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穷二白底子薄的国情下蒋介石应在918张学良放弃东北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04:43
九一八事变后,爱国青年们强烈要求国民党在一穷二白、底子薄的情况下跟日本开战。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半古代半近代国家,而不是正宗的、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国家,仍处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将长期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况且当时的中国象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时的中国一样处于“合久必分”的时期,地方割据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采取“阳逢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以蒋介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致力于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而以冯玉祥等军阀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的首脑甚至以武力方式对抗中央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的努力。地方自治、联邦制也未尝不可,但军队应该实现统一和“国家化”,一支不团结、不统一的军队怎么抵抗得了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强国日本的军队?英国、法国等面积远小于中国、人口远少于中国的小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到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都花了几百年的时间,何况是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封建传统很深的大国,拥有当时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一穷二白底子薄的大国!从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党政权成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权建立才4年时间呀!如果九一八事变、全东北被日本完全占领后蒋介石要求各省的军阀部队都出兵收复东北、跟日本开战,帮张学良弥补过失,那么中国很可能象另外一个亚洲大国印度那样全国都变成一个强国的殖民地!(军阀部队不反蒋、反中央就不错了,还想它们听从南京中央政府的统一指挥?!后来抗战期间那么多的“地方军队”不就做了伪军吗!)二战期间法国不是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便亡国、被德国占领了吗!法德两国间的国力差距可是远小于中日两国间的差距的呀!九一八事变后才过了4个月跟当时我国的首都——南京近在咫尺的上海不就受到了日军的侵略吗(一·二八事变)?如果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日军占领后蒋介石跟日本开战,那么日本必然围魏救赵、进攻上海和南京。一旦上海被日本占领,那么中国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工业生产能力、过半的军工生产能力。一旦南京被占领,我国则必须向西迁都,抢运上海的工业设备、抢救中国的半数工业产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民生航运公司为首的工业产能大抢救搞不好就会失败,因为刚成立才4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这4年里一直忙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南京、上海周边地区的防日战线还未部署、建设好,这一地区的军事要塞、军事防线还来不及建设完备,整个国家的“三线建设”、防日战线就更别谈了!(各地的军阀部队会服从南京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吗?冯玉祥、阎锡山在那4年里不是发动了一场反中央的中原大战吗!六、七十年代时毛 泽东所推行的“三线建设”是为了防止苏联军队的入侵,蒋介石所推行的“三线建设”是为了抗日),如果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日军占领后中国跟日本开战,1927年到1937年之间的、使中国  国力大增、中国经济发展上的“黄金十年”就会变成“黄金四年”(虽然那十年期间国民党一边也在忙于所谓的“军阀混战”,但国民党执政的那十年却仍然创造出了难能可贵的、辉煌的“黄金十年”,这也说明只要国民党不打大的内战,很会发展经济的国民党就能使中国的经济实现非常快速的增长。抗战结束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经济已被长达五分之四个时代、长达八年的抗战拖得衰弱不堪,国民党军队中经验丰富的精锐官兵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大批的死去、大批的牺牲,这使国民党军的实力大受影响!打仗关键是看官兵的素质而不光是看武器的优劣,这一点在八路军中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虽然蒋介石深知当时的中国处于“合久必分”的历史阶段,但他仍然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上推行“统战”、“统一战线”政策,让各省的军阀做国民党的成员党员、做党内的高干,那怕国民党被人批评是“什么人都收,队伍极其不纯洁,在队伍的纯洁性方面国民党远远不如中 共”。