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几则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38:48
1,中国稀土铁矿石式陷落 从省级就违规定价权拱手让人

2008年12月17日 11:14国际先驱导报【大 中 小】 【打印】


违规开采、争相压价,让中国稀土出口时非常被动。图为广东省英德市一非法开采稀土的作业现场。

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时的竞相抬价,在稀土出口企业间变成了互相压价,最终将定价权拱手让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晓洁 发自北京 虽然没有过去主抓安全工作时的声色俱厉,李毅中的遗憾仍真诚而直接:“这次的教训太深了,不能再吃第二次亏了。”

进口依存度超过50%的中国铁矿石贸易,因定价话语权旁落和经营失误,刚刚交出了一笔巨额学费。而与铁矿石进口企业竞相抬价导致巨额亏损相比,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也在经历一场价格浩劫:作为稀土价格风向标的镨钕产品如今只有8万元一吨,不及去年价格的三分之一。

全球金融危机是稀土产品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稀土行业自身无序竞争的痼疾才是问题根本所在。

反复上演的悲剧

12月2日上午,稀土资源重镇赣州市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明令当地稀土矿山停产。但对不少公司来说,不用政府要求,自己也会主动停产。

“我们公司给工人放假了,就发基本工资。”江西赣州德利稀土公司的副经理邹先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不开工赔钱,开工更赔钱。”在重稀土(稀土分为重稀土和轻稀土)的主产地赣州,多家稀土开采、加工企业都已停产或限产。

“供大于求是主要问题,将来价格可能更差,因为不少公司还有库存。”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说。这位曾任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在稀土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专家,并未对当前行情感到惊讶。他告诉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大规模开采、加工稀土,类似困境在过去20年间已多次上演,好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厂家都去开矿、加工,价格不好就停产,好日子能持续一两年,坏时则绵延三四年。

发人深省的是,为何在占据全球稀土产量90%、储量43%的情况下,中国稀土价格依然被动“陷落”?

“窝里斗”惹祸

“定价权应该说是在中国人的手上,但我们没把握好。”张安文说,一些地方省份违背中央规定无度开采、加工、出口稀土是主要原因。邹永春也表示,“地方老板只要有钱,再和村里搞好关系,找几个人就能开矿”,而这些矿大都没有获得国家许可。

张安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一吨不用分离的重稀土精矿就能卖几万,这些人一年开10吨就能赚几十万”,但江西管得严格了,开矿者便流窜到广东、福建、湖南,“小矿主能挣钱就开工,没钱就走人,自身损失不大”。

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时的竞相抬价,在稀土出口企业间变成了互相压价,最终受益者都是外方。

“稀土行业的现状可以说是诸侯割据,从省一级就开始违规了。”张安文感叹,数不清的企业都在超过规定量出口稀土产品,价格随之被压低。而国外买家也盯上了中国企业的弱点,想尽办法占便宜,“一张订单满天飞的现象也很普遍,其实订的不多,但他们四处打听,最后造成假相,许多供货方都去谈判,价格就下来了”。

两度夭折的联合

针对稀土产品价格长期“受制于人”,有学者建议停止出口。张安文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整顿中国内部市场才是根本出路。

学界也早已开出近乎“陈词滥调”的处方:严控开采、加工量;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或稀土“欧佩克”,内部团结、统一定价。

“意愿虽好,但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张安文表示,国家一度推动建立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以中铝、包钢为领头企业的南、北两大集团筹备组也在2002年、2003年相继成立,但因企业、地方政府间难以平衡利益关系,努力无果而终。

可喜的是,目前稀土行业的整合已初见成效:作为北方稀土旗舰企业,包钢稀土[8.20 -1.20%]近年来已囊括了内蒙、山东等省分的多个大、中型稀土企业;今年4月,江西铜业[11.53 -3.27%]整合了四川冕宁的多个稀土企业;11月底,五矿集团也联合赣州当地企业合资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公司,试图在5年内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公司。

联合的道路能走到哪一步,业内人士都表示了谨慎的乐观。


--------------------------------------------------------------------------------------------------------------------------------------------

2    2009年铁矿石谈判开始向中国倾斜 降价成定局

2009年01月08日 10:12中国产经新闻【大 中 小】 【打印】

岁末年初的铁矿石“大战”正在进行中。

往年,中国钢企与海外矿山在年度铁矿石谈判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但今年,这种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日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2009 年谈判双方的筹码旗鼓相当,力量对比将出现近年罕见的势均力敌的局面。

