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忧中国人口男女失衡 印找到超越突破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45:03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4/1663765.html

美日忧中国人口男女失衡 印找到超越突破口
2011-04-30 10:03 扬子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摘要:美国媒体“深表担心”地说,“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印度媒体的反应中则透着几分 “窃喜”,将人口“更年轻”看做是印度“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


  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 美国媒体聚焦“老龄化问题”印度报纸找到“赶超中国”突破口———


  “全国总人口13.39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7%;与10年前相比,中国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3%。”中国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其中包含的上述一组数据受到了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国和地区媒体的“青睐”。


  美国媒体“深表担心”地说,“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印度媒体的反应中则透着几分 “窃喜”,将人口“更年轻”看做是印度“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


  对于各国媒体报道背后体现出的不同立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秀丽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各国社会形态及利益决定了他们的报道角度,文字背后“另有隐情”。


  美媒


  中国会在变富前变老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就步入了老年国家之列。70多年过去了,老龄化问题依然让美国付出着“高昂的代价”,耗费着美国的大量财力。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因遭受金融危机冲击而陷入财政困顿的奥巴马政府绞尽了脑汁。或许正是这样的“痛楚”,使得美国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时,将视线聚焦在中国要警惕老龄化上。“城镇化进程在加快的同时,老龄化的速度也飞快。”《美国之音》的一篇报道如此解读中国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文章援引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中国人口老龄化给劳动人口带来了压力。《华尔街日报》在题为《中国人口迅速老龄》的报道中表达出了中国有可能重蹈美国覆辙的担心: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


  “目前中国14岁以下的人口只有16.6%,而10年前,这一数字是23%。老龄化的问题使得中国未来工人的储备显出不足态势。”《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文中还引述了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的观点,称中国目前人口增长并不均衡,越来越低的人口增长率会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劳动力总量受到影响。


  同样的担忧也出现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中。在一篇题为《人口报告:中国会在变富前变老》的文章中,作者用有些诙谐的笔调评论道:“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儿童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但领退休金的人却在急剧增加。”


  文章还担心中国未来的男性找不到对象,因为中国的性别比例出现变化,男性比例偏高。不过,“这对女孩子是个好消息”。


  欧媒


  中国处于城镇化国家边缘


  欧洲是世界上城镇化比较早的地方。城镇化在推动欧洲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欧洲一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英国首都伦敦在“工业革命”时期曾是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但空气也遭受严重污染,如今仍笑纳着“雾都之美名”。


  前车之鉴让欧洲媒体几乎一致地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中国人口普查报告中“近一半的城镇人口”上。在英国《卫报》看来,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处于即将成为城镇化国家的边缘。文章引用了两组反差鲜明的数据:30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20%;而现在,这个数字竟然已经翻了一番还多,达到49.7%。


  英国广播电台(BBC)驻京记者白迈克分析说,中国的人口数据并不让他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趋势早就出现了。“但这确实反应了中国政府未来要面临的一些挑战。”白迈克说,现在外出务工的中国农民是十年前的2倍,这些农民从乡村来到了经济更发达的城镇去找工作,但在他们的“新家”里,他们能享受很少的服务,比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都会受到限制。


  路透社文章的标题与上述两家媒体的论点不谋而合:《中国2010年人口达1.3亿,一半在城镇》。文中称,欧洲城镇化的教训需要中国吸取,但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要防止城市的盲目扩张和蔓延,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软硬件建设都要跟上。


  俄媒


  中国“人口红利”让人羡慕


  在俄罗斯去年进行的人口普查中,有一项结果和中国的调查结果形成了强烈对比:俄罗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从13个减少至12个,而中国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大城市数量在20年内将会超过8个。


  对此,俄罗斯人口问题专家米哈伊尔·杰利亚金称,中国城镇化的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中国将城市化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优先项目。《俄罗斯报》则将原因归结于中国人口的增长,称这是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强力,并让中国经济发展拥有了原动力。对于出生率仍在下滑的俄罗斯来说,“我们不仅没有‘人口红利’,地广人稀也让俄罗斯人缺乏竞争意识。”文章忧心忡忡地说,“缺人气”会阻碍俄罗斯实现“强国梦”的进程。 印媒


  “赶超中国”出现突破口


  印度何时能超越中国是印度媒体近些年来关注度日渐升温的话题,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自然又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与10年前相比,虽然目前中国上大学的学生数已经翻番,但随着人口增速的降低,中国正在‘老化’。”在《印度斯坦时报》看来,因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该报刊发的文章在对中印人口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到2020年,当印度能够给国际劳动市场贡献1.36亿劳动力的时候,中国只能有2300万的劳动力。那时候,印度的平均劳动力年龄是29岁,而中国是37岁。


