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坐失欧洲市场 中药困境需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37:09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评论员 张智新)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草药)注册程序指令》7年过渡期的最后期限将至,中国中药企业想要进一步拓展欧盟市场,显得步履维艰。根据规定,从2004年4月30日起至2011年4月期间,已经在欧盟成员国上市销售的传统植物药可继续销售,此后则必须按《指令》规定程序注册后方可上市销售。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中成药产品拿到欧盟的药品批文。对此,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欧盟“禁销令”暂未对我省中药材出口造成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透露了我国十多年来中药产业发展的骄人成就:从1995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560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10048亿元)的四分之一强。截至2009年,我国中药企业有2000余家,从业人员43.46万……与此同时,另一组数字却让不仅不骄人,反倒颇令人尴尬:欧盟每年植物药品的市场规模高达70多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中国中药产品年出口额仅13.7亿美元,2010年对欧盟出口仅1000万美元,占比0.5%。

  一边是中药产业蓬勃发展,一边却是寥寥无几的出口额;一边是庞大的市场规模,一边却是少得可怜的市场份额;一边是对中医药日渐增加的巨大需求,另一边却是整体退出的窘困境地。供需两边原本是双赢的理想局面,在中药冲欧这个商业案例中却走向了双输的尴尬境地。个中原因有哪些?谁该为这一尴尬局面负责?未来的破解之道又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答案。

  从双赢走向双输,作为消费和监管一方的欧盟,和包括中药药企及政府商务部门等在内的中国一方,无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药在欧盟遭遇的尴尬境地,欧盟方面近乎严苛的过高门槛无疑要负一定责任,如苛刻的注册条件(“30年的药用历史”和“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等规定),高昂的注册费用(单项药品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高门槛逼迫不少中药只能改头换面,如以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形式变相入市。一些国内法律人士认为欧盟以抬高门槛等方式阻挡中药入欧,涉嫌违法WTO规则、变相实施市场保护。抬高门槛将关乎国民健康且有大量需求的中药拒之门外,欧盟此举将一项可以极大降低民众高昂医药保健费用的人类文化遗产弃之如敝屣,显然与民意南辕北辙。

  但“涉嫌”归“涉嫌”,在长达7年的过渡期里,不仅没有一家中药企业实现整体注册,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依据WTO规则对欧盟的这一举措提起申诉,政府间谈判也一无所获。欧盟面对压力依然不改变其高门槛,与其说是刻意营造壁垒阻挡中药,还不如说源于其文化和理念:欧洲人深知药品事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万万大意不得,故而在药品安全问题上抱持“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一人漏网”的监管逻辑。相对于国内标准体系缺乏,有标准也无法与欧盟及国际有效接轨,欧盟此举不仅无可厚非,反倒值得中国质量监督和标准体系管理部门学习和借鉴。

  口里嘟囔着人家违规违法,实际却并无游说或提起诉讼的具体行动,问题则出在中药企业自身:单个企业无力或不愿出这笔惠及全行业的诉讼资金,行业组织又疏于尽责。当然药企的责任远不止此,如满足于变相入市等短期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不愿花钱扩大中医药在欧洲的宣传普及,研发投入力度和人力都十分欠缺,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精神,满足于国内和亚洲市场带来的利润业绩,没有针对欧洲市场和符合欧洲文化习惯的生产营销策略,缺乏开拓欧洲市场的雄心和长远规划等。

  面对欧盟壁垒式的严苛门槛和中药企业长达七年的无所作为,包括商务、质检等在内的中国有关政府部门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长达七年的过渡期里,既没有利用WTO有关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对欧盟发起诉讼挑战,又没有通过贸易谈判等官方渠道对欧盟施压,更没有对欧盟有关管理部门发起强有力地游说,眼睁睁看着七年大限已到,作为中医药原产地且有着世界规模最大中医产业、最全的中医行业链的中国,在世界最大植物药品市场里不仅没有扩大份额,反而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危险,有关政府部门实在该好好反省和检讨一下:企业和公众的税款把自己养得如此滋润,自己为他们尽心尽力地服务了吗?

  欧盟为中药保留的七年过渡期将于4月30日来临,对于市场份额原本微乎其微,且不乏改头换面变相入市策略的中药企业来说,这一大限似乎并非世界末日,但是,还有那么点企业精神的药企就该由此猛醒,从现在开始,认真深入地研究欧盟市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过赴欧盟投资中药及相关植物药品生产、营销等本土化策略,以及在第三地注册设厂等曲线进入策略,把这一长期无从下嘴的市场肥肉精心烹熟,一口一口地吃进去。当然,加大研发、市场调查力度,开发更多为欧洲市场量身定做的新产品,也是药企尽快要做的功课。


