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真情永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10:40
沂蒙:真情永远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一)

一首《沂蒙山小调》,把偏僻的沂蒙山唱响到了全国。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其实沂蒙山本不是一座山,沂山与蒙山相距甚远,从前也没人把它们连在一块。据沂南籍著名作家苗长水考证,“沂蒙”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毛**抗战时的文电,毛要求山东我党我军尽快建立沂蒙根据地,“沂蒙”这一名称遂名扬天下。

如此说来,沂蒙,严格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政治概念。

沂蒙山不象其它名山,那些名山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石头、水或树的形状。其实沂蒙山没有多少特别的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那个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只是一般山区共同的景物特点。沂蒙山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区”,“红嫂”,和沂蒙山连在一起的还是煎饼、担架、独轮车、留田突围、大青山战斗、孟良崮战役这些词汇。

沂蒙山不是个叫人观赏品玩的地方。

这里是典型的北方。而北方历来是和沙场烽烟、热血冷胆这些词汇紧密相连的。沂蒙山鲜有春花秋月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传说,有的只是悲壮苍凉或英雄或残酷的故事。沂蒙山排斥玲珑纤巧轻柔温腻这类东西,崇尚高大坚实厚重刚强。这是块注定不会产生《粱山伯和祝英台》而只会有《沂蒙山小调》的地方。

沂蒙山的特点甚至从它的地名中就可领略到。你看南方那些地名,南浔啦,双桥啦,兰亭啦,是一个个透着灵秀和雅致的水乡小镇,再看沂蒙,是雕窝,蛤蟆崮,罗圈崖,野猪旺,一个个充斥着原始和粗犷的野岭山庄。小时读《红旗飘飘》(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著名革命回忆录),一位抗战时在沂蒙的老战士文章中写到:鬼子要大扫荡了,形势危急,但一打开地图,看到这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心里马上就有了底。

沂蒙山,天生是个屯兵打仗的地方。

沂蒙山,是靠战争和革命,靠军队和老百姓而出名的。

(二)

《 沂蒙山小调》只能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沂蒙山的黄金时代也应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其实任何地方都有它兴盛和不那么兴盛的时候,所谓黄金时代,就是它遇着了一个契机,其价值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的年代。沂蒙山的黄金时代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那些烽火年头。在这之前,沂蒙山是闭塞的,基本与外界隔绝。虽然官府不能庇护沂蒙人免受地主和土匪的双重袭扰,但沂蒙人还是屈辱却又麻木地忍耐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风调雨顺,那么这一年他们就非常满足。他们已经这样沉默了好多年,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动荡的政治旋涡及社会前进的潮流居然都未能波及这个偏僻的地方。

曰本人的入侵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和沉默。沂蒙人居然连想“做稳奴隶”也不得!毛**言,“战争教育了人民”。1937年底,山东党组织领导发动了大规模抗日武装起义,起义部队随即进入沂蒙,到1938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1939年秋,八路军主力115师部队在罗荣桓率领下也进入沂蒙。随着抗日战火的燃起,沂蒙人接触到了一批我们民族最先进最优秀的人群,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陈明、陈若克……一个个史册上闪光的名字。

沂蒙人从此与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语言学家会惊奇的发现,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共产党”、“八路军”成了沂蒙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汇。而且在沂蒙人眼里,二者简直就是同义词。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社干部违法乱纪了,农民批评他时还会说:咱八路军可不兴这个。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一,当时党组织是保密的,党的主张多是通过八路军来实行;二,在战争时期,沂蒙人接触最多的共产党人就是八路军军人。

“共产党”、“八路军”,这两个词汇,犹如神话中神奇的咒语,改变了沂蒙的面貌。八路军这支队伍不光是打仗、杀鬼子,他们在所有的方面都是沂蒙人的救星和导师。他们使沂蒙人知道了许多从未知道的东西。沂蒙人知道了苏联、斯大林,知道了阶级、斗争、民主这些新词,而在这之前,他们甚至不知道县城和自己的名字。攥锄把子扛长活逆来顺受听东家使唤的人能直起腰板说话了,能决定自己家中族中甚至村里乡里的事了。沂蒙人得到了他们从未得到的权利和尊严。

减租减息,变工互助,破除迷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要讲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对沂蒙年轻一代的震撼,可以说没有比后两项更为强烈的了)青救会,妇救会,识字班,学文化,唱歌,演文明戏,沂蒙人眼花缭乱地接受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享受着“革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恩惠。李季的诗歌 名篇《王贵与李香香》中唱到:“不是闹革命咱们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可以说正是沂蒙根据地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甚至最为保守顽固的老辈人也愉快的接受了这给他们带来了和谐和憧憬的新秩序。此时的沂蒙人切实的体味到“翻身”“解放”这些词汇的全部涵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沂蒙人那里,确实不只是仅仅在嘴上哼唱的歌曲。

沂蒙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生的这一切,可以说是一场真正的文化启蒙运动。教育农民,是近代以来中国多少政治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真正地做到了。总而言之,共产党八路军给沂蒙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给沂蒙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经验已经证明,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进步,无不依赖于真正的革命,而共产党八路军在四十年代带给沂蒙的正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沂蒙人是淳朴的,他们用最切身的体验,最简单的对比,就得出了最明确的结论。哪朝哪代的官府不是和财主一条心?哪朝哪代的政权管过穷人?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的,只有共产党,只有八路军。

知道了这一切,你就会明白,《你是灯塔》这支中国共产党的颂歌,为什么会诞生在这个没有文化的穷乡僻壤(沂南县孙祖东高庄);知道了这一切,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后来内战爆发,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占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却在一场看来不那么势均力敌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一个抛弃了他的人民的政权,当然要会被他的人民抛弃。

(三)

沂蒙人对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共产党八路军永远怀着深深的感激,沂蒙人用同样真挚的爱回报了自己的恩人。

沂蒙有小沂蒙、大沂蒙之分。小沂蒙指蒙山、沂河一带,所谓“蒙山沂水”,也就是现在的沂水、沂南、蒙阴、费县一带。这是沂蒙根据地的核心部分,我们现在唱的“蒙山高,沂水长”就是泛指这一带。但我们党史军史中的“沂蒙”,应是指大沂蒙。山东在抗战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地有五大块: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大沂蒙就包括这五大块中的鲁中、鲁南、滨海三大块,这是一块东西从黄海边到津浦路、南北从陇海路到胶济路的横亘鲁中南的广大地域,土地广袤,人口众多。无论是小沂蒙还是大沂蒙,它们都用自己丰厚无私的爱,为我们弱小的党和军队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基地和营养。今天,沂蒙人把“爱党爱军”概括为沂蒙精神中的一条,那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那时我们的军队多么孱弱呀。初创时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基本上是青年学生和农民的临时组合,严格讲不算是一支军队而仅是一种政治组织。而来到沂蒙的八路军115师部队,这支有着红军精锐底子的部队,不过只有师部机关及不完整的一个团。这支红军底子的部队,刚刚从十年内战的血泊中冲杀出来,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从遥远的南方来到陕北,又横跨华北来到山东,强敌没有能够击垮它消灭它,但它也在和强敌的一次次搏杀中伤痕累累,只剩下一副骨架。沂蒙养人啊!说沂蒙是我们军队的摇篮当然不行,但蒙山沂水确是我们军队赖以成长的一片沃土。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我们的军队强壮了筋骨,长足了血肉,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巨树,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敌人能摧毁它摇撼它了。

