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岩老师写的《海伯利安》书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16:08
史诗背景下的灵魂悲歌
                ——读《海伯利安》

                     
彭浪  吴岩



  很久不曾有过如此震撼的阅读感受了,是《海伯利安》唤回了久违的感觉。打开书,也就打开了一副壮阔浩渺的宇宙画卷,可以看到数百年的人类历史在广阔的时空中上演,看到一个个星球的兴衰演变,也看到每一个人的悲欢离合。

  丹•西蒙斯,这位创作领域跨越奇幻、科幻、恐怖、悬念、历史小说、黑色犯罪小说、以及主流文学小说的作家,借用了济慈的诗名《Hyperion》,创造出了这个“西蒙斯”风格的独特世界。作为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海伯利安》一出版就获得了雨果奖。《纽约时报•书评》更是将其誉为“堪比伊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和吉恩•沃尔夫的《新日之书》等经典之作。”

  那么,《海伯利安》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对我而言,最初的震撼来自于宏大而精细的世界设置。

  书中呈现的是一个遍布人类足迹的宇宙,地球已经毁灭,霸主政府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维持着对世界的统治,人工智能建立的技术内核和变异的人类“驱逐者”则是宇宙中的另外两种力量。三方互相牵制,勾心斗角,整个宇宙中硝烟弥漫。

  而这只是远景。随着故事的展开,各个独具特色的星球,各种神奇瑰丽的景观,也被生动地展示出来。繁荣的鲸心,美丽的茂伊约,犹太人居住的希伯伦,天主教星球佩森……当然,还有海伯利安。在这个迷雾一样的星球上,朝圣者乘坐古老的游船在河上航行,沿河有森林、农场,还有烧焦的城市,他们穿过连绵的草海,跨越笼头山脉,朝着光阴冢,一路行来。

  在这神秘而恢宏的背景下展开的,是充满悬念的情节。

  一开始,光阴冢就显示出打开的迹象,军部的一支太空特遣部队正在开赴海伯利安,同时一群驱逐者迁移队也在逼近这里。此时,伯劳教会派出了一支七人的朝圣队伍,而这七人中,还包括一名驱逐者安插的间谍。

  接下来的故事,则运用了类似《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述手法。七位互不相识却又各怀心事的朝圣者,在去往光阴冢的旅途中,开始讲述各自的过往。与伯劳鸟的联系,是他们之间唯一的相似之处。那伯劳鸟又是什么?他们的朝圣将面临怎样的结局?光阴冢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怀着这样的疑问读下来,我们发现,每一个故事似乎都给出了一部分答案,但每一次讲述,又都设置了新的谜题。于是,小说变成了一座迷宫,一副拼图。阅读,也就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智力游戏,让人欲罢不能。

  但背景和情节远不是这部小说的全部。只有深入人物的命运,我们才开始触摸到《海伯利安》真正的灵魂。在我看来,这个舞台上演的,不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幻史诗,更是一出关于人类灵魂抉择的悲歌。

  朝圣者们讲述的是这样一些经历:神父与十字形进行的殊死搏斗,士兵和梦中情人的离合,诗人对缪斯的苦苦追寻,学者对于是否将女儿献祭的痛苦抉择,侦探和赛伯人的动人恋情以及领事的秘密和多重身份。这六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包含着科幻小说惯用的各种素材:星际战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时间错位……而故事的形式,则涉及战争、悬疑、恐怖、侦探,甚至爱情。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并没有带来阅读感受的混乱,众多故事在一种神秘和悲凉的氛围中达到了统一。而故事中所表达的,人类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也在读者心中引起了最广泛的共鸣。

  最感人的故事来自于学者。这是一个悲情的父亲形象。他的女儿瑞秋在研究光阴冢的过程中患上了神秘之病,从此开始逆时间生长。他游历宇宙,寻找治疗女儿的方法,并带着即将消失的女儿,踏上了朝圣的旅途。

  但这并不仅仅是一曲父爱的赞歌。对于学者而言,困扰他心灵的难题在于,道德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为了表现自己的顺从,亚伯拉罕把儿子献给了上帝。在这个伦理学家看来,将无辜的儿童作为牺牲献祭的决定,一开始就是邪恶的。但,这种奉献却换来上帝的恩赐,并最终救回孩子的生命。当这种悖论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所忍受并与之抗争的痛苦,已不仅仅女儿的离开了。他必须作出自己的抉择。

  另一个深有感触的是诗人的故事。他历经数个世纪,体验过这世上的种种生活,富贵,贫穷,成功,失败,创作的高峰和低谷。对他而言,诗歌就是生命的一切。但他偏偏失去了写诗的能力。于是,他苦苦追寻着心中的缪斯,甚至不惜以唤起伯劳鸟的杀戮为代价。这个故事里,没有爱和信仰,有的只是对于纯粹人生的追求和对自身存在的质疑和追问。这是一个高科技时代的诗人的人生悲剧。

