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室内采光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8:17:46


在古代,由于没有大块的平面玻璃,导致中国的古典建筑的门,窗都雕镂成空,一方面是增加了美观,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室内光线的进入量,在窗户上糊纸或者纱是代替玻璃的方法,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时,贾母曾经在宝钗的房间里说过要用软烟罗来换掉宝钗的朴素的窗纱,还有那一句“蛛丝儿届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都说明的富贵人家的窗户上普遍用纱代替了纸,而贫穷百姓人家只能用纸或者不用纸在窗户外加装挡板,白天开启,晚上放下,这些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经常见到(雍正行乐图中见到),玻璃用作窗户好像是雍正年间养心殿,雍正皇帝为了增加室内亮度,命人从西洋高价进口了两块玻璃安在养心殿窗户上,这是典籍中见到的最早的记载,当然不排除民间也有用的,但是透明玻璃在当时属于高档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用不到甚至见不到,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率大大增加,玻璃的应用才逐渐普及起来,这是后话了
所以,我们在参观古代建筑时,不仅要感叹那些雕梁画栋的魅力,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也要想到这些雕花镂纹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也具有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还有,古代还有哪些采光材料,希望大家热烈讨论一下

在古代,由于没有大块的平面玻璃,导致中国的古典建筑的门,窗都雕镂成空,一方面是增加了美观,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室内光线的进入量,在窗户上糊纸或者纱是代替玻璃的方法,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时,贾母曾经在宝钗的房间里说过要用软烟罗来换掉宝钗的朴素的窗纱,还有那一句“蛛丝儿届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都说明的富贵人家的窗户上普遍用纱代替了纸,而贫穷百姓人家只能用纸或者不用纸在窗户外加装挡板,白天开启,晚上放下,这些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经常见到(雍正行乐图中见到),玻璃用作窗户好像是雍正年间养心殿,雍正皇帝为了增加室内亮度,命人从西洋高价进口了两块玻璃安在养心殿窗户上,这是典籍中见到的最早的记载,当然不排除民间也有用的,但是透明玻璃在当时属于高档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用不到甚至见不到,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率大大增加,玻璃的应用才逐渐普及起来,这是后话了
所以,我们在参观古代建筑时,不仅要感叹那些雕梁画栋的魅力,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也要想到这些雕花镂纹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也具有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还有,古代还有哪些采光材料,希望大家热烈讨论一下
大家可以提供一些材料之类的,呵呵,使这个帖子提高技术含量
当年西欧的城堡就是个采光茶几……
yzsz266 发表于 2011-4-27 16:58


    城堡的采光就是没有光
对于建筑物采用石质的西方民族而言
采光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很大的困扰
由于采用厚重的墙体及立柱结构承重
开窗数量是被严格限制的

古希腊巴西利卡式宗教建筑的主要采光来自屋顶两侧斜面上各一组凹槽+气窗
有点像现代锯齿形厂房的单面屋顶结构
不过两侧都有并且前后断面被山墙所遮挡成了一体

古罗马则有如罗马万神庙之类的结构创新
即利用穹顶顶端的天窗采光
但是下雨天会有漏雨的现象
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弗吉尼亚大学圆厅及英国海军部大楼都是效仿这种模式的代表

直到哥特式风格的开创
随着新技术(如飞扶壁)的采用
大教堂建筑墙体变薄、室内立柱减少
墙面开窗增多、增大
采光问题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在此之前的包括拜占庭建筑
由于墙体仍然相当厚重
采光亦十分有限
天井也能算么...南方的很多这种房子,天井周边的房间光线都还可以,但是往里去,也是个大茶几了。
徽派建筑周围的边墙即是围墙,又是屋墙,几乎没有窗子,采光靠天井和内圈大窗子。苏派大户人家和北方大户人家都是大窗子,围墙一般不作屋墙。

透光材料一般用纸、纱,屋顶用玳瑁壳。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室居然是古典的,糊纸张的,竖条窗格,窗下的墙很矮,窗子很大,几乎可以说是亭子,这大约就是古代的书院、官学建筑。
东北三怪之一就是窗户纸贴在外
lz是搞建筑的?咋突然来这么一贴?
屋顶瓦片空几块用琉璃水晶玻璃片替代不就得了?实在不行,另外还可以设天井嘛!
回复 9# stellwah


    不是啊,我是看古建筑的四面墙几乎都开了窗户才产生疑问,然后联想到这个问题的
回复 4# gaodaning


    城堡当时主要要做军事据点,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所以墙体上不能有太多的开口,呵呵,可能建筑技术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吧,在石头上开洞比在木头上开洞难多了
回复 7# 乌良海


