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我国最冷小镇:零下46.6℃ 温度计冻裂 触屏手机失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56:07
http://news.sohu.com/20110125/n279065919.shtml
Img279065920.jpg
Img279065921.jpg
Img279065922.jpg

 新华社1月16日报道:内蒙古呼伦贝尔现零下46.6℃极寒天气。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街头冰雾弥漫,行人呼出的气瞬间凝成了霜花。1月16日,呼伦贝尔市局部地区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6.6摄氏度,这已是从1月8日起当地气温连续第9天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为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极寒天气。

  这个局部地区,其中就有图里河镇。零下46.6摄氏度,图里河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冷成名”。

  本报1月17日A8版《北方的冷是真的冷 零下46.6℃是什么感觉》的报道中提到一篇网上关于图里河寒冷的文字:树木、枯草上满是霜挂,这样的风景已经无人去欣赏。匆匆行走的人都像圣诞老人一样脸上都挂满了白霜。平日里柔软的鞋底也变得僵硬,走在雪地上总有会随时摔倒在地的感觉。

  寒冷的气温让你无法在室外停留很长时间,若你的双手裸露在外,只需短短的两三分钟就会让你感到钻心的痛。室外的金属你可不要轻易地去用裸手接触,那种寒凉会让你受伤,若你的手上潮湿还会瞬间被粘在金属上。

  你若是男儿,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还会体验到你的“小宝贝”也怕冷得藏到了肚子里……

  1月18日,也就是这篇报道见报的第二天,我就踏上了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图里河镇的旅程,亲身去体验零下46.6℃究竟是什么感觉。

  我是一个喜欢冬天的人,自认为很能抗寒。但零下46.6℃,出发前,还是让我胆怯了一阵。

  出发前一天,我就打电话给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居住生活的朋友,问她我需要准备些什么。根据她的嘱咐,我去超市买了保暖内衣、冲锋裤、登山鞋、厚帽子、厚手套和很多双袜子,再加上同事提供的防寒服,这就是我的“装备”了。

  我穿上五件衣服四条裤子四双袜子

  图里河镇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距漠河约390公里),属亚寒带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50.2℃,是全国最冷地区之一,每年只有90天左右的无霜期。

  那里的气温有时比中国最北的漠河县还要冷,这和两地的海拔高度、地理环境有关。

  我从杭州到图里河镇走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第一天早上从杭州飞往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下午又飞往呼伦贝尔的海拉尔,第二天早上从海拉尔到图里河,需要坐6个小时的火车。

  飞机在呼和浩特落地前,乘务员说地面温度零下15℃。我穿着保暖内衣、外套和防寒服,在机场室外体验了一下,不是很冷,感觉良好。

  飞机在海拉尔落地前,乘务员说地面温度零下28℃,我又添了一件毛衣。一出舱门,风吹在脸上,就感觉到冷,一定要戴上手套和帽子了。一眼望出去,整个城市就是白色的,走在路上,就听到咔嚓咔嚓踩冰的声音。

  第二天下午终于到了图里河。那时太阳开始落山,温度下降很快,我将背包里所有衣物全穿在身上:五件衣服、四条裤子、四双袜子、两顶帽子和一双防寒手套。

  手套是杭州买的,200多元钱,著名户外产品,营业员说可以抵御零下20℃的气温。只是手套非常笨重,使用不方便,我在当地又买了一双便捷的手套,4元钱,也非常暖和。

  带去的5支温度计全冻裂了

  在这个只有一万多人的小镇上,年轻人很少,他们大多数人到附近的牙克石、海拉尔等城市工作,或者到山东、河北等地打工赚钱。

  一到晚上,路上就看不到人了,寂静得可怕。晚上10点后到清晨7点间,是温度最低的时候,路上会弥漫起霜雾,当地人称之为冒白烟,“冒白烟最大的时候,路上,我和你面对面在街道两旁站着,谁也看不见谁”。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当地人拿出了当时用手机录的画面,从画面上看,能见度确实不到两三米。

