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上流动通道壁垒重重 户籍仍是重要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09:19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3/1545429.html

中国向上流动通道壁垒重重 户籍仍是重要因素
2011-03-07 11:02 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分享
字号:T|T
摘要:尽管近年来上下层的社会流动通道更加畅通,但还存在一些社会流动的壁垒,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塞了向上流通的渠道。户籍仍是阻碍人才平等流动的重要因素,应用身份证和居住证来取代户籍,将公共服务,比如就业服务、教育等和户籍制度剥离开来。
123下一页

  将我国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存在的“壁垒”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公众的监督和对策的制定


  近年来,“顶替入学”、“萝卜招聘”等有违社会公平的事件屡遭质疑;官二代、富二代等“二代”群体的形成,引发了新的社会关注点。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社会的向上流动通道渐趋明朗与透明,但还存在着些许有违公平的灰色地带。如何创造机会平等、畅通向上的社会流动通道,将成重要课题。


  社会公平底线不断强化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章涛(化名)毕业于浙江省某著名大学,2008他备考上海市公务员,经过严格的初审、笔试、面试,毫无“背景”的章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职位。


  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社会中,和高考一样,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确保社会公平和人才流动的重要机制。而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求职目标,令章涛感到“虽然没有背景,但知识依然能够改变命运”。


  “公务员考试有的程序越来越明细和透明化了,可能在偏远的城市考公务员会比较复杂一些,在大城市等比较规范的地方,考公务员还是得先具备一定的实力。”章涛说,“虽然入职后也听说一些凭关系进来的,但都只是猜测。”


  “现在招考公务员都必须通过笔试,面试"打招呼"也越来越不容易。”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指出,公务员招考趋于公平和透明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显示出中国社会的公平底线正在公众的监督和呼吁声中得到捍卫和强化。


  高考作为人才向上流通的重要渠道也让无数城乡普通民众子弟圆了成功之梦。陈敏(化名)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一个小山村,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由于家境贫寒,依靠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完成学业。“高考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考上后国家还给经济支持帮助完成学业,我对未来充满憧憬。”陈敏说。


  “教育是人才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表示,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保证了机会的公平,教育贷款等又从经济上给予支持,这让社会底层的穷人也看到发展的希望,增强了对社会的认同感。


  针对目前正在热议的高校自主招生,胡守钧表示,在重点大学少量地实行可取,但不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还是应以统一的高考为主。“对于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可能影响招考的公平性。”胡守钧说。


  相对于招聘公务员等进入体制内的通道而言,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的外企招聘也在推动机会均等化。


  来自山东省枣庄市的陈红(化名)2010年通过网申、笔试、面试的层层选拔,进入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011年,她又通过这一程序申请到了某著名外企的市场管理培训生。


  看到了就业希望而浑身充满冲劲的陈红认为,进入外企的机会还是比较透明和均等的,关键是看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虽然也有少许VIP,但总体来说机会均等,而且晋升的标准也比较规范和畅通。”


  在受访专家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日益推动我国人才流动的机会均等化。因为追求高效与财富最大化,“养懒人”的空间就日益狭小,“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存活。

 社会流动壁垒犹存


  尽管近年来上下层的社会流动通道更加畅通,但还存在一些社会流动的壁垒,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塞了向上流通的渠道。


  2010年12月底,一份名为《请求安排子女工作的报告》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报告人为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长曹长清。报告请求该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将儿子安排到市财政局工作”。报告上还附有冷水江市委书记刘小龙、市长何志光、常务副市长陈伟志的亲笔批示,同意并安排了报告事项。调查显示,曹长清的儿子是常州大学本科生,2011年才毕业,但冷水江市编办已同意将其录用至事业单位冷水江市财政工资统发中心。


  近期,全国还有多个地方也相继被发现“萝卜招聘”事件。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的“2010年乡财所和社区招聘简章”中,报名条件中有“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鹤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等三项,被舆论质疑是为了照顾“官二代”。


  此外,不少网民质疑,垄断国企为什么不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搜狐社区中网名为“水缇花”的网友写道: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员工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正因为此,垄断国企的招聘多是只对内、不对外,河南郑州曾经有垄断国企在招工时出台了“接收职工子女,要看亲子鉴定”的荒唐规定,起因就是“年年有人造假乱安插非直系亲属,出此下策也是被逼”,由此多少可以窥出垄断国企在用人上并不是公开招聘、公平竞争,而是“近亲繁殖”,唯亲是举,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表示,“拼爹”、“萝卜招聘”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流动的制度障碍较少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人群的分割,在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安排上还存在不少障碍。


