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兰海权兴衰,整理了一点个人见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5:45:48


    荷兰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发起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封建障碍,为荷兰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荷兰海军在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曾有过纵横四海,封锁泰晤士河、重挫英国人的辉煌,为荷兰争夺海权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和荷兰的国运一样,在短暂的辉煌过后,又迅速走向了衰败。
    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达到了巅峰。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海洋国家英国也兴起了,而且她于1588年打败了昔日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消灭了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积极开展海上贸易和扩张殖民地。两个国家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摩擦冲突也开始加剧,最终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兵戎相见。
    虽然第一次英荷海战,荷兰因为英国对其海运航路的成功封锁导致经济上损失惨重,弑君者、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沉重打击了荷兰人的海上贸易。但荷兰人卧薪尝胆,重整海军军备,凭借小特罗姆普、德.鲁伊特等名将,趁英国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海军实力由于政界和军界的腐败,船只破旧失修,兵士匮薪,士气低落,战斗力被严重削弱之际,再次向英国发起挑战。期间双方互有胜负,但荷兰最终赢得了决定性胜利。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荷兰舰队(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船)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质。荷兰舰队横冲直撞,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一些最好的军舰被俘虏准备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荷兰舰队甚至还炮轰伦敦。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据说当时英国在次停泊了 18艘巨舰,每舰都在1000吨以上,荷兰舰队进入后打哑了岸上的炮台,登陆部队以及纵火船人员拆除或毁掉了河上障碍,很快英国就损失了6艘巨舰。其中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凭恃着“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自然不耻这样的奇袭,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泣血的。”荷兰舰队横行了三天,最后全部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便封锁泰晤士河口长达数月。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双方签订了《布雷达和约》,英国不得不将航海条例放宽,并向荷兰出让了之前夺取的一些权益,双方划分了各自的殖民地势力范围。(具体可见上世纪90年代《舰船知识》的《海洋谋略大系》关于英国和荷兰海权的连载)
    看起来,荷兰似乎在这场英荷较量中占据了上风。然而,荷兰经济在经历一连串的战争后已经惨不忍睹,奄奄一息。荷兰不过是个小国,人口有限,国力也有限,不可能同时应对海陆双重的威胁。海上暂时风平浪静之后,陆地威胁却与日俱增。野心勃勃的法王路易十四与英国联合起来大军压境,荷兰人被迫掘开海堤用大水阻挡法国人的进攻。奥兰治家族的威廉最终击退了法军,拯救了荷兰的独立,获得了“护国英雄”的称号。他用能力获得各省公认,在欢呼声中就任荷兰执政。1677年11月,为与英国结盟,威廉三世娶了英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表妹玛丽为妻。这场婚姻看来并不幸福,两人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而且玛丽在世时,威廉一直对她十分冷淡,死后才记念起她的好处,悲痛万分。但是,这场婚姻却给威廉送来了一个比荷兰更大、更强的国家。
    1688年,英国议会发起光荣革命,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应英国议会邀请率领2万荷兰军队登陆英国,加冕为英国国王,倒行逆施推行封建复辟的詹姆斯二世(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位君主)由于得不到军队、大贵族和民众的支持,被迫逃亡法国。《大国崛起》提到荷兰的衰落时,这样说到“从国王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执政那一刻起,荷兰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大国崛起的舞台也从荷兰转移到了英国。
     曾经看到有一种说法,威廉三世为了讨好自己的英国老婆,巩固自己在英国的王位,把荷兰的权益不断出让给英国。也许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荷兰金融界投资不断向伦敦集中,荷兰自身的经济发展放慢了,海运和生产陷入一片萧条,曾经盛极一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衰落了。
     威廉三世原先只是荷兰执政(没有国王的名号那么响亮和风光体面),而理论上执政并非是终身制和世袭制的,下一任执政也并非由他的子孙来担任。他想要当英国国王,就必须放弃荷兰执政的地位,(当然荷兰人会再推选一个执政)英国那个可是终身世袭制的国王,这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所以,当英国发生内部危机时,威廉三世看准时机出兵,顺利登陆英国,所到之处英国军队和民众纷纷倒戈,他原以为轻松赶跑了岳父,然后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加冕为英国国王了(他不满足于当一个小小的荷兰执政)。可事情没这么简单,英国人利用威廉把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二世赶跑,可不是为了迎来又一个刚愎自用不受议会和新贵族节制的专制君主的(他们尝过克伦威尔独裁的教训和苦头),议会为了防范新国王实行专制统治,向威廉三世提出限制王权的权力请愿书。并威胁暗示如果威廉反悔,像詹姆斯二世或查理一世那样随意征税的话,那么就会废黜他的王位,(或者做第二个查理一世上断头台)。英国决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自己的权力,于是在议会上、下两院共同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向威廉和玛丽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任何国王不能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等。奥兰治的威廉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些要求,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二世。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制订为法律,是为《权利法案》。自己领兵入住英国,却最终成为一个被束缚住手脚不能自由行使绝对权力的国王,这恐怕是威廉登陆前所没有想到的。他和数百年前另一位登陆英国加冕为王的威廉的命运可谓大相径庭。
     由此,荷兰彻底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彻底失去了角逐世界霸权的实力和机遇,荷兰的海权也随之衰落。真可谓是成也威廉,败也威廉。

