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骑兵,无敌的中国骑兵!(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09:10
骑兵,无敌的中国骑兵!

山海关外,两枝军相距二里对垒。一方是用有四十万大军的大顺军,也就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一月前刚攻下明帝国首都,挟大胜之余威来此征讨吴三桂。但闯王这次预计错了,吴三桂不光有两万百战锐卒,三万名动天下的关宁铁骑,也召来了女真人,对中原素有野心的女真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倾巢而出,更从大草原上带来了四万蒙古铁骑,与吴三桂会合,这样,十五万大军,摆在了闯王的面前。

  虽然面对如狼似虎的女真铁骑,闯王的心里也并不是太忧虑,毕竟他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且十气高涨。兵法云:倍则击之。何况他现在三倍于对手,又怎会放在心里,但心里不禁对自已的鲁莽有些懊恼,毕竟吴三桂曾想降他,是他断了吴三桂的降路,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没用了。他摇了摇头,向身后的执旗将挥了挥手,霎时,鼓声大噪,数十万大军在鼓声中缓缓向前,对面,十万女真,蒙古人的骑兵也开始出动,一个个骑着劣马,嘴里不知在呼喝着什么,颇为震慑人心,闯王冷冷一笑: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全无阵法可言,也不过如此。看来我是多虑了?两阵相距五百步时,女真人开始放箭,箭不虚发,霎时将前军数万步卒射倒在地。大顺军阵形大乱。但在闯王与诸多将领的呼声中,不多时便又排起了队形,但很快又被射乱阵脚。闯王大怒,自纵马上前出阵,军心稍稳,但迎面一箭射来,正中其胸,栽于马下,从骑慌下马扶之,退于阵中。大顺军阵脚大乱,正待收军以待来日再战,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铁骑已挟滚滚黄沙扑面而来,女真人也收弓拔刀紧随其后掩杀过来。大顺军在剽悍的关宁铁骑面前一触既溃.....

  李自成回首看了一下战场,数十万大顺军被十多万女真骑兵屠杀,吐血数口,大呼:关宁铁骑,女真骑兵.....数十日后,大顺军在蓟全军覆没,成立仅四十三天的大顺王朝覆灭。

  大顺军之所以败得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没有能与关宁铁骑与女真骑射相抗的骑兵部队,下面我要讨论的也是这个。

  骑 兵。

  要谈到骑兵,就不能不说到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古,女真,党项,无一不是以骑立国,以骑兵为国家根本。所以才能以较少的人口(相当于中国),较弱的经济,累次入侵中国,甚至入主中原(如元之蒙古,女真之满清)。归根结底,还是骑兵的作用,胜既大胜,步兵跑不了,败是小败,最多我打不过就跑还不行嘛?他们将骑兵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下篇将着重探讨。

  一、骑兵的起源

  骑兵最早大概是出现在公元前400-500年间,也就是中国的战国初期和欧洲的希,波战争期间,(西方可能早些,据记载公元前8世纪中东的亚述帝国就已有骑兵,但有多大规模不详)但这时的骑兵实战性并不强,多是担负一些侦察,偷袭或是断敌粮道的作用,编制也不大。欧洲最出名的一次使用骑兵的战例出现在马其顿人亚历山大与波斯人大流士三世之间的战争中,亚历山大率骑兵猛冲大流士的中军,大流士惊惧而走,十万波斯战士或死或降,一战而使波斯帝国覆灭。而中中国最出名的一战是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号称屠夫,名将中的名将)遣精骑五千断赵军粮道,赵括(就是纸上谈兵那位)突围被杀,赵全军覆没,秦一战杀赵军五十万。为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最早使用骑兵的可能是北方的中山国(中山狼的故乡,有没有比这更早我不清楚,但这时肯定已开始使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了),中山国是一个小国,(相对于它的近邻赵,韩而言)在以战车为主战兵器的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千乘之国而已)他不可能有多大的财力,人力去发展战车。(既使发展了也不是赵,韩的对手)其君主又有北狄血统,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发展骑兵。这样,中国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出现了。(虽然人数仅数千人而已)<吴子后法>中亦有武候与吴起关于战马的征用,骑兵的战法的对话,可见此时中原各大国也普遍有了骑兵部队(战国中前期但规模有限,吴起也只是将之作为偏师使用)

