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炮蛙人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53:16
1.jpg
 走进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抢险“蛙人”组


  一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栖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担负着京津唐地区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根据总部指示精神,2009年初,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立了一支5人“蛙人”抢险救援组。平日里,这支抢险“蛙人”组承担着水灾险情,水下搜救和水下定位等任务。


  打造一支全领域抢险应急分队


  2002年初,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被总部确定为全军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之一。这个旅通过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管涌探测器和人工探查等手段探测险情,运用冲锋舟实现水面救护,能够迅速运用气动植桩机、钢木土石组合坝、石笼技术和抛石截流等技术,完成100-150米决口封堵任务。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水下训练和专业设备,无法在抗洪抢险救援中实施管涌、渗水等险情地域的水底探摸、封堵,更不能承担水下救助、打捞等救援任务。在江面上发生安全事故,战士只能在水下浅水区域进行短时间的摸索施救,一旦需要在深水区域开展长时间水下作业时,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专业抗洪抢险分队在水下不能发挥作用的窘况,部队领导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让专业抗洪抢险分队官兵发挥应有的尖刀作用? 如何将水上救援的触角向水下进一步延伸?


  经过考察了解,决定借鉴“蛙人”样式,将专业抗洪抢险分队打造成全领域应急抢险救援的“尖刀”队伍,使得水上“尖刀”的触角向江河水库的深水区域进一步延伸。


  发生灾情,他们是英勇的抗洪抢险战士;发生水下险情,他们则变身蛙人,身着沉重的潜水装备,战胜各种水下致命危险,始终冲锋在第一线,用勇敢和执着闪亮着别样的青春风采。
2.jpg
“蛙人”是这样练成的


  据抢险救援应急分队的负责人介绍,筛选“蛙人”的第一步,要求官兵具备良好的水性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该抢险“蛙人”组的5名官兵的家乡都是清一色在靠近大江大河的地方。特别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练就了一身好水性。除了水性外,筛选“蛙人”的条件还要求具备身体各个部位无明显的伤疤、肺活量达到4300ML等。


  “在水下搜救800m所消耗的体能,相当于陆上奔跑5000m”,蛙人组的战士说道,每天早晚都要跑两个5公里,完成“三个100”: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收腹。除了体能训练之外,还要进行潜水基本技能训练,并结合一些实战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抢险“蛙人”组配备了轻型潜水装备2套,有浮力调节器、呼吸调节器、潜水仪表、气瓶、脚蹼、水下强光手电、轻型潜水服、潜水刀等10种装具。整套潜水装备穿起来大约有30kg重,不过蛙人在水里基本感觉不到这些重量,只有在上岸的过程中才会感觉到“重如千斤”,需要其他人的帮忙才能靠岸。


  全套装备的价值在4万元左右,这种装备最深能潜入水下35米。每名“蛙人”还配备了一套水下通讯系统。开展作业时,通过水下无线通讯设备,与水面冲锋舟通讯系统配套使用,将水底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指挥人员。
3.jpg
水下抢险危机四伏


  水底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有光且能看各种鱼类。在恶劣天气或在河水混浊的情况下,即使打上灯光,在水底的能见度也不足10cm,一般只能依靠指南针行动了。由于河底潮涌的影响,方向感就很难把握。另外水底有一定危险性,同伴间必须互相支持信任,以不同的手势对话沟通,这样才能完成每次下水任务。


  每次救援行动都是两个潜水队员结伴下水,手牵手进行,水面的冲锋舟上,还要留两个以上的人员接应,避免发生意外。在现场指挥下,选择最佳落水位置潜水搜索。为确保两人潜水作业的顺利和安全完成,队员之间互相检查各自装备状况,包括气瓶压力、按钮绑带、呼吸管等。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潜入水底,以漂浮式贴着水底周围搜索。因此,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必须严格检查系在身上的安全索,而且总是两个人一起下水,


  尽管个个都是水里蛟龙,但是谈到每一次下水,“蛙人”的神情都很严肃。“在陆地上可以随意开玩笑,但是一旦入水就必须万分重视。”


  “蛙人”下水后要严格遵守潜水的各项技术规范,在操作中要有条理性,认真细致,遇事沉着冷静。随着下潜深度增加,超低的水温和巨大的水压都成了折磨。“即使是三伏天,潜到水下10米左右,都跟被关在冰箱里一样”。尤其在冬天潜水时,每隔两三分钟,就要浮出水面,因为即使是厚厚的潜水服也无法阻挡透彻骨髓的寒意。尽管他们早已适应了强大的水压对耳膜和心脏的压迫,但是水压仍会不时地给他们制造麻烦。