     本文整理并参考了百度百科的词条如第一次英荷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威廉三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等,当然加入了自己原创的思想和内容。

    荷兰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发起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封建障碍,为荷兰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荷兰海军在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曾有过纵横四海,封锁泰晤士河、重挫英国人的辉煌,为荷兰争夺海权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和荷兰的国运一样,在短暂的辉煌过后,又迅速走向了衰败。
    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达到了巅峰。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海洋国家英国也兴起了,而且她于1588年打败了昔日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消灭了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积极开展海上贸易和扩张殖民地。两个国家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摩擦冲突也开始加剧,最终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兵戎相见。
    虽然第一次英荷海战,荷兰因为英国对其海运航路的成功封锁导致经济上损失惨重,弑君者、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沉重打击了荷兰人的海上贸易。但荷兰人卧薪尝胆,重整海军军备,凭借小特罗姆普、德.鲁伊特等名将,趁英国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海军实力由于政界和军界的腐败,船只破旧失修,兵士匮薪,士气低落,战斗力被严重削弱之际,再次向英国发起挑战。期间双方互有胜负,但荷兰最终赢得了决定性胜利。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荷兰舰队(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船)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质。荷兰舰队横冲直撞,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一些最好的军舰被俘虏准备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荷兰舰队甚至还炮轰伦敦。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据说当时英国在次停泊了 18艘巨舰,每舰都在1000吨以上,荷兰舰队进入后打哑了岸上的炮台,登陆部队以及纵火船人员拆除或毁掉了河上障碍,很快英国就损失了6艘巨舰。其中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凭恃着“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自然不耻这样的奇袭,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泣血的。”荷兰舰队横行了三天,最后全部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便封锁泰晤士河口长达数月。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双方签订了《布雷达和约》,英国不得不将航海条例放宽,并向荷兰出让了之前夺取的一些权益,双方划分了各自的殖民地势力范围。(具体可见上世纪90年代《舰船知识》的《海洋谋略大系》关于英国和荷兰海权的连载)
    看起来,荷兰似乎在这场英荷较量中占据了上风。然而,荷兰经济在经历一连串的战争后已经惨不忍睹,奄奄一息。荷兰不过是个小国,人口有限,国力也有限,不可能同时应对海陆双重的威胁。海上暂时风平浪静之后,陆地威胁却与日俱增。野心勃勃的法王路易十四与英国联合起来大军压境,荷兰人被迫掘开海堤用大水阻挡法国人的进攻。奥兰治家族的威廉最终击退了法军,拯救了荷兰的独立,获得了“护国英雄”的称号。他用能力获得各省公认,在欢呼声中就任荷兰执政。1677年11月,为与英国结盟,威廉三世娶了英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表妹玛丽为妻。这场婚姻看来并不幸福,两人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而且玛丽在世时,威廉一直对她十分冷淡,死后才记念起她的好处,悲痛万分。但是,这场婚姻却给威廉送来了一个比荷兰更大、更强的国家。
    1688年,英国议会发起光荣革命,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应英国议会邀请率领2万荷兰军队登陆英国,加冕为英国国王,倒行逆施推行封建复辟的詹姆斯二世(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位君主)由于得不到军队、大贵族和民众的支持,被迫逃亡法国。《大国崛起》提到荷兰的衰落时,这样说到“从国王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执政那一刻起,荷兰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大国崛起的舞台也从荷兰转移到了英国。
     曾经看到有一种说法,威廉三世为了讨好自己的英国老婆,巩固自己在英国的王位,把荷兰的权益不断出让给英国。也许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荷兰金融界投资不断向伦敦集中,荷兰自身的经济发展放慢了,海运和生产陷入一片萧条,曾经盛极一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衰落了。
     威廉三世原先只是荷兰执政(没有国王的名号那么响亮和风光体面),而理论上执政并非是终身制和世袭制的,下一任执政也并非由他的子孙来担任。他想要当英国国王,就必须放弃荷兰执政的地位,(当然荷兰人会再推选一个执政)英国那个可是终身世袭制的国王,这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所以,当英国发生内部危机时,威廉三世看准时机出兵,顺利登陆英国,所到之处英国军队和民众纷纷倒戈,他原以为轻松赶跑了岳父,然后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加冕为英国国王了(他不满足于当一个小小的荷兰执政)。可事情没这么简单,英国人利用威廉把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二世赶跑,可不是为了迎来又一个刚愎自用不受议会和新贵族节制的专制君主的(他们尝过克伦威尔独裁的教训和苦头),议会为了防范新国王实行专制统治,向威廉三世提出限制王权的权力请愿书。并威胁暗示如果威廉反悔,像詹姆斯二世或查理一世那样随意征税的话,那么就会废黜他的王位,(或者做第二个查理一世上断头台)。英国决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自己的权力,于是在议会上、下两院共同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向威廉和玛丽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任何国王不能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等。奥兰治的威廉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些要求,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二世。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制订为法律,是为《权利法案》。自己领兵入住英国,却最终成为一个被束缚住手脚不能自由行使绝对权力的国王,这恐怕是威廉登陆前所没有想到的。他和数百年前另一位登陆英国加冕为王的威廉的命运可谓大相径庭。
     由此,荷兰彻底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彻底失去了角逐世界霸权的实力和机遇,荷兰的海权也随之衰落。真可谓是成也威廉,败也威廉。

