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海外石油战略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5:41
<P>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又一轮的高速发展的周期,发展之快出人意料,这种如虹的发展气势无疑大大刺激了一贯将中国视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美国,也促使它必然加紧对中国经济的遏制,其中对中国能源、尤其是石油获取量的控制是重要手段。中国在现阶段的高速发展,处于高速工业化的中后期,国民经济以钢铁、汽车、化工,电力、成套装备等重工业产业为发展的牵引力,其中,汽车工业尤其是龙头产业,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这个阶段的发展顺利完成了,则中国的经济的基础更为扎实,实力也更强。但是重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进入家庭,需要更多的能源、尤其需要更多作为工业血液和动力之源的石油来支撑,因此,中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对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的需求增长率比以前,也比重化工业化完成后的阶段要高得多。</P>
<P>因此,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但是国内的现有产量无法满足这种需要,因此,中国为国外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作为强势国家的美国要对中国经济进行有效遏制,控制中国的石油进口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能给中国经济以重创的手段。于是,美国正在千方百计地遏制作为弱势国家的中国从国外获取石油的能力,在世界上,哪里有中国寻求石油进口,哪里就有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阻挠,美国是威胁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的最主要势力。</P>
<P>美国控制中国从国外获取石油的主要有硬和软两种手段。硬的方式是通过军事力量消灭中国从国外获取石油的能力,主要表现是武力侵占中国购买开采权的海外石油基地;通过军事打击掐断国外石油输入中国的路线。而软的方式是通过美国的强大的国际政治影响里,以诱惑或威吓的方式阻止石油输出国向中国输出石油、或阻止中国购买这些国家的油田的开采权。</P>
<P> 一般情况下,美国将采取软的方式,中国的应对方式就是针锋相对,即通过国际政治斗争遏制美国的行为,比如通过对朝核问题、核扩散问题的影响力,和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影响联合国决策的能力与美国进行周旋,因此中国的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决定了中国能有几张牌和美国斗下去。美国采取硬的手段是比较极端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但是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必须建立在能够有效应对最坏情况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不可不防,下面依据上述的评判方式,分析一下处于强势国家——美国的遏制和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将哪些国家作为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P>
<P> 通过对国外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可知,中国主要从以下地区获取石油:一、中东(包括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二、南美(主要是委内瑞拉)二、俄罗斯;三、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也就是说,中国只能从这几个地方选择最主要的石油进口国。</P>
<P> 1、中国从中东和南美进口石油必须通过海上运输线将石油运到中国,中东——中国、南美——中国的航线非常长,中国必须拥有足够的远洋军事能力才能确保航线的安全;同时,如果中国在中东和南美买下了油田的开采权,对这些油田的保护也需要动用远洋海军的力量。我们知道,美国现在拥有十二个重型航母舰队,其远洋海军的实力极为雄厚,甚至大于其它国家海军实力的总和。虽然近年来中国海军实力快速提高,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海军强国,但是中国海军的规模、控制范围还是有限的,海军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对近海的绝对控制阶段。因此在现阶段、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20年内),中国海军无法和美国海军在这两条漫长的海上石油运输线上相抗衡,因此,对中国而言,这两条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性是极为脆弱的。同时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力和政治影响力十分强大,并且通过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南美又是所谓的“美国后院”,美国的政治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同时美国绝对无法容忍任何国家的势力威胁美国在南美的利益。因此,美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阻止中国购买中东、南美油田的开采权,限制这些地区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因此,中东、南美无论从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来说,对中国而言是并不是可靠的石油来源地,国际局势、尤其是中美关系的任何改变都将影响中东和南美石油向中国的出口。现阶段,中东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最主要地区,从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中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是十分脆弱的,当务之急是中国必须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必须找到可靠的中东石油的替代地区,不把大量的用于石油投资的资金投放在中东地区。当然买还是要买,只是不能将中东地区作为主要的、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可靠合作伙伴。</P>
