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披露:中国首次核试验科技档案工作如何进行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49:31
中新网7月28日电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档案室保存的数百册(卷)文字档案、上百件原始记录件和数十套声像档案,成为这一时刻的历史见证。这些档案主要是在核试验阶段现场和事后总结研究中形成的。如今,这批档案保存在档案馆,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在全军档案工作50年之际,解放军报今天刊发首次核试验现场的一位科技档案工作者的亲历记,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P>  首次核试验科技档案工作亲历记</P>
<P>  作者:霍振礼</P>
<p>
<P>  1  那是1964年6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上级通知,由我任组长,组成5人小分队奔赴核试验现场,承担核试验现场的科技档案工作。我首先找到了有关核试验前期的数十份文件;接着便到王府井购买了日光晒图器;第三项便是准备技术记录手册和草稿纸。那时的保密要求很严,不但记录手册要逐张编号登记,就是草稿纸也要逐张编号,领取时必须签字,撤场时要按页数和编号逐张收回;第四项准备工作便是准备保密箱、柜。另外,领导还为我们配备了一名摄影人员,他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了珍贵的现场记录。</P>
<p>
<P>  6月4日,我们随大队出发了,大概坐了五天五夜的火车和两天的汽车才到达目的地。6月11日,我们到达了核试验场区,营区在距离爆心数十公里处,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P>
<p>
<P>  2  试验准备阶段,我们的任务之一是提供有关科技文件,较多的工作是晒图。场区测试布点图是我们带来的,到场区后要根据地形修改,每修改一次必须重新制作一次。戈壁滩阳光强烈,不用任何光源,几秒钟就能晒一张图,晒够份数就拿去熏蒸,然后裁边、折叠,再编号、登记和分发。技术摄影是经常性的任务,每天晚上制定计划,跟随哪个作业队,到哪个测试工号,拍摄什么内容,经批准后第二天便可实施。发放技术记录本和技术用纸,是我们的又一项任务。进入场区后,不但不准个人通讯,而且只要是动笔书写,不准用任何其他纸张,只能用我们发放的带有编号的技术用纸。整个核试验场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仪器设备的布点、安装、调试和联试,我们也要到各个工号测试点熟悉情况,掌握文件及试验原始记录材料的形成情况,为接收工作做好准备。</P>
<p>
<P>  3  进入10月份,试验进入倒计时。对我们来说,倒计时只是零时前十几个小时的事。当时指挥部为我们准备了一顶大帐篷作为“档案”暂存库。指挥部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私自保管试验形成的任何记录原件,只能把它交给我们。由于爆炸后存在放射性的原因,所有测试成果记录件必须及时抢收和洗消,然后才能交给我们。零时,我们并没有什么工作,只有在半小时后才有任务,这样便有了观看爆炸景观的时间。零时前数分钟我们便开始背向爆心。零时到了,我屏住了呼吸,等待那一刹那。忽然,剧烈的火光一闪,我不由自主地扭过了头,只见铁水般的火球正在飘滚,霎时腾空化作烟云,形成蘑菇云状,烟云高度约七八千米。试验成功了,每个人都蹦呀,跳呀,喊呀,心情十分激动。大约半小时后,记录火球烟云的不同工号的航空底片、高速摄影底片等都陆续送来,每个胶卷都装在几十公斤重的铅罐中。我们为每个铅罐编了号码,贴了标签,然后登记造册,同时又为每个移交人员发了一个牌子作为领取凭证。接收工作持续了约两三个小时。第二天一早,我们把这些“档案”装到了两辆卡车上,送到了马兰临时工作站的档案库中。下午,有的科技人员取回自己的“档案”去进行冲洗。处理和冲洗后的“档案”仍不是档案,它只是最原始的科技文件材料,即科技档案的前身。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档案,我们都把它们作为档案管理,登记并编号,直到作为原始材料分析使用后,连同科技报告等文件统一归档,作为真正的档案保存。</P>
<p>
<P>  4  11月20日,我们乘专列回到了北京,技术总结工作要在北京大本营进行。回京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往家中写上一封信,将近半年了,对家中而言,我们算是“失踪”了。执行任务前是不准往家中去信的,在执行任务中,更不准与外界有任何联系。</P>
<p>
<P>  作为一名主持和参加了多次核试验档案收集全过程的科技档案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自豪,今天把首次核试验现场科技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作为对全军档案工作50年的一个纪念。</P>