  早期的骑兵没有马镫,只有马鞍。(双脚悬空坐在颠簸的马背上是什么感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放双手,必须要有一只手按在鞍桥上。(当然少数能骑无鞍马的人例外)。而当时的治炼技术又有限,不足以造出足够长的长刀(总不能让骑兵抓着70-80公分的短剑去冲突动不动就长达六,七米的长戟阵吧?除非是疯了),所以这时期的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突袭敌人后方,也就是起一个骑马步兵的作用。波斯人与亚历山大作战时,骑兵的战术就是:一拥上前,在步兵前二百步(可能更短)停住,一通弩箭伺候,然后后撤,再一次重复这种战术。(有点类似于以后的匈奴人的战术)但在马其顿方阵步兵面前效果并不太好,(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弩的力道不够,射程及杀伤力有限,其次是马其顿方阵步兵的防护力强,阵型周围有大盾)同时期的中国也是,秦兵马佣便有很多骑马的弩兵造型(无镫,有鞍,持弩,估计这时秦国的骑兵还没有掌握马镫的技术)。

  中国战国后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此时可能已有了马镫,但我找不到资料能证明,反过来,要没有,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以后的赵国会举国胡服骑射,没有马镫,骑射只能是笑谈,但又无法解释在这以后的秦,兵马佣里的骑兵竟然没有马镫,疑惑中),赵,燕,魏,秦各国都受到威胁,庞大而笨重的战车在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面前无用武之地,各国这时才感受到骑兵真正的威力,于是痛定思痛,在赵国为首之下,纷纷大力发展骑兵,一时间大有超越车兵之势。但车兵作为主战兵种一直使用到楚汉争霸,也就是说,一直到这时,骑兵的作用仍没能完全发挥出来。(对步兵强大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慑力,而只是担任两侧的掩护)

  二,发展

  在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了秦帝国(呵呵,连历史的进程也要用战车的部件来表示,战车的对中国的影响可见一斑),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统六国。在他登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心里挂着一件事,匈奴之患。此时的匈奴又怎样呢?东击东胡,西灭大月,收西域三十六国,可以说是威风不可一世。蒙恬便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北征,收复河套。(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一个产马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匈奴退走(不是败走)的情况呢?原因有二。一,此时的秦帝国一统六国,战士的士气高涨,装备精良(相对于匈奴,除了战马,骑射,什么都比他好)组织严密,各兵种配合可说是中国数千年最佳的时期。(一个历经数百年征战,并吞六国的国家军事方面怎么会差呢?)且加上六国的人力,财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击走匈奴。二,当时的匈奴刚刚扩张完毕,对扩张的领土还没能完全消化,各被征服民族他还不能完全控制,须留大量的人马散于各地,在与秦的边境不可能有多少主力部队,对秦的领土也没多大兴趣,再加上此时的始皇帝威名之甚,他也不得不顾忌几分。两者一综合,便形成了这种局面。

  秦在北击之后,立即修建了为我等后世子孙景仰的万里长城(或是连接),从今天看,长城好像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酸 儒还借此大发牢骚,他们又懂得什么?一到紧要关头,便只会曲 线 救 国)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就是一条生命线,不要以为始 皇 帝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对战争的嗅觉是无比敏锐的,他难道没看出骑兵对车兵,步兵的巨大优势吗?他空自担负了数千年的骂 名为他的后人们筑起了一条生命的保护墙。他在积攒实力,大力发展骑兵,(这从秦未农 民 起 义时秦军出现大量的骑兵可以看出)但他不成器的儿子断送了他的帝国,也使中国对匈奴的决战日期向后推迟了近百年。