<P>2、俄罗斯与中国陆地接壤,中国在这一区域的军事实力比起在中东和南美来说大为提高,这一点强于上述两个地区,再者,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衣钵,依然是世界性的军事强国,如果美、俄在俄国内开战,美国虽然在常规军事实力上胜过俄罗斯,在理论上具有击败俄罗斯的可能性,但是美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并面临核武打击的威胁,对美国来说成本太高,胜算不足,美国无法承受。因此美国基本不具有通过军事力量的投放彻底打垮俄罗斯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如果中国在俄罗斯拥有具有开采权的油田或输油管道,在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意志的情况下,美国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是无法打击以至彻底破坏的,中国的石油利益相对而言是安全的。但是,俄罗斯也是政治大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它有以区域性政治大国的眼光制定的国家战略——其国家战略也深受前苏联国家战略的强大影响——,在它的国家战略中,以谋求地区领导地位为目标,不愿意任何邻国成为区域性强国而威胁其国际地位,因此,“弱邻”思想根深蒂固,在俄罗斯看来,一个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的潜在威胁,而遏制中国的发展符合它的根本利益。于是,俄罗斯必然想方设法寻找制衡中国的方法,比如向印度出口的同一类型的武器的先进性高于向中国出口的武器,企图通过武装印度来制衡中国,而通过对中国石油出口的控制是达到其国家战略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在俄罗斯看来,控制俄罗斯石油向中国的出口,一方面可以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拖延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可以以此为筹码从中国获取更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利益,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我们看到著名的“安大线”石油管道协议的种种波折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P>
<P>基于这种情况,两国石油资源合作的稳定性是比较欠缺的,当俄罗斯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它的最大威胁,它必然毫不迟疑地撕毁与中国的石油合约,没收中国在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权,停止向中国出口石油,这将沉重打击中国在俄罗斯的石油利益。在无法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时,中国能否通过军事力量的投入解决问题呢?由于俄罗斯是军事大国,拥有强大的核威慑力和常规军事力量,而且中国必须将军事力量投送到俄罗斯境内才能解决争端,从战场性质来看不利于中国。因此上述情况使得中国在军事上不具有对俄罗斯的压倒性优势,因此一旦发生俄罗斯毁灭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利益的情况,中国是无法通过军事威吓的手段加以应对的,也就是说,中国缺乏应对俄罗斯突然翻脸的可靠方法。如果俄罗斯突然翻脸,那么中国投放到俄罗斯的石油投资就会眼睁睁地被剥夺和损害,而国民经济由于石油资源的突然中断而倍受打击。可见,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安全性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的战略方针和国家意志,而中国缺乏必要手段影响和改变俄罗斯的国家意志,这种缺乏制约的可靠性是大为可疑的,由此可见,中国不能将俄罗斯这个绝非可靠的国家作为石油进口的最重要来源,尤其不能将主要的资金投入到俄罗斯的石油开发和运输中去(这意味着中国主要的石油进口能力被困死在并不可靠的俄罗斯)。</P>
<P>3、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十分丰富,在里海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00亿吨,另外哈萨克斯坦又与中国陆路接壤,哈萨克斯坦可以主要通过陆上输油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由于中哈接壤,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向中国提供石油的运输手段和运输距离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从军事角度看,一旦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战场环境也有利于中国,这是因为,哈萨克斯坦地处内陆,领土面积相对较小,中国可以通过空地两个作战领域在纵深相对较小的战场作战,这能充分发挥中国陆军的强大的远程打击和突击能力;空军由于近年来的强化建设,依托国土防空网的支持,在中国周边地区也具有强大的实力;另外,后勤补给线较短,通过公路运输不易破坏。这样一来,如果美国通过军事手段入侵哈萨克斯坦,占领中国在哈购买开采权的油田,或是掐断、破坏中哈石油管道,中国可以运用中程地地导弹、空军、陆军与美国进行有效的军事对抗。中美在以哈萨克斯坦为战场的可能的交战中,由于战场性质所限,一方面由于海军无法参与军事对抗,美国丧失了在远洋海军方面的相对于中国的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大大减小了两国整体军事实力的差距;另一方面又由于哈萨克斯坦身处内陆,离出海口很远,美国后勤补给困难,使美军在哈萨克斯坦的军队成为后勤和被支援能力薄弱的孤军,而中国军队得到的后勤和战力支援相对而言更有优势,更能支撑较长时间的军事行动,因此,在这样的有利的战场环境支持下,中国完全可以对美国战而胜之,美国在哈对中国采用硬的手段作用基本无效。</P>