  队员丁战全在一次行动中就遇到了危险,他下水后不久就被渔网缠住了。这时小丁不慌不忙,对同队的组员做了一个手割喉的手势,然后慢慢地检查自己的装备,最终用了整整5分钟找到了被渔网缠住的地方,用潜水刀割开了渔网,顺利脱险。


  除此之外,由于水域的未知性,“蛙人”还要面临暗流汹涌、未知生物、铁丝杂物等威胁,危机四伏。有一次在一个水库执行打捞任务,队员乔兴被一条大鱼直接撞进了怀里,着实吓了一大跳。
4.jpg
水域救援的尖兵


  “蛙人”负重30公斤在陆上寸步难行,但一到水中,就犹如机灵的海豚……


  2009年6月,一辆重型卡车翻入河中,司机已被当场救出但陷入晕迷,岸上人员无法得知沉入水底的卡车内是否还滞留了其它人员。接到求援命令,抢险“蛙人”组迅速出动协助打捞作业。由于水质浑浊,水下能见度太低,“蛙人”多次潜入水下,才将手指粗的钢丝绳绑在卡车的大梁上,很快大卡车就被顺利拖出水面。


  记者有幸在某训练基地看到“蛙人”训练,训练池水深达四五米,一名模拟落水者落入水中,只见两名“蛙人”抓好系在腰间的导绳,迅速下潜。潜水的“蛙人”在水下找到“落水者”后,将身上的导绳用力拉三下,发出信号;岸上的队员慢慢将导绳回拉,将水中的“蛙人”和“被救者”拉上岸
5.jpg
一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栖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担负着京津唐地区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根据总部指示精神,2009年初,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立了一支5人“蛙人”抢险救援组。平日里,这支抢险“蛙人”组承担着水灾险情,水下搜救和水下定位等任务。
6.jpg
一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栖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担负着京津唐地区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根据总部指示精神,2009年初,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立了一支5人“蛙人”抢险救援组。平日里,这支抢险“蛙人”组承担着水灾险情,水下搜救和水下定位等任务。
PS;要是哪天文工团出了只特种部队大家也不用惊讶
http://mil.huanqiu.com/photo/china/2011-05/1667483.html 1.jpg
 走进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抢险“蛙人”组


  一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栖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担负着京津唐地区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根据总部指示精神,2009年初,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立了一支5人“蛙人”抢险救援组。平日里,这支抢险“蛙人”组承担着水灾险情,水下搜救和水下定位等任务。


  打造一支全领域抢险应急分队


  2002年初,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被总部确定为全军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之一。这个旅通过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管涌探测器和人工探查等手段探测险情,运用冲锋舟实现水面救护,能够迅速运用气动植桩机、钢木土石组合坝、石笼技术和抛石截流等技术,完成100-150米决口封堵任务。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水下训练和专业设备,无法在抗洪抢险救援中实施管涌、渗水等险情地域的水底探摸、封堵,更不能承担水下救助、打捞等救援任务。在江面上发生安全事故,战士只能在水下浅水区域进行短时间的摸索施救,一旦需要在深水区域开展长时间水下作业时,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专业抗洪抢险分队在水下不能发挥作用的窘况,部队领导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让专业抗洪抢险分队官兵发挥应有的尖刀作用? 如何将水上救援的触角向水下进一步延伸?


  经过考察了解,决定借鉴“蛙人”样式,将专业抗洪抢险分队打造成全领域应急抢险救援的“尖刀”队伍,使得水上“尖刀”的触角向江河水库的深水区域进一步延伸。


  发生灾情,他们是英勇的抗洪抢险战士;发生水下险情,他们则变身蛙人,身着沉重的潜水装备,战胜各种水下致命危险,始终冲锋在第一线,用勇敢和执着闪亮着别样的青春风采。
2.jpg
“蛙人”是这样练成的


  据抢险救援应急分队的负责人介绍,筛选“蛙人”的第一步,要求官兵具备良好的水性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该抢险“蛙人”组的5名官兵的家乡都是清一色在靠近大江大河的地方。特别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练就了一身好水性。除了水性外,筛选“蛙人”的条件还要求具备身体各个部位无明显的伤疤、肺活量达到4300ML等。