  同时期的西方又在做什么呢?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那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瞬时土崩瓦解,陷于内乱之中,先是安息帝国击败了塞琉古王朝,(随后其东方又崛起了一个贵霜帝国)后又被罗马,迦太基分别占据了欧,非洲部分,至此,除中国外,此时的西方(贵霜,安息其实是东方民族,但对中国而言,他也是西方)是三国并立(贵霜除与安息,西汉有过冲突外,基本上处于自保)在迦太基与罗马,安息与罗马的战争中,骑兵一样也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只是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将数千努比亚骑兵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也限于偷袭,断粮之类,由于没有出现像中国北方的匈奴这样强大的游牧文明,所以总体而言,这时的西方相对中国而言,对骑兵的运用处于落后的地位,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到骑兵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以后我将以中国和中国北方民族为主线。(中间会出现贴木尔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到时会将视线转回去)中国,又是一场全 国 范 围内的大战,项羽凭八千江东铁骑纵横中原,最终败于淮阴候之手,命殒乌江。汉,西汉帝国正式成立了。成立之初,汉 高 祖不知为何?一进心血来潮,竟想效始 皇 帝般,北征匈奴,收复失地,(楚 汉 争 霸时匈奴乘势南下,占据了广大地区)但他此时手下既无韩 信,又无蒙恬,自已又不会打仗,(子 房,陈平等人运筹惟幄还行,真要让他挥军征战,那也白搭)才有了白登之围(今大同境内),无奈之下,采用陈平之计,用极不光彩的手段才捡了条命回长安,(李太白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的出处)但刘邦也算识 时 务,经此一战之后,隐忍不发,只是像始 皇 帝一样积攒实力,同时又遣公主 和 亲,使得汉帝国得以在七十年后扬眉吐气。(情况和宋初有点相似,但宋的几个皇 帝天生不是成大事的主,(太祖,太宗除外)和汉的几个皇 帝没得比)但负此奇耻大辱,终郁郁击终,其后汉帝国又是一番动pwq乱,幸未伤及根本。(吕后之乱,八王之乱)又经文景之治,终于组建了一支数十万的铁骑部队(铁甲,铁制兵刃)有了与匈奴人一较高下的实力。匈奴人也凭借其强大的骑射将其势力扩 张到极限。(骑射的作用可不同于帝国中的,想想,匈奴人的骑射可一箭致命,而不是游戏中的十几二十箭,你还会小看他吗?)

  公元前151年,汉武帝继位。匈奴在汉帝国数十年俯首称臣的迷惑之下,有点得意忘形。不把汉帝国放在眼里,汉武帝看准时机,决定对匈奴开战,至此,历时近二百年的汉匈之战开打。

  三,铁骑征大漠

  勘误:上一篇汉武帝登基时间让俺给提前了十年,呵呵,对不住各位。

  汉武雄图载册篇,长城万里遍烽烟,这是汉匈未全面开战时的真实写照。雄才大略的武皇帝自不甘心,大战一触既发。让我们后人记住这个名字,刘彻,这位统治中国54载,对中华民族与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堪与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提并论的武皇帝,是他奠定了中国在亚洲,世界的地位。数千年后,我们还在用着他给我们带来巨大荣耀的称谓:汉人。(虽然我们已玷污了这个称谓,但无耻的后人们仍在用)

  提到汉匈大战,又必须提到两个人:卫青,霍去病。前者官至大将军。(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后者位至骠骑将军(骑兵统帅,与车骑将军对应。)人称霍骠骑或冠军候(知道冠军一名的来历了吧?)此二人可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擅使骑兵之典范。(虽说李广,李息,李广利,路博德等人也不差,但功绩比之此二位还是不够,早一点的周亚夫倒是比之这二人不差,就是开打时他已经老了,不然就轮不到卫青了,呵呵)数次大战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再无力与汉帝国争斗。(不得已之下远遁漠北,使得漠南无王庭)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汉帝国的骑兵是怎样击败匈奴骑兵的呢?要知道主战场可不在汉帝国境内,而在大漠,匈奴人甚至还占有天时,地利。(我想谁也不会认为中原人到了大漠会一样生活得很好吧?否则又何以解释这句话:水土不服。况且汉军也有数次因地形原因没能形成合围,李广也是因此而死)何况还有号称控弦三十万的百战骑射呢?按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打法,就是退,退中打机会。(这些民族除非不得已,是不会和你硬扛的。战法有点类似于卫国战争时的苏联,以土地换时间,机会)看看霍骠骑给我们的答案:冠军侯嫖姚校尉霍去病受任骠骑大将军,率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右部,历五王国,越焉支山千里,歼敌八九千,斩折兰王、卢侯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再看霍骠骑发动夏季攻势,在与公孙敖失去联络之情况下,孤军挺进越过居延海,穿过小月氏王国,抵祁连山,歼灭匈奴40000骑,匈奴河西精锐瓦解。(这两句是转的)一句话,就是以骑对骑,以快对快,打得你没法躲,或是来不及躲。(可惜只活了24岁,在其有生之年未得见匈奴灭,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与之寿,奈何?)

