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玄甲骑兵的优势和特点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41:32


在谈到玄甲时,也有人指出玄甲是重装铁甲,理由是李世民的玄甲每每以区区几千人,就能去打败几倍十倍几十倍的敌人,这种骑兵如果是轻骑兵,这种战绩是不可能连着出现这么多次的。毕竟,轻骑兵防御太弱,冲击能力是很有限的。而认为轻骑兵具有的长途奔袭和追击能力,重装骑兵同样也是能长途行军的,并且以蒙古骑兵大军西征,是带去了大量的重装骑兵。认为在奔袭和追击的时候,重装骑兵是可以卸下马铠脱掉身上部分重甲部件的。并提出唐代的的中国重装骑兵,很有可能穿着多套不同质地的盔甲。需要轻装追击溃败敌人的时候,只需要拖掉或着卸下身上的某些盔甲部件就可以了。讲解中国古代战争中,都是大量的使用弓箭作战的。说到轻骑兵去攻击数量远远高于自己的步兵军团时,首先就要过对方大量的弓箭部队射击这一关。而以少量的轻骑兵,去打败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拥有大量弓箭部队的对手,其难度绝对是难比登天的。也只有,既能射击弓箭又能近身强力冲击的双重效果精锐重装骑兵,才有这种以少以精锐胜多胜劣的可能。

就这样的观点,我认为这些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重装骑兵是能长途行军的,但是唐朝初期骑兵能向蒙古军一样有足够数量的马匹吗?一个骑兵能配备多套盔甲?这个说法好象也能成立,但不知这多套盔甲是要放在哪里,是自己随时背着驮走吗?还是让人先帮忙驮着?决定追击时,再换一身行头?显然奔袭时,是可以做到换一身行头的。不过有的东西全凭想象也是不行的,脱掉或者卸下身上的某些盔甲部件是可以的,长期都这样干也就不是啥重装骑兵了,干嘛每次开仗都要卸下身上的某些盔甲部件呢?这好比是拖了裤子打屁,不开仗时穿全装,开仗时穿半装?设伏如果没有隐避的服色,是不行的,就算是个盗也知道要穿一身夜行衣,穿一身明光甲显然是不能用于设伏的,老虎的纹就是天然的设伏方案,很显然古人注意到了这一点,玄色就包含了这样的色调。很显然只有先看明白了玄甲的设计道理,才会知道古人应用迷彩不输于现代人的军事理论,这样的盔甲就象今天的迷彩,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甘,五音使人耳聋。孙子说: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也很显然我们考查古人对衣甲服色的设计,一般都忽略掉军事用途。


在《武经总要》前集•前集•卷三  唐李靖法中讲到:
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谓敌所爱恃之处,我先夺之。必密其处为期,潜往赴期,故敌人不觉而后之焉。此皆军争之道也。
以寡击众夫以寡击众者,利在于出奇也。兵法所说有三焉:一曰要之于险,二曰以整击乱,三曰以日之暮。将能明此者,则可以一击十,以千击万,虽敌人甚众,则其势易覆。今列兵家旧说于后。
凡敌众我寡,必避于易,要之于险。一人守之,千人莫向。如险厄相值,我军鼓噪卒起,彼虽众多,前徒固已惊骇,乘此击之,势却则破也。一说得丘阜林木之地,可广设旗帜,多置鼓铎,散为疑兵。敌人必分军以备我,则选精锐出奇以击之。若未得便利,且依蔽林木,疏我行队,以弓弩居前当之,伺夜晏则疾击也。

轻骑兵强调的是机动性,突出的是骑射,避免的是短兵相接,要的效果是只能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就在于着装轻便。重装骑兵只能建立在战术合理的军队中,打的是硬碰硬,只能正面层层推进,靠的是步步为营的战术。玄甲轻骑兵打的是速度和长途奔袭和随时随刻的伏击,它的服色就必需适合于潜伏,在你行军途中,在你没有长线预警的驻扎地,没有建立起防御力量时,就给与打击。一般的伏击都能成功,是因为被攻击的军队都不会在行军的途中穿着盔甲走路,吃喝拉洒睡也不会整天都穿着盔甲提着刀枪,除了担护警戒的前锋和流哨外。

在《武经总要》里:唐太宗讨窦建德,至武牢。建德自荥阳西上,太宗以数百骑,出武牢东二十余里以挑之,往往设伏。北至贼营,才四骑而已。谓左右曰:“贼初见骑少,疑为斥候。”语未毕,忽贼奄至,因引弓射之,毙其一将。贼以五六千骑并拔枪而进,从者咸失色。太宗谓之曰:“尔但前去,我自殿后。”于是按辔徐行,贼至辄引弓射之,毙一贼,贼惧而止,止而复来,如此再三,每至必毙,贼乃不敢复逼。太宗引贼入伏内,伏兵相次而发,合击破之,获其大将殷秋、石瓒,斩首数百级。
玄军的特点就在于善于诱敌深入,使你看得着,打不着,若即若离,敌兵是追之不及,弃之可惜。

唐李靖陈图萧铣十策,有诏拜行军总管,军政一委焉。靖阅兵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夹路危,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靖率师而进,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纵使知我,仓卒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始惧,召兵江南,果不能至。勒兵围城,铣遂降。《武经总要》

兵贵神速,重在疾雷不及掩耳,只有经过长期训练的轻骑长备军才可以做到。对于一支频繁更换装备的轻重装备的军队而言,只能是无所适从,不知下一步是选哪类兵器,着哪类衣甲,还得有更多的人候着你才行,不然只能造成自我混乱。

唐贞观中,吐谷浑寇边,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等五总管征之。军次伏侯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饿我师,退保大非川。诸将咸言春草未生,马已羸瘦,不可赴。惟靖决计而进,出其不意,深入敌境,遂逾积石山,前后战数十合,杀伤甚众,大破其国。《武经总要》
这样的境地,这样的马匹,只有轻甲才可驮举,只有轻骑才具有出其不意,才能深入险地。

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吾计决矣。”通等又请解围据险,以观其变。秦王不许,中分麾下,使通等副齐王元吉围守东都,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趣武牢。时正昼,出兵历北邙,抵河阳,超巩而去。世充登城而望,莫之测也,竟不敢出。建德迫于虎牢,不得进,留屯累月,战数不利,将士思归。秦王遣轻骑千余,抄其粮运,又破之。谍者告曰:“建德伺唐军刍尽,牧马河北,将袭虎牢。”秦王固留马千余匹,牧于河渚以诱之,夕还武牢。建德果悉众而自版渚出牛口置阵,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薄,迫也。汜音凡,又音祀,县名,属孟州。属之欲<辶歹>连也),亘二十里,鼓行而进。诸将皆惧,世民将数骑升高丘以望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勇气自衰,阵久卒饥,势将自退。进而击之,无不克者。与公等约甫过日中,必破之矣。”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欲退。在《武经总要》

  秦王命宇文士及将三百骑经建德阵,西驰而南,上戒之曰:“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士及至阵前,阵果动,秦王曰:“可击矣。”时河渚马亦至,乃命战。秦王帅轻骑先进,大军继之,东涉汜水,直薄其阵。建德群臣方朝谒,唐骑继来,朝臣趋就,建德召骑兵拒唐兵,阻朝臣不得过,建德挥朝臣令却。在《武经总要》

很显然穿着重甲是跑不快的,偷袭抄其粮运一要靠速度,而要靠机密,连续作战靠的就是轻装上阵,没有多于的时间给你选换装备,衣甲服色在这时才会发挥优势,而不被敌军察觉,铁甲的毛病就是叮铛响还反光,选这样的衣甲是不能用于奇兵断其粮道的。

太宗讨刘黑闼,阻水列营以逼之,分遣奇兵断其粮道。黑闼又数挑战,太宗坚壁不应,以挫其锋。黑闼城中粮尽,太宗度其必来决战,预壅洛水上流,谓守堤吏曰:“我击贼之日,侯贼半渡而决堰。”黑闼果率步骑二万,渡洛水而阵,与官军大战。贼众大溃,水又大至,黑闼众不得渡,斩首万余级,溺死者数千人。很显然遣奇兵断其粮道,除了轻骑,这活重骑干不了。

贞观初,突厥颉利可汗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为蕃臣。太宗遣唐俭、安修仁持节出塞,以安抚之。以李靖为定襄赵总管,往迎颉利。颉利不肯朝觐,请待草青马肥,将逾砂碛。靖与其副将张公谨谋曰:“制使到彼,虏必自宽率《武经总要》

精骑赍二十日粮,乘间掩袭。”诸将皆曰:“诏许其降,行人在彼,奈何攻之?”靖曰:“此兵机也。如唐俭等辈,何足惜?”督军疾进,自白道袭之。至阴山,遇其斥侯十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之至。靖军奄到,纵击之,遂灭其国。《武经总要》
很显然长途奔袭是“此兵机也”,重在机密,胜在速度,在敌军没有查觉到时,已杀到面前,这活重骑干不了。

王为朔方副总管,开元初,吐蕃精甲十万寇临洮,率步兵二千,卷甲倍程,与临洮军合。出奇兵七百人,在蕃后夜袭之,去贼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贼大呼,后者击鼓。贼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者万计。《武经总要》

刘迦谕举兵反,屈突通发关中兵击之。通侯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遂斩迦谕。《武经总要》

太宗时,命李靖为西征行军大总管,讨吐谷浑伏充,以侯君集及任成王道宗并为之副,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贼兵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后不我虞,必有大利。若此策不行,潜遁必远,山障为阻,讨之实难。”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道宗追及伏充之众于库山,破之。伏充轻兵入碛,以避官军。靖乃中分士马为两道并入: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趣北路,且使君集、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贼过,皆大克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乃旋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武经总要》

简精锐,轻赍深入,这个轻赍相信不是啥重装,重装了就轻赍不了。这赍就是携带衣食等物。重装铁甲在六典中就只有文山,明光,光要,乌锤,细鳞,锁子,这有名的玄甲咋会没有记载呢?难道卸掉了部件的铁盔甲就成了玄甲?原因只有一个,它是皮甲。还有一点他是玄色,玄色的色彩是多种的,层次比较分明的一类综合色调。包含了翠青,黑色,红色,褐色,橙红,这样的色彩,这样的盔甲就象今天的迷彩,奔袭和偷袭需要的就是这种不使人注目的服色。铁甲也可以上漆搞成玄色,不过穿不了多久就露出了本色,它是鲜明的,皮甲则不然,皮甲的本色是暗淡的,皮甲对油漆的吸附力也是持久的。

