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发文回应殷宝林:是谁在颠倒是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4:27:43
本报11月16日《亚运会 中国“一骑绝尘”该不该?代表团官员抨击新华社记者》一文见报后,迅速激起轩然大波,几乎各大门户网站、国内所有报纸都转载了本报稿件,众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体育名嘴们也参与到了大讨论之中。

前天,本报记者致电杨明,想听听他对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观点的看法,当时杨明表示,电话里面说不清楚,他要自己亲自写篇文章,来回应殷宝林。果然,昨天,杨明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一篇洋洋3000多字的回应文章出炉。

谁在颠倒是非?

作者:杨明

前几天写的一篇《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稿,由于触及到中国体育的敏感神经,引起大家的热切讨论和关注,支持和反对者都有,我认为这绝对是件好事。只有经过大讨论、大碰撞才能对中国体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梳理;才能看清方向、走出误区,才能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体育健康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今天是以个人身份发表看法,文责自负。

有些人认为我反对国手们大赛夺金,可能是没有说清楚,在新华社文章中也不便说清楚。这里明确表态:我并不反对我国选手大赛争金,但反对“惟金牌论”,不赞成国内的专业选手隐瞒真实身份,以业余选手名义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纯业余选手争夺金牌。有人说,以这样的方式求胜,说轻了是不诚实,说重了,就是“欺骗”,对此,我有同感。

亚运会上争金牌的确没错,但要在一个公平的舞台上。当今亚洲,只有中国、朝鲜还采用专业队模式培养运动员,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世界罕见。也就是说,我们参加亚运会的选手绝大多数是国家养的专业选手,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选手都是业余的(日、韩有些职业选手除外),他们或者是学生,或者有其他工作,体育只是爱好。就连日本足球队中也有6名大学生。用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比拼,在许多项目上,我们当然占尽便宜。

以前,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们也是用国手参赛,也像亚运会一样绝对金牌总数第一,最近几届改为选派真正业余大学生参赛,虽然金牌立时少了许多,成绩差了,但却体现出中国大学生真实的运动水平。中国丢脸了吗?没有,反倒对大学培养高水平选手是个极大的促进,是和国际真正接了轨。

建议增加业余选手参加亚运是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探讨。质疑者认为那将是对外国选手的不尊重,比赛观赏度下降,不该这样做。我则认为,这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应该自觉遵守的游戏规则,对外号称业余选手,实则专业身份,这不是君子行为。既然大运会我们都改了,亚运会怎么不能改改?我们的体育舞蹈就是纯业余选手,不是照样包揽了10金吗?我很理解许多人的爱国热情,希望中国选手金牌拿得越多越提气,但你觉得人家服气吗?我们应该吗?

回应某局长的批评……

观点一:“某些记者为出名,总是炮制一些所谓‘高论’,这简直是颠倒是非!”

回应:我写那篇东西不是为了出名。我儿子都快娶媳妇了,早过了想浪得虚名的年龄。要说出名,8年前,我写《黑哨》时就出大名了,没觉得有趣,反倒得罪了许多人。这次,依然会得罪您这样的体育官员,可以封杀我,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促使我直言。

写那篇东西不是心血来潮,和“炮制”无关,更非“高论”。我关注中国体育畸形发展的现象很久了,在5年前的南京全运会上,就质疑过“举国体制”和举办全运会的必要,在今年3月报道两会期间,也写过《体育界委员呼吁高度重视国民健康身体素质明显滑坡》的文章,甚至在4年前的多哈亚运会的第二天,我也写过和此文类似的文章,质疑中国军团金牌一家独大现象。批评惟金牌论和批评中国体坛怪现象的观点几年前就形成了,至今未变。令我感到欣喜的是,以前写这些东西没人关注,这次产生反响,得到大多数人支持,说明国人的观念变了,态度变了。我们的官员不能一听到质疑声就跳。

“颠倒是非”这个大帽子建议谨慎用之,孰是孰非尚无定论。我没有破坏亚运气氛,扰乱军心的念头,小文引起争论也出我意料,这其实说明这场讨论太有必要,是对中国体育的深层面思考,应该给予支持才对。