  对于印度媒体的乐观心态,英国《金融时报》泼了一盆冷水。该报在题为《印度要超过中国了?没那么快》的报道中称,虽然2030年印度可能超过中国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印度能不能把人口的增加平稳过渡为经济的稳健发展还有存疑,“印度的受教育人口比例依然不高,而这方面中国却做得更好”。


  日媒


  渲染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与有过“严重老龄化”切肤之痛的美国一样,日本一些媒体也热衷于评析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男性人口比例趋高的问题也受到日本媒体的热捧,并且使出了惯用的“借题发挥”的招数。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导致这个比例失衡的原因是,在中国的农村,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想要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依然盛行。专事报道中国新闻的日本《新秦新闻网》说,男女比例不平衡或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隐患。


  专家解读


  国家利益导向影响报道立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秀丽博士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上几国媒体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用传播学中的“传媒框架理论”来解释,即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受其记者、编辑及媒体的意识形态、利益导向影响,他们会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强调不同的侧面。


  王秀丽表示,就拿此次人口普查报告中提及的中国的计生政策为例,有一些国家的媒体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报道,而另外一些有“冷战思维”的媒体会从消极面进行报道。


  此外,王秀丽从影响媒介的一些因素分析指出,媒介在进行报道时会受政府、国家利益导向影响。在中国人口问题上,显然美国、印度等国家与中国不在同一立场上。


  王秀丽说,以美国为例,因为对老龄化感同身受,所以它强调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这样会给美国民众造成“美国政府没那么差”的印象;印度的目的则更加明确,无非是通过与中国进行比较,“凸显”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吸引各国企业到印度去投资经营。


  本版文/记者王燕 郭悦


  实习生徐晨晗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4/1663765.html

美日忧中国人口男女失衡 印找到超越突破口
2011-04-30 10:03 扬子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摘要:美国媒体“深表担心”地说,“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印度媒体的反应中则透着几分 “窃喜”,将人口“更年轻”看做是印度“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


  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 美国媒体聚焦“老龄化问题”印度报纸找到“赶超中国”突破口———


  “全国总人口13.39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7%;与10年前相比,中国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3%。”中国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其中包含的上述一组数据受到了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国和地区媒体的“青睐”。


  美国媒体“深表担心”地说,“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印度媒体的反应中则透着几分 “窃喜”,将人口“更年轻”看做是印度“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


  对于各国媒体报道背后体现出的不同立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秀丽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各国社会形态及利益决定了他们的报道角度,文字背后“另有隐情”。


  美媒


  中国会在变富前变老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就步入了老年国家之列。70多年过去了,老龄化问题依然让美国付出着“高昂的代价”,耗费着美国的大量财力。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因遭受金融危机冲击而陷入财政困顿的奥巴马政府绞尽了脑汁。或许正是这样的“痛楚”,使得美国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时,将视线聚焦在中国要警惕老龄化上。“城镇化进程在加快的同时,老龄化的速度也飞快。”《美国之音》的一篇报道如此解读中国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文章援引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中国人口老龄化给劳动人口带来了压力。《华尔街日报》在题为《中国人口迅速老龄》的报道中表达出了中国有可能重蹈美国覆辙的担心: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


  “目前中国14岁以下的人口只有16.6%,而10年前,这一数字是23%。老龄化的问题使得中国未来工人的储备显出不足态势。”《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文中还引述了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的观点,称中国目前人口增长并不均衡,越来越低的人口增长率会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劳动力总量受到影响。


  同样的担忧也出现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中。在一篇题为《人口报告:中国会在变富前变老》的文章中,作者用有些诙谐的笔调评论道:“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儿童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但领退休金的人却在急剧增加。”


  文章还担心中国未来的男性找不到对象,因为中国的性别比例出现变化,男性比例偏高。不过,“这对女孩子是个好消息”。


  欧媒


  中国处于城镇化国家边缘


  欧洲是世界上城镇化比较早的地方。城镇化在推动欧洲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欧洲一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英国首都伦敦在“工业革命”时期曾是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但空气也遭受严重污染,如今仍笑纳着“雾都之美名”。


  前车之鉴让欧洲媒体几乎一致地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中国人口普查报告中“近一半的城镇人口”上。在英国《卫报》看来,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处于即将成为城镇化国家的边缘。文章引用了两组反差鲜明的数据:30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20%;而现在,这个数字竟然已经翻了一番还多,达到49.7%。


