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坛为何鲜有老瓦 残酷训练体制缩短运动员寿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6:19
中国体坛为何鲜有老瓦 残酷训练体制缩短运动员寿命





  美国队中85%的好成绩由30多岁的“老将”取得,而在中国体坛,30岁以上的“老将”却凤毛麟角--
    美国人说,30岁正是运动生涯步入巅峰的开始,俄罗斯跳水“沙皇”萨乌丁说:“只要有这个能力,我会跳到40岁。”
  但在中国体坛,除了不受年龄限制的中国射击队外,年过30岁的运动员似乎就是不得不退役的“老怪物”。28岁的王丽萍、29岁的李雪梅,退役后复出,然后尴尬离去。29岁的张宁拿了块奥运金牌,被当做羽坛“奇迹”,然后,大家开始急切地谈论她是否退役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体坛鲜有瓦尔德内尔那样的“常青树”,为什么有关的决策层在强调锻炼年轻人的同时,却不去潜心挖掘老将的潜能?见好就收成了普遍心态
  拼得一金的举重选手唐功红,是位非常朴实的农村姑娘。在夺金后,她很实在地告诉记者,能够帮助家里的生活很高兴。而山东姑娘刘霞在取得柔道银牌后的当晚,她家乡的市政府就在雅典为她拍出了10万元奖金。
  十年磨一剑,一剑为奥运。这在中国体坛,早就不是新鲜事儿。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他们获重奖可谓理所当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见好就收,然后去享受生活,已经成了不少运动员的普遍心态。中国羽毛球队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不少运动员不满25岁便选择了退役,这无疑是中国羽坛的损失。但一位圈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无奈,中国运动员训练太苦,竞争激烈,选择退役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王丽萍尽管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但她毕竟才28岁,再度出山实属正常。不过,田径队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练表示,让王丽萍复出,并非意在奥运夺牌,而是希望用她刻苦训练的态度,对年轻队员起到一个表率作用。王丽萍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她在全运会后的再次退役实不为过。但就在我们对“老将”王丽萍的表现感到钦佩的同时,却忽然发现了与她同场竞技的俄罗斯选手尼古拉耶娃和伊万诺娃,她们的年龄分别为38岁和34岁。
  乒坛“常青树”老瓦,先后与中国4代选手交锋,这在中国乒坛简直无法想像。我们可以认为瑞典队后继乏人,但他以39岁的高龄冲进男单4强,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特别是他对于乒乓球运动那种发自内心的挚爱,已成为世界体坛永远的佳话。而击败劳丽诗夺得女子跳水十米台金牌的那名澳大利亚女将,也已经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如果没有对赛场的依恋,他们不可能如此老当益壮。而“老枪”王义夫因为“不摸枪就浑身没劲”,才以43岁的高龄再夺奥运金牌。
  数据统计显示,美国代表团里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85%是老将。原因很简单,在选拔制度极为单纯的美国体坛,只要运动员愿意拼搏,谁成绩好谁上。大赛经验是需要积累的,老将容易出成绩并不奇怪。
  不是要我练,而是我要练,因为喜欢,才会成功。而在唯金牌论的中国体坛,不知不觉间大家的心态都变得功利。见好就收、激流勇退的功利选择便成了自然。伤病恢复是大难题
  在采访女篮比赛的过程中,一位国外教练这样告诉记者,欧美球员一般30岁出头正是黄金年龄,“经验、技术、意识都很成熟,打起球来游刃有余,但你们的队员往往到了这个年龄,就已经销声匿迹”。为什么?他说,因为你们的教练不重视队员的恢复和伤病,“没伤的狠练,有伤的也狠练,甚至带伤还要坚持比赛,这在欧美篮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运动员是球队的财富”。
  女排的赵蕊蕊是个典型的例子。以她的伤病恢复状态,根本不该去参加奥运会,即便参加,也不该在首场比赛便被委以重任。但本可避免的悲剧还是发生了。
  男篮主帅哈里斯在到中国队执教的第一天,就告诉队医:“你现在是队里的老大,谁有伤,谁能练,都由你说了算。”当他看到不少队员因为带伤训练、比赛,形成劳损后,不禁无奈地摇摇头。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伤病很正常,但只有有效的恢复调养,才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不致毁于伤病。长跑名将孙英杰,肩负着田径队的夺牌重任。但从昨晚5000米比赛的表现来看,她的成绩并不理想,与巅峰时期相距甚远。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孙英杰备战中曾受伤,但因为太想尽快恢复,练得过猛,以至适得其反。
  在中国体坛的现行体制内,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好坏,已成为衡量有关领导政绩的标准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在对待运动员伤病恢复问题上的急功近利。而在国内的一些联赛中,为了成绩、奖金,也经常会出现让运动员带伤上阵的做法。拼搏精神是竞技体育给人美感的源泉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运动员的健康为代价。
  一名奥运冠军的成长,不仅需要无数人的心血,还需要国家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如何让运动员以享受的心态,长时间地活跃在运动场上,如何让中国体坛涌现出更多的王义夫、张宁,无疑是值得中国体育界三思的问题。中国体坛为何鲜有老瓦 残酷训练体制缩短运动员寿命





