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武汉引领中部“金三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05:11
高铁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武汉引领中部“金三角”
http://news.cnhubei.com/hbrb/hbrbsglk/hbrb02/201103/t1637042.shtml
湖北日报 策划:唐源涛 胡思勇 文字:梁晓莹 高斌 摄影:杨平 田悦 图表:梁晓莹 陈雯
图为:武广高铁通车,引领中国“高铁经济”。



图为:“十二五”湖北铁路主骨架网示意图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2008年调整)》绘制

  湖北日报讯(记者 梁晓莹)纵观世界,高铁催生一个个工业走廊和城市群、城市带。在为日本、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创下种种经济奇迹后,高铁早已超出了单纯交通概念,“高铁经济”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词。

  在我国,随着武广高铁开通,京沪、京广乃至京港高铁紧随其后,“高铁经济”也将曼舞神州,并重塑经济版图。

  没有新干线,日本会怎样

  2003年,日本运输政策研究所所长中村英夫曾作比较:“如果没有新干线,东京需新修建一个拥有3条3公里长跑道的机场;或是修一条有9至10车道的高速公路。”新干线单位时间的运输量为每小时往返2.73万人,这对人口与经济高度密集地带的旅客运输十分有利。

  新干线开通后的10年内,东京与大阪间商务出差乘客增加了260%;观光游客则增加了360%,由此产生餐饮、旅游、零售等每年约5兆日元的消费和约50万人的就业。同时,开通后沿线城市的企业增加了45%,人口增加30%,大大超过日本其他地区。截至1995年,新干线创造的单纯的时间效益达到1.7兆日元,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日本新干线的成功引发欧洲的极大关注。此后,欧洲各国竞相建设高铁,1981年法国的TGV高铁和1991年德国的ICE高铁相继开通,高铁经济从此在一个个国家复制。

  武广高铁,交出满意经济答卷

  作为世界高铁家族的后来者,运营仅1年多的武广高铁,毫无悬念地交出满意的经济答卷。

  旅游业率先受益。去年春节长假期间,武汉市共接待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自1998年以来,游客人数首次“进”大于“出”。

  位于高铁两端的武汉、广州两市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纺织业等12个领域展开合作,首批项目24个,总投资达117.6亿元。

  目前,赤壁依托高铁新设立经济开发区,建立了陆水工业园等三大园区,首批引资近100亿元。咸宁新辟了广东工业园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还将在今明两年内,以武广高铁咸宁北站为中心,投资20亿元打造一座现代化城市新区。

  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线货运能力平均提升了10.9%,有效满足了长期受限的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及港澳外贸货运的运输需求。去年1至7月,鄂湘粤三省经铁路发送货物累计1.2亿吨,同比增长11.2%,其中金属矿石同比增长22.3%。

  省经信委运输协调处处长黄志敏说,以往省内不少企业反映到广州方向货物运不出去,非常着急,去年起类似呼声极少听到了。

  京港高铁,值得期待的经济大走廊

  武广高铁通车后,神州大地的高铁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延伸。

  预计今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京津冀与长三角实现5小时牵手;今年年底,京石、石武高铁开通;明年则有望与广深高铁、深港高铁一道,共同组成京港高速大通道。

  那时,北京到香港只需8小时。这一长达2240公里的神州“中轴线”上,中国南部、中部与北部将真正连为高速走廊。届时,中国铁路可全面实现“客货分流”,南北货运、客运都将拥有更大空间。

  铁路货运牵动着经济神经。数据表明,高铁沿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武汉作为京港高铁这条“中轴线”的中心,接南纳北的吞吐优势将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在支撑中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以预见,待到京港高铁开通后,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东北城市群等区域的经济联系与文化合作将被重新定位,产业布局也面临全新整合。高铁所讲述的经济故事,永远没有句号。

  中部“金三角”,有望冲刺第四大都市圈

  法国学者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大都市圈(带)”概念。如今,大都市圈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大都市圈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标准是: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有便利的交通走廊连接核心城市;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属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按此标准,目前中国可称“大都市圈”的地区有3个: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即公认的中国三个经济增长极。然而,三大经济圈虽兼顾南北,但基本集中于整个版图的东部地带。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长期游离在这“金三角”之外。

