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事故没那么严重?专家拟再定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52:25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4-20/2984565.shtml

日本核事故没那么严重?专家拟再定级
2011年04月20日 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当日本极力阻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堆芯熔毁之际,同样背负核创伤的乌克兰人正在准备纪念史上最严重的核能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发生25周年。

  4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宣布,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等级由原先确定的5级调至最高级7级。在这个公众原本陌生的评级体系中,只有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曾经达到过这一级别。

  对此,有人批评日本政府“隐瞒真相”,有人忧心忡忡地四处寻找防辐射的偏方。作为常年进行放射性研究的专家,北京大学的郭秋菊也开始受到朋友们热切的追问:7级核事故到底有多可怕?

  “除了评级,衡量核事故的影响还要参考很多其他的因素。”北大物理学院副教授郭秋菊说。她同时介绍,尽管本次核泄漏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同样被评为7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影响相同”。

  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达到7级标准的10倍

  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条新闻。一名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正在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日本官方进行的评级已经从5级升至7级。在国际评级标准中,这是最严重的级别,也意味着比上一级造成更为广泛影响的“重大事故”。

  这一评级标准,来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1990年共同制定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如同用摄氏度去衡量气温、里氏了解地震强度一样,这个分级表能够对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核电厂事故进行量化的评价,从而“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迅速向公众通报有关核事件和放射事件的安全重要性”。

  不过,与地震的震级相比,核事故作为一种人为事故,不能完全用量化的方法去衡量。事实上,有媒体评论说,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意将核安全分类标准化,但该机构一直“让事故发生国根据复杂的标准进行事故评级”。

  在所划分7个级别中,1级至3级称为“事件”,4级至7级则被称为“事故”。区分“事故”和“事件”的标准,是看是否有人受到了1毫希伏特以上的辐射。4级与5级的区分标准,则要看是否有放射性物质释放到了核电站以外的地方。比如,1979年发生在美国的三哩岛核电厂事故,使周围居民受到的辐射“相当于一次胸部透视”,被评为5级。

  郭秋菊介绍说,在分级表中,尽管参考了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但泄漏的核物质多少则是分级评价的主要因素。不同于衡量人体受辐射剂量的单位“希伏特”,这种衡量放射性物质自身活度大小的数值,单位是“贝克勒尔”(简称贝克)。

  根据日本的官方解释,本次对核泄漏事故提高评级的原因之一,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大气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超过了7级所规定的标准。在评级表中,这一标准意味着,日本排放的全部放射性物质,已经超过了碘-131的活度1016贝克。

  不过,对于那些扩散到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人们无法通过仪器直观地衡量排放量,只能通过测量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来进行相应的推算。

  郭秋菊的实验室就摆放着一台这样的仪器。她介绍说,当空气从仪器相邻的两个气孔通过时,其中包含的放射性粒子就会打在探测器上,从而被监控仪器“捕捉”到它们的踪迹。

  根据日本官方的估计,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泄漏事故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达到1017贝克,相当于标准的10倍。

  日本核泄漏“升级”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而相应的,人们的担忧也更加理所当然。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一事故被与同样达到7级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不断进行类比。在1986年的那场灾难发生后,有31人因为受到过量核辐射而死亡,500万人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证实,4000人最后死于癌症。
 忧虑的乌云再一次笼罩在全世界的头顶,人们在网络上四处询问:这一回,发生在日本的核泄漏会是一场同样严重的灾难吗?

    相比于普通人的惴惴不安,专家们却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平静。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事务负责人丹尼斯·弗洛里表示:“福岛和切尔诺贝利很不一样,无论是释放强度还是释放值。这次事故完全不同。”

  郭秋菊介绍说,根据当年的统计数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排放的总量是1.8×1018贝克。福岛的核泄漏虽然与它平级,但总量只有它的1/10。

  尽管日本核泄漏还在继续,排放总量也会更加接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但这位核物理专家仍然笃定地说,即便日本泄漏的核物质活度总量等同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二者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在衡量一个核事故对人类的影响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级当然是一个标准,但排放方式和气象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郭秋菊说。