<p>
<P>  (来源:解放军报)</P>中新网7月28日电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档案室保存的数百册(卷)文字档案、上百件原始记录件和数十套声像档案,成为这一时刻的历史见证。这些档案主要是在核试验阶段现场和事后总结研究中形成的。如今,这批档案保存在档案馆,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在全军档案工作50年之际,解放军报今天刊发首次核试验现场的一位科技档案工作者的亲历记,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P>  首次核试验科技档案工作亲历记</P>
<P>  作者:霍振礼</P>
<p>
<P>  1  那是1964年6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上级通知,由我任组长,组成5人小分队奔赴核试验现场,承担核试验现场的科技档案工作。我首先找到了有关核试验前期的数十份文件;接着便到王府井购买了日光晒图器;第三项便是准备技术记录手册和草稿纸。那时的保密要求很严,不但记录手册要逐张编号登记,就是草稿纸也要逐张编号,领取时必须签字,撤场时要按页数和编号逐张收回;第四项准备工作便是准备保密箱、柜。另外,领导还为我们配备了一名摄影人员,他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了珍贵的现场记录。</P>
<p>
<P>  6月4日,我们随大队出发了,大概坐了五天五夜的火车和两天的汽车才到达目的地。6月11日,我们到达了核试验场区,营区在距离爆心数十公里处,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P>
<p>
<P>  2  试验准备阶段,我们的任务之一是提供有关科技文件,较多的工作是晒图。场区测试布点图是我们带来的,到场区后要根据地形修改,每修改一次必须重新制作一次。戈壁滩阳光强烈,不用任何光源,几秒钟就能晒一张图,晒够份数就拿去熏蒸,然后裁边、折叠,再编号、登记和分发。技术摄影是经常性的任务,每天晚上制定计划,跟随哪个作业队,到哪个测试工号,拍摄什么内容,经批准后第二天便可实施。发放技术记录本和技术用纸,是我们的又一项任务。进入场区后,不但不准个人通讯,而且只要是动笔书写,不准用任何其他纸张,只能用我们发放的带有编号的技术用纸。整个核试验场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仪器设备的布点、安装、调试和联试,我们也要到各个工号测试点熟悉情况,掌握文件及试验原始记录材料的形成情况,为接收工作做好准备。</P>
<p>
<P>  3  进入10月份,试验进入倒计时。对我们来说,倒计时只是零时前十几个小时的事。当时指挥部为我们准备了一顶大帐篷作为“档案”暂存库。指挥部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私自保管试验形成的任何记录原件,只能把它交给我们。由于爆炸后存在放射性的原因,所有测试成果记录件必须及时抢收和洗消,然后才能交给我们。零时,我们并没有什么工作,只有在半小时后才有任务,这样便有了观看爆炸景观的时间。零时前数分钟我们便开始背向爆心。零时到了,我屏住了呼吸,等待那一刹那。忽然,剧烈的火光一闪,我不由自主地扭过了头,只见铁水般的火球正在飘滚,霎时腾空化作烟云,形成蘑菇云状,烟云高度约七八千米。试验成功了,每个人都蹦呀,跳呀,喊呀,心情十分激动。大约半小时后,记录火球烟云的不同工号的航空底片、高速摄影底片等都陆续送来,每个胶卷都装在几十公斤重的铅罐中。我们为每个铅罐编了号码,贴了标签,然后登记造册,同时又为每个移交人员发了一个牌子作为领取凭证。接收工作持续了约两三个小时。第二天一早,我们把这些“档案”装到了两辆卡车上,送到了马兰临时工作站的档案库中。下午,有的科技人员取回自己的“档案”去进行冲洗。处理和冲洗后的“档案”仍不是档案,它只是最原始的科技文件材料,即科技档案的前身。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档案,我们都把它们作为档案管理,登记并编号,直到作为原始材料分析使用后,连同科技报告等文件统一归档,作为真正的档案保存。</P>
<p>
<P>  4  11月20日,我们乘专列回到了北京,技术总结工作要在北京大本营进行。回京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往家中写上一封信,将近半年了,对家中而言,我们算是“失踪”了。执行任务前是不准往家中去信的,在执行任务中,更不准与外界有任何联系。</P>
<p>
<P>  作为一名主持和参加了多次核试验档案收集全过程的科技档案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自豪,今天把首次核试验现场科技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作为对全军档案工作50年的一个纪念。</P>
<p>
<P>  (来源:解放军报)</P>
向这些前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