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边境防御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6:04
http://club.sohu.com/read_elite.php?b=history&a=2707494



预备队问题

在很长时间里,罗马帝国一直缺乏由中央控制的战略预备队。

奥古斯都在公元14年驾崩时所留下的25个军团都被分派到遥远帝国边境线上,而内部省份如西班牙是不驻扎军团的。但就是如此,25个军团的数量对于帝国漫长的边境线仍然是杯水车薪,帝国只好征召大量的辅助军以作为补充。仅有的中央预备队就是驻扎在意大利与罗马城的9个禁卫军大队,这些部队虽然非常精锐但数量太少(只有4500人),感觉更像是皇帝贴身卫队而不是帝国的战略预备队。

很多西方的军事历史学家谴责奥古斯都的政策是短视的,是对帝国经济的一种妥协,使得由军团、辅助军和碉堡所组成的薄弱防线很容易被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入侵轻易刺穿。而别的的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结果完全由于元首制度的收缩性财政政策与军队的小规模。在塞韦鲁斯皇帝大规模扩军之前,整个帝国长达6400公里的边境线却只有30万士兵进行守卫,可以想象,帝国的边境是多么虚弱。两派关于“防御的困境“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争论的议题是:是应该在投入所有力量进行边境防御,确保在边境线就阻止住入侵者;还是应该进行纵深防御,在领土纵深内与入侵者进行决战,用决战模式摧毁敌人。显然后者需要依赖大量的中央预备队以进行机动防御,但是这种防御政策会将边境省份完全暴露给入侵者。然而,认为帝国应该拥有中央预备队的人却明显的忽视了一点,后期帝国拥有强大的中央预备队,并且在边境上也驻有许多军队,但最终还是没有避免崩溃的命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3世纪晚期,驻扎在米兰的用来进行机动防御的帝国中央预备队却仍然以重步兵作为主力。在那时,携带辎重的军团就算是在最好的公路上一天也不可能行进超过24公里。西方史学家的研究资料让人感到十分吃惊,从罗马出发的中央预备队要走67天才能到达莱茵河前线,而要到达叙利亚地区的安条克竟然要通过124天的艰苦的陆上行军。


与现代人的想法相反,罗马帝国并不常使用地中海的海运来进行军队调动。罗马军队尽量避免海上运输,这样做可能是避免冒险。因为古代航行技术的限制,甚至在从四月到十月这样的适航季节,地中海的海况对于航行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但就算利用海运,从帝国的中心地区到达叙利亚还是需要55天,这种速度虽然比陆上交通要快,但仍然是缓慢的,不能满足帝国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不应该建立中央预备队,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及时到达事发地区。

因为没有中央预备队,罗马帝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就是从平静的防线上抽调部队派往被入侵的前线,这种做法产生了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如果同时另一条边境出事的话,怎么办?图密善皇帝就由于达契亚的入侵而召回了一些军团,导致阿格里克拉最终没有完成对不列颠北部的征服。不过幸运的是,在三世纪以前超过一处的边境线遭到严重的入侵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事实上,在帝国早期,绝大多数军团通常不驻扎在固定的前线,而是由辅助军固定驻扎的。军团的这种做法也方便军团能够在入侵者入侵内部省份之前提前反应。

帝国早期不设预备队,尤其是驻扎在意大利的预备队,也有一个很有力的政治原因。军团的司令官自马略改革后对部队的控制力加强,当发生大的国内动乱时,军团的司令官就成了潜在的皇位争夺者,从公元89年的赛特尼鲁斯到公元175年卡休斯都证明了这一点。甚至是那些没有任何政治野心的将军,在公元68到69的四帝内战期间,也在潜意识里对皇位起了觊觎之心。而从3世纪初开始,将军被军团拥立为帝的事更是频繁发生。

塞韦鲁斯皇帝在打赢了193——197年间的内战成功登上皇位后,将作恶多端的禁卫军撤编,代之以一个新成立的15000人的军团——第二帕提亚军团驻守意大利,驻扎地罗马城周边地区,这个军团就是第一支正式预备队。到了公元260年,加里乌斯皇帝又创建了一只全新的战略预备队,并让其驻扎在米兰。这支预备队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机动预备部队,其全部由骑兵组成,这些骑兵部队从许多军团抽调而来。当这支预备队创立之时,加里乌斯皇帝已失去了帝国大多数地区的控制,而这时多瑙河防线已经崩溃,蛮族正在入侵意大利,因此米兰其实已经处于前线了。到了公元4世纪,戴克里先皇帝将罗马军队正式分成前线守备军与中央控制的机动军,这一做法彻底宣告了延续了几百年了马略开创的军团体制的覆灭。而康斯坦丁大帝更是将机动军完全集中在几个重要城市,并且将其扩编至150000
人之多。但此时,就算有如此庞大的预备队也无法防御如潮水般涌进帝国的蛮族了。

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

对于罗马帝国来说,在公元1世纪晚期和2世纪,莱茵河与上多瑙河是对帝国的防御至关重要的两处前线。莱茵河是一条很好的天然防线,流速很快。其自上游而下,很快就进入了的咽喉一样的深深的峡谷之内,适合于罗马的内河舰队巡逻。多瑙河在罗特威尔与莱茵河相交汇,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天然有效的河流障碍。

