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机的另类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39:35
我们看到这次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中,日本的表现其实应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应对地震及海啸,日本社会整体表现良好,这其实是在平时充分训练的基础上的自然反映,这也是为何会出现南都、凤凰等传媒一开始许多正面评价的原因,这里http://mil.news.sohu.com/20110411/n280214151.shtml“中国军事专家给自卫队打80分”
里面说的基本类似,关键是:“国防大学专家高度评价了日本自卫队的常规应急能力:“自卫队是在至少损失了15%战斗力的情况下,在自身也需要灾后恢复的情况下,出动了近一半兵力,这样的机动能力要是在战场上出现,堪称劲旅。”但同时,“对意料之外、没有预定方案的救灾则乱作一团,可见他们实施大规模非常规作战行动的能力还不及格。”

为何会“对意料之外、没有预定方案的救灾则乱作一团”这暂且按下不表留到后面再说。

第二阶段,主要是海啸后效应几核危机升级,完全超出预想,出现了全新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日本社会表现完全是差生,不及格,现象我就不说了,这个板块到处都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慢一拍,慢半拍都算是快速了,完全跟不上节奏。

OK,病症及发展过程已经说完了,现在开始探讨原因:

首先引用一段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c31420100nshx.html为什么汉语的思维速度比其他语言快?(注:这篇是2003年老舰船的,我找不到原文了,只好从网上找了这么一篇)
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就越快。这个问题,去年我在‘北大中文’论坛讨论了一个月才使大家弄清楚,在这里我希望尽量说得简单。假设有一个仅会发两种声音的人,具体地讲,他就会发a和b两个音。根据电脑的理论,我们知道,他用这两个符号依然可以表达整个世界。再假设,世界上仅有400种事物需要表达,那么,一个英国人可以用每一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有时就不得不用九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因为二的九次方才大于400。比如,英国人用‘i’代表‘我’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可能要用abbababba代表‘我’这个概念。一般人每发一个声音大约需要消耗四分之一秒的时间。比较两者就会看出,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不但表达得慢,而且还费力气。在表达‘我’这个概念的时候,英国人使用四分之一秒的时间,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使用了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两个人总以这样的比例生活一辈子,他们一生中所享受到的所有信息将是它的反比9:1。实际的情况中,最明显的是日语与汉语的对照,我们知道,日语使用了100种不同的声音,而汉语使用了1200种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必须用两个或者三个声音来表达。我们假设日语中所有的字都用两个声音来表达,那么岂不是说,日本人一生所能够享受到的信息仅仅是中国人的一半吗?我曾经思考过,这是不是与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我们知道,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心里说的过程,如果在说话时表达得快,那么,思维的速度也应该跟着快。具体的例子是赵元任曾经比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使用了30秒,而英语使用了45秒。因此,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来背诵的话,到了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则一定到不了这里,说不定,他想到的仅仅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证明了使用发音种类多的语言比使用发音种类少的语言思维速度快。这一点曾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至于思维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聪明这个问题是被很多学者所承认的。


由于日核危机情况和其他历次均不同,不管是切尔诺贝利还是三里岛,在堆型、事故发展的进程,地质及大气环境都不同,因此就出现了处理危机所面临的被迫“创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逼迫日本人要用全新的思路处理他们的危机,上述文字中所叙述的思维速度的问题,就立刻成为主要矛盾,说白了,就是日本人脑子反映不过来了。

可以说日核危机提供了一次机会,即由于语言问题影响思维速度,在必须创新的环境下,给了我们一次实证试验,看看日语这个系统所提供出来的思维创新速度,结果就是“对意料之外、没有预定方案的救灾则乱作一团”、什么都慢一拍、慢半拍。

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何日本平时要做那么多的训练,为何其社会的条例、法律会如此细致,乃至为何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一直没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答案——思维速度慢!

由此,语言造成的系统性优势/系统性劣势是非常可怕的,全面普及英语将是中国遭受重大损失!我们看到这次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中,日本的表现其实应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应对地震及海啸,日本社会整体表现良好,这其实是在平时充分训练的基础上的自然反映,这也是为何会出现南都、凤凰等传媒一开始许多正面评价的原因,这里http://mil.news.sohu.com/20110411/n280214151.shtml“中国军事专家给自卫队打80分”
里面说的基本类似,关键是:“国防大学专家高度评价了日本自卫队的常规应急能力:“自卫队是在至少损失了15%战斗力的情况下,在自身也需要灾后恢复的情况下,出动了近一半兵力,这样的机动能力要是在战场上出现,堪称劲旅。”但同时,“对意料之外、没有预定方案的救灾则乱作一团,可见他们实施大规模非常规作战行动的能力还不及格。”

