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长见识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10:55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 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实际上是“粗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没什么文化的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都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 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是,“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 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实际上是“粗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没什么文化的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都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 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是,“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哦,这样呀,发在军坛干啥。。
2楼椅子上的,这个帖子可以提高军迷的文化素质啊
忘八端
忘八端
学习了,多谢楼主
你个“忘八端”,都是“狗皮不通{:soso__10333620279694817931_4:}{:soso__13644004877256584114_4:}”
这个是黑话普及贴
kkk333
忘八端,嘿嘿!这个是第一次知道。
受教了受教了
楼主好贴
看了后以前心中的疑惑涣然冰释
嫁稀随稀,嫁叟随叟。参见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0140.htm
谢谢,学习了!
学习了,谢楼主,下次骂人就可以不用粗口了
第三句就太吹毛求疵了,“不见棺材不掉泪”为什么要掉泪,因为这棺材是为自己准备的嘛,“亲棺”就是废话..........
受教了受教了{:soso_e163:}
不错不错,领教了
我表示柔情好像不见了啊
在这里有一些反而是故意标新立异的曲解,是一句俗语在各地不同的变种,反客为主了。

近年来不时出现一些什么误传千年的什么什么啊。就像有段时间就有人大肆鼓噪爱迪生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是中国教育故意选择性宣传教育,爱迪生还有下半句说是“但往往那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于是观者大哗,纷纷悲愤的表示自己被中国教育洗脑多年。但网上最不缺的就是闲人,有好事者专门去找爱迪生的相关资料,发现并无下半句的踪影,又考证此说法传播的初踪,不出所料,又是读者体的文章所贡献。诸如此类种种颇多。还连带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段子的来源大起底,比如那个“中美俩老太太,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买房,但享受时日无多即过世,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享受一辈子方死”这个段子出自一个中国广告策划之手,此人从未出过国。

但比较有意思的还是恍然大悟党,每次真相贴都会有人恍然大悟,然后再三感谢楼主为他们人生拨云见日,重见天明
别的不知道,王八蛋那个,楼主一定解释错了。
古人认为王八这玩意背了个壳一定不能相互OOXX的,所以,王八蛋是蛇钻进王八壳里OOXX的结果。所以骂人家王八蛋就是骂人家杂种。
长见识了- -
有一点需要注意,即便从最严格的理论来说,语言、文字及其文化蕴涵,都具有历史性并且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爪牙”一词,在古代基本上是个褒义词,但是在当下,即便是语言学家,也只是会指出“爪牙”的含义经历过历史性的变化,而不会说这是“误传”而且还是“几千年”的。
同样的,所谓“俗语”者,如果“不俗”,则根本就不会成为“俗语”而且被广为流传——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言语方式和文字形态发生了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算历史变化,而不是“误传”,更何况其言语方式和文字形态发生变化之后,所表达的基本含义没有多少改变——远比“爪牙”这个词的变化要小,怎么能一概而论为“误传”呢?
     “金镶玉”是指李斯用和氏璧给秦始皇篆刻的那块传国玉玺啊,王莽篡汉,王太后摔了玉玺,结果摔了一个角,王莽找人修补,镶玉用金,所以“金镶玉”就是指这块传国玉玺了。而“荆山玉”还是指和氏璧,卞和是在荆山发现的这块玉石。所以这句话实际是相同的。
    其实早就看过这个帖子,但对论点不敢苟同,除了“金镶玉”,还有“三个臭皮匠”,“不到黄河心不死”等,我都看过谚语的由来和传说,至于帖子“原话”上的出处,我一直没有看到。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想弄明白几乎不可能,大家看后一笑,别太当真。
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兔子不撒鹰
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以德抱怨
这些才是完全被篡改了
学习了。。。
虽然是误传,但本来的意思基本没变。


受教了受教了

受教了受教了
哈哈,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