两条河的上游在冬季都常处于冰冻期而在夏天的干旱期由极度的收缩,这种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内河舰队常常无法沿河巡逻,也让野蛮人很容易就大规模穿河而过,更让人忧虑的事,多瑙河上游北方方向的莱茵河支流奈卡河流域很容易被入侵的野蛮人当作入侵的通道。这块地方位于现在德国的西南角,这块地方群山环抱,厚厚的黑森林直到今天仍然覆盖着这里的大多数区域,因为这种复杂的地形,因此这里也很难进行巡逻。这片地区的存在让奥古斯都临死前的遗言“仅守帝国的前线”无法真正得到实现,所以在奥古斯都死后,提比留斯皇帝就将防线向东推进,把整片地区包在防线以内,这样做不仅切断了这条位于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进入帝国内部的通道,还附带的将整条防线缩短到270公里。

自奥古斯都起至弗拉文王朝,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只有弗拉文王朝的三个皇帝韦伯芗、提图斯、图密善第一次有时间,有精力,并且愿意全面整顿整条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

在公元69-70年间的内战时期,当时很多驻扎在防线上的部队在高卢发生了叛变,内战结束后,韦伯芗皇帝开始重新有系统的组织整条防线上的防御工作,他将军团营地分成几个部分以避免过去那种众多的士兵处于一个将军的指挥之下的这种局面,他还将防线上的过去由原木与泥浆建成的堡垒用石头重建。另一方面他命令吞并整个黑森林地区使得整条防线东移至莱茵河东岸,这条防线从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沿莱茵河向西北延伸,在安德奈茨结束,整条防线在图密善时代又经过大规模营建,得到了加强,但是防线北部仍是极不稳固的。

图密善在公元83年发动了针对日耳曼查提部落的战争,这个部落在塔西陀的著作中被大为奚落。这场战争中帝国将整条防线缓慢而系统地再次向东大规模延伸,在南部与韦伯芗的黑森林防线相连接,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这条防线十分注意依赖自然地形以增加防线的防御能力,特别是将这条防线放在了taunus山脉和main河上,造成了了两个大弯曲部,使得整条防线形成了一个向西南倾斜的“Z”字形。这条防线的最终建成标志着帝国过的力量深入到了中德。防线上弯曲部内的main河冲积平原非常肥沃,对于驻扎此地防御者的补给很有利。到了安东宁王朝时代(涅尔瓦至奥勒留)面对越来越猛烈的蛮族入侵,帝国开始对整条防线进行堡垒化建设,并且还开始修建从美茵茨到雷根斯堡的帝国公路,而在此之前,这条所谓的防线喝多地方从实质上来说只是一条边界而已。到了公元2世纪,整条防线的堡垒化建设与公路建设全部完成。有赖于这条防线的,防线后的广大地区也基本完成了罗马化,虽然没有大城市,但这片地区也繁荣了起来。除了经济的增长,这个地区也逐渐完成了军事化。大量的军团驻扎在这片地区,而防线上也大量开始修建防守塔,这种防守塔起初用原木建设,后来大部采用石料。防守塔一般有两人驻守,建设的密度非常高,每530米就有一个,防守塔之间由战壕相连。在哈德良时代,为了完全阻断任何穿越防线的行为又增加了木栅栏,虽然没有哈德良城墙那么有效,但仍很大程度上牵制和减缓了入侵者与走私者的行动。

整条防线完全是由辅助军大队所驻扎(野战军团集中驻扎于防线附近的城市,如雷根斯堡,而不是防线本身)。沿着防线,每8公里就有一个辅助军所驻扎的堡垒,这些堡垒大多数用石材筑成。整条防线长达480公里,建有超过60个驻军堡垒与900个防守塔,这个密度大大高于哈德良城墙。

到了3世纪,整条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最终于公元260年放弃,恢复到了奥古斯都时期的状态。

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

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帝国就完全占领了所有从阿尔卑斯南麓至黑海的多瑙河地区,于是就此形成了帝国在欧洲最长的陆地边界。防线后的广大地区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帝国最不发达的地区,缺乏城镇,几乎没有商业,农业经济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而文化上还是高卢—不列颠文化。虽然在经济与文化上这片地方对帝国几乎毫无用处,然而在地缘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片地区不仅控制着通向意大利的大多数道路,可以说是意大利的东大门,还是帝国东西部联系的唯一陆上通道。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对于防御蛮族入侵如此重要以至它的丢失预示了西部帝国的崩溃。

奥古斯都晚起开始,这片地区在行政上开始设省而治,慢慢的,整个地区变成了帝国军队主要的兵力来源地,并且还诞生了帝国晚期的许多著名皇帝,如奥勒良与君士坦丁。好像在莱茵河一样,奥古斯都开始并不打算停止在多瑙河南岸与西岸的征服行动。然而,在公元6年,潘洛尼亚与达尔马提亚爆发大规模反叛后,所有计划占据波西米亚的(在西欧是建设延易北河至北海防线)计划不得不停止,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就此形成。公元9年,瓦卢斯灾难后,奥古斯都最终停止征服行动,并防线全面戒备。在公元1世纪时,整条防线只有六个军团驻守,在意大利的东大门达尔马提亚省驻有两个。整个防线上的军团数量要少于莱茵河上的八个军团。