     本文整理并参考了百度百科的词条如第一次英荷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威廉三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等,当然加入了自己原创的思想和内容。
补充一点,威廉视法国为死敌,把荷兰的资源移往英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用这个新的一体化帝国来对抗法国,这个战略部署事实上造成了出卖荷兰的利益。
原创文好啊,加油加油!!!!!
没太多时间,回头一定认真拜读,楼主好文章辛苦了!
写的可以,但是太短,意犹未尽
历史是最好的考试,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那为什么,荷兰和英国没有成为一体二元国家?
对光荣革命背景、奥兰治家族地位的介绍基本不靠谱。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说的,只有那么点地盘,海陆都要用力,衰落是必然的。
我也奇怪,那这样荷兰和英国怎么没成一个国家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我也奇怪,那这样荷兰和英国怎么没成一个国家
完全不同的两个王室谱系,在某一点因为政治时势和血脉机缘暂时联合,奇怪吗?
完事了各玩各的,奇怪吗?
我们汉族也被其他族统治多次!
Akashic 发表于 2012-12-21 15:08
我也奇怪,那这样荷兰和英国怎么没成一个国家
这个在欧洲很正常。丹麦瑞典和挪威也曾经合并成一个国家,后来各自单干了;英国现国王的谱系源自德国汉诺威,但是应当是维多利亚时期吧,汉诺威和英国的继承顺位不一样,于是也分开了。
这种帖子一定要顶
荷兰始终面临法国的威胁 无法把全部资源用在海军上 地理位置是悲剧
荷兰可不止英国一个敌人,满世界和人打仗,最后把自己的血放干。
明清都错过了海权时代 太可惜了
学习了,辛苦lz
lives 发表于 2012-12-22 10:21
学习了,辛苦lz
有你们的支持我当然要笔耕不辍了,最近在整理一个关于日元战争的原创
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荷兰经济呈现泡沫化,很多是虚拟经济,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工业革命来袭,没有实体经济完全不行。
记得荷兰的金融业当时很发达,还有贸易中转也很厉害。由于经济泡沫破裂,没法维护扩张海权。读大国崛起个人见解
ohyes768 发表于 2012-12-22 21:31
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荷兰经济呈现泡沫化,很多是虚拟经济,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工业革命来袭,没有实体经济 ...
我刚才又在看《大国崛起》了,重点就在荷兰和英国这块。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2-12-22 21:32
我刚才又在看《大国崛起》了,重点就在荷兰和英国这块。
嘿嘿,看过具体的记不住,只能大致留个印象
我觉得《大国崛起》总结真的很精辟:历史的安排竟是这样的巧合。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2-12-22 21:21
有你们的支持我当然要笔耕不辍了,最近在整理一个关于日元战争的原创
预见到~ 各种对喷! 各种口水! 各种转头! 估计会变成战贴
支持一下,从英德对抗延伸过来的英荷对抗比较分析。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2-12-22 21:21
有你们的支持我当然要笔耕不辍了,最近在整理一个关于日元战争的原创

这个好啊。对那场战争知之甚少。期待佳作。

末日 发表于 2012-12-21 15:06
对光荣革命背景、奥兰治家族地位的介绍基本不靠谱。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说的,只有那么点地盘,海陆都要用力 ...