  还有卫青的战法,统数十万众,长驱数千里,直扑王庭。按兵法来讲,这叫:攻其所必救。(不知匈奴人有没有提出过类似莫斯科保卫战的口号,呵呵)想躲都不行,总不能老巢都不要了吧?这面子可丢大了。(谁知道老巢里有没有美女,宝玩,辎重,粮草)不得已之下,只好决战。

  志载,卫青曾与匈奴大汗战于王庭。那么汉军又是怎么打的呢?匈奴人总不会放弃他的传统优势项目骑射与你拔刀对砍吧?(不得已时才会这样干)汉军的战马对匈奴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管是速度还是耐力都强不到那去。(何况一个个还身着铁制铠甲,不似匈奴人般只着皮甲)怎么打呢?卫青的做法是:一,以武刚车载粮及步弓,战则为障。(就是没有战斗时当运粮,运兵车用,战时当屏障使)武刚车又是什么东东呢?长二丈,阔一丈四,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就是一个好的战斗掩体,既可防敌骑兵冲突,又可对箭有一定防护能力,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这样可使匈奴人的骑射优势被汉军的步弓手抵消。(并且是车载步兵,嘿嘿,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机械化步兵?)

  防御问题解决了,进攻呢?总不能让这些步兵追击匈奴骑兵吧?卫青的做法之二,出精骑直扑敌主营,后以大军掩杀。什么是精骑呢?选边地良家子弟万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住在边境的汉人)善骑射,精骑术,长格杀,以为陷阵营,每战必先出动其咬住敌军主将,(不论哪方面比之匈奴骑射都不吃太大亏,有点类似于我的虎卫鹰扬中的鹰扬营)道理还是哪个,攻其所必救。不得已,匈奴人只好与汉军硬扛,扛不过也要扛,呵呵,这就是战术。总不能仗没打完,司令官就让人给毙了吧?要这样,这仗还怎么打?

  匈奴骑兵还是延续了他们传统的战法,成扇形一字排开,以发挥骑射的威力。虽然汉军铁骑骁勇,但在强大的匈奴骑兵面前也没占到多大便宜。汉对匈奴战士的战损比高达1.5~2:1,(初期,且以战斗人员为计数,平民损失不算,后期反过来),但是毕竟挡不住汉帝国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渐渐处境不妙。

  一战战下来,匈奴人越打越少,汉军越打越强,以至后来匈奴可汗亲率八万铁骑咬住李陵的五千步弓,仍被汉军射杀万余人,可见后期的匈奴兵战斗力在急剧下降。(要是早期的话,可能仅死伤千余人就可以做到,八万骑,就是十六万人和马,对五千步兵打成这样,还有什么好说的?也证明了汉军在后期的强悍。也难怪匈奴后期对汉军一直采取避战,汉武帝铁骑十八万出大漠时匈奴竟不敢战,冒顿单于泉下有知,必定会再气死一回)

  到这个时候,匈奴人的精锐已消耗殆尽,各被征服民族也纷纷脱离其统治,(乌桓,鲜卑,丁灵)很快地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向汉宣帝称臣,(也就是王昭君的老公)虽还没有亡国,但已无力再对汉帝国构成威胁。

  总体而言,这段时期,中国的骑兵战术及骑兵部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既便是盛唐时也不能过此,寻根探由,除了有强大的国力为基础外,英明的君主,强悍的将帅,骁勇的士卒,尚武之民风,缺一不能成此伟业。但骑射却仍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少数精锐除外),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骑兵时代的终结(一个为了生存,一个为了杀人,动力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胜叹息。

  骑兵,无敌的中国骑兵!