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以外,罗马帝国还充分运用外交手段(这一直是罗马帝国防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化各种游牧部落,使他们对帝国的危害减到最小。帝国还常常付钱给很多部落让他们不断威胁达契亚以牵制达契亚对罗马帝国的侵扰。然而外交政策并不是常常有效的。

从奥古斯都起,整个多瑙河防线就不断遭到各种游牧民族入侵,当公元85年德凯巴卢斯变成达契亚国王后,达契亚的战争潜力很快就被动员起来,顿时,达契亚变成了多瑙河防线上最强大的敌人。达契亚的不断大规模穿过多瑙河入侵潘洛尼亚,图密善开始反击虽然很快就将达契亚人赶回多瑙河以北,但公元87年发生了一场军事灾难,第五军团被达契亚人包围,全军覆没;次年,罗马人在新禁卫军长官泰提乌斯·尤利亚努斯的率领下突破了塔佩伊关隘,可是由于马可曼尼人、夸地人和斯维比人沿着整个莱茵河边境发动的骚扰性的进攻,这次胜利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公元89年又爆发了赛特留斯起义,图密善反击达
契亚的战争只能草草叫停,帝国不得不在对德凯巴卢斯有利的条件下签订了和平条约:德凯巴卢斯向帝国称臣,但帝国每年要为此付一笔年金给他作为回报,还要借给他大批工匠帮助他修筑其首都,这份协议的签署表明达契亚才是这场战争最初的胜利者。随后几年,游牧部落的里的萨尔马提亚人与亚兹格斯人也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并在公元92年重创第21军团。此后十多年多瑙河防线变成了帝国最麻烦的前线,罗马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境地,与达契亚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战。图拉真大帝上台后,准备彻底解决多瑙河边境问题。公元100年,图拉真都在调兵遣将,大量来自高卢、日耳曼、不列颠甚至小亚细亚一代的部队都被陆续调至多瑙河前线。公元101年,图拉真正是发动了对达契亚的征服战争,战争持续了6年,罗马人经过惨重的伤亡(可能超过了一万),终于完全征服了达契亚,彻底干掉了与罗马为敌百年的宿敌。
达契亚的完全占领大大改变多瑙河前线现状,它造成了一块巨大的深入到游牧民族世界里的突出部,将整条防线拉长到560公里。东、西、北三面都是萨尔马提亚-日耳曼蛮族部落,达契亚就像幽黯之海中的一块岩石,不得不忍受着四面八方狂风暴雨的冲蚀。罗马人为了经济(境内丰富的金银矿)和战略(保护多瑙河南岸地区)上的理由需要在达契亚居留下来,还不得不忍受高额的驻军开支(四个军团驻扎在这个补给困难,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将整个行省运作的象一座兵营,或者说,是一家军事采矿公司。公元270年,当罗马帝国在3世纪的危机中似乎行将崩溃,正痛苦挣扎之时,达契亚行省因为防务开支浩繁,被捉襟见肘的帝国政府终于放弃了——罗马人在河北的统治持续了仅约164年

公元162年罗马帝国再次入侵美索不达米亚,这场战争不仅在战后带来了一场差点摧毁了整个帝国的瘟疫,还因为抽调了大量莱茵与多瑙防线上的军团而使防线变得非常虚弱。马可曼尼人、夸地人、亚兹格斯人当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她们轻松就穿过多瑙河防线,绕过防守严密的堡垒,进入到意大利。公元167年,竟然围攻的里雅斯特,这是260年来,意大利本土第一
次被蛮族入侵。不仅如此蛮族的一支穿过巴尔干蹂躏了半个希腊。面对危局,马克·奥勒留只得暂不去管已在帝国蔓延开来的瘟疫问题,迅速做出反应,立刻从角斗士里征召了两个新军团,因为财政困难,奥勒留只好将宫殿里的装饰品拆下来卖掉当作军费。经过艰苦且长时间的奋战后,奥勒留终于将这些越界的蛮族再次赶回河北。在经历了这次危机后,奥勒留打算仿照图拉真发动预防性战争,将马可曼尼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地盘(大概现在的捷克与斯洛伐克一带)纳入到帝国版图之内,在那里新建两个省份。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了,帝国边界将推进到苏台德与喀尔巴阡山脉一代,使蛮族人远离多瑙河南岸。但公元175年叙利亚发生了大规模反叛,奥勒留只好将这个计划搁置下来,五年后,奥勒留病逝,这个伟大的计划永远都没有得以实现。

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在三世纪的危机中成为帝国抵抗蛮族入侵最为重要的一条防线,在日后的危机中越来越凸现了这条防线对帝国的重要性。

