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J20首飞后的杂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20:17
J20首飞之后,胸口一直憋着一些话想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动笔,今晚总算坐下来,敲下这篇杂感。这里直呼J20而不叫四代,是为了避开四代、五代的划分标准不同带来的歧义。

1. J20出自成飞,出自杨伟,乃国之大幸也

我开始留意成飞和杨伟,不是在J-10出来那会儿,而是从枭龙出现以后。这架小飞机虽然由于发动机的局限,指标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之短让人乍舌。它轻盈、漂亮,而且技术含量并不低,飞控、航电、雷达等都运用了国内外的新技术。从它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研发人员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我清楚的记得,04号机在有DSI进气道这样大的修改的情况下,首飞居然带了2枚导弹上去,这个说明研发人员有何等的信心与把握。也难怪它会抓牢巴方客户的芳心,并把它作为自己空军力量的标志。

后面我就开始关心成飞,了解到这是一支年轻人为主的研发队伍。他们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没有他们,我很难想象DSI会出现在枭龙身上。我更了解到这群人中间,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杨伟。

看杨伟的介绍,他在成飞的成就,是从研发飞控系统开始的。以我的理解,现代化的战机的灵魂就是飞控系统。以往驾驭无飞控辅助的战机,更多需要靠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而现代化战机的飞控,可以大幅降低飞行员的负担,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到要执行的任务中来。好的飞控才能把飞机拥有的气动布局和可控因素的能力全面发挥出来,同时也能避免飞行员犯错。

杨伟在中国缺少自主的飞控系统的局面下,在老外的质疑中,就是不信邪,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才情和不懈的努力,把飞控搞出来了。中国就是太需要这种不信邪的人了。

再看杨伟主持的项目,从J10双座、枭龙再到J20,我注意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证按时完成节点任务,大墙不倒。做过大型的复杂的项目的朋友可能就会理解,按时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先进战斗机的设计这种高新项目,我虽然是外行,我仍然完全能想象到,这是多么复杂的一个系统,需要有多少的软硬件制品需要出品;需要多少设计分组,多少生产小组,多少的合作单位,以及多少的供应商需要协调。要保证这样的项目按时完成,光有天才是远远不够的。我完全可以猜想,在这些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杨伟他们肯定少不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所以杨伟有“拼命三郎”的称号我一点也不奇怪。

成功的人往往总是会习惯性地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好的做事的方法方式。所以我想空军和总装最终选择了成飞和杨伟,托付以新一代战机研发的重任,这也是他们所考虑的原因之一吧。我要说,成飞和杨伟主导J20的研发,这是国之大幸。换成别的单位和其他人,也许早晚也能搞出来。但是,纵观整个中国,能把这么艰巨复杂的任务按时完成、能准确把握设计目标方向、能摆脱陈旧思维,大胆创新的,也只有成飞和杨伟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每一带的飞机要跨越多少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再被浪费了。

2、欢呼之后的担忧

J20的研发过程中,我一直在军坛里关注研发的进展情况。偶尔会听到一些让人郁闷的消息,让我郁闷的不是什么技术上不可逾越的沟坎,而是人事上的无谓内耗。J20首飞成功,举国欢腾。但是庆功宴上,我看到的杨伟却是面色凝重,让我不得不很担忧。杨伟现在行政上已经和成飞没有直接关系了。虽然由于空军的努力,可以继续在成飞工作,但是他毕竟属于中航系统。J20项目结束后,杨伟又将何去何从?也许我们还要进一步问的是,整个中航集团未来将会何去何从?

“我的战场在这里”,杨伟的话让我动容,让我嗟叹: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的名将,因为政治的原因,无法留在他们应该出现的战场上。希望当代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遗憾了!

3、J20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

J20首飞之后,看到不少网友发帖说自己流泪了。一架战机为何能让国人如此的动情?其实我们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种自卑感,总是觉得自己这里或者那里总是不如别人。自己自卑不说,有的还经常会怀疑、鄙视、嘲笑自己的同胞,仿佛落后就是这个民族抹不去的烙印。J20出来后,这种自卑的心态突然间豁然开朗:噢~,原来我们也可以!原来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做到的!我相信,那些眼泪,正是这种压抑已久的自卑情绪被解放后,迸发出来的强烈的喜悦与自豪!