认真读过我那篇东西的人应该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不能惟金牌论,增进人民健康,发展群众体育比只抓竞技体育金牌更重要。谁也没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的意思,都知道两手都要抓,这种提法都十多年了,问题是,以往谁认真抓群体了?金牌已经变成了政绩工程,和地方官员抓GDP一样,路人皆知。
http://www.longhoo.net/lhpl/2010-11/18/content_4601122.htm本报11月16日《亚运会 中国“一骑绝尘”该不该?代表团官员抨击新华社记者》一文见报后,迅速激起轩然大波,几乎各大门户网站、国内所有报纸都转载了本报稿件,众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体育名嘴们也参与到了大讨论之中。

前天,本报记者致电杨明,想听听他对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观点的看法,当时杨明表示,电话里面说不清楚,他要自己亲自写篇文章,来回应殷宝林。果然,昨天,杨明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一篇洋洋3000多字的回应文章出炉。

谁在颠倒是非?

作者:杨明

前几天写的一篇《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稿,由于触及到中国体育的敏感神经,引起大家的热切讨论和关注,支持和反对者都有,我认为这绝对是件好事。只有经过大讨论、大碰撞才能对中国体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梳理;才能看清方向、走出误区,才能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体育健康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今天是以个人身份发表看法,文责自负。

有些人认为我反对国手们大赛夺金,可能是没有说清楚,在新华社文章中也不便说清楚。这里明确表态:我并不反对我国选手大赛争金,但反对“惟金牌论”,不赞成国内的专业选手隐瞒真实身份,以业余选手名义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纯业余选手争夺金牌。有人说,以这样的方式求胜,说轻了是不诚实,说重了,就是“欺骗”,对此,我有同感。

亚运会上争金牌的确没错,但要在一个公平的舞台上。当今亚洲,只有中国、朝鲜还采用专业队模式培养运动员,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世界罕见。也就是说,我们参加亚运会的选手绝大多数是国家养的专业选手,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选手都是业余的(日、韩有些职业选手除外),他们或者是学生,或者有其他工作,体育只是爱好。就连日本足球队中也有6名大学生。用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比拼,在许多项目上,我们当然占尽便宜。

以前,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们也是用国手参赛,也像亚运会一样绝对金牌总数第一,最近几届改为选派真正业余大学生参赛,虽然金牌立时少了许多,成绩差了,但却体现出中国大学生真实的运动水平。中国丢脸了吗?没有,反倒对大学培养高水平选手是个极大的促进,是和国际真正接了轨。

建议增加业余选手参加亚运是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探讨。质疑者认为那将是对外国选手的不尊重,比赛观赏度下降,不该这样做。我则认为,这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应该自觉遵守的游戏规则,对外号称业余选手,实则专业身份,这不是君子行为。既然大运会我们都改了,亚运会怎么不能改改?我们的体育舞蹈就是纯业余选手,不是照样包揽了10金吗?我很理解许多人的爱国热情,希望中国选手金牌拿得越多越提气,但你觉得人家服气吗?我们应该吗?

回应某局长的批评……

观点一:“某些记者为出名,总是炮制一些所谓‘高论’,这简直是颠倒是非!”

回应:我写那篇东西不是为了出名。我儿子都快娶媳妇了,早过了想浪得虚名的年龄。要说出名,8年前,我写《黑哨》时就出大名了,没觉得有趣,反倒得罪了许多人。这次,依然会得罪您这样的体育官员,可以封杀我,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促使我直言。

写那篇东西不是心血来潮,和“炮制”无关,更非“高论”。我关注中国体育畸形发展的现象很久了,在5年前的南京全运会上,就质疑过“举国体制”和举办全运会的必要,在今年3月报道两会期间,也写过《体育界委员呼吁高度重视国民健康身体素质明显滑坡》的文章,甚至在4年前的多哈亚运会的第二天,我也写过和此文类似的文章,质疑中国军团金牌一家独大现象。批评惟金牌论和批评中国体坛怪现象的观点几年前就形成了,至今未变。令我感到欣喜的是,以前写这些东西没人关注,这次产生反响,得到大多数人支持,说明国人的观念变了,态度变了。我们的官员不能一听到质疑声就跳。