为了祖国的统一,我这个派别、我的蒋系被其它派别在党内分了权又有什么!——蒋公的忍辱负重着实令人敬佩!蒋公知道,吞并中国是日本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要对付日本的侵华,中国这个弱国只能采取“持久战略”、托的战略,“托死小日本、耗死小日本”才是可行的,速战速决、短期内打赢日本、收复东北等各块领土是不可行的,中国的对日持久战、对日“持久斗”(争)其实开始于九一八事变时的1931年而不是七七事变时的1937年(1931至1937年之间是准备期,是备战阶段)。张学良丢掉东北以后蒋介石之所以不出兵收复东北,就是因为蒋氏当时便是在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对付日本,以空间上东北的暂时丢失来换取整个中国的充裕的备战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嘛!日本、日帝亡我之心不死,蒋介石出兵东北,日本必然进攻上海,搞不好连上海这块工业产值、产能占中国半壁江山的工业基地也要象东北一样被日本占领。可不能轻易拿全民族、全中国的生死存亡去冒险!暂时委屈一下东北人也是没办法的事,部分被占总比全国被占好。“欧洲强国俄罗斯都打不赢日本,中国能打得赢?”——蒋介石和不少中国人都会这样想(俄罗斯不是打输了日俄战争吗)。法国在二战中都只能支撑20多天,国民党能支撑五分之四个时代(8年)并最终赢得胜利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解放后毛泽东为了防止苏修、苏联的军队占领中国不是在国防方面搞了个“三线建设”吗?刚建立才4年的南京政权所做的防御日本的“三线建设”、抵抗日本入侵的几道战线、几圈防线当时已建设完成了?没有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在江阴、松沪、京沪、江浙地区和其它地区所做的防线建设,七七事变后的松沪战役时我国就无法赢得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将上海的工业设备、中国一半的工业产能基本上全部抢运出来、运往武汉、接着运往重庆的时间(这里的“京沪”中的“京”是指当时的首都南京)。另外,当时蒋介石在国内受到的拥护比毛泽东多,因为当时中国的企业家、商人和地主、富农、一部分知识份子(右派知识份子)并不支持完全公有的经济制度。而国民党内没一个人的治国能力比蒋介石强。蒋介石三次下野、下台后为什么又全都能重新上台?就是因为当时国统区里没一个人的威望和能力、才能比蒋高。虽然蒋公不是“人民的大救星”(那些坚持要一直当资本家和地主的人不属于“人民”的行列),但他是“民族的大救星”,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是他的忍辱负重、目光远大使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准备和后来长达将近一个时代的全面战争、全面热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个时代是十年,例如九十年代便由十年组成)。当时处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纯粹私有制阶段的中国,毛泽东的威望没蒋公高(首先,坚持“市场经济”制度的地主阶级、富农阶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相当一部分知识份子就不服毛泽东,不理解他的团体所尊奉的完全公有的经济制度),只有蒋公是得到当时最广大中华儿女拥护的领袖(当时各边区政府实行的是减租减息的政策而不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边区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就是因为想赢得地主和富农们对八路军的抗日事业的支持),当时全国没一个人的威望比蒋公高,如果当时蒋公不出来领导全国各省的军队打抗日战争的话,中国是可能象法国一样亡国的,顶多能在缅甸或其它周边的英国殖民地上、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就象二战期间戴高乐在法国以外的海外所做的那样。韩国流亡政府则从1919年在上海成立到1945年二战结束回到韩国,足足等了26年才借着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胜利实现复国。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要思源,做人不能忘本,没有蒋公领导全国人民、领导我国的抗战主力在极度弱小的国情下所做的对日持久斗,我们现在就都是亡国奴。没有国军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民族独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国军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大救星蒋公中正,对于功大于过、受限于历史条件和国情的蒋总统,我们中国人不能做那种令日本人偷笑的忘恩负义、抹黑自己的民族英雄的事。 九一八事变后,爱国青年们强烈要求国民党在一穷二白、底子薄的情况下跟日本开战。