  预计明年,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全面形成后,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那时,从武汉出发到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都将形成4小时行程圈,这不仅意味着三大都市圈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也将大大提速中西部走向繁华的步伐。

  处于轴心的湖北,将真正实现“九州通衢”,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

  圈内弄潮,圈外激浪。去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可云教授在“2010中国中部发展论坛”上指出,借助强大的交通优势,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可合力构建“金三角”状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中国第四大都市圈,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进一步提升湖北交通的通达能力——两会代表委员谈“九州通衢”



    湖北日报讯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金义华:湖北交通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

  当前,湖北正处在交通大发展的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提出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武汉新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这些完全符合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未来五年,湖北的交通事业很有前途、大有干头。

  湖北在抓交通运输上今后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按照建设平安、畅通、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我们的规划,使之与国家的大盘子相一致。这是交通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二是要因时因地制宜,切忌一哄而上,盲目铺摊子,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各级政府要冷静思考,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三是要不断宣传,大造声势,提高全省人民群众对交通建设的重视程度,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记者 张 辉 赵良英)

  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提高“西汉丹”通行标准

  “汉丹铁路老河口东至丹江口段(俗称‘西汉丹’)列车运行时速为120-160公里/小时,而汉丹铁路汉西站至老河口东段(俗称‘东汉丹’)列车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小时。我们建议,提高‘西汉丹’段通行标准,使之与‘东汉丹’衔接和一致。”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建议。

  汉丹铁路自武汉市汉西站引出,向西经随州、襄阳、老河口至丹江口市,全长412公里。2009年以来,“东汉丹”完成复线电气化改造后,列车运行时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时,具备了开行动车组的条件;而45公里的“西汉丹”改造后列车运行时速只有120-160公里/小时。

  她建议,铁道部在实施“西汉丹”电气化改造工程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提高该路段的通行标准。这有利于提高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铁路交通的通达能力,形成快速通道,也有利于加快丹江口库区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记者 李保林 张 磊)

  【观点】湖北通 中部畅全局活

  湖北日报 李伦




图为:湖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湖北通,则中部通;中部通,则全局活。湖北、武汉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它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是构成一个经济区域的三大要素。其中,经济网络是经济区域内经济联系的渠道和系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经济网络的基础。它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之间、区域内的次区域之间的经济交往提供基本条件,是构成经济区域的纽带。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湖北“九省通衢”优势升级为“九州通衢”,是构建中部地区经济网络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客观需要。“十一五”期间,在种种重要机遇和有利政策的推动下,湖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飞速提升。“十二五”,这种优势还将进一步强化。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武汉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和客运中心;随着长江经济带起飞,武汉新港将打造成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和集装箱中转中心;随着国际航空建设加快,武汉将构筑便捷、联系内外市场的空中走廊。这些建设,将使武汉至京、沪、穗只需3小时至4小时,至重庆也将压缩到6小时以内。武汉将真正成为我国腹心地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网络的交汇点。

  然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并不能自然形成经济网络,更不能自然造就武汉的经济中心地位。说到底,交通体系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湖北、武汉能否真正形成中部地区或全国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节点和集散地,成为承南接北、连东贯西的商贸枢纽,还取决于湖北、武汉自身的发展。只有利用武汉卓越的商业地位,借助交通优势,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聚集,优化货物吞吐机制,增强客运货运能力,推动武汉城市圈和整个中部地区两个圈层的经济一体化,进而与京穗沪连为一体,湖北、武汉才能发挥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才能形成“湖北通、中部畅、全局活”的局面,也才能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倾听,那城乡畅快的呼吸

  ——湖北新增高速公路速览

  湖北日报讯 路桥的发展,延伸着都市的繁华,激发出社会细胞的活力。翻阅“十一五”湖北高速公路的建设档案,我们的视线便能捕捉到那滚滚车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倾听到城乡畅快的呼吸。