<P>另外,由于哈萨克斯坦是小国,并没有愿望也没有实力企图成为地区性政治大国,因此没有足够的意愿且没有能力遏制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由地缘政治的原则和历史经验可知,小国的政治策略是在各个大国——包括世界性的强势国家和地区性强国——之间寻找平衡,企图利用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而获取自己的生存和获利空间,不会轻易冒犯任何大国。因此,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中,对中国的敌对度是较低的,这对中国在该国的石油利益的安全性增加了保险系数。当然,对作为弱势国家的中国来说,国际政治斗争的任何可能性都必须能够有效应对。我们无法排除哈萨克斯坦日后迫于美国等的压力或其他种种原因撕毁合约的可能性,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军事行动才能解决。我们看到哈萨克斯坦由于是小国,军事实力很弱,中国军队即使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也能轻易击败该国军事力量,维护自己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利益,也就是说,中国能够有效应对哈萨克斯坦突然翻脸形成的恶劣局势。</P>
<P>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应该果断地将用于海外石油购买和投资的资金中的最大部分投入到哈萨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建立最广泛的石油合作。而且最好的方法是购买哈国境内油田的开采权和输油管道的经营权,使石油合作向最深入的方向发展,使两国形成广泛和深入的共同利益,这一方面有助于哈萨克斯坦更进一步地提供与中国的友谊度;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反目,则它对输往中国的石油的封闭措施必然是剥夺中国公司的石油开采权、掐断石油管道,这就逼使哈萨克斯坦只能通过暴力手段来撕毁两国的石油合作的协议,这样一来,中国就有了以暴力应对的道义优势,并且通过暴力手段的发挥体现出中国对哈哈萨克斯坦绝对优势。而如果中哈石油关系仅仅表现在哈萨克斯坦通过非石油管道的方式向中国出口石油,那么如果哈萨克斯坦终止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其采取的措施是非暴力性的,中国找不出采用暴力手段的、有道义优势的理由。综上所述,中国应该将哈萨克斯坦作为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并且要建立起最为深入的合作方式。</P>
<P>      </P><P>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又一轮的高速发展的周期,发展之快出人意料,这种如虹的发展气势无疑大大刺激了一贯将中国视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美国,也促使它必然加紧对中国经济的遏制,其中对中国能源、尤其是石油获取量的控制是重要手段。中国在现阶段的高速发展,处于高速工业化的中后期,国民经济以钢铁、汽车、化工,电力、成套装备等重工业产业为发展的牵引力,其中,汽车工业尤其是龙头产业,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这个阶段的发展顺利完成了,则中国的经济的基础更为扎实,实力也更强。但是重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进入家庭,需要更多的能源、尤其需要更多作为工业血液和动力之源的石油来支撑,因此,中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对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的需求增长率比以前,也比重化工业化完成后的阶段要高得多。</P>
<P>因此,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但是国内的现有产量无法满足这种需要,因此,中国为国外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作为强势国家的美国要对中国经济进行有效遏制,控制中国的石油进口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能给中国经济以重创的手段。于是,美国正在千方百计地遏制作为弱势国家的中国从国外获取石油的能力,在世界上,哪里有中国寻求石油进口,哪里就有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阻挠,美国是威胁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的最主要势力。</P>
<P>美国控制中国从国外获取石油的主要有硬和软两种手段。硬的方式是通过军事力量消灭中国从国外获取石油的能力,主要表现是武力侵占中国购买开采权的海外石油基地;通过军事打击掐断国外石油输入中国的路线。而软的方式是通过美国的强大的国际政治影响里,以诱惑或威吓的方式阻止石油输出国向中国输出石油、或阻止中国购买这些国家的油田的开采权。</P>
<P> 一般情况下,美国将采取软的方式,中国的应对方式就是针锋相对,即通过国际政治斗争遏制美国的行为,比如通过对朝核问题、核扩散问题的影响力,和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影响联合国决策的能力与美国进行周旋,因此中国的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决定了中国能有几张牌和美国斗下去。美国采取硬的手段是比较极端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但是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必须建立在能够有效应对最坏情况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不可不防,下面依据上述的评判方式,分析一下处于强势国家——美国的遏制和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将哪些国家作为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P>
<P> 通过对国外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可知,中国主要从以下地区获取石油:一、中东(包括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二、南美(主要是委内瑞拉)二、俄罗斯;三、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也就是说,中国只能从这几个地方选择最主要的石油进口国。</P>