沂蒙对军队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稳定充足的兵源。沂蒙人在十年的战争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军队输送着兵员。那真个是“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在“八路军来独立营,谁去参军谁光荣”的秧歌声中,有多少沂蒙子弟走进了我们的军队呢?看看史料上的部分记载吧。《沂蒙抗日战争史》载,1945年9、10 月间,为抗战大反攻掀起的“大参军”热潮中,仅鲁中、滨海两区就一次参军2万4千人,约合两个整装师。据《沂蒙解放战争史》载,解放战争中的1946——1947年,仅鲁中区就参军4万余人,等于一个加强的军。在战略决战的1948——1949年间,沂蒙地区就有118个地方独立营,3万9千余人升级加入主力,8万5千名翻身农民参军,兵力等于一个兵团。

沂蒙地区贫瘠困苦,但沂蒙人为我们的军队奉献了他们最可宝贵的财富——自己的儿女。沂蒙人是最有资格把我们的军队叫做“子弟兵”的。想一想这几十万放下锄杆握起枪杆的农民吧,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滨海区莒南县洙边镇,有一个18岁的姑娘叫梁怀玉,这位村里的识字班队长——识字班是一个特殊的名词,当时根据地的群众组织,除了有青年男子的青救会,成年妇女的妇救会外,还有青少年女子的组织识字班。但其活动的内容已不限于字面上的扫盲学文化了。后来这个词成了沂蒙地区对未嫁姑娘的专用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人长得和名字一样美丽。在动员参军的群众大会会场上,美丽的识字班队长第一个走上台,庄重地发布了对那个年代的姑娘来说最大胆的宣言。“抗战打鬼子最光荣,俺识字班找对象就要找参加八路军的。谁带头报名,俺就嫁给谁!”

梁怀玉真的嫁给了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小伙子刘玉明,而这个小伙子长相平平,家境困难。

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用自己最纯洁的爱,为我们的军队做了最神圣的承诺。 梁怀玉故事的深层意义是:八路军已得到了沂蒙人民的完完全全的认可,沂蒙人民为自己的军队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梁怀玉所激励的,决不仅仅是一个刘玉明。

今天,有那么几个聪明人在说,这桩婚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是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是不道德的,梁怀玉不会幸福;还有几个聪明人在说,刘玉明为漂亮媳妇而参军,他的选择是盲目的,为一个漂亮媳妇就甘愿打仗冒险,他也是个傻子。可是我要说,在我们那儿,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沂蒙人眼里比世上一切最美满的爱情都要坚贞都要美好的爱情!淳朴的刘玉明只知道,热爱我们军队的梁怀玉值得所有的年青男儿去倾慕去爱,为她挚爱的军队战斗是所有年青男儿的幸福。而在美丽的梁怀玉心中,她挑中的爱人是为家乡为祖国战斗的最勇敢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她会为此永远地骄傲和幸福。郭小川曾有诗云: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跟梁怀玉和刘玉明的爱情比,粱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素贞、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难道不显得太哭哭啼啼太矫情了吗?

梁怀玉没有当年的照片。时光过去了几十年,我们今天看到的梁怀玉是一个白发苍苍的普通农妇。但我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画面:一个美丽的穿红袄的姑娘,站在高高的台上,明亮的汽灯光照射在她的脸上,平添了姑娘几分妩媚和神圣……留在我心中的,是永远年轻的梁怀玉。

美丽的梁怀玉是幸福的。刘玉明在部队作战英勇,负过伤,立过功,当到连长,战后复员回乡,夫妻俩幸福地生活着,生活在当年她们用青春和热血保卫过的家乡的土地上。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梁怀玉一样年轻而美丽的姑娘,在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中送走了参军杀敌的亲人,却在胜利的日子里听到了亲人牺牲在战场的消息!沂蒙籍作家赵德发在他的小说《通腿》中,就写了这么一个叫人流泪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沂蒙山,还有很多很多。

沂蒙人民为我们的战争为我们的军队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最大的牺牲。

(四)

沂蒙出的兵都是好兵啊!他们是什么样子呢?可不要从现在的影视作品里找。现在银幕荧屏里的兵一个个细皮嫩肉小白脸,要么身材单薄像豆芽,要么体型肥硕挺着个当年的真将军也没有的将军肚,不象战士倒象公子哥。想看当年的兵要看《南征北战》或《上甘岭》,再就是看当年老战士发黄的老照片。我小时的五六十年代,见过一些。沂蒙山的村子里,很多人家的正房里,都挂着这样的相片。沂蒙的兵是这个样子:脸是黑色的或是褐色的,脸盘、眉骨、下巴棱角分明,光头,浓眉,厚厚的嘴唇干裂着,他们瘦削但骨架结实,双肩宽厚,站立时叉着双腿稳稳当当非常牢靠。目光直视,眼神清澈单纯。他们大多时候不笑,但如果笑起来就会咧开大嘴笑个痛快,露出一口结实的板牙。他们是些夯不倒的汉子。他们绝对不潇洒,但看上去十分的踏实和可靠。作家魏巍形容我们的战士时有一句诗一般的语言:“站在那里,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用这句话来写我们沂蒙的兵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抗战时沂蒙出的兵,大致有两个去处。一是去了红军底子的主力115师,一是去了土生土长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蒙的这些部队有个共同点,士兵与基层干部是沂蒙人,中高级军官几乎清一色是外地人。参加过长征的南方老红军,山西的老八路,甚至还有胶东等地的抗战干部。象长期在沂蒙的罗荣桓元帅、肖华上将、陈士榘上将是红一方面军的,王建安上将、张仁初中将、胡奇才中将是红四方面军的,李耀文少将则是胶东的抗战干部。沂蒙民风淳朴,憨厚耿直也明大理,乡土观念重却并不排外。他们对自己的指挥员们充满崇敬和忠诚。他们说:人家老红军(其实当时年龄并不老),革命早,功劳大,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来的,了不起啊!人家胶东干部,有文化,能力强,有发展前途啊!咱山里人,不识字,讲不了个话,当不了官儿,就是当兵的材料啊!山东后来出将军多,但沂蒙出将军不多,沂蒙就是出兵,出能吃苦敢冲锋听指挥守纪律的兵,这些兵一心一意地跟着他们敬佩的将领去战斗去流血去打天下。