  ■2006年9月,第二条纵贯南北大通道形成

  荆州至公安(东岳庙)高速公路通车。它与襄荆高速、樊魏高速相接,共同串起我省第2条南北纵贯的大通道——二广(二连浩特至广州)湖北段,成为内蒙、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区进入湖南、广东的便捷要道。

  ■2007年12月,武汉外环画圆

  荆门至宜昌、十堰至陕西漫川关等4条高速公路,青郑、汉蔡、汉洪、汉麻、汉英5条城市圈出口路及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组成的“九路一桥”全部建成。武汉外环从此画圆,武汉到城市圈各城市实现“1小时”的畅快联动。

  ■2009年12月,武英高速直通皖南

  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它是鄂西北等地区通往长江三角洲、皖南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促进了鄂东地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借武英高速,团风县招商引进钢结构产业集群,成为鄂东地区最大的钢构基地。

  ■2010年1月,最繁忙的东西大动脉贯通

  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沪渝高速全线通车。其鄂西段是迄今为止建设周期最长、施工最艰难的高速公路,已成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最繁忙的交通大动脉之一。通车仅3个多月的“五一”小长假,恩施州各景区游客骤增223%。

  ■2010年5月,荆门结束无高速公路直通武汉历史

  沪蓉高速武汉至荆门段通车。湖北版图的“腹心”——武汉至荆门段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直接连通的历史,强化了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间的经济联系。

  ■2010年9月,5条高速路在鄂东长江大桥对接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它是沪渝和大广高速公路在我省跨越长江的共用过江通道,穿越黄石、黄冈、鄂州三市,武黄等5条高速公路在长江上顺畅对接。

  ■2010年12月,随岳高速纵贯江汉平原

  荆岳长江大桥通车,全长343公里的随岳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它纵贯江汉平原,是豫鄂湘间又一条坦荡通途,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交流更紧密。

  ■2010年12月,麻武高速伸向大别山腹地

  麻武、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全线建成,杭瑞高速湖北段、麻竹高速大随段部分建成。麻武高速公路为沪蓉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促进了黄冈大别山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成为缓解长江航运翻坝运输压力的水陆联运重要通道。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高铁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武汉引领中部“金三角”
http://news.cnhubei.com/hbrb/hbrbsglk/hbrb02/201103/t1637042.shtml
湖北日报 策划:唐源涛 胡思勇 文字:梁晓莹 高斌 摄影:杨平 田悦 图表:梁晓莹 陈雯
图为:武广高铁通车,引领中国“高铁经济”。



图为:“十二五”湖北铁路主骨架网示意图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2008年调整)》绘制

  湖北日报讯(记者 梁晓莹)纵观世界,高铁催生一个个工业走廊和城市群、城市带。在为日本、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创下种种经济奇迹后,高铁早已超出了单纯交通概念,“高铁经济”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词。

  在我国,随着武广高铁开通,京沪、京广乃至京港高铁紧随其后,“高铁经济”也将曼舞神州,并重塑经济版图。

  没有新干线,日本会怎样

  2003年,日本运输政策研究所所长中村英夫曾作比较:“如果没有新干线,东京需新修建一个拥有3条3公里长跑道的机场;或是修一条有9至10车道的高速公路。”新干线单位时间的运输量为每小时往返2.73万人,这对人口与经济高度密集地带的旅客运输十分有利。

  新干线开通后的10年内,东京与大阪间商务出差乘客增加了260%;观光游客则增加了360%,由此产生餐饮、旅游、零售等每年约5兆日元的消费和约50万人的就业。同时,开通后沿线城市的企业增加了45%,人口增加30%,大大超过日本其他地区。截至1995年,新干线创造的单纯的时间效益达到1.7兆日元,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日本新干线的成功引发欧洲的极大关注。此后,欧洲各国竞相建设高铁,1981年法国的TGV高铁和1991年德国的ICE高铁相继开通,高铁经济从此在一个个国家复制。

  武广高铁,交出满意经济答卷

  作为世界高铁家族的后来者,运营仅1年多的武广高铁,毫无悬念地交出满意的经济答卷。

  旅游业率先受益。去年春节长假期间,武汉市共接待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自1998年以来,游客人数首次“进”大于“出”。