  英国广播电台(BBC)驻京记者白迈克分析说,中国的人口数据并不让他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趋势早就出现了。“但这确实反应了中国政府未来要面临的一些挑战。”白迈克说,现在外出务工的中国农民是十年前的2倍,这些农民从乡村来到了经济更发达的城镇去找工作,但在他们的“新家”里,他们能享受很少的服务,比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都会受到限制。


  路透社文章的标题与上述两家媒体的论点不谋而合:《中国2010年人口达1.3亿,一半在城镇》。文中称,欧洲城镇化的教训需要中国吸取,但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要防止城市的盲目扩张和蔓延,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软硬件建设都要跟上。


  俄媒


  中国“人口红利”让人羡慕


  在俄罗斯去年进行的人口普查中,有一项结果和中国的调查结果形成了强烈对比:俄罗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从13个减少至12个,而中国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大城市数量在20年内将会超过8个。


  对此,俄罗斯人口问题专家米哈伊尔·杰利亚金称,中国城镇化的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中国将城市化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优先项目。《俄罗斯报》则将原因归结于中国人口的增长,称这是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强力,并让中国经济发展拥有了原动力。对于出生率仍在下滑的俄罗斯来说,“我们不仅没有‘人口红利’,地广人稀也让俄罗斯人缺乏竞争意识。”文章忧心忡忡地说,“缺人气”会阻碍俄罗斯实现“强国梦”的进程。 印媒


  “赶超中国”出现突破口


  印度何时能超越中国是印度媒体近些年来关注度日渐升温的话题,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自然又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与10年前相比,虽然目前中国上大学的学生数已经翻番,但随着人口增速的降低,中国正在‘老化’。”在《印度斯坦时报》看来,因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该报刊发的文章在对中印人口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到2020年,当印度能够给国际劳动市场贡献1.36亿劳动力的时候,中国只能有2300万的劳动力。那时候,印度的平均劳动力年龄是29岁,而中国是37岁。


  对于印度媒体的乐观心态,英国《金融时报》泼了一盆冷水。该报在题为《印度要超过中国了?没那么快》的报道中称,虽然2030年印度可能超过中国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印度能不能把人口的增加平稳过渡为经济的稳健发展还有存疑,“印度的受教育人口比例依然不高,而这方面中国却做得更好”。


  日媒


  渲染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与有过“严重老龄化”切肤之痛的美国一样,日本一些媒体也热衷于评析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男性人口比例趋高的问题也受到日本媒体的热捧,并且使出了惯用的“借题发挥”的招数。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导致这个比例失衡的原因是,在中国的农村,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想要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依然盛行。专事报道中国新闻的日本《新秦新闻网》说,男女比例不平衡或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隐患。


  专家解读


  国家利益导向影响报道立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秀丽博士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上几国媒体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用传播学中的“传媒框架理论”来解释,即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受其记者、编辑及媒体的意识形态、利益导向影响,他们会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强调不同的侧面。


  王秀丽表示,就拿此次人口普查报告中提及的中国的计生政策为例,有一些国家的媒体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报道,而另外一些有“冷战思维”的媒体会从消极面进行报道。


  此外,王秀丽从影响媒介的一些因素分析指出,媒介在进行报道时会受政府、国家利益导向影响。在中国人口问题上,显然美国、印度等国家与中国不在同一立场上。


  王秀丽说,以美国为例,因为对老龄化感同身受,所以它强调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这样会给美国民众造成“美国政府没那么差”的印象;印度的目的则更加明确,无非是通过与中国进行比较,“凸显”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吸引各国企业到印度去投资经营。


  本版文/记者王燕 郭悦


  实习生徐晨晗
三十年计划经济 经济崩了
三十年计划生育 社会动荡了
印度在人口数量上超过中国就是突破??
快雪时晴 发表于 2011-4-30 21:28 人口教表示阿三国前途无量准备集体移民天天在恒河与浮尸共浴人口红利
三哥是10亿牲口论!:D
我也切喜
不知是喜还是忧。
其实这些人就是要剥削廉价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劳动力少了就剥削不了了。叫要叫喊了。人口红利带来的是少数人的暴富
忘记黑暗 发表于 2011-4-30 19:48

你就是五美分,连你的资料我都拿到了!
不过计划生育政策也该修改了
不过计划生育政策也该修改了
我心飞扬1234 发表于 2011-5-1 20:55


    不是说一直在讨论开放二胎么?我等着呢,这样就不用花钱了,呵呵。
f22 发表于 2011-4-30 21:30


   印度某些种族有水葬的习惯
关键是印度也人口比例失衡了。
还好我不打算结婚…小受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