  路上的人们基本都只露出一双眼睛,如果逆风行走,他们的哈气会立刻变成白色的霜雾挂在口罩、眉毛、帽子等等所有有毛须的地方。

  我在呼和浩特买了五支温度计,在我到达图里河的第二天早上就全冻裂了。

  因为要拍照,我的右手没有戴手套,手部露在外面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不然会麻木失去感觉,需要许多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我也不能戴口罩,因为如果戴上了口罩,呼出的气就会往上蹿,没一会儿我的眼镜、眉毛和头发上就结起了冰。

  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室外,相机工作正常,但镜头的对焦功能和相机的连拍功能失效。相机的电池性能会迅速下降,没拍几张就显示只剩一格电了。手机也一样,如果是触屏手机,可能会无法操作或者反应变得很慢。

  不过回到温暖室内,相机电池、手机功能就会恢复。不过镜头上会有雾气,得过半个多小时才能使用。

  棒冰冬天卖得比夏天好

  图里河的街道上,有不少小摊贩在室外卖一些山货、干货、瓜子等,他们穿的比我厚实多了,在等待生意的时候,需要不断地跺脚。

  路上遇到一匹拉煤的马,主人正在修理工具,全身布满白霜的马站在那里不停哆嗦,四只脚中的两只是踮起来的,或者腾空几秒。主人说,马也怕冷,只有跑起来才不会哆嗦。

  过了一会,那匹马突然倒在地上,我以为被冻坏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马在打滚,把身上的白霜抖掉。

  这个季节镇上有许多地方可以买棒冰。棒冰都是摆在室外的,开店的人说,这些棒冰冬天卖得比夏天好。

  我没见到有人在路上吃棒冰,遇到两个年轻人,我问了一下,对方说:“我们这里,夏天吃冰激凌,冬天吃棒冰。”

  当地人吃的都是些干货或者肉类,很少见到蔬菜。镇上有一些农贸市场,都是室内的,有暖气。

  每家每户里都有土暖气,烧的是煤。土暖气用来供热,也用来做饭。室内温度二十来摄氏度,室内外的温差达到六十多摄氏度,进屋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脱衣服。

  午后,图里河的气温升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有阳光相伴的话,对当地人来说,就是“太暖和了”。

  大家都会出来晒太阳,不过方式可不像我们,坐在阳光下喝喝茶,聊聊天,他们需要不断走动,否则脚指头会冻麻掉。

  所以,我没有在大街上看到当地人站在室外聊天的。在图里河,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个熟人,得边走边问:“嗨,你吃过了吗?”

  听到另外一个传说

  网上说,不能在室外解手,否则会被冻住。

  这个我也试了一下,事实上没有发生这种情况。

  有一位当地开饭馆的大伯对我说,听说在图里河零下62℃的时候,有人在外面“嘘嘘”,结果真的冻住了,后来是拿着木棍敲掉的。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

  不过皮肤确实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外,我戴的连体帽,鼻尖露在外面,回到杭州至今,我的鼻尖上还有被冻伤的痕迹。

  图里河已经连续几年因为天气冷被全国媒体关注,有当地的人路上跟我开玩笑,说帮他们申报个“全国最冷城镇”的称号,这样也许能开发一下当地的旅游。都市快报http://news.sohu.com/20110125/n279065919.shtml
Img279065920.jpg
Img279065921.jpg
Img279065922.jpg

 新华社1月16日报道:内蒙古呼伦贝尔现零下46.6℃极寒天气。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街头冰雾弥漫,行人呼出的气瞬间凝成了霜花。1月16日,呼伦贝尔市局部地区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6.6摄氏度,这已是从1月8日起当地气温连续第9天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为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极寒天气。

  这个局部地区,其中就有图里河镇。零下46.6摄氏度,图里河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冷成名”。

  本报1月17日A8版《北方的冷是真的冷 零下46.6℃是什么感觉》的报道中提到一篇网上关于图里河寒冷的文字:树木、枯草上满是霜挂,这样的风景已经无人去欣赏。匆匆行走的人都像圣诞老人一样脸上都挂满了白霜。平日里柔软的鞋底也变得僵硬,走在雪地上总有会随时摔倒在地的感觉。

  寒冷的气温让你无法在室外停留很长时间,若你的双手裸露在外,只需短短的两三分钟就会让你感到钻心的痛。室外的金属你可不要轻易地去用裸手接触,那种寒凉会让你受伤,若你的手上潮湿还会瞬间被粘在金属上。