  位于高铁两端的武汉、广州两市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纺织业等12个领域展开合作,首批项目24个,总投资达117.6亿元。

  目前,赤壁依托高铁新设立经济开发区,建立了陆水工业园等三大园区,首批引资近100亿元。咸宁新辟了广东工业园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还将在今明两年内,以武广高铁咸宁北站为中心,投资20亿元打造一座现代化城市新区。

  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线货运能力平均提升了10.9%,有效满足了长期受限的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及港澳外贸货运的运输需求。去年1至7月,鄂湘粤三省经铁路发送货物累计1.2亿吨,同比增长11.2%,其中金属矿石同比增长22.3%。

  省经信委运输协调处处长黄志敏说,以往省内不少企业反映到广州方向货物运不出去,非常着急,去年起类似呼声极少听到了。

  京港高铁,值得期待的经济大走廊

  武广高铁通车后,神州大地的高铁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延伸。

  预计今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京津冀与长三角实现5小时牵手;今年年底,京石、石武高铁开通;明年则有望与广深高铁、深港高铁一道,共同组成京港高速大通道。

  那时,北京到香港只需8小时。这一长达2240公里的神州“中轴线”上,中国南部、中部与北部将真正连为高速走廊。届时,中国铁路可全面实现“客货分流”,南北货运、客运都将拥有更大空间。

  铁路货运牵动着经济神经。数据表明,高铁沿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武汉作为京港高铁这条“中轴线”的中心,接南纳北的吞吐优势将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在支撑中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以预见,待到京港高铁开通后,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东北城市群等区域的经济联系与文化合作将被重新定位,产业布局也面临全新整合。高铁所讲述的经济故事,永远没有句号。

  中部“金三角”,有望冲刺第四大都市圈

  法国学者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大都市圈(带)”概念。如今,大都市圈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大都市圈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标准是: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有便利的交通走廊连接核心城市;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属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按此标准,目前中国可称“大都市圈”的地区有3个: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即公认的中国三个经济增长极。然而,三大经济圈虽兼顾南北,但基本集中于整个版图的东部地带。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长期游离在这“金三角”之外。

  预计明年,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全面形成后,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那时,从武汉出发到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都将形成4小时行程圈,这不仅意味着三大都市圈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也将大大提速中西部走向繁华的步伐。

  处于轴心的湖北,将真正实现“九州通衢”,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

  圈内弄潮,圈外激浪。去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可云教授在“2010中国中部发展论坛”上指出,借助强大的交通优势,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可合力构建“金三角”状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中国第四大都市圈,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进一步提升湖北交通的通达能力——两会代表委员谈“九州通衢”



    湖北日报讯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金义华:湖北交通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

  当前,湖北正处在交通大发展的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提出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武汉新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这些完全符合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未来五年,湖北的交通事业很有前途、大有干头。

  湖北在抓交通运输上今后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按照建设平安、畅通、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我们的规划,使之与国家的大盘子相一致。这是交通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二是要因时因地制宜,切忌一哄而上,盲目铺摊子,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各级政府要冷静思考,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三是要不断宣传,大造声势,提高全省人民群众对交通建设的重视程度,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记者 张 辉 赵良英)

  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提高“西汉丹”通行标准

  “汉丹铁路老河口东至丹江口段(俗称‘西汉丹’)列车运行时速为120-160公里/小时,而汉丹铁路汉西站至老河口东段(俗称‘东汉丹’)列车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小时。我们建议,提高‘西汉丹’段通行标准,使之与‘东汉丹’衔接和一致。”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建议。

  汉丹铁路自武汉市汉西站引出,向西经随州、襄阳、老河口至丹江口市,全长412公里。2009年以来,“东汉丹”完成复线电气化改造后,列车运行时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时,具备了开行动车组的条件;而45公里的“西汉丹”改造后列车运行时速只有120-160公里/小时。

  她建议,铁道部在实施“西汉丹”电气化改造工程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提高该路段的通行标准。这有利于提高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铁路交通的通达能力,形成快速通道,也有利于加快丹江口库区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记者 李保林 张 磊)