  小说中,每一个故事都隐含着一种人生的悖论,都关乎一次艰难的抉择。它们让我想起古老的希腊悲剧和史诗中,那些不可改变的命运。朝圣者的身份是一种符号,作者以此作为对人类心灵深入探索的一种途径。作为人类的代表,他们是命运祭坛上的祭品,所有的抉择都指向预言中的悲剧。但他们怀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勇敢地做出了自己地抉择。与其说是伯劳鸟在寻找他们,并用荆棘将其刺穿,不如说,是他们,在苦苦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根刺。

  我想,是这些人物,让一部史诗拥有了灵魂。

  最后必须说一下小说的语言。恢宏的想象和人物的刻画造就的还只是一部深刻的小说,是语言,让《海伯利安》成为了一首诗。

  “太阳落下,给河流上带来了一种感官上的宁静,不久之后,虫儿聒噪,夜鸟啼啭,组成了一首大合唱,打破了宁静。有一会儿,霍利河的河面化作了一面淡绿色的镜子,映出黄昏的天空,觅食的鱼儿跃出水面,蝠鲼运转扰起尾波,只有在这时,水面才泛起涟漪。当真正的夜幕降临,蜿蜒起伏的山峦围绕着诸多山谷溪涧,其中有不计其数的草原蛛纱舞动着身姿——比起它们在森林里的远亲,这些蛛纱色泽更淡,但面积也更大,发出冷光的暗影足有幼童般大小。星座出现,点点流星划曳而过,穿过夜空,这幕夜景远离所有的人造灯火,璀璨壮丽。”朝圣者们眼中的夜景,在作者的笔下,俨然一曲迷人的小夜曲,蕴含着浓浓的诗意。

  除了作者的优美文笔,我们还可以在书中读到莎士比亚、乔叟、济慈和叶芝。对西方文学经典恰到好处的借用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意境,与小说的史诗感配合得相得益彰。

  当然,以上这些感受还远不够说明《海伯利安》的魅力。就像《丹佛邮报》的评价所说:“西蒙斯的天才把太空歌剧变成了一种新型史诗。”而这部史诗,它的宏大,它的神秘,它的深刻,都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发掘。

  作者:彭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方向硕士生,吴岩为该专业导师。史诗背景下的灵魂悲歌
                ——读《海伯利安》

                     彭浪  吴岩


  很久不曾有过如此震撼的阅读感受了,是《海伯利安》唤回了久违的感觉。打开书,也就打开了一副壮阔浩渺的宇宙画卷,可以看到数百年的人类历史在广阔的时空中上演,看到一个个星球的兴衰演变,也看到每一个人的悲欢离合。

  丹•西蒙斯,这位创作领域跨越奇幻、科幻、恐怖、悬念、历史小说、黑色犯罪小说、以及主流文学小说的作家,借用了济慈的诗名《Hyperion》,创造出了这个“西蒙斯”风格的独特世界。作为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海伯利安》一出版就获得了雨果奖。《纽约时报•书评》更是将其誉为“堪比伊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和吉恩•沃尔夫的《新日之书》等经典之作。”

  那么,《海伯利安》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对我而言,最初的震撼来自于宏大而精细的世界设置。

  书中呈现的是一个遍布人类足迹的宇宙,地球已经毁灭,霸主政府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维持着对世界的统治,人工智能建立的技术内核和变异的人类“驱逐者”则是宇宙中的另外两种力量。三方互相牵制,勾心斗角,整个宇宙中硝烟弥漫。

  而这只是远景。随着故事的展开,各个独具特色的星球,各种神奇瑰丽的景观,也被生动地展示出来。繁荣的鲸心,美丽的茂伊约,犹太人居住的希伯伦,天主教星球佩森……当然,还有海伯利安。在这个迷雾一样的星球上,朝圣者乘坐古老的游船在河上航行,沿河有森林、农场,还有烧焦的城市,他们穿过连绵的草海,跨越笼头山脉,朝着光阴冢,一路行来。

  在这神秘而恢宏的背景下展开的,是充满悬念的情节。

  一开始,光阴冢就显示出打开的迹象,军部的一支太空特遣部队正在开赴海伯利安,同时一群驱逐者迁移队也在逼近这里。此时,伯劳教会派出了一支七人的朝圣队伍,而这七人中,还包括一名驱逐者安插的间谍。

  接下来的故事,则运用了类似《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述手法。七位互不相识却又各怀心事的朝圣者,在去往光阴冢的旅途中,开始讲述各自的过往。与伯劳鸟的联系,是他们之间唯一的相似之处。那伯劳鸟又是什么?他们的朝圣将面临怎样的结局?光阴冢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怀着这样的疑问读下来,我们发现,每一个故事似乎都给出了一部分答案,但每一次讲述,又都设置了新的谜题。于是,小说变成了一座迷宫,一副拼图。阅读,也就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智力游戏,让人欲罢不能。