  美国队中85%的好成绩由30多岁的“老将”取得,而在中国体坛,30岁以上的“老将”却凤毛麟角--
    美国人说,30岁正是运动生涯步入巅峰的开始,俄罗斯跳水“沙皇”萨乌丁说:“只要有这个能力,我会跳到40岁。”
  但在中国体坛,除了不受年龄限制的中国射击队外,年过30岁的运动员似乎就是不得不退役的“老怪物”。28岁的王丽萍、29岁的李雪梅,退役后复出,然后尴尬离去。29岁的张宁拿了块奥运金牌,被当做羽坛“奇迹”,然后,大家开始急切地谈论她是否退役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体坛鲜有瓦尔德内尔那样的“常青树”,为什么有关的决策层在强调锻炼年轻人的同时,却不去潜心挖掘老将的潜能?见好就收成了普遍心态
  拼得一金的举重选手唐功红,是位非常朴实的农村姑娘。在夺金后,她很实在地告诉记者,能够帮助家里的生活很高兴。而山东姑娘刘霞在取得柔道银牌后的当晚,她家乡的市政府就在雅典为她拍出了10万元奖金。
  十年磨一剑,一剑为奥运。这在中国体坛,早就不是新鲜事儿。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他们获重奖可谓理所当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见好就收,然后去享受生活,已经成了不少运动员的普遍心态。中国羽毛球队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不少运动员不满25岁便选择了退役,这无疑是中国羽坛的损失。但一位圈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无奈,中国运动员训练太苦,竞争激烈,选择退役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王丽萍尽管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但她毕竟才28岁,再度出山实属正常。不过,田径队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练表示,让王丽萍复出,并非意在奥运夺牌,而是希望用她刻苦训练的态度,对年轻队员起到一个表率作用。王丽萍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她在全运会后的再次退役实不为过。但就在我们对“老将”王丽萍的表现感到钦佩的同时,却忽然发现了与她同场竞技的俄罗斯选手尼古拉耶娃和伊万诺娃,她们的年龄分别为38岁和34岁。
  乒坛“常青树”老瓦,先后与中国4代选手交锋,这在中国乒坛简直无法想像。我们可以认为瑞典队后继乏人,但他以39岁的高龄冲进男单4强,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特别是他对于乒乓球运动那种发自内心的挚爱,已成为世界体坛永远的佳话。而击败劳丽诗夺得女子跳水十米台金牌的那名澳大利亚女将,也已经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如果没有对赛场的依恋,他们不可能如此老当益壮。而“老枪”王义夫因为“不摸枪就浑身没劲”,才以43岁的高龄再夺奥运金牌。
  数据统计显示,美国代表团里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85%是老将。原因很简单,在选拔制度极为单纯的美国体坛,只要运动员愿意拼搏,谁成绩好谁上。大赛经验是需要积累的,老将容易出成绩并不奇怪。
  不是要我练,而是我要练,因为喜欢,才会成功。而在唯金牌论的中国体坛,不知不觉间大家的心态都变得功利。见好就收、激流勇退的功利选择便成了自然。伤病恢复是大难题
  在采访女篮比赛的过程中,一位国外教练这样告诉记者,欧美球员一般30岁出头正是黄金年龄,“经验、技术、意识都很成熟,打起球来游刃有余,但你们的队员往往到了这个年龄,就已经销声匿迹”。为什么?他说,因为你们的教练不重视队员的恢复和伤病,“没伤的狠练,有伤的也狠练,甚至带伤还要坚持比赛,这在欧美篮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运动员是球队的财富”。
  女排的赵蕊蕊是个典型的例子。以她的伤病恢复状态,根本不该去参加奥运会,即便参加,也不该在首场比赛便被委以重任。但本可避免的悲剧还是发生了。
  男篮主帅哈里斯在到中国队执教的第一天,就告诉队医:“你现在是队里的老大,谁有伤,谁能练,都由你说了算。”当他看到不少队员因为带伤训练、比赛,形成劳损后,不禁无奈地摇摇头。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伤病很正常,但只有有效的恢复调养,才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不致毁于伤病。长跑名将孙英杰,肩负着田径队的夺牌重任。但从昨晚5000米比赛的表现来看,她的成绩并不理想,与巅峰时期相距甚远。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孙英杰备战中曾受伤,但因为太想尽快恢复,练得过猛,以至适得其反。
  在中国体坛的现行体制内,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好坏,已成为衡量有关领导政绩的标准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在对待运动员伤病恢复问题上的急功近利。而在国内的一些联赛中,为了成绩、奖金,也经常会出现让运动员带伤上阵的做法。拼搏精神是竞技体育给人美感的源泉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运动员的健康为代价。
  一名奥运冠军的成长,不仅需要无数人的心血,还需要国家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如何让运动员以享受的心态,长时间地活跃在运动场上,如何让中国体坛涌现出更多的王义夫、张宁,无疑是值得中国体育界三思的问题。
说的太对了。
<P>体制和观念的问题不是轻易就能说清楚的,不过楼主你的题目应该修改:</P><P>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或者运动生涯,而不是运动员的寿命。。。。。</P>
<P>胡说八道,王义夫呢。</P><P>最主要的是年轻运动员需要空间成长,像瑞典这样后继无人才是悲哀</P>
我们是人才辈出啊!!!
太有道理!
<P>总共有几个老瓦阿</P><P>再者说,有老瓦不一定是好事。</P>
<P>不一定吧?我觉得老瓦继续打是因为瑞典后继无人。</P><P>话说回来,仅仅以女子体操为例,美国等西方国家又有多少老队员?</P><P>竞技体育,就这么残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5 22:31:50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hititit</I>在2004-8-25 20:54:00的发言:</B>

