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句话被国人误传了数千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56:40
被国人误传数千年的七句话
1.以德抱怨
原为: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名言出自《论语秦伯》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表述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是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往往没有多少联系。当时的文章,除了句断,其它标点符号还没有发明。所以,被误读是可能发生的事。  

如将这句话更正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前者一般被那些羸弱得没有半点生命力与自信心的统治者或政府采用,因为只有愚蠢的百姓才能被愚蠢的政府摆弄;统治者可以任意奴役老百姓,但不能让他们了解真相,不能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后者则是政权初兴之时勃发生命力的自信之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智商必须是大体相当的,否则这政权难以持久。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不是吃官饭的文人,后者是他老人家的本意。
  
如果人民的素质好,就要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好,就要教化提高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孔子的理想。现代的民主社会没有统治与被统治,只有管理与被管理,因而教育应该是多维的,单方面的进步不能长久。  

它的标点应该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历史上已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句读方式,本文拟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这样句读的原因,认为或许这才是大教育家孔子的本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孔子一贯的因材施教思想一致。老百姓已经懂得了、知道了、掌握了的,就不必要再费力去啰唆去重复教育了,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对于那些还不懂不知,他认为还不可以的,就一定要教,让他们达到“知”。他一贯主张并实行教育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避免一刀切。如学生同是“问仁”,他对于不同的人答复各不相同。对于提问人已经在“仁”这个问题上理解得和做得比较好的方面,已经具备了的方面,他就不讲了,就“由之”;而根据提问人在“仁”上还不知或还做得欠缺的方面——则只向其强调这一方面。在学生“问孝”、“问知”、“问政”、“问行”时他都是这样,对于学生已理解或已具备了的方面,他都不啰唆重复的,而是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指出和强调其不知的方面,或尤需加强和努力的方面。
3.无毒不丈夫
原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常见文艺作品中某些枭雄在下决心做一桩狠毒之事时,都要说上一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生活中某君要对某人进行报复和下绊子时,也常常要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成了狠下心来做阴险恶毒之事的理论依据,其实,这是大谬而特谬了。这句话成语于何朝何代,作者无力考证,但认为原话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首先从词性上看,“量”和“度”都是量词,而“毒”却是形容词,中国的古代汉语是讲究对仗的,“量”和“毒”是对不上仗的。
  再从词义上讲,“量小非君子”是说气量狭小者难以以君子称, “无毒不丈夫”则说不狠毒之人不叫丈夫。“丈夫”除对女子配偶的特定称呼外,还有“身高八尺”接近一丈的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之意,这就是说,除了伟岸的身躯,还要有容纳天地的气度,这才堪称丈夫。不论是歹毒阴毒还是狠毒,都为所有的道德所耻,怎能称这样的人为 “丈夫”呢?而有度之人是“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 “丈夫”都整天惦记着算计人谋害人,那人类的世界该成什么样子呢?
也有另一种说法
& quot;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常见于通俗旧小说中,在文言文小说和成语中并无记载形容的是男人必须要有宏大的气量,凡是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另外的话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心狠手辣,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俗话说的,屁儿不黑,不成角色.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后一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的女人和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她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总之是非常麻烦。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是NB吗?这样会搞死自己的捏 ~~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比。同样,学问也是如此,学够了就行,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一个人再牛B,还能全部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学老学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拿来学这是干啥呢?时间都被你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呢?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对身体不好滴,会搞死自己滴……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意为:《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相濡以沫”长久以来当做了爱情美好的代名词,人们总是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广为赞扬逆境中的互助,却很少有人看完故事后面。两条鱼最终也各自东西,它们相别于江湖,一条鱼是否还怀念另一条,已经无从考证。它们是不是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时候,困在车辙里面。
不知道故事后面的,或者说,不愿意读故事后面的,都只是对美好的向往罢了。善良的人。
看来庄子并不喜欢相濡以沫,相濡以沫不过是特殊场景下的特殊事件。 注意 是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原意是, 「泉水乾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意为: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 quot;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http://zm10.sm.cn/?src=http%3A%2F%2Fwww.anlu.net%2Fthread-13356-1-1.html&uid=ae871a404d42d68ff2c3811c2ce21d2f&hid=7fbf129487c945322f884152080d4fe6&pos=1&cid=9&pi=&di=&time=1414288867304&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000100000401
被国人误传数千年的七句话
1.以德抱怨
原为: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名言出自《论语秦伯》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表述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是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往往没有多少联系。当时的文章,除了句断,其它标点符号还没有发明。所以,被误读是可能发生的事。  