我们看过好多的励志的书和励志的故事,其实J20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J20首飞之后,胸口一直憋着一些话想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动笔,今晚总算坐下来,敲下这篇杂感。这里直呼J20而不叫四代,是为了避开四代、五代的划分标准不同带来的歧义。

1. J20出自成飞,出自杨伟,乃国之大幸也

我开始留意成飞和杨伟,不是在J-10出来那会儿,而是从枭龙出现以后。这架小飞机虽然由于发动机的局限,指标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之短让人乍舌。它轻盈、漂亮,而且技术含量并不低,飞控、航电、雷达等都运用了国内外的新技术。从它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研发人员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我清楚的记得,04号机在有DSI进气道这样大的修改的情况下,首飞居然带了2枚导弹上去,这个说明研发人员有何等的信心与把握。也难怪它会抓牢巴方客户的芳心,并把它作为自己空军力量的标志。

后面我就开始关心成飞,了解到这是一支年轻人为主的研发队伍。他们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没有他们,我很难想象DSI会出现在枭龙身上。我更了解到这群人中间,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杨伟。

看杨伟的介绍,他在成飞的成就,是从研发飞控系统开始的。以我的理解,现代化的战机的灵魂就是飞控系统。以往驾驭无飞控辅助的战机,更多需要靠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而现代化战机的飞控,可以大幅降低飞行员的负担,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到要执行的任务中来。好的飞控才能把飞机拥有的气动布局和可控因素的能力全面发挥出来,同时也能避免飞行员犯错。

杨伟在中国缺少自主的飞控系统的局面下,在老外的质疑中,就是不信邪,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才情和不懈的努力,把飞控搞出来了。中国就是太需要这种不信邪的人了。

再看杨伟主持的项目,从J10双座、枭龙再到J20,我注意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证按时完成节点任务,大墙不倒。做过大型的复杂的项目的朋友可能就会理解,按时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先进战斗机的设计这种高新项目,我虽然是外行,我仍然完全能想象到,这是多么复杂的一个系统,需要有多少的软硬件制品需要出品;需要多少设计分组,多少生产小组,多少的合作单位,以及多少的供应商需要协调。要保证这样的项目按时完成,光有天才是远远不够的。我完全可以猜想,在这些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杨伟他们肯定少不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所以杨伟有“拼命三郎”的称号我一点也不奇怪。

成功的人往往总是会习惯性地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好的做事的方法方式。所以我想空军和总装最终选择了成飞和杨伟,托付以新一代战机研发的重任,这也是他们所考虑的原因之一吧。我要说,成飞和杨伟主导J20的研发,这是国之大幸。换成别的单位和其他人,也许早晚也能搞出来。但是,纵观整个中国,能把这么艰巨复杂的任务按时完成、能准确把握设计目标方向、能摆脱陈旧思维,大胆创新的,也只有成飞和杨伟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每一带的飞机要跨越多少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再被浪费了。

2、欢呼之后的担忧

J20的研发过程中,我一直在军坛里关注研发的进展情况。偶尔会听到一些让人郁闷的消息,让我郁闷的不是什么技术上不可逾越的沟坎,而是人事上的无谓内耗。J20首飞成功,举国欢腾。但是庆功宴上,我看到的杨伟却是面色凝重,让我不得不很担忧。杨伟现在行政上已经和成飞没有直接关系了。虽然由于空军的努力,可以继续在成飞工作,但是他毕竟属于中航系统。J20项目结束后,杨伟又将何去何从?也许我们还要进一步问的是,整个中航集团未来将会何去何从?

“我的战场在这里”,杨伟的话让我动容,让我嗟叹: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的名将,因为政治的原因,无法留在他们应该出现的战场上。希望当代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遗憾了!