山海关外,两枝军相距二里对垒。一方是用有四十万大军的大顺军,也就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一月前刚攻下明帝国首都,挟大胜之余威来此征讨吴三桂。但闯王这次预计错了,吴三桂不光有两万百战锐卒,三万名动天下的关宁铁骑,也召来了女真人,对中原素有野心的女真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倾巢而出,更从大草原上带来了四万蒙古铁骑,与吴三桂会合,这样,十五万大军,摆在了闯王的面前。

  虽然面对如狼似虎的女真铁骑,闯王的心里也并不是太忧虑,毕竟他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且十气高涨。兵法云:倍则击之。何况他现在三倍于对手,又怎会放在心里,但心里不禁对自已的鲁莽有些懊恼,毕竟吴三桂曾想降他,是他断了吴三桂的降路,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没用了。他摇了摇头,向身后的执旗将挥了挥手,霎时,鼓声大噪,数十万大军在鼓声中缓缓向前,对面,十万女真,蒙古人的骑兵也开始出动,一个个骑着劣马,嘴里不知在呼喝着什么,颇为震慑人心,闯王冷冷一笑: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全无阵法可言,也不过如此。看来我是多虑了?两阵相距五百步时,女真人开始放箭,箭不虚发,霎时将前军数万步卒射倒在地。大顺军阵形大乱。但在闯王与诸多将领的呼声中,不多时便又排起了队形,但很快又被射乱阵脚。闯王大怒,自纵马上前出阵,军心稍稳,但迎面一箭射来,正中其胸,栽于马下,从骑慌下马扶之,退于阵中。大顺军阵脚大乱,正待收军以待来日再战,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铁骑已挟滚滚黄沙扑面而来,女真人也收弓拔刀紧随其后掩杀过来。大顺军在剽悍的关宁铁骑面前一触既溃.....

  李自成回首看了一下战场,数十万大顺军被十多万女真骑兵屠杀,吐血数口,大呼:关宁铁骑,女真骑兵.....数十日后,大顺军在蓟全军覆没,成立仅四十三天的大顺王朝覆灭。

  大顺军之所以败得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没有能与关宁铁骑与女真骑射相抗的骑兵部队,下面我要讨论的也是这个。

  骑 兵。

  要谈到骑兵,就不能不说到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古,女真,党项,无一不是以骑立国,以骑兵为国家根本。所以才能以较少的人口(相当于中国),较弱的经济,累次入侵中国,甚至入主中原(如元之蒙古,女真之满清)。归根结底,还是骑兵的作用,胜既大胜,步兵跑不了,败是小败,最多我打不过就跑还不行嘛?他们将骑兵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下篇将着重探讨。

  一、骑兵的起源

  骑兵最早大概是出现在公元前400-500年间,也就是中国的战国初期和欧洲的希,波战争期间,(西方可能早些,据记载公元前8世纪中东的亚述帝国就已有骑兵,但有多大规模不详)但这时的骑兵实战性并不强,多是担负一些侦察,偷袭或是断敌粮道的作用,编制也不大。欧洲最出名的一次使用骑兵的战例出现在马其顿人亚历山大与波斯人大流士三世之间的战争中,亚历山大率骑兵猛冲大流士的中军,大流士惊惧而走,十万波斯战士或死或降,一战而使波斯帝国覆灭。而中中国最出名的一战是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号称屠夫,名将中的名将)遣精骑五千断赵军粮道,赵括(就是纸上谈兵那位)突围被杀,赵全军覆没,秦一战杀赵军五十万。为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最早使用骑兵的可能是北方的中山国(中山狼的故乡,有没有比这更早我不清楚,但这时肯定已开始使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了),中山国是一个小国,(相对于它的近邻赵,韩而言)在以战车为主战兵器的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千乘之国而已)他不可能有多大的财力,人力去发展战车。(既使发展了也不是赵,韩的对手)其君主又有北狄血统,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发展骑兵。这样,中国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出现了。(虽然人数仅数千人而已)<吴子后法>中亦有武候与吴起关于战马的征用,骑兵的战法的对话,可见此时中原各大国也普遍有了骑兵部队(战国中前期但规模有限,吴起也只是将之作为偏师使用)

