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万分钟”的“盛世危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6:27:46
“两百万分钟”的“盛世危言”
丁肇文 刊发时间:2008-03-26  北京晚报  

  最近,一部在去年9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中引发热议。这部名为《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的纪录片,在比较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高中教育后,向美国教育界以至整个美国社会发出了“盛世危言”:美
国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太少了,美国学生必须要在数学和科学等基础课程上花大力气,要不然美国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美国创造高收入工作的能力也会下降。

  一部震惊美国的纪录片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这部纪录片在中、印、美每个国家跟踪两位高中生长达一年之久,看他们在学习和课余活动之间是怎样分配时间的。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近两倍,印度学生所花时间也是美国学生的一倍半。

  在这部纪录片里,人们看到:当17岁的印度学生阿波娃·乌帕拉除了正常的学习外,周末还要参加大学考前辅导班时;当17岁的中国学生金瑞璋(音译)在为参加国际数学比赛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的美国学生布里坦尼却信守着“生活必须好玩才行”的信条,她和一帮女朋友周四晚上集体做作业时其实是集体看一部热门电视剧;而另一名美国高中生奈尔在高中三年级时随便参加了一个考试便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纪录片的拍摄者由此为美国基础教育敲响了警钟:美国的高中教育会不会被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快速地甩在后面?

  一个中国高中生的反证

  中国的高中教育确实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吗?《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表面上让一直为中国教育辩护的人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张芸,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高中生。2005年之前,一直走在中国的莘莘学子必经的道路上:从离家最近的小学开始上学,然后进入中学,经过中考考上重点高中;在一步步迈向高考的路途中,梦想着考上所在城市的重点大学。直到有一天,从一家英语培训学校——英孚的上海办公室得知了招收英国A-Level(即英国的高中教育课程)全额奖学金学生的消息,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芸迈出了出国留学的第一步。

  虽然自己就读的高中在上海并非排在前几位,而自己在班级里也没有名列前茅,顶多算是中上水平,张芸还是幸运地通过了考核,于2005年夏,坐上了从上海飞往伦敦的飞机。已经在国内读完两年高中的张芸,在英国不得不重新开始了两年的高中生活,边学语言边修读高中课程。

  对中国教育的评价,多年来有一个几乎被“公认”的观点,即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后,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领先世界的。然而,张芸对英国高中教育的感受却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英国的教育体制是,直到GCSE(相当于初中)阶段进行的都是全面教育,到了A-Level(高中)阶段则采取个性化的选课制度: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地选择课程组合,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提前打下一点基础。出于对自己理科方面的自信,张芸选择的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物理、经济和会计。

  由于在国内打下的基础,对张芸来说,理科方面相对比较容易些;不过,张芸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学生在理科方面虽然学得深,但英国学生学得广,所以轻易的松懈也是不可取的。对于张芸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以前从未涉及过的经济和会计。在这些课上,教学方式与中国有着截然的不同:板书并不是老师写,而是学生写;知识点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从事例中引出来的;师生之间不是授与学,而是互相商讨;所有的作业都是阅读与思考,考试是当场写论文。

  “中国的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而英国的高中生已经在考虑现实世界的问题,”张芸举例说,在英国的课堂上,经济学的老师甚至会让学生讨论当前中国正面临的经济难题的破解方法,“英国学生学习的并不轻松,但是学习的乐趣却是不言自明。”

  张芸目前已经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在校生,应EF学校的邀请,最近她回到国内为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做巡回演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幸运的学生表示:我最想告诉中国高中生的是,如果你努努力,能够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话,那么,你不如通过付出相同的心血,去够一够世界一流大学的入门证。而要实现张芸所说的这一目标,一条捷径便是英国的高中教育。

  中国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让我们再回到对中国教育的那句经典的说辞: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后,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领先世界的。如果你看了《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即使你被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所打动,完全折服于他的观点的话,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既然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领先,那么为什么那些接受了领先的基础教育的中国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会变得缺乏竞争力了呢?中国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亲历英国教育的张芸对此更有发言权,她介绍说,英国的高中教育与大学在衔接上做得比中国更好。比如,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英国的大学,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年,学校就组织大家参观了多所不同排名的代表性学校。