单从盔甲的材料来说,皮甲肯定是不如铁甲的,但是对于一只军队来说,作战讲的是方法,一物降一物,用皮甲着重于军队攻击的突然和进退的迅速,先发制人。用铁甲着重于防护的坚固,后发制于人。
蒙古军队之所以取胜在于,我轻巧可以先打你,打不倒你,我跑,你追不上,再回来打你,几个回合下来累死你,你走不动了,再杀你时,很轻巧。条顿骑士团以重骑兵为核心。具体来说就是以重装骑兵为先锋进行突击,后面步兵跟进,两翼和后方则由轻装骑兵保护。这种楔形阵是骑士团常用的战术,它的优点是突击能力强,能够迅速撕开对方防线,不过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它两翼的防御力量有限,如果不能迅速撕开防线,两翼会慢慢被侵蚀。蒙古军队善于使用骑射着重于对两翼的攻击。穿着重甲的骑兵如不能迅速撕开对方正面防线,他就没有后劲了,再组织起来的进攻杀伤力就会减弱。同样唐代的玄甲军也具有蒙古军队一样的特点,这是一只选练出来的长备军,不会是临时换装的重甲部队,这样随时随地去换装,不但对后勤补给行成压力,而这样的动作也会延误战机,所以说唐代的玄甲军就是一支经过严格选编,训练有术,装备特殊,善于长途奔袭和伏击的轻装骑兵。

如果是铁甲,是不利于长途骑乘,也不利于开弓放箭。
钧州獠反;遣桂州都督张宝德讨平之。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营飞骑于玄武门,以诸将军领之。又简飞骑才力骁健、善骑射者,号百骑,衣五色袍,乘骏马,以虎皮为鞯,凡游幸则从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韦偃 唐代画家
鞯,马鞴具也。――《说文新附》
据国外学者推测,突厥的马衣并非金属具装,而是皮革所制。看来突厥人也像阿拉伯人一样,从来不让铠甲的重量妨碍战马的机动能力。[苏]伯恩斯坦,《六至八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转引自薛宗正《突厥史》第747页
唐初轻骑兵在编成、装备、训练、战略、战术等方面都深受突厥的影响。唐高祖李渊早在太原起兵之前,就曾全面模仿突厥轻骑兵的模式,训练其军队,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李渊认为,“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见《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武经总要》

前集·前集·卷一
军制
宋沿唐末五代之制,并号禁军,黥面营处,衣食公上,草教日阅,无得番休。
军行次第
凡骑军入贼境,惟战,其外余物不得负斤两之重。步军战具外,带物不得过十斤。
如更急难,诸戎装用皮者,亦可煮食救饥。


宋军沿用了唐制,并说明了兵制不能乱改,讲了进入敌军地盘时除了战具外不得多带东西,讲到急难时,可以煮皮吃。我已前讲过皮甲是可以拿来吃的,而唐太宗在《大唐创业起居注》讲突厥军盔甲时用了一句“以甲胄为常服",除了皮甲,铁甲是不能为常服的天天都穿在身上的。而唐军轻骑是按突厥军制建起来的。如要完整论述,很要花费时间。

“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当今圣主在远,孤城绝援,若不决战,难以图存。”仁恭以帝隋室之近亲,言而诣理,听帝所为,不敢违异。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以曜威武。帝尤善射,每见走兽飞禽,发无不中。尝卒与突厥相遇,□骁锐者为别队,皆令持满,以伺其便。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有引帝而战者,常不敢当,辟易而去。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帝知众欲决战,突厥畏威,后与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获其特勤所乘骏马,斩首数百千级。自尔厥后,突厥丧胆,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轻骑与重骑并存,可见没有马铠的重骑


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薛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重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便就碛北安拊余众,擒其伪主叶护兄第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显然射的是皮甲,一层皮甲的厚度也就2毫米,五层差不多1厘米。这就是合甲。
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属读如灌,注之谓上旅下旅紥续之数也。革坚者紥长。郑司农云:合甲削革裹肉,但取其表合以为甲也。)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郑玄曰:革坚者,支久也。)凡为甲必先为容,(服者之形容。郑司农云:容谓象式也。)然后制革,(裁紥之广袤也。)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郑司农云:上旅谓要以上也,下旅谓要以下也。)以其长为之围。(围谓紥要广厚。)凡甲锻不挚则不坚,已敝则挠。(郑司农云:锻,锻革也。贽谓质也。锻革太熟则革敝,无强挠曲也。)

按照宋代人李昉对这段文字的注解整理成现代语言:甲匠制作皮甲,犀牛甲一般使用七排甲片,兕牛(母犀牛)皮甲一般使用六排甲片,合甲一般使用五排甲片。犀牛甲一般可以使用一百年,兕牛皮甲一般可以使用两百年,合甲一般可以使用三百年。所有的皮甲制作都是必需先按照规格样式,然后开始制革,比好尺寸依腰部上下的人体比例关系,而且一定要准确,按照比好的尺寸长度放好一定的宽松余量,按这样的方法制作。所有的甲都有一个问题,处理不好皮张皮甲就不坚密,(油和水)的温度太高,皮就已经报废了,干皮用油,温度高了就炸鼓泡没有了强度,湿皮用水,水温高了收缩过大而且也变形了,也就只有丢弃了。


一般皮子都有厚薄,比较厚实一些的,甲皮就不会割得很大,皮较薄的一般只用头层皮,把多余二层皮去掉干净,再把几层头层皮合在一起就是合甲,很显然只用头层皮制作的合甲质地更坚密一些。

制作盔甲的尺寸参照方法就是依人体腰线为准,和我们今天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也是充分考虑了宽松余量的。,“围谓紥要广厚”,就是量好腰围要放余量,也是充分考虑了宽松余量的。裁紥之广袤也,广袤指长宽,广为横长,袤为纵长。


虽然没交待皮张是干皮还是湿皮,但有一点还是知道的,那就是皮上不会带毛,去毛的方法在当时应该是草木灰发汗法,这种方法羌族和藏族人现在还在使用,也不排除灰碱法的可能,这里有一个固定定型蓬晾的过程,固定定型蓬晾后才会平整,可以判断是干皮。干皮按人体部位割取后,在入油锅里低油温侵透,完全去除水分后,凉冷干透后成为皮甲片再来联缀成甲衣。

国内关于皮甲的研究也是一遍空白,少有提及,对这一段古文道是很多人在引用,而其作品中都有一些解义说明,看后你仍是一头雾水,不知其为所以然。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人将凡为甲必先为容的“容”字解为模具,所以有人复制的皮甲的每一片甲片都是用模具制造出的,还是搞的冲压的方法做的皮甲。

射的绝不是铁甲,如是铁甲五层啊,啥盔甲哦.古之善射者,都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当时中国还以皮甲为主,铁甲普及要到战国中后期才开始。第二,5重铁甲,射而洞之,几乎不是人力可及的,金国批两层重铠即可防御蜀中重弩手了。

在唐初充当甲骑具装的坐骑,也只能以小跑、慢跑冲锋。甲骑具装的功能在于防护的坚密,能有效减少箭矢的杀伤,却牺牲了进攻的犀利,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环境的要求很高,隋唐之际,采取了部分取消防护装备,即取消马具装的作法,改甲骑具装为人披铠甲,马不披具装的轻骑兵,而轻骑兵的组建又分出了跳荡和奇兵这一类型,担护的任务是侦查和突袭,而配合其作战的是另一军的步骑。而在高速奔袭的轻骑兵中如穿重甲,后果只能是颠落下马,这是惯性的物理原故,所以它在进军中一般不穿甲,唐代的壁画表明了这一点,穿也只能穿轻型的皮甲,就象突厥军一样为常服的这种可以天天穿在身上,而描诉步骑时也用的是卷甲而行,可见行军是不穿甲的。(唐垂拱二年,突厥犯边,命黑齿常之率兵拒之。蹑至两井,忽逢贼三千余众。常之见贼徒争下马著甲,遂领二百余骑,身当先锋直冲之,贼遂弃甲而散。俄顷,贼众大至,及日将暮,常之令伐木营中然火如烽燧。时东南忽有大风起,贼疑有救兵相应狼狈夜遁)又有(垂拱中,突厥复犯塞,常之率兵追击,至两井,忽与贼遇,贼骑三千方擐甲,常之见其嚣,以二百骑突之,贼皆弃甲去。其暮,贼大至,常之潜使人伐木,列炬营中,若烽燧然。会风起,贼疑救至,遂夜遁。久之,为燕然道大总管,与李多祚王九言等击突厥骨咄禄、元珍于黄花堆,破之,追奔四十里,贼溃归碛北。会左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欲穷追要功,诏与常之共计,宝壁独进,为虏所覆,举军没,宝璧下吏诛,常之坐无功。会周兴等诬其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反,捕系诏狱,投缳死。)新唐书卷一百一十 列传第三十五

这个把盔甲当衣穿的。(轨既贵,益严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师临敌,身未尝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重足股慄,由是蜀盗悉平。初,以其甥为腹心,尝夜出,呼不时至,斩之。又戒家奴毋出外,忽遣奴取浆公厨,既而悔焉,曰:"要当借汝头以明法。"命斩奴,奴称冤,监刑者疑不时决,轨并斩之。后入朝,赐坐御楼,容不肃,又坐对诏,帝怒曰:"公入蜀,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公斩诛略尽,我陇种车骑,尚不足给公。"因系诏狱。俄释之,还镇益州。)新唐书卷九十五 列传第二十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授马以追奔,失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其法。”这大家看到这里,会有什么想法呢?这些可是草原上的较量哦,为何要骑兵下马,而且可以步战而胜呢? 事实上,即使是以重骑著称的金兵,也有同样的例子。《云麓漫钞》卷四:“绍兴初,尝获北方探事人,云:『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重兵既乡,郎作圆阵以旋敌人;若敌人复作圆阵外向,郎下马步战,待其败走,上马追之。自用兵以来如此。”
薛延陀这一手也来袭击唐军。薛延陀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援马以追奔;失于应接,罪至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及入寇,李勣拒之。延陀弓矢俱发,伤我战马。勣令去马步战,率长矟数百为队,齐奋以冲之。其众溃散。薛万彻率数千骑,收其执马者,众失马,莫知所从,遂大败。唐朝时薛延陀(种族名,最初为薛部与延陀部,后薛部灭延陀部,于是称薛延陀)步战的方法是,把五人编成一伍,由一个惯常征战的人牵着马,四人在前面作战,打胜仗就上马追击,如果接应不及,士兵就获死罪,没收口粮,家眷赏给其他战士为奴仆。

  薛延陀入侵大唐时,李勣率军抵御。薛延陀的军队纷纷发射弓天,唐军的战马许多都被射死,李勣命兵士下马,拿着长矛向前冲杀。又命薛万彻率领几名骑兵射杀他们负责牵马的士兵,薛延陀的军队失去了马,不知该如何作战,于是大败。


为什么要下马步战呢?因为穿铁甲的骑兵遇到轻骑兵,只得弃马,下马步战。它不能高速接战,马跑起来就要颠落下马,穿一身重甲,不摔死也得摔骨折了。所以后来你会看到欧洲和中国史料中很多穿重甲的都是下马迎战。

