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破茧,神雕待孵------中国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19:11
四代战机畅谈版水实在太大,还是转到空版吧,终于有时间写点东西,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妥之处,大家轻拍哈。


                                                                   威龙破茧,神雕待孵------中国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展望

     2010岁末,随着中国J20战斗机图片在网络上的华丽登场,广大军迷网友们多年来的企盼终于梦想成真,关于J20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然而其中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款注重于空中优势的制空型战斗机,专为空战而生。那么未来中国的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构型呢,多年潜水的俺,在辞旧迎新之际,试着从一个业余军迷的角度,来稍微野望一番,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正文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现在大家情绪高涨,很多军迷的kc都是白里透红,红里透紫,新飞机出来,少不了要和旧物做一番对比,对于猛禽,闪电,大部分是有褒有贬,但对先于J20一年试飞的俄罗斯T50则纷纷数其不是。俺以为,任何一款军事装备,都是综合需求和自身实际,权衡各方情况得出的结果,设计师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只是三哥甚至ww的设计师。对于已经出现的东西,军迷们更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试着去探究背后的可能,多问问为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高屋建瓴,试图指出如何如何不对,应该怎样怎样,只有这样端正了态度,才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进。
    言归正传。首先还是要重复一遍关于第五代战斗机的定义,俺以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以迟滞对手的信息感知能力,强调己方对信息的掌控能力为目的设计的新一代战斗机,大体上都可以归入第五代战斗机。所谓的4S标准,只是现有技术条件下,达到这种设计目的的一些必要手段,并不一定非要拘泥于这个框架。而且4S标准对于第五代战斗机划分的权重也不尽相同,其中隐身特性是比较一致被认为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划代的直接依据。然而每一种特性其本身也有低中高,入门,进阶,高阶之分,还是拿隐身来说,由于本文主要是着眼于战斗机的构型方面,所以隐身特性也主要强调的是外型上的隐身,并不多涉及航电。隐身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其理念应该贯穿于第五代战斗机设计的始终,同时,隐身的成败,又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所决定,小到一个铆钉,一个接缝,大到一个座舱盖,需要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但追求背后反映的,却是需求,技术和成本等各种条件的权衡。那么在隐身特性上,相对于第四代战斗机来说,五代机的入门标准是什么?我以为就是内置弹仓和一定的外形修型,满足了这两个基本的条件,就可以说隐身入门了。
    接下来抛出两个观点:
1.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而言,设计具有相当战斗效能的典型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必然是双发重型的。
2.现有技术条件下,第五代双发空优型的战斗机很难被改造成多用途,或者说其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
    第一个观点不难理解,以美国的发动机技术,设计的单发多用途五代机F35尚且偏于重型,其它国家短时间内无法获得与之相当的大推力发动机,只能采用双发,可以设想比较一下,如果典型的双发四代中型机比如欧洲双风,超级大黄蜂之类,武器由外挂改为内置弹仓,结构上的增加必然导致成为重型机。至于第二个观点,四代机武器外挂,可以通过加强部分结构强度,增加航电功能,很容易由空优改成多用途,而五代机追求隐身气动一体化设计,必需要内置弹仓,弹仓的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空优型来说,为了追求隐身和超巡,机动性的最大化平衡,两个发动机通常采用窄间距或者无间距布置,在最可利用的机腹部位就不能布置大型弹仓,导致无法使用大型的空对面武器。而多用途型的发动机可以采用宽间距布置,以获得机腹的大容量弹仓。顺带一提,对超巡而言,超音速条件下,随着发动机之间间距的增加,阻力开始增加,到大约0.5个发动机直径间距的时候,阻力增加到最大然后又开始下降,间距到1个发动机直径时阻力下降到接近无间距时阻力,此时对超巡并无太大影响。而亚音速条件下,宽间距的阻力还是要略大于窄间距,但是可以通过整体的气动设计来弥补。宽间距布置的主要问题在于隐身,由于无法有效地利用水平方向上较大的弯曲形成S型进气道来遮掩发动机扇叶,只能更多采用垂直方向上的S型进气道,要达到比较好的遮掩效果,对于整个进气道的长度有较高的要求。
yf23-8.GIF  
yf23进气道1.jpg
    这是yf23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进气道自进气口开始向内、向上弯曲,整个进气道相当的长,这也造成yf23整个机身被拉得很长。yf23是宽间距的发动机布置,进气道主要还是依靠向上弯曲形成S型,最终仍然需要较长的进气道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遮掩效果,对于进气道主要只能向上弯曲的宽间距发动机布置来说,进气道的长度直接决定了是否应该采用S型进气道。
    接受了这两个观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T50的情况。鉴于俄罗斯目前的情况,不可能像中美那样,有足够的资源开发两种构型的五代机,只能集中力量发展一种,选择多用途的五代机显然更具有效费比,两个发动机采用宽间距布置也就顺理成章,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只发展多用途一种五代机,必然要优先强化空战的性能,因此在隐身,超巡和超机动的权衡中,超机动和超巡的重要性就被放到了隐身的前面,在具备了入门的隐身条件之后,T50在强化超机动方面可谓煞费苦心,甚至在常规布局中加入了可动边条,虽然有助于提高机动性,却使得进气口的位置后移,进气道的长度不得不缩小,因而也就无法布置合适的S型进气道,只能采用雷达屏蔽罩这种方式。
T50三视图2.GIF
对比T50和yf23的进气道,能够很明显地看出长度不够。
    接着转进,我国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构型?现阶段,我国应该基于对手,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多用途五代机。我国多用途五代机最大的对手就是F35系列,潜在的对手是T50系列,还有一个不是对手的对手F22,至于周边国家有可能装备的其它低端五代机,可以不作为重点考虑。F35系列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美国基于力量的产物,由于是单发,长于隐身,而超巡,机动性偏弱,T50系列机动性,超巡较强,而隐身偏弱。我国已经有了空优的五代机,对于多用途型的性能权衡,超机动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更合理的性能排序是隐身,超巡,机动。这样面对F35系列,能够凭借超巡,机动方面的优势来压制,面对T50系列,又能以隐身的优势对抗,即便是遇到全面的F22,也能有效地与之周旋。yf23的设计思路值得我国借鉴,当然,没有必要在隐身方面过于激进,yf23为了隐身可以放弃矢量发动机,这就失之偏颇了。T50系列的设计思路也可借鉴,只不过不需要增加可动边条,而是加长进气道,并且采用中国特色的可调式DSI,兼顾高低速,同时鼓包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更好地实现S型进气道,当然其它细节方面的改进还是必须的。
    说到这里,我国多用途五代的身影似乎有点清晰了起来。双发重型,发动机宽间距布置,DSI进气道,考虑到效费比,可能类似T50的构型更加实际,至于yf23的构型,还是可以野望一下。末了,还要补充的是,我国的多用途五代机很可能是串列双座的。基于未来空战模式的前瞻,无人机已经开始入戏,尽管现代战机已经引入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但是面对未来战场庞大的信息流,空优型五代机限于单座,很难分身扮演信息枢纽的角色,而多用途的前座驾驶员专职空战,后座除了操作空对面武器,还能处理地面,海面,空中指挥中心,前线友机和无人机之间的信息沟通,成为未来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信息战关键节点。至此,多用途五代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以往意义上高低搭配的低端,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空优的五代机。