“颠倒是非”这个大帽子建议谨慎用之,孰是孰非尚无定论。我没有破坏亚运气氛,扰乱军心的念头,小文引起争论也出我意料,这其实说明这场讨论太有必要,是对中国体育的深层面思考,应该给予支持才对。

认真读过我那篇东西的人应该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不能惟金牌论,增进人民健康,发展群众体育比只抓竞技体育金牌更重要。谁也没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的意思,都知道两手都要抓,这种提法都十多年了,问题是,以往谁认真抓群体了?金牌已经变成了政绩工程,和地方官员抓GDP一样,路人皆知。
http://www.longhoo.net/lhpl/2010-11/18/content_4601122.htm
观点二:“竞技体育争金牌有什么错?不争第一还谈什么‘体育精神’、‘奥运精神’?奥运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如果参加比赛不想着去争取金牌,那还搞什么体育?还参加什么比赛?如果竞技体育不争金牌,那就违背了体育精神,甚至违背了体育道德。”

回应:竞技体育争金牌的确没错,但把争第一等同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以及奥运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就错了!《奥林匹克宪章》里明确写到:“奥运精神是增进理解、友谊、团结、共同发展”,更快、更高、更强只是口号,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除非服用兴奋剂。可以看到,奥运精神是宏大的,绝非定位在金牌和争第一上。我国的体育官员对奥运精神的误读不是个别现象,难怪会出现方向的偏差。

另外,体育到底是什么,毛主席早就说到位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其中,增强人民体质是最首要的,竞技体育只是体育的组成部分,而金牌只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前些年,没有抓好群体工作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观点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不矛盾。

回应:同意这个观点,谁都希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可以两翼齐飞,但是,现实如何呢?

体育管理部门早在十几年前就出台了“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两翼齐飞”的口号已经像“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喊到我胡子都白了,但是,谁认真抓了?为何这么多年体育主管部门一直把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群众体育衰微到甚至不如60年代的水平。一方面是竞技体育辉煌到顶点,一方面是国民身体素质,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持续滑坡?逻辑上两者不矛盾,但在各省市高度重视金牌,把体育当作政绩工程后,谁都看到了两条腿只剩下一条腿。当然,搞好群体工作需要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自从北京奥运会后,政府开始重视全民健身,采取了许多举措;刘鹏局长上任后,全民健身抓得很紧,这两年已经有了起色。

至于“竞技体育就是要拿金牌,美日韩如此,外国都如此”的观点,我补充几句。

奥运金牌少了,日本后悔了,真的吗?日本开始学我们的举国体制了吗?政府也给他们的柔道选手组建了专业队了吗?他们的国民身体素质是在不断下滑吗?

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我认为中国体育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正处十字路口,指望中国体育能有个华丽的转身不现实,但相信中国体育的体制、包括运动员培养模式都会慢慢和国际接轨。

最后,声明一点。我的观点可能有不正确之处,欢迎批评。希望有识之士参加讨论和商榷,对中国体育现状、未来发展之路、竞技体育改革发表冷静、理智、有深度和建设性的观点。         杨 明

记者手记

听了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的说法,再对比杨明的观点,我感觉:他们两人的观点,本不在一种话语体系下,所以怎么也说不到一起去。在国内现行体制下,体育部门承担的任务就是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而杨明所说的中国人特别是儿童体质不如日本,也是现实,但这绝不仅是金牌战略所致,不应该只打在体育部门身上。

如今的中国体育正面临着重大转型时期,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央就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但是始于建国之初的举国体制,让我们尝到了甜头,要想打破肯定会有不小阻力。尽管如此,改革的步伐不可阻挡。所以在这个时候,这样的争论才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采访殷宝林的文章见报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我们觉得这是好事,只有在这样的讨论中,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才会越来越清晰。最好的结果是:中国健儿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中国人民身体强健。

另外,文中有一个小错误,殷宝林局长为中国亚运代表团副秘书长,而非副团长,在此特地更正。

本报亚运特派记者组

http://www.longhoo.net/lhpl/2010-11/18/content_4601122_2.htm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2010-11-18 18:57

