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独裁的背后﹕部落矛盾与东西分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5:54:24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2/hongkong110222d.shtml
香港)   (2011-02-22)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在一般人印象中,利比亚领袖卡扎菲是独裁者中的独裁者,加上一度沉迷「输出革命」,令他得到「利比亚狂人」的称号。其实卡扎菲独裁的背后,隐藏着利比亚分裂的危机。他在位40多年间,国内曾发生多次骚乱,他儿子对「利比亚可能爆发内战」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

  「爆发内战」警告非空穴来风

  卡扎菲政权由1969年革命成立,被革命的是短命政权利比亚王国(1951-1969),由三块原来相对独立的地区合并而成,最重要的是的黎波里尼亚(Tripolitania),以及东部的昔兰尼卡(Cyrenaica)。历史上,东西利比亚互不统属,在意大利殖民时期也被分而治之,直到1934 年才勉强合并。西方扶植的利比亚国王伊迪里斯(Idris)本身是伊斯兰教长,一战后被西方承认为昔兰尼卡酋长,他原来不过要争取昔兰尼卡独立,到了意大利二战战败,英美希望利比亚统一,才让他「顺道」担任利比亚国王。

  伊迪里斯在位期间,邻国埃及的纳塞尔威望极高。伊迪里斯十分担心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革命风暴会推翻政权,因而长期坐镇昔兰尼卡的杜布鲁克(Tobruk),并以东部重镇班加西(Benghazi)为共同首都,以便监视埃及一举一动,亲王室势力在东部因此得以生根。

  东部亲王室力量+极端伊斯兰武装

  卡扎菲政变后,进行中央集权改革,废除从前的行政区域,但东西部差异依然明显,而他以的黎波里为单独首都后,能绝对掌控的势力范围,其实只局限在西部。王室残余力量外,东部也是其他反政府阵营的基地,例如比卡扎菲更激进、据称与盖达有联系的极端伊斯兰组织「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LIFG),也是以东部Jebel Akhdar山区为根据地,反卡扎菲不遗余力。埃及和利比亚1977年爆发边境冲突后,西方更希望得到埃及合作,通过昔兰尼卡颠覆利比亚。1980年,杜布鲁克曾爆发反卡扎菲起义,令卡扎菲进一步集中资源发展西部,变相令东部长期贫穷,矛盾激化。虽然卡扎菲的外交姿态已软化,但他是南苏丹独立运动的坚决反对者,就是担心利比亚会步其后尘。

  卡扎菲儿子提到「利比亚是一个部落国家」,也可圈可点。利比亚面积比埃及更大,人口却不及埃及一成,在主要大城市外,部落领袖影响颇大,此前无论是土耳其还是意大利占领期间,部落联盟都是本土事务的仲裁者。这些部落间自然既合作也冲突。利比亚王国成立后,部落联盟占据政府主要职位,就是卡扎菲革命也不能取消部落影响,反而要依靠人民对部落的向心力维系统治。问题是卡扎菲本身来自小部落卡达法(Qadhadfa),祖先来自也门,一直担心大部落不卖帐。1970年代他搞的「绿色文化大革命」被当作宗教狂热,其实背后也有打破部落主义的决心,不过成效有限。

  东部部落90年代曾发动军变

  1993年,利比亚人口最多的部落Al-Warfalla公然挑战卡扎菲,在军中发动政变,导火线是卡扎菲以自己部落成员垄断资源最丰盛的空军,令其他部落感不公。政变虽失败,8名Warfalla军官被处决,但对利比亚影响极深远,因卡扎菲怀疑第二大部落Magariha也支持政变。1990年代开始,利比亚外交政策迈向温和,其实也是对国内危机的无奈回应。

  这次革命,上述两大分裂元素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表威是由东部发起的,另一方面,有两大部落领袖公开表态支持表威,一位就是Warfalla部落领袖瓦尔弗利(Akram Al-Warfalli),他说「卡扎菲已不再是弟兄」,要他离国;另一位是东部部落Al-Zuwayya族长,他威胁中断输出区内石油来声援革命。其实假如王室后人、部落领袖、民主化支持者、伊斯兰主义者等肯结成统一战线,卡扎菲的政权是不可能维持至今的,只是他们难以合作,也难推举共同领袖,才令卡扎菲振振有词说「只有我,国家才会统一」。「愤怒日」提供了整合反对势力的契机,但其实民主化只是一个口号,失业青年则是催化剂,国内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才是革命源头。

  沈旭晖

  香港教育学院文理学院副教授及对外关系统筹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客席副教授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2/hongkong110222d.shtml
香港)   (2011-02-22)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在一般人印象中,利比亚领袖卡扎菲是独裁者中的独裁者,加上一度沉迷「输出革命」,令他得到「利比亚狂人」的称号。其实卡扎菲独裁的背后,隐藏着利比亚分裂的危机。他在位40多年间,国内曾发生多次骚乱,他儿子对「利比亚可能爆发内战」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