  左学金表示,在社会保险体制方面,目前不同的人群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险,保障程度相差甚大。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不同,养老金属地统筹和管理,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待遇也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


  左学金认为,目前,许多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后果不平等”上,但机会不平等更值得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等公共服务上。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无法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不同地区间的高考资源和升学机会很不平等,这就造成了机会不平等,“高考移民”也应运而生。义务教育方面,目前不同地区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还很大,且不说沿海省份和西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生均财政经费也有差距。


  左学金认为,这些因制度问题产生的劳动力流动障碍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虽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但现在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改革目标和步骤,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

 透明是公平的前提


  谢遐龄表示,目前民众不满的不仅在于一些“以权谋私”现象,还有一些“共同体”抱团的现象。在遵守普遍性规则的前提下,共同体内的人有所偏向是普遍现象。但一旦越过公平的底线,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管理着手。谢遐龄表示,关系招聘的根源在于某些企业还存在一些“养懒人”的职位,应加快国企改制,提倡建立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消除了“闲职”才能杜绝“关系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上升通道"中的灰色地带正被不断曝光。”胡守钧表示,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将存在的“壁垒”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公众的监督和对策的制定。


  撬开人才流通“壁垒”,政府部门大有可为。左学金表示,将于今年7月1日生效的《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但目前这种转移接续办法的可操作性还比较差。所以,目前的社会保险体制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目前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的基础上,更长期的改革目标,应该建立全国统筹的、低费率的、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础平台,这样才能促进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在义务教育方面,目前已做了多方探索。如上海已通过优先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等方式,实现了47万余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至2010年秋季开学,共有47.05万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沪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就学不能参加高考的问题,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最新发布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建议,可以在部分地区先行试验“普通中等教育临时性户口”制度,将那些已经在父母务工地连续就学达到一定期限的学生纳入当地高考。


  此外,胡守钧表示,户籍仍是阻碍人才平等流动的重要因素,应用身份证和居住证来取代户籍,将公共服务,比如就业服务、教育等和户籍制度剥离开来。


  “民众是否认同在于民众对未来是否抱有个人发展的希望,因此必须有透明的、公平的向上流动渠道。”胡守钧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但教育均等化的改革还需要走得更快些,社会保障的平等化也需要走得更快些,最关键的是提供机会的公平。(黄安琪 陆文军)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3/1545429.html

中国向上流动通道壁垒重重 户籍仍是重要因素
2011-03-07 11:02 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分享
字号:T|T
摘要:尽管近年来上下层的社会流动通道更加畅通,但还存在一些社会流动的壁垒,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塞了向上流通的渠道。户籍仍是阻碍人才平等流动的重要因素,应用身份证和居住证来取代户籍,将公共服务,比如就业服务、教育等和户籍制度剥离开来。
123下一页

  将我国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存在的“壁垒”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公众的监督和对策的制定


  近年来,“顶替入学”、“萝卜招聘”等有违社会公平的事件屡遭质疑;官二代、富二代等“二代”群体的形成,引发了新的社会关注点。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社会的向上流动通道渐趋明朗与透明,但还存在着些许有违公平的灰色地带。如何创造机会平等、畅通向上的社会流动通道,将成重要课题。


  社会公平底线不断强化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章涛(化名)毕业于浙江省某著名大学,2008他备考上海市公务员,经过严格的初审、笔试、面试,毫无“背景”的章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职位。


  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社会中,和高考一样,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确保社会公平和人才流动的重要机制。而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求职目标,令章涛感到“虽然没有背景,但知识依然能够改变命运”。


  “公务员考试有的程序越来越明细和透明化了,可能在偏远的城市考公务员会比较复杂一些,在大城市等比较规范的地方,考公务员还是得先具备一定的实力。”章涛说,“虽然入职后也听说一些凭关系进来的,但都只是猜测。”


  “现在招考公务员都必须通过笔试,面试"打招呼"也越来越不容易。”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指出,公务员招考趋于公平和透明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显示出中国社会的公平底线正在公众的监督和呼吁声中得到捍卫和强化。


  高考作为人才向上流通的重要渠道也让无数城乡普通民众子弟圆了成功之梦。陈敏(化名)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一个小山村,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由于家境贫寒,依靠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完成学业。“高考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考上后国家还给经济支持帮助完成学业,我对未来充满憧憬。”陈敏说。


  “教育是人才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表示,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保证了机会的公平,教育贷款等又从经济上给予支持,这让社会底层的穷人也看到发展的希望,增强了对社会的认同感。