我啥也不说了...太多国外的“业余选手”发来贺电了...
说白了就是有人怕没有皇粮吃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2010-11-18 18:58

1.他统计过,60年代有多少体育设施,现在有多少么?
2.青少年健康,持续滑坡===如果他说过的是肥胖,那么美国发来贺电...其他的还真没看出来有什么是“持续滑坡”的...
有些东西批不是不可以批,但是张嘴胡说就不对了...
现在是妓者为王的时代。。。
这个记者妄想推翻举国体制,属于读书读糊涂那种,如果有所谓青少年健康下滑和举国体制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心火 发表于 2010-11-18 19:12
是不是要怪教育部、卫生部、住房建设部:D
所谓全民健身的成就,又有多少是真正出自某肿菊的政绩
纯业余选手”争夺金牌了。

列的出来,我就承认他不是在放屁。
回复 9# 血花刀剪


   我知道美国青少年肥胖率节节升高,和美国体育界关系很大...以你的逻辑...
回复 9# 血花刀剪


    别转进,我就问一句所谓的青少年健康下滑有什么论据?
回复 9# 血 花 刀 剪
回复 9#


    某人的ID是审核词...
1.你的问题可以问所有国家的体育界人士...
2.此记者的青少年健康下滑有何论据?
以个人名义支持该记者。试想下,举国体制下的成绩和全民健身关系有多大?全国这么多专业运动队和专业运动员需要投入多少金钱与人力?

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好好讨论下了,现在不是通过金牌来证明成绩的时候了。
强词夺理
回复 15# 土鳖不是屎壳郎


    1.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中国男足可以在亚运取得好成绩的话,至少踢足球的人会多
   2.举国体制花的钱,其实比美国的各个体育协会花的钱不少

回复   


    某人的ID是审核词...
1.你的问题可以问所有国家的体育界人士...
2.此记者的青少年健康下 ...
心火 发表于 2010-11-18 19:24

关于青少年健康下滑,小眼镜数量自不必说,还有这些年关于中小学校运会平均成绩越来越差,长跑达标者越来越少的报道也常能看到(当然少数运动天才还是比以往更出色的)。有说法是剖腹产儿协调性较差,作为男同胞不便发表评论……其他像青少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之类姑且算在现代饮食和污染的头上吧
洗地也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回复   


    某人的ID是审核词...
1.你的问题可以问所有国家的体育界人士...
2.此记者的青少年健康下 ...
心火 发表于 2010-11-18 19:24

关于青少年健康下滑,小眼镜数量自不必说,还有这些年关于中小学校运会平均成绩越来越差,长跑达标者越来越少的报道也常能看到(当然少数运动天才还是比以往更出色的)。有说法是剖腹产儿协调性较差,作为男同胞不便发表评论……其他像青少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之类姑且算在现代饮食和污染的头上吧
洗地也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心火 发表于 2010-11-18 19:29


   有个小疑问: 举国花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吧?MD协会的是什么性质的?求科普
现在青少年的体制越来越差了,没想到新华社竟然还有这么犀利的记者,甚幸
支持杨记者的意见。
说白了就是有人怕没有皇粮吃
其实这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本来没啥根本矛盾吧?又不是搞了一个就不能搞另一个。你把搞前者的精力和投入,同样用到发展后者上不就好了么?
当然咯,对于主管者而言搞前者容易出成绩,升官快这倒是事实。如果说并没有这样的偏颇,那就没有嘛,反正你这国的国民体质,不是讨论出来的。
嗯,职业还是业余其实无所谓,只要规则允许,也不能剥夺职业运动员参赛的权利
只是希望以后别再出现谎报年龄的问题了,查出来蛮丢人的
发表于 2010-11-18 19:31

嗯,美国肥胖率越来越高,青少年体质按这个标准也越来越差,但我从不认为,和他的竞技体育有一毛钱的关系,相反竞技体育发展,反而会促进群众体育...
另外说什么洗地之类的话少说为妙,本来就是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而已,说这种话实在格调不高...
回复 19# meiyuzhixi


    1.举国体制也许有花的纳税人的钱,但是有很多自己的利润和赞助,现在一些成绩好的热门项目,完全可以自己赚钱,有时利润还要上交一部分.
   2.举国体制如果出成绩,反而对群众体育是一种推动。
   3.现在肥胖率,近视眼你就是不搞举国体制,一样会很严重,看看现在的学生负担,再加上生活水平的发展...
综上,举国体制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但绝不能说损害了群众体育发展...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11-18 19:24

支持
记者还是有第一手资料再发文,主观的东西太多,模糊的东西太多,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举国体制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从国家搂钱的产业。

既然有些项目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干嘛还让他从国家搂钱?