为何会“对意料之外、没有预定方案的救灾则乱作一团”这暂且按下不表留到后面再说。

第二阶段,主要是海啸后效应几核危机升级,完全超出预想,出现了全新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日本社会表现完全是差生,不及格,现象我就不说了,这个板块到处都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慢一拍,慢半拍都算是快速了,完全跟不上节奏。

OK,病症及发展过程已经说完了,现在开始探讨原因:

首先引用一段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c31420100nshx.html为什么汉语的思维速度比其他语言快?(注:这篇是2003年老舰船的,我找不到原文了,只好从网上找了这么一篇)
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就越快。这个问题,去年我在‘北大中文’论坛讨论了一个月才使大家弄清楚,在这里我希望尽量说得简单。假设有一个仅会发两种声音的人,具体地讲,他就会发a和b两个音。根据电脑的理论,我们知道,他用这两个符号依然可以表达整个世界。再假设,世界上仅有400种事物需要表达,那么,一个英国人可以用每一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有时就不得不用九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因为二的九次方才大于400。比如,英国人用‘i’代表‘我’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可能要用abbababba代表‘我’这个概念。一般人每发一个声音大约需要消耗四分之一秒的时间。比较两者就会看出,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不但表达得慢,而且还费力气。在表达‘我’这个概念的时候,英国人使用四分之一秒的时间,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使用了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两个人总以这样的比例生活一辈子,他们一生中所享受到的所有信息将是它的反比9:1。实际的情况中,最明显的是日语与汉语的对照,我们知道,日语使用了100种不同的声音,而汉语使用了1200种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必须用两个或者三个声音来表达。我们假设日语中所有的字都用两个声音来表达,那么岂不是说,日本人一生所能够享受到的信息仅仅是中国人的一半吗?我曾经思考过,这是不是与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我们知道,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心里说的过程,如果在说话时表达得快,那么,思维的速度也应该跟着快。具体的例子是赵元任曾经比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使用了30秒,而英语使用了45秒。因此,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来背诵的话,到了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则一定到不了这里,说不定,他想到的仅仅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证明了使用发音种类多的语言比使用发音种类少的语言思维速度快。这一点曾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至于思维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聪明这个问题是被很多学者所承认的。


由于日核危机情况和其他历次均不同,不管是切尔诺贝利还是三里岛,在堆型、事故发展的进程,地质及大气环境都不同,因此就出现了处理危机所面临的被迫“创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逼迫日本人要用全新的思路处理他们的危机,上述文字中所叙述的思维速度的问题,就立刻成为主要矛盾,说白了,就是日本人脑子反映不过来了。

可以说日核危机提供了一次机会,即由于语言问题影响思维速度,在必须创新的环境下,给了我们一次实证试验,看看日语这个系统所提供出来的思维创新速度,结果就是“对意料之外、没有预定方案的救灾则乱作一团”、什么都慢一拍、慢半拍。

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何日本平时要做那么多的训练,为何其社会的条例、法律会如此细致,乃至为何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一直没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答案——思维速度慢!

由此,语言造成的系统性优势/系统性劣势是非常可怕的,全面普及英语将是中国遭受重大损失!
嗯!有道理!
日本人太死板了,不灵活机动。
rowlandgy 发表于 2011-4-14 15:22


    日本是中国的学生,过去是,现在也是,只不过这个学生学了皮毛就跑去拜别人为师了,结果搞得人不人鬼不鬼。
汉语一统天下我不反对,方块字写满世界我也不反对。问题是日本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思维混乱的问题,小政府的管理形式,很大程度对于重大事件的应急反应力量不足,处理不善才是根本所在。
bigox 发表于 2011-4-14 15:15

英语会拖慢思维?鸟语还可以的俺表示鸭梨很大!
从本文末句可以看出,至少此作者的鸟语水平不咋地
普及英语,但是母语还是汉语是不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速度吧
不会鸟语的飘过
英语会拖慢思维没有科学依据吧
我对英语不满的地方就是认了pig,认了meat,还是不认识pork感到愤怒,为啥不是pigmeat,除此之外,凑活
不知道是什么砖家说的
人是用语言来思考的吗?
那说话慢的人就笨?