  你若是男儿,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还会体验到你的“小宝贝”也怕冷得藏到了肚子里……

  1月18日,也就是这篇报道见报的第二天,我就踏上了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图里河镇的旅程,亲身去体验零下46.6℃究竟是什么感觉。

  我是一个喜欢冬天的人,自认为很能抗寒。但零下46.6℃,出发前,还是让我胆怯了一阵。

  出发前一天,我就打电话给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居住生活的朋友,问她我需要准备些什么。根据她的嘱咐,我去超市买了保暖内衣、冲锋裤、登山鞋、厚帽子、厚手套和很多双袜子,再加上同事提供的防寒服,这就是我的“装备”了。

  我穿上五件衣服四条裤子四双袜子

  图里河镇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距漠河约390公里),属亚寒带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50.2℃,是全国最冷地区之一,每年只有90天左右的无霜期。

  那里的气温有时比中国最北的漠河县还要冷,这和两地的海拔高度、地理环境有关。

  我从杭州到图里河镇走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第一天早上从杭州飞往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下午又飞往呼伦贝尔的海拉尔,第二天早上从海拉尔到图里河,需要坐6个小时的火车。

  飞机在呼和浩特落地前,乘务员说地面温度零下15℃。我穿着保暖内衣、外套和防寒服,在机场室外体验了一下,不是很冷,感觉良好。

  飞机在海拉尔落地前,乘务员说地面温度零下28℃,我又添了一件毛衣。一出舱门,风吹在脸上,就感觉到冷,一定要戴上手套和帽子了。一眼望出去,整个城市就是白色的,走在路上,就听到咔嚓咔嚓踩冰的声音。

  第二天下午终于到了图里河。那时太阳开始落山,温度下降很快,我将背包里所有衣物全穿在身上:五件衣服、四条裤子、四双袜子、两顶帽子和一双防寒手套。

  手套是杭州买的,200多元钱,著名户外产品,营业员说可以抵御零下20℃的气温。只是手套非常笨重,使用不方便,我在当地又买了一双便捷的手套,4元钱,也非常暖和。

  带去的5支温度计全冻裂了

  在这个只有一万多人的小镇上,年轻人很少,他们大多数人到附近的牙克石、海拉尔等城市工作,或者到山东、河北等地打工赚钱。

  一到晚上,路上就看不到人了,寂静得可怕。晚上10点后到清晨7点间,是温度最低的时候,路上会弥漫起霜雾,当地人称之为冒白烟,“冒白烟最大的时候,路上,我和你面对面在街道两旁站着,谁也看不见谁”。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当地人拿出了当时用手机录的画面,从画面上看,能见度确实不到两三米。

  路上的人们基本都只露出一双眼睛,如果逆风行走,他们的哈气会立刻变成白色的霜雾挂在口罩、眉毛、帽子等等所有有毛须的地方。

  我在呼和浩特买了五支温度计,在我到达图里河的第二天早上就全冻裂了。

  因为要拍照,我的右手没有戴手套,手部露在外面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不然会麻木失去感觉,需要许多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我也不能戴口罩,因为如果戴上了口罩,呼出的气就会往上蹿,没一会儿我的眼镜、眉毛和头发上就结起了冰。

  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室外,相机工作正常,但镜头的对焦功能和相机的连拍功能失效。相机的电池性能会迅速下降,没拍几张就显示只剩一格电了。手机也一样,如果是触屏手机,可能会无法操作或者反应变得很慢。

  不过回到温暖室内,相机电池、手机功能就会恢复。不过镜头上会有雾气,得过半个多小时才能使用。

  棒冰冬天卖得比夏天好

  图里河的街道上,有不少小摊贩在室外卖一些山货、干货、瓜子等,他们穿的比我厚实多了,在等待生意的时候,需要不断地跺脚。

  路上遇到一匹拉煤的马,主人正在修理工具,全身布满白霜的马站在那里不停哆嗦,四只脚中的两只是踮起来的,或者腾空几秒。主人说,马也怕冷,只有跑起来才不会哆嗦。

  过了一会,那匹马突然倒在地上,我以为被冻坏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马在打滚,把身上的白霜抖掉。