至于无人机的粉墨登场,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影龙无双,暗剑难防------中国未来无人战斗机体系初探四代战机畅谈版水实在太大,还是转到空版吧,终于有时间写点东西,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妥之处,大家轻拍哈。


                                                                   威龙破茧,神雕待孵------中国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展望

     2010岁末,随着中国J20战斗机图片在网络上的华丽登场,广大军迷网友们多年来的企盼终于梦想成真,关于J20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然而其中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款注重于空中优势的制空型战斗机,专为空战而生。那么未来中国的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构型呢,多年潜水的俺,在辞旧迎新之际,试着从一个业余军迷的角度,来稍微野望一番,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正文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现在大家情绪高涨,很多军迷的kc都是白里透红,红里透紫,新飞机出来,少不了要和旧物做一番对比,对于猛禽,闪电,大部分是有褒有贬,但对先于J20一年试飞的俄罗斯T50则纷纷数其不是。俺以为,任何一款军事装备,都是综合需求和自身实际,权衡各方情况得出的结果,设计师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只是三哥甚至ww的设计师。对于已经出现的东西,军迷们更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试着去探究背后的可能,多问问为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高屋建瓴,试图指出如何如何不对,应该怎样怎样,只有这样端正了态度,才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进。
    言归正传。首先还是要重复一遍关于第五代战斗机的定义,俺以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以迟滞对手的信息感知能力,强调己方对信息的掌控能力为目的设计的新一代战斗机,大体上都可以归入第五代战斗机。所谓的4S标准,只是现有技术条件下,达到这种设计目的的一些必要手段,并不一定非要拘泥于这个框架。而且4S标准对于第五代战斗机划分的权重也不尽相同,其中隐身特性是比较一致被认为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划代的直接依据。然而每一种特性其本身也有低中高,入门,进阶,高阶之分,还是拿隐身来说,由于本文主要是着眼于战斗机的构型方面,所以隐身特性也主要强调的是外型上的隐身,并不多涉及航电。隐身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其理念应该贯穿于第五代战斗机设计的始终,同时,隐身的成败,又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所决定,小到一个铆钉,一个接缝,大到一个座舱盖,需要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但追求背后反映的,却是需求,技术和成本等各种条件的权衡。那么在隐身特性上,相对于第四代战斗机来说,五代机的入门标准是什么?我以为就是内置弹仓和一定的外形修型,满足了这两个基本的条件,就可以说隐身入门了。
    接下来抛出两个观点:
1.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而言,设计具有相当战斗效能的典型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必然是双发重型的。
2.现有技术条件下,第五代双发空优型的战斗机很难被改造成多用途,或者说其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