到抗战大反攻时山东的八路军部队统一编为八个师,滨海区是一师二师,鲁中区是三师四师,胶东是五师六师,渤海是七师,鲁南是八师。沂蒙子弟兵大多在一、二、三、四、八师。滨海的一师二师,是115师部队,当年进沂蒙时,除了师部机关,战斗部队只有不太完整的686团(团长张仁初),但在沂蒙抗战几年,已发展为一支真正的雄师。这支部队抗战胜利后随罗荣桓元帅进军东北,成为黑土地上闻名的山东一师二师再后来的东野一纵再后来的38军。在东北从秀水河子歼灭战到三下江南,到打四平、战辽沈,入关攻天津、下广西,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杀出了军威国威,“万岁军”美名天下扬,至今仍是我军头号主力。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在这支英雄部队里跟随梁兴初、江拥辉等著名战将南征北战的,有多少沂蒙出来的战士。鲁中子弟兵组成的山东三师,在罗舜初、胡奇才诸战将率领下,也随罗帅进军东北,与冀东部队编为后来的东野三纵再后来的40军。这也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在名将韩先楚麾下,四保临江,锦州攻坚,被敌人惊呼为“旋风部队”、“暴风雨部队”。后来入关南下,一直把红旗插上海南岛。然后北上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在1998年的抗洪斗争中,我们又见到了这支英雄部队的身影,哈尔滨万名市民签名赠旗,上书“献给光荣的40集团军”。沂蒙出关的这些子弟兵,与胶东出关的“塔山部队”、渤海出关的“攻坚老虎”,全成了四野的几支拳头部队!

山东主力进军东北后,留在沂蒙的还有鲁中四师、鲁南八师等部队。鲁南八师是陈毅元帅来山东后首先直接指挥的部队,被称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后来编为华野三纵,再后来的22军,该军在华东战场转战厮杀,从宿北战役到洛阳攻城,从解放济南到解放舟山,出了个著名的“洛阳营”。该营营长、华东一级战斗英雄林茂成就是沂水人。鲁中四师则成为后来的华野八纵再后来的26军。该军从会战莱芜到总攻孟良崮,外线出击转战中原,战淮海,战上海,然后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每战必打主力,战功累累。总之,留在沂蒙的部队也是能打硬仗恶仗的部队,是三野主力劲旅。

沂蒙人不小气,他们知道其它部队其它根据地的贡献,知道人家的长处。老人们非常佩服胶东,胶东也是块充满血与火故事的土地。胶东走出了27军、31军、41军三支英雄部队,三支部队分别拥有“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塔山英雄团”这样一些在军史上威风赫赫的英雄团队,统率胶东部队的将领许世友、聂凤智、吴克华都是将军谱上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沂蒙人知道这些,但沂蒙人仍像一个有点偏心的老农,宠爱着自己怀抱里的孩子。在我们这块,鲁中出来的华野八纵像小儿子一样招人疼,这可是鲁中纯土生土长的嫡亲子弟兵啊!老人们会很内行的评论:“新四军部队善打运动战,叶飞一纵就是能跑路。打硬仗,还是咱鲁中的老八纵啊!”看电影《红日》,他们也有意见:“怎么电影上光演的新四军啊?”(《红日》中主角沈丁纵队的原型是新四军部队、王必成的华野六纵,因为作者吴强就是六纵的宣传部长)老人们口中常念叨的是八纵的将领。老兵们夸他们年轻的军政委李耀文,人长得漂亮,高大英俊,有文化,口才好,绝对有发展前途。李耀文将军是胶东荣成人,1938年参军,1955年授衔少将,是“三八”式干部中的佼佼者,以后果然有发展前途,当过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离休前是海军政治委员,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授衔上将,是山东籍将军中的出类拔萃者。
当然,老兵们更崇拜的是他们的军长张仁初。张仁初将军1955年授衔中将,建国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60岁时英年早逝。张将军原是红四方面军的,是从将军县红安走出来的,长征会师后到红一方面军,又成了罗荣桓元帅的爱将。张将军在军史上的声名不及资历相仿的聂凤智、陶勇、王必成等,但在沂蒙,他却是个传奇英雄。老兵们亲切地叫他“张疯子”,因为他打仗勇猛无敌。他们说张军长长得豹头圆眼面色黝黑赛似张飞。说他长得像张飞行动也像张飞。说他手舞大刀片光膀子冲锋。说他身经百战满身枪眼伤痕累累。说敌人一听到“张疯子”来了吓得屁滚尿流胆丧魂飞。他们说张军长打仗勇猛却爱兵如子,对全军连以上干部人人能叫出名字。老兵们替他委屈,说他性格火暴爱顶撞上司因而升迁不快,但战士们却就是喜欢他,服他,说跟着他打仗痛快过瘾不窝囊,跟着他就能打胜仗。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兵中流传着一个将军的故事,将军为自己的文化不高而苦恼,因而向罗帅闹情绪,非要罗帅给找一个大学生爱人。罗帅是多么关心自己的部下啊,真的给他介绍了一个大学生干部。将军向罗帅立下了军令状,不管多忙,每天也要学会三个字,如完不成任务罚给夫人下跪请罪。据老兵们说,将军是真的这样做了,真的因未学会三个字而罚过跪。当然后来将军文化提高了,就在全纵队干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学文化经验,并命令全纵队干部向他自己学习。说真的,一开始,我对这些传说是半信半疑的,但后来,看到军史的记载,看到相关的回忆文章,我真的相信了。将军的夫人是我们沂水人,发黄的照片上,留下了将军夫妻当年年轻、英俊的身影。老兵们津津有味的给下一代讲着这些故事,表达着他们对老一代将军的崇敬和挚爱。沂蒙人就是喜欢这样的将军,刚烈又不乏柔情,有血有肉的真实。沂蒙人喜欢本色英雄。当然,沂蒙人喜爱张仁初将军也是出自对家乡子弟兵的偏爱,留在沂蒙的两支部队三纵、八纵没有像它们出关的兄弟部队那样声名显赫,在华野各纵中,论名气,它们不如北撤山东的有红军底子的新四军的叶(飞)王(必成)陶(勇)一、四、六纵,甚至也不如同是山东纵队出身的胶东九纵。而讲运气,被称为华野攻坚力最强的22军更在建国后被改编为舟嵊要塞区而撤消野战军番号专司守备。但现在经过多次大裁军,全军只保留18个集团军,26军仍赫然在编。好多不明就里的人不满,发议论,说26军历史不长,战功也不耀眼,为什么一些红军部队、英雄部队裁了,保留了它。他们不知道,论出身,26军虽没有红军底子,却是纯种的沂蒙山部队。论战功,上海战役它还创造了一个全军纪录,歼敌4·2911万人。没有任何一个军,在任何一个城市攻坚战中,歼敌这么多!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一级英雄的数量在全志愿军中仅次于20军(全志愿军一级英雄共50人,26军6人,20军为8人)。只是它们不太张扬,更像个出色的配角、偏师,更多的担当了无名英雄的角色。从朝鲜归国后,26军一直驻守胶东,军民关系良好。从这些方面讲,它们像极了它们的出生地,像极了忠实可靠、埋头干活不事张扬的沂蒙汉子。