  「爆发内战」警告非空穴来风

  卡扎菲政权由1969年革命成立,被革命的是短命政权利比亚王国(1951-1969),由三块原来相对独立的地区合并而成,最重要的是的黎波里尼亚(Tripolitania),以及东部的昔兰尼卡(Cyrenaica)。历史上,东西利比亚互不统属,在意大利殖民时期也被分而治之,直到1934 年才勉强合并。西方扶植的利比亚国王伊迪里斯(Idris)本身是伊斯兰教长,一战后被西方承认为昔兰尼卡酋长,他原来不过要争取昔兰尼卡独立,到了意大利二战战败,英美希望利比亚统一,才让他「顺道」担任利比亚国王。

  伊迪里斯在位期间,邻国埃及的纳塞尔威望极高。伊迪里斯十分担心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革命风暴会推翻政权,因而长期坐镇昔兰尼卡的杜布鲁克(Tobruk),并以东部重镇班加西(Benghazi)为共同首都,以便监视埃及一举一动,亲王室势力在东部因此得以生根。

  东部亲王室力量+极端伊斯兰武装

  卡扎菲政变后,进行中央集权改革,废除从前的行政区域,但东西部差异依然明显,而他以的黎波里为单独首都后,能绝对掌控的势力范围,其实只局限在西部。王室残余力量外,东部也是其他反政府阵营的基地,例如比卡扎菲更激进、据称与盖达有联系的极端伊斯兰组织「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LIFG),也是以东部Jebel Akhdar山区为根据地,反卡扎菲不遗余力。埃及和利比亚1977年爆发边境冲突后,西方更希望得到埃及合作,通过昔兰尼卡颠覆利比亚。1980年,杜布鲁克曾爆发反卡扎菲起义,令卡扎菲进一步集中资源发展西部,变相令东部长期贫穷,矛盾激化。虽然卡扎菲的外交姿态已软化,但他是南苏丹独立运动的坚决反对者,就是担心利比亚会步其后尘。

  卡扎菲儿子提到「利比亚是一个部落国家」,也可圈可点。利比亚面积比埃及更大,人口却不及埃及一成,在主要大城市外,部落领袖影响颇大,此前无论是土耳其还是意大利占领期间,部落联盟都是本土事务的仲裁者。这些部落间自然既合作也冲突。利比亚王国成立后,部落联盟占据政府主要职位,就是卡扎菲革命也不能取消部落影响,反而要依靠人民对部落的向心力维系统治。问题是卡扎菲本身来自小部落卡达法(Qadhadfa),祖先来自也门,一直担心大部落不卖帐。1970年代他搞的「绿色文化大革命」被当作宗教狂热,其实背后也有打破部落主义的决心,不过成效有限。

  东部部落90年代曾发动军变

  1993年,利比亚人口最多的部落Al-Warfalla公然挑战卡扎菲,在军中发动政变,导火线是卡扎菲以自己部落成员垄断资源最丰盛的空军,令其他部落感不公。政变虽失败,8名Warfalla军官被处决,但对利比亚影响极深远,因卡扎菲怀疑第二大部落Magariha也支持政变。1990年代开始,利比亚外交政策迈向温和,其实也是对国内危机的无奈回应。

  这次革命,上述两大分裂元素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表威是由东部发起的,另一方面,有两大部落领袖公开表态支持表威,一位就是Warfalla部落领袖瓦尔弗利(Akram Al-Warfalli),他说「卡扎菲已不再是弟兄」,要他离国;另一位是东部部落Al-Zuwayya族长,他威胁中断输出区内石油来声援革命。其实假如王室后人、部落领袖、民主化支持者、伊斯兰主义者等肯结成统一战线,卡扎菲的政权是不可能维持至今的,只是他们难以合作,也难推举共同领袖,才令卡扎菲振振有词说「只有我,国家才会统一」。「愤怒日」提供了整合反对势力的契机,但其实民主化只是一个口号,失业青年则是催化剂,国内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才是革命源头。

  沈旭晖

  香港教育学院文理学院副教授及对外关系统筹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客席副教授
 1993年,利比亚人口最多的部落Al-Warfalla公然挑战卡扎菲,在军中发动政变,导火线是卡扎菲以自己部落成员垄断资源最丰盛的空军,令其他部落感不公。政变虽失败,8名Warfalla军官被处决,但对利比亚影响极深远,因卡扎菲怀疑第二大部落Magariha也支持政变。1990年代开始,利比亚外交政策迈向温和,其实也是对国内危机的无奈回应。
==============================================
难怪利比亚的陆军那么菜,简直就是非洲的意大利啊
卡扎菲以自己部落成员垄断资源最丰盛的空军,
连空军多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