<P>总共有几个老瓦阿</P>
<P>再者说,有老瓦不一定是好事。</P>

<P>
<P>我也想这么说!</P>
<P>帖主放屁!!!</P>
<P>有些令人搞笑</P><P>我们看到王义夫还在台上拼都还在想:</P><P>为什么后继无人呢?</P><P>后浪推前浪</P><P>中国人很明白这个道理</P><P>不然我们这次怎么会用那么多年轻队员冲击奥运</P><P>如果全派老同志们上</P><P>恐怕现在我们一次次地要在镜头上看到老将迟暮的悲伤场面了</P><P>我觉得我们中国运动员是世界上最优秀和伟大的运动员</P><P>他们愿意默默无闻愿意把机会送给后辈小生</P><P>这种难能可贵的心灵应该让全世界来学习</P><P>这一点也正是我们能不断突破金牌数的重要因素还要建议世界各国来参考一下才是真的</P>
但是老瓦也阻碍了瑞典的新人发展。
<P>很有道理</P>
<P>自己有,就感觉无所谓</P><P>自己无,就想。。。。。。</P>
.................
同意楼主的观点!
<P>那中国的老王算什么呢?</P><P>还有啊 像老瓦这样年纪的还值得尊敬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也没几个···</P>
<P>伏明霞还有人记得吗?退役了几年,悉尼照样拿金牌。</P><P>“而“老枪”王义夫因为“不摸枪就浑身没劲”,才以43岁的高龄再夺奥运金牌。“</P><P>这个现象怎么解释?</P><P>老瓦39岁还能打,就很牛了吗?他连块牌都没拿?中国的王义夫42岁拿金牌,怎么讲?</P><P>”在中国体坛的现行体制内,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好坏,已成为衡量有关领导政绩的标准之一。“</P><P>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而对金牌如此”重视“,难道是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面子?还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喜欢!如果中国不是拿了这么多金牌,那么今天这个坛子上讨论的肯定就是”中国运动员没有吃苦精神“之类的东西了。</P><P>最明显的就是男足!男足在韩国面前一败再败,很多人不都是说什么中国男足怕吃苦,没有拼搏精神吗?</P><P>没拿金牌要骂,拿了金牌也要骂。真搞不懂某些人脑子里面到底在想什么!</P>
<P>王义夫可不能和老瓦比!</P><P>中国这个乒乓王国称霸世界几十年,但老瓦一个人能单挑中国十几年,对抗我们6代国手。要知道他能够拥有的资源与中国乒乓球队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P><P>连中国人都真心佩服他,“游击队长”是随便叫的么?</P><P>哪个国家的人这么服王义夫?</P>
<B>以下是引用<I>dxbdl</I>在2004-8-29 22:30:00的发言:</B>

<P>王义夫可不能和老瓦比!</P>
<P>中国这个乒乓王国称霸世界几十年,但老瓦一个人能单挑中国十几年,对抗我们6代国手。要知道他能够拥有的资源与中国乒乓球队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P>
<P>连中国人都真心佩服他,“游击队长”是随便叫的么?</P>
<P>哪个国家的人这么服王义夫?</P>

<P>哈哈,真好玩。老瓦一个人能单挑中国几十年?我看你激动的昏了头吧。明明是瑞典乒乓球乃至整个欧洲乒乓球后继无人,才让老瓦一干人顶。
<P>“连中国人都真心佩服他”,你知道中国人佩服他什么啊?又不是佩服他厉害,是佩服他的精神,同时也哀叹老瓦后继无人。
<P>“佩服”和“服”是两回事,懂不懂?老瓦在十几年里拿了几块金牌?
<P>最后我要问你,王义夫怎么就比不上老瓦了?你给我说清楚!</P>[em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