非洲、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

罗马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北非有着漫长的沙漠边界。罗马帝国在亚洲边界得敌人最为强大,不仅有零星的阿拉伯人还有强大的帕提亚帝国,之后是更为可怕的萨珊帝国。在非洲,罗马人面对的敌人就弱的多,只是在利比亚沙漠一带有人口很少柏柏尔人时常侵扰,至于埃及,这个帝国在非洲最为富庶的省份几乎从未受到威胁,只有来自东北非的努比亚人偶尔会骚扰边境,但他们太过于弱小,根本不是罗马帝国的对手。

罗马帝国在非洲的领土非常狭长,南北纵深至只有160公里左右,唯一的例外就是埃及,帝国在埃及的领土深入到了现今苏丹北部一带,不过其南北纵深也只有200多公里而已,但是这块领土的东西长达1000多公里,不过由于这条边境面对这是浩瀚的非洲沙漠,而不是欧洲那样面对着野蛮人的领地,所以整个北非边境是帝国最安静的前线,200多年来,只有一个军团驻扎于此。由于濒临地中海、土地肥沃,又不用担心蛮族入侵,因此整个北非灌溉农业非常发达,商业也相当繁荣,帝国半数以上的小麦与绝大部分橄榄油需要都有北非来满足。正如约瑟夫斯在他的书中写道“北非养活了罗马城并乐意向他缴税,但只有一个军团驻扎于此”。直到公元409年,当时的东、西方皇帝提奥多西2世与霍诺李乌斯仍亲自写信过问北非事务,可见北非对于帝国的重要性

整个北非唯一需要防御的就是从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地区)到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西北部)这小片区域,唯一的一个军团就驻扎着这里。因为这片地方生活着当时北非很强大的一个游牧部落——柏柏尔人,他们一般穿过埃特拉斯山谷向迦太基方向进攻。为了防备他们,帝国再次动员力量修建了一道高4.5米伴有防守塔的的城墙,这道城墙完全封锁了整个山谷地带,有效的阻止了柏柏尔人的入侵。

现代考古专家们已经基本确定罗马帝国在北非的整个防御系统的位置。整套防御系统因为地域过于广大,所以从东到西,由三条不相联的防线组成,他们分别是的黎波里防线与努米底亚防线保护的是迦太基省;毛利塔利亚防线保护的是阿尔及利亚海滨区。所有防线的修筑是哈德良皇帝在公元127年巡视驻北非的第三军团时下令修建的。到了塞韦鲁斯皇帝时代,塞韦鲁斯为了将加强对非洲内陆的控制,下令越过防线在远离海岸480公里的沙漠中修建大型堡垒供军团驻扎,堡垒于公元200年建成,但是63年后堡垒就被放弃。

在韦伯芗皇帝开始吞并罗马在中东(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的附庸国前,罗马在中东其实没有什么防线。但当图拉真公元106年吞并约旦后,罗马就必须认真考虑这些新吞并领土的防御问题了,因此,图拉真命令修建一条从亚喀巴湾东北(红海伸向东北方的海湾,在阿拉伯半岛和西奈半岛之间)到大马士革的军用公路,公路两旁修建了一系列的驻兵堡垒,而整条公路用骑兵巡逻,这便是最早的中东防线,塞韦鲁斯上台后,下令将防线东移80公里以与北方用来防御帕提亚的防线相连。在塞韦鲁斯吞并尚美索不达米亚后,一条新的中东防线形成,这条新的防线从亚喀巴湾沿着幼发拉底河的支流卡布河向东北方向延伸,在杜拉幼洛普斯(这里有一座驻军堡垒)穿过幼发拉底河在向北穿过底格里斯河深入到亚美尼亚,最后抵达黑海。这条防线在三世纪末被完全废弃。http://club.sohu.com/read_elite.php?b=history&a=2707494



预备队问题

在很长时间里,罗马帝国一直缺乏由中央控制的战略预备队。

奥古斯都在公元14年驾崩时所留下的25个军团都被分派到遥远帝国边境线上,而内部省份如西班牙是不驻扎军团的。但就是如此,25个军团的数量对于帝国漫长的边境线仍然是杯水车薪,帝国只好征召大量的辅助军以作为补充。仅有的中央预备队就是驻扎在意大利与罗马城的9个禁卫军大队,这些部队虽然非常精锐但数量太少(只有4500人),感觉更像是皇帝贴身卫队而不是帝国的战略预备队。

很多西方的军事历史学家谴责奥古斯都的政策是短视的,是对帝国经济的一种妥协,使得由军团、辅助军和碉堡所组成的薄弱防线很容易被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入侵轻易刺穿。而别的的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结果完全由于元首制度的收缩性财政政策与军队的小规模。在塞韦鲁斯皇帝大规模扩军之前,整个帝国长达6400公里的边境线却只有30万士兵进行守卫,可以想象,帝国的边境是多么虚弱。两派关于“防御的困境“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争论的议题是:是应该在投入所有力量进行边境防御,确保在边境线就阻止住入侵者;还是应该进行纵深防御,在领土纵深内与入侵者进行决战,用决战模式摧毁敌人。显然后者需要依赖大量的中央预备队以进行机动防御,但是这种防御政策会将边境省份完全暴露给入侵者。然而,认为帝国应该拥有中央预备队的人却明显的忽视了一点,后期帝国拥有强大的中央预备队,并且在边境上也驻有许多军队,但最终还是没有避免崩溃的命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3世纪晚期,驻扎在米兰的用来进行机动防御的帝国中央预备队却仍然以重步兵作为主力。在那时,携带辎重的军团就算是在最好的公路上一天也不可能行进超过24公里。西方史学家的研究资料让人感到十分吃惊,从罗马出发的中央预备队要走67天才能到达莱茵河前线,而要到达叙利亚地区的安条克竟然要通过124天的艰苦的陆上行军。