而在史料中描述玄甲时用了皂衣玄甲,皂衣就是黑衣,皂字的字义就是黑色,“甲”字在唐中后期才和铠混用,早期提到的“甲”都是皮甲,是铁甲会表诉为“铠”,在唐军获胜后都用的是获铠仗多少,铠马多少来形容。(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于建德军中,乘隋炀帝所御骢马,铠甲甚鲜,迥出军前以夸众。太宗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马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又从破徐圆朗。累有战功,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旧唐书卷六十八 列传第十八再如(圣历中,授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副大使。吐蕃大将曲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洪源谷,休璟以兵数千临高望之,见贼旗铠鲜明,谓麾下曰:"吐蕃自钦陵死,赞婆降,莽布支新将兵,欲以示武,且其下皆贵臣酋豪子弟,骑虽精,不习战,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六战皆克,斩二将,获首二千五百,筑京观而还。吐蕃来请和,既宴,使者屡觇休璟,后问焉,对曰:"洪源之战,是将军多杀臣士卒,其勇无比,今愿识之。"后嗟异,擢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这一段把敌军的铠描诉得很清楚,把唐军的甲也描诉得很清楚,被甲先登,穿重了也是爬不了山的。



皮甲遇到雨水的侵泡和弓弩一样也就失去了功能,就象鸟儿被打湿了羽毛没用了。(天时不顺可击唐武德中,突厥颉利二可汗到原州,太宗率兵拒之,值雨连月。太宗召诸将,谓之曰:“虏控弦鸣镝,弓马是凭。今雨连时,弧矢俱弊,突厥人众,如鸟铩羽,我屋宿火食枪槊犀利。料我之逸,揣敌之劳,此而不乘,夫复何待!今先以劲兵乱其阵,突骑蹑其后,贼进不相逊,退不相救,纵不尽擒,必获十八九。此晓兵者所解。”因潜师夜出,冒雨而进,丑徒惊骇,请和而去。)唐军是仗者刀刃的犀利,皮盔甲在雨中大家都一样了,穿不穿也就无所谓了,而防守的一方遭到突然的冲击,没有可防的那能不败。

早在南北朝时期,即已有人卸去具装,冲锋陷阵,只是还不普遍。如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宋与北魏的陕之战中,宋将薛安都“睼目横矛,单骑突阵四向奋击,左右皆辟易不能当,杀伤不可胜数,于是众军并鼓噪俱前,士皆殊死战。虏初纵突骑,众军患之,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绛纳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奔以入贼阵,猛气咆哮,所向无前,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贼忿之,夹射不能中,如是者数四,每一入,众无不披靡。”表明卸去具装,可提高了速度的战马也是能有效地规避对方弓箭的杀伤。

这个是连皮革都要吃完了的描诉。(唐北狄铁勒薛延陀发同罗、仆骨、回纥等众,合二十万,渡漠,屯白道川,据善阳岭,以击突厥可汗李斯摩之部。思摩引其种落走朔州,留精骑以拒战。薛延陀乘之,及塞。太宗乃令张俭、李等军率兵数道击之。太宗戒之曰:“延陀负其兵力,逾漠而来,经途数千里,马已疲瘦。夫用兵之道,先利速进,不利速退。吾先敕思摩,烧秋草。延陀粮肉日尽,野无所获。顷有侦者来云:其马畜啮啖林木,皮革略尽。卿等掎角思摩,不须前战。俟其将退,一将奋激,制胜之举也。”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皆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援马以追奔;失于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其法。)

这个说明铁甲的供应还是有限的,没办法画副老虎盔甲上阵撕杀。(俄而妖贼白铁余以绥州反,诏方翼与程务挺讨之。飞旝击贼,火其栅,平之,封太原郡公。阿史那元珍入寇,被诏进击。时库无完铠,方翼断六板,画虎文,钩联解合,贼马忽见,奔骇,遂败,获大将二,因降桑乾、舍利二部。)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

另附甲和铠的区别
在新唐书仪卫上中更明确地阐诉了甲和铠的区别,如:
第一队,赤质鍪、,赤弓、箭,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执鹖鸡旗。
第二队,赤质鍪、,赤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执豹旗。
第三队,青质鍪、,青弓、箭,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四队,青质鍪、,青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五队,黑质鍪、,黑弓、箭,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六队,黑质鍪、,黑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七队,白质鍪、,白弓、箭,左右武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八队,白质鍪、,白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九队,黄质鍪、,黄弓、箭,左右骁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十队,黄质鍪、,黄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十一队,黄质鍪、,黄弓、箭,左右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十二队,黄质鍪、,黄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次后第一队,黄质鍪、铠,黄刀、楯、〈矛贊〉,左右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至第十二队与前同。

甲骑具装这样的以属步甲队

次清游队。次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一人,带弓箭横刀,检校龙旗以前朱雀等队,各二人持〈矛暴〉槊,骑夹。次左右金吾卫果毅都尉各一人,带弓箭横刀,领夹道铁甲佽飞。次虞候佽飞四十八骑,平巾帻、绯裲裆、大口绔,带弓箭、横刀,夹道分左右,以属黄麾仗。次外铁甲佽飞二十四人,带弓箭、横刀,甲骑具装,分左右厢,皆六重,以属步甲队。

唐军初期轻骑兵组建受突厥军队的影响,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就已按突厥轻骑兵的模式组建其军队,而这支军队从成立之时起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支特种部队,那时突厥军称为“特勤”唐军称“别队”,在《大唐创业起居注》里有完整的记载:既至马邑,帝与仁恭两军兵马不越五千余人,仁恭以兵少甚惧。帝知其意,因谓之曰:“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当今圣主在远,孤城绝援,若不决战,难以图存。”仁恭以帝隋室之近亲,言而诣理,听帝所为,不敢违异。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以曜威武。帝尤善射,每见走兽飞禽,发无不中。尝卒与突厥相遇,□骁锐者为别队,皆令持满,以伺其便。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有引帝而战者,常不敢当,辟易而去。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帝知众欲决战,突厥畏威,后与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获其特勤所乘骏马,斩首数百千级。自尔厥后,突厥丧胆,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在谈到玄甲时,也有人指出玄甲是重装铁甲,理由是李世民的玄甲每每以区区几千人,就能去打败几倍十倍几十倍的敌人,这种骑兵如果是轻骑兵,这种战绩是不可能连着出现这么多次的。毕竟,轻骑兵防御太弱,冲击能力是很有限的。而认为轻骑兵具有的长途奔袭和追击能力,重装骑兵同样也是能长途行军的,并且以蒙古骑兵大军西征,是带去了大量的重装骑兵。认为在奔袭和追击的时候,重装骑兵是可以卸下马铠脱掉身上部分重甲部件的。并提出唐代的的中国重装骑兵,很有可能穿着多套不同质地的盔甲。需要轻装追击溃败敌人的时候,只需要拖掉或着卸下身上的某些盔甲部件就可以了。讲解中国古代战争中,都是大量的使用弓箭作战的。说到轻骑兵去攻击数量远远高于自己的步兵军团时,首先就要过对方大量的弓箭部队射击这一关。而以少量的轻骑兵,去打败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拥有大量弓箭部队的对手,其难度绝对是难比登天的。也只有,既能射击弓箭又能近身强力冲击的双重效果精锐重装骑兵,才有这种以少以精锐胜多胜劣的可能。

就这样的观点,我认为这些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重装骑兵是能长途行军的,但是唐朝初期骑兵能向蒙古军一样有足够数量的马匹吗?一个骑兵能配备多套盔甲?这个说法好象也能成立,但不知这多套盔甲是要放在哪里,是自己随时背着驮走吗?还是让人先帮忙驮着?决定追击时,再换一身行头?显然奔袭时,是可以做到换一身行头的。不过有的东西全凭想象也是不行的,脱掉或者卸下身上的某些盔甲部件是可以的,长期都这样干也就不是啥重装骑兵了,干嘛每次开仗都要卸下身上的某些盔甲部件呢?这好比是拖了裤子打屁,不开仗时穿全装,开仗时穿半装?设伏如果没有隐避的服色,是不行的,就算是个盗也知道要穿一身夜行衣,穿一身明光甲显然是不能用于设伏的,老虎的纹就是天然的设伏方案,很显然古人注意到了这一点,玄色就包含了这样的色调。很显然只有先看明白了玄甲的设计道理,才会知道古人应用迷彩不输于现代人的军事理论,这样的盔甲就象今天的迷彩,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甘,五音使人耳聋。孙子说: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也很显然我们考查古人对衣甲服色的设计,一般都忽略掉军事用途。


在《武经总要》前集•前集•卷三  唐李靖法中讲到:
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谓敌所爱恃之处,我先夺之。必密其处为期,潜往赴期,故敌人不觉而后之焉。此皆军争之道也。
以寡击众夫以寡击众者,利在于出奇也。兵法所说有三焉:一曰要之于险,二曰以整击乱,三曰以日之暮。将能明此者,则可以一击十,以千击万,虽敌人甚众,则其势易覆。今列兵家旧说于后。
凡敌众我寡,必避于易,要之于险。一人守之,千人莫向。如险厄相值,我军鼓噪卒起,彼虽众多,前徒固已惊骇,乘此击之,势却则破也。一说得丘阜林木之地,可广设旗帜,多置鼓铎,散为疑兵。敌人必分军以备我,则选精锐出奇以击之。若未得便利,且依蔽林木,疏我行队,以弓弩居前当之,伺夜晏则疾击也。

轻骑兵强调的是机动性,突出的是骑射,避免的是短兵相接,要的效果是只能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就在于着装轻便。重装骑兵只能建立在战术合理的军队中,打的是硬碰硬,只能正面层层推进,靠的是步步为营的战术。玄甲轻骑兵打的是速度和长途奔袭和随时随刻的伏击,它的服色就必需适合于潜伏,在你行军途中,在你没有长线预警的驻扎地,没有建立起防御力量时,就给与打击。一般的伏击都能成功,是因为被攻击的军队都不会在行军的途中穿着盔甲走路,吃喝拉洒睡也不会整天都穿着盔甲提着刀枪,除了担护警戒的前锋和流哨外。

在《武经总要》里:唐太宗讨窦建德,至武牢。建德自荥阳西上,太宗以数百骑,出武牢东二十余里以挑之,往往设伏。北至贼营,才四骑而已。谓左右曰:“贼初见骑少,疑为斥候。”语未毕,忽贼奄至,因引弓射之,毙其一将。贼以五六千骑并拔枪而进,从者咸失色。太宗谓之曰:“尔但前去,我自殿后。”于是按辔徐行,贼至辄引弓射之,毙一贼,贼惧而止,止而复来,如此再三,每至必毙,贼乃不敢复逼。太宗引贼入伏内,伏兵相次而发,合击破之,获其大将殷秋、石瓒,斩首数百级。
玄军的特点就在于善于诱敌深入,使你看得着,打不着,若即若离,敌兵是追之不及,弃之可惜。

唐李靖陈图萧铣十策,有诏拜行军总管,军政一委焉。靖阅兵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夹路危,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靖率师而进,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纵使知我,仓卒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始惧,召兵江南,果不能至。勒兵围城,铣遂降。《武经总要》

兵贵神速,重在疾雷不及掩耳,只有经过长期训练的轻骑长备军才可以做到。对于一支频繁更换装备的轻重装备的军队而言,只能是无所适从,不知下一步是选哪类兵器,着哪类衣甲,还得有更多的人候着你才行,不然只能造成自我混乱。