谈判机制大变革

2009年度的铁矿石谈判将在谈判机制与铁矿石价格方面有巨大的变革。

进口铁矿石价格分为协议价和现货价。以往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长协矿价格上涨都经历这样一个逻辑:钢材需求旺盛→钢价上涨→外矿需求增加→海运费上涨→现货矿价格上涨→钢价被迫再次上涨→最后长协矿大涨收官。

但今年这个链条正在向相反方向变化。2008年的铁矿石谈判虽然维持了传统的协议框架,但实质谈判机制已被瓦解,换而代之的是一对一的谈判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稳定收益,世界三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在中国试图游说企业以普氏指数化定价方式采购其现货铁矿产品。该指数定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是:供需双方签订铁矿石采购合同时并不确定价格,最后的执行价格是按照货物到港前5个工作日的指数平均价格来定价。在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低于长协价格的背景下,指数价格吸引了很多钢厂的兴趣。

但是,中国在已经展开的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仍然坚持长期协议的价格谈判机制,将不分长协和现货,不分澳矿、巴西矿或是印度矿,全部统一价格。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表示,自2009年4月1日起,决不允许以指数化定价进口铁矿石产品,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将取消其进口铁矿石资质。

降价已成定局

鉴于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和钢铁市场状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对抑制铁矿石价格的继续上涨有许多有利因素。

单尚华表示,现在部分品种的现货价格已经跌破了长协价,“现在已经是买方市场”。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铁矿石市场需求出现负增长,供求差距拉大,导致价格大幅下滑。此时进行铁矿石谈判,无论国内外环境,对我国钢铁企业都比较有利。

此前矿业巨头们预期中国将扩大铁矿石需求,因而选择拖延时间以待市场复苏。但这次巨头们失算了:中国铁矿石的自产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还有待消化。

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瑢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2009年的市场,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铁矿石价格肯定会跌,而且不是一点点。” 2008年12月8日,单尚华向媒体表示,中钢协正在要求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

“降价已成定局,关键是降多少。”贾祥瑢说。

那么,今年铁矿石谈判的价格究竟能降几何?

有消息显示,中国要求降价的幅度可能高达82%,“铁矿石价格应该和钢材价格一样,下降到1994年的水平”。

但业内专家均认为,这一预期恐怕过于乐观,下降30%左右才较为合理。联合海外资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解军也预计,今年铁矿石价格有可能下降30%~40%。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可能像某些钢企预料的那么乐观,下跌的幅度很可能在15%左右。”(记者 李金玲)

-------------------------------------------------


3,再对比:

中国稀土为何成不了外国铁矿石
2008年09月17日 11:44证券时报【大 中 小】 【打印】两则新闻放在一起读,很是发人深省。

据报道,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出要将今年已经签订的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再度提高后,另一大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也提出明年将不会增加长期合同中铁矿石数量的供应。这将让中国钢铁企业再次经受考验。

而另一则消息称,拥有世界总储量第一的中国稀土,近年来却甘为他人做嫁衣,出口价格甚至还不如猪肉。难道是稀土不重要?答案是否定的。据称,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现被广泛用于高科技产业和军事领域,发达国家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难道是中国稀土产量不够控制市场?答案也是否定的。据悉,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90%以上,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如此强势的地位,中国稀土却成不了外国铁矿石,只能为他人做嫁衣,不禁让人一声叹息。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与外国铁矿石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各自为政,其差距应该是很明显的。

没有证据表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矿业力拓之间形成价格联盟、互相抬价。但市场现状充分表明,两者之间最起码没有相互压价、互挖墙脚,由此也直接导致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节节攀升,保证了双方利益最大化。这种互不压价的作用,从石油上也可以看出。欧佩克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石油价格,捍卫了石油输出国的利益。国与国之间都能够成立组织共进退,为什么中国稀土却不能结成同盟、保证利益呢?

其实,这是中国出口一直存在的老问题,市场完全操纵在别人手里,利润的大头给别人拿去,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原材料出口价格越低,外国越欢迎;如果换成是成品出口,那么很可能会受到西方国家反倾销的控诉。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中国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缺少合作意识吗?

