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泽国”湖南遇大旱 基层水利建设瓶颈待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5:22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1/3080817.shtml

      洞庭湖腹地的湖南南县,藕池河中支的哑巴渡电排站取水口附近,一座2平米见方的简易凉棚在干涸裸露的河滩上撑起,凉棚下摆着一张简易木板床、一台电风扇和一台水泵配电柜,60岁的王桂乡以棚为家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十几个昼夜。

  5月份以来,作为临时取水值班员,王桂乡每天工作的最主要任务,是保障水泵取水口没于水下。河面每天都在降低,他要加长管道,将取水口延伸到不断萎缩的河心。

  原本“头顶长江、脚踩洞庭、腰缠四水”的南县境内本来淡水资源较为丰富,共有包括长江水系的藕池河5条支流和淞澧洪道贯穿其中,但目前除淞澧洪道外,其余5条河流均已断流。

  拥有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湘资沅澧四水纵横全省的湖南被称为“水乡泽国”,然而南县的情况已然成为湖南今年开年以来春夏连旱的一个缩影。湖南省水利厅5月19日数据显示,湖南全省累计平均降雨269毫米,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少52%。洞庭湖出长江口的城陵矶水位仅22.61米,比历年同期偏低3.84米。截至5月27日,此轮干旱已造成湖南全省农田受旱面积680.7万亩,农作物受旱面积383万亩,全省有66万人、1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专家指出,打破水利设施建设瓶颈迫在眉睫。

  旱情凸显山塘渠道现状窘境

  专家指出,湖南今年干旱的主因是降雨太少,但正是因为以往发生类似大旱的次数太少,抵御经验不足,才导致对内湖、水库和山塘的蓄水不充分。

  在常德桃源县陬市镇杨家巷村,种粮大户杨雪华说,整个杨家巷村有水稻2000多亩,村里也组织大家积极抗旱。但目前看来,水源匮乏的问题很难解决。目前整个桃源县内的两座大水库都没水了,村里组织了5台抽水机铺设管道到几十里外的沅水引水,但距离遥远,水量有限。村里现在有十几口井,但每口井也只能解决周围二十来亩水稻的灌溉。

  益阳市新市渡镇养民山村地处丘陵地带。村民周民才所在的五组原本有一个可以蓄水1万方的山塘,但现在这个山塘已经完全干涸。村上以前打过井,最深的一口打了20几米也没有发现水源。现在村里主要的水源是一座小二型水库,这个水库正常年份可以蓄水15万立方米,但目前只有两三万的水量。

  打通本该阡陌交错的沟渠不要说对单个村民,就算对一个县来说也力不从心。南县水务局副局长姚年华介绍,当前南县正实施“跨乡镇、跨垸落、跨灌区”调水,同时启用两套方案分别通过淞澧洪道引澧水和南洞庭湖的水倒灌注入和康垸、南鼎垸、育乐垸、大通湖垸等垸内几十个村。但他同时表示,就算两套方案顺利实施,也只能解决四五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这还不到南县全县成灾面积的六分之一。

  据了解,南县实施的两套方案中,都必须通过南茅运河,但这条1975年开凿的运河在运行了30多年后,河床已经严重淤积,水深已由过去的3.5米减少到现在的1.5米。如果要彻底疏通这条全长41.3公里的运河,至少需要4000万元资金。

  “从技术层面上说,今年出现的旱情是在水利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在岳阳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室副总工程师陈伟力看来,这场号称50年一遇的干旱已经超出了湖南、尤其是洞庭湖区水利系统和设施普遍可抵御十年一遇旱情的标准,湖南今年干旱的主因是降雨太少。但他同时表示,正是因为以往发生类似大旱的次数太少,抵御经验不足,才导致对内湖、水库和山塘的蓄水不充分。

  水利投入到底应投向何处?

  专家认为,应尽快从江湖关系的治理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转换。

  “国家每年投资不可谓不多,但大都集中在洞庭湖堤防建设上,对大片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几乎没有。”岳阳市岳阳县水务局分管水利建设的局长邓辉认为,应尽快从江湖关系的治理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转换。

  “水的利用率不到30%,从水库开闸到最后全部进入田里,要好几天时间,末端根本就得不到水。”在岳阳县步仙乡,乡长余望新介绍,该乡全长30.18公里的岳坊水库总干渠最初设计承担5.9万亩水稻的灌溉,但实际上只能灌溉3.2万亩。目前乡里正在重新设计修整该干渠,以达到灌溉面积8.3万亩的目标。

  余望新说,由于步仙乡地处丘陵山区,因此可采取“山上种树、山中修梯、山下修渠”的方式。“山上种树”是在丘陵多坡地带大力种树、涵养水土,这样不光能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山中修梯”则是将坡耕地改为梯土,兴修沉沙池和蓄水池,将地内的水转变为地表水进行储存。“山下修渠”则是指以原有田埂路的走势来设计灌溉渠道,清挖水渠淤泥,拓宽水渠渠肩,这样一来渠肩就多了堆放农作物、甚至当做小型农机的行驶道路的功能。