人的思维有联想,发散,想像
没听说过用语言思考的
语言习惯还是会决定思考模式的。何况人与人的合作离不开口头上的沟通。
打个比方,中文习惯大多是把重点放在一句话前面,当然偶尔也有例外。
但是日语把重点放在最后,一句话不听完时常根本不知道对方想说什么。更何况日本人习惯暧昧的说话,当然不是全部日本人都这样(九州人就直率很多),但是关东绝对是这样的。
再加上这个国家的人又墨守成规。反应慢是必然的。
至于自卫队,我之前也贴过。日本人是这么评价他们的自卫队的。摘自wiki
陸上自衛隊「用意周到 動脈硬化」
海上自衛隊「伝統墨守 唯我独尊」
航空自衛隊「勇猛果敢 支離滅裂」
真的很另类......但不可信。
不能一刀切
lives 发表于 2011-4-14 19:12

如果普及英语的程度象印度或香港一样,你就会知道会不会影响了。况且,就算是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英语教育的问题已经造成大量时间花在记忆单词和考级上(谁都知道4级、6级是硬杠杠,专业吗……一大抄),相反,学习汉语的时间及用汉语写文章的时间被压缩了很多,从效果看是非常的浪费,经过16-18年英语教育不能使用英语说和写的人大把,这种情况已经在严重影响了!
ssssship 发表于 2011-4-14 20:01

人不是用语言来思考的吗?

你构思一篇论文试试,看看用的是啥
说白了,日本人就一根筋,不懂随机应变!
bigox 发表于 14/4/2011 13:07


    这是教育系统的问题
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

高中拿到烤鸭7分的表示鸭梨不大
bigox 发表于 2011-4-14 21:07
严重同意英语压缩了汉语写作的时间,而文言文、诗词等更加死无葬身之地了
回复 15# bigox

思考就是写论文?
人家画画搞音乐要先说出来吗

地震了,你先要在心中默念一下“地震了,赶紧跑,我先得打开门,然后从A门跑出去,不是从楼上跳”然后才开始跑吗?
英语一年创造多少个新单词?而且这些单词越来越长,非专业人士完全不知所闻。。。
ssssship 发表于 2011-4-15 00:20

搞搞音乐的,都是先哼下调门,就是唱或者奏给自己听的

地震了,肯定是自己心中想到了“地震了,赶紧跑”然后才会行动,不信你自己试试看,除了动作记忆的反映一般直接就是动作,如果是其他对外界信息的反馈,或者是自己的想法,肯定是自己脑子里面先想到,而且真就是自己的母语(方言!)
我认为不是
思维不是借助语言产生的
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
语言只是工具

就像当年学习西方时,一度有人认为汉字不适合逻辑思维,认为要废除汉字这种象形文字
学习abc,即使到现在,流行的计算机程序也是用ABC

“从语言上分析问题有点牵强”,其实在我打出这句话时,我也是慢慢默念出来的,但是这个想法却在5秒前就想出来了,只是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思维早就形成了
假设一下,灾难来临是时,你向决策者回报情况,但是说道一半线路断了。由于中文喜欢把重点放在前面,那么即使没说完,对方也可以知道大概,然后推测情况。而日语把重点放在后面则很有可能没有传达都到就断了。那么你作为决策层要如何应对。耽误战机是必然的了。
有点可能,先说一堆废话~然后再说重要部分~想起某句台词:请说重点~
goatgoat 发表于 2011-4-15 01:32

对阿,这比方不错。
还有像我们一般说否定句的话否定词多半会在主语后面,也就是句子的靠前面部分。而日语却是在最后。
比如说我们说“发动机没电了”,日语的话就变成“发动机电没了”。
一句两句的短的也就算了,要是一句话拉老长还大段大段的,那就惨了。
而且,日语语速本来就慢。这点上单音节的中文就很有优势。
再来汉字本身就代表一个意思。而日语除了少数汉字外来语以外还是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表音文字。表音文字在便于理解方面是没有办法和具有表意性的汉字相比的。最好的证明就是阅读障碍症儿童在英语国家的占到10-30%,而中国才3-5%
今天我们玩命学英语就是为了明天让他们玩命学汉语
话说回来,个人感觉汉语的确比英语好,无数论文都说了关于表达相同意思汉语与英语的长度问题,信息容量问题。

一个新东西英语就要创一个新单词,很专业都本国人都看不懂
汉语就没这个问题
霏菲飞 发表于 2011-4-15 00:31


    +1


原文链接:http://lt.cjdby.net/thread-1118115-1-1.html
中国人是如何自己突破氢弹原理的

呐!这是另一次独立的证据:
世界上习惯于用从原子弹到氢弹按其原理试验的年、月时间间隔来衡量比较
各国早期核武器的发展速度。从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次两级氢弹试验成功,
美国用了7 年3 个月,英国用了5 年6 个月,苏联用了6 年3 个月,法国用了8
年6 个月。中国从1960年底开始探索氢弹原理;1964年10月原子弹试验成功后,
氢弹攻关力量得到加强,只用了2 年2 个月,就成功地进行了两级氢弹原理试验,
实现了太祖主席提出的“氢弹也要快”的要求。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决的。