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半古代半近代国家,而不是正宗的、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国家,仍处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将长期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况且当时的中国象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时的中国一样处于“合久必分”的时期,地方割据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采取“阳逢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以蒋介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致力于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而以冯玉祥等军阀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的首脑甚至以武力方式对抗中央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的努力。地方自治、联邦制也未尝不可,但军队应该实现统一和“国家化”,一支不团结、不统一的军队怎么抵抗得了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强国日本的军队?英国、法国等面积远小于中国、人口远少于中国的小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到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都花了几百年的时间,何况是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封建传统很深的大国,拥有当时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一穷二白底子薄的大国!从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党政权成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权建立才4年时间呀!如果九一八事变、全东北被日本完全占领后蒋介石要求各省的军阀部队都出兵收复东北、跟日本开战,帮张学良弥补过失,那么中国很可能象另外一个亚洲大国印度那样全国都变成一个强国的殖民地!(军阀部队不反蒋、反中央就不错了,还想它们听从南京中央政府的统一指挥?!后来抗战期间那么多的“地方军队”不就做了伪军吗!)二战期间法国不是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便亡国、被德国占领了吗!法德两国间的国力差距可是远小于中日两国间的差距的呀!九一八事变后才过了4个月跟当时我国的首都——南京近在咫尺的上海不就受到了日军的侵略吗(一·二八事变)?如果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日军占领后蒋介石跟日本开战,那么日本必然围魏救赵、进攻上海和南京。一旦上海被日本占领,那么中国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工业生产能力、过半的军工生产能力。一旦南京被占领,我国则必须向西迁都,抢运上海的工业设备、抢救中国的半数工业产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民生航运公司为首的工业产能大抢救搞不好就会失败,因为刚成立才4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这4年里一直忙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南京、上海周边地区的防日战线还未部署、建设好,这一地区的军事要塞、军事防线还来不及建设完备,整个国家的“三线建设”、防日战线就更别谈了!(各地的军阀部队会服从南京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吗?冯玉祥、阎锡山在那4年里不是发动了一场反中央的中原大战吗!六、七十年代时毛 泽东所推行的“三线建设”是为了防止苏联军队的入侵,蒋介石所推行的“三线建设”是为了抗日),如果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日军占领后中国跟日本开战,1927年到1937年之间的、使中国  国力大增、中国经济发展上的“黄金十年”就会变成“黄金四年”(虽然那十年期间国民党一边也在忙于所谓的“军阀混战”,但国民党执政的那十年却仍然创造出了难能可贵的、辉煌的“黄金十年”,这也说明只要国民党不打大的内战,很会发展经济的国民党就能使中国的经济实现非常快速的增长。抗战结束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经济已被长达五分之四个时代、长达八年的抗战拖得衰弱不堪,国民党军队中经验丰富的精锐官兵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大批的死去、大批的牺牲,这使国民党军的实力大受影响!打仗关键是看官兵的素质而不光是看武器的优劣,这一点在八路军中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虽然蒋介石深知当时的中国处于“合久必分”的历史阶段,但他仍然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上推行“统战”、“统一战线”政策,让各省的军阀做国民党的成员党员、做党内的高干,那怕国民党被人批评是“什么人都收,队伍极其不纯洁,在队伍的纯洁性方面国民党远远不如中 共”。为了祖国的统一,我这个派别、我的蒋系被其它派别在党内分了权又有什么!——蒋公的忍辱负重着实令人敬佩!蒋公知道,吞并中国是日本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要对付日本的侵华,中国这个弱国只能采取“持久战略”、托的战略,“托死小日本、耗死小日本”才是可行的,速战速决、短期内打赢日本、收复东北等各块领土是不可行的,中国的对日持久战、对日“持久斗”(争)其实开始于九一八事变时的1931年而不是七七事变时的1937年(1931至1937年之间是准备期,是备战阶段)。