  “在水下搜救800m所消耗的体能,相当于陆上奔跑5000m”,蛙人组的战士说道,每天早晚都要跑两个5公里,完成“三个100”: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收腹。除了体能训练之外,还要进行潜水基本技能训练,并结合一些实战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抢险“蛙人”组配备了轻型潜水装备2套,有浮力调节器、呼吸调节器、潜水仪表、气瓶、脚蹼、水下强光手电、轻型潜水服、潜水刀等10种装具。整套潜水装备穿起来大约有30kg重,不过蛙人在水里基本感觉不到这些重量,只有在上岸的过程中才会感觉到“重如千斤”,需要其他人的帮忙才能靠岸。


  全套装备的价值在4万元左右,这种装备最深能潜入水下35米。每名“蛙人”还配备了一套水下通讯系统。开展作业时,通过水下无线通讯设备,与水面冲锋舟通讯系统配套使用,将水底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指挥人员。
3.jpg
水下抢险危机四伏


  水底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有光且能看各种鱼类。在恶劣天气或在河水混浊的情况下,即使打上灯光,在水底的能见度也不足10cm,一般只能依靠指南针行动了。由于河底潮涌的影响,方向感就很难把握。另外水底有一定危险性,同伴间必须互相支持信任,以不同的手势对话沟通,这样才能完成每次下水任务。


  每次救援行动都是两个潜水队员结伴下水,手牵手进行,水面的冲锋舟上,还要留两个以上的人员接应,避免发生意外。在现场指挥下,选择最佳落水位置潜水搜索。为确保两人潜水作业的顺利和安全完成,队员之间互相检查各自装备状况,包括气瓶压力、按钮绑带、呼吸管等。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潜入水底,以漂浮式贴着水底周围搜索。因此,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必须严格检查系在身上的安全索,而且总是两个人一起下水,


  尽管个个都是水里蛟龙,但是谈到每一次下水,“蛙人”的神情都很严肃。“在陆地上可以随意开玩笑,但是一旦入水就必须万分重视。”


  “蛙人”下水后要严格遵守潜水的各项技术规范,在操作中要有条理性,认真细致,遇事沉着冷静。随着下潜深度增加,超低的水温和巨大的水压都成了折磨。“即使是三伏天,潜到水下10米左右,都跟被关在冰箱里一样”。尤其在冬天潜水时,每隔两三分钟,就要浮出水面,因为即使是厚厚的潜水服也无法阻挡透彻骨髓的寒意。尽管他们早已适应了强大的水压对耳膜和心脏的压迫,但是水压仍会不时地给他们制造麻烦。


  队员丁战全在一次行动中就遇到了危险,他下水后不久就被渔网缠住了。这时小丁不慌不忙,对同队的组员做了一个手割喉的手势,然后慢慢地检查自己的装备,最终用了整整5分钟找到了被渔网缠住的地方,用潜水刀割开了渔网,顺利脱险。


  除此之外,由于水域的未知性,“蛙人”还要面临暗流汹涌、未知生物、铁丝杂物等威胁,危机四伏。有一次在一个水库执行打捞任务,队员乔兴被一条大鱼直接撞进了怀里,着实吓了一大跳。
4.jpg
水域救援的尖兵


  “蛙人”负重30公斤在陆上寸步难行,但一到水中,就犹如机灵的海豚……


  2009年6月,一辆重型卡车翻入河中,司机已被当场救出但陷入晕迷,岸上人员无法得知沉入水底的卡车内是否还滞留了其它人员。接到求援命令,抢险“蛙人”组迅速出动协助打捞作业。由于水质浑浊,水下能见度太低,“蛙人”多次潜入水下,才将手指粗的钢丝绳绑在卡车的大梁上,很快大卡车就被顺利拖出水面。


  记者有幸在某训练基地看到“蛙人”训练,训练池水深达四五米,一名模拟落水者落入水中,只见两名“蛙人”抓好系在腰间的导绳,迅速下潜。潜水的“蛙人”在水下找到“落水者”后,将身上的导绳用力拉三下,发出信号;岸上的队员慢慢将导绳回拉,将水中的“蛙人”和“被救者”拉上岸
5.jpg
一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栖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担负着京津唐地区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根据总部指示精神,2009年初,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立了一支5人“蛙人”抢险救援组。平日里,这支抢险“蛙人”组承担着水灾险情,水下搜救和水下定位等任务。
6.jpg
一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栖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担负着京津唐地区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兵旅,根据总部指示精神,2009年初,在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立了一支5人“蛙人”抢险救援组。平日里,这支抢险“蛙人”组承担着水灾险情,水下搜救和水下定位等任务。
PS;要是哪天文工团出了只特种部队大家也不用惊讶
http://mil.huanqiu.com/photo/china/2011-05/1667483.html
工程旅。。。。。
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