(五)

中国革命史上的根据地都有一个特点,既是后方又是前线。沂蒙根据地也是块敌我双方长期厮杀的主战场。据统计,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有3位元帅和400多位将军在沂蒙战斗过。多少不同建制、不同历史渊源的部队在这里战斗、成长,都领受了沂蒙对他们的哺育和关爱。

山东八路军主力进军东北后,华中新四军部队北撤山东,叶飞上将的新四军第一纵队(后来的华野一纵,再后来的三野20军)是较早进入沂蒙的。几十年后叶飞上将在回忆录里深情地述说了刚进沂蒙时的一段经历。

将军写到,部队刚进山东,在滨海的大店、相公一带休整,群众对这支来自苏中的军队倍觉新鲜,归纳为三奇:第一奇,讲话象鸟叫,叽哩哗啦,一句也听不懂,好像来了一批外国兵。第二奇,个个留头发(当时山东部队可是都剃光头),好像来了一群学生兵。第三奇,不少人盖着五颜六色的绸面丝绵被,有人还穿着绸衬衣,好像来了一批少爷兵。他们悄悄议论,这样的部队还能打仗?(当然,沂蒙人后来也明白这支队伍的特点了,新四军文化水平高,苏中富裕,穿着要比沂蒙好)

叶飞上将回忆道,但沂蒙根据地的群众对来自异乡的子弟兵却非常热情。自己吃高粱地瓜干,尽量把小米供应部队。这在沂蒙算是上好细粮,问题是新四军的炊事员不会淘米不会煮小米饭,小米饭里砂子多,嚼起来满嘴嘎吧响,远离家乡的战士就有情绪了。将军记得一个故事,有个连队小米饭做得特别糟,有个脾气急躁的班长恼了,气呼呼地把饭倒在大路上,牢骚说:砂子是铺路的,难道我们的肚子里也要造公路吗?这一下引起驻地群众的恼怒了,当晚召集村民大会,把连长指导员也请去了。老根据地有民主习惯,大伙就议论这件事。先是七嘴八舌批评新四军浪费了公粮,咱老百姓想吃小米还吃不上来。青年们更激动,责问:为什么要这样耍态度?毛主席朱总司令怎么教育你们的?这时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发言了:这不怪新四军同志,南方人不会煮小米,他们淘不出砂粒来。为什么咱们不管这事呢?于是,好心的大娘大爷都说:咱们拥军就要拥到实处,马上去帮军队淘小米,煮好小米饭。当场就分工,第二天到各连炊事房去传授经验。连长指导员开会回来,立即把已经睡下的干部战士叫起来开会。指导员声音颤抖地叙述了会议的经过,激动地说:同志们!要是今晚我不全部告诉你们,那么一整夜是闭不上眼睛的!那个泼小米饭的班长“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叶飞上将写到:从此,部队吃到了又软又香又没有砂粒的小米饭。从此,部队即使吃高粱煎饼、柿子蒂、山芋干、豆饼末子……再也没有一句怪话。

多么好的军队!多么好的老百姓!沂蒙间弥漫着的就是这样一片鱼水情。《叶飞回忆录》写于1990年代,事隔四十多年,我们仍可从字里行间读出叶飞将军回首往事时不平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我们在其他老将军老战士那里也可感觉到。前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近年来曾几次回沂蒙,两次赋写长诗,歌唱“伟哉,孟良崮!”“壮哉,沂蒙山!”道出了老战士对沂蒙共同的怀念。

在沂蒙,军队和老百姓的故事太多太多。从“沂蒙母亲”到“鲁南四大娘”到“沂蒙六姐妹”,“红嫂”的故事更是每个县都有。和《沂蒙山小调》齐名的沂蒙颂歌,还有一支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的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歌中唱到:“谁不说俺解放区好,鱼水难分一家人。”子弟兵和老百姓,那是心扯着心,肉连着肉啊。惨烈的故事过去已讲得太多,还是讲一个算是轻松些的故事吧。

沂南籍作家苗长水写过一个名篇《非凡的大姨》,故事的原型就在汶河边。孟良崮战役打响前一天的傍晚,沂南县艾山乡接到紧急通知,马上在汶河上搭一座便桥,我军一支部队要从这里过河向孟良崮进击。时间紧急,而男人都支前去了。23岁的乡妇救会长李桂芳挺身而出,集合了30多名青年妇女,扛着各家卸下的门板来到河边。黄昏,一支胶东部队赶到河边,指挥员一看,河面上没桥,汗水立马流了下来,李桂芳说:首长,别急,有桥,在这里!一挥手:架桥!四位妇女扛一副门板,霎时,一座人桥出现在河面上。暮春时节的沂蒙山区,深及腰部的河水仍是冰冷的,指挥员眼里噙满了泪水,说,不行,我们还是涉水吧。李桂芳大声说: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为了消灭敌人,请同志们快上桥!姐妹们在水中齐喊:前方在等着你们,快快前进去打胜仗啊!

这恐怕是世界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桥了。30多名年青的沂蒙女子站在齐腰深的急流中,用她们青春的血肉之躯,充当了不倒的桥墩,为我们的军队架起了一道通往胜利的桥梁。

这个故事有着一个美丽的结尾。当一小时后部队全部通过后,天已黑透了,最后通过的战士回头发现河面上空空荡荡,而沙滩上躺倒了一片累瘫了的女人,才知道刚才踏过的竟是姐妹们用肩膀抬起的人桥!流着 眼泪的战士们大声问到:你们的领头人是谁?姐妹们回答:李桂芳!

