完成,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全部机床设计图纸。项目的其他参与和承担单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研精机有限公司、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宏申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和无锡奥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世界级水平的工艺装备

  无锡泵所所长朱剑明在汇报会上表示,无锡泵所“已经初步掌握电控共轨技术,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的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打破国外垄断,形成自主制造技术和自主产品,已经成为了该项目的重要目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评价说,该项目将“带动我国机床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彻底打破外国公司对机床、汽车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垄断”。

  项目最终成果将包括高精多轴复合加工中心、数控硬车削机床、高精度数控中孔座面磨床和四工位电火花加工喷孔专用机床等9台机床设备,设备要求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届时9台设备组成生产线,应用于自主电控共轨系统的生产,并最终达到年产5万台的生产目标。

  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盛伯浩认为,“该项目对机床行业的推进作用是明显的,项目对机床行业不能连线成套供应和缺乏专用机床两大薄弱环节都做了很好的探讨。”他还提出,在机床设计过程中,包括工艺试验、机床结构设计、关键功能部件等在内的问题都需要重点关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于成廷也建议,“这样一个攻关项目要从理论上进行完善,做大量讨论、论证;同时要加强实验,设备性能和关键指标要用数据说话。”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在重大专项方面有所突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的机床在精准方面仍有欠缺,精度要求对机床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精度问题和精度的保持性问题是我国机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与国外相比的差距还比较大。”中国工程院院士、04专项总体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认为,“这个项目立意很好,电控共轨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代表了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也有利于解决柴油发动机的关键制造问题。它的提出充实了04专项,也符合我们要在‘十二五’实现掌握核心技术的目标。我们不仅要突破技术,还要让在突破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带动整个机床行业在精度方面的进步。”卢秉恒还建议道:“以后希望企业在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情况下,通过高校和研究所提炼出共性技术在行业内应用。像无锡泵所,虽然本身并不是做机床制造,但在实践中攻克了一些装备制造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将这些技术提供给了机床行业共享。”

  制造风险和市场风险

  共轨系统产业化面临四大难题:突破关键制造技术,重要工序关键设备国产化,自主研发特有测试设备,部分刀具、材料国产化。

  而要应对未来5万台的生产能力,项目中9台设备都需要新开发,不能说没有风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东茹指出:“这个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多是将已经研发过的主机、部件、关键技术或刀具在用户处示范应用,而这个项目中生产线上的每一台机床都需要新开发,这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她建议:应该充分考虑研发设备过程中的风险,重视设备制造上的技术难度,完善应对方案,以保证生产线顺利投入使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的担心更多地在于自主研发的高压共轨系统能不能在国内市场站得住脚,年产5万台是否能够真正用于国内汽车制造业,打破进口垄断。“这也是社会上对这个项目的关注点,将来机床设备做出来了,但如果研发出来的系统没有得到预期的应用,也很难让人承认这个项目的成功性。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产品的市场应用,因此除了制造技术本身,我们必须要把最终产品的应用放在重要位置。”

  何光远多年来一直十分关心无锡泵所的电控共轨系统,他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跟踪了解,我对无锡泵所有信心,‘十二五’攻下来形成批量生产,我有信心;但能不能长期稳定地合格,能不能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些要作为警惕的关键。制造技术方面,无锡泵所经过十多年一步步地摸索,我认为基本上问题不大,但关键设备的研发能不能达到高水平必须要严格要求,这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所说:这个项目的难度的确很大,无论从整个生产过程还是从加工装备来说都需要很多攻关;尽管存在风险,但所有人都知道,项目的意义十分重大,项目本身和加工对象都非常重要。

  信心来自积淀

  的确,项目难度之大,难点之多,技术复杂程度之高,都让人不得不担心其制造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在情理之中。也正是因其风险高、意义重大,“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才颇受各方高度关注。

  但无锡泵所对项目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于十余年来在这一领域一步一个脚印的积淀,来自于已经取得的成功。无锡泵所承担这一项目可谓是众望所归,是他们十余年来艰苦努力的结果。多年来,诸多科研院所纷纷退出了电控共轨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只有无锡泵所坚持不懈,知难而上,历时十年自主研发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