  早期的骑兵没有马镫,只有马鞍。(双脚悬空坐在颠簸的马背上是什么感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放双手,必须要有一只手按在鞍桥上。(当然少数能骑无鞍马的人例外)。而当时的治炼技术又有限,不足以造出足够长的长刀(总不能让骑兵抓着70-80公分的短剑去冲突动不动就长达六,七米的长戟阵吧?除非是疯了),所以这时期的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突袭敌人后方,也就是起一个骑马步兵的作用。波斯人与亚历山大作战时,骑兵的战术就是:一拥上前,在步兵前二百步(可能更短)停住,一通弩箭伺候,然后后撤,再一次重复这种战术。(有点类似于以后的匈奴人的战术)但在马其顿方阵步兵面前效果并不太好,(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弩的力道不够,射程及杀伤力有限,其次是马其顿方阵步兵的防护力强,阵型周围有大盾)同时期的中国也是,秦兵马佣便有很多骑马的弩兵造型(无镫,有鞍,持弩,估计这时秦国的骑兵还没有掌握马镫的技术)。

  中国战国后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此时可能已有了马镫,但我找不到资料能证明,反过来,要没有,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以后的赵国会举国胡服骑射,没有马镫,骑射只能是笑谈,但又无法解释在这以后的秦,兵马佣里的骑兵竟然没有马镫,疑惑中),赵,燕,魏,秦各国都受到威胁,庞大而笨重的战车在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面前无用武之地,各国这时才感受到骑兵真正的威力,于是痛定思痛,在赵国为首之下,纷纷大力发展骑兵,一时间大有超越车兵之势。但车兵作为主战兵种一直使用到楚汉争霸,也就是说,一直到这时,骑兵的作用仍没能完全发挥出来。(对步兵强大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慑力,而只是担任两侧的掩护)

  二,发展

  在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了秦帝国(呵呵,连历史的进程也要用战车的部件来表示,战车的对中国的影响可见一斑),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统六国。在他登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心里挂着一件事,匈奴之患。此时的匈奴又怎样呢?东击东胡,西灭大月,收西域三十六国,可以说是威风不可一世。蒙恬便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北征,收复河套。(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一个产马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匈奴退走(不是败走)的情况呢?原因有二。一,此时的秦帝国一统六国,战士的士气高涨,装备精良(相对于匈奴,除了战马,骑射,什么都比他好)组织严密,各兵种配合可说是中国数千年最佳的时期。(一个历经数百年征战,并吞六国的国家军事方面怎么会差呢?)且加上六国的人力,财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击走匈奴。二,当时的匈奴刚刚扩张完毕,对扩张的领土还没能完全消化,各被征服民族他还不能完全控制,须留大量的人马散于各地,在与秦的边境不可能有多少主力部队,对秦的领土也没多大兴趣,再加上此时的始皇帝威名之甚,他也不得不顾忌几分。两者一综合,便形成了这种局面。

  秦在北击之后,立即修建了为我等后世子孙景仰的万里长城(或是连接),从今天看,长城好像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酸 儒还借此大发牢骚,他们又懂得什么?一到紧要关头,便只会曲 线 救 国)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就是一条生命线,不要以为始 皇 帝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对战争的嗅觉是无比敏锐的,他难道没看出骑兵对车兵,步兵的巨大优势吗?他空自担负了数千年的骂 名为他的后人们筑起了一条生命的保护墙。他在积攒实力,大力发展骑兵,(这从秦未农 民 起 义时秦军出现大量的骑兵可以看出)但他不成器的儿子断送了他的帝国,也使中国对匈奴的决战日期向后推迟了近百年。