几天后,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胜利后的人们才发现,从汶河边通向孟良崮长达20多里的山路边,石崖上,峭壁上,村庄的墙壁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字迹,那是“李桂芳”——一个女人的名字。

六十年过去了,墙上的字迹褪去了,但历史铭刻了这永恒的一笔。我在想,当初那些奔往前线,投入生死未卜的战斗的士兵们,就是用这个朴素的方式为这些英雄的姐妹们在蒙山沂水间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些战士连李桂芳的模样也不知道,但他们一定会在心中默默的描绘出她美丽的影子,并把这美丽的影子与她美丽的名字一起永远的记在心间。

沂蒙是共和国最可信赖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军队长盛不衰的根。沂蒙:真情永远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一)

一首《沂蒙山小调》,把偏僻的沂蒙山唱响到了全国。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其实沂蒙山本不是一座山,沂山与蒙山相距甚远,从前也没人把它们连在一块。据沂南籍著名作家苗长水考证,“沂蒙”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毛**抗战时的文电,毛要求山东我党我军尽快建立沂蒙根据地,“沂蒙”这一名称遂名扬天下。

如此说来,沂蒙,严格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政治概念。

沂蒙山不象其它名山,那些名山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石头、水或树的形状。其实沂蒙山没有多少特别的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那个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只是一般山区共同的景物特点。沂蒙山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区”,“红嫂”,和沂蒙山连在一起的还是煎饼、担架、独轮车、留田突围、大青山战斗、孟良崮战役这些词汇。

沂蒙山不是个叫人观赏品玩的地方。

这里是典型的北方。而北方历来是和沙场烽烟、热血冷胆这些词汇紧密相连的。沂蒙山鲜有春花秋月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传说,有的只是悲壮苍凉或英雄或残酷的故事。沂蒙山排斥玲珑纤巧轻柔温腻这类东西,崇尚高大坚实厚重刚强。这是块注定不会产生《粱山伯和祝英台》而只会有《沂蒙山小调》的地方。

沂蒙山的特点甚至从它的地名中就可领略到。你看南方那些地名,南浔啦,双桥啦,兰亭啦,是一个个透着灵秀和雅致的水乡小镇,再看沂蒙,是雕窝,蛤蟆崮,罗圈崖,野猪旺,一个个充斥着原始和粗犷的野岭山庄。小时读《红旗飘飘》(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著名革命回忆录),一位抗战时在沂蒙的老战士文章中写到:鬼子要大扫荡了,形势危急,但一打开地图,看到这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心里马上就有了底。

沂蒙山,天生是个屯兵打仗的地方。

沂蒙山,是靠战争和革命,靠军队和老百姓而出名的。

(二)

《 沂蒙山小调》只能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沂蒙山的黄金时代也应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其实任何地方都有它兴盛和不那么兴盛的时候,所谓黄金时代,就是它遇着了一个契机,其价值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的年代。沂蒙山的黄金时代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那些烽火年头。在这之前,沂蒙山是闭塞的,基本与外界隔绝。虽然官府不能庇护沂蒙人免受地主和土匪的双重袭扰,但沂蒙人还是屈辱却又麻木地忍耐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风调雨顺,那么这一年他们就非常满足。他们已经这样沉默了好多年,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动荡的政治旋涡及社会前进的潮流居然都未能波及这个偏僻的地方。

曰本人的入侵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和沉默。沂蒙人居然连想“做稳奴隶”也不得!毛**言,“战争教育了人民”。1937年底,山东党组织领导发动了大规模抗日武装起义,起义部队随即进入沂蒙,到1938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1939年秋,八路军主力115师部队在罗荣桓率领下也进入沂蒙。随着抗日战火的燃起,沂蒙人接触到了一批我们民族最先进最优秀的人群,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陈明、陈若克……一个个史册上闪光的名字。

沂蒙人从此与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语言学家会惊奇的发现,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共产党”、“八路军”成了沂蒙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汇。而且在沂蒙人眼里,二者简直就是同义词。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社干部违法乱纪了,农民批评他时还会说:咱八路军可不兴这个。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一,当时党组织是保密的,党的主张多是通过八路军来实行;二,在战争时期,沂蒙人接触最多的共产党人就是八路军军人。

“共产党”、“八路军”,这两个词汇,犹如神话中神奇的咒语,改变了沂蒙的面貌。八路军这支队伍不光是打仗、杀鬼子,他们在所有的方面都是沂蒙人的救星和导师。他们使沂蒙人知道了许多从未知道的东西。沂蒙人知道了苏联、斯大林,知道了阶级、斗争、民主这些新词,而在这之前,他们甚至不知道县城和自己的名字。攥锄把子扛长活逆来顺受听东家使唤的人能直起腰板说话了,能决定自己家中族中甚至村里乡里的事了。沂蒙人得到了他们从未得到的权利和尊严。

减租减息,变工互助,破除迷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要讲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对沂蒙年轻一代的震撼,可以说没有比后两项更为强烈的了)青救会,妇救会,识字班,学文化,唱歌,演文明戏,沂蒙人眼花缭乱地接受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享受着“革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恩惠。李季的诗歌 名篇《王贵与李香香》中唱到:“不是闹革命咱们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可以说正是沂蒙根据地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甚至最为保守顽固的老辈人也愉快的接受了这给他们带来了和谐和憧憬的新秩序。此时的沂蒙人切实的体味到“翻身”“解放”这些词汇的全部涵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沂蒙人那里,确实不只是仅仅在嘴上哼唱的歌曲。

沂蒙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生的这一切,可以说是一场真正的文化启蒙运动。教育农民,是近代以来中国多少政治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真正地做到了。总而言之,共产党八路军给沂蒙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给沂蒙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经验已经证明,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进步,无不依赖于真正的革命,而共产党八路军在四十年代带给沂蒙的正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沂蒙人是淳朴的,他们用最切身的体验,最简单的对比,就得出了最明确的结论。哪朝哪代的官府不是和财主一条心?哪朝哪代的政权管过穷人?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的,只有共产党,只有八路军。

知道了这一切,你就会明白,《你是灯塔》这支中国共产党的颂歌,为什么会诞生在这个没有文化的穷乡僻壤(沂南县孙祖东高庄);知道了这一切,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后来内战爆发,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占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却在一场看来不那么势均力敌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一个抛弃了他的人民的政权,当然要会被他的人民抛弃。

(三)

沂蒙人对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共产党八路军永远怀着深深的感激,沂蒙人用同样真挚的爱回报了自己的恩人。

沂蒙有小沂蒙、大沂蒙之分。小沂蒙指蒙山、沂河一带,所谓“蒙山沂水”,也就是现在的沂水、沂南、蒙阴、费县一带。这是沂蒙根据地的核心部分,我们现在唱的“蒙山高,沂水长”就是泛指这一带。但我们党史军史中的“沂蒙”,应是指大沂蒙。山东在抗战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地有五大块: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大沂蒙就包括这五大块中的鲁中、鲁南、滨海三大块,这是一块东西从黄海边到津浦路、南北从陇海路到胶济路的横亘鲁中南的广大地域,土地广袤,人口众多。无论是小沂蒙还是大沂蒙,它们都用自己丰厚无私的爱,为我们弱小的党和军队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基地和营养。今天,沂蒙人把“爱党爱军”概括为沂蒙精神中的一条,那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那时我们的军队多么孱弱呀。初创时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基本上是青年学生和农民的临时组合,严格讲不算是一支军队而仅是一种政治组织。而来到沂蒙的八路军115师部队,这支有着红军精锐底子的部队,不过只有师部机关及不完整的一个团。这支红军底子的部队,刚刚从十年内战的血泊中冲杀出来,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从遥远的南方来到陕北,又横跨华北来到山东,强敌没有能够击垮它消灭它,但它也在和强敌的一次次搏杀中伤痕累累,只剩下一副骨架。沂蒙养人啊!说沂蒙是我们军队的摇篮当然不行,但蒙山沂水确是我们军队赖以成长的一片沃土。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我们的军队强壮了筋骨,长足了血肉,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巨树,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敌人能摧毁它摇撼它了。