张学良丢掉东北以后蒋介石之所以不出兵收复东北,就是因为蒋氏当时便是在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对付日本,以空间上东北的暂时丢失来换取整个中国的充裕的备战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嘛!日本、日帝亡我之心不死,蒋介石出兵东北,日本必然进攻上海,搞不好连上海这块工业产值、产能占中国半壁江山的工业基地也要象东北一样被日本占领。可不能轻易拿全民族、全中国的生死存亡去冒险!暂时委屈一下东北人也是没办法的事,部分被占总比全国被占好。“欧洲强国俄罗斯都打不赢日本,中国能打得赢?”——蒋介石和不少中国人都会这样想(俄罗斯不是打输了日俄战争吗)。法国在二战中都只能支撑20多天,国民党能支撑五分之四个时代(8年)并最终赢得胜利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解放后毛泽东为了防止苏修、苏联的军队占领中国不是在国防方面搞了个“三线建设”吗?刚建立才4年的南京政权所做的防御日本的“三线建设”、抵抗日本入侵的几道战线、几圈防线当时已建设完成了?没有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在江阴、松沪、京沪、江浙地区和其它地区所做的防线建设,七七事变后的松沪战役时我国就无法赢得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将上海的工业设备、中国一半的工业产能基本上全部抢运出来、运往武汉、接着运往重庆的时间(这里的“京沪”中的“京”是指当时的首都南京)。另外,当时蒋介石在国内受到的拥护比毛泽东多,因为当时中国的企业家、商人和地主、富农、一部分知识份子(右派知识份子)并不支持完全公有的经济制度。而国民党内没一个人的治国能力比蒋介石强。蒋介石三次下野、下台后为什么又全都能重新上台?就是因为当时国统区里没一个人的威望和能力、才能比蒋高。虽然蒋公不是“人民的大救星”(那些坚持要一直当资本家和地主的人不属于“人民”的行列),但他是“民族的大救星”,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是他的忍辱负重、目光远大使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准备和后来长达将近一个时代的全面战争、全面热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个时代是十年,例如九十年代便由十年组成)。当时处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纯粹私有制阶段的中国,毛泽东的威望没蒋公高(首先,坚持“市场经济”制度的地主阶级、富农阶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相当一部分知识份子就不服毛泽东,不理解他的团体所尊奉的完全公有的经济制度),只有蒋公是得到当时最广大中华儿女拥护的领袖(当时各边区政府实行的是减租减息的政策而不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边区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就是因为想赢得地主和富农们对八路军的抗日事业的支持),当时全国没一个人的威望比蒋公高,如果当时蒋公不出来领导全国各省的军队打抗日战争的话,中国是可能象法国一样亡国的,顶多能在缅甸或其它周边的英国殖民地上、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就象二战期间戴高乐在法国以外的海外所做的那样。韩国流亡政府则从1919年在上海成立到1945年二战结束回到韩国,足足等了26年才借着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胜利实现复国。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要思源,做人不能忘本,没有蒋公领导全国人民、领导我国的抗战主力在极度弱小的国情下所做的对日持久斗,我们现在就都是亡国奴。没有国军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民族独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国军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大救星蒋公中正,对于功大于过、受限于历史条件和国情的蒋总统,我们中国人不能做那种令日本人偷笑的忘恩负义、抹黑自己的民族英雄的事。
我捞一分
LZ,事实上蒋介石已经准备反攻了,中央军已经向锦州运动,是小六子自己太不争气。
关东军才一万多人,东北军全军三十多万人,被人打得裸奔还要老蒋动员全国??
malei20022010 发表于 2011-2-9 18:13

出言需谨慎。
918当时,关东军当面的东北军有多少?你知道吗?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东北军有30万就一定30万东北军都在东北!

一只万余人的满洲八旗部队,在1644年,基本可以在关内外横着走!
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
如果你在大陆上过高中,认真学过哲学基础,应当知道拿破仑关于法军和马木留克兵之间的典故。
“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话说得好。当年东北军无论是数量和装备都远在挑衅的关东军之上。飞机坦克都是在库房里做了人家的战利品!至于拿破仑那句经典,本人以为不适合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兵,无论是是一对一、三对一、甚至五对一六对一,都不是日本兵的个。不过如果上升到十几或者二十对一还是落个丧师失地的下场,就得从统帅找找原因了。
“国民党军队中经验丰富的精锐官兵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大批的死去、大批的牺牲,这使国民党军的实力大受影响!”——这话太不给力了!
