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计划打通地壳直接获取地幔物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02:34
一个由英国科学家领导的小组正计划执行一项空前的钻探计划:打穿地壳,首次直接获取地幔物质样品。这种想法可能比不上凡尔纳小说中的《地心游记》,但是确实已经达到了我们目前能力的极限。
这项工程将面临艰巨的技术和资金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茫茫大洋上向下进行钻探,打穿5英里(8公里)厚的海床地层,并克服高达近300摄氏度的地下高温。
并且一旦抵达地幔层附近,钻头部位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此处的压强高达每平方英寸400万磅,约相当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要承受28万公斤的压力。
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一项目,他们能够实现地幔取样,并带回地面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多的了解地球的性质和起源。
这项冒险的计划非常容易让人想起1959年拍摄的科幻电影《地心游记》。在这部电影中,一支由帕特·伯恩(Pat Boone)率领的探险家小队从冰岛的火山口进入,一直向下,抵达了地球深处。
当然,现实版的《地心游记》不可能真正抵达地心,而只能勉强抵达地幔层。这是一层巨厚的圈层,厚度达2800多公里,将地壳和地核分隔开来。不过尽管我们似乎只是钻探了一点皮毛,但却已经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地幔的深度。
这项计划是最近由南汉普顿的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戴蒙·蒂戈(Damon Teagle)博士,以及法国蒙贝利耶大学(Montpellier University)的贝诺特·伊得冯斯(Benoit Ildefonse)博士宣布的。
之所以他们对直接获取地幔物质那么感兴趣,是因为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岩石圈层,因此很可能提供很多有关地球岩石圈的关键信息。业内的很多专家甚至将地幔样品和阿波罗计划取回的月壤样品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能为我们提供有关我们过去历史的线索。这样的钻探过程还能告诉我们更多有关莫霍面性质的信息,并帮助解答地震为何,以及如何发生的问题。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圈层之间的分界面。
蒂戈博士认为,地球上最容易向地幔进军的地区是大洋深处,因为这里的地壳层相对较薄,便于尽快抵达地幔层。
这一项目面临的技术挑战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将无法配备并行的上升管,这是一项钻探工作中常见的安全保护措施,用以排出地下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
另外,一旦取得样品,还必须设法将海水压入钻出的孔中,必须施以足够大的压力,以便使样品能被被顺利提升上来。
在此之前,人们也曾实施过向地幔钻探的计划,如1960年代的“莫霍面计划”(Project Mohole),只是后来因为组织不力和资金问题而宣告失败。
人们之前对于地球内部样品的获取和分析只能依靠间接的途径,如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等等。
蒂戈博士和他的小组现在正在进行积极的选址和其他准备,他们希望在太平洋上找到一处合适的地点,并计划在2018年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晨风)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正在实施一项对南极洲沃斯托克湖(Lake Vostok)的钻探计划。这是一个位于南极洲的冰下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下湖。它被掩埋在4公里的巨厚南极冰层之下。科学家们希望打穿冰层,获得湖冰的样品,因为这些冰保存着被掩埋前的各种气候与地质信息。不过现在他们不得不暂时推迟计划,因为南极的冬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这是一台隧道盾构,不过它是水平行进的。这次科学家们希望将它竖起来向下钻进,只不过直径要小得多http://news.mydrivers.com/1/189/189651.htm