  【观点】湖北通 中部畅全局活

  湖北日报 李伦




图为:湖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湖北通,则中部通;中部通,则全局活。湖北、武汉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它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是构成一个经济区域的三大要素。其中,经济网络是经济区域内经济联系的渠道和系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经济网络的基础。它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之间、区域内的次区域之间的经济交往提供基本条件,是构成经济区域的纽带。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湖北“九省通衢”优势升级为“九州通衢”,是构建中部地区经济网络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客观需要。“十一五”期间,在种种重要机遇和有利政策的推动下,湖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飞速提升。“十二五”,这种优势还将进一步强化。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武汉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和客运中心;随着长江经济带起飞,武汉新港将打造成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和集装箱中转中心;随着国际航空建设加快,武汉将构筑便捷、联系内外市场的空中走廊。这些建设,将使武汉至京、沪、穗只需3小时至4小时,至重庆也将压缩到6小时以内。武汉将真正成为我国腹心地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网络的交汇点。

  然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并不能自然形成经济网络,更不能自然造就武汉的经济中心地位。说到底,交通体系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湖北、武汉能否真正形成中部地区或全国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节点和集散地,成为承南接北、连东贯西的商贸枢纽,还取决于湖北、武汉自身的发展。只有利用武汉卓越的商业地位,借助交通优势,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聚集,优化货物吞吐机制,增强客运货运能力,推动武汉城市圈和整个中部地区两个圈层的经济一体化,进而与京穗沪连为一体,湖北、武汉才能发挥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才能形成“湖北通、中部畅、全局活”的局面,也才能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倾听,那城乡畅快的呼吸

  ——湖北新增高速公路速览

  湖北日报讯 路桥的发展,延伸着都市的繁华,激发出社会细胞的活力。翻阅“十一五”湖北高速公路的建设档案,我们的视线便能捕捉到那滚滚车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倾听到城乡畅快的呼吸。

  ■2006年9月,第二条纵贯南北大通道形成

  荆州至公安(东岳庙)高速公路通车。它与襄荆高速、樊魏高速相接,共同串起我省第2条南北纵贯的大通道——二广(二连浩特至广州)湖北段,成为内蒙、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区进入湖南、广东的便捷要道。

  ■2007年12月,武汉外环画圆

  荆门至宜昌、十堰至陕西漫川关等4条高速公路,青郑、汉蔡、汉洪、汉麻、汉英5条城市圈出口路及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组成的“九路一桥”全部建成。武汉外环从此画圆,武汉到城市圈各城市实现“1小时”的畅快联动。

  ■2009年12月,武英高速直通皖南

  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它是鄂西北等地区通往长江三角洲、皖南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促进了鄂东地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借武英高速,团风县招商引进钢结构产业集群,成为鄂东地区最大的钢构基地。

  ■2010年1月,最繁忙的东西大动脉贯通

  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沪渝高速全线通车。其鄂西段是迄今为止建设周期最长、施工最艰难的高速公路,已成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最繁忙的交通大动脉之一。通车仅3个多月的“五一”小长假,恩施州各景区游客骤增223%。

  ■2010年5月,荆门结束无高速公路直通武汉历史

  沪蓉高速武汉至荆门段通车。湖北版图的“腹心”——武汉至荆门段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直接连通的历史,强化了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间的经济联系。

  ■2010年9月,5条高速路在鄂东长江大桥对接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它是沪渝和大广高速公路在我省跨越长江的共用过江通道,穿越黄石、黄冈、鄂州三市,武黄等5条高速公路在长江上顺畅对接。

  ■2010年12月,随岳高速纵贯江汉平原

  荆岳长江大桥通车,全长343公里的随岳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它纵贯江汉平原,是豫鄂湘间又一条坦荡通途,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交流更紧密。

  ■2010年12月,麻武高速伸向大别山腹地

  麻武、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全线建成,杭瑞高速湖北段、麻竹高速大随段部分建成。麻武高速公路为沪蓉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促进了黄冈大别山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成为缓解长江航运翻坝运输压力的水陆联运重要通道。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