  “这是农村水利抗旱的重点,渠道的整治不能单一化,必须水、路、田、渠有机结合。”邓辉介绍,如果单一的挖深拓宽水渠,最多也是解决蓄水的问题,而不能保证对水利用的最大化。

  基层水利设施建设瓶颈待破

  目前农村水利设置老化、病险水库多,水渠小沟不通畅,小水利翻修新修网络建设工程浩大仍旧成为湖南各地抗旱的一个瓶颈。此外,蓄水过程中对私人用水的重视不够,以及取消农民义务工后塘坝干渠的淤积清理也是水利设施建设的桎梏。

  湖南省水利厅建管处处长郭世民介绍,从1998年开始,湖南整体推进治理病险水库。“十一五”期间,湖南共完成国家规划内804座大中型和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截至2010年年底,804座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了竣工验收或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然而,目前农村水利设置老化、病险水库多,水渠小沟不通畅,小水利翻修新修网络建设工程浩大仍旧成为湖南各地抗旱的一个瓶颈。

  岳阳县水务局局长周建军说,在乡村防汛抗旱能起大作用的中小水库由乡镇管理,山塘由村组管理,还有点多线长的水渠修缮维护,镇村财力有限,投入明显不足。为了维持小水库运转,只好将其经营权拍卖,“小水库主要用途就是养殖和灌溉,其投入产出率本来就低,这样的拍卖也就拍不出高价,所得费用也多半被水库人员的工资、遣散费和硬件设施抵消。经营起来之后,向灌区群众收费又很难收。”

  陈伟力认为,造成此次抗旱无水可用的另一原因便是在蓄水过程中对私人用水的重视不够。许多山塘堰湖被私人承包养鱼后,往往任意放水取鱼,他建议应尽量规范水域承包,将抗旱和承包结合起来。陈伟力还指出,湖南省固定性永久性的抽水机埠太少,用于调度水源的抗旱机埠往往临时启动,存在滞后现象。

  许多地方干部表示,取消农民义务工之后,塘坝干渠的淤积清理成了十分头疼的问题。记者在湘鄂交界一带的湖北石首调关镇和华容万庾镇采访时曾遇到很多棉农或用肩挑、或用机动小三轮和板车人工运水灌溉棉苗,有些棉农运一趟水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可就在他们经过甚至取水的沟渠,却没有看到一只清理队伍。“现在农村的组织结构太松散了。”一位基层水务人员感叹。记者 周勉 长沙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1/3080817.shtml

      洞庭湖腹地的湖南南县,藕池河中支的哑巴渡电排站取水口附近,一座2平米见方的简易凉棚在干涸裸露的河滩上撑起,凉棚下摆着一张简易木板床、一台电风扇和一台水泵配电柜,60岁的王桂乡以棚为家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十几个昼夜。

  5月份以来,作为临时取水值班员,王桂乡每天工作的最主要任务,是保障水泵取水口没于水下。河面每天都在降低,他要加长管道,将取水口延伸到不断萎缩的河心。

  原本“头顶长江、脚踩洞庭、腰缠四水”的南县境内本来淡水资源较为丰富,共有包括长江水系的藕池河5条支流和淞澧洪道贯穿其中,但目前除淞澧洪道外,其余5条河流均已断流。

  拥有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湘资沅澧四水纵横全省的湖南被称为“水乡泽国”,然而南县的情况已然成为湖南今年开年以来春夏连旱的一个缩影。湖南省水利厅5月19日数据显示,湖南全省累计平均降雨269毫米,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少52%。洞庭湖出长江口的城陵矶水位仅22.61米,比历年同期偏低3.84米。截至5月27日,此轮干旱已造成湖南全省农田受旱面积680.7万亩,农作物受旱面积383万亩,全省有66万人、1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专家指出,打破水利设施建设瓶颈迫在眉睫。

  旱情凸显山塘渠道现状窘境

  专家指出,湖南今年干旱的主因是降雨太少,但正是因为以往发生类似大旱的次数太少,抵御经验不足,才导致对内湖、水库和山塘的蓄水不充分。

  在常德桃源县陬市镇杨家巷村,种粮大户杨雪华说,整个杨家巷村有水稻2000多亩,村里也组织大家积极抗旱。但目前看来,水源匮乏的问题很难解决。目前整个桃源县内的两座大水库都没水了,村里组织了5台抽水机铺设管道到几十里外的沅水引水,但距离遥远,水量有限。村里现在有十几口井,但每口井也只能解决周围二十来亩水稻的灌溉。

  益阳市新市渡镇养民山村地处丘陵地带。村民周民才所在的五组原本有一个可以蓄水1万方的山塘,但现在这个山塘已经完全干涸。村上以前打过井,最深的一口打了20几米也没有发现水源。现在村里主要的水源是一座小二型水库,这个水库正常年份可以蓄水15万立方米,但目前只有两三万的水量。