那个,日本得到东北后,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的工业生产吧,还有粮食
果粉帖
捞一分
被锁之前先捞一分,实在懒得辩驳了
全怪小张和TG,不然我们在蒋公的英明领导下,完全可以继续忍辱负重,发展自己,到1945年8月14日对日宣战,一举成为战胜国的。
对于蒋中正来说,在没有消灭某匪前去跟日本鬼子拼是比较不应该,后果就是他转进了


有人天真地以为张氏丢失东北后蒋氏若收复东北日帝亡我之心便死[原创]


    首先我们要搞清一点:在张学良和蒋介石两个人中,东北军更听张学良的话,因为东北军其实是“张家军”,即使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叫东北军进行抵抗,但只要张学良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东北军仍然是会不进行抵抗的。那时的反蒋者一直对日本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对日本因我国出兵收复东北而放弃吞并中国的方针这一点抱有幻想,他们和现在的反蒋者一样幼稚、天真地以为张学良丢失东北后蒋介石如果紧接着便为了收复东北而叫中央军、蒋系部队和其它的军阀部队跟日本开战,日本便会放弃“吞并中国”这一既定方针、这一“国家战略”,便会出现“日本帝国主义、日帝亡我之心便死”的局面。如果蒋氏真的下这样的命令的话,大量的“诸侯”、地方军阀会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保存实力而明里、暗里制抵蒋氏的这个命令,甚至投靠日本人(后来八年抗战期间那么多“诸侯”、地方军阀的部队不是投降了日本人、做了伪军吗)。对外扩张、脱亚入欧、象当时的英国、法国和以前的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一样成为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大国、成为“列强”之一是那个时代日本既定的国家方针,是那个时期日本的一项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侵略别国、掠夺殖民地的资源来使本国得到大的发展)。如果当时国民党就下令中国跟日本开战,搞不好“华北‘自治运动’ ”会提前发生,华北会跟东北一起被日本完全控制,甚至全中国都会象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全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样,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在以前又不是没亡过国(元朝和清朝便是中国的亡国时期),历史很可能会重演。绝不能不负责任地轻易拿全中国的生死存亡去“做试验”、去冒险——蒋介石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因为他的目光看得比反蒋者、“立即向日本宣战”论者远。“东北这块中国的局部地区被日本占领”总比“全国被吞并”好。不是投降,而是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战工作要做到位,后来的八年抗战证明了蒋介石不是汉奸,不是“汪精卫第二”。对于农业国、半古代半近代国家——中国来说,民国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增长方面的“黄金十年”(1927-1937)是很重要的,因为那个时代想要彻底灭亡中国的敌国、中国最大的敌人是一个已经实现了化的工业国——日本。如果九一八事变结束后,1932年中国便跟日本开战,那么“黄金十年”便会缩短一半,变成“黄金五年”,中国的国力和军队的统一性便会比5年后七七事变时的1937年差很多。


有人天真地以为张氏丢失东北后蒋氏若收复东北日帝亡我之心便死[原创]


    首先我们要搞清一点:在张学良和蒋介石两个人中,东北军更听张学良的话,因为东北军其实是“张家军”,即使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叫东北军进行抵抗,但只要张学良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东北军仍然是会不进行抵抗的。那时的反蒋者一直对日本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对日本因我国出兵收复东北而放弃吞并中国的方针这一点抱有幻想,他们和现在的反蒋者一样幼稚、天真地以为张学良丢失东北后蒋介石如果紧接着便为了收复东北而叫中央军、蒋系部队和其它的军阀部队跟日本开战,日本便会放弃“吞并中国”这一既定方针、这一“国家战略”,便会出现“日本帝国主义、日帝亡我之心便死”的局面。如果蒋氏真的下这样的命令的话,大量的“诸侯”、地方军阀会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保存实力而明里、暗里制抵蒋氏的这个命令,甚至投靠日本人(后来八年抗战期间那么多“诸侯”、地方军阀的部队不是投降了日本人、做了伪军吗)。对外扩张、脱亚入欧、象当时的英国、法国和以前的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一样成为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大国、成为“列强”之一是那个时代日本既定的国家方针,是那个时期日本的一项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侵略别国、掠夺殖民地的资源来使本国得到大的发展)。如果当时国民党就下令中国跟日本开战,搞不好“华北‘自治运动’ ”会提前发生,华北会跟东北一起被日本完全控制,甚至全中国都会象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全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样,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在以前又不是没亡过国(元朝和清朝便是中国的亡国时期),历史很可能会重演。绝不能不负责任地轻易拿全中国的生死存亡去“做试验”、去冒险——蒋介石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因为他的目光看得比反蒋者、“立即向日本宣战”论者远。“东北这块中国的局部地区被日本占领”总比“全国被吞并”好。不是投降,而是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战工作要做到位,后来的八年抗战证明了蒋介石不是汉奸,不是“汪精卫第二”。对于农业国、半古代半近代国家——中国来说,民国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增长方面的“黄金十年”(1927-1937)是很重要的,因为那个时代想要彻底灭亡中国的敌国、中国最大的敌人是一个已经实现了化的工业国——日本。如果九一八事变结束后,1932年中国便跟日本开战,那么“黄金十年”便会缩短一半,变成“黄金五年”,中国的国力和军队的统一性便会比5年后七七事变时的1937年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