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测出蘑菇遭漂白续:杭州南京等地也有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30:18
小学生测出蘑菇遭漂白续:杭州南京等地也有发现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2-11/04402162085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1日04:40  大众网-齐鲁晚报
张皓在实验室做实验。(电视截图)


  皇帝的“小蘑菇”

  本报记者龚海

  “童言无忌,就好比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大人都不敢说真话,只有小孩子敢说真话。”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主任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崔永元不留情面地说:“建议:张皓同学任北京蘑菇质监局局长,他所在的六年级接管北京蘑菇质监局,一定会查出更多的问题。孩子的视力好,看事看得清楚。希望此建议能得到93%网友的支持!”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在何兵看来,政府有很多信息应该公开,往后他有可能会成立一个“透明政府研究和促进中心”,专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该结束的一直没有结束。

  11岁的北京小学生张皓完成了他的实验,他原本还想印发传单,警告邻居蘑菇可能被漂白,要慎食。但不必了,现在谁都知道。

  “他已经做完了他该做的。”母亲和老师这么觉得。

  他现在更需要安心上课,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样,他必须面临小升初的学习压力。这是逃不开的规则。

  从僻静的阜成门外一小出来,11岁的张皓实在无法去理解大人世界里的逻辑。

  蘑菇里为何要添加荧光增白剂,鸭子为何要用苏丹红喂养,牛奶里为何要掺三聚氰胺?原来,这些问题都这么复杂。

  于是,在职能部门质疑他时,他一下子觉得很委屈。

  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但因为张皓这个孩子“不合时宜”地戳穿,事态失去平衡,始料不及地进入到了一种多方的复杂角力。

  但这又与这个小男孩有何干?仅仅是因为他毫无顾忌地揭露了“皇帝的新衣”?

  孩子妈妈宣布退出

  张皓的妈妈王娜宣布退出这场争执。她说:“没想到有这么多媒体来采访,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不想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她的理由很简单,张皓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这只是一次耗时半年的课外实验项目,至于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就看有关部门如何处理了。她采取了尽量回避的态度,她很担心儿子的科研热情因为这件事受到打击。她甚至一度站出来指出儿子的实验其实还有些局限性,以给北京市工商局一个台阶下,避免张皓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但收效甚微。

  “我觉得这不会打击张皓的科研积极性。”班主任刘晓丽对自己的学生很有信心。

  这些天里,张皓已经成了阜成门外一小这所科技示范小学的小明星,同校的学生知道之后在日记里真诚地写道,要学习他这种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他给同龄孩子们树立了一次榜样。作为鼓励,学校在某个周一奖给他一个书包。

  “不管工商局那边怎么说,我们支持他的钻研精神,他的实验肯定是科学的。”刘晓丽希望到此为止,她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她也万万没有想到,不过她并没有感到不安,也没有找张皓单独谈话,只想以平和的方式去淡化这件事的影响,“一切像平常一样。”

  老师也投了学生的支持票

  张皓还是那个在班里表现优秀的孩子,和同学关系处得好,经常组织同学在校园里回收废品,完了之后就让爷爷帮着拿去卖掉,积攒班费。而他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不能因此落下课程,要和其他人一样“升入理想中的中学”。

  刘晓丽相信张皓能在这件事中得到积极的引导。而在网上发起的相信张皓还是相信北京市工商局的投票中,她和绝大多数参与者一样,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学生,形成了令有关部门尴尬的1112:8的投票结果。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王娜思考起儿子的实验报告被媒体披露之后发生的事情,她说工商部门从未与张皓、她本人或者张皓的指导老师刘建华联系过。

  实际上,王娜一直以为儿子实验的影响范围顶多限于所在的社区,这也是儿子的一个目的。

  毕竟漂白蘑菇在现在的食用菌市场屡见不鲜。杭州就曾在20个批次的12种蘑菇里检测出大部分都含有荧光增白剂。而成都有次在抽查149个食用菌样品时,发现14个样品由于被漂白而不合格,销毁了40多公斤蘑菇。而恰恰是这个事例促使王娜告诫爱吃烤蘑菇的儿子以后要少吃蘑菇,对身体不好。

  漂白蘑菇离他们的生活其实很近,在北京市场一直有它们的身影。据媒体公开报道,北京市工商局在2007年的一次检查中,7个不合格的蘑菇品种被禁止销售,而在今年5月份,北京市工商局抽检了423个食用菌样品,同样发现有4个含有二氧化硫漂白剂成分。