    第一个观点不难理解,以美国的发动机技术,设计的单发多用途五代机F35尚且偏于重型,其它国家短时间内无法获得与之相当的大推力发动机,只能采用双发,可以设想比较一下,如果典型的双发四代中型机比如欧洲双风,超级大黄蜂之类,武器由外挂改为内置弹仓,结构上的增加必然导致成为重型机。至于第二个观点,四代机武器外挂,可以通过加强部分结构强度,增加航电功能,很容易由空优改成多用途,而五代机追求隐身气动一体化设计,必需要内置弹仓,弹仓的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空优型来说,为了追求隐身和超巡,机动性的最大化平衡,两个发动机通常采用窄间距或者无间距布置,在最可利用的机腹部位就不能布置大型弹仓,导致无法使用大型的空对面武器。而多用途型的发动机可以采用宽间距布置,以获得机腹的大容量弹仓。顺带一提,对超巡而言,超音速条件下,随着发动机之间间距的增加,阻力开始增加,到大约0.5个发动机直径间距的时候,阻力增加到最大然后又开始下降,间距到1个发动机直径时阻力下降到接近无间距时阻力,此时对超巡并无太大影响。而亚音速条件下,宽间距的阻力还是要略大于窄间距,但是可以通过整体的气动设计来弥补。宽间距布置的主要问题在于隐身,由于无法有效地利用水平方向上较大的弯曲形成S型进气道来遮掩发动机扇叶,只能更多采用垂直方向上的S型进气道,要达到比较好的遮掩效果,对于整个进气道的长度有较高的要求。
yf23-8.GIF  
yf23进气道1.jpg
    这是yf23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进气道自进气口开始向内、向上弯曲,整个进气道相当的长,这也造成yf23整个机身被拉得很长。yf23是宽间距的发动机布置,进气道主要还是依靠向上弯曲形成S型,最终仍然需要较长的进气道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遮掩效果,对于进气道主要只能向上弯曲的宽间距发动机布置来说,进气道的长度直接决定了是否应该采用S型进气道。
    接受了这两个观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T50的情况。鉴于俄罗斯目前的情况,不可能像中美那样,有足够的资源开发两种构型的五代机,只能集中力量发展一种,选择多用途的五代机显然更具有效费比,两个发动机采用宽间距布置也就顺理成章,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只发展多用途一种五代机,必然要优先强化空战的性能,因此在隐身,超巡和超机动的权衡中,超机动和超巡的重要性就被放到了隐身的前面,在具备了入门的隐身条件之后,T50在强化超机动方面可谓煞费苦心,甚至在常规布局中加入了可动边条,虽然有助于提高机动性,却使得进气口的位置后移,进气道的长度不得不缩小,因而也就无法布置合适的S型进气道,只能采用雷达屏蔽罩这种方式。
T50三视图2.GIF
对比T50和yf23的进气道,能够很明显地看出长度不够。
    接着转进,我国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构型?现阶段,我国应该基于对手,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多用途五代机。我国多用途五代机最大的对手就是F35系列,潜在的对手是T50系列,还有一个不是对手的对手F22,至于周边国家有可能装备的其它低端五代机,可以不作为重点考虑。F35系列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美国基于力量的产物,由于是单发,长于隐身,而超巡,机动性偏弱,T50系列机动性,超巡较强,而隐身偏弱。我国已经有了空优的五代机,对于多用途型的性能权衡,超机动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更合理的性能排序是隐身,超巡,机动。这样面对F35系列,能够凭借超巡,机动方面的优势来压制,面对T50系列,又能以隐身的优势对抗,即便是遇到全面的F22,也能有效地与之周旋。yf23的设计思路值得我国借鉴,当然,没有必要在隐身方面过于激进,yf23为了隐身可以放弃矢量发动机,这就失之偏颇了。T50系列的设计思路也可借鉴,只不过不需要增加可动边条,而是加长进气道,并且采用中国特色的可调式DSI,兼顾高低速,同时鼓包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更好地实现S型进气道,当然其它细节方面的改进还是必须的。
    说到这里,我国多用途五代的身影似乎有点清晰了起来。双发重型,发动机宽间距布置,DSI进气道,考虑到效费比,可能类似T50的构型更加实际,至于yf23的构型,还是可以野望一下。末了,还要补充的是,我国的多用途五代机很可能是串列双座的。基于未来空战模式的前瞻,无人机已经开始入戏,尽管现代战机已经引入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但是面对未来战场庞大的信息流,空优型五代机限于单座,很难分身扮演信息枢纽的角色,而多用途的前座驾驶员专职空战,后座除了操作空对面武器,还能处理地面,海面,空中指挥中心,前线友机和无人机之间的信息沟通,成为未来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信息战关键节点。至此,多用途五代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以往意义上高低搭配的低端,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空优的五代机。