3、J20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

J20首飞之后,看到不少网友发帖说自己流泪了。一架战机为何能让国人如此的动情?其实我们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种自卑感,总是觉得自己这里或者那里总是不如别人。自己自卑不说,有的还经常会怀疑、鄙视、嘲笑自己的同胞,仿佛落后就是这个民族抹不去的烙印。J20出来后,这种自卑的心态突然间豁然开朗:噢~,原来我们也可以!原来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做到的!我相信,那些眼泪,正是这种压抑已久的自卑情绪被解放后,迸发出来的强烈的喜悦与自豪!

我们看过好多的励志的书和励志的故事,其实J20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
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
说得好,要顶!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就是中国自强不息的国魂.
好文要顶
好文,赞楼主,提得精当啊
大家筹钱,找人做了左冷禅,为国家除害
回复 7# isee660


    什么意思?
顶楼主   我们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回复 1# 鱼言风语


,04号机在有DSI进气道这样大的修改的情况下,首飞居然带了2枚导弹上去,    这是西方标准的正常起飞状态…和勇气什么的没关系…导弹也只是配重……
1个国家的人民如果没有自己的国魂走不远的
说得比较客观
其实我们可以很高兴的看到黑丝和嫦娥都有一个比较年轻的开发团队,而事实证明他们也是高效的,有能力的
伟哥或许还可以再主持一个像黑丝这样的重点项目,不过再接下来就要靠年轻人了
henka123 发表于 2011-1-18 01:28


我知道那导弹肯定不是实弹,但是首飞带2个配重上去的很少把?
isee660 发表于 2011-1-18 01:08

这个有点极端了

林也许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有他的一套,但是国防军工不能市场化

我在想最好的方式是成立个新的军工集团,只做国防相关的项目,类似商飞
好文要顶 !!!![:a15:]
好文要顶
不得不说:沈黑(=沈粉)现在卷土重来?
南边的除了空战。。别的对地。对海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北边的这个。空战。对地。对海。样样拿手。。。。。。
------------------------------
以上是某人关于北边四带的说法...把北边吹了一番,不忘踩一脚南边...可是JJ在哪里?
近期沈粉(=沈黑)为了挽回一点面子(可以理解)开始反击了:
一会儿爆炸新闻“沈飞雪鸮”暴光(结果图片是F22的替死鬼)......
一会儿巴基斯坦说不买J20,想买沈飞的四带(完全妄想结果)......
一会儿“南边的除了空战。。别的对地。对海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北边的这个。空战。对地。对海。样样拿手。。。。。。”...
醒醒吧,在J20收费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东西出来就不要瞎吹,更不要说没有的东西比出来的东西先进之类的话,否则为SF好,反而是在黑SF...
好文~
楼主的好文章,感情真挚
鱼言风语 发表于 2011-1-18 09:21
林的问题不在于什么市场化,其实现在中国的航空工业需要的就是市场化。他的问题就是他就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传统官僚,容不下异类,容不下有才华的人挑战他的权威。而林的问题背后是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的体制问题。要让中国的航空工业打破体制的桎梏,必须拆分现在的中航集团,各大主机所自立门户,在市场化的大潮重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航空工业的真正腾飞。
我们看过好多的励志的书和励志的故事,其实J20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
真的很感谢他们,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其实J20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
支持楼主,写的很好。
好文章
支持,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公道自在人心!
楼主好文采。赞!!!
鱼言风语 发表于 2011-1-18 09:19


    那已经是04号机了……
自强不息{:ya:}:victory:
不曾流泪,因为始终相信自己的民族是最智慧的民族!!
顶楼主!
四代距离服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杨伟应该还是总师,不会离开四代的研发工作的
作为一个不发达国家的百姓,又生活在网络时代,每天看着所谓的“外面的世界”,是很容易就会自卑。
这种自卑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变成无可救药......
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
看来MD在中航也有卧底呀
“但是庆功宴上,我看到的杨伟却是面色凝重,让我不得不很担忧。。。。。。。”
wajy 发表于 2011-1-18 10:09


    问题是有人最怕拆分,最怕竞争。
"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会面对各种怀疑、鄙视、嘲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卑,不要气馁,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 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