  每次都是抽检,那市场上到底有多少不合格蘑菇,似乎谁都说不清楚。

  张皓后来也澄清了,他说自己的实验报告并没有写“北京市场93%的蘑菇都含荧光增白剂”,只是说“鲜食用菌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荧光增白剂浸泡”。但这已无关紧要,大家只对工商部门的结论不满意。

  快速反应的北京市工商局

  有人把注意力顺势转移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说法上。

  北京市工商局的反应很快,12月1日,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把在13家超市、市场抽取的132个样本进行检测后的结果公之于众,“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

  他们的检测像是一次例行的食品检测,并没有说明这是专门针对张皓的实验结果做出的反驳。

  于是两组不同数据被放置在一起,一边是大部分合格,一边是存在很多问题。

  在一种气愤的状态下,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以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的名义给北京市工商局发函要求信息公开,公开其对蘑菇进行检测的相关信息。

  “童言无欺,就好比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大人都不敢说真话,只有小孩子敢说真话。”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几天后,北京市工商局很客气地给该中心做了电话回复,但没有说明自己的检测结果为何与张皓的实验结论冲突。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王晶说,对方称书面的答复要上报领导审批后才会邮寄到中心,“不过会不会就信息公开函中的问题一一解释就不知道了。”

  王晶说研究中心会继续盯着这件事情的发展。与此同时,北京市蘑菇市场的风声突然变紧了,不少卖漂白蘑菇的开始有所收敛。

  何兵非要自己找蘑菇来检测

  何兵坚持自己去市场取样并找检测机构检测,其间王娜婉拒了他要求张皓和其指导老师来一起帮忙的请求。

  只剩下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在推动整个事情的发展。何兵宁愿职能部门能够善意地去看待监督,而不是把监督当作自己的对立面,他觉得公共决策研究中心这么做并非是故意去找茬儿,而确实是在支持工商局的工作。

  12月8日,何兵让自己的学生分别在海淀、朝阳、东城、宣武、丰台、昌平六区的17个超市和市场购买来各种鲜食用菌,拿去送检。

  整个事情固然还纠结于工商局的数据和张皓的结论孰是孰非,何兵说要弄明白北京市场上的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他要让政府去重视市民的饭桌子、菜篮子。

  样品被送到了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在这儿检测将耗时1个月左右,而作为非法定检测机构,该实验室尚不能确定是否能接受这种委托检测,还需要请示领导。购来的蘑菇样品同样被送到了工商系统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但工商局的相关人员表示,食品检测有其法定程序,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测等,而如果不是按照规定抽取的食品样本,就不能检测,检测了也没有法律效力。

  何兵则执拗地坚持一定要用学生购买的蘑菇作为检测样本。

  崔永元也加入了“围观”

  问题终究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疑惑依然存在,北京市工商局再也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崔永元在微博上说:“假蜂胶侵入市场,假广告无孔不入,假保值工艺品蒙骗百姓,假医生满电台胡喷。阜外一小的张皓同学,你能和同学课外时间出手管管吗?因为有关部门实在是管不了。求求你们了!”

  大多数围观者像崔永元一样去选择一边倒地支持张皓,有人再度调侃:“凡是政府出来辟谣,那都是真的。”而他们至今没看到工商局积极的努力。

  崔永元开始不留情面地说:“建议张皓同学任北京蘑菇质监局局长,他所在的六年级接管北京蘑菇质监局,一定会查出更多的问题。孩子的视力好,看事看得清楚。希望此建议能得到93%网友的支持!”

  不过这件事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真相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是工商局还是小张皓?在某种语境下,答案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民众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他们中有人说:“用三聚氰胺和苏丹红炼出的慧眼,怎么能识别不出未经‘加工’过的天然蘑菇?”

  一切只是为了小蘑菇吗?

  一切都刚刚开始,在何兵看来,政府有很多信息应该公开,往后他有可能会成立一个“透明政府研究和促进中心”,专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而政府公开信息也并非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就像这次北京市工商局的做法,他们原本应该解释民众的疑惑却没有。

  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开始转向了政府公信力和公民意识的问题上。

  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前类似这样的事件中,政府的做法不是先找原因,而是先掩盖事实。例如三聚氰胺事件,一直说安全、安全,让大家放心喝,结果出现问题的企业一连串。如果我参与这个调查,我也相信那个小学生。”

  政府应该努力把市民的疑惑解释清楚。何兵说,就像北京的空气,官方消息发布北京只是受到轻度污染,但老百姓看到的并不是这样,这时官方就应该公开污染标准、检测地点等细节信息,让老百姓更明白,而不是面对着一串数据更迷糊。