与现代人的想法相反,罗马帝国并不常使用地中海的海运来进行军队调动。罗马军队尽量避免海上运输,这样做可能是避免冒险。因为古代航行技术的限制,甚至在从四月到十月这样的适航季节,地中海的海况对于航行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但就算利用海运,从帝国的中心地区到达叙利亚还是需要55天,这种速度虽然比陆上交通要快,但仍然是缓慢的,不能满足帝国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不应该建立中央预备队,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及时到达事发地区。

因为没有中央预备队,罗马帝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就是从平静的防线上抽调部队派往被入侵的前线,这种做法产生了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如果同时另一条边境出事的话,怎么办?图密善皇帝就由于达契亚的入侵而召回了一些军团,导致阿格里克拉最终没有完成对不列颠北部的征服。不过幸运的是,在三世纪以前超过一处的边境线遭到严重的入侵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事实上,在帝国早期,绝大多数军团通常不驻扎在固定的前线,而是由辅助军固定驻扎的。军团的这种做法也方便军团能够在入侵者入侵内部省份之前提前反应。

帝国早期不设预备队,尤其是驻扎在意大利的预备队,也有一个很有力的政治原因。军团的司令官自马略改革后对部队的控制力加强,当发生大的国内动乱时,军团的司令官就成了潜在的皇位争夺者,从公元89年的赛特尼鲁斯到公元175年卡休斯都证明了这一点。甚至是那些没有任何政治野心的将军,在公元68到69的四帝内战期间,也在潜意识里对皇位起了觊觎之心。而从3世纪初开始,将军被军团拥立为帝的事更是频繁发生。

塞韦鲁斯皇帝在打赢了193——197年间的内战成功登上皇位后,将作恶多端的禁卫军撤编,代之以一个新成立的15000人的军团——第二帕提亚军团驻守意大利,驻扎地罗马城周边地区,这个军团就是第一支正式预备队。到了公元260年,加里乌斯皇帝又创建了一只全新的战略预备队,并让其驻扎在米兰。这支预备队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机动预备部队,其全部由骑兵组成,这些骑兵部队从许多军团抽调而来。当这支预备队创立之时,加里乌斯皇帝已失去了帝国大多数地区的控制,而这时多瑙河防线已经崩溃,蛮族正在入侵意大利,因此米兰其实已经处于前线了。到了公元4世纪,戴克里先皇帝将罗马军队正式分成前线守备军与中央控制的机动军,这一做法彻底宣告了延续了几百年了马略开创的军团体制的覆灭。而康斯坦丁大帝更是将机动军完全集中在几个重要城市,并且将其扩编至150000
人之多。但此时,就算有如此庞大的预备队也无法防御如潮水般涌进帝国的蛮族了。

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

对于罗马帝国来说,在公元1世纪晚期和2世纪,莱茵河与上多瑙河是对帝国的防御至关重要的两处前线。莱茵河是一条很好的天然防线,流速很快。其自上游而下,很快就进入了的咽喉一样的深深的峡谷之内,适合于罗马的内河舰队巡逻。多瑙河在罗特威尔与莱茵河相交汇,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天然有效的河流障碍。

两条河的上游在冬季都常处于冰冻期而在夏天的干旱期由极度的收缩,这种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内河舰队常常无法沿河巡逻,也让野蛮人很容易就大规模穿河而过,更让人忧虑的事,多瑙河上游北方方向的莱茵河支流奈卡河流域很容易被入侵的野蛮人当作入侵的通道。这块地方位于现在德国的西南角,这块地方群山环抱,厚厚的黑森林直到今天仍然覆盖着这里的大多数区域,因为这种复杂的地形,因此这里也很难进行巡逻。这片地区的存在让奥古斯都临死前的遗言“仅守帝国的前线”无法真正得到实现,所以在奥古斯都死后,提比留斯皇帝就将防线向东推进,把整片地区包在防线以内,这样做不仅切断了这条位于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进入帝国内部的通道,还附带的将整条防线缩短到270公里。

自奥古斯都起至弗拉文王朝,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只有弗拉文王朝的三个皇帝韦伯芗、提图斯、图密善第一次有时间,有精力,并且愿意全面整顿整条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