  商务等政府主管部门则应进一步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如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商务信息,推动中药产业入围战略新兴产业,出台更多扶持中药出口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继续通过多种符合国际惯例的途径和方式,加大对欧盟游说施压的力度,为中药行业谋取更好的海外市场环境。卫生、质检等部门则应该继续加大中药行业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力度,加快在标准、规则等方面同欧盟以及国际标准接轨的进程。立法部门则应适时加强中药领域的立法,外宣部门则需继续强化对中医药的海外宣传推广力度。相关政府部门都应该深入总结并吸取此次中药欧盟危机的教训,为中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保驾护航。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药在欧洲遭遇的滑铁卢在国内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但愿各方能由此警醒,将危机转化为奋起的契机,千万不要再失去下一个七年!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评论员 张智新)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草药)注册程序指令》7年过渡期的最后期限将至,中国中药企业想要进一步拓展欧盟市场,显得步履维艰。根据规定,从2004年4月30日起至2011年4月期间,已经在欧盟成员国上市销售的传统植物药可继续销售,此后则必须按《指令》规定程序注册后方可上市销售。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中成药产品拿到欧盟的药品批文。对此,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欧盟“禁销令”暂未对我省中药材出口造成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透露了我国十多年来中药产业发展的骄人成就:从1995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560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10048亿元)的四分之一强。截至2009年,我国中药企业有2000余家,从业人员43.46万……与此同时,另一组数字却让不仅不骄人,反倒颇令人尴尬:欧盟每年植物药品的市场规模高达70多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中国中药产品年出口额仅13.7亿美元,2010年对欧盟出口仅1000万美元,占比0.5%。

  一边是中药产业蓬勃发展,一边却是寥寥无几的出口额;一边是庞大的市场规模,一边却是少得可怜的市场份额;一边是对中医药日渐增加的巨大需求,另一边却是整体退出的窘困境地。供需两边原本是双赢的理想局面,在中药冲欧这个商业案例中却走向了双输的尴尬境地。个中原因有哪些?谁该为这一尴尬局面负责?未来的破解之道又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答案。

  从双赢走向双输,作为消费和监管一方的欧盟,和包括中药药企及政府商务部门等在内的中国一方,无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药在欧盟遭遇的尴尬境地,欧盟方面近乎严苛的过高门槛无疑要负一定责任,如苛刻的注册条件(“30年的药用历史”和“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等规定),高昂的注册费用(单项药品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高门槛逼迫不少中药只能改头换面,如以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形式变相入市。一些国内法律人士认为欧盟以抬高门槛等方式阻挡中药入欧,涉嫌违法WTO规则、变相实施市场保护。抬高门槛将关乎国民健康且有大量需求的中药拒之门外,欧盟此举将一项可以极大降低民众高昂医药保健费用的人类文化遗产弃之如敝屣,显然与民意南辕北辙。

  但“涉嫌”归“涉嫌”,在长达7年的过渡期里,不仅没有一家中药企业实现整体注册,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依据WTO规则对欧盟的这一举措提起申诉,政府间谈判也一无所获。欧盟面对压力依然不改变其高门槛,与其说是刻意营造壁垒阻挡中药,还不如说源于其文化和理念:欧洲人深知药品事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万万大意不得,故而在药品安全问题上抱持“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一人漏网”的监管逻辑。相对于国内标准体系缺乏,有标准也无法与欧盟及国际有效接轨,欧盟此举不仅无可厚非,反倒值得中国质量监督和标准体系管理部门学习和借鉴。

  口里嘟囔着人家违规违法,实际却并无游说或提起诉讼的具体行动,问题则出在中药企业自身:单个企业无力或不愿出这笔惠及全行业的诉讼资金,行业组织又疏于尽责。当然药企的责任远不止此,如满足于变相入市等短期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不愿花钱扩大中医药在欧洲的宣传普及,研发投入力度和人力都十分欠缺,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精神,满足于国内和亚洲市场带来的利润业绩,没有针对欧洲市场和符合欧洲文化习惯的生产营销策略,缺乏开拓欧洲市场的雄心和长远规划等。

  面对欧盟壁垒式的严苛门槛和中药企业长达七年的无所作为,包括商务、质检等在内的中国有关政府部门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长达七年的过渡期里,既没有利用WTO有关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对欧盟发起诉讼挑战,又没有通过贸易谈判等官方渠道对欧盟施压,更没有对欧盟有关管理部门发起强有力地游说,眼睁睁看着七年大限已到,作为中医药原产地且有着世界规模最大中医产业、最全的中医行业链的中国,在世界最大植物药品市场里不仅没有扩大份额,反而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危险,有关政府部门实在该好好反省和检讨一下:企业和公众的税款把自己养得如此滋润,自己为他们尽心尽力地服务了吗?

  欧盟为中药保留的七年过渡期将于4月30日来临,对于市场份额原本微乎其微,且不乏改头换面变相入市策略的中药企业来说,这一大限似乎并非世界末日,但是,还有那么点企业精神的药企就该由此猛醒,从现在开始,认真深入地研究欧盟市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过赴欧盟投资中药及相关植物药品生产、营销等本土化策略,以及在第三地注册设厂等曲线进入策略,把这一长期无从下嘴的市场肥肉精心烹熟,一口一口地吃进去。当然,加大研发、市场调查力度,开发更多为欧洲市场量身定做的新产品,也是药企尽快要做的功课。


  商务等政府主管部门则应进一步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如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商务信息,推动中药产业入围战略新兴产业,出台更多扶持中药出口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继续通过多种符合国际惯例的途径和方式,加大对欧盟游说施压的力度,为中药行业谋取更好的海外市场环境。卫生、质检等部门则应该继续加大中药行业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力度,加快在标准、规则等方面同欧盟以及国际标准接轨的进程。立法部门则应适时加强中药领域的立法,外宣部门则需继续强化对中医药的海外宣传推广力度。相关政府部门都应该深入总结并吸取此次中药欧盟危机的教训,为中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保驾护航。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药在欧洲遭遇的滑铁卢在国内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但愿各方能由此警醒,将危机转化为奋起的契机,千万不要再失去下一个七年!
中药在欧洲的销售量很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