沂蒙对军队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稳定充足的兵源。沂蒙人在十年的战争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军队输送着兵员。那真个是“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在“八路军来独立营,谁去参军谁光荣”的秧歌声中,有多少沂蒙子弟走进了我们的军队呢?看看史料上的部分记载吧。《沂蒙抗日战争史》载,1945年9、10 月间,为抗战大反攻掀起的“大参军”热潮中,仅鲁中、滨海两区就一次参军2万4千人,约合两个整装师。据《沂蒙解放战争史》载,解放战争中的1946——1947年,仅鲁中区就参军4万余人,等于一个加强的军。在战略决战的1948——1949年间,沂蒙地区就有118个地方独立营,3万9千余人升级加入主力,8万5千名翻身农民参军,兵力等于一个兵团。

沂蒙地区贫瘠困苦,但沂蒙人为我们的军队奉献了他们最可宝贵的财富——自己的儿女。沂蒙人是最有资格把我们的军队叫做“子弟兵”的。想一想这几十万放下锄杆握起枪杆的农民吧,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滨海区莒南县洙边镇,有一个18岁的姑娘叫梁怀玉,这位村里的识字班队长——识字班是一个特殊的名词,当时根据地的群众组织,除了有青年男子的青救会,成年妇女的妇救会外,还有青少年女子的组织识字班。但其活动的内容已不限于字面上的扫盲学文化了。后来这个词成了沂蒙地区对未嫁姑娘的专用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人长得和名字一样美丽。在动员参军的群众大会会场上,美丽的识字班队长第一个走上台,庄重地发布了对那个年代的姑娘来说最大胆的宣言。“抗战打鬼子最光荣,俺识字班找对象就要找参加八路军的。谁带头报名,俺就嫁给谁!”

梁怀玉真的嫁给了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小伙子刘玉明,而这个小伙子长相平平,家境困难。

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用自己最纯洁的爱,为我们的军队做了最神圣的承诺。 梁怀玉故事的深层意义是:八路军已得到了沂蒙人民的完完全全的认可,沂蒙人民为自己的军队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梁怀玉所激励的,决不仅仅是一个刘玉明。

今天,有那么几个聪明人在说,这桩婚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是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是不道德的,梁怀玉不会幸福;还有几个聪明人在说,刘玉明为漂亮媳妇而参军,他的选择是盲目的,为一个漂亮媳妇就甘愿打仗冒险,他也是个傻子。可是我要说,在我们那儿,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沂蒙人眼里比世上一切最美满的爱情都要坚贞都要美好的爱情!淳朴的刘玉明只知道,热爱我们军队的梁怀玉值得所有的年青男儿去倾慕去爱,为她挚爱的军队战斗是所有年青男儿的幸福。而在美丽的梁怀玉心中,她挑中的爱人是为家乡为祖国战斗的最勇敢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她会为此永远地骄傲和幸福。郭小川曾有诗云: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跟梁怀玉和刘玉明的爱情比,粱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素贞、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难道不显得太哭哭啼啼太矫情了吗?

梁怀玉没有当年的照片。时光过去了几十年,我们今天看到的梁怀玉是一个白发苍苍的普通农妇。但我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画面:一个美丽的穿红袄的姑娘,站在高高的台上,明亮的汽灯光照射在她的脸上,平添了姑娘几分妩媚和神圣……留在我心中的,是永远年轻的梁怀玉。

美丽的梁怀玉是幸福的。刘玉明在部队作战英勇,负过伤,立过功,当到连长,战后复员回乡,夫妻俩幸福地生活着,生活在当年她们用青春和热血保卫过的家乡的土地上。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梁怀玉一样年轻而美丽的姑娘,在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中送走了参军杀敌的亲人,却在胜利的日子里听到了亲人牺牲在战场的消息!沂蒙籍作家赵德发在他的小说《通腿》中,就写了这么一个叫人流泪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沂蒙山,还有很多很多。

沂蒙人民为我们的战争为我们的军队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最大的牺牲。

(四)

沂蒙出的兵都是好兵啊!他们是什么样子呢?可不要从现在的影视作品里找。现在银幕荧屏里的兵一个个细皮嫩肉小白脸,要么身材单薄像豆芽,要么体型肥硕挺着个当年的真将军也没有的将军肚,不象战士倒象公子哥。想看当年的兵要看《南征北战》或《上甘岭》,再就是看当年老战士发黄的老照片。我小时的五六十年代,见过一些。沂蒙山的村子里,很多人家的正房里,都挂着这样的相片。沂蒙的兵是这个样子:脸是黑色的或是褐色的,脸盘、眉骨、下巴棱角分明,光头,浓眉,厚厚的嘴唇干裂着,他们瘦削但骨架结实,双肩宽厚,站立时叉着双腿稳稳当当非常牢靠。目光直视,眼神清澈单纯。他们大多时候不笑,但如果笑起来就会咧开大嘴笑个痛快,露出一口结实的板牙。他们是些夯不倒的汉子。他们绝对不潇洒,但看上去十分的踏实和可靠。作家魏巍形容我们的战士时有一句诗一般的语言:“站在那里,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用这句话来写我们沂蒙的兵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抗战时沂蒙出的兵,大致有两个去处。一是去了红军底子的主力115师,一是去了土生土长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蒙的这些部队有个共同点,士兵与基层干部是沂蒙人,中高级军官几乎清一色是外地人。参加过长征的南方老红军,山西的老八路,甚至还有胶东等地的抗战干部。象长期在沂蒙的罗荣桓元帅、肖华上将、陈士榘上将是红一方面军的,王建安上将、张仁初中将、胡奇才中将是红四方面军的,李耀文少将则是胶东的抗战干部。沂蒙民风淳朴,憨厚耿直也明大理,乡土观念重却并不排外。他们对自己的指挥员们充满崇敬和忠诚。他们说:人家老红军(其实当时年龄并不老),革命早,功劳大,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来的,了不起啊!人家胶东干部,有文化,能力强,有发展前途啊!咱山里人,不识字,讲不了个话,当不了官儿,就是当兵的材料啊!山东后来出将军多,但沂蒙出将军不多,沂蒙就是出兵,出能吃苦敢冲锋听指挥守纪律的兵,这些兵一心一意地跟着他们敬佩的将领去战斗去流血去打天下。