在公元69-70年间的内战时期,当时很多驻扎在防线上的部队在高卢发生了叛变,内战结束后,韦伯芗皇帝开始重新有系统的组织整条防线上的防御工作,他将军团营地分成几个部分以避免过去那种众多的士兵处于一个将军的指挥之下的这种局面,他还将防线上的过去由原木与泥浆建成的堡垒用石头重建。另一方面他命令吞并整个黑森林地区使得整条防线东移至莱茵河东岸,这条防线从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沿莱茵河向西北延伸,在安德奈茨结束,整条防线在图密善时代又经过大规模营建,得到了加强,但是防线北部仍是极不稳固的。

图密善在公元83年发动了针对日耳曼查提部落的战争,这个部落在塔西陀的著作中被大为奚落。这场战争中帝国将整条防线缓慢而系统地再次向东大规模延伸,在南部与韦伯芗的黑森林防线相连接,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这条防线十分注意依赖自然地形以增加防线的防御能力,特别是将这条防线放在了taunus山脉和main河上,造成了了两个大弯曲部,使得整条防线形成了一个向西南倾斜的“Z”字形。这条防线的最终建成标志着帝国过的力量深入到了中德。防线上弯曲部内的main河冲积平原非常肥沃,对于驻扎此地防御者的补给很有利。到了安东宁王朝时代(涅尔瓦至奥勒留)面对越来越猛烈的蛮族入侵,帝国开始对整条防线进行堡垒化建设,并且还开始修建从美茵茨到雷根斯堡的帝国公路,而在此之前,这条所谓的防线喝多地方从实质上来说只是一条边界而已。到了公元2世纪,整条防线的堡垒化建设与公路建设全部完成。有赖于这条防线的,防线后的广大地区也基本完成了罗马化,虽然没有大城市,但这片地区也繁荣了起来。除了经济的增长,这个地区也逐渐完成了军事化。大量的军团驻扎在这片地区,而防线上也大量开始修建防守塔,这种防守塔起初用原木建设,后来大部采用石料。防守塔一般有两人驻守,建设的密度非常高,每530米就有一个,防守塔之间由战壕相连。在哈德良时代,为了完全阻断任何穿越防线的行为又增加了木栅栏,虽然没有哈德良城墙那么有效,但仍很大程度上牵制和减缓了入侵者与走私者的行动。

整条防线完全是由辅助军大队所驻扎(野战军团集中驻扎于防线附近的城市,如雷根斯堡,而不是防线本身)。沿着防线,每8公里就有一个辅助军所驻扎的堡垒,这些堡垒大多数用石材筑成。整条防线长达480公里,建有超过60个驻军堡垒与900个防守塔,这个密度大大高于哈德良城墙。

到了3世纪,整条莱茵河与上多瑙河防线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最终于公元260年放弃,恢复到了奥古斯都时期的状态。

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

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帝国就完全占领了所有从阿尔卑斯南麓至黑海的多瑙河地区,于是就此形成了帝国在欧洲最长的陆地边界。防线后的广大地区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帝国最不发达的地区,缺乏城镇,几乎没有商业,农业经济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而文化上还是高卢—不列颠文化。虽然在经济与文化上这片地方对帝国几乎毫无用处,然而在地缘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片地区不仅控制着通向意大利的大多数道路,可以说是意大利的东大门,还是帝国东西部联系的唯一陆上通道。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对于防御蛮族入侵如此重要以至它的丢失预示了西部帝国的崩溃。

奥古斯都晚起开始,这片地区在行政上开始设省而治,慢慢的,整个地区变成了帝国军队主要的兵力来源地,并且还诞生了帝国晚期的许多著名皇帝,如奥勒良与君士坦丁。好像在莱茵河一样,奥古斯都开始并不打算停止在多瑙河南岸与西岸的征服行动。然而,在公元6年,潘洛尼亚与达尔马提亚爆发大规模反叛后,所有计划占据波西米亚的(在西欧是建设延易北河至北海防线)计划不得不停止,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就此形成。公元9年,瓦卢斯灾难后,奥古斯都最终停止征服行动,并防线全面戒备。在公元1世纪时,整条防线只有六个军团驻守,在意大利的东大门达尔马提亚省驻有两个。整个防线上的军团数量要少于莱茵河上的八个军团。

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以外,罗马帝国还充分运用外交手段(这一直是罗马帝国防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化各种游牧部落,使他们对帝国的危害减到最小。帝国还常常付钱给很多部落让他们不断威胁达契亚以牵制达契亚对罗马帝国的侵扰。然而外交政策并不是常常有效的。