唐贞观中,吐谷浑寇边,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等五总管征之。军次伏侯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饿我师,退保大非川。诸将咸言春草未生,马已羸瘦,不可赴。惟靖决计而进,出其不意,深入敌境,遂逾积石山,前后战数十合,杀伤甚众,大破其国。《武经总要》
这样的境地,这样的马匹,只有轻甲才可驮举,只有轻骑才具有出其不意,才能深入险地。

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吾计决矣。”通等又请解围据险,以观其变。秦王不许,中分麾下,使通等副齐王元吉围守东都,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趣武牢。时正昼,出兵历北邙,抵河阳,超巩而去。世充登城而望,莫之测也,竟不敢出。建德迫于虎牢,不得进,留屯累月,战数不利,将士思归。秦王遣轻骑千余,抄其粮运,又破之。谍者告曰:“建德伺唐军刍尽,牧马河北,将袭虎牢。”秦王固留马千余匹,牧于河渚以诱之,夕还武牢。建德果悉众而自版渚出牛口置阵,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薄,迫也。汜音凡,又音祀,县名,属孟州。属之欲<辶歹>连也),亘二十里,鼓行而进。诸将皆惧,世民将数骑升高丘以望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勇气自衰,阵久卒饥,势将自退。进而击之,无不克者。与公等约甫过日中,必破之矣。”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欲退。在《武经总要》

  秦王命宇文士及将三百骑经建德阵,西驰而南,上戒之曰:“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士及至阵前,阵果动,秦王曰:“可击矣。”时河渚马亦至,乃命战。秦王帅轻骑先进,大军继之,东涉汜水,直薄其阵。建德群臣方朝谒,唐骑继来,朝臣趋就,建德召骑兵拒唐兵,阻朝臣不得过,建德挥朝臣令却。在《武经总要》

很显然穿着重甲是跑不快的,偷袭抄其粮运一要靠速度,而要靠机密,连续作战靠的就是轻装上阵,没有多于的时间给你选换装备,衣甲服色在这时才会发挥优势,而不被敌军察觉,铁甲的毛病就是叮铛响还反光,选这样的衣甲是不能用于奇兵断其粮道的。

太宗讨刘黑闼,阻水列营以逼之,分遣奇兵断其粮道。黑闼又数挑战,太宗坚壁不应,以挫其锋。黑闼城中粮尽,太宗度其必来决战,预壅洛水上流,谓守堤吏曰:“我击贼之日,侯贼半渡而决堰。”黑闼果率步骑二万,渡洛水而阵,与官军大战。贼众大溃,水又大至,黑闼众不得渡,斩首万余级,溺死者数千人。很显然遣奇兵断其粮道,除了轻骑,这活重骑干不了。

贞观初,突厥颉利可汗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为蕃臣。太宗遣唐俭、安修仁持节出塞,以安抚之。以李靖为定襄赵总管,往迎颉利。颉利不肯朝觐,请待草青马肥,将逾砂碛。靖与其副将张公谨谋曰:“制使到彼,虏必自宽率《武经总要》

精骑赍二十日粮,乘间掩袭。”诸将皆曰:“诏许其降,行人在彼,奈何攻之?”靖曰:“此兵机也。如唐俭等辈,何足惜?”督军疾进,自白道袭之。至阴山,遇其斥侯十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之至。靖军奄到,纵击之,遂灭其国。《武经总要》
很显然长途奔袭是“此兵机也”,重在机密,胜在速度,在敌军没有查觉到时,已杀到面前,这活重骑干不了。

王为朔方副总管,开元初,吐蕃精甲十万寇临洮,率步兵二千,卷甲倍程,与临洮军合。出奇兵七百人,在蕃后夜袭之,去贼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贼大呼,后者击鼓。贼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者万计。《武经总要》

刘迦谕举兵反,屈突通发关中兵击之。通侯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遂斩迦谕。《武经总要》

太宗时,命李靖为西征行军大总管,讨吐谷浑伏充,以侯君集及任成王道宗并为之副,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贼兵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后不我虞,必有大利。若此策不行,潜遁必远,山障为阻,讨之实难。”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道宗追及伏充之众于库山,破之。伏充轻兵入碛,以避官军。靖乃中分士马为两道并入: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趣北路,且使君集、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贼过,皆大克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乃旋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武经总要》

简精锐,轻赍深入,这个轻赍相信不是啥重装,重装了就轻赍不了。这赍就是携带衣食等物。重装铁甲在六典中就只有文山,明光,光要,乌锤,细鳞,锁子,这有名的玄甲咋会没有记载呢?难道卸掉了部件的铁盔甲就成了玄甲?原因只有一个,它是皮甲。还有一点他是玄色,玄色的色彩是多种的,层次比较分明的一类综合色调。包含了翠青,黑色,红色,褐色,橙红,这样的色彩,这样的盔甲就象今天的迷彩,奔袭和偷袭需要的就是这种不使人注目的服色。铁甲也可以上漆搞成玄色,不过穿不了多久就露出了本色,它是鲜明的,皮甲则不然,皮甲的本色是暗淡的,皮甲对油漆的吸附力也是持久的。

单从盔甲的材料来说,皮甲肯定是不如铁甲的,但是对于一只军队来说,作战讲的是方法,一物降一物,用皮甲着重于军队攻击的突然和进退的迅速,先发制人。用铁甲着重于防护的坚固,后发制于人。
蒙古军队之所以取胜在于,我轻巧可以先打你,打不倒你,我跑,你追不上,再回来打你,几个回合下来累死你,你走不动了,再杀你时,很轻巧。条顿骑士团以重骑兵为核心。具体来说就是以重装骑兵为先锋进行突击,后面步兵跟进,两翼和后方则由轻装骑兵保护。这种楔形阵是骑士团常用的战术,它的优点是突击能力强,能够迅速撕开对方防线,不过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它两翼的防御力量有限,如果不能迅速撕开防线,两翼会慢慢被侵蚀。蒙古军队善于使用骑射着重于对两翼的攻击。穿着重甲的骑兵如不能迅速撕开对方正面防线,他就没有后劲了,再组织起来的进攻杀伤力就会减弱。同样唐代的玄甲军也具有蒙古军队一样的特点,这是一只选练出来的长备军,不会是临时换装的重甲部队,这样随时随地去换装,不但对后勤补给行成压力,而这样的动作也会延误战机,所以说唐代的玄甲军就是一支经过严格选编,训练有术,装备特殊,善于长途奔袭和伏击的轻装骑兵。

如果是铁甲,是不利于长途骑乘,也不利于开弓放箭。
钧州獠反;遣桂州都督张宝德讨平之。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营飞骑于玄武门,以诸将军领之。又简飞骑才力骁健、善骑射者,号百骑,衣五色袍,乘骏马,以虎皮为鞯,凡游幸则从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韦偃 唐代画家
鞯,马鞴具也。――《说文新附》
据国外学者推测,突厥的马衣并非金属具装,而是皮革所制。看来突厥人也像阿拉伯人一样,从来不让铠甲的重量妨碍战马的机动能力。[苏]伯恩斯坦,《六至八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转引自薛宗正《突厥史》第747页
唐初轻骑兵在编成、装备、训练、战略、战术等方面都深受突厥的影响。唐高祖李渊早在太原起兵之前,就曾全面模仿突厥轻骑兵的模式,训练其军队,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李渊认为,“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见《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武经总要》

前集·前集·卷一
军制
宋沿唐末五代之制,并号禁军,黥面营处,衣食公上,草教日阅,无得番休。
军行次第
凡骑军入贼境,惟战,其外余物不得负斤两之重。步军战具外,带物不得过十斤。
如更急难,诸戎装用皮者,亦可煮食救饥。


宋军沿用了唐制,并说明了兵制不能乱改,讲了进入敌军地盘时除了战具外不得多带东西,讲到急难时,可以煮皮吃。我已前讲过皮甲是可以拿来吃的,而唐太宗在《大唐创业起居注》讲突厥军盔甲时用了一句“以甲胄为常服",除了皮甲,铁甲是不能为常服的天天都穿在身上的。而唐军轻骑是按突厥军制建起来的。如要完整论述,很要花费时间。

“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当今圣主在远,孤城绝援,若不决战,难以图存。”仁恭以帝隋室之近亲,言而诣理,听帝所为,不敢违异。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以曜威武。帝尤善射,每见走兽飞禽,发无不中。尝卒与突厥相遇,□骁锐者为别队,皆令持满,以伺其便。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有引帝而战者,常不敢当,辟易而去。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帝知众欲决战,突厥畏威,后与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获其特勤所乘骏马,斩首数百千级。自尔厥后,突厥丧胆,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轻骑与重骑并存,可见没有马铠的重骑


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薛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重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便就碛北安拊余众,擒其伪主叶护兄第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显然射的是皮甲,一层皮甲的厚度也就2毫米,五层差不多1厘米。这就是合甲。
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属读如灌,注之谓上旅下旅紥续之数也。革坚者紥长。郑司农云:合甲削革裹肉,但取其表合以为甲也。)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郑玄曰:革坚者,支久也。)凡为甲必先为容,(服者之形容。郑司农云:容谓象式也。)然后制革,(裁紥之广袤也。)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郑司农云:上旅谓要以上也,下旅谓要以下也。)以其长为之围。(围谓紥要广厚。)凡甲锻不挚则不坚,已敝则挠。(郑司农云:锻,锻革也。贽谓质也。锻革太熟则革敝,无强挠曲也。)

按照宋代人李昉对这段文字的注解整理成现代语言:甲匠制作皮甲,犀牛甲一般使用七排甲片,兕牛(母犀牛)皮甲一般使用六排甲片,合甲一般使用五排甲片。犀牛甲一般可以使用一百年,兕牛皮甲一般可以使用两百年,合甲一般可以使用三百年。所有的皮甲制作都是必需先按照规格样式,然后开始制革,比好尺寸依腰部上下的人体比例关系,而且一定要准确,按照比好的尺寸长度放好一定的宽松余量,按这样的方法制作。所有的甲都有一个问题,处理不好皮张皮甲就不坚密,(油和水)的温度太高,皮就已经报废了,干皮用油,温度高了就炸鼓泡没有了强度,湿皮用水,水温高了收缩过大而且也变形了,也就只有丢弃了。


一般皮子都有厚薄,比较厚实一些的,甲皮就不会割得很大,皮较薄的一般只用头层皮,把多余二层皮去掉干净,再把几层头层皮合在一起就是合甲,很显然只用头层皮制作的合甲质地更坚密一些。

制作盔甲的尺寸参照方法就是依人体腰线为准,和我们今天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也是充分考虑了宽松余量的。,“围谓紥要广厚”,就是量好腰围要放余量,也是充分考虑了宽松余量的。裁紥之广袤也,广袤指长宽,广为横长,袤为纵长。