  上世纪中期建成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不过,因为一个日常的关机操作错误,反应堆积蓄了过高的热量,最终发生了严重爆炸。缺乏安全保护的反应堆喷起冲天的放射性云团,“像通过烟囱一样”笔直上升,并且一度到达了2000米的高空,随着大气运动环游欧洲,最终覆盖了几乎整个北半球。

  在接下来的10天里,反应堆持续吐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直到直升机不断投落沙土、铅块,才让它最终冷却下来。这场史无前例的核事故不仅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几乎都能监测到切尔诺贝利所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

  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却和缓得多。在3月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中,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最终引发了三个反应堆的爆炸,其中一个发生了核泄漏。不过,由于设计的进步,福岛第一核电站增加了一个钢制的15厘米厚的安全壳,这就对核物质的扩散进行了一定的控制。放射性物质没有“直上云霄”,影响的范围也就更加局限了。

  “等到放射性物质扩散到中国,它的影响就更加有限了。”郭秋菊说,“如何看对公众安全的影响,要看真正进入环境范围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虽然目前的分级制度下,排放量相同,但公众健康效应还有很大的差异。”

  相比之下,美国圣迭戈大学教授马瑞·詹尼科斯的表述就直白多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把福岛核泄漏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提并论实在有点“太夸张”:“它们俩还差得远呢,切尔诺贝利可是一场很严重的事故。”

  等到事故结束时,专家们会再给它定一个标准的级别

  4月26日,正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纪念日。如今,这片区域依然被称作“鬼城”。不过,在信息更为公开透明的今天,很多专家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很难再次重演了。

  郭秋菊一直觉得,人们对于“核”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你也知道,核的‘出身’不好,刚出现就被当成了武器。”

  当日本的核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她开始需要不断应对一些“弱智”的问题,比如,“核物质到底长什么样?”

  “核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感知不到,甚至受到辐射也不知道。”郭秋菊说,“这就更让人觉得格外的恐怖。”

  在如今测量到的核辐射中,最常出现的放射性物质是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所以只要80天,它的剂量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不过,如果不慎吸入或者吞入体内,它会聚集在人体的甲状腺附近并且引发癌症。事实上,在切尔诺贝利的事故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的调查发现,18岁以下人群患甲状腺癌比例有了显著增加。

  至于铯-137,它的半衰期是30年,相比之下,它需要300年才能消除。尽管在切尔诺贝利没发现案例,但科学家们研究证实,铯同样会在人体内累积引发癌症。

  不过,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辐射远没有人们想象的接近。因为飘散到北京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过于微小,每天都在监控北京空气的郭秋菊,甚至几乎没发现数据的显著变化。

  “其实,最严重的辐射威胁不是空气,而是食物。”郭秋菊说,“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通过我们吃进去的食品、水,或者是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对人体产生‘内照射’。”

  这样的威胁也完全有办法解决:饭前洗手,吃东西仔细清洗,或者用开水煮一下,出门戴上口罩——“和对付感冒病毒一样”。

  环境保护部的负责人则介绍说,日本福岛核事故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放射性污水,预计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样的影响并不大,只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我国影响的百分之一左右”,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目的不是指导行动,而是信息交流。”弗洛里反复强调,“评级不会改变日本官方在疏散、避难和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一位日本官员更是表示说,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这只是一个事故“临时”的级别。等到事故结束时,专家们会通过数据分析,再给它定一个标准的级别。事实上,1989年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本身,就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才制定出来的。

  在这次让世界恐慌的级别调整后,一位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声称,整个分级表应当进行调整,把切尔诺贝利事故提高到8级或者9级,而不是“屈尊”和福岛核泄漏放在一起。

  而郭秋菊则认为,衡量的尺度也应当进行调整:“放射性物质排放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排放方式和污染范围都应当被考虑进来。”

  过去的一个月里,从“抢盐”到“毒菠菜”再到如今的“核危机升级”,人们的神经已经被这场核泄漏事故一次又一次地狠狠揪起。无论如何,日本核危机仍然在继续,并且在众多专家的眼中,“还没有停止的迹象”。(记者 付雁南)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4-20/2984565.shtml

日本核事故没那么严重?专家拟再定级
2011年04月20日 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当日本极力阻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堆芯熔毁之际,同样背负核创伤的乌克兰人正在准备纪念史上最严重的核能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发生25周年。

  4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宣布,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等级由原先确定的5级调至最高级7级。在这个公众原本陌生的评级体系中,只有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曾经达到过这一级别。

  对此,有人批评日本政府“隐瞒真相”,有人忧心忡忡地四处寻找防辐射的偏方。作为常年进行放射性研究的专家,北京大学的郭秋菊也开始受到朋友们热切的追问:7级核事故到底有多可怕?