  针对目前正在热议的高校自主招生,胡守钧表示,在重点大学少量地实行可取,但不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还是应以统一的高考为主。“对于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可能影响招考的公平性。”胡守钧说。


  相对于招聘公务员等进入体制内的通道而言,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的外企招聘也在推动机会均等化。


  来自山东省枣庄市的陈红(化名)2010年通过网申、笔试、面试的层层选拔,进入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011年,她又通过这一程序申请到了某著名外企的市场管理培训生。


  看到了就业希望而浑身充满冲劲的陈红认为,进入外企的机会还是比较透明和均等的,关键是看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虽然也有少许VIP,但总体来说机会均等,而且晋升的标准也比较规范和畅通。”


  在受访专家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日益推动我国人才流动的机会均等化。因为追求高效与财富最大化,“养懒人”的空间就日益狭小,“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存活。

 社会流动壁垒犹存


  尽管近年来上下层的社会流动通道更加畅通,但还存在一些社会流动的壁垒,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塞了向上流通的渠道。


  2010年12月底,一份名为《请求安排子女工作的报告》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报告人为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长曹长清。报告请求该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将儿子安排到市财政局工作”。报告上还附有冷水江市委书记刘小龙、市长何志光、常务副市长陈伟志的亲笔批示,同意并安排了报告事项。调查显示,曹长清的儿子是常州大学本科生,2011年才毕业,但冷水江市编办已同意将其录用至事业单位冷水江市财政工资统发中心。


  近期,全国还有多个地方也相继被发现“萝卜招聘”事件。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的“2010年乡财所和社区招聘简章”中,报名条件中有“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鹤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等三项,被舆论质疑是为了照顾“官二代”。


  此外,不少网民质疑,垄断国企为什么不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搜狐社区中网名为“水缇花”的网友写道: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员工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正因为此,垄断国企的招聘多是只对内、不对外,河南郑州曾经有垄断国企在招工时出台了“接收职工子女,要看亲子鉴定”的荒唐规定,起因就是“年年有人造假乱安插非直系亲属,出此下策也是被逼”,由此多少可以窥出垄断国企在用人上并不是公开招聘、公平竞争,而是“近亲繁殖”,唯亲是举,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表示,“拼爹”、“萝卜招聘”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流动的制度障碍较少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人群的分割,在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安排上还存在不少障碍。


  左学金表示,在社会保险体制方面,目前不同的人群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险,保障程度相差甚大。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不同,养老金属地统筹和管理,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待遇也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


  左学金认为,目前,许多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后果不平等”上,但机会不平等更值得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等公共服务上。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无法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不同地区间的高考资源和升学机会很不平等,这就造成了机会不平等,“高考移民”也应运而生。义务教育方面,目前不同地区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还很大,且不说沿海省份和西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生均财政经费也有差距。


  左学金认为,这些因制度问题产生的劳动力流动障碍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虽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但现在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改革目标和步骤,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

 透明是公平的前提


  谢遐龄表示,目前民众不满的不仅在于一些“以权谋私”现象,还有一些“共同体”抱团的现象。在遵守普遍性规则的前提下,共同体内的人有所偏向是普遍现象。但一旦越过公平的底线,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管理着手。谢遐龄表示,关系招聘的根源在于某些企业还存在一些“养懒人”的职位,应加快国企改制,提倡建立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消除了“闲职”才能杜绝“关系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上升通道"中的灰色地带正被不断曝光。”胡守钧表示,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将存在的“壁垒”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公众的监督和对策的制定。


  撬开人才流通“壁垒”,政府部门大有可为。左学金表示,将于今年7月1日生效的《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但目前这种转移接续办法的可操作性还比较差。所以,目前的社会保险体制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目前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的基础上,更长期的改革目标,应该建立全国统筹的、低费率的、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础平台,这样才能促进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在义务教育方面,目前已做了多方探索。如上海已通过优先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等方式,实现了47万余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至2010年秋季开学,共有47.05万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沪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就学不能参加高考的问题,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最新发布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建议,可以在部分地区先行试验“普通中等教育临时性户口”制度,将那些已经在父母务工地连续就学达到一定期限的学生纳入当地高考。


  此外,胡守钧表示,户籍仍是阻碍人才平等流动的重要因素,应用身份证和居住证来取代户籍,将公共服务,比如就业服务、教育等和户籍制度剥离开来。


  “民众是否认同在于民众对未来是否抱有个人发展的希望,因此必须有透明的、公平的向上流动渠道。”胡守钧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但教育均等化的改革还需要走得更快些,社会保障的平等化也需要走得更快些,最关键的是提供机会的公平。(黄安琪 陆文军)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