能够养活自己的项目恐怕或多或少的有点群众基础,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让这些职业运动员和百姓交流一下有啥不好?但是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

我们是否需要关注那么多的项目?比如曲棍球,这是一个完全和中国没有关系的项目,只是为了争夺冠军,是否有必要开展?正如巴西人在08奥运会上说的,我们只需要一块金牌就足够了。

有些项目和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射击。现在连鸟枪都没了,要这个项目有啥用?比如跳水,全国高跳水的也就是100多人,可是花了多少钱?冰壶?

金牌真的能够让人振奋?08年后,我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中国人已经不是东亚病夫了,这点地球人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证明的是中国是世界强国。这点上,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金牌机器,对我们已经没用了,因为我们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世界冠军了,尤其是个人项目。我们需要的神州飞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500强的企业,是幸福的生活。

其实拿点钱出来,搞10个重点项目足够了。这些项目应该和百姓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贵族的游戏,比如赛马,谁喜欢谁搞去。
举国体制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从国家搂钱的产业。

既然有些项目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干嘛还让他从国家搂钱?

能够养活自己的项目恐怕或多或少的有点群众基础,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让这些职业运动员和百姓交流一下有啥不好?但是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

我们是否需要关注那么多的项目?比如曲棍球,这是一个完全和中国没有关系的项目,只是为了争夺冠军,是否有必要开展?正如巴西人在08奥运会上说的,我们只需要一块金牌就足够了。

有些项目和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射击。现在连鸟枪都没了,要这个项目有啥用?比如跳水,全国高跳水的也就是100多人,可是花了多少钱?冰壶?

金牌真的能够让人振奋?08年后,我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中国人已经不是东亚病夫了,这点地球人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证明的是中国是世界强国。这点上,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金牌机器,对我们已经没用了,因为我们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世界冠军了,尤其是个人项目。我们需要的神州飞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500强的企业,是幸福的生活。

其实拿点钱出来,搞10个重点项目足够了。这些项目应该和百姓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贵族的游戏,比如赛马,谁喜欢谁搞去。
现代体育说白了是工业化社会、商业化社会的产物,如果以此来定性,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那些工业化、商业化发达的国家,老百姓才能闲着没事去做锻炼。肯尼亚长跑好,你看看那些长跑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还不如专业化,因为他们是“殖民化”。发展群众体育,思路当然好,但你看看几千万的年轻人为混口饭吃才那打工,作者以为这还能发展群众体育么?
现代竞技体育是一种尽可能将人类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过程,最典型的就是100m短跑或100m自由泳,当然其他项目也是,所以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大范围的和工业科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已经不再是人类之间简单的身体竞争了,所以说用业余选手来参加大型综合比赛以体现竞技体育的精神有点偏离当代竞技体育的真实本质.

但是,西方国家的职业选手的培养是分散在学校和企业之中,而中国是集中在一个特定的体育单位,这里就需要判断到底哪一种方式才能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本质

首先,现代竞技体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素质,而是要不断地发掘出人类身体的极限能力,越跑越快,越游越快,越跳越远或越高之类的,是一个发掘人类体能极端值的过程.

其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现代竞技体育越来越需要大规模的资金,人才和科技投入,这就不得不要求采用一种集约的方式以尽可能的减少投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如果有10个专业短跑选手或10个游泳选手,那么分散培养和集中培养所各自花费的运动设备,科技设备,服务保障人员到底谁花费多谁花费少其实并不太难理解.