  星星之火撩起的

  检测蘑菇热潮

  很快,有人给出了辨别蘑菇是否被漂白的诀窍:“一闻二看三摸”,即漂白过的蘑菇气味偏重,如果闻出除清香外的气味,就不要购买,正常蘑菇还会有褐色斑点,如果漂白就会把斑点漂没了,而且漂白过的蘑菇摸上去有水感,正常蘑菇摸起来要相对干燥、生涩一些。也有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尽量买小蘑菇,因为菌褶少的蘑菇吸水量少,图利者往往不会去漂白小蘑菇。还有人则庆幸漂白蘑菇再次论证了“色泽过于鲜艳的食品不能购买”的生活经。而有人就干脆调侃,以后去市场买蘑菇的时候得带着便携验钞机,一个个去照了。

  更有好事者直接买来了荧光增白剂,给不明真相的群众展示黑黢黢的蘑菇被漂白的全过程。而这种增白剂是随处都可以买到的。

  荧光增白剂,再一次触动了国人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一夜之间,似乎又要进行一场食品安全的保卫战。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张皓实验的本意,被采访和不间断的电话打乱了正常生活的张皓的指导老师刘建华很无奈:“我们根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实验,会引发这么大的社会关注。”

  全国范围内真的已经开始对蘑菇进行检测,而在杭州、四川、南京等地,“如人所愿”,都发现了漂白蘑菇。

  有人选择继续围观等待北京市工商局站出来解释,他们相信自己的经验:“漂白蘑菇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可能不被检测出来。”

  而他们更充分的理由是:“连小孩子都能查出来的,政府部门不可能查不出来。”

  而有网友则更加冷静地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或许是有人在利用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敏感恶意炒作食用菌”,“希望能尽快检测,还食用菌一个清白,省得混战一场,受苦的还是广大菇农这一弱势群体。”小学生测出蘑菇遭漂白续:杭州南京等地也有发现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2-11/04402162085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1日04:40  大众网-齐鲁晚报
张皓在实验室做实验。(电视截图)


  皇帝的“小蘑菇”

  本报记者龚海

  “童言无忌,就好比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大人都不敢说真话,只有小孩子敢说真话。”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主任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崔永元不留情面地说:“建议:张皓同学任北京蘑菇质监局局长,他所在的六年级接管北京蘑菇质监局,一定会查出更多的问题。孩子的视力好,看事看得清楚。希望此建议能得到93%网友的支持!”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在何兵看来,政府有很多信息应该公开,往后他有可能会成立一个“透明政府研究和促进中心”,专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该结束的一直没有结束。

  11岁的北京小学生张皓完成了他的实验,他原本还想印发传单,警告邻居蘑菇可能被漂白,要慎食。但不必了,现在谁都知道。

  “他已经做完了他该做的。”母亲和老师这么觉得。

  他现在更需要安心上课,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样,他必须面临小升初的学习压力。这是逃不开的规则。

  从僻静的阜成门外一小出来,11岁的张皓实在无法去理解大人世界里的逻辑。

  蘑菇里为何要添加荧光增白剂,鸭子为何要用苏丹红喂养,牛奶里为何要掺三聚氰胺?原来,这些问题都这么复杂。

  于是,在职能部门质疑他时,他一下子觉得很委屈。

  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但因为张皓这个孩子“不合时宜”地戳穿,事态失去平衡,始料不及地进入到了一种多方的复杂角力。

  但这又与这个小男孩有何干?仅仅是因为他毫无顾忌地揭露了“皇帝的新衣”?

  孩子妈妈宣布退出

  张皓的妈妈王娜宣布退出这场争执。她说:“没想到有这么多媒体来采访,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不想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她的理由很简单,张皓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这只是一次耗时半年的课外实验项目,至于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就看有关部门如何处理了。她采取了尽量回避的态度,她很担心儿子的科研热情因为这件事受到打击。她甚至一度站出来指出儿子的实验其实还有些局限性,以给北京市工商局一个台阶下,避免张皓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但收效甚微。

  “我觉得这不会打击张皓的科研积极性。”班主任刘晓丽对自己的学生很有信心。

  这些天里,张皓已经成了阜成门外一小这所科技示范小学的小明星,同校的学生知道之后在日记里真诚地写道,要学习他这种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他给同龄孩子们树立了一次榜样。作为鼓励,学校在某个周一奖给他一个书包。

  “不管工商局那边怎么说,我们支持他的钻研精神,他的实验肯定是科学的。”刘晓丽希望到此为止,她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她也万万没有想到,不过她并没有感到不安,也没有找张皓单独谈话,只想以平和的方式去淡化这件事的影响,“一切像平常一样。”