如将这句话更正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前者一般被那些羸弱得没有半点生命力与自信心的统治者或政府采用,因为只有愚蠢的百姓才能被愚蠢的政府摆弄;统治者可以任意奴役老百姓,但不能让他们了解真相,不能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后者则是政权初兴之时勃发生命力的自信之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智商必须是大体相当的,否则这政权难以持久。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不是吃官饭的文人,后者是他老人家的本意。
  
如果人民的素质好,就要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好,就要教化提高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孔子的理想。现代的民主社会没有统治与被统治,只有管理与被管理,因而教育应该是多维的,单方面的进步不能长久。  

它的标点应该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历史上已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句读方式,本文拟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这样句读的原因,认为或许这才是大教育家孔子的本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孔子一贯的因材施教思想一致。老百姓已经懂得了、知道了、掌握了的,就不必要再费力去啰唆去重复教育了,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对于那些还不懂不知,他认为还不可以的,就一定要教,让他们达到“知”。他一贯主张并实行教育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避免一刀切。如学生同是“问仁”,他对于不同的人答复各不相同。对于提问人已经在“仁”这个问题上理解得和做得比较好的方面,已经具备了的方面,他就不讲了,就“由之”;而根据提问人在“仁”上还不知或还做得欠缺的方面——则只向其强调这一方面。在学生“问孝”、“问知”、“问政”、“问行”时他都是这样,对于学生已理解或已具备了的方面,他都不啰唆重复的,而是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指出和强调其不知的方面,或尤需加强和努力的方面。
3.无毒不丈夫
原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常见文艺作品中某些枭雄在下决心做一桩狠毒之事时,都要说上一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生活中某君要对某人进行报复和下绊子时,也常常要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成了狠下心来做阴险恶毒之事的理论依据,其实,这是大谬而特谬了。这句话成语于何朝何代,作者无力考证,但认为原话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首先从词性上看,“量”和“度”都是量词,而“毒”却是形容词,中国的古代汉语是讲究对仗的,“量”和“毒”是对不上仗的。
  再从词义上讲,“量小非君子”是说气量狭小者难以以君子称, “无毒不丈夫”则说不狠毒之人不叫丈夫。“丈夫”除对女子配偶的特定称呼外,还有“身高八尺”接近一丈的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之意,这就是说,除了伟岸的身躯,还要有容纳天地的气度,这才堪称丈夫。不论是歹毒阴毒还是狠毒,都为所有的道德所耻,怎能称这样的人为 “丈夫”呢?而有度之人是“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 “丈夫”都整天惦记着算计人谋害人,那人类的世界该成什么样子呢?
也有另一种说法
& quot;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常见于通俗旧小说中,在文言文小说和成语中并无记载形容的是男人必须要有宏大的气量,凡是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另外的话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心狠手辣,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俗话说的,屁儿不黑,不成角色.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后一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的女人和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她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总之是非常麻烦。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是NB吗?这样会搞死自己的捏 ~~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比。同样,学问也是如此,学够了就行,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一个人再牛B,还能全部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学老学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拿来学这是干啥呢?时间都被你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呢?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对身体不好滴,会搞死自己滴……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意为:《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相濡以沫”长久以来当做了爱情美好的代名词,人们总是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广为赞扬逆境中的互助,却很少有人看完故事后面。两条鱼最终也各自东西,它们相别于江湖,一条鱼是否还怀念另一条,已经无从考证。它们是不是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时候,困在车辙里面。
不知道故事后面的,或者说,不愿意读故事后面的,都只是对美好的向往罢了。善良的人。
看来庄子并不喜欢相濡以沫,相濡以沫不过是特殊场景下的特殊事件。 注意 是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原意是, 「泉水乾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意为: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 quot;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http://zm10.sm.cn/?src=http%3A%2F%2Fwww.anlu.net%2Fthread-13356-1-1.html&uid=ae871a404d42d68ff2c3811c2ce21d2f&hid=7fbf129487c945322f884152080d4fe6&pos=1&cid=9&pi=&di=&time=1414288867304&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000100000401
误传了几千年,那假的就是真的了,原本真的就是假的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 quot;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前面的都同意唯独这条不完全同意,为啥有人天生就是天才初中生直接考大学?有人再努力也考不到100分?为啥有人能活100多岁有人一出世就回去了?毕生之力赚他个过亿家产够人上人了吧?为啥有人什么都不用干一出世就几百亿家产等他花?所以啊上天真不是对每个人都公平的。
当然了我们都没资格埋怨为什么李嘉诚有千亿家产,但总会有人会埋怨为什么他爸他爷不是李嘉诚,声明一下,作为穷农民后代我可没埋怨过我爸不是谁谁谁
嫁鸡随鸡,嫁乞随乞,嫁狗随狗,嫁叟随叟。。。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 ...
概括说你后一段话: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和地位是不平等的。或者说人都有各自特点和长处,只是要站在合适的位置才显现。
概括说你后一段话: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和地位是不平等的。或者说人都有各自特点和长处,只是要 ...