  “除了评级,衡量核事故的影响还要参考很多其他的因素。”北大物理学院副教授郭秋菊说。她同时介绍,尽管本次核泄漏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同样被评为7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影响相同”。

  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达到7级标准的10倍

  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条新闻。一名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正在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日本官方进行的评级已经从5级升至7级。在国际评级标准中,这是最严重的级别,也意味着比上一级造成更为广泛影响的“重大事故”。

  这一评级标准,来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1990年共同制定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如同用摄氏度去衡量气温、里氏了解地震强度一样,这个分级表能够对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核电厂事故进行量化的评价,从而“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迅速向公众通报有关核事件和放射事件的安全重要性”。

  不过,与地震的震级相比,核事故作为一种人为事故,不能完全用量化的方法去衡量。事实上,有媒体评论说,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意将核安全分类标准化,但该机构一直“让事故发生国根据复杂的标准进行事故评级”。

  在所划分7个级别中,1级至3级称为“事件”,4级至7级则被称为“事故”。区分“事故”和“事件”的标准,是看是否有人受到了1毫希伏特以上的辐射。4级与5级的区分标准,则要看是否有放射性物质释放到了核电站以外的地方。比如,1979年发生在美国的三哩岛核电厂事故,使周围居民受到的辐射“相当于一次胸部透视”,被评为5级。

  郭秋菊介绍说,在分级表中,尽管参考了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但泄漏的核物质多少则是分级评价的主要因素。不同于衡量人体受辐射剂量的单位“希伏特”,这种衡量放射性物质自身活度大小的数值,单位是“贝克勒尔”(简称贝克)。

  根据日本的官方解释,本次对核泄漏事故提高评级的原因之一,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大气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超过了7级所规定的标准。在评级表中,这一标准意味着,日本排放的全部放射性物质,已经超过了碘-131的活度1016贝克。

  不过,对于那些扩散到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人们无法通过仪器直观地衡量排放量,只能通过测量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来进行相应的推算。

  郭秋菊的实验室就摆放着一台这样的仪器。她介绍说,当空气从仪器相邻的两个气孔通过时,其中包含的放射性粒子就会打在探测器上,从而被监控仪器“捕捉”到它们的踪迹。

  根据日本官方的估计,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泄漏事故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达到1017贝克,相当于标准的10倍。

  日本核泄漏“升级”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而相应的,人们的担忧也更加理所当然。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一事故被与同样达到7级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不断进行类比。在1986年的那场灾难发生后,有31人因为受到过量核辐射而死亡,500万人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证实,4000人最后死于癌症。
 忧虑的乌云再一次笼罩在全世界的头顶,人们在网络上四处询问:这一回,发生在日本的核泄漏会是一场同样严重的灾难吗?

    相比于普通人的惴惴不安,专家们却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平静。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事务负责人丹尼斯·弗洛里表示:“福岛和切尔诺贝利很不一样,无论是释放强度还是释放值。这次事故完全不同。”

  郭秋菊介绍说,根据当年的统计数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排放的总量是1.8×1018贝克。福岛的核泄漏虽然与它平级,但总量只有它的1/10。

  尽管日本核泄漏还在继续,排放总量也会更加接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但这位核物理专家仍然笃定地说,即便日本泄漏的核物质活度总量等同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二者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在衡量一个核事故对人类的影响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级当然是一个标准,但排放方式和气象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郭秋菊说。