最后,承担竞技体育责任的培养机构并不承担大众体育的责任,这本来就是两个部门,就好象某些大型汽车公司有面向社会消费者的生产部门,但也有参加赛车的部门,要以发掘汽车极限值的部门来解决普通汽车的性能问题,就有点角色混乱了.
mengyw001 发表于 2010-11-19 03:51


    +1!
血花刀剪 发表于 2010-11-18 19:14

教育部肯定要对青少年体质下降负责的,10几年前,体育课的地位就下降的一塌糊涂了,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体育老师也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都是些混日子的,上体育课也是做个准备活动,就自由活动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80年代末,我们学校运动会是大事,一开就三天,很热闹。现在也就是半天了事了。
现在的官员,为什么总是气壮如牛?
好像是一种传染病,动不动就说“就是要...就是要...”?
好在,现在不是你当官的一手遮天的时代了,不然你一句颠倒黑白,什么人
都可以打成现行反革命。
教会官员说话,是矫正官员肾上腺素和雌雄激素水平亢进的第一步,也是矫正
他们思维和摆正位置的第一步。

至于OMO党徒,他们也是一介草民,也就不去讽刺这些人的弱智了和小心眼了。


回复 5# 心火


      我是85后哈,90年代我小学的时候,周末我想回学校踢球没问题;现在我的小侄儿读小学了周末我想带他回学校踢球,周末场地都被包出去收场租了.. .. .. ..
      小学时候,感觉大家最喜欢的是足球和乒乓(对男生来说);现在是喜欢篮球的男孩多了,一是NBA,二估计是足球场太少了。虽然都是锻炼,都是好事情,但是还是觉得国家在运动这块的公共投入太少。
    小学一个同学,现在在职业队踢球;现在的同事,曾经在职业队踢球。对其中最深刻的感悟是:没钱,除非你技术已经非常好了,要不是进不了足球这个圈子的;专业足球这个圈子,有多少钱踢多少球。

回复 5# 心火


      我是85后哈,90年代我小学的时候,周末我想回学校踢球没问题;现在我的小侄儿读小学了周末我想带他回学校踢球,周末场地都被包出去收场租了.. .. .. ..
      小学时候,感觉大家最喜欢的是足球和乒乓(对男生来说);现在是喜欢篮球的男孩多了,一是NBA,二估计是足球场太少了。虽然都是锻炼,都是好事情,但是还是觉得国家在运动这块的公共投入太少。
    小学一个同学,现在在职业队踢球;现在的同事,曾经在职业队踢球。对其中最深刻的感悟是:没钱,除非你技术已经非常好了,要不是进不了足球这个圈子的;专业足球这个圈子,有多少钱踢多少球。
心火 发表于 2010-11-18 19:29


    这倒不一定,如果这一次国奥真的在亚运会取得好成绩的话,总局和足管中心会认为这就是举国体制的功劳,把精力和财力更加多的投向国家队成年队,进一步的压缩联赛和青少年培养的空间,这样一来踢球的人或许反而减少了
客观的讲,举国体制背後的實際支撐是經濟資源。举国体制要占用大量的国家经济资源才能达到培养职业运动员。我相信,举国体制必然会危及人民体育的发展,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搞原子弹就要勒紧裤腰带,搞核竞赛就要压缩其他开支。搞举国体制就必然面临经济资源集中用于职业运动员的培养,而职业运动员的成绩与整体人民运动以及增强人民体质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我不相信一个在跳水举重体操马术等等运动中取得第一的国家必然有良好人民运动环境和良好的人民体质。

所以,举国体制与大众体育的发展确实有一定冲突。

最值得学习的榜样就是澳大利亚和美国。他们的体制既可以选拔出有能力的运动员从事专业训练,到奥琳匹克赛场上摘金夺银,同时大众体育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大众体育不要求摘金夺银,参与才是重中之重。美国和澳大利亚民间有良好的参与体育运动的风气,政府也在人民体育活动上下很大功夫。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中国远远不能相比的。
背后的意义 就想某贵宾说的,要真正的全面身体素质上升 不是金牌不金牌的了。看来新华社发文背后的意思就是这样 是不是高层默许的,看来习BOSS又准备拿体育开刀了。。
举国体制早应该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