  打通本该阡陌交错的沟渠不要说对单个村民,就算对一个县来说也力不从心。南县水务局副局长姚年华介绍,当前南县正实施“跨乡镇、跨垸落、跨灌区”调水,同时启用两套方案分别通过淞澧洪道引澧水和南洞庭湖的水倒灌注入和康垸、南鼎垸、育乐垸、大通湖垸等垸内几十个村。但他同时表示,就算两套方案顺利实施,也只能解决四五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这还不到南县全县成灾面积的六分之一。

  据了解,南县实施的两套方案中,都必须通过南茅运河,但这条1975年开凿的运河在运行了30多年后,河床已经严重淤积,水深已由过去的3.5米减少到现在的1.5米。如果要彻底疏通这条全长41.3公里的运河,至少需要4000万元资金。

  “从技术层面上说,今年出现的旱情是在水利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在岳阳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室副总工程师陈伟力看来,这场号称50年一遇的干旱已经超出了湖南、尤其是洞庭湖区水利系统和设施普遍可抵御十年一遇旱情的标准,湖南今年干旱的主因是降雨太少。但他同时表示,正是因为以往发生类似大旱的次数太少,抵御经验不足,才导致对内湖、水库和山塘的蓄水不充分。

  水利投入到底应投向何处?

  专家认为,应尽快从江湖关系的治理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转换。

  “国家每年投资不可谓不多,但大都集中在洞庭湖堤防建设上,对大片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几乎没有。”岳阳市岳阳县水务局分管水利建设的局长邓辉认为,应尽快从江湖关系的治理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转换。

  “水的利用率不到30%,从水库开闸到最后全部进入田里,要好几天时间,末端根本就得不到水。”在岳阳县步仙乡,乡长余望新介绍,该乡全长30.18公里的岳坊水库总干渠最初设计承担5.9万亩水稻的灌溉,但实际上只能灌溉3.2万亩。目前乡里正在重新设计修整该干渠,以达到灌溉面积8.3万亩的目标。

  余望新说,由于步仙乡地处丘陵山区,因此可采取“山上种树、山中修梯、山下修渠”的方式。“山上种树”是在丘陵多坡地带大力种树、涵养水土,这样不光能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山中修梯”则是将坡耕地改为梯土,兴修沉沙池和蓄水池,将地内的水转变为地表水进行储存。“山下修渠”则是指以原有田埂路的走势来设计灌溉渠道,清挖水渠淤泥,拓宽水渠渠肩,这样一来渠肩就多了堆放农作物、甚至当做小型农机的行驶道路的功能。

  “这是农村水利抗旱的重点,渠道的整治不能单一化,必须水、路、田、渠有机结合。”邓辉介绍,如果单一的挖深拓宽水渠,最多也是解决蓄水的问题,而不能保证对水利用的最大化。

  基层水利设施建设瓶颈待破

  目前农村水利设置老化、病险水库多,水渠小沟不通畅,小水利翻修新修网络建设工程浩大仍旧成为湖南各地抗旱的一个瓶颈。此外,蓄水过程中对私人用水的重视不够,以及取消农民义务工后塘坝干渠的淤积清理也是水利设施建设的桎梏。

  湖南省水利厅建管处处长郭世民介绍,从1998年开始,湖南整体推进治理病险水库。“十一五”期间,湖南共完成国家规划内804座大中型和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截至2010年年底,804座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了竣工验收或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然而,目前农村水利设置老化、病险水库多,水渠小沟不通畅,小水利翻修新修网络建设工程浩大仍旧成为湖南各地抗旱的一个瓶颈。

  岳阳县水务局局长周建军说,在乡村防汛抗旱能起大作用的中小水库由乡镇管理,山塘由村组管理,还有点多线长的水渠修缮维护,镇村财力有限,投入明显不足。为了维持小水库运转,只好将其经营权拍卖,“小水库主要用途就是养殖和灌溉,其投入产出率本来就低,这样的拍卖也就拍不出高价,所得费用也多半被水库人员的工资、遣散费和硬件设施抵消。经营起来之后,向灌区群众收费又很难收。”

  陈伟力认为,造成此次抗旱无水可用的另一原因便是在蓄水过程中对私人用水的重视不够。许多山塘堰湖被私人承包养鱼后,往往任意放水取鱼,他建议应尽量规范水域承包,将抗旱和承包结合起来。陈伟力还指出,湖南省固定性永久性的抽水机埠太少,用于调度水源的抗旱机埠往往临时启动,存在滞后现象。

  许多地方干部表示,取消农民义务工之后,塘坝干渠的淤积清理成了十分头疼的问题。记者在湘鄂交界一带的湖北石首调关镇和华容万庾镇采访时曾遇到很多棉农或用肩挑、或用机动小三轮和板车人工运水灌溉棉苗,有些棉农运一趟水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可就在他们经过甚至取水的沟渠,却没有看到一只清理队伍。“现在农村的组织结构太松散了。”一位基层水务人员感叹。记者 周勉 长沙报道
  期待着下一轮农田水利兴修高潮。水利系统有一个特点:大灾之后才会有大修。大灾之前,往往领导不重视,群众不配合。等大灾之后,受了苦,从领导到民众才明白水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