从奥古斯都起,整个多瑙河防线就不断遭到各种游牧民族入侵,当公元85年德凯巴卢斯变成达契亚国王后,达契亚的战争潜力很快就被动员起来,顿时,达契亚变成了多瑙河防线上最强大的敌人。达契亚的不断大规模穿过多瑙河入侵潘洛尼亚,图密善开始反击虽然很快就将达契亚人赶回多瑙河以北,但公元87年发生了一场军事灾难,第五军团被达契亚人包围,全军覆没;次年,罗马人在新禁卫军长官泰提乌斯·尤利亚努斯的率领下突破了塔佩伊关隘,可是由于马可曼尼人、夸地人和斯维比人沿着整个莱茵河边境发动的骚扰性的进攻,这次胜利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公元89年又爆发了赛特留斯起义,图密善反击达
契亚的战争只能草草叫停,帝国不得不在对德凯巴卢斯有利的条件下签订了和平条约:德凯巴卢斯向帝国称臣,但帝国每年要为此付一笔年金给他作为回报,还要借给他大批工匠帮助他修筑其首都,这份协议的签署表明达契亚才是这场战争最初的胜利者。随后几年,游牧部落的里的萨尔马提亚人与亚兹格斯人也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并在公元92年重创第21军团。此后十多年多瑙河防线变成了帝国最麻烦的前线,罗马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境地,与达契亚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战。图拉真大帝上台后,准备彻底解决多瑙河边境问题。公元100年,图拉真都在调兵遣将,大量来自高卢、日耳曼、不列颠甚至小亚细亚一代的部队都被陆续调至多瑙河前线。公元101年,图拉真正是发动了对达契亚的征服战争,战争持续了6年,罗马人经过惨重的伤亡(可能超过了一万),终于完全征服了达契亚,彻底干掉了与罗马为敌百年的宿敌。
达契亚的完全占领大大改变多瑙河前线现状,它造成了一块巨大的深入到游牧民族世界里的突出部,将整条防线拉长到560公里。东、西、北三面都是萨尔马提亚-日耳曼蛮族部落,达契亚就像幽黯之海中的一块岩石,不得不忍受着四面八方狂风暴雨的冲蚀。罗马人为了经济(境内丰富的金银矿)和战略(保护多瑙河南岸地区)上的理由需要在达契亚居留下来,还不得不忍受高额的驻军开支(四个军团驻扎在这个补给困难,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将整个行省运作的象一座兵营,或者说,是一家军事采矿公司。公元270年,当罗马帝国在3世纪的危机中似乎行将崩溃,正痛苦挣扎之时,达契亚行省因为防务开支浩繁,被捉襟见肘的帝国政府终于放弃了——罗马人在河北的统治持续了仅约164年

公元162年罗马帝国再次入侵美索不达米亚,这场战争不仅在战后带来了一场差点摧毁了整个帝国的瘟疫,还因为抽调了大量莱茵与多瑙防线上的军团而使防线变得非常虚弱。马可曼尼人、夸地人、亚兹格斯人当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她们轻松就穿过多瑙河防线,绕过防守严密的堡垒,进入到意大利。公元167年,竟然围攻的里雅斯特,这是260年来,意大利本土第一
次被蛮族入侵。不仅如此蛮族的一支穿过巴尔干蹂躏了半个希腊。面对危局,马克·奥勒留只得暂不去管已在帝国蔓延开来的瘟疫问题,迅速做出反应,立刻从角斗士里征召了两个新军团,因为财政困难,奥勒留只好将宫殿里的装饰品拆下来卖掉当作军费。经过艰苦且长时间的奋战后,奥勒留终于将这些越界的蛮族再次赶回河北。在经历了这次危机后,奥勒留打算仿照图拉真发动预防性战争,将马可曼尼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地盘(大概现在的捷克与斯洛伐克一带)纳入到帝国版图之内,在那里新建两个省份。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了,帝国边界将推进到苏台德与喀尔巴阡山脉一代,使蛮族人远离多瑙河南岸。但公元175年叙利亚发生了大规模反叛,奥勒留只好将这个计划搁置下来,五年后,奥勒留病逝,这个伟大的计划永远都没有得以实现。

中部与下多瑙河防线在三世纪的危机中成为帝国抵抗蛮族入侵最为重要的一条防线,在日后的危机中越来越凸现了这条防线对帝国的重要性。

非洲、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

罗马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北非有着漫长的沙漠边界。罗马帝国在亚洲边界得敌人最为强大,不仅有零星的阿拉伯人还有强大的帕提亚帝国,之后是更为可怕的萨珊帝国。在非洲,罗马人面对的敌人就弱的多,只是在利比亚沙漠一带有人口很少柏柏尔人时常侵扰,至于埃及,这个帝国在非洲最为富庶的省份几乎从未受到威胁,只有来自东北非的努比亚人偶尔会骚扰边境,但他们太过于弱小,根本不是罗马帝国的对手。

罗马帝国在非洲的领土非常狭长,南北纵深至只有160公里左右,唯一的例外就是埃及,帝国在埃及的领土深入到了现今苏丹北部一带,不过其南北纵深也只有200多公里而已,但是这块领土的东西长达1000多公里,不过由于这条边境面对这是浩瀚的非洲沙漠,而不是欧洲那样面对着野蛮人的领地,所以整个北非边境是帝国最安静的前线,200多年来,只有一个军团驻扎于此。由于濒临地中海、土地肥沃,又不用担心蛮族入侵,因此整个北非灌溉农业非常发达,商业也相当繁荣,帝国半数以上的小麦与绝大部分橄榄油需要都有北非来满足。正如约瑟夫斯在他的书中写道“北非养活了罗马城并乐意向他缴税,但只有一个军团驻扎于此”。直到公元409年,当时的东、西方皇帝提奥多西2世与霍诺李乌斯仍亲自写信过问北非事务,可见北非对于帝国的重要性