同学有靠谱的分享一点嘛。

另一个,荷兰的局限是肯定的,问题是为何它没能趁称霸时期、赶在衰落之前,改变自己的这个致命缺陷呢?
我觉得多探讨下这一点,比简单说这是必然的结果无可改变,更有意思点吧。

[:a14:]

日本还考虑过迁都大陆呢,荷兰为什么不试图改变自己的地理位置局限,是观念问题,还是文化问题,还是局势所制约,还是偶然因素破坏了可能的选择路径呢?



  

末日 发表于 2012-12-21 15:06
对光荣革命背景、奥兰治家族地位的介绍基本不靠谱。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说的,只有那么点地盘,海陆都要用力 ...


同学有靠谱的分享一点嘛。

另一个,荷兰的局限是肯定的,问题是为何它没能趁称霸时期、赶在衰落之前,改变自己的这个致命缺陷呢?
我觉得多探讨下这一点,比简单说这是必然的结果无可改变,更有意思点吧。

[:a14:]

日本还考虑过迁都大陆呢,荷兰为什么不试图改变自己的地理位置局限,是观念问题,还是文化问题,还是局势所制约,还是偶然因素破坏了可能的选择路径呢?



  
ohyes768 发表于 2012-12-22 21:31
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荷兰经济呈现泡沫化,很多是虚拟经济,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工业革命来袭,没有实体经济 ...
   
  海权跟经济是血脉相连的。

  荷兰经济泡沫化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原因在于荷兰的土地和人口限制。。。

  
人口太少,可以当一段时间强国,但注定成不了历史大国

历史上迦太基的悲剧就在于此,人口比罗马少太多,虽然能在局部多次击败罗马,但是对方输得起,自己输一次就是亡国灭族了

16世纪的葡萄牙也是一样的问题,当时想控制从休达经好望角到果阿的整个东方航线,但是人口只有区区230万,连很多沿途的殖民点都维持不下去,何况维持一个东方殖民帝国

所以人口其实是很重要的战略资源
很独特的视角。。。
楼主好文,通俗易懂,又有宋宜昌的感觉
pheonix 发表于 2012-12-22 23:49
人口太少,可以当一段时间强国,但注定成不了历史大国

历史上迦太基的悲剧就在于此,人口比罗马少太多, ...

实在是很重要啊,强国之间还要拼人口。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三:英荷争霸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0567-1-1.html
这篇写的比较详细,也比较精彩
终于读完了,有种恨晚的感觉,感觉很客观在理,以后望楼主多多指教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2-12-22 21:32
我刚才又在看《大国崛起》了,重点就在荷兰和英国这块。
我看标题时就想到《大国崛起》了,老耐看了
ohyes768 发表于 2012-12-22 21:31
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荷兰经济呈现泡沫化,很多是虚拟经济,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工业革命来袭,没有实体经济 ...
青史留名的郁金香泡沫!
fbi1982426 发表于 2012-12-23 00:38
实在是很重要啊,强国之间还要拼人口。
不仅仅是数量,还有素质!

SSGN518 发表于 2012-12-23 01:58
不仅仅是数量,还有素质!


素质倒未必,中国古代当了那么久大国强国,真正识字的人有多少,绝大部人是不是不识字的,也是不起字,而识字读书在当时又是一个提高素质的最基本手段,或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唯一手段。所以人口是第一位的,素质倒未必,人口多了自然是市场就大,经济滚动起来相对容易,出精英的几率相对高!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手里!!
SSGN518 发表于 2012-12-23 01:58
不仅仅是数量,还有素质!


素质倒未必,中国古代当了那么久大国强国,真正识字的人有多少,绝大部人是不是不识字的,也是不起字,而识字读书在当时又是一个提高素质的最基本手段,或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唯一手段。所以人口是第一位的,素质倒未必,人口多了自然是市场就大,经济滚动起来相对容易,出精英的几率相对高!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