到抗战大反攻时山东的八路军部队统一编为八个师,滨海区是一师二师,鲁中区是三师四师,胶东是五师六师,渤海是七师,鲁南是八师。沂蒙子弟兵大多在一、二、三、四、八师。滨海的一师二师,是115师部队,当年进沂蒙时,除了师部机关,战斗部队只有不太完整的686团(团长张仁初),但在沂蒙抗战几年,已发展为一支真正的雄师。这支部队抗战胜利后随罗荣桓元帅进军东北,成为黑土地上闻名的山东一师二师再后来的东野一纵再后来的38军。在东北从秀水河子歼灭战到三下江南,到打四平、战辽沈,入关攻天津、下广西,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杀出了军威国威,“万岁军”美名天下扬,至今仍是我军头号主力。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在这支英雄部队里跟随梁兴初、江拥辉等著名战将南征北战的,有多少沂蒙出来的战士。鲁中子弟兵组成的山东三师,在罗舜初、胡奇才诸战将率领下,也随罗帅进军东北,与冀东部队编为后来的东野三纵再后来的40军。这也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在名将韩先楚麾下,四保临江,锦州攻坚,被敌人惊呼为“旋风部队”、“暴风雨部队”。后来入关南下,一直把红旗插上海南岛。然后北上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在1998年的抗洪斗争中,我们又见到了这支英雄部队的身影,哈尔滨万名市民签名赠旗,上书“献给光荣的40集团军”。沂蒙出关的这些子弟兵,与胶东出关的“塔山部队”、渤海出关的“攻坚老虎”,全成了四野的几支拳头部队!

山东主力进军东北后,留在沂蒙的还有鲁中四师、鲁南八师等部队。鲁南八师是陈毅元帅来山东后首先直接指挥的部队,被称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后来编为华野三纵,再后来的22军,该军在华东战场转战厮杀,从宿北战役到洛阳攻城,从解放济南到解放舟山,出了个著名的“洛阳营”。该营营长、华东一级战斗英雄林茂成就是沂水人。鲁中四师则成为后来的华野八纵再后来的26军。该军从会战莱芜到总攻孟良崮,外线出击转战中原,战淮海,战上海,然后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每战必打主力,战功累累。总之,留在沂蒙的部队也是能打硬仗恶仗的部队,是三野主力劲旅。

沂蒙人不小气,他们知道其它部队其它根据地的贡献,知道人家的长处。老人们非常佩服胶东,胶东也是块充满血与火故事的土地。胶东走出了27军、31军、41军三支英雄部队,三支部队分别拥有“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塔山英雄团”这样一些在军史上威风赫赫的英雄团队,统率胶东部队的将领许世友、聂凤智、吴克华都是将军谱上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沂蒙人知道这些,但沂蒙人仍像一个有点偏心的老农,宠爱着自己怀抱里的孩子。在我们这块,鲁中出来的华野八纵像小儿子一样招人疼,这可是鲁中纯土生土长的嫡亲子弟兵啊!老人们会很内行的评论:“新四军部队善打运动战,叶飞一纵就是能跑路。打硬仗,还是咱鲁中的老八纵啊!”看电影《红日》,他们也有意见:“怎么电影上光演的新四军啊?”(《红日》中主角沈丁纵队的原型是新四军部队、王必成的华野六纵,因为作者吴强就是六纵的宣传部长)老人们口中常念叨的是八纵的将领。老兵们夸他们年轻的军政委李耀文,人长得漂亮,高大英俊,有文化,口才好,绝对有发展前途。李耀文将军是胶东荣成人,1938年参军,1955年授衔少将,是“三八”式干部中的佼佼者,以后果然有发展前途,当过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离休前是海军政治委员,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授衔上将,是山东籍将军中的出类拔萃者。
当然,老兵们更崇拜的是他们的军长张仁初。张仁初将军1955年授衔中将,建国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60岁时英年早逝。张将军原是红四方面军的,是从将军县红安走出来的,长征会师后到红一方面军,又成了罗荣桓元帅的爱将。张将军在军史上的声名不及资历相仿的聂凤智、陶勇、王必成等,但在沂蒙,他却是个传奇英雄。老兵们亲切地叫他“张疯子”,因为他打仗勇猛无敌。他们说张军长长得豹头圆眼面色黝黑赛似张飞。说他长得像张飞行动也像张飞。说他手舞大刀片光膀子冲锋。说他身经百战满身枪眼伤痕累累。说敌人一听到“张疯子”来了吓得屁滚尿流胆丧魂飞。他们说张军长打仗勇猛却爱兵如子,对全军连以上干部人人能叫出名字。老兵们替他委屈,说他性格火暴爱顶撞上司因而升迁不快,但战士们却就是喜欢他,服他,说跟着他打仗痛快过瘾不窝囊,跟着他就能打胜仗。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兵中流传着一个将军的故事,将军为自己的文化不高而苦恼,因而向罗帅闹情绪,非要罗帅给找一个大学生爱人。罗帅是多么关心自己的部下啊,真的给他介绍了一个大学生干部。将军向罗帅立下了军令状,不管多忙,每天也要学会三个字,如完不成任务罚给夫人下跪请罪。据老兵们说,将军是真的这样做了,真的因未学会三个字而罚过跪。当然后来将军文化提高了,就在全纵队干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学文化经验,并命令全纵队干部向他自己学习。说真的,一开始,我对这些传说是半信半疑的,但后来,看到军史的记载,看到相关的回忆文章,我真的相信了。将军的夫人是我们沂水人,发黄的照片上,留下了将军夫妻当年年轻、英俊的身影。老兵们津津有味的给下一代讲着这些故事,表达着他们对老一代将军的崇敬和挚爱。沂蒙人就是喜欢这样的将军,刚烈又不乏柔情,有血有肉的真实。沂蒙人喜欢本色英雄。当然,沂蒙人喜爱张仁初将军也是出自对家乡子弟兵的偏爱,留在沂蒙的两支部队三纵、八纵没有像它们出关的兄弟部队那样声名显赫,在华野各纵中,论名气,它们不如北撤山东的有红军底子的新四军的叶(飞)王(必成)陶(勇)一、四、六纵,甚至也不如同是山东纵队出身的胶东九纵。而讲运气,被称为华野攻坚力最强的22军更在建国后被改编为舟嵊要塞区而撤消野战军番号专司守备。但现在经过多次大裁军,全军只保留18个集团军,26军仍赫然在编。好多不明就里的人不满,发议论,说26军历史不长,战功也不耀眼,为什么一些红军部队、英雄部队裁了,保留了它。他们不知道,论出身,26军虽没有红军底子,却是纯种的沂蒙山部队。论战功,上海战役它还创造了一个全军纪录,歼敌4·2911万人。没有任何一个军,在任何一个城市攻坚战中,歼敌这么多!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一级英雄的数量在全志愿军中仅次于20军(全志愿军一级英雄共50人,26军6人,20军为8人)。只是它们不太张扬,更像个出色的配角、偏师,更多的担当了无名英雄的角色。从朝鲜归国后,26军一直驻守胶东,军民关系良好。从这些方面讲,它们像极了它们的出生地,像极了忠实可靠、埋头干活不事张扬的沂蒙汉子。