整个北非唯一需要防御的就是从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地区)到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西北部)这小片区域,唯一的一个军团就驻扎着这里。因为这片地方生活着当时北非很强大的一个游牧部落——柏柏尔人,他们一般穿过埃特拉斯山谷向迦太基方向进攻。为了防备他们,帝国再次动员力量修建了一道高4.5米伴有防守塔的的城墙,这道城墙完全封锁了整个山谷地带,有效的阻止了柏柏尔人的入侵。

现代考古专家们已经基本确定罗马帝国在北非的整个防御系统的位置。整套防御系统因为地域过于广大,所以从东到西,由三条不相联的防线组成,他们分别是的黎波里防线与努米底亚防线保护的是迦太基省;毛利塔利亚防线保护的是阿尔及利亚海滨区。所有防线的修筑是哈德良皇帝在公元127年巡视驻北非的第三军团时下令修建的。到了塞韦鲁斯皇帝时代,塞韦鲁斯为了将加强对非洲内陆的控制,下令越过防线在远离海岸480公里的沙漠中修建大型堡垒供军团驻扎,堡垒于公元200年建成,但是63年后堡垒就被放弃。

在韦伯芗皇帝开始吞并罗马在中东(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的附庸国前,罗马在中东其实没有什么防线。但当图拉真公元106年吞并约旦后,罗马就必须认真考虑这些新吞并领土的防御问题了,因此,图拉真命令修建一条从亚喀巴湾东北(红海伸向东北方的海湾,在阿拉伯半岛和西奈半岛之间)到大马士革的军用公路,公路两旁修建了一系列的驻兵堡垒,而整条公路用骑兵巡逻,这便是最早的中东防线,塞韦鲁斯上台后,下令将防线东移80公里以与北方用来防御帕提亚的防线相连。在塞韦鲁斯吞并尚美索不达米亚后,一条新的中东防线形成,这条新的防线从亚喀巴湾沿着幼发拉底河的支流卡布河向东北方向延伸,在杜拉幼洛普斯(这里有一座驻军堡垒)穿过幼发拉底河在向北穿过底格里斯河深入到亚美尼亚,最后抵达黑海。这条防线在三世纪末被完全废弃。
好文!{:hao:}
  强大的罗马帝国同时与西欧东欧北非中东和西亚的强敌作战,儿童时期的汉只能勉强对付匈奴。
深谋远虑 发表于 2010-12-26 13:27
楼上的这个对比不妥。
首先,罗马从共和国伊始就处在强敌环伺的状态中,但由于幸运女神的眷顾和自身谋略和外交手腕的出众,罗马在与其最强大的对手作战的时候其他对手往往作壁上观,比如和皮洛士作战的时候,迦太基没有反应;与迦太基作战的时候,希腊世界没有反应。在帝国扩张时期,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相反,在帝国末期,各个蛮族在短时期内从四面八方入侵罗马,罗马就抵敌不住了。
其次,罗马前期的对手普遍以步兵为主,少数骑兵为主的敌人,比如努米比亚人,后来也成为了罗马的盟友,没有对独步天下、冠绝一时的军团战术(重步兵战术与中队战术)构成太大的威胁,即使对上汉尼拔带领的迦太基雇佣军,罗马军团的战术素养和战斗精神仍在其上,仅仅只是出于汉尼拔的天才领导和军事才干,才能在半岛驰骋十六年之久。而中后期,遇到帕提亚、匈人这样骑兵立国的对手,罗马的军事成就就大大折扣了。
深谋远虑 发表于 2010-12-26 13:27


    然后“强大的”罗马帝国被淹没在蛮族的海洋中,起因是匈奴被儿童时期的汉打得残废以至于不得不跑到西边来掐软柿子。
我觉得罗马疲于奔命的根本原因一是人口太少,以致兵员不足;二是国土形状太纠结,纵深没多少但是边境线漫长的要死。换我的话就放弃亚洲地区转而开发北方蛮族地区
深谋远虑 发表于 2010-12-26 13:27


    呵呵,知道这位是一个什么货色了,笨笨阁下又换马甲了?;P
帝国的疆域是不能靠防御,最终会撑不下去了
回复 6# yzsz266


    少么,不是估算有一亿了么,你让中国放弃江南集中力量开发西伯利亚试试:D
雪版好文 这个可以看看勒特瓦克的《罗马帝国大战略》
通古斯獾 发表于 2011-1-1 14:02


    又见1亿,罗马帝国那会儿有6000-7000万差不多了
水雷2009 发表于 2010-12-27 22:56


    阿提拉的同时,中国刚刚结束五胡乱华,呈现南北朝对立。
大哥莫和二哥比,匈人面对的并不是全盛时期的罗马。
傅广 发表于 2011-1-7 09:49


    然后中国走向隋唐盛世,欧洲就开始千年分裂了。没办法,大哥就是支潜力股,蛰伏那是暂时的。比烂确实不好,但不可否认大哥和二哥还是有区别的。
没有强大的农业,供养庞大的军队那是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