  老师也投了学生的支持票

  张皓还是那个在班里表现优秀的孩子,和同学关系处得好,经常组织同学在校园里回收废品,完了之后就让爷爷帮着拿去卖掉,积攒班费。而他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不能因此落下课程,要和其他人一样“升入理想中的中学”。

  刘晓丽相信张皓能在这件事中得到积极的引导。而在网上发起的相信张皓还是相信北京市工商局的投票中,她和绝大多数参与者一样,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学生,形成了令有关部门尴尬的1112:8的投票结果。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王娜思考起儿子的实验报告被媒体披露之后发生的事情,她说工商部门从未与张皓、她本人或者张皓的指导老师刘建华联系过。

  实际上,王娜一直以为儿子实验的影响范围顶多限于所在的社区,这也是儿子的一个目的。

  毕竟漂白蘑菇在现在的食用菌市场屡见不鲜。杭州就曾在20个批次的12种蘑菇里检测出大部分都含有荧光增白剂。而成都有次在抽查149个食用菌样品时,发现14个样品由于被漂白而不合格,销毁了40多公斤蘑菇。而恰恰是这个事例促使王娜告诫爱吃烤蘑菇的儿子以后要少吃蘑菇,对身体不好。

  漂白蘑菇离他们的生活其实很近,在北京市场一直有它们的身影。据媒体公开报道,北京市工商局在2007年的一次检查中,7个不合格的蘑菇品种被禁止销售,而在今年5月份,北京市工商局抽检了423个食用菌样品,同样发现有4个含有二氧化硫漂白剂成分。

  每次都是抽检,那市场上到底有多少不合格蘑菇,似乎谁都说不清楚。

  张皓后来也澄清了,他说自己的实验报告并没有写“北京市场93%的蘑菇都含荧光增白剂”,只是说“鲜食用菌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荧光增白剂浸泡”。但这已无关紧要,大家只对工商部门的结论不满意。

  快速反应的北京市工商局

  有人把注意力顺势转移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说法上。

  北京市工商局的反应很快,12月1日,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把在13家超市、市场抽取的132个样本进行检测后的结果公之于众,“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

  他们的检测像是一次例行的食品检测,并没有说明这是专门针对张皓的实验结果做出的反驳。

  于是两组不同数据被放置在一起,一边是大部分合格,一边是存在很多问题。

  在一种气愤的状态下,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以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的名义给北京市工商局发函要求信息公开,公开其对蘑菇进行检测的相关信息。

  “童言无欺,就好比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大人都不敢说真话,只有小孩子敢说真话。”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几天后,北京市工商局很客气地给该中心做了电话回复,但没有说明自己的检测结果为何与张皓的实验结论冲突。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王晶说,对方称书面的答复要上报领导审批后才会邮寄到中心,“不过会不会就信息公开函中的问题一一解释就不知道了。”

  王晶说研究中心会继续盯着这件事情的发展。与此同时,北京市蘑菇市场的风声突然变紧了,不少卖漂白蘑菇的开始有所收敛。

  何兵非要自己找蘑菇来检测

  何兵坚持自己去市场取样并找检测机构检测,其间王娜婉拒了他要求张皓和其指导老师来一起帮忙的请求。

  只剩下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在推动整个事情的发展。何兵宁愿职能部门能够善意地去看待监督,而不是把监督当作自己的对立面,他觉得公共决策研究中心这么做并非是故意去找茬儿,而确实是在支持工商局的工作。

  12月8日,何兵让自己的学生分别在海淀、朝阳、东城、宣武、丰台、昌平六区的17个超市和市场购买来各种鲜食用菌,拿去送检。

  整个事情固然还纠结于工商局的数据和张皓的结论孰是孰非,何兵说要弄明白北京市场上的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他要让政府去重视市民的饭桌子、菜篮子。

  样品被送到了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在这儿检测将耗时1个月左右,而作为非法定检测机构,该实验室尚不能确定是否能接受这种委托检测,还需要请示领导。购来的蘑菇样品同样被送到了工商系统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但工商局的相关人员表示,食品检测有其法定程序,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测等,而如果不是按照规定抽取的食品样本,就不能检测,检测了也没有法律效力。

  何兵则执拗地坚持一定要用学生购买的蘑菇作为检测样本。

  崔永元也加入了“围观”

  问题终究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疑惑依然存在,北京市工商局再也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崔永元在微博上说:“假蜂胶侵入市场,假广告无孔不入,假保值工艺品蒙骗百姓,假医生满电台胡喷。阜外一小的张皓同学,你能和同学课外时间出手管管吗?因为有关部门实在是管不了。求求你们了!”