  这个季节镇上有许多地方可以买棒冰。棒冰都是摆在室外的,开店的人说,这些棒冰冬天卖得比夏天好。

  我没见到有人在路上吃棒冰,遇到两个年轻人,我问了一下,对方说:“我们这里,夏天吃冰激凌,冬天吃棒冰。”

  当地人吃的都是些干货或者肉类,很少见到蔬菜。镇上有一些农贸市场,都是室内的,有暖气。

  每家每户里都有土暖气,烧的是煤。土暖气用来供热,也用来做饭。室内温度二十来摄氏度,室内外的温差达到六十多摄氏度,进屋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脱衣服。

  午后,图里河的气温升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有阳光相伴的话,对当地人来说,就是“太暖和了”。

  大家都会出来晒太阳,不过方式可不像我们,坐在阳光下喝喝茶,聊聊天,他们需要不断走动,否则脚指头会冻麻掉。

  所以,我没有在大街上看到当地人站在室外聊天的。在图里河,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个熟人,得边走边问:“嗨,你吃过了吗?”

  听到另外一个传说

  网上说,不能在室外解手,否则会被冻住。

  这个我也试了一下,事实上没有发生这种情况。

  有一位当地开饭馆的大伯对我说,听说在图里河零下62℃的时候,有人在外面“嘘嘘”,结果真的冻住了,后来是拿着木棍敲掉的。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

  不过皮肤确实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外,我戴的连体帽,鼻尖露在外面,回到杭州至今,我的鼻尖上还有被冻伤的痕迹。

  图里河已经连续几年因为天气冷被全国媒体关注,有当地的人路上跟我开玩笑,说帮他们申报个“全国最冷城镇”的称号,这样也许能开发一下当地的旅游。都市快报
本地有温度记载的历史里最冷的记录是—32°,是去年创造的!—46°想想都蛋痛啊[:a1:]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25 22:50


    求教当地的取暖方式,室内能保持多高的温度,房屋门窗有什么特殊设计?
这记者也没点穿衣常识

当地室内肯定都是20度以上,房子墙体加厚,门窗好像都是双层
看见文字都觉得冷了;funk
{:lei:}我的OLED手机  -5度就悲剧了,冬天在户外只能用舌头或者鼻子勉强操作..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25 22:51
蛋都冻住了,感觉不到痛了~
现在北方特别是东北新建楼盘外墙必须加保温层,窗户也是双层玻璃,楼体外墙厚度也比南方后一倍,供暖形式现在流行的是地热,散热面积大且均匀,效果比暖气好。
另外北方因为气候干燥,所以冷的程度跟南方那种阴冷不一样,所以感觉也不一样

这记者也没点穿衣常识

当地室内肯定都是20度以上,房子墙体加厚,门窗好像都是双层
ppkshock 发表于 2011-1-25 23:22

不是好像,是必须。

其实我一直以为住宅窗户都是双层的,后来到了北京才知道还有单层的,再后来到了南方又发现有些住宅窗户的边缝居然还可以宽到快塞手指头的。

打电话回去说‘我快被冻死了’,家里人总不相信一个北方人会在南方被冻死,可我说的是真话啊。:')
这记者也没点穿衣常识

当地室内肯定都是20度以上,房子墙体加厚,门窗好像都是双层
ppkshock 发表于 2011-1-25 23:22

不是好像,是必须。

其实我一直以为住宅窗户都是双层的,后来到了北京才知道还有单层的,再后来到了南方又发现有些住宅窗户的边缝居然还可以宽到快塞手指头的。

打电话回去说‘我快被冻死了’,家里人总不相信一个北方人会在南方被冻死,可我说的是真话啊。:')
好多新住宅楼都是三层玻璃 现在有了外墙保温材料 墙体比以前要薄 不过保温比以前好 牙克石以前去过 冬天没觉得多冷啊 .....
我这里零下20多度,
把我GPS的冻坏了两个,郁闷。
我呼伦贝尔的同学还真是,前两天手握铁门把手的时候,撕下一小块皮……
你若是男儿,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还会体验到你的“小宝贝”也怕冷得藏到了肚子里……
===================
如果在俄罗斯 还出的来吗;P
风卷云 发表于 2011-1-26 08:32
习惯了可能也就好了,大前天在机场翻杂志的时候,看到一篇关于雅库茨克的报道,说是1月平均气温零下40多度,北半球有纪录的最低温也是那的,人家那边人说零下40度是“稍微有点冷”……我勒个草……而且报道说有个人坐飞机去莫斯科,在飞机上说“我们飞往炎热的热带啦!”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人是咋过的?我们的最北边是他们的最南边……
http://bbs.money.163.com/bbs/ghzf/130675602.html
神奇的找到了这篇报道
回复 15# 翩翩冠玉
  在沙特,三十度有当地人说:今天凉爽啊!
雅库茨克土著就是黑龙江的鄂温克鄂伦春,冬天最冷到-75度。