  但背景和情节远不是这部小说的全部。只有深入人物的命运,我们才开始触摸到《海伯利安》真正的灵魂。在我看来,这个舞台上演的,不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幻史诗,更是一出关于人类灵魂抉择的悲歌。

  朝圣者们讲述的是这样一些经历:神父与十字形进行的殊死搏斗,士兵和梦中情人的离合,诗人对缪斯的苦苦追寻,学者对于是否将女儿献祭的痛苦抉择,侦探和赛伯人的动人恋情以及领事的秘密和多重身份。这六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包含着科幻小说惯用的各种素材:星际战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时间错位……而故事的形式,则涉及战争、悬疑、恐怖、侦探,甚至爱情。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并没有带来阅读感受的混乱,众多故事在一种神秘和悲凉的氛围中达到了统一。而故事中所表达的,人类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也在读者心中引起了最广泛的共鸣。

  最感人的故事来自于学者。这是一个悲情的父亲形象。他的女儿瑞秋在研究光阴冢的过程中患上了神秘之病,从此开始逆时间生长。他游历宇宙,寻找治疗女儿的方法,并带着即将消失的女儿,踏上了朝圣的旅途。

  但这并不仅仅是一曲父爱的赞歌。对于学者而言,困扰他心灵的难题在于,道德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为了表现自己的顺从,亚伯拉罕把儿子献给了上帝。在这个伦理学家看来,将无辜的儿童作为牺牲献祭的决定,一开始就是邪恶的。但,这种奉献却换来上帝的恩赐,并最终救回孩子的生命。当这种悖论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所忍受并与之抗争的痛苦,已不仅仅女儿的离开了。他必须作出自己的抉择。

  另一个深有感触的是诗人的故事。他历经数个世纪,体验过这世上的种种生活,富贵,贫穷,成功,失败,创作的高峰和低谷。对他而言,诗歌就是生命的一切。但他偏偏失去了写诗的能力。于是,他苦苦追寻着心中的缪斯,甚至不惜以唤起伯劳鸟的杀戮为代价。这个故事里,没有爱和信仰,有的只是对于纯粹人生的追求和对自身存在的质疑和追问。这是一个高科技时代的诗人的人生悲剧。

  小说中,每一个故事都隐含着一种人生的悖论,都关乎一次艰难的抉择。它们让我想起古老的希腊悲剧和史诗中,那些不可改变的命运。朝圣者的身份是一种符号,作者以此作为对人类心灵深入探索的一种途径。作为人类的代表,他们是命运祭坛上的祭品,所有的抉择都指向预言中的悲剧。但他们怀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勇敢地做出了自己地抉择。与其说是伯劳鸟在寻找他们,并用荆棘将其刺穿,不如说,是他们,在苦苦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根刺。

  我想,是这些人物,让一部史诗拥有了灵魂。

  最后必须说一下小说的语言。恢宏的想象和人物的刻画造就的还只是一部深刻的小说,是语言,让《海伯利安》成为了一首诗。

  “太阳落下,给河流上带来了一种感官上的宁静,不久之后,虫儿聒噪,夜鸟啼啭,组成了一首大合唱,打破了宁静。有一会儿,霍利河的河面化作了一面淡绿色的镜子,映出黄昏的天空,觅食的鱼儿跃出水面,蝠鲼运转扰起尾波,只有在这时,水面才泛起涟漪。当真正的夜幕降临,蜿蜒起伏的山峦围绕着诸多山谷溪涧,其中有不计其数的草原蛛纱舞动着身姿——比起它们在森林里的远亲,这些蛛纱色泽更淡,但面积也更大,发出冷光的暗影足有幼童般大小。星座出现,点点流星划曳而过,穿过夜空,这幕夜景远离所有的人造灯火,璀璨壮丽。”朝圣者们眼中的夜景,在作者的笔下,俨然一曲迷人的小夜曲,蕴含着浓浓的诗意。

  除了作者的优美文笔,我们还可以在书中读到莎士比亚、乔叟、济慈和叶芝。对西方文学经典恰到好处的借用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意境,与小说的史诗感配合得相得益彰。

  当然,以上这些感受还远不够说明《海伯利安》的魅力。就像《丹佛邮报》的评价所说:“西蒙斯的天才把太空歌剧变成了一种新型史诗。”而这部史诗,它的宏大,它的神秘,它的深刻,都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发掘。

  作者:彭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方向硕士生,吴岩为该专业导师。
]]
这个书是一个系列吧?
  中文版似乎还只出了2本。
外国的科幻有很大一部分都不爱看。
Hyperion


杨提督,我看到你的旗舰了,嘿嘿……
  星际争霸里Jim Raynor的旗舰也叫Hyper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