一个由英国科学家领导的小组正计划执行一项空前的钻探计划:打穿地壳,首次直接获取地幔物质样品。这种想法可能比不上凡尔纳小说中的《地心游记》,但是确实已经达到了我们目前能力的极限。
这项工程将面临艰巨的技术和资金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茫茫大洋上向下进行钻探,打穿5英里(8公里)厚的海床地层,并克服高达近300摄氏度的地下高温。
并且一旦抵达地幔层附近,钻头部位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此处的压强高达每平方英寸400万磅,约相当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要承受28万公斤的压力。
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一项目,他们能够实现地幔取样,并带回地面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多的了解地球的性质和起源。
这项冒险的计划非常容易让人想起1959年拍摄的科幻电影《地心游记》。在这部电影中,一支由帕特·伯恩(Pat Boone)率领的探险家小队从冰岛的火山口进入,一直向下,抵达了地球深处。
当然,现实版的《地心游记》不可能真正抵达地心,而只能勉强抵达地幔层。这是一层巨厚的圈层,厚度达2800多公里,将地壳和地核分隔开来。不过尽管我们似乎只是钻探了一点皮毛,但却已经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地幔的深度。
这项计划是最近由南汉普顿的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戴蒙·蒂戈(Damon Teagle)博士,以及法国蒙贝利耶大学(Montpellier University)的贝诺特·伊得冯斯(Benoit Ildefonse)博士宣布的。
之所以他们对直接获取地幔物质那么感兴趣,是因为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岩石圈层,因此很可能提供很多有关地球岩石圈的关键信息。业内的很多专家甚至将地幔样品和阿波罗计划取回的月壤样品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能为我们提供有关我们过去历史的线索。这样的钻探过程还能告诉我们更多有关莫霍面性质的信息,并帮助解答地震为何,以及如何发生的问题。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圈层之间的分界面。
蒂戈博士认为,地球上最容易向地幔进军的地区是大洋深处,因为这里的地壳层相对较薄,便于尽快抵达地幔层。
这一项目面临的技术挑战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将无法配备并行的上升管,这是一项钻探工作中常见的安全保护措施,用以排出地下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
另外,一旦取得样品,还必须设法将海水压入钻出的孔中,必须施以足够大的压力,以便使样品能被被顺利提升上来。
在此之前,人们也曾实施过向地幔钻探的计划,如1960年代的“莫霍面计划”(Project Mohole),只是后来因为组织不力和资金问题而宣告失败。
人们之前对于地球内部样品的获取和分析只能依靠间接的途径,如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等等。
蒂戈博士和他的小组现在正在进行积极的选址和其他准备,他们希望在太平洋上找到一处合适的地点,并计划在2018年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晨风)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正在实施一项对南极洲沃斯托克湖(Lake Vostok)的钻探计划。这是一个位于南极洲的冰下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下湖。它被掩埋在4公里的巨厚南极冰层之下。科学家们希望打穿冰层,获得湖冰的样品,因为这些冰保存着被掩埋前的各种气候与地质信息。不过现在他们不得不暂时推迟计划,因为南极的冬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这是一台隧道盾构,不过它是水平行进的。这次科学家们希望将它竖起来向下钻进,只不过直径要小得多http://news.mydrivers.com/1/189/189651.htm

要小心,不要把远古炎魔给召唤出来了


什么时候能打到地心呢

什么时候能打到地心呢
给地球开洞吗
打到地幔就不错了
还要去地心,那高温谁受得了
菅直人 发表于 2011-3-29 17:15

开个洞把堆扔下去就封堆了~
然后从富士山喷出来
怎么解决降温问题
当心点,别制造一个人工火山就糗大了
以后垃圾倒那。
用简并态物质吧。
如果能高效率低成本打洞,利用地热解决人类清洁能源就有希望了。
岳麓惊行 发表于 2011-3-29 18:54
非特定地区很难。否则火山就不会那么少了。
威震天都搞不定呢,多听听人红蜘蛛怎么说的,到时候出事了可没有大力神来擦屁股。

威震天都搞不定呢,多听听人红蜘蛛怎么说的,到时候出事了可没有大力神来擦屁股。
线__ 发表于 2011-3-29 23:39


有P事,真有熔岩,钻头早不行了。再说小小洞眼灌水冷却后也没事。问题是难度巨大,前苏联20年打了10公里多点,花费巨大,离30公里的地壳厚度差远呢!
威震天都搞不定呢,多听听人红蜘蛛怎么说的,到时候出事了可没有大力神来擦屁股。
线__ 发表于 2011-3-29 23:39


有P事,真有熔岩,钻头早不行了。再说小小洞眼灌水冷却后也没事。问题是难度巨大,前苏联20年打了10公里多点,花费巨大,离30公里的地壳厚度差远呢!
牛牛海军都卖了,还准备花大钱打洞?
用强互作用力钻头吧....
直接去挖一勺火山岩浆不是简单得多吗?
蜀山棒棒军 发表于 2011-3-30 11:12


    好思路!
蜀山棒棒军 发表于 2011-3-30 11:12


    赶紧去提醒牛牛。
以前毛子的打过一个十几KM深的洞,求科普现在的状况。
这个我稍稍熟悉一点,目前打洞基本上是从石油钻井技术衍生而来,有的甚至就是用的石油钻机,现在比以前强多了,以前打个一两公里的井都不得了,现在在浅地层一天有时候能打一百多米呢。打井必然要灌钻井液,否则无法冷却钻头,钻井液都是从钻头的中心用高压泵打进去的,所以对高压泵的要求很高。深地层都是用牙轮钻头,就是用三个类似齿轮的钻头组合而成,只不过齿轮的齿是可拆卸的,可以换金刚石颗粒或者高硬度合金颗粒,像这种超深井好像都是用导向钻头,要不然容易打偏。总之,这种超深钻井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航空航天,而且相应的规模也很大,大庆从建市到现在累计为国家创造产值20万亿左右。可以想象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投入是很大的,目前国内还无法制造随探钻井设备,西安石油学院还在做随探钻井的研究,目前都是用的国外的技术。
貌似美国和老毛子都曾搞过,老毛子那个打了十多千米深,只不过打歪了
回复 15# stellwah


    计划与将。。。。牛牛和三哥的共同点越来越多了。。
回复 23# 天天上班


    一家一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