  上世纪中期建成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不过,因为一个日常的关机操作错误,反应堆积蓄了过高的热量,最终发生了严重爆炸。缺乏安全保护的反应堆喷起冲天的放射性云团,“像通过烟囱一样”笔直上升,并且一度到达了2000米的高空,随着大气运动环游欧洲,最终覆盖了几乎整个北半球。

  在接下来的10天里,反应堆持续吐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直到直升机不断投落沙土、铅块,才让它最终冷却下来。这场史无前例的核事故不仅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几乎都能监测到切尔诺贝利所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

  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却和缓得多。在3月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中,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最终引发了三个反应堆的爆炸,其中一个发生了核泄漏。不过,由于设计的进步,福岛第一核电站增加了一个钢制的15厘米厚的安全壳,这就对核物质的扩散进行了一定的控制。放射性物质没有“直上云霄”,影响的范围也就更加局限了。

  “等到放射性物质扩散到中国,它的影响就更加有限了。”郭秋菊说,“如何看对公众安全的影响,要看真正进入环境范围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虽然目前的分级制度下,排放量相同,但公众健康效应还有很大的差异。”

  相比之下,美国圣迭戈大学教授马瑞·詹尼科斯的表述就直白多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把福岛核泄漏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提并论实在有点“太夸张”:“它们俩还差得远呢,切尔诺贝利可是一场很严重的事故。”

  等到事故结束时,专家们会再给它定一个标准的级别

  4月26日,正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纪念日。如今,这片区域依然被称作“鬼城”。不过,在信息更为公开透明的今天,很多专家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很难再次重演了。

  郭秋菊一直觉得,人们对于“核”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你也知道,核的‘出身’不好,刚出现就被当成了武器。”

  当日本的核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她开始需要不断应对一些“弱智”的问题,比如,“核物质到底长什么样?”

  “核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感知不到,甚至受到辐射也不知道。”郭秋菊说,“这就更让人觉得格外的恐怖。”

  在如今测量到的核辐射中,最常出现的放射性物质是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所以只要80天,它的剂量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不过,如果不慎吸入或者吞入体内,它会聚集在人体的甲状腺附近并且引发癌症。事实上,在切尔诺贝利的事故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的调查发现,18岁以下人群患甲状腺癌比例有了显著增加。

  至于铯-137,它的半衰期是30年,相比之下,它需要300年才能消除。尽管在切尔诺贝利没发现案例,但科学家们研究证实,铯同样会在人体内累积引发癌症。

  不过,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辐射远没有人们想象的接近。因为飘散到北京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过于微小,每天都在监控北京空气的郭秋菊,甚至几乎没发现数据的显著变化。

  “其实,最严重的辐射威胁不是空气,而是食物。”郭秋菊说,“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通过我们吃进去的食品、水,或者是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对人体产生‘内照射’。”

  这样的威胁也完全有办法解决:饭前洗手,吃东西仔细清洗,或者用开水煮一下,出门戴上口罩——“和对付感冒病毒一样”。

  环境保护部的负责人则介绍说,日本福岛核事故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放射性污水,预计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样的影响并不大,只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我国影响的百分之一左右”,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目的不是指导行动,而是信息交流。”弗洛里反复强调,“评级不会改变日本官方在疏散、避难和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一位日本官员更是表示说,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这只是一个事故“临时”的级别。等到事故结束时,专家们会通过数据分析,再给它定一个标准的级别。事实上,1989年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本身,就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才制定出来的。

  在这次让世界恐慌的级别调整后,一位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声称,整个分级表应当进行调整,把切尔诺贝利事故提高到8级或者9级,而不是“屈尊”和福岛核泄漏放在一起。

  而郭秋菊则认为,衡量的尺度也应当进行调整:“放射性物质排放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排放方式和污染范围都应当被考虑进来。”

  过去的一个月里,从“抢盐”到“毒菠菜”再到如今的“核危机升级”,人们的神经已经被这场核泄漏事故一次又一次地狠狠揪起。无论如何,日本核危机仍然在继续,并且在众多专家的眼中,“还没有停止的迹象”。(记者 付雁南)
还真有替倭国洗涤的........
洗涤的招数真NB----改标准,唉
这不就是说,要出台八级了?
靠,AV才不过四级
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