虽然没交待皮张是干皮还是湿皮,但有一点还是知道的,那就是皮上不会带毛,去毛的方法在当时应该是草木灰发汗法,这种方法羌族和藏族人现在还在使用,也不排除灰碱法的可能,这里有一个固定定型蓬晾的过程,固定定型蓬晾后才会平整,可以判断是干皮。干皮按人体部位割取后,在入油锅里低油温侵透,完全去除水分后,凉冷干透后成为皮甲片再来联缀成甲衣。

国内关于皮甲的研究也是一遍空白,少有提及,对这一段古文道是很多人在引用,而其作品中都有一些解义说明,看后你仍是一头雾水,不知其为所以然。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人将凡为甲必先为容的“容”字解为模具,所以有人复制的皮甲的每一片甲片都是用模具制造出的,还是搞的冲压的方法做的皮甲。

射的绝不是铁甲,如是铁甲五层啊,啥盔甲哦.古之善射者,都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当时中国还以皮甲为主,铁甲普及要到战国中后期才开始。第二,5重铁甲,射而洞之,几乎不是人力可及的,金国批两层重铠即可防御蜀中重弩手了。

在唐初充当甲骑具装的坐骑,也只能以小跑、慢跑冲锋。甲骑具装的功能在于防护的坚密,能有效减少箭矢的杀伤,却牺牲了进攻的犀利,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环境的要求很高,隋唐之际,采取了部分取消防护装备,即取消马具装的作法,改甲骑具装为人披铠甲,马不披具装的轻骑兵,而轻骑兵的组建又分出了跳荡和奇兵这一类型,担护的任务是侦查和突袭,而配合其作战的是另一军的步骑。而在高速奔袭的轻骑兵中如穿重甲,后果只能是颠落下马,这是惯性的物理原故,所以它在进军中一般不穿甲,唐代的壁画表明了这一点,穿也只能穿轻型的皮甲,就象突厥军一样为常服的这种可以天天穿在身上,而描诉步骑时也用的是卷甲而行,可见行军是不穿甲的。(唐垂拱二年,突厥犯边,命黑齿常之率兵拒之。蹑至两井,忽逢贼三千余众。常之见贼徒争下马著甲,遂领二百余骑,身当先锋直冲之,贼遂弃甲而散。俄顷,贼众大至,及日将暮,常之令伐木营中然火如烽燧。时东南忽有大风起,贼疑有救兵相应狼狈夜遁)又有(垂拱中,突厥复犯塞,常之率兵追击,至两井,忽与贼遇,贼骑三千方擐甲,常之见其嚣,以二百骑突之,贼皆弃甲去。其暮,贼大至,常之潜使人伐木,列炬营中,若烽燧然。会风起,贼疑救至,遂夜遁。久之,为燕然道大总管,与李多祚王九言等击突厥骨咄禄、元珍于黄花堆,破之,追奔四十里,贼溃归碛北。会左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欲穷追要功,诏与常之共计,宝壁独进,为虏所覆,举军没,宝璧下吏诛,常之坐无功。会周兴等诬其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反,捕系诏狱,投缳死。)新唐书卷一百一十 列传第三十五

这个把盔甲当衣穿的。(轨既贵,益严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师临敌,身未尝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重足股慄,由是蜀盗悉平。初,以其甥为腹心,尝夜出,呼不时至,斩之。又戒家奴毋出外,忽遣奴取浆公厨,既而悔焉,曰:"要当借汝头以明法。"命斩奴,奴称冤,监刑者疑不时决,轨并斩之。后入朝,赐坐御楼,容不肃,又坐对诏,帝怒曰:"公入蜀,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公斩诛略尽,我陇种车骑,尚不足给公。"因系诏狱。俄释之,还镇益州。)新唐书卷九十五 列传第二十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授马以追奔,失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其法。”这大家看到这里,会有什么想法呢?这些可是草原上的较量哦,为何要骑兵下马,而且可以步战而胜呢? 事实上,即使是以重骑著称的金兵,也有同样的例子。《云麓漫钞》卷四:“绍兴初,尝获北方探事人,云:『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重兵既乡,郎作圆阵以旋敌人;若敌人复作圆阵外向,郎下马步战,待其败走,上马追之。自用兵以来如此。”
薛延陀这一手也来袭击唐军。薛延陀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援马以追奔;失于应接,罪至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及入寇,李勣拒之。延陀弓矢俱发,伤我战马。勣令去马步战,率长矟数百为队,齐奋以冲之。其众溃散。薛万彻率数千骑,收其执马者,众失马,莫知所从,遂大败。唐朝时薛延陀(种族名,最初为薛部与延陀部,后薛部灭延陀部,于是称薛延陀)步战的方法是,把五人编成一伍,由一个惯常征战的人牵着马,四人在前面作战,打胜仗就上马追击,如果接应不及,士兵就获死罪,没收口粮,家眷赏给其他战士为奴仆。

  薛延陀入侵大唐时,李勣率军抵御。薛延陀的军队纷纷发射弓天,唐军的战马许多都被射死,李勣命兵士下马,拿着长矛向前冲杀。又命薛万彻率领几名骑兵射杀他们负责牵马的士兵,薛延陀的军队失去了马,不知该如何作战,于是大败。


为什么要下马步战呢?因为穿铁甲的骑兵遇到轻骑兵,只得弃马,下马步战。它不能高速接战,马跑起来就要颠落下马,穿一身重甲,不摔死也得摔骨折了。所以后来你会看到欧洲和中国史料中很多穿重甲的都是下马迎战。

而在史料中描述玄甲时用了皂衣玄甲,皂衣就是黑衣,皂字的字义就是黑色,“甲”字在唐中后期才和铠混用,早期提到的“甲”都是皮甲,是铁甲会表诉为“铠”,在唐军获胜后都用的是获铠仗多少,铠马多少来形容。(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于建德军中,乘隋炀帝所御骢马,铠甲甚鲜,迥出军前以夸众。太宗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马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又从破徐圆朗。累有战功,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旧唐书卷六十八 列传第十八再如(圣历中,授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副大使。吐蕃大将曲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洪源谷,休璟以兵数千临高望之,见贼旗铠鲜明,谓麾下曰:"吐蕃自钦陵死,赞婆降,莽布支新将兵,欲以示武,且其下皆贵臣酋豪子弟,骑虽精,不习战,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六战皆克,斩二将,获首二千五百,筑京观而还。吐蕃来请和,既宴,使者屡觇休璟,后问焉,对曰:"洪源之战,是将军多杀臣士卒,其勇无比,今愿识之。"后嗟异,擢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这一段把敌军的铠描诉得很清楚,把唐军的甲也描诉得很清楚,被甲先登,穿重了也是爬不了山的。



皮甲遇到雨水的侵泡和弓弩一样也就失去了功能,就象鸟儿被打湿了羽毛没用了。(天时不顺可击唐武德中,突厥颉利二可汗到原州,太宗率兵拒之,值雨连月。太宗召诸将,谓之曰:“虏控弦鸣镝,弓马是凭。今雨连时,弧矢俱弊,突厥人众,如鸟铩羽,我屋宿火食枪槊犀利。料我之逸,揣敌之劳,此而不乘,夫复何待!今先以劲兵乱其阵,突骑蹑其后,贼进不相逊,退不相救,纵不尽擒,必获十八九。此晓兵者所解。”因潜师夜出,冒雨而进,丑徒惊骇,请和而去。)唐军是仗者刀刃的犀利,皮盔甲在雨中大家都一样了,穿不穿也就无所谓了,而防守的一方遭到突然的冲击,没有可防的那能不败。

早在南北朝时期,即已有人卸去具装,冲锋陷阵,只是还不普遍。如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宋与北魏的陕之战中,宋将薛安都“睼目横矛,单骑突阵四向奋击,左右皆辟易不能当,杀伤不可胜数,于是众军并鼓噪俱前,士皆殊死战。虏初纵突骑,众军患之,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绛纳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奔以入贼阵,猛气咆哮,所向无前,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贼忿之,夹射不能中,如是者数四,每一入,众无不披靡。”表明卸去具装,可提高了速度的战马也是能有效地规避对方弓箭的杀伤。

这个是连皮革都要吃完了的描诉。(唐北狄铁勒薛延陀发同罗、仆骨、回纥等众,合二十万,渡漠,屯白道川,据善阳岭,以击突厥可汗李斯摩之部。思摩引其种落走朔州,留精骑以拒战。薛延陀乘之,及塞。太宗乃令张俭、李等军率兵数道击之。太宗戒之曰:“延陀负其兵力,逾漠而来,经途数千里,马已疲瘦。夫用兵之道,先利速进,不利速退。吾先敕思摩,烧秋草。延陀粮肉日尽,野无所获。顷有侦者来云:其马畜啮啖林木,皮革略尽。卿等掎角思摩,不须前战。俟其将退,一将奋激,制胜之举也。”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皆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援马以追奔;失于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其法。)

这个说明铁甲的供应还是有限的,没办法画副老虎盔甲上阵撕杀。(俄而妖贼白铁余以绥州反,诏方翼与程务挺讨之。飞旝击贼,火其栅,平之,封太原郡公。阿史那元珍入寇,被诏进击。时库无完铠,方翼断六板,画虎文,钩联解合,贼马忽见,奔骇,遂败,获大将二,因降桑乾、舍利二部。)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

另附甲和铠的区别
在新唐书仪卫上中更明确地阐诉了甲和铠的区别,如:
第一队,赤质鍪、,赤弓、箭,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执鹖鸡旗。
第二队,赤质鍪、,赤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执豹旗。
第三队,青质鍪、,青弓、箭,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四队,青质鍪、,青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五队,黑质鍪、,黑弓、箭,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六队,黑质鍪、,黑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七队,白质鍪、,白弓、箭,左右武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八队,白质鍪、,白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九队,黄质鍪、,黄弓、箭,左右骁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十队,黄质鍪、,黄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十一队,黄质鍪、,黄弓、箭,左右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
第十二队,黄质鍪、,黄刀、楯、〈矛贊〉,果毅都尉各一人主之。次后第一队,黄质鍪、铠,黄刀、楯、〈矛贊〉,左右卫折冲都尉各一人主之。至第十二队与前同。

甲骑具装这样的以属步甲队

次清游队。次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一人,带弓箭横刀,检校龙旗以前朱雀等队,各二人持〈矛暴〉槊,骑夹。次左右金吾卫果毅都尉各一人,带弓箭横刀,领夹道铁甲佽飞。次虞候佽飞四十八骑,平巾帻、绯裲裆、大口绔,带弓箭、横刀,夹道分左右,以属黄麾仗。次外铁甲佽飞二十四人,带弓箭、横刀,甲骑具装,分左右厢,皆六重,以属步甲队。