至于无人机的粉墨登场,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影龙无双,暗剑难防------中国未来无人战斗机体系初探
明白,重点是后面半部分,现在的丝带无法进行改进成多功能,现在的丝带外形不行,必须要T50的外形的才是多功能,所以,大家都明白,好了,我们都看过你帖子了,你可以下班去吃饭了,你老板会很满意的
分析得不错,赞一个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1-1-8 19:15


这都啥跟啥啊,不要乱扣帽子行不。如果个人喜好, 更倾向于F/B-23构型, 只不过T50的构型更实际一些罢了,只不过是参考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吧。
回复 2# flyrathabu


    那个,不用把阶级斗争的弦崩那么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别盖帽子,实际上,个人认为T50的长条形弹仓确实比F35那种更适合带对地或对海攻击弹药
killerwm 发表于 2011-1-8 19:33


    我比较烦你们这些人,说的大义凌然的,论坛里前段时间是在四代版,现在是在空版,说的都很为国家,很技术流一般,反应的思路都出奇的一致。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1-1-8 19:15

你过敏了
这种飞机根本不可能。。。。绝对是个比F111还要悲剧的家伙
gypbbmm 发表于 2011-1-8 19:37


    我很过敏,前段时间空版都没几个人发帖子,这种类似言论都在四代版,后来倒鱼倒完了,我再看空版帖子真不少,思路也很广,总结帖刚我发了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审核。

    到底是我过敏还是如何,倒鱼时候爆料帖子也不少,事情没过几天,我死顶这类思路帖子。上层的事情上层算不关我事情,下面的事情草民我自己闹
这样面对F35系列,能够凭借超巡,机动方面的优势来压制,面对T50系列,又能以隐身的优势对抗,即便是遇到全面的F22,也能有效地与之周旋。。。。。。。。。。。。

============================================================

这样的战机,楼主以为很简单么,真当中国有钱啊
回复 1# killerwm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的空战体系是F22加T50。好,我喜欢!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1-1-8 19:41

这个楼主帖子里没提过一句关于研究所之类的话,分析也算有条理,就算有倾向性,了解内情的不过是看看就算,不了解内情的也体会不出来,只会当科普帖子。

因噎废食总是不好的,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gypbbmm 发表于 2011-1-8 19:49


    也是,我个小屁民管这么干什么呢,只是看着觉得心凉,你可以到处去挖挖坟就知道为什么心凉了,从04的坟开始挖,越挖泥越想骂娘的
回复 12# gypbbmm


    忽悠普通军迷呢,你以为这飞机的指标很低么。。。。。这飞机论及技术复杂程度比现在的黑丝根本没差距。。。。中国航空工业什么时候这么牛了。。。。能搞两种丝带了。。。。。
对地对海还是隐轰或者A12那样的专用化的攻击机最好,多用途纯粹是因为没钱。
中国的航空工业啥时候那么牛了?居然能够搞隐身战斗机了!

空版这里好多同类喔!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8 20:23

如果要实现楼主所说的用隐身干掉T50,用机动性干掉F35,肯定是很难。但是楼主提到的牺牲部分隐身性换取更大载弹量与多功能性,我感觉比较靠谱。   
黑丝的空优特征比较明显,限于隐身等要求,又不太可能外挂,它的载弹量究竟如何,改造潜力多大,都是未知数。所以有些探讨也是正常的啊。
至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这个水太深,俺说不清楚
回复 17# gypbbmm


    直接搞一个攻击机或者战轰不就行了。。。。。用得着要在空战中两个都搞定吗,能在空战中既能搞定T50,又能搞定35的玩意。。。。。还要多用途,你说咋办?
回复 17# gypbbmm


    还有,踹门任务跟载弹量的关系未必很大。。。。我们又不是美国空军,万事空军全干完。。。。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8 20:43

我描述的东东和战轰确实比较像······
踹门任务,有些时候必须要重磅炸弹,就F22最大带个1000kg级的jdam,未必够用吧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8 20:44

另外,FA-22的昙花一现类比一下可以看出,丝带空优改对地效果未必靠谱
gypbbmm 发表于 2011-1-8 20:51


    A12和X32现在看来配合黑丝效果更好
神雕侠侣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8 20:56

我感觉最好的是无人机······
gypbbmm 发表于 2011-1-8 21:05


    看X47的表现了
LZ言之有物,辛苦了。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8 21:08


    应该是看山寨版的表现了
看来还是山寨27有前途,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