  朱剑明在汇报会上多次表达了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信心。他介绍说,目前无锡泵所的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都是进口的,该项目研究的对象也是目前引进的国外样机,在使用国外设备的过程中,对其加工工艺已经很熟悉,而且工装夹具都由自己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已经用于军车,并已经成为军车共轨系统的独家供应商。

  王富昌认为,“尽管难度很大,但无锡泵所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背后还有一汽集团这么坚强的后盾,加上把国内多家优秀企业组织了起来,相信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当然,成功的标志不是与国际水平相当,而是要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和能力。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项目的组织。”

  据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介绍,一汽集团也高度重视该项目,集团领导挂帅,把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作为一汽的责任和使命。而在项目组织上,无锡泵所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2010年底,无锡泵所对项目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出台了管理办法,设立项目顾问组、专家组和项目领导小组;并按照矩阵式管理和“三三制”管理原则,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同时制定了计划进度管理、资金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细则。


http://china.toocle.com

2011年05月10日09:12 机电商报

生意社05月10日讯  

  电控共轨系统是世界汽车领域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项核心技术,是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竞相争夺的制高点。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以下简称“无锡泵所”)十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开发了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共轨系统。不仅如此,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电控共轨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国产化,无锡泵所作为责任单位,联合9家单位,以“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为题,共同申报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04专项”),志在“十二五”期间一举攻克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难关,这也是04专项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记者从2月25日召开的项目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9个子课题的机床总体技术方案均已完成,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全部机床设计图纸。项目的其他参与和承担单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研精机有限公司、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宏申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和无锡奥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世界级水平的工艺装备

  无锡泵所所长朱剑明在汇报会上表示,无锡泵所“已经初步掌握电控共轨技术,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的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打破国外垄断,形成自主制造技术和自主产品,已经成为了该项目的重要目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评价说,该项目将“带动我国机床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彻底打破外国公司对机床、汽车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垄断”。

  项目最终成果将包括高精多轴复合加工中心、数控硬车削机床、高精度数控中孔座面磨床和四工位电火花加工喷孔专用机床等9台机床设备,设备要求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届时9台设备组成生产线,应用于自主电控共轨系统的生产,并最终达到年产5万台的生产目标。

  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盛伯浩认为,“该项目对机床行业的推进作用是明显的,项目对机床行业不能连线成套供应和缺乏专用机床两大薄弱环节都做了很好的探讨。”他还提出,在机床设计过程中,包括工艺试验、机床结构设计、关键功能部件等在内的问题都需要重点关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于成廷也建议,“这样一个攻关项目要从理论上进行完善,做大量讨论、论证;同时要加强实验,设备性能和关键指标要用数据说话。”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在重大专项方面有所突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的机床在精准方面仍有欠缺,精度要求对机床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精度问题和精度的保持性问题是我国机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与国外相比的差距还比较大。”中国工程院院士、04专项总体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认为,“这个项目立意很好,电控共轨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代表了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也有利于解决柴油发动机的关键制造问题。它的提出充实了04专项,也符合我们要在‘十二五’实现掌握核心技术的目标。我们不仅要突破技术,还要让在突破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带动整个机床行业在精度方面的进步。”卢秉恒还建议道:“以后希望企业在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情况下,通过高校和研究所提炼出共性技术在行业内应用。像无锡泵所,虽然本身并不是做机床制造,但在实践中攻克了一些装备制造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将这些技术提供给了机床行业共享。”