<P> 1、中国从中东和南美进口石油必须通过海上运输线将石油运到中国,中东——中国、南美——中国的航线非常长,中国必须拥有足够的远洋军事能力才能确保航线的安全;同时,如果中国在中东和南美买下了油田的开采权,对这些油田的保护也需要动用远洋海军的力量。我们知道,美国现在拥有十二个重型航母舰队,其远洋海军的实力极为雄厚,甚至大于其它国家海军实力的总和。虽然近年来中国海军实力快速提高,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海军强国,但是中国海军的规模、控制范围还是有限的,海军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对近海的绝对控制阶段。因此在现阶段、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20年内),中国海军无法和美国海军在这两条漫长的海上石油运输线上相抗衡,因此,对中国而言,这两条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性是极为脆弱的。同时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力和政治影响力十分强大,并且通过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南美又是所谓的“美国后院”,美国的政治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同时美国绝对无法容忍任何国家的势力威胁美国在南美的利益。因此,美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阻止中国购买中东、南美油田的开采权,限制这些地区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因此,中东、南美无论从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来说,对中国而言是并不是可靠的石油来源地,国际局势、尤其是中美关系的任何改变都将影响中东和南美石油向中国的出口。现阶段,中东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最主要地区,从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中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是十分脆弱的,当务之急是中国必须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必须找到可靠的中东石油的替代地区,不把大量的用于石油投资的资金投放在中东地区。当然买还是要买,只是不能将中东地区作为主要的、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可靠合作伙伴。</P>
<P>2、俄罗斯与中国陆地接壤,中国在这一区域的军事实力比起在中东和南美来说大为提高,这一点强于上述两个地区,再者,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衣钵,依然是世界性的军事强国,如果美、俄在俄国内开战,美国虽然在常规军事实力上胜过俄罗斯,在理论上具有击败俄罗斯的可能性,但是美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并面临核武打击的威胁,对美国来说成本太高,胜算不足,美国无法承受。因此美国基本不具有通过军事力量的投放彻底打垮俄罗斯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如果中国在俄罗斯拥有具有开采权的油田或输油管道,在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意志的情况下,美国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是无法打击以至彻底破坏的,中国的石油利益相对而言是安全的。但是,俄罗斯也是政治大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它有以区域性政治大国的眼光制定的国家战略——其国家战略也深受前苏联国家战略的强大影响——,在它的国家战略中,以谋求地区领导地位为目标,不愿意任何邻国成为区域性强国而威胁其国际地位,因此,“弱邻”思想根深蒂固,在俄罗斯看来,一个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的潜在威胁,而遏制中国的发展符合它的根本利益。于是,俄罗斯必然想方设法寻找制衡中国的方法,比如向印度出口的同一类型的武器的先进性高于向中国出口的武器,企图通过武装印度来制衡中国,而通过对中国石油出口的控制是达到其国家战略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在俄罗斯看来,控制俄罗斯石油向中国的出口,一方面可以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拖延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可以以此为筹码从中国获取更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利益,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我们看到著名的“安大线”石油管道协议的种种波折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P>
<P>基于这种情况,两国石油资源合作的稳定性是比较欠缺的,当俄罗斯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它的最大威胁,它必然毫不迟疑地撕毁与中国的石油合约,没收中国在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权,停止向中国出口石油,这将沉重打击中国在俄罗斯的石油利益。在无法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时,中国能否通过军事力量的投入解决问题呢?由于俄罗斯是军事大国,拥有强大的核威慑力和常规军事力量,而且中国必须将军事力量投送到俄罗斯境内才能解决争端,从战场性质来看不利于中国。因此上述情况使得中国在军事上不具有对俄罗斯的压倒性优势,因此一旦发生俄罗斯毁灭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利益的情况,中国是无法通过军事威吓的手段加以应对的,也就是说,中国缺乏应对俄罗斯突然翻脸的可靠方法。如果俄罗斯突然翻脸,那么中国投放到俄罗斯的石油投资就会眼睁睁地被剥夺和损害,而国民经济由于石油资源的突然中断而倍受打击。可见,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安全性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的战略方针和国家意志,而中国缺乏必要手段影响和改变俄罗斯的国家意志,这种缺乏制约的可靠性是大为可疑的,由此可见,中国不能将俄罗斯这个绝非可靠的国家作为石油进口的最重要来源,尤其不能将主要的资金投入到俄罗斯的石油开发和运输中去(这意味着中国主要的石油进口能力被困死在并不可靠的俄罗斯)。</P>