唐军初期轻骑兵组建受突厥军队的影响,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就已按突厥轻骑兵的模式组建其军队,而这支军队从成立之时起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支特种部队,那时突厥军称为“特勤”唐军称“别队”,在《大唐创业起居注》里有完整的记载:既至马邑,帝与仁恭两军兵马不越五千余人,仁恭以兵少甚惧。帝知其意,因谓之曰:“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当今圣主在远,孤城绝援,若不决战,难以图存。”仁恭以帝隋室之近亲,言而诣理,听帝所为,不敢违异。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骋射猎,以曜威武。帝尤善射,每见走兽飞禽,发无不中。尝卒与突厥相遇,□骁锐者为别队,皆令持满,以伺其便。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有引帝而战者,常不敢当,辟易而去。如此再三,众心乃安,咸思奋击。帝知众欲决战,突厥畏威,后与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获其特勤所乘骏马,斩首数百千级。自尔厥后,突厥丧胆,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原来还能这么一考?我一直觉得玄甲是铁甲呢,甲片呈黑色才叫玄甲的.....
佩服,写了那么多,查了那么多书。可惜超大的人不爱看长篇。
同意,玄甲因该是轻甲。
好文,就喜欢看这种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论证,顶一下
狠狠得顶一下
详细,有道理.
好文一下。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混合型的部队了。基于唐帝国的玄甲骑兵,既能以少打多冲阵肉搏,又能长途奔袭的特点,我个人认为唐帝国的玄甲骑兵,很可能是重装骑兵和骑射重骑兵混编的骑兵部队。并且,这支唐帝国的精锐骑兵部队的骑士,绝对是一人配备多匹战马的。薛仁贵以2000多玄甲骑兵,连续几次打败人数远远超过他部队的高句丽大军。从这点上,可以确定,玄甲骑兵绝对是重装骑兵(高句丽和高丽人的善射弓箭,是古代有名的。没有穿盔甲去冲击,以善于射箭著称的高句丽大军,跟去送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是以少打多去冲击高句丽的大阵了)。说到玄甲骑兵,有几次长途奔袭的记载,是不足以说死玄甲骑兵是轻骑兵部队的。这点上,中国盔甲在战场上是很容易穿上和脱下的。并且,在有足够的一人多马的备用战马的情况下,重装骑兵也是有可能搞长途奔袭的(玄甲骑兵部队的士兵,个个是唐军中最精锐的百里挑一或千里万里挑一的武士勇士,他们的身体素质条件,绝对是超级高的)。中国古代的重装骑兵中,是有身上穿二套以上盔甲的情况的。而唐朝的玄甲骑兵的穿甲方式,也有可能是穿多套或多层盔甲的。要冲击敌人大阵的时候,穿者全装,要搞奔袭的时候,脱下外面一套或一层厚盔甲,穿着里面的软甲或锁甲或皮甲去长途奔袭做战,也是有可能的。
    关于薛仁贵射甲的事情,我是这样看的。薛仁贵的射箭水平,绝对是中国古代战将中数一数二的高手。这点上,世界上从没有任何人能以区区三箭,就能将敌人十几万大军惊吓的马上下马投降的(要么是射击的距离远,要么是射的很准,所以让对方整个军队,都吓到了。而连着射三箭,中三箭。第一个敌人,可能没有准备。但第二和第三的敌人,则是在绝对有防弓箭射的准备下,被射杀的)。而李世民身边拿出的叫薛仁贵射击的盔甲,绝对不会是垃圾盔甲。但如果说这几套盔甲都是很高级很好的,那估计薛仁贵要一次全射穿也是有难度的。所以,最有可能性的是李世民当时拿出的是部队里的常用盔甲或边上禁军部队里的盔甲(请注意,李世民看到薛仁贵一下子射穿这些盔甲后,是马上拿出更好的盔甲来赏赐薛仁贵的。而这就说明,李世民当时叫薛仁贵射击的是有一定质量的军中盔甲)。
   历史记载李世民曾经有过在一场战斗里,连续几匹战马被射死换战马继续作战的事情。而由此可见,李世民身上的盔甲之精良。并且,也说明,他的战马则可能是不穿马甲或之穿一般的皮质马甲具的。而李世民常和玄甲军一起作战,我认为玄甲军的一身盔甲装备和战马马甲,应该是不会超过李世民的全身装备水平的。所以,玄甲骑兵的骑士身上的盔甲,可能是很好很高级的。但战马的马甲,则可能是不穿马甲或仅仅是穿轻型的马甲的。
   隋朝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里,武装出数量最多重装骑兵的朝代。这说明当时的隋朝,是很重视重装骑兵这种兵种的(可以说,隋朝是中原王朝里重装骑兵部队的颠峰时期)。而隋唐交替之季,这种中原王朝当时的颠峰重装骑兵时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的。即使后来唐朝逐渐改重装骑兵部队为骑射型轻骑兵,这也必定是有一定的时间过程的事情。因此,在初唐时的唐军主力精锐骑兵玄甲军,就绝对有可能是重装骑兵。这点上,当时隋朝发展这么多重装骑兵部队,必定是有相当成熟和有战斗威力的,重装骑兵部队的作战战术和打法的。所以,初唐时期的唐军精锐骑兵部队,则完全有可能,是延续使用这套隋朝总结研究出的,完善的成熟的有大战斗杀伤威力的重装骑兵战术打法的。
   关于中国古代的“甲”和“铠”,必须说明一点的是,中国“甲”是包括铁甲和皮甲,包括重装盔甲(铁或皮质地)和轻装盔甲(铁、皮、藤、纸、布.....质地盔甲)的统称。而“铠”,则是铁质重甲。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混合型的部队了。基于唐帝国的玄甲骑兵,既能以少打多冲阵肉搏,又能长途奔袭的特点,我个人认为唐帝国的玄甲骑兵,很可能是重装骑兵和骑射重骑兵混编的骑兵部队。并且,这支唐帝国的精锐骑兵部队的骑士,绝对是一人配备多匹战马的。薛仁贵以2000多玄甲骑兵,连续几次打败人数远远超过他部队的高句丽大军。从这点上,可以确定,玄甲骑兵绝对是重装骑兵(高句丽和高丽人的善射弓箭,是古代有名的。没有穿盔甲去冲击,以善于射箭著称的高句丽大军,跟去送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是以少打多去冲击高句丽的大阵了)。说到玄甲骑兵,有几次长途奔袭的记载,是不足以说死玄甲骑兵是轻骑兵部队的。这点上,中国盔甲在战场上是很容易穿上和脱下的。并且,在有足够的一人多马的备用战马的情况下,重装骑兵也是有可能搞长途奔袭的(玄甲骑兵部队的士兵,个个是唐军中最精锐的百里挑一或千里万里挑一的武士勇士,他们的身体素质条件,绝对是超级高的)。中国古代的重装骑兵中,是有身上穿二套以上盔甲的情况的。而唐朝的玄甲骑兵的穿甲方式,也有可能是穿多套或多层盔甲的。要冲击敌人大阵的时候,穿者全装,要搞奔袭的时候,脱下外面一套或一层厚盔甲,穿着里面的软甲或锁甲或皮甲去长途奔袭做战,也是有可能的。
    关于薛仁贵射甲的事情,我是这样看的。薛仁贵的射箭水平,绝对是中国古代战将中数一数二的高手。这点上,世界上从没有任何人能以区区三箭,就能将敌人十几万大军惊吓的马上下马投降的(要么是射击的距离远,要么是射的很准,所以让对方整个军队,都吓到了。而连着射三箭,中三箭。第一个敌人,可能没有准备。但第二和第三的敌人,则是在绝对有防弓箭射的准备下,被射杀的)。而李世民身边拿出的叫薛仁贵射击的盔甲,绝对不会是垃圾盔甲。但如果说这几套盔甲都是很高级很好的,那估计薛仁贵要一次全射穿也是有难度的。所以,最有可能性的是李世民当时拿出的是部队里的常用盔甲或边上禁军部队里的盔甲(请注意,李世民看到薛仁贵一下子射穿这些盔甲后,是马上拿出更好的盔甲来赏赐薛仁贵的。而这就说明,李世民当时叫薛仁贵射击的是有一定质量的军中盔甲)。
   历史记载李世民曾经有过在一场战斗里,连续几匹战马被射死换战马继续作战的事情。而由此可见,李世民身上的盔甲之精良。并且,也说明,他的战马则可能是不穿马甲或之穿一般的皮质马甲具的。而李世民常和玄甲军一起作战,我认为玄甲军的一身盔甲装备和战马马甲,应该是不会超过李世民的全身装备水平的。所以,玄甲骑兵的骑士身上的盔甲,可能是很好很高级的。但战马的马甲,则可能是不穿马甲或仅仅是穿轻型的马甲的。
   隋朝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里,武装出数量最多重装骑兵的朝代。这说明当时的隋朝,是很重视重装骑兵这种兵种的(可以说,隋朝是中原王朝里重装骑兵部队的颠峰时期)。而隋唐交替之季,这种中原王朝当时的颠峰重装骑兵时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的。即使后来唐朝逐渐改重装骑兵部队为骑射型轻骑兵,这也必定是有一定的时间过程的事情。因此,在初唐时的唐军主力精锐骑兵玄甲军,就绝对有可能是重装骑兵。这点上,当时隋朝发展这么多重装骑兵部队,必定是有相当成熟和有战斗威力的,重装骑兵部队的作战战术和打法的。所以,初唐时期的唐军精锐骑兵部队,则完全有可能,是延续使用这套隋朝总结研究出的,完善的成熟的有大战斗杀伤威力的重装骑兵战术打法的。
   关于中国古代的“甲”和“铠”,必须说明一点的是,中国“甲”是包括铁甲和皮甲,包括重装盔甲(铁或皮质地)和轻装盔甲(铁、皮、藤、纸、布.....质地盔甲)的统称。而“铠”,则是铁质重甲。
有点晕菜了,貌似愤青甲和沉睡的人说的都有道理。
对于愤青甲来说,要能完美解释沉睡的人提出的疑问,就非常有说服力了:2000多轻骑兵是如何打败高句丽人的?
老大呀!说完“玄甲”是否说说“青甲”!

有点晕菜了,貌似愤青甲和沉睡的人说的都有道理。
对于愤青甲来说,要能完美解释沉睡的人提出的疑问,就非 ...
天涯明月牛 发表于 2011-1-22 19:23


其实不矛盾.
   