  制造风险和市场风险

  共轨系统产业化面临四大难题:突破关键制造技术,重要工序关键设备国产化,自主研发特有测试设备,部分刀具、材料国产化。

  而要应对未来5万台的生产能力,项目中9台设备都需要新开发,不能说没有风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东茹指出:“这个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多是将已经研发过的主机、部件、关键技术或刀具在用户处示范应用,而这个项目中生产线上的每一台机床都需要新开发,这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她建议:应该充分考虑研发设备过程中的风险,重视设备制造上的技术难度,完善应对方案,以保证生产线顺利投入使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的担心更多地在于自主研发的高压共轨系统能不能在国内市场站得住脚,年产5万台是否能够真正用于国内汽车制造业,打破进口垄断。“这也是社会上对这个项目的关注点,将来机床设备做出来了,但如果研发出来的系统没有得到预期的应用,也很难让人承认这个项目的成功性。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产品的市场应用,因此除了制造技术本身,我们必须要把最终产品的应用放在重要位置。”

  何光远多年来一直十分关心无锡泵所的电控共轨系统,他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跟踪了解,我对无锡泵所有信心,‘十二五’攻下来形成批量生产,我有信心;但能不能长期稳定地合格,能不能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些要作为警惕的关键。制造技术方面,无锡泵所经过十多年一步步地摸索,我认为基本上问题不大,但关键设备的研发能不能达到高水平必须要严格要求,这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所说:这个项目的难度的确很大,无论从整个生产过程还是从加工装备来说都需要很多攻关;尽管存在风险,但所有人都知道,项目的意义十分重大,项目本身和加工对象都非常重要。

  信心来自积淀

  的确,项目难度之大,难点之多,技术复杂程度之高,都让人不得不担心其制造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在情理之中。也正是因其风险高、意义重大,“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才颇受各方高度关注。

  但无锡泵所对项目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于十余年来在这一领域一步一个脚印的积淀,来自于已经取得的成功。无锡泵所承担这一项目可谓是众望所归,是他们十余年来艰苦努力的结果。多年来,诸多科研院所纷纷退出了电控共轨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只有无锡泵所坚持不懈,知难而上,历时十年自主研发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

  朱剑明在汇报会上多次表达了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信心。他介绍说,目前无锡泵所的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都是进口的,该项目研究的对象也是目前引进的国外样机,在使用国外设备的过程中,对其加工工艺已经很熟悉,而且工装夹具都由自己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已经用于军车,并已经成为军车共轨系统的独家供应商。

  王富昌认为,“尽管难度很大,但无锡泵所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背后还有一汽集团这么坚强的后盾,加上把国内多家优秀企业组织了起来,相信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当然,成功的标志不是与国际水平相当,而是要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和能力。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项目的组织。”

  据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介绍,一汽集团也高度重视该项目,集团领导挂帅,把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作为一汽的责任和使命。而在项目组织上,无锡泵所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2010年底,无锡泵所对项目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出台了管理办法,设立项目顾问组、专家组和项目领导小组;并按照矩阵式管理和“三三制”管理原则,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同时制定了计划进度管理、资金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细则。
十二五?也太久了吧?不是说制造出来了吗?
期待项目的早日完成
看不懂,具体是啥东西呢
何时才能遍地开花?
柴油机电控高压供油系统,目前只有博士,电装,德尔福等极少数有


新150发动机有柴油高压共轨的试验样机,但是要大规模实用,还有待时日

新150发动机有柴油高压共轨的试验样机,但是要大规模实用,还有待时日
争取早日冲出地球,奔向火星。
panglau 发表于 2011-6-11 08:30
十二五?也太久了吧?不是说制造出来了吗?
已经小批量试产的是高压共轨系统零部件本身,从加工到检测,使用的关键设备都是进口产品

这里说的是高压共轨系统的核心关键加工生产检测设备,打算在今后几年内实现国产化自主化,彻底保障国家产业与国防安全
说的是要产业化吧 批量生产。。这个希望能成功!
这种帖子怎么没什么人关注啊?希望柴油机电控高压供油系统成熟后向所相关行业推广,占领市场代替国际品牌的产品。
aurora1980 发表于 2011-6-11 14:30
新150发动机有柴油高压共轨的试验样机,但是要大规模实用,还有待时日
为什么呢?试验要很久吗?还是质量不过关?
柴油发动机上的关键部件之一,对降低油耗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