  至于报考什么专业的问题,原先在出国之前,张芸本来已经与父母盘算好了要读经济类的,可是在英国高中,经济老师却建议:“深入地读经济是要求非常高的数学能力的,既然你现在的数学那么强,为什么不在本科阶段先打好数学的基础?这样的话,到了工作后或读硕士时,再专修经济,那样会十分轻松的。况且,现在许多的招聘者,喜欢招收基础科学学科毕业的学生,而并非专业对口的。大学的学习是训练你的思维,有了严密的思维,再到工作岗位上培训,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了。”这段话促使张芸改变了最初的决定,选择了数学专业。

  在准备大学面试的过程中,来自高中老师的“援助”也让张芸念念不忘:数学老师,为她收集了大量的牛津以前的考试题,并与她商讨不同类型的解题思路;张芸的个人导师,在三十几年前,也从牛津数学系毕业,他为张芸提供了许多面试的经验以及在牛津生活的趣闻。除此之外,学校还特意请来有经验的教育专家,为即将参加大学面试的学生进行模拟面试。

  而对于与英国高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样让张芸记忆深刻。牛津大学的面试总共有三天,包括一场笔试与三个面试。笔试题并没有预期中那么难,面试却非常的学术化,教授给出题,大多属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教授并不指望学生能一下子做出。在面试中,学生只需要尽量多地陈述自己的思路,而教授则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给出提示与引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得到最终的答案。

  “英国大学的选拔实际上不是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而是重在考察你是否具备进一步学习某一专业的能力,”张芸在国内的一些同学也曾经参加过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那与其说是自主招生,不如说是另一场由大学主办的高考更为确切,与高考一样的体例、难度更高的试卷和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苛求;而当张芸结束了在牛津的面试时,感觉就像是“上了一堂春风化雨的课,没有丝毫的紧张感。”

  “《两百万分钟》的制片人说:该片为美国和美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在我看来,它也为中国和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一位在高校任教20年的中国教师这样概括。在他的眼里,中国的基础教育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虽然学的很辛苦,但是除了得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并没有培养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这种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育体制,恰恰扼杀了那些头脑灵活、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这一教育模式最为严重的后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无遗: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精神丧失殆尽。近几年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提倡创新教育。只是应该为那些经受了12年死记硬背训练的学生着想一下:就其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呢?要在4年或者5年内,去扭转或是改变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即在其人格、思想成型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的思维习惯,何其难也!

(记者丁肇文)“两百万分钟”的“盛世危言”
丁肇文 刊发时间:2008-03-26  北京晚报  

  最近,一部在去年9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中引发热议。这部名为《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的纪录片,在比较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高中教育后,向美国教育界以至整个美国社会发出了“盛世危言”:美
国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太少了,美国学生必须要在数学和科学等基础课程上花大力气,要不然美国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美国创造高收入工作的能力也会下降。

  一部震惊美国的纪录片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这部纪录片在中、印、美每个国家跟踪两位高中生长达一年之久,看他们在学习和课余活动之间是怎样分配时间的。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近两倍,印度学生所花时间也是美国学生的一倍半。

  在这部纪录片里,人们看到:当17岁的印度学生阿波娃·乌帕拉除了正常的学习外,周末还要参加大学考前辅导班时;当17岁的中国学生金瑞璋(音译)在为参加国际数学比赛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的美国学生布里坦尼却信守着“生活必须好玩才行”的信条,她和一帮女朋友周四晚上集体做作业时其实是集体看一部热门电视剧;而另一名美国高中生奈尔在高中三年级时随便参加了一个考试便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纪录片的拍摄者由此为美国基础教育敲响了警钟:美国的高中教育会不会被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快速地甩在后面?

  一个中国高中生的反证

  中国的高中教育确实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吗?《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表面上让一直为中国教育辩护的人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张芸,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高中生。2005年之前,一直走在中国的莘莘学子必经的道路上:从离家最近的小学开始上学,然后进入中学,经过中考考上重点高中;在一步步迈向高考的路途中,梦想着考上所在城市的重点大学。直到有一天,从一家英语培训学校——英孚的上海办公室得知了招收英国A-Level(即英国的高中教育课程)全额奖学金学生的消息,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芸迈出了出国留学的第一步。

  虽然自己就读的高中在上海并非排在前几位,而自己在班级里也没有名列前茅,顶多算是中上水平,张芸还是幸运地通过了考核,于2005年夏,坐上了从上海飞往伦敦的飞机。已经在国内读完两年高中的张芸,在英国不得不重新开始了两年的高中生活,边学语言边修读高中课程。