市场经济需要商业道德,但道德不是傻乎乎地把自己的好东西贱卖给对方。外国铁矿石能够一再控制市场,而中国稀土却只能为别人做嫁衣,鲜明对比值得我们深思。



-------------[:a3:] [:a3:] [:a3:]1,中国稀土铁矿石式陷落 从省级就违规定价权拱手让人

2008年12月17日 11:14国际先驱导报【大 中 小】 【打印】


违规开采、争相压价,让中国稀土出口时非常被动。图为广东省英德市一非法开采稀土的作业现场。

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时的竞相抬价,在稀土出口企业间变成了互相压价,最终将定价权拱手让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晓洁 发自北京 虽然没有过去主抓安全工作时的声色俱厉,李毅中的遗憾仍真诚而直接:“这次的教训太深了,不能再吃第二次亏了。”

进口依存度超过50%的中国铁矿石贸易,因定价话语权旁落和经营失误,刚刚交出了一笔巨额学费。而与铁矿石进口企业竞相抬价导致巨额亏损相比,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也在经历一场价格浩劫:作为稀土价格风向标的镨钕产品如今只有8万元一吨,不及去年价格的三分之一。

全球金融危机是稀土产品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稀土行业自身无序竞争的痼疾才是问题根本所在。

反复上演的悲剧

12月2日上午,稀土资源重镇赣州市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明令当地稀土矿山停产。但对不少公司来说,不用政府要求,自己也会主动停产。

“我们公司给工人放假了,就发基本工资。”江西赣州德利稀土公司的副经理邹先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不开工赔钱,开工更赔钱。”在重稀土(稀土分为重稀土和轻稀土)的主产地赣州,多家稀土开采、加工企业都已停产或限产。

“供大于求是主要问题,将来价格可能更差,因为不少公司还有库存。”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说。这位曾任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在稀土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专家,并未对当前行情感到惊讶。他告诉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大规模开采、加工稀土,类似困境在过去20年间已多次上演,好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厂家都去开矿、加工,价格不好就停产,好日子能持续一两年,坏时则绵延三四年。

发人深省的是,为何在占据全球稀土产量90%、储量43%的情况下,中国稀土价格依然被动“陷落”?

“窝里斗”惹祸

“定价权应该说是在中国人的手上,但我们没把握好。”张安文说,一些地方省份违背中央规定无度开采、加工、出口稀土是主要原因。邹永春也表示,“地方老板只要有钱,再和村里搞好关系,找几个人就能开矿”,而这些矿大都没有获得国家许可。

张安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一吨不用分离的重稀土精矿就能卖几万,这些人一年开10吨就能赚几十万”,但江西管得严格了,开矿者便流窜到广东、福建、湖南,“小矿主能挣钱就开工,没钱就走人,自身损失不大”。

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时的竞相抬价,在稀土出口企业间变成了互相压价,最终受益者都是外方。

“稀土行业的现状可以说是诸侯割据,从省一级就开始违规了。”张安文感叹,数不清的企业都在超过规定量出口稀土产品,价格随之被压低。而国外买家也盯上了中国企业的弱点,想尽办法占便宜,“一张订单满天飞的现象也很普遍,其实订的不多,但他们四处打听,最后造成假相,许多供货方都去谈判,价格就下来了”。

两度夭折的联合

针对稀土产品价格长期“受制于人”,有学者建议停止出口。张安文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整顿中国内部市场才是根本出路。

学界也早已开出近乎“陈词滥调”的处方:严控开采、加工量;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或稀土“欧佩克”,内部团结、统一定价。

“意愿虽好,但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张安文表示,国家一度推动建立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以中铝、包钢为领头企业的南、北两大集团筹备组也在2002年、2003年相继成立,但因企业、地方政府间难以平衡利益关系,努力无果而终。

可喜的是,目前稀土行业的整合已初见成效:作为北方稀土旗舰企业,包钢稀土[8.20 -1.20%]近年来已囊括了内蒙、山东等省分的多个大、中型稀土企业;今年4月,江西铜业[11.53 -3.27%]整合了四川冕宁的多个稀土企业;11月底,五矿集团也联合赣州当地企业合资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公司,试图在5年内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公司。

联合的道路能走到哪一步,业内人士都表示了谨慎的乐观。


--------------------------------------------------------------------------------------------------------------------------------------------

2    2009年铁矿石谈判开始向中国倾斜 降价成定局

2009年01月08日 10:12中国产经新闻【大 中 小】 【打印】

岁末年初的铁矿石“大战”正在进行中。

往年,中国钢企与海外矿山在年度铁矿石谈判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但今年,这种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日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2009 年谈判双方的筹码旗鼓相当,力量对比将出现近年罕见的势均力敌的局面。