    这个冬天的保温就难办了,我们小时候教室是塑料纸挡的窗户,那冬天简直受不了
长见识了
那是兰儿的房子的吧
欧洲有用大铜镜增加室内反射光的做法。
寻常百姓也有在两侧墙靠近大梁处开洞的,估计也有采光考虑。没实际进去看过。
书上记载有过去有用窗帘的。具体情况也不清楚。
确实老房子大多采光不好。
夏风 发表于 2011-4-28 17:56


    是的
徽派小户人家房子是一个大屋子里面用木头材料分出中堂(正对大门的前部空间)左右厢(中堂两侧一般作卧室)和后厢(厨房和杂物间),外墙上根本没有大窗子有的只能叫做通气孔,一般只有一至两砖的宽度,上沿用瓦或砖雕作券顶花纹或者直接用砖做平顶,左右厢面对南墙(大门所在的墙)上有个大窗子。这一点和徽派大户人家不一样。

客家人小户、大户、围屋有类似徽派的窗子布局。大户人家的天井一侧和围屋圈内的墙面都有大窗,外墙上都是小窗(通气口或者炮眼)。
wwww130 发表于 2011-4-28 10:29


    简直相当于现在你家的窗户玻璃全用钻石代替
xiaocaibing 发表于 2011-4-29 00:07

盖得起图中那些大宅子的既然是有钱人了,一般人家能盖上个两三进开窗的小屋就算很不错了,不存在什么采光问题。
南方建筑物里有用大蚌壳磨薄,当屋顶采光瓦用的办法。不过一般面积不超过两尺见方。
窗户纸糊在外,纸是用豆油刷的,防水。格子在外会落雪的。
油纸采光好想很多,但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就不知道了!
古代不知道
我老家的土坯房
只有前边一个门俩小窗户
侧面后面没有门窗
屋檐还超级大
古代不知道
我老家的土坯房
只有前边一个门俩小窗户

古代白墙反射光线,水池或浅色植物漫反射散射自然光。
古时候,增加采光,主要从建筑形式里房顶的设计,窗户的形式、位置着手的

关于房顶的设计,有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檐之间可以安排一圈窗子,例如故宫太和殿,另外民居由于规格的限制,常用歇山顶,虽然不能有多层,但是山墙之上,设置有透空式山花。

透空式山花.jpg
  在我国古人还是穴居的时候,窗称为囱,指山洞里为了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在洞穴顶端凿的小洞。后来学会盖房子后,墙上的窗子称为牖,所以古文“户牖”就是指的窗子。

  窗的发展,由最初的采光和通风两大作用,渐渐加上了装饰的作用。

1、直棂窗
    由直棂条竖排形成栅栏的形式,是最初也是最简单的窗子的形式,其中部分不糊纸。直棂窗的变种很多,有破子棂窗,一马三箭窗。


2、破子棂窗
   一根直棂条分成两半,按照直棂窗的形式安装,其中三角一面对外,平的一面对内,平的一面可以糊纸。比直棂窗有进步,可以挡风沙。
支摘窗.jpg
3、一马三箭窗
   直棂窗形式安装,同时在上中下三个部位有横向的直棂条。
4、槛窗
   槛窗可以大大增加通风和采光的效率。
   槛窗是一种隔扇窗,两根立柱之间的下半段砌墙,墙上安装窗子,窗子有立轴,可以向里外开关。槛窗通常与隔扇门相连,大多采用通透的花式棂格,所以不管开窗还是不开窗,都能采光透气。
槛窗.jpg
5、天窗

    天窗的作用就是增加采光。

天窗.jpg
6、支摘窗

    支摘窗就是可以支起也可以摘下的窗子,在普通住宅中应用很广,在不重要的宫殿中也非常多。潘金莲砸西门庆的那个东西,大家都懂的。。。。


7、和合窗
   一般的支摘窗分成两段,和合窗则分为上中下三段。上下固定,中间可以活动。
和合窗.jpg
8、地坪窗
   临水而设,外有栏杆,开窗可以欣赏风景。。。地主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
9、横披窗
   建筑过大,为了使窗子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在槛窗的上和下加开横披窗,既可以增大采光,还能更加美观
横披窗.jpg
10、漏窗
    可以通过漏窗之间看到外面的景色,似通还隔。
漏窗.jpg
11、空窗
     空窗与漏窗相似,但又不同,漏窗有窗棂,空窗什么都没有,直接就是一窟窿,当然窟窿也是造的很美观的
12、隔扇门
    隔扇门又称长窗,开启当门,关闭当窗。
隔扇门.jpg
早晚一张好人卡 发表于 2011-8-14 10:14
南方建筑物里有用大蚌壳磨薄,当屋顶采光瓦用的办法。不过一般面积不超过两尺见方。
+1,称为明瓦。。。

不过还是比较少见
东北三怪之一就是窗户纸贴在外
------------------房子冬天积雪。纸得用油浸了,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