  同时期的西方又在做什么呢?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那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瞬时土崩瓦解,陷于内乱之中,先是安息帝国击败了塞琉古王朝,(随后其东方又崛起了一个贵霜帝国)后又被罗马,迦太基分别占据了欧,非洲部分,至此,除中国外,此时的西方(贵霜,安息其实是东方民族,但对中国而言,他也是西方)是三国并立(贵霜除与安息,西汉有过冲突外,基本上处于自保)在迦太基与罗马,安息与罗马的战争中,骑兵一样也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只是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将数千努比亚骑兵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也限于偷袭,断粮之类,由于没有出现像中国北方的匈奴这样强大的游牧文明,所以总体而言,这时的西方相对中国而言,对骑兵的运用处于落后的地位,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到骑兵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以后我将以中国和中国北方民族为主线。(中间会出现贴木尔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到时会将视线转回去)中国,又是一场全 国 范 围内的大战,项羽凭八千江东铁骑纵横中原,最终败于淮阴候之手,命殒乌江。汉,西汉帝国正式成立了。成立之初,汉 高 祖不知为何?一进心血来潮,竟想效始 皇 帝般,北征匈奴,收复失地,(楚 汉 争 霸时匈奴乘势南下,占据了广大地区)但他此时手下既无韩 信,又无蒙恬,自已又不会打仗,(子 房,陈平等人运筹惟幄还行,真要让他挥军征战,那也白搭)才有了白登之围(今大同境内),无奈之下,采用陈平之计,用极不光彩的手段才捡了条命回长安,(李太白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的出处)但刘邦也算识 时 务,经此一战之后,隐忍不发,只是像始 皇 帝一样积攒实力,同时又遣公主 和 亲,使得汉帝国得以在七十年后扬眉吐气。(情况和宋初有点相似,但宋的几个皇 帝天生不是成大事的主,(太祖,太宗除外)和汉的几个皇 帝没得比)但负此奇耻大辱,终郁郁击终,其后汉帝国又是一番动pwq乱,幸未伤及根本。(吕后之乱,八王之乱)又经文景之治,终于组建了一支数十万的铁骑部队(铁甲,铁制兵刃)有了与匈奴人一较高下的实力。匈奴人也凭借其强大的骑射将其势力扩 张到极限。(骑射的作用可不同于帝国中的,想想,匈奴人的骑射可一箭致命,而不是游戏中的十几二十箭,你还会小看他吗?)

  公元前151年,汉武帝继位。匈奴在汉帝国数十年俯首称臣的迷惑之下,有点得意忘形。不把汉帝国放在眼里,汉武帝看准时机,决定对匈奴开战,至此,历时近二百年的汉匈之战开打。

  三,铁骑征大漠

  勘误:上一篇汉武帝登基时间让俺给提前了十年,呵呵,对不住各位。

  汉武雄图载册篇,长城万里遍烽烟,这是汉匈未全面开战时的真实写照。雄才大略的武皇帝自不甘心,大战一触既发。让我们后人记住这个名字,刘彻,这位统治中国54载,对中华民族与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堪与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提并论的武皇帝,是他奠定了中国在亚洲,世界的地位。数千年后,我们还在用着他给我们带来巨大荣耀的称谓:汉人。(虽然我们已玷污了这个称谓,但无耻的后人们仍在用)

  提到汉匈大战,又必须提到两个人:卫青,霍去病。前者官至大将军。(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后者位至骠骑将军(骑兵统帅,与车骑将军对应。)人称霍骠骑或冠军候(知道冠军一名的来历了吧?)此二人可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擅使骑兵之典范。(虽说李广,李息,李广利,路博德等人也不差,但功绩比之此二位还是不够,早一点的周亚夫倒是比之这二人不差,就是开打时他已经老了,不然就轮不到卫青了,呵呵)数次大战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再无力与汉帝国争斗。(不得已之下远遁漠北,使得漠南无王庭)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汉帝国的骑兵是怎样击败匈奴骑兵的呢?要知道主战场可不在汉帝国境内,而在大漠,匈奴人甚至还占有天时,地利。(我想谁也不会认为中原人到了大漠会一样生活得很好吧?否则又何以解释这句话:水土不服。况且汉军也有数次因地形原因没能形成合围,李广也是因此而死)何况还有号称控弦三十万的百战骑射呢?按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打法,就是退,退中打机会。(这些民族除非不得已,是不会和你硬扛的。战法有点类似于卫国战争时的苏联,以土地换时间,机会)看看霍骠骑给我们的答案:冠军侯嫖姚校尉霍去病受任骠骑大将军,率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右部,历五王国,越焉支山千里,歼敌八九千,斩折兰王、卢侯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再看霍骠骑发动夏季攻势,在与公孙敖失去联络之情况下,孤军挺进越过居延海,穿过小月氏王国,抵祁连山,歼灭匈奴40000骑,匈奴河西精锐瓦解。(这两句是转的)一句话,就是以骑对骑,以快对快,打得你没法躲,或是来不及躲。(可惜只活了24岁,在其有生之年未得见匈奴灭,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与之寿,奈何?)