<P>3、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十分丰富,在里海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00亿吨,另外哈萨克斯坦又与中国陆路接壤,哈萨克斯坦可以主要通过陆上输油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由于中哈接壤,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向中国提供石油的运输手段和运输距离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从军事角度看,一旦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战场环境也有利于中国,这是因为,哈萨克斯坦地处内陆,领土面积相对较小,中国可以通过空地两个作战领域在纵深相对较小的战场作战,这能充分发挥中国陆军的强大的远程打击和突击能力;空军由于近年来的强化建设,依托国土防空网的支持,在中国周边地区也具有强大的实力;另外,后勤补给线较短,通过公路运输不易破坏。这样一来,如果美国通过军事手段入侵哈萨克斯坦,占领中国在哈购买开采权的油田,或是掐断、破坏中哈石油管道,中国可以运用中程地地导弹、空军、陆军与美国进行有效的军事对抗。中美在以哈萨克斯坦为战场的可能的交战中,由于战场性质所限,一方面由于海军无法参与军事对抗,美国丧失了在远洋海军方面的相对于中国的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大大减小了两国整体军事实力的差距;另一方面又由于哈萨克斯坦身处内陆,离出海口很远,美国后勤补给困难,使美军在哈萨克斯坦的军队成为后勤和被支援能力薄弱的孤军,而中国军队得到的后勤和战力支援相对而言更有优势,更能支撑较长时间的军事行动,因此,在这样的有利的战场环境支持下,中国完全可以对美国战而胜之,美国在哈对中国采用硬的手段作用基本无效。</P>
<P>另外,由于哈萨克斯坦是小国,并没有愿望也没有实力企图成为地区性政治大国,因此没有足够的意愿且没有能力遏制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由地缘政治的原则和历史经验可知,小国的政治策略是在各个大国——包括世界性的强势国家和地区性强国——之间寻找平衡,企图利用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而获取自己的生存和获利空间,不会轻易冒犯任何大国。因此,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中,对中国的敌对度是较低的,这对中国在该国的石油利益的安全性增加了保险系数。当然,对作为弱势国家的中国来说,国际政治斗争的任何可能性都必须能够有效应对。我们无法排除哈萨克斯坦日后迫于美国等的压力或其他种种原因撕毁合约的可能性,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军事行动才能解决。我们看到哈萨克斯坦由于是小国,军事实力很弱,中国军队即使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也能轻易击败该国军事力量,维护自己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利益,也就是说,中国能够有效应对哈萨克斯坦突然翻脸形成的恶劣局势。</P>
<P>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应该果断地将用于海外石油购买和投资的资金中的最大部分投入到哈萨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建立最广泛的石油合作。而且最好的方法是购买哈国境内油田的开采权和输油管道的经营权,使石油合作向最深入的方向发展,使两国形成广泛和深入的共同利益,这一方面有助于哈萨克斯坦更进一步地提供与中国的友谊度;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反目,则它对输往中国的石油的封闭措施必然是剥夺中国公司的石油开采权、掐断石油管道,这就逼使哈萨克斯坦只能通过暴力手段来撕毁两国的石油合作的协议,这样一来,中国就有了以暴力应对的道义优势,并且通过暴力手段的发挥体现出中国对哈哈萨克斯坦绝对优势。而如果中哈石油关系仅仅表现在哈萨克斯坦通过非石油管道的方式向中国出口石油,那么如果哈萨克斯坦终止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其采取的措施是非暴力性的,中国找不出采用暴力手段的、有道义优势的理由。综上所述,中国应该将哈萨克斯坦作为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并且要建立起最为深入的合作方式。</P>
<P>      </P>
<P>1。中亚</P><P>2。南海</P>
支持原创
赞同这个分析
中国要把成吉思汗的威风拿出来就好了,如果那样,这个中东现在都是我们的,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P>其实没有哪条线路是完全保险的,然而狡兔三窟,各个方案都不应该放弃。各国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各国完全一致地反对我们的可能性比他们完全一致地支持我们的可能性大不了多少。有多元化的石油线路,至少能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P>
[em17][em17][em17]
感谢原创
<P>一亿吨的氢弹在大海里爆炸,会产生400米高的水浪,可以毁灭世界近75%的沿海平原地带</P>[em05]
<P>小弟愚见,解决石油危机只要解决三个问题,解决南海问题,解决东海钓鱼岛问题,国内战略石油储备问题,可以遇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解决了台湾问题就会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楼主提出的那些石油进口地离中国太远,在没有建立像美国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海军之前,这些海上石油进口线是不安全的不稳定的!!!石油这种战略物资还是自己有的好!!!</P>
听说美国在哈萨克斯坦以有驻军,中国很难获得那里的石油
<P>咱们已经买了澳大利亚的石油 美国除了敢逼澳大利亚和咱们翻脸 </P><P>委内瑞拉的那条线我觉得不太稳当 </P>
言之有理!
<P>只有南海是最安全的 我们可以通过强大的海军来保卫我们的石油 </P>
<P>要好好把握机会!</P>
<P>有必要加快新能源的开发,用以取代石油!!!!</P>
有见解,棒!顶
<P>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也可以通过政治力量来影响其他国家</P><P>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就是说以彼此利害关系</P><P>我们也可以借鉴,所以重要的也是策略</P>
中国应走多元化能源道路,不应太注重石油。
如果解决了台湾问题,我们的石油勘探范围就会扩大N倍.
<P>南海的石油最有把握</P>
[em01]支持多元路线
收复南海先拉~~
<P>  給前面的發發糖果先</P><P>頂頂人氣.----------------頂</P>
<P>同意!中东太远了。</P>[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