首先我们看重装步军甲和重装马军甲的使用和它所出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北方干燥而空旷,而南方潮湿泥遴多江河山川湖泽,北方比南方适合使用铁甲。其次随着战争的升级,刀剑弓弩的威力越来越大和甲胄的对抗也在一步步提升,而这种对抗都发生在北方。辽金政权都是靠武力扩张的,重装步军甲和重装马军甲在正面战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时的战争行为是以争夺人口和地盘资源为目的,战术的使用都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而展开。代表中国正统的大宋王朝,在和辽金的战争中处于被动,和以往中原王朝应对的打了就走,抢了就跑的掠夺方式大不同了。面对北方的压力,武备的制作在历史上有了空前的提升。

回过头来我们看唐军在北方的用兵,是以夺取人口和地盘资源为目的,面对的是城市攻坚,根据使用原则重装军队只能用于空旷的正面攻坚战。这样重装甲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因大飨六军以遣之。丁未,中书令岑文本卒于师。癸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勣攻盖牟城,破之。五月丁丑,车驾渡辽。甲申,上亲率铁骑与李勣会围辽东城,因烈风发火弩,斯须城上屋及楼皆尽,麾战士令登,乃拔之。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丁巳,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以拒王师。李勣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刻石纪功焉。赐天下大酺二日。秋七月,李勣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旧唐书卷三 本纪第三》

唐军在北方的用兵和在西北的以轻骑为主的作战方式大不同。在北方的用兵,夺取辽东城后是以重甲固守,李勣重甲军正面迎击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所率十五万大军,在打到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李世民率的另一支生力军出现了,这就是轻骑铁甲军,而不是在草原的玄甲军。这种正是《司马法》中讲的:凡战:以力久,以气胜。以固久,以后胜,本心固,新气胜。以甲固,以兵胜。凡车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轻胜。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司马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初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故又称《 司马穰苴兵法》,唐魏徵将其部分内容收入《群书治要》。

其次唐朝“轻骑”是相对于隋朝和南北朝时期的重装骑兵人马具铠而言的,在辽金宋马甲已不全是铁铠,而是以皮甲和铁甲相杂。中国各代兵家都强调轻、重相结合的原则。“轻”、“重”既指兵力的大小,人数的多少,又指兵器的长短、轻重。这种轻重结合的原则体现在许多方面。在武备的搭配上,《天子之义篇》说:“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这就是说,要重视轻重武备的结合,长短搭配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武器的性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甲胄的坚固性来巩固防守,使敌人的进攻不能得手,又利用兵器的锐利来发起进攻,战胜敌人,即照顾到防守又使进攻不会出现偏颇。《司马法》强调,不论是武器配备、兵力的运用,还是军队的指挥,都要注意轻重结合。

而李世民军中的一支玄甲军是轻骑的代表,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唐军轻骑都是玄甲军。只能说明玄甲军是轻骑中执行特种作战的兵种,而它有别于其它轻骑的一点,那就是它的甲衣服色是玄色的。这个其它轻骑就是象只穿了锁子甲这一类的骑兵,相比于人马都披甲的甲骑具装轻多了。

唐朝在西北草原用兵以轻骑为主,在辽东又以重甲为重,整个唐朝战事最多的是在西北用兵,各种史料都表明了这一点,而这些正是使得唐代表现出轻甲的时代。也因为此并不能说明唐朝就没重甲,唐六典也是表明唐军有重甲的,而且比率也是非常高的,这只是说明在唐代史料中关于轻甲的描述和使用的频率更高于重甲,而在随后的宋辽金围绕燕云十六州的拉锯战,才真正表现出武备的轻重的另一面,这也是唐后的宋辽金时期典型的重甲在人们印象中得以充分的表现。中国历代关于“五兵”的论述表明一个基本编制单位和杀伤距离各不相同的兵器所构成的梯次配置的组合体,可以充分发扬多种兵器协同的威力,同时也表明两宋辽金诸兵轻重配备仍然是历代的延续。
有点晕菜了,貌似愤青甲和沉睡的人说的都有道理。
对于愤青甲来说,要能完美解释沉睡的人提出的疑问,就非 ...
天涯明月牛 发表于 2011-1-22 19:23


其实不矛盾.
   
首先我们看重装步军甲和重装马军甲的使用和它所出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北方干燥而空旷,而南方潮湿泥遴多江河山川湖泽,北方比南方适合使用铁甲。其次随着战争的升级,刀剑弓弩的威力越来越大和甲胄的对抗也在一步步提升,而这种对抗都发生在北方。辽金政权都是靠武力扩张的,重装步军甲和重装马军甲在正面战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时的战争行为是以争夺人口和地盘资源为目的,战术的使用都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而展开。代表中国正统的大宋王朝,在和辽金的战争中处于被动,和以往中原王朝应对的打了就走,抢了就跑的掠夺方式大不同了。面对北方的压力,武备的制作在历史上有了空前的提升。

回过头来我们看唐军在北方的用兵,是以夺取人口和地盘资源为目的,面对的是城市攻坚,根据使用原则重装军队只能用于空旷的正面攻坚战。这样重装甲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因大飨六军以遣之。丁未,中书令岑文本卒于师。癸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勣攻盖牟城,破之。五月丁丑,车驾渡辽。甲申,上亲率铁骑与李勣会围辽东城,因烈风发火弩,斯须城上屋及楼皆尽,麾战士令登,乃拔之。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丁巳,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以拒王师。李勣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刻石纪功焉。赐天下大酺二日。秋七月,李勣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旧唐书卷三 本纪第三》

唐军在北方的用兵和在西北的以轻骑为主的作战方式大不同。在北方的用兵,夺取辽东城后是以重甲固守,李勣重甲军正面迎击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所率十五万大军,在打到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李世民率的另一支生力军出现了,这就是轻骑铁甲军,而不是在草原的玄甲军。这种正是《司马法》中讲的:凡战:以力久,以气胜。以固久,以后胜,本心固,新气胜。以甲固,以兵胜。凡车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轻胜。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司马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初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故又称《 司马穰苴兵法》,唐魏徵将其部分内容收入《群书治要》。

其次唐朝“轻骑”是相对于隋朝和南北朝时期的重装骑兵人马具铠而言的,在辽金宋马甲已不全是铁铠,而是以皮甲和铁甲相杂。中国各代兵家都强调轻、重相结合的原则。“轻”、“重”既指兵力的大小,人数的多少,又指兵器的长短、轻重。这种轻重结合的原则体现在许多方面。在武备的搭配上,《天子之义篇》说:“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这就是说,要重视轻重武备的结合,长短搭配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武器的性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甲胄的坚固性来巩固防守,使敌人的进攻不能得手,又利用兵器的锐利来发起进攻,战胜敌人,即照顾到防守又使进攻不会出现偏颇。《司马法》强调,不论是武器配备、兵力的运用,还是军队的指挥,都要注意轻重结合。

而李世民军中的一支玄甲军是轻骑的代表,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唐军轻骑都是玄甲军。只能说明玄甲军是轻骑中执行特种作战的兵种,而它有别于其它轻骑的一点,那就是它的甲衣服色是玄色的。这个其它轻骑就是象只穿了锁子甲这一类的骑兵,相比于人马都披甲的甲骑具装轻多了。

唐朝在西北草原用兵以轻骑为主,在辽东又以重甲为重,整个唐朝战事最多的是在西北用兵,各种史料都表明了这一点,而这些正是使得唐代表现出轻甲的时代。也因为此并不能说明唐朝就没重甲,唐六典也是表明唐军有重甲的,而且比率也是非常高的,这只是说明在唐代史料中关于轻甲的描述和使用的频率更高于重甲,而在随后的宋辽金围绕燕云十六州的拉锯战,才真正表现出武备的轻重的另一面,这也是唐后的宋辽金时期典型的重甲在人们印象中得以充分的表现。中国历代关于“五兵”的论述表明一个基本编制单位和杀伤距离各不相同的兵器所构成的梯次配置的组合体,可以充分发扬多种兵器协同的威力,同时也表明两宋辽金诸兵轻重配备仍然是历代的延续。
好文,有理有据.
我一直以为玄甲就是重型铁甲,看来这个观念要改下了...
里丽拉开黎克里金家
几点意见
第1,李靖平南没带玄甲军,举例不合适
第2,太宗常用战术是卷旗入阵,这不是轻骑能干的事
第3,几大玄甲军统领,比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都可是重装近战.
第4,玄甲军大量装备弩,弓较少.个人认为就是先射1轮然后短兵相接.
第5.虎牢关玄甲军略阵,更象是重骑干的事
在下对铠甲没什么研究,表达下个人看法而已.
dark111111 发表于 2011-2-5 01:29


    这位兄弟,我看了这几点意见,实在是在下愚钝没看懂,请举例说明


LZ,老弟我看书不仔细,只观大略,没你的考证仔细,那我就用记忆说下吧。。
首先根据昭陵6骏的图片以及太宗老死马来看。。马没重甲是肯定的。。。但是人有没重甲就很难说,很难想象马都死N多了,人无重甲还没事
第1点是根据,当时李靖起的是巴、蜀之兵,而平南之战又没有太宗手下猛将参战来判断玄甲军并未参加,所以用此例来考证玄甲军的机动能力不合适。
第2点,太宗经常使用的战术就是突击敌阵的薄弱处,最著名的就是卷旗入阵,到敌后展开旗帜,使对手崩溃。很显然,这样的战术和LZ所说的轻骑战术有本质的区别。入阵这活,用轻甲很勉强。
第3点和第2点差不多,从各将的兵器来看,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几位,都是玩肉搏的。。。
所以根据LZ所说的轻骑兵强调的是机动性,突出的是骑射,避免的是短兵相接,要的效果是只能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就在于着装轻便。重装骑兵只能建立在战术合理的军队中,打的是硬碰硬,只能正面层层推进,靠的是步步为营的战术。
显然,玄甲军更偏重重骑兵的战术。
第4点比较偏点,记忆中武德年间某地反叛后抢了大量本来是给玄甲军准备的弩,从这想当然判断玄甲军惯用弩,然后再从此推断玄甲军的远程武器使用习惯。如果按LZ所描述
“如果是铁甲,是不利于长途骑乘,也不利于开弓放箭。”确实没错,但是如果玄甲军是用弩作为远程武器的话,接敌前先用弩射,乘敌混乱冲击的话,就不冲突了。
第5点。。。还是那和2。3点一样。认为玄甲军是喜欢冲锋突破。
总结就是,玄甲军是太宗麾下最精锐也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在天才的太宗指挥下无往不利,但是现在对于其具体的史料确实不多。但是个人更倾向认为这是一个重装突击型的部队。
以上各点,充满了各人的猜想和残缺的记忆,远不如LZ考证仔细,一家之言。

LZ,老弟我看书不仔细,只观大略,没你的考证仔细,那我就用记忆说下吧。。
首先根据昭陵6骏的图片以及太宗老死马来看。。马没重甲是肯定的。。。但是人有没重甲就很难说,很难想象马都死N多了,人无重甲还没事
第1点是根据,当时李靖起的是巴、蜀之兵,而平南之战又没有太宗手下猛将参战来判断玄甲军并未参加,所以用此例来考证玄甲军的机动能力不合适。
第2点,太宗经常使用的战术就是突击敌阵的薄弱处,最著名的就是卷旗入阵,到敌后展开旗帜,使对手崩溃。很显然,这样的战术和LZ所说的轻骑战术有本质的区别。入阵这活,用轻甲很勉强。
第3点和第2点差不多,从各将的兵器来看,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几位,都是玩肉搏的。。。
所以根据LZ所说的轻骑兵强调的是机动性,突出的是骑射,避免的是短兵相接,要的效果是只能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就在于着装轻便。重装骑兵只能建立在战术合理的军队中,打的是硬碰硬,只能正面层层推进,靠的是步步为营的战术。
显然,玄甲军更偏重重骑兵的战术。
第4点比较偏点,记忆中武德年间某地反叛后抢了大量本来是给玄甲军准备的弩,从这想当然判断玄甲军惯用弩,然后再从此推断玄甲军的远程武器使用习惯。如果按LZ所描述
“如果是铁甲,是不利于长途骑乘,也不利于开弓放箭。”确实没错,但是如果玄甲军是用弩作为远程武器的话,接敌前先用弩射,乘敌混乱冲击的话,就不冲突了。
第5点。。。还是那和2。3点一样。认为玄甲军是喜欢冲锋突破。
总结就是,玄甲军是太宗麾下最精锐也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在天才的太宗指挥下无往不利,但是现在对于其具体的史料确实不多。但是个人更倾向认为这是一个重装突击型的部队。
以上各点,充满了各人的猜想和残缺的记忆,远不如LZ考证仔细,一家之言。
gooood
本文已推荐到网易军事,再次加分祝贺
回复 1# 愤青甲