遗憾的是,能力和地位是天定的,而人格,尊严之类的却是人定的,在人都分为贵,贫,残,3,6,9等的时代谁会讲人格是平等呢?只是我们都很幸运的生活在这个讲求人格平等的时代。
当然还是要强调人是能通过努力和专长改变自己命运,但我是接受不了天对每个人都公平这句话
赞同楼主上述原意的解释
所谓误传,证据呢?孔子、老子托梦给作者?
第一句也谈不上误传,因为本来也没人说是孔子说要以德报怨。
用现代语法洗把洗把老祖宗的话。
cqnoah 发表于 2014-10-26 11:30
概括说你后一段话: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和地位是不平等的。或者说人都有各自特点和长处,只是要 ...
可是不同的人要维护这个人格的平等所付出的代价却并不一样,这也是个假命题。
mmmmmmm 发表于 2014-10-26 12:44
用现代语法洗把洗把老祖宗的话。
LZ除了最后一句,其他的还是能赞同的,毕竟能自圆其说。
文言文自古不逗句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后人故意曲解的,譬如孔子可是最仇视北方夷狄的,他的徒子徒孙怎么有那么多投降夷狄!甚至他的徒子徒孙曲解孔子言论证明元清是正统呢!
天才是百分之99的血汗。。。
天才是百分之99的血汗。。。
那你准备把自己努力成钱学森还是杨伟?
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与时俱进!不要死守在甲骨文时代!
张载 发表于 2014-10-26 17:11
天才是百分之99的血汗。。。
那1%的关键呢?


果然热点又聚集在了自由平等上。 这家伙其实跟表子只认钱一样, 自由平等只认力量, 哪个票客更有力量,她就跟谁, 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爱好的票客摆出不同的姿势来满足客人的不同需要,专业又纯粹。
“这世上本无表, 票的人多了, 于是就有了表。  ”这才是“天地刍狗”的真义, 是天地给万物以天地的平等, 而不是刍狗自己的“平等”。

果然热点又聚集在了自由平等上。 这家伙其实跟表子只认钱一样, 自由平等只认力量, 哪个票客更有力量,她就跟谁, 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爱好的票客摆出不同的姿势来满足客人的不同需要,专业又纯粹。
“这世上本无表, 票的人多了, 于是就有了表。  ”这才是“天地刍狗”的真义, 是天地给万物以天地的平等, 而不是刍狗自己的“平等”。
大学生活好。

也被误传了几十年。
遗憾的是,能力和地位是天定的,而人格,尊严之类的却是人定的,在人都分为贵,贫,残,3,6,9等的时 ...
天地指自然法度,有本身一套运行规则,公平指不会特别关照谁人。和西方宗教哲学还真不同,人家讲究信上帝会得到关爱,教徒自觉与异教徒不同。
张载 发表于 2014-10-26 04:11
天才是百分之99的血汗。。。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哦,另外还有九十分靠遗传...
都是些老知识了。
估计作者也是东抄抄西抄抄凑一块发出来的。看不同的解释下无论考证水平还是文字水平都参差不齐,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
ToughGear 发表于 2014-10-27 09:45
大学生活好。

也被误传了几十年。
这个是高中老师画的饼。
天地指自然法度,有本身一套运行规则,公平指不会特别关照谁人。和西方宗教哲学还真不同,人家讲究信上帝 ...
怎么说呢!
我觉得是觉得中国古代讲的是顺天命,天命是什么?没人知道,于是谁有能力谁就是天命,于是就有了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于是就有了文曲星下凡中状元,于是有了天道酬勤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