  对中国教育的评价,多年来有一个几乎被“公认”的观点,即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后,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领先世界的。然而,张芸对英国高中教育的感受却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英国的教育体制是,直到GCSE(相当于初中)阶段进行的都是全面教育,到了A-Level(高中)阶段则采取个性化的选课制度: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地选择课程组合,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提前打下一点基础。出于对自己理科方面的自信,张芸选择的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物理、经济和会计。

  由于在国内打下的基础,对张芸来说,理科方面相对比较容易些;不过,张芸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学生在理科方面虽然学得深,但英国学生学得广,所以轻易的松懈也是不可取的。对于张芸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以前从未涉及过的经济和会计。在这些课上,教学方式与中国有着截然的不同:板书并不是老师写,而是学生写;知识点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从事例中引出来的;师生之间不是授与学,而是互相商讨;所有的作业都是阅读与思考,考试是当场写论文。

  “中国的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而英国的高中生已经在考虑现实世界的问题,”张芸举例说,在英国的课堂上,经济学的老师甚至会让学生讨论当前中国正面临的经济难题的破解方法,“英国学生学习的并不轻松,但是学习的乐趣却是不言自明。”

  张芸目前已经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在校生,应EF学校的邀请,最近她回到国内为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做巡回演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幸运的学生表示:我最想告诉中国高中生的是,如果你努努力,能够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话,那么,你不如通过付出相同的心血,去够一够世界一流大学的入门证。而要实现张芸所说的这一目标,一条捷径便是英国的高中教育。

  中国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让我们再回到对中国教育的那句经典的说辞: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后,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领先世界的。如果你看了《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即使你被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所打动,完全折服于他的观点的话,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既然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领先,那么为什么那些接受了领先的基础教育的中国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会变得缺乏竞争力了呢?中国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亲历英国教育的张芸对此更有发言权,她介绍说,英国的高中教育与大学在衔接上做得比中国更好。比如,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英国的大学,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年,学校就组织大家参观了多所不同排名的代表性学校。

  至于报考什么专业的问题,原先在出国之前,张芸本来已经与父母盘算好了要读经济类的,可是在英国高中,经济老师却建议:“深入地读经济是要求非常高的数学能力的,既然你现在的数学那么强,为什么不在本科阶段先打好数学的基础?这样的话,到了工作后或读硕士时,再专修经济,那样会十分轻松的。况且,现在许多的招聘者,喜欢招收基础科学学科毕业的学生,而并非专业对口的。大学的学习是训练你的思维,有了严密的思维,再到工作岗位上培训,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了。”这段话促使张芸改变了最初的决定,选择了数学专业。

  在准备大学面试的过程中,来自高中老师的“援助”也让张芸念念不忘:数学老师,为她收集了大量的牛津以前的考试题,并与她商讨不同类型的解题思路;张芸的个人导师,在三十几年前,也从牛津数学系毕业,他为张芸提供了许多面试的经验以及在牛津生活的趣闻。除此之外,学校还特意请来有经验的教育专家,为即将参加大学面试的学生进行模拟面试。

  而对于与英国高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样让张芸记忆深刻。牛津大学的面试总共有三天,包括一场笔试与三个面试。笔试题并没有预期中那么难,面试却非常的学术化,教授给出题,大多属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教授并不指望学生能一下子做出。在面试中,学生只需要尽量多地陈述自己的思路,而教授则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给出提示与引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得到最终的答案。

  “英国大学的选拔实际上不是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而是重在考察你是否具备进一步学习某一专业的能力,”张芸在国内的一些同学也曾经参加过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那与其说是自主招生,不如说是另一场由大学主办的高考更为确切,与高考一样的体例、难度更高的试卷和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苛求;而当张芸结束了在牛津的面试时,感觉就像是“上了一堂春风化雨的课,没有丝毫的紧张感。”

  “《两百万分钟》的制片人说:该片为美国和美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在我看来,它也为中国和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一位在高校任教20年的中国教师这样概括。在他的眼里,中国的基础教育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虽然学的很辛苦,但是除了得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并没有培养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这种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育体制,恰恰扼杀了那些头脑灵活、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这一教育模式最为严重的后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无遗: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精神丧失殆尽。近几年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提倡创新教育。只是应该为那些经受了12年死记硬背训练的学生着想一下:就其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呢?要在4年或者5年内,去扭转或是改变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即在其人格、思想成型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的思维习惯,何其难也!

(记者丁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