  大多数围观者像崔永元一样去选择一边倒地支持张皓,有人再度调侃:“凡是政府出来辟谣,那都是真的。”而他们至今没看到工商局积极的努力。

  崔永元开始不留情面地说:“建议张皓同学任北京蘑菇质监局局长,他所在的六年级接管北京蘑菇质监局,一定会查出更多的问题。孩子的视力好,看事看得清楚。希望此建议能得到93%网友的支持!”

  不过这件事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真相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是工商局还是小张皓?在某种语境下,答案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民众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他们中有人说:“用三聚氰胺和苏丹红炼出的慧眼,怎么能识别不出未经‘加工’过的天然蘑菇?”

  一切只是为了小蘑菇吗?

  一切都刚刚开始,在何兵看来,政府有很多信息应该公开,往后他有可能会成立一个“透明政府研究和促进中心”,专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而政府公开信息也并非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就像这次北京市工商局的做法,他们原本应该解释民众的疑惑却没有。

  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开始转向了政府公信力和公民意识的问题上。

  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前类似这样的事件中,政府的做法不是先找原因,而是先掩盖事实。例如三聚氰胺事件,一直说安全、安全,让大家放心喝,结果出现问题的企业一连串。如果我参与这个调查,我也相信那个小学生。”

  政府应该努力把市民的疑惑解释清楚。何兵说,就像北京的空气,官方消息发布北京只是受到轻度污染,但老百姓看到的并不是这样,这时官方就应该公开污染标准、检测地点等细节信息,让老百姓更明白,而不是面对着一串数据更迷糊。

  星星之火撩起的

  检测蘑菇热潮

  很快,有人给出了辨别蘑菇是否被漂白的诀窍:“一闻二看三摸”,即漂白过的蘑菇气味偏重,如果闻出除清香外的气味,就不要购买,正常蘑菇还会有褐色斑点,如果漂白就会把斑点漂没了,而且漂白过的蘑菇摸上去有水感,正常蘑菇摸起来要相对干燥、生涩一些。也有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尽量买小蘑菇,因为菌褶少的蘑菇吸水量少,图利者往往不会去漂白小蘑菇。还有人则庆幸漂白蘑菇再次论证了“色泽过于鲜艳的食品不能购买”的生活经。而有人就干脆调侃,以后去市场买蘑菇的时候得带着便携验钞机,一个个去照了。

  更有好事者直接买来了荧光增白剂,给不明真相的群众展示黑黢黢的蘑菇被漂白的全过程。而这种增白剂是随处都可以买到的。

  荧光增白剂,再一次触动了国人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一夜之间,似乎又要进行一场食品安全的保卫战。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张皓实验的本意,被采访和不间断的电话打乱了正常生活的张皓的指导老师刘建华很无奈:“我们根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实验,会引发这么大的社会关注。”

  全国范围内真的已经开始对蘑菇进行检测,而在杭州、四川、南京等地,“如人所愿”,都发现了漂白蘑菇。

  有人选择继续围观等待北京市工商局站出来解释,他们相信自己的经验:“漂白蘑菇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可能不被检测出来。”

  而他们更充分的理由是:“连小孩子都能查出来的,政府部门不可能查不出来。”

  而有网友则更加冷静地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或许是有人在利用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敏感恶意炒作食用菌”,“希望能尽快检测,还食用菌一个清白,省得混战一场,受苦的还是广大菇农这一弱势群体。”
政府部门都在干什么呢?脸皮好厚。
不过从当初的报道也可以看出。小朋友被人当枪使了。
最坚固的城堡总是从内部被攻陷
执政合法性也在一次次内部人把公信力变成自己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丧失了
工商局一帮军转干部,能指望什么?
质检总局这么专业的部门,当年的领导蒲长城等人都是秘书出身,专业技能一窍不通,不出事才怪
那篇报道里还有提到香菇的....这个需要漂白吗~~
再有就是这个实验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没有对照组或空白组,也就是要找相应的确定没有被所谓“荧光剂”污染过的菌类来进行检测,如果确定检测不到才能确定是使用了所谓“荧光剂”,否则如何知道不是菌类自身产生的某种荧光物质?
shiyuxiaxia 发表于 2010-12-11 13:49

该吃就吃。免得中了别人的圈套。
个人以为,这种检测不应该检测菌类表面,
而是把菌掰开,检测内部物质.
因为表面可能蹭到外包装之类,
而内部不会,而且这漂白之物乃是液体,菌类的组织疏松,很容易吸收.
这么多托,别的不说,只从政府的公信力如此底,不能说明问题吗
皇帝的新衣中国版;P
不管结果到底如何,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的丧失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