    又没有可能是穿薄铁甲的轻骑兵?
记得马木留克骑兵就是这么一种介于轻骑兵和重骑兵之间的骑兵,对于重骑兵有机动性,对于步兵和轻骑兵有冲击力和防御力。

回复  愤青甲


    又没有可能是穿薄铁甲的轻骑兵?
记得马木留克骑兵就是这么一种介于轻骑兵和重骑兵 ...
whiteface 发表于 2011-2-14 19:26


薄铁甲啊,多薄呢?
呵呵,皮甲也不轻哦
事实上玄甲是一般的皮甲,并非后世所称的铁甲,因为在铁甲出现后为了有区分,在春秋到唐代早期人们把用皮做的甲仍称甲,把用铁和钢做的甲称为铠,唐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混合使用甲和铠这个概念。

历来所有的考古者把汉代的铁甲都称为玄甲,称黑铁甲为玄甲,是因为唐代的张守节在〈史记〉里批注:“玄甲,铁甲也”。而随着不断的考古新发现而目瞪口呆,如《新简》EPT59*183:木质一,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二。对这个白玄甲考古者自称未知金属做成,不知道是什么。考古者都忽视掉在汉代甲和铠的区别,白玄甲决不是金属的,这个应该是白骨甲和玉甲一样非金属的东西。

在汉代一遇到操办殇事,这个玄甲就出现了。如《东观汉记》曰:祭遵薨,丧至河南。博士范升上疏曰:"遵为将军,虽在军旅,心存王室,不忘俎豆,可谓守死善道者也。"乃赠将军给侯印绶,遣校尉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车军阵送葬。

还有,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日景桓侯。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无子,国除。《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汉代玄甲丧服嘛,唐代玄甲皮甲嘛,呵呵

汉代的铁铠那又该叫啥名呢?铁甲应该是短及腰胯的襦铠,崔寔《政论》里专门对汉代的骑兵有讲述:凡汉所以能制胡者,徒襦铠弩之利也,今铠则不坚,弩则不劲,永失所恃矣。

而李世民军中的一支玄甲军是轻骑的代表,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唐军轻骑都是玄甲军。只能说明玄甲军是轻骑中执行特种作战的兵种,而它有别于其它轻骑的一点,那就是它的甲衣服色是玄色的。这个其它轻骑就是象只穿了锁子甲这一类的骑兵,相比于人马都披甲的甲骑具装轻多了。
回复  愤青甲


    又没有可能是穿薄铁甲的轻骑兵?
记得马木留克骑兵就是这么一种介于轻骑兵和重骑兵 ...
whiteface 发表于 2011-2-14 19:26


薄铁甲啊,多薄呢?
呵呵,皮甲也不轻哦
事实上玄甲是一般的皮甲,并非后世所称的铁甲,因为在铁甲出现后为了有区分,在春秋到唐代早期人们把用皮做的甲仍称甲,把用铁和钢做的甲称为铠,唐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混合使用甲和铠这个概念。

历来所有的考古者把汉代的铁甲都称为玄甲,称黑铁甲为玄甲,是因为唐代的张守节在〈史记〉里批注:“玄甲,铁甲也”。而随着不断的考古新发现而目瞪口呆,如《新简》EPT59*183:木质一,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二。对这个白玄甲考古者自称未知金属做成,不知道是什么。考古者都忽视掉在汉代甲和铠的区别,白玄甲决不是金属的,这个应该是白骨甲和玉甲一样非金属的东西。

在汉代一遇到操办殇事,这个玄甲就出现了。如《东观汉记》曰:祭遵薨,丧至河南。博士范升上疏曰:"遵为将军,虽在军旅,心存王室,不忘俎豆,可谓守死善道者也。"乃赠将军给侯印绶,遣校尉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车军阵送葬。

还有,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日景桓侯。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无子,国除。《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汉代玄甲丧服嘛,唐代玄甲皮甲嘛,呵呵

汉代的铁铠那又该叫啥名呢?铁甲应该是短及腰胯的襦铠,崔寔《政论》里专门对汉代的骑兵有讲述:凡汉所以能制胡者,徒襦铠弩之利也,今铠则不坚,弩则不劲,永失所恃矣。

而李世民军中的一支玄甲军是轻骑的代表,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唐军轻骑都是玄甲军。只能说明玄甲军是轻骑中执行特种作战的兵种,而它有别于其它轻骑的一点,那就是它的甲衣服色是玄色的。这个其它轻骑就是象只穿了锁子甲这一类的骑兵,相比于人马都披甲的甲骑具装轻多了。
楼主辛苦了,顶!!!
好文,详文那!

薄铁甲啊,多薄呢?
呵呵,皮甲也不轻哦
事实上玄甲是一般的皮甲,并非后世所称的铁甲,因为在铁甲出 ...
愤青甲 发表于 2011-2-14 19:57


      汉朝的“玄甲”和唐朝的“玄甲”,就一定是一样的东西了吗?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剑和刀的概念,是“剑”通指刀和宝剑的。这一时期的中国剑客,是连吴勾这种反刃刀,都当做剑来称呼和使用。中国的刀,直到唐朝的时候,还被叫做“剑”,并传到了日本。这使得日本刀这种刀术,直到现在还被日本人称为是“剑道”。而明朝的《剑经》武术秘籍,则居然是棍术的武术秘籍。所以,你不能将汉朝的玄甲和唐朝的玄甲,划成等号,来无差别的看待。因为,此玄甲绝对非玄甲。
薄铁甲啊,多薄呢?
呵呵,皮甲也不轻哦
事实上玄甲是一般的皮甲,并非后世所称的铁甲,因为在铁甲出 ...
愤青甲 发表于 2011-2-14 19:57


      汉朝的“玄甲”和唐朝的“玄甲”,就一定是一样的东西了吗?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剑和刀的概念,是“剑”通指刀和宝剑的。这一时期的中国剑客,是连吴勾这种反刃刀,都当做剑来称呼和使用。中国的刀,直到唐朝的时候,还被叫做“剑”,并传到了日本。这使得日本刀这种刀术,直到现在还被日本人称为是“剑道”。而明朝的《剑经》武术秘籍,则居然是棍术的武术秘籍。所以,你不能将汉朝的玄甲和唐朝的玄甲,划成等号,来无差别的看待。因为,此玄甲绝对非玄甲。

汉朝的“玄甲”和唐朝的“玄甲”,就一定是一样的东西了吗?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剑 ...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11-2-14 21:19


沉睡的兄弟啊,咋看贴不认真了呢。我说是一样的东西了吗?我说就是不一样啊。请看20楼的回复。
汉朝的“玄甲”和唐朝的“玄甲”,就一定是一样的东西了吗?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剑 ...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11-2-14 21:19


沉睡的兄弟啊,咋看贴不认真了呢。我说是一样的东西了吗?我说就是不一样啊。请看20楼的回复。
玄甲军 应该就是那种,针对敌人不同而更换铠甲的骑兵吧。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玄甲军是拥有很高机动性的重骑兵,如蒙古骑兵那样,一名骑士三五匹马轮流乘坐。
但是楼主说的是轻骑兵的话,有些战绩看起来可不是轻骑兵所能完成的。
连玄甲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在这里乱说

沉睡的兄弟啊,咋看贴不认真了呢。我说是一样的东西了吗?我说就是不一样啊。请看20楼的回复。
愤青甲 发表于 2011-2-14 21:45


      没有看到你20楼的帖子,不好意思。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皮甲”,我们现代人是有误区的。现代人,仅看一个“皮”字,就认为中国古代的“皮甲”,就是轻装盔甲了。但是,中国古代的“皮甲”里,也是有很高级的“皮”做成的盔甲:如犀牛皮甲、大象皮甲等等。而这类高级的皮甲,其防御性能,绝对不能和一般的皮甲去等同看待。历史记载,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出动了12万重装骑兵,而这12万重装骑兵中,有6万就是全部以高级皮甲武装起来的重装骑兵。
沉睡的兄弟啊,咋看贴不认真了呢。我说是一样的东西了吗?我说就是不一样啊。请看20楼的回复。
愤青甲 发表于 2011-2-14 21:45


      没有看到你20楼的帖子,不好意思。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皮甲”,我们现代人是有误区的。现代人,仅看一个“皮”字,就认为中国古代的“皮甲”,就是轻装盔甲了。但是,中国古代的“皮甲”里,也是有很高级的“皮”做成的盔甲:如犀牛皮甲、大象皮甲等等。而这类高级的皮甲,其防御性能,绝对不能和一般的皮甲去等同看待。历史记载,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出动了12万重装骑兵,而这12万重装骑兵中,有6万就是全部以高级皮甲武装起来的重装骑兵。
26楼说的稍有偏颇了,我手上有本《古代兵器通论》,上面写到隋朝征战高句丽的重骑中是有一半是皮制的马铠,每团的马铠都涂了猛兽土图案,我记得有一种是涂了虎纹的,好象叫虎纹具装,我个人认为不会用高级皮甲,因为那些皮甲的材料来源实在太少了,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大规模的高级皮甲还是有可能的。唐朝前期还可能有一些重骑,从懿德太子墓中发掘出来的骑兵佣来看,估计也是隋朝遗留下来的。

26楼说的稍有偏颇了,我手上有本《古代兵器通论》,上面写到隋朝征战高句丽的重骑中是有一半是皮制的马铠, ...
hansar19 发表于 2011-2-16 23:30


         隋炀帝的皮甲重装骑兵部队,是分别穿“绛丝连硃犀甲、兽文具装”和“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这二种高级皮甲的。
26楼说的稍有偏颇了,我手上有本《古代兵器通论》,上面写到隋朝征战高句丽的重骑中是有一半是皮制的马铠, ...
hansar19 发表于 2011-2-16 23:30


         隋炀帝的皮甲重装骑兵部队,是分别穿“绛丝连硃犀甲、兽文具装”和“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这二种高级皮甲的。
轻重是个概念问题,多轻为轻?多重为重?区分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在自己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轻重的区别全凭自己的感觉,说它轻它就轻,说它重它也重。修房子要用线,做衣裳要用尺,称重量要靠称,木工有墨斗,裁缝有寸尺,所以甲胄的重量区分要看制作材料的属性。
中国 古代的 军队 咋 记录这么少呢……

好多重要的 武器 装备 战法  居然 现在都 无从考证~
关乎国家死生的大事 , 居然 这种情况……
玄甲军不可能是轻骑兵,开玩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