(五)

中国革命史上的根据地都有一个特点,既是后方又是前线。沂蒙根据地也是块敌我双方长期厮杀的主战场。据统计,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有3位元帅和400多位将军在沂蒙战斗过。多少不同建制、不同历史渊源的部队在这里战斗、成长,都领受了沂蒙对他们的哺育和关爱。

山东八路军主力进军东北后,华中新四军部队北撤山东,叶飞上将的新四军第一纵队(后来的华野一纵,再后来的三野20军)是较早进入沂蒙的。几十年后叶飞上将在回忆录里深情地述说了刚进沂蒙时的一段经历。

将军写到,部队刚进山东,在滨海的大店、相公一带休整,群众对这支来自苏中的军队倍觉新鲜,归纳为三奇:第一奇,讲话象鸟叫,叽哩哗啦,一句也听不懂,好像来了一批外国兵。第二奇,个个留头发(当时山东部队可是都剃光头),好像来了一群学生兵。第三奇,不少人盖着五颜六色的绸面丝绵被,有人还穿着绸衬衣,好像来了一批少爷兵。他们悄悄议论,这样的部队还能打仗?(当然,沂蒙人后来也明白这支队伍的特点了,新四军文化水平高,苏中富裕,穿着要比沂蒙好)

叶飞上将回忆道,但沂蒙根据地的群众对来自异乡的子弟兵却非常热情。自己吃高粱地瓜干,尽量把小米供应部队。这在沂蒙算是上好细粮,问题是新四军的炊事员不会淘米不会煮小米饭,小米饭里砂子多,嚼起来满嘴嘎吧响,远离家乡的战士就有情绪了。将军记得一个故事,有个连队小米饭做得特别糟,有个脾气急躁的班长恼了,气呼呼地把饭倒在大路上,牢骚说:砂子是铺路的,难道我们的肚子里也要造公路吗?这一下引起驻地群众的恼怒了,当晚召集村民大会,把连长指导员也请去了。老根据地有民主习惯,大伙就议论这件事。先是七嘴八舌批评新四军浪费了公粮,咱老百姓想吃小米还吃不上来。青年们更激动,责问:为什么要这样耍态度?毛主席朱总司令怎么教育你们的?这时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发言了:这不怪新四军同志,南方人不会煮小米,他们淘不出砂粒来。为什么咱们不管这事呢?于是,好心的大娘大爷都说:咱们拥军就要拥到实处,马上去帮军队淘小米,煮好小米饭。当场就分工,第二天到各连炊事房去传授经验。连长指导员开会回来,立即把已经睡下的干部战士叫起来开会。指导员声音颤抖地叙述了会议的经过,激动地说:同志们!要是今晚我不全部告诉你们,那么一整夜是闭不上眼睛的!那个泼小米饭的班长“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叶飞上将写到:从此,部队吃到了又软又香又没有砂粒的小米饭。从此,部队即使吃高粱煎饼、柿子蒂、山芋干、豆饼末子……再也没有一句怪话。

多么好的军队!多么好的老百姓!沂蒙间弥漫着的就是这样一片鱼水情。《叶飞回忆录》写于1990年代,事隔四十多年,我们仍可从字里行间读出叶飞将军回首往事时不平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我们在其他老将军老战士那里也可感觉到。前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近年来曾几次回沂蒙,两次赋写长诗,歌唱“伟哉,孟良崮!”“壮哉,沂蒙山!”道出了老战士对沂蒙共同的怀念。

在沂蒙,军队和老百姓的故事太多太多。从“沂蒙母亲”到“鲁南四大娘”到“沂蒙六姐妹”,“红嫂”的故事更是每个县都有。和《沂蒙山小调》齐名的沂蒙颂歌,还有一支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的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歌中唱到:“谁不说俺解放区好,鱼水难分一家人。”子弟兵和老百姓,那是心扯着心,肉连着肉啊。惨烈的故事过去已讲得太多,还是讲一个算是轻松些的故事吧。

沂南籍作家苗长水写过一个名篇《非凡的大姨》,故事的原型就在汶河边。孟良崮战役打响前一天的傍晚,沂南县艾山乡接到紧急通知,马上在汶河上搭一座便桥,我军一支部队要从这里过河向孟良崮进击。时间紧急,而男人都支前去了。23岁的乡妇救会长李桂芳挺身而出,集合了30多名青年妇女,扛着各家卸下的门板来到河边。黄昏,一支胶东部队赶到河边,指挥员一看,河面上没桥,汗水立马流了下来,李桂芳说:首长,别急,有桥,在这里!一挥手:架桥!四位妇女扛一副门板,霎时,一座人桥出现在河面上。暮春时节的沂蒙山区,深及腰部的河水仍是冰冷的,指挥员眼里噙满了泪水,说,不行,我们还是涉水吧。李桂芳大声说: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为了消灭敌人,请同志们快上桥!姐妹们在水中齐喊:前方在等着你们,快快前进去打胜仗啊!

这恐怕是世界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桥了。30多名年青的沂蒙女子站在齐腰深的急流中,用她们青春的血肉之躯,充当了不倒的桥墩,为我们的军队架起了一道通往胜利的桥梁。

这个故事有着一个美丽的结尾。当一小时后部队全部通过后,天已黑透了,最后通过的战士回头发现河面上空空荡荡,而沙滩上躺倒了一片累瘫了的女人,才知道刚才踏过的竟是姐妹们用肩膀抬起的人桥!流着 眼泪的战士们大声问到:你们的领头人是谁?姐妹们回答:李桂芳!

几天后,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胜利后的人们才发现,从汶河边通向孟良崮长达20多里的山路边,石崖上,峭壁上,村庄的墙壁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字迹,那是“李桂芳”——一个女人的名字。

六十年过去了,墙上的字迹褪去了,但历史铭刻了这永恒的一笔。我在想,当初那些奔往前线,投入生死未卜的战斗的士兵们,就是用这个朴素的方式为这些英雄的姐妹们在蒙山沂水间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些战士连李桂芳的模样也不知道,但他们一定会在心中默默的描绘出她美丽的影子,并把这美丽的影子与她美丽的名字一起永远的记在心间。

沂蒙是共和国最可信赖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军队长盛不衰的根。