我国最冷得地方在大兴安岭深处,能到-60。
《中国国家地理》上说建国初期搞中国气候带划分,就秦岭-淮河线的暖温带-亚热带的划分线到底应该划在秦岭北麓/中脊/南麓有争议,结果请来的苏联专家说你们真无聊,这里统统都是亚热带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1-26 09:08
太太常说她原来公司有人去巴基斯坦出差,开足空调后,室温终于降到“凉爽”的37度
克格勃 发表于 2011-1-26 01:43


我在北京穿成什么样回南方还穿什么样,但还是觉得冷.
翩翩冠玉 发表于 2011-1-26 08:56


   

偶算是明白了。遥想1941年的冬天,德国人愣是被挡在了莫斯科郊外,那些身穿白色军服的西伯利亚兵团的确耐寒。
某年我所在的地点也到了零下41度,学校寝室楼的暖气直接被冻坏,自来水管道冻坏
前几天在乌鲁木齐,好像有零下30多度了,带着帽子手套,在室外走了500米感觉脸已经被冻得不行了···
小报真敢写,富蕴、清河那些零下49度的小镇难道都是国外的么。
回复 6# xilan


    你要是到了东北再这么做你肯定杯具。不是手机杯具,是你的舌头会杯具的。
   另外冬天在寒冷的地方,不要轻易不戴手套在室外操作,更不要随意动有棱角的物体,不然的话,手很容易受伤。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1-1-25 22:59


    本地采用韩国80年代发明地下管道式取暖设备,简单的说就是盖楼时将塑料管在室内地面上盘绕,然后抹上水泥,这种方式与老式的暖气片相比较的优点是散热面积大,散热均匀。保温效果好,而且住楼上的可以为楼下的提供一定的热量,这样热量可以不浪费,而且没有污泥沉积堵塞管道的现象,每年供暖开始前清洗一遍管道即可,目前我家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在家里可以穿衬衣衬裤活动。
ppkshock 发表于 2011-1-25 23:22


塑钢窗是双层的,内注入保温气体,但是现在的开发商良心大大的坏,中间大多不注入气体!楼房的墙体是24的砖墙外加一层保温板,以前的砖墙比这厚现在都用保温板了。我认为保温板安全有问题不说而且耐久性也不高!
ss4ss7 发表于 2011-1-26 08:57


    俄毛子现在西伯利亚的人口正在逐年减少,很多城市都废弃了!在过100年我们就可以去接受领土了:D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26 14:27


    这个就相当于地暖咯?冬天赤脚踩上去都是暖的,舒服
不过这个万一管道破裂修起来麻烦……
翩翩冠玉 发表于 2011-1-26 07:47


    以前小时候长有的事,那是后使坏就逼着同学去添铁栏杆,结果一撕就是一层皮!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1-1-26 14:36


    是的管道一漏水就很麻烦,要刨地!不过这种问题也不常见,反正地暖管道漏水的几率要远低于老式暖气片漏水的几率!
你们都漏了一点,在我们克拉玛依用的是气暖,管道里循环的是100度以上的蒸汽,普通水暖更本没用.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1-1-26 14:09


    幸好上个月我没去漠河..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1-1-26 01:59


南方屋子里没暖气,而且空气湿度大,同温度下感觉比北方更冷
冬天,天气预报的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别大不大?按照天气预报,10年夏天帝都没有超过40度。。。
严寒地区生产的 金属机器 电器 质量比较南方的好
xilan 发表于 2011-1-26 01:03


    舌尖,鼻子操作?笑死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1-26 09:08

沙漠地区比较干燥。人能够很好地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只要能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30度的确不算热。
莫谈国是 发表于 2011-1-26 17:18


    高了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宁可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