  还有卫青的战法,统数十万众,长驱数千里,直扑王庭。按兵法来讲,这叫:攻其所必救。(不知匈奴人有没有提出过类似莫斯科保卫战的口号,呵呵)想躲都不行,总不能老巢都不要了吧?这面子可丢大了。(谁知道老巢里有没有美女,宝玩,辎重,粮草)不得已之下,只好决战。

  志载,卫青曾与匈奴大汗战于王庭。那么汉军又是怎么打的呢?匈奴人总不会放弃他的传统优势项目骑射与你拔刀对砍吧?(不得已时才会这样干)汉军的战马对匈奴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管是速度还是耐力都强不到那去。(何况一个个还身着铁制铠甲,不似匈奴人般只着皮甲)怎么打呢?卫青的做法是:一,以武刚车载粮及步弓,战则为障。(就是没有战斗时当运粮,运兵车用,战时当屏障使)武刚车又是什么东东呢?长二丈,阔一丈四,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就是一个好的战斗掩体,既可防敌骑兵冲突,又可对箭有一定防护能力,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这样可使匈奴人的骑射优势被汉军的步弓手抵消。(并且是车载步兵,嘿嘿,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机械化步兵?)

  防御问题解决了,进攻呢?总不能让这些步兵追击匈奴骑兵吧?卫青的做法之二,出精骑直扑敌主营,后以大军掩杀。什么是精骑呢?选边地良家子弟万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住在边境的汉人)善骑射,精骑术,长格杀,以为陷阵营,每战必先出动其咬住敌军主将,(不论哪方面比之匈奴骑射都不吃太大亏,有点类似于我的虎卫鹰扬中的鹰扬营)道理还是哪个,攻其所必救。不得已,匈奴人只好与汉军硬扛,扛不过也要扛,呵呵,这就是战术。总不能仗没打完,司令官就让人给毙了吧?要这样,这仗还怎么打?

  匈奴骑兵还是延续了他们传统的战法,成扇形一字排开,以发挥骑射的威力。虽然汉军铁骑骁勇,但在强大的匈奴骑兵面前也没占到多大便宜。汉对匈奴战士的战损比高达1.5~2:1,(初期,且以战斗人员为计数,平民损失不算,后期反过来),但是毕竟挡不住汉帝国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渐渐处境不妙。

  一战战下来,匈奴人越打越少,汉军越打越强,以至后来匈奴可汗亲率八万铁骑咬住李陵的五千步弓,仍被汉军射杀万余人,可见后期的匈奴兵战斗力在急剧下降。(要是早期的话,可能仅死伤千余人就可以做到,八万骑,就是十六万人和马,对五千步兵打成这样,还有什么好说的?也证明了汉军在后期的强悍。也难怪匈奴后期对汉军一直采取避战,汉武帝铁骑十八万出大漠时匈奴竟不敢战,冒顿单于泉下有知,必定会再气死一回)

  到这个时候,匈奴人的精锐已消耗殆尽,各被征服民族也纷纷脱离其统治,(乌桓,鲜卑,丁灵)很快地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向汉宣帝称臣,(也就是王昭君的老公)虽还没有亡国,但已无力再对汉帝国构成威胁。

  总体而言,这段时期,中国的骑兵战术及骑兵部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既便是盛唐时也不能过此,寻根探由,除了有强大的国力为基础外,英明的君主,强悍的将帅,骁勇的士卒,尚武之民风,缺一不能成此伟业。但骑射却仍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少数精锐除外),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骑兵时代的终结(一个为了生存,一个为了杀人,动力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胜叹息。

好文章 但李广不是自杀死的吗
弓箭能射杀500步外的步兵?我一直以为只有弩可以做到。
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电视剧《最后的骑兵》感慨万千。[em08]
李自成那段太离谱了
<B>以下是引用<I>colin0202</I>在2004-8-24 21:48:00的发言:</B>
弓箭能射杀500步外的步兵?我一直以为只有弩可以做到。

<P>弩估计也不行...........我记得英格兰的长弓射程(对天放箭)不过400码而已............</P>
解放军的骑兵也很厉害啊!
<P>
解放军的骑兵也很厉害啊!
</P><P>真的吗?~</P>
<B>以下是引用<I>极度右翼</I>在2004-8-26 20:49:00的发言:</B>
解放军的骑兵也很厉害啊!


我知道有骑兵打坦克,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