谈判机制大变革

2009年度的铁矿石谈判将在谈判机制与铁矿石价格方面有巨大的变革。

进口铁矿石价格分为协议价和现货价。以往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长协矿价格上涨都经历这样一个逻辑:钢材需求旺盛→钢价上涨→外矿需求增加→海运费上涨→现货矿价格上涨→钢价被迫再次上涨→最后长协矿大涨收官。

但今年这个链条正在向相反方向变化。2008年的铁矿石谈判虽然维持了传统的协议框架,但实质谈判机制已被瓦解,换而代之的是一对一的谈判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稳定收益,世界三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在中国试图游说企业以普氏指数化定价方式采购其现货铁矿产品。该指数定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是:供需双方签订铁矿石采购合同时并不确定价格,最后的执行价格是按照货物到港前5个工作日的指数平均价格来定价。在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低于长协价格的背景下,指数价格吸引了很多钢厂的兴趣。

但是,中国在已经展开的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仍然坚持长期协议的价格谈判机制,将不分长协和现货,不分澳矿、巴西矿或是印度矿,全部统一价格。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表示,自2009年4月1日起,决不允许以指数化定价进口铁矿石产品,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将取消其进口铁矿石资质。

降价已成定局

鉴于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和钢铁市场状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对抑制铁矿石价格的继续上涨有许多有利因素。

单尚华表示,现在部分品种的现货价格已经跌破了长协价,“现在已经是买方市场”。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铁矿石市场需求出现负增长,供求差距拉大,导致价格大幅下滑。此时进行铁矿石谈判,无论国内外环境,对我国钢铁企业都比较有利。

此前矿业巨头们预期中国将扩大铁矿石需求,因而选择拖延时间以待市场复苏。但这次巨头们失算了:中国铁矿石的自产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还有待消化。

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瑢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2009年的市场,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铁矿石价格肯定会跌,而且不是一点点。” 2008年12月8日,单尚华向媒体表示,中钢协正在要求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

“降价已成定局,关键是降多少。”贾祥瑢说。

那么,今年铁矿石谈判的价格究竟能降几何?

有消息显示,中国要求降价的幅度可能高达82%,“铁矿石价格应该和钢材价格一样,下降到1994年的水平”。

但业内专家均认为,这一预期恐怕过于乐观,下降30%左右才较为合理。联合海外资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解军也预计,今年铁矿石价格有可能下降30%~40%。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可能像某些钢企预料的那么乐观,下跌的幅度很可能在15%左右。”(记者 李金玲)

-------------------------------------------------


3,再对比:

中国稀土为何成不了外国铁矿石
2008年09月17日 11:44证券时报【大 中 小】 【打印】两则新闻放在一起读,很是发人深省。

据报道,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出要将今年已经签订的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再度提高后,另一大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也提出明年将不会增加长期合同中铁矿石数量的供应。这将让中国钢铁企业再次经受考验。

而另一则消息称,拥有世界总储量第一的中国稀土,近年来却甘为他人做嫁衣,出口价格甚至还不如猪肉。难道是稀土不重要?答案是否定的。据称,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现被广泛用于高科技产业和军事领域,发达国家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难道是中国稀土产量不够控制市场?答案也是否定的。据悉,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90%以上,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如此强势的地位,中国稀土却成不了外国铁矿石,只能为他人做嫁衣,不禁让人一声叹息。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与外国铁矿石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各自为政,其差距应该是很明显的。

没有证据表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矿业力拓之间形成价格联盟、互相抬价。但市场现状充分表明,两者之间最起码没有相互压价、互挖墙脚,由此也直接导致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节节攀升,保证了双方利益最大化。这种互不压价的作用,从石油上也可以看出。欧佩克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石油价格,捍卫了石油输出国的利益。国与国之间都能够成立组织共进退,为什么中国稀土却不能结成同盟、保证利益呢?

其实,这是中国出口一直存在的老问题,市场完全操纵在别人手里,利润的大头给别人拿去,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原材料出口价格越低,外国越欢迎;如果换成是成品出口,那么很可能会受到西方国家反倾销的控诉。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中国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缺少合作意识吗?

市场经济需要商业道德,但道德不是傻乎乎地把自己的好东西贱卖给对方。外国铁矿石能够一再控制市场,而中国稀土却只能为别人做嫁衣,鲜明对比值得我们深思。



-------------[:a3:] [:a3:] [:a3:]
中国人貌似喜欢窝里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