1967年6 月17日8 时20分,我国第一次氢弹(航弹)实验爆炸成功,爆炸威
力达到了330 万吨TNT 当量。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 年零3 个月,苏联用
了6 年零3 个月,英国用了4 年零7 个月,法国用了8 年零6 个月,而一向被认
为是贫穷落后的中国,只用了2 年零8 个月就爆炸了空投的氢弹,不仅在全世界
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这再一次证明,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
定能够办到,而且能够办得更好。


这个道理不用说了吧,氢弹原理1960年代没人会告诉我们的,而且,氢弹项目更加偏重于理论和计算,主要就是考验思维速度和能力,为啥没有人想想看是中文这个语言系统提供的独特优势呢?


美国:7 年3 个月 —— 87个月 ,与中国的速度比值3.3462

英国:5 年6个月 —— 66个月,与中国的速度比值2.5385

苏联:6 年3个月 —— 75个月,与中国的速度比值2.8846

法国:8年6 个月 —— 102个月,与中国的速度比值3.9231

中国:2 年2个月 —— 26个月

中文普通话发音数量与英语发音数比值3:1

原文链接:http://lt.cjdby.net/thread-1118115-1-1.html
中国人是如何自己突破氢弹原理的

呐!这是另一次独立的证据:
世界上习惯于用从原子弹到氢弹按其原理试验的年、月时间间隔来衡量比较
各国早期核武器的发展速度。从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次两级氢弹试验成功,
美国用了7 年3 个月,英国用了5 年6 个月,苏联用了6 年3 个月,法国用了8
年6 个月。中国从1960年底开始探索氢弹原理;1964年10月原子弹试验成功后,
氢弹攻关力量得到加强,只用了2 年2 个月,就成功地进行了两级氢弹原理试验,
实现了太祖主席提出的“氢弹也要快”的要求。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决的。

1967年6 月17日8 时20分,我国第一次氢弹(航弹)实验爆炸成功,爆炸威
力达到了330 万吨TNT 当量。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 年零3 个月,苏联用
了6 年零3 个月,英国用了4 年零7 个月,法国用了8 年零6 个月,而一向被认
为是贫穷落后的中国,只用了2 年零8 个月就爆炸了空投的氢弹,不仅在全世界
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这再一次证明,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
定能够办到,而且能够办得更好。


这个道理不用说了吧,氢弹原理1960年代没人会告诉我们的,而且,氢弹项目更加偏重于理论和计算,主要就是考验思维速度和能力,为啥没有人想想看是中文这个语言系统提供的独特优势呢?


美国:7 年3 个月 —— 87个月 ,与中国的速度比值3.3462

英国:5 年6个月 —— 66个月,与中国的速度比值2.5385

苏联:6 年3个月 —— 75个月,与中国的速度比值2.8846

法国:8年6 个月 —— 102个月,与中国的速度比值3.9231

中国:2 年2个月 —— 26个月

中文普通话发音数量与英语发音数比值3:1
钱君 发表于 2011-4-15 02:35
这个数据很重要
阅读障碍的部分补充一下。
有些人认为,
字母语言在大脑理解方面靠的是拼写发音这条途径。而对于有些拼写太复杂的,就需要人们必须要知道更多的拼写方式所代表的音节,这就让阅读更加困难。
中文的优势在于除了拼写发音我们还有字形可以便于理解词汇的含义。
所以中文的阅读障碍和英语的是不同的,中文是无法联系字形与它所代表的意思,英语是无法理解拼写发音与它所代表的意思。
而看数据,明显中国的阅读障碍症儿童所占比例比较少。

我对英文有严重的阅读障碍。。。。。。。。。。。。。。。。。。。。。
思维的过程都是悄无声息,不知不觉的,但是如果我有意识地跟踪我的思考过程,我发现我的语言腔调竟然还是老家的方言土语,而不是普通话。这个大概可以证明绝大部分思维是离不开语言的。只有被动的情况下,才会采用形象代替语言,比如说计划去超市买一种新近引进的外来蔬菜,叫不上名称,脑子里就用那个菜的外观来代替了。
汉语